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甘奇看了看狄咏,道:“莫要强求。”
甘奇似乎看透了所有事情一般,所以才有了这一句话。
狄咏点了点头:“大哥,我去试试,终究共事了这么久,他们中虽然有许多人是作奸犯科之徒,但也有一些人当真是良善之辈,他们都听我的,希望这次也一样。”
“你去吧,注意自己的安全。”甘奇没有再劝狄咏,人心这种东西,甘奇很明白,他做好了许多准备,只叮嘱狄咏注意安全就是。
狄咏笑道:“大哥放心,没了辽人,我便不会再有危险了。大哥,来日再见,告辞!”
狄咏走了,回所谓大燕国去了,那里还有二十多万大燕国的军队,带着这二十万大燕军队,路上那些裹挟的,愿意再回家过日子的,都放回去。然后回滦州,好好劝一劝皇帝与文武百官们,希望一切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甘奇看着各个方向远去的大火,看着满地的尸首,不免也有些惆怅起来。
当甘奇刚惆怅片刻,文人的感伤才刚刚出来的时候,一个军汉奔到甘奇面前,笑道:“甘相公,那位辽国的枢密使上岸了。”
甘奇嘿嘿一笑:“挺好,带着所有的俘虏,走,咱们回燕京城!”
“是!”
遍搜火场,俘虏的活口七千余人,绝大多数的军将都活着,还有一个耶律仁先也活着。
燕京城内,其实也是人心惶惶,这燕京城,终究不是契丹人的故土,在这种危机时刻,作为统治者的契丹人,心中有太多担忧与疑虑。
皇帝耶律洪基,朔夜担忧,宋军临城这几天,睡不了一个好觉,每次入水一两个时辰必然会醒,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援军到了没有。
今天下午半晌,一直缺觉的耶律洪基,又在御书房里瞌睡了,御榻之上,他瞌睡了半个时辰左右,陡然又惊醒了过来,立马问道:“援军呢有没有消息”
御书房内,一众高官都在,都在这里等着援军的消息。
耶律乙辛连忙答道:“陛下,还未有消息,但是还请陛下放心,按照时间来算,援军应该是不远了,最多还有几十里道路,明天一定回到。”
驸马萧德让犹犹豫豫说得一语:“陛下,北院枢密使会不会没有带兵回来啊按理说大军只有几十里路了,那前锋游骑斥候就应该出现在燕京城附近了,缘何一个斥候都没见到宋军不过两三万,也没有能力在几十里外就把所有游骑斥候都阻挡住……”
耶律乙辛其实也有这种的担忧,但是他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而萧德让却直接说出来了。
这话一出,皇帝耶律洪基立马面色大变,从坐榻上站了起来,一言不发,已然开始来回踱步。
辽国的皇帝,实在难当,刚刚经历过一场谋反大事的耶律洪基,差点就被人杀死在滦河边上。此时话语说到这里,耶律洪基岂能不担忧
耶律洪基从来没有把二三万宋军当回事,因为他坐拥诺大一个契丹大辽,麾下百万披甲,所以哪怕是宋军兵临城下,城内守备空虚,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弃城而逃。
但是一旦……真的那位在外领兵的北院枢密使有何二心,耶律洪基便知道自己立马九死一生,这大辽国的皇帝真要换人了。耶律仁先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他本就是北院枢密使,如今更领了南枢密院的主力人马,这就几乎等于是整个国家的军权都临时聚在了他一人手上。只要耶律洪基一死,这皇位岂还能有另外人选
耶律乙辛见得如此,连忙开解皇帝:“陛下放心,南枢密院的军将,大多都是臣心腹之辈,当初在滦河也是随臣百死抵抗逆贼重元的忠良之将,必然不会随他人做谋逆之事!”
耶律乙辛对自己有信心,他麾下的军将,岂能跟着别人作乱了
千防万防,防了耶律乙辛,如今又担忧耶律仁先,皇帝耶律洪基听着耶律乙辛开解的话语,但是不断来回的脚步依旧不停。
身为皇帝,是没有谁能打消得了他心中所忧的,没有谁是他真正信任的,哪怕是亲生儿子也不行。
作为亲生儿子的耶律浚,显然跟他爹是一种想法,立马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不可不防,若是再等一日,还不见援军到来,父皇需当机立断,再作打算了。”
耶律浚的意思很简答,那就是他爹不能真的死了,得想办法走了,只要活着,什么都好说,一旦真死在这里了,万事皆休。
耶律洪基见得自己的儿子把这件事情直接说透了,立马开口呵斥:“放肆,身为皇子,岂可如此猜忌臣子来人呐,把这厮拉出去打板子!”
帝王心术,就是这么难,哪怕心中无限猜忌,但是这种话别人可以说,他自己却不能说出口,皇子也一样不能说出口,一旦说出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这话若是传出去,说不定有些人没有反心,都能吓出反心来。
几个披甲武士上前来拖耶律浚,拖出去自然是要打板子的。
耶律浚还一腔忠心说道:“父皇,你可一定要把儿臣之语听进去啊,臣所言都是为江山社稷啊!”
“打,狠狠打,教他还敢胡言乱语!”耶律洪基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
耶律浚却还喊:“父皇,一定要早作打算啊!”
难怪这皇帝的独子耶律浚,以后会被耶律乙辛干倒,这位皇子,政治水平实在太低了一些。
门外在打,打得皇子耶律浚哭天喊地,却还不忘表达忠心,让他爹早作打算,不可没有防人之心之类的。
皇帝耶律洪基却摆着手:“诸位且先回去休息一下吧,明天援军定然能到。”
众人拱手退了出去,耶律乙辛看着门外挨打的耶律浚,摇了摇头。
当众人走了的时候,门外的板子也就停了,耶律洪基把儿子叫了进来,准备好好教
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要当枢密使,威武军,万胜军
夜半凌晨,燕京城在三十万居民正熟睡入梦的时候,忽然吵杂大作。
这燕京城内三十万百年辽民,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今夜皇帝要跑,甚至那些负责保护皇帝突围而走的士卒们,大多数也不知道今夜到底要做什么,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出城夜袭敌军。
燕京本地守军,家眷多半都在城内,若是不如此瞒着,这些人又岂能卖命去帮一个要弃城而逃的皇帝
四处城门洞开,一队一队的人马冲出城去,喊杀之声,响彻天际。
有些辽军冲出城奔了许久,一个敌军都没有看到。
有些辽军一出城不远,便身陷重围,战得天昏地暗,杀得敌我不分。
几万人的战斗,打出了几十万人的气势,只因为四处都是喊杀,四处都是血战。
甘奇看着听着,也摇着头,便是知道今夜,那辽国皇帝,十有**还是逃了。尽人事,听天命,燕京城四通八达,到处都是道路,燕京所在之地,也是平坦的地区。
甘奇倒是想把这座城彻底困死,把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困死在这里,若是有个十万大军,四处精心布置妥当,兴许倒是能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喊杀之声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天色渐明之时,一切才慢慢消停下来。
城内的三万辽军全部冲出去了,有几路被伏击得全军覆没,更多数的都冲出了城外,此时也不知身在何处。
甘奇进城了,站在城头上的甘奇,俯视着偌大的燕京城。
这座城池,将来会是千百年华夏的中心,这里是有帝王之相的,龙盘虎踞之地,大明在这里天子守国门,大清在这里坐拥东南西北,北到西伯利亚与整个广袤的蒙古草原,西到新疆与西藏,南到云南海南,东到台湾。
还有新一朝,也在这里龙兴起而起。
甘奇此时就站在这座古老城池的城头之上。城外还有许多一头雾水转回来的辽军,他们夜里被当做疑兵放出城去吸引火力了,出去之后几乎一个宋军都没有遇到,转回来,燕京城已经转换了旗帜,再也不是契丹大辽了。
惊慌失措的辽军,在城外远处逡巡几番,大多调头而走,却也有一些不愿走的,脱了甲胄,在城外找个地方躲起来,直等城门再开,进城去与家人团圆。
甘奇其实不在意这些,他倒是愿意看到这些士卒偷偷回来,并不是甘奇要秋后算账,而是甘奇也要招兵,不论是哪里来的兵,只要身强体壮扛得动一身几十斤重的甲胄,甘奇都要,若是能耍弄兵器弓弩的,那更是求之不得。
至于军汉忠心与否,在这个时代,压根就不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燕京城内,更不是一个问题,甘奇一向爱兵如子,给钱给粮给肉吃,哪里还能找到对军汉这么好的主帅更何况燕京城内大多数还是汉人,这是有天然的归属感的。
当甘奇看到城外影影绰绰的辽军之时,就立马派人出城贴起了招降告示,待遇从优,好像是招聘一般。
朝阳初升,这燕京城内的居民,大多数从凌晨就醒过来了,听着四处的喊杀之声,战战兢兢过了一夜。
天亮了,街道上却没有一个人,但是街道两边的门窗缝隙了有着一张张眼睛,正在看着街上步伐整齐的列队铁甲。
街面上巡逻的铁甲还不断大喊:“甘相公有令,大军入城不得扰民,该营生的营生,该开店的开店,该做什么的做什么。”
“甘相公还有令,谁若是指证当官的人家,有重赏!”
“都出门了,我们乃是大宋之军,对普通百姓是秋毫不凡的,只找当官人家,有没有人出来带个路指证一下,重重有赏!”
终于有个人把门打开了,开门便是大喊:“我是汉人,我是汉人,我知道一个契丹当官的宅子……”
燕京城的内城,早已被军汉封禁,众多的衙门,还有许多世家大族都在这里面,军汉们如狼似虎一户一户冲了进去,人都绑缚在地,吃的用的值钱的,都搬在院子里堆在一起。
用“抄家”来形容也可以,用“抢劫”来形容也无不可。
自然还有许多官员住在外城的,无数人带着路,也冲进一户户人家里。
接下来,自然就是惨剧。
皇帝跑了,留得这么大一座城池,还有里面无数的人,世家大族,朝廷官员,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甘奇发财了,光是那些韩才清韩家,就让甘奇对这一场大战的投资都收回来了。甘奇甚至都没有见到到底谁是韩才清,却亲自下过命令,韩家的人,韩家的地,韩家的钱,都不能放过。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再不发财,甘奇都要破产了。
燕京的皇宫不是很大,只够甘奇转悠小半个时辰的,但是这座皇宫几乎是完好的,甚至辽国皇帝的龙袍都没有来得及带走,镂金盘龙头冠也被军汉们翻了出来。
站在大殿的台阶之上,看着喜气洋洋的士卒们,甘奇这一刻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大殿头前广场上的军汉们抬头看着自家的甘相公,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口大喊:“甘相公威武!”
“甘相公威武!”
“甘相公威武!”
狄青站在甘奇身边,开口笑道:“道坚,不若组建一支新军如何就叫作威武军!”
甘奇看着面前这些振臂高呼的军汉,点着头:“行,就组一支威武军,五万人,就驻在燕京城南划地。”
在这个时代,一支军队一旦有名,就会有地盘,也是行政区域,比如辽宋边境的保定军之类,都是如此。为什么要给这支军队划出一片地盘的行政区呢一来是防区,还有一点就是“就粮”,就是这块地盘专门给这支军队供应粮食,否则来回运送,靡费无数。
燕京城南,皆是韩家的地,如今这地归甘奇了,那么威武军就直接在这些地上就粮。
狄青听得甘奇自己决定了,立马提醒甘奇一句:“道坚,此事还得报到枢密院去,枢密院应允了才行。”
甘奇笑着摇摇头:“狄相公,我要当枢密使。”
狄青闻言一愣,看了看甘奇,有些诧异,却又想转过来了,笑道:“哈哈……枢密使,好啊,道坚当枢密使,此番如此大功在身,枢密使,当得!”
“我不仅要组建一支威武军,还要把现有的大军一分为二,一半成威武军,一半成万胜军,万胜军驻关口,把守燕山一线,万胜军十万,威武军五万,如此暂时够用了。”甘奇胃口极大,有钱有粮,就缺人了。
“就是这人手怕是一时之间难以招揽,还有军备之事十五万大军,这军备花费当是个天文之数。”狄青已经在考虑这些事情了。
“威武军我想多招西北汉子,此事狄大爷得帮我,万胜军便先用现在一半的人马做底子,再把燕云降卒挑精壮者充入,再从河北两路与河东路遴选,甚至京畿禁军之中身强体壮者也要遴选调来。至于军备,延芳淀里有辽国十万大军的军备,还有燕京城的甲仗库也也有不少军备,能用的都先用上,不够的,我会想办法补充,当确保每一个人都有一副好铁甲。”
甘奇有打算,十五万大军必须要有,辽国留给甘奇的时间不会很多,辽国皇帝回中京或者上京之后,肯定会立马调兵遣将。
回去,加上调兵遣将,再回来,这一个过程,大概在三四个月左右。这里面不仅要调兵遣将,还有筹措粮草之内的事情。
也就是说辽国想要跟甘奇开战,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这就是甘奇准备下一场大战的时间。
但是甘奇并不十分担忧,因为两日之后就会往北去,等到甘奇处理好燕京之事,也把接收燕云十六州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好,甘奇立马就会动身往北。虽然如今的长城并不那么完备,但是主要关口要道的关隘都是完好的。
有这些关口要道的城关,辽人不论来几十万大军,要再入燕云,比登天还难。
榆关,遵化,古北口,这边是面对辽国中京的,榆关靠海,古北口是最适合大军的,也是重中之重。居庸关,张家口,再往西边去就是大同,这边主要是防备辽国从草原来的。还有一些小隘口,并不适合大军行动。主要把这些关键点堵住,这条防线就堵住了。
燕京城,去最近的山脉关口,只有百十里地,快马而去,半天的行程而已。也就是说燕京,而今
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与皇帝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燕国枢密使狄咏,看着皇帝陛下麻牛,一时之间还没有组织好语言。
麻牛接着又问:“狄相,到底怎么了”
“我把裹挟的百姓都放回家了。”
“这……”麻牛有些诧异,不过他又道:“无妨,朕在滦州这边四处招兵买马,已然招了十几万大军,如今咱们麾下,依然还有二十万大军,只需要好好操练一番,便也是纵横天下无敌手。”
狄咏看着麻牛,似乎终于组织好了语言,开口说道:“陛下不是想知道我大哥甘奇何许人也吗”
“狄相请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