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魏清尘扯起嘴角笑道:“现在正是时候,也有机会。”
罗叔愕然的看着他——什么意思?
魏清尘摆手:“老齐,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要支开你,而是暖冬之后,往往是什么,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倒春寒!”罗叔张口答道。
“对。”魏清尘点头,“倒春寒对我们本部这边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在东海那边,我们门派刚开了一片大药田。如果发生翻了年,发生倒春寒,那就是一场灾难。”
听到这里,罗叔完全明白过来:“那位高人现在在东海?”
“不。他有更重要的任务,目前已经离开东海了。”魏清尘答道,“我刚刚才发现,你在气候感知方面也颇有天赋。所以,想向主公推荐你去药田那边主事。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你如果不想去,这事就到此为止。”
“我想去!”罗叔再无任何顾虑,取而代之的是兴致勃勃,“多谢魏长老告诉我这个重要的消息。等考核结束,我去向主公请命。只是这样的话,学堂这边,我只能请辞了。”
魏清尘笑道:“我觉得,东海那边更适合你。”
也就是准了。
罗叔高兴的冲他抱拳,再次道谢:“多谢!”
“你们俩在聊什么呢?”坐在他们前头的端木光突然转过身来,问道。
魏清尘早就学着自家主公一心二用,一边与罗叔说话,一边还注意着学员们宣读方案,是以,知道所有小队都已经宣读完毕了,现在是中间休息半刻钟。而学员们好象对新方案的兴趣很浓,一个个坐在原地,没有动窝,小声评论着。
但罗叔做不到啊。所以,他有一种开小差被当场捉到的窘状,呵呵笑道:“不好意思,吵到你了……”
端木光摆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问,老罗,你真的要辞了这边,去东海管药田?”
罗叔点头,脸上的笑意更深:“光爷,我在拳术上,其实资质算不得好。只是当年大伙儿都没有学清风拳,而我跟在云哥儿身边,先学了几天,所以,才显得我比大伙儿要厉害得多。这么些年来,一直有人在背后说我当上教头,是矮子里选高子。其实,我自己心里再清楚不过,我实际上连这个都不如。刚刚,魏长老提点了我一回,我终于想明白了,也下定了决心。我觉醒的天赋是后土之力。而且,我确实对气候的变化很感兴趣,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要比一般人灵泛一些。现在还不敢说是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我很想去试试,迫不及待的想去。”
端木光听完,向他竖起大拇指:“我支持你,老罗!”其实,他也感觉到,老罗不是领兵打仗的将才。只是,后者的教头之位,是大人亲定的,哪容得他说三道四?如今,老罗能够自己想通,去做更擅长的事,不论是对门派,还是对老罗自己,那都是最好不过的结果。
“多谢!”罗叔也冲他抱拳道谢,又道,“以后,学堂的事,要多多辛苦二位了。”
“应该的!”端木光没跟他客气。
做出决定后,罗叔心里跃跃欲试,根本坐不住。不到半刻钟,他索性从心行事,不等端木光点评,向魏清尘提请先行离开。
后者二话不说,点头应允了。
罗叔高兴的跃下小高台,直奔大门而去。
端木光看到他那从未有过的欢快步伐,冲魏清尘也竖起了大拇指:“魏长老,厉害啊!”
后者冲他翻了翻眼皮:“不知道你说的‘厉害’从何而来?”
“知道你最会装!”端木光也翻了个怪眼,转过身去,朗声宣布,“时间到!安静!”
学员们按住心里的雀跃,热切的望着台上——刚才,大家私底下讨论过了。都觉得重新拟出来的方案,比第一轮不知要好多少,有不少是完全符合光爷的要求。他们觉得这回肯定能得到光爷的表扬,一雪前耻。
哪知,端木光一开口,仍然是将他们的方案批得体无完肤。
并且,学员们听着,语气与用词,比上一回更严厉。
听得他们汗涔涔之余,又很想乐。然后,有几个没心没肺的,还真的很大声的笑出了来。再然后,所有人都憋不住了,听到可笑之处,都没脸没皮的哈哈大笑。好象这些可笑的地方不是他们写出来的一样。最后是,光爷自己都端不住了,改为笑骂。
但最后总评时,他们的方案大多数都被定为丙等。那两个被大家笑得最厉害的方案竟被定为乙等。按光爷的话说,是奖励这两个小队的厚颜无耻,外加意想天开。
可惜乙等也没有用。因为光爷说了,在他这里,非甲等的方案不用。
所以,他们还要继续改。期限是,明天早饭之前交到光爷手里。
今晚没得睡了……学员们挽起袖子,一致决定拼了!而且他们决定,不再每个小队都拟一个总方案,而是各自做自己擅长的环节,大家一起订一个总方案。
另一方面,罗叔第一时间去主院找沈云汇报新想法。
后者认真的听完,高兴的拍着他的肩膀,笑道:“阿莽去仙山了,我正在想要派谁过去管理药田好。罗叔,你算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罗叔这才知道,原来那个高人是余莽。
第六七二章 酒话
一间破落的小酒馆里,坐无虚席。
原因是东家有喜,今天的酒水价钱打九折,还一桌送一小碟炸黄豆。
这年头,人们的肚子里都没有什么油水,炸黄豆可稀罕得很。比那打九折的酒水还要吸引人。
消息传出去,才小半个时辰,酒馆里已经坐满了酒客。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老面孔,依稀坐了三两个生面孔。
这些生面孔一个比一个生得和气,穿着打扮也和大伙儿差不多。而且他们也不是一起的,东一个,西一个的和大伙儿拼着桌(因为店家事先把话说得很清楚,一桌只有坐满了四个人,而且每人都点了酒水,这一桌才能送炸黄豆,所以,今天拼桌很时兴),再等香喷喷的炸黄豆一端上来,熟客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去了,很快就忘记了这几张生面孔。
头一件事,当然是四人二一添作五,一起分掉了那一小碟炸黄豆。
接下来,先小小的啜一口烫好黄玉酒,再拈一颗炸黄豆,送进嘴里,轻轻一咬。随着这一声酥脆的“咔嚓”细响,唇齿留香。和着先前残留的酒香味儿,酒客们只觉得人生瞬间圆满了,什么烦脑全无。
又两口热酒水下肚,他们的话迅速的多了起来。
小酒馆变得热闹不已。
人群里,有一张生面孔显得格格不入。因为这个看上去约摸二十出头,象是低阶武者打扮的中年汉子竟然一口气喝干了一碗黄玉酒不说,还把分到的那一小把炸黄豆一回全塞进了嘴里,瞪着眼睛,“扎扎”的嚼得飞快。
那样子,好象他嚼得不是一小把炸黄豆,而是不共戴天的仇人的骨头。
好吧,他爱凶巴巴的嚼,哪个都管不了。
但是,他这么吃,太败家了,有木有?
显得大伙儿都小器巴巴的,有木有!
其他的酒客看他的眼神明显得有些不对。
尤其是与他拼桌的,有一个小老头儿,也是低阶武者打扮。后者是这家酒馆的常客,回回来,都是点两碗黄玉酒,加一小碟酱黄瓜。也是酒客们私底下评选出来的最阔气酒客之一,人称“三碗公”。
这一次也是一样。“三碗公”的面前,一字排开的摆着三只碗碟:两碗黄玉酒,一小碟酱黄瓜。旁边还有一小把炸黄豆。
满屋的酒客里,也就他面前摆着三只碗。甚是显眼。
“三碗公”面上虽不说,皱巴巴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里都荡漾着得意。
结果,这风头刚出来,就被左手边的这个二楞子抢了个精光。
“三碗公”的目光在对方的身上打了个转,发现自己还是看不出对方的武学修为,遂掩下眼中寒芒,热心的问道:“这位小友,这是怎么了?喝闷酒呢。”
二楞子不出他所料,气冲冲的说道:“我们的过冬粮全被那些没良心的昧了去!”
一语即出,一屋子人的目光都被牢牢的被他锁定了。“三碗公”暗道不好。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自己不该多嘴问这一句。心想着赶紧的把话题给挑过去。
然而,不等他张口,角落里有一个生面孔横着眉毛尖声问道:“谁呀!”
“就是看守粮仓的那些仙官老爷啊!”二楞子回答道。
“他们不是用吃饭吗?昧我们的过冬粮做甚?”又有人加入到这个话题里来。却不再是生面孔,而是沽酒的掌柜。
“三碗公”暗中松了一口气,心道:掌柜的都不怕,我怕什么?
遂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粮仓、过冬粮,这些字,哪一个都一样的勾着他的心呢。
果然,看到掌柜的跟了腔,更多的酒客争着说了起来:“粮食就是钱啊。还越来越贵了。他们不吃饭,但一样的要用钱啊。他们把我们的过冬粮卖了,就能换到大笔的钱财。钱多又不会咬手,谁会嫌自己的钱多啊。”
“不会吧?先前就是听他们自个儿说不用吃饭,沾不得凡俗的食物,大伙儿才出钱建的这些粮仓,新粮一收上来,就全交给他们保管。”
“对啊,还要交一笔不少的保管费呢。”
“保管费也没白交。你看看,这些年,大灾连着小灾,换成是先前的仙府衙门那会儿,米价早就涨到天上来。你再看看,自从盖了这些粮仓,到今年是第六个年头了吧?米价总共才涨了多少?两倍多一些,还不到三倍呢。”
“三碗公”听到这里,觉得嘴里的炸黄豆陡然间没之前那么香脆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时,坐在角落里,最先搭话的那个生面孔好心的提醒道:“就是呢。也没听说过,仙官老爷们昧了粮食啊。你这是造谣吧?千万别再传了,要是被有人心给你传到了仙官老爷们的耳朵里,那可够呛!”
二楞子猛的扭过头去,冲他怒道:“你才造谣呢!仙官老爷们好?我呸!你会不会算啊?每年,那粮仓吃进去多少米?到了冬天,还有五荒六月里,它又吐出来多少米?对等吗?还有,每一年,粮仓收进去的都是当年的新米,三两个月,翻年之后,卖出来的又是什么米?他收米的时候,是什么价?往外卖米的时候,又是什么价?这两倍多的米价是怎么涨起出来的,你心里就没有点数吗?”
另一个生面孔叹了一口气:“各位,我给大家说一桩亲身经历的事,好不好?收多少米进去,又卖了多少米出来,我是不知道。不过,这位兄台没有说错。我年年都买粮仓放出来的米,从头一年开始,就没买到过当年的新米。最好的是头一年,看上去前一年的陈米。往后,买到的米一年不如一年,却一年比一年贵!去年是最差的,隔着袋子,就能闻到里头的霉味儿,还贵得很。所以,今年我学乖了。不信仙官老爷们的粮仓了,早两个月,自己和家里人去乡下买米。结果,你们猜,怎么了?”
“怎么了?”二楞子又皱了皱眉头。
“在乡下买米,跟做贼差不多!明明我们的价格比粮仓的收粮价要高一些,那些村民们也愿意卖给我们,但是,必须得躲着人,背地里交易。而且,村民们还告诉我们,我们是去得早,收粮的仙官老爷还没下来。还有就是,今年年景真的不好。不然的话,我们就是给两倍的高价,他们也不敢卖一粒米给我们。”
“这是为什么啊?”有酒客不解的问道。
掌柜的呵呵:“哎哟,你还没听出来吗?是收粮的仙官老爷们不许卖。这位客官,是这么一回事吧?”
“对。村民们告诉我们,说每年新粮下来,粮仓的仙官老爷们就会下到各个村子里收粮。村民们除了按照仙官老爷们给的口粮数,留下一家人半年的口粮,余下的,全要卖给他们。如果卖给他们以外的任何人,那叫做私卖。私卖是重罪,被抓到了,是要杀头的。”
“那他们还卖给你?”
“全是被逼的。”
“你强买?”二楞子又瞪眼了。
那生面孔呵呵:“瞧你说的,我一介凡人,连点拳脚功夫都没有。说不客气的,连小兄弟你都打不过,哪有那本事?是粮仓的规矩大,逼得他们不得不冒着杀头的危险私卖。”
“这又怎么说?”“三碗公”终于插上了话——大家都喝了点酒,话多,也说得快。要抢上一句话,真不容易!
“前面不是说了吗?今年年景不好,他们的收成才堪堪的到去年的一半。这种事,前几年也有碰到过。每每欠收,粮仓的仙官老爷们都会把他们的口粮数减少。今年的年景这么差,他们都在担心自己的口粮数会减成什么情形。可是,私藏粮食,又瞒不过仙官老爷们的眼。所以,他们想到了私卖。先卖掉一些,落点钱在手里。等口粮吃完了,也能有钱从粮仓买救命粮,是不是?说穿了,他们都是被逼的。”
“是这个道理。”“三碗公”叹着气,连连点头。
掌柜的也感慨道:“唉,这世道,越来越难了,就没一个容易人!”
“谁说没有容易人?那些管着粮仓的仙官老爷,哪一个不是过得风声水起,如意得很?”二楞子哼哼。
“这个我也知道一些。我们那里,有一户人家里用小闺女攀上了粮仓里的一个仙官老爷。这才两年,日子过得飞起来了!”一个熟客一口气喝光了碗底的酒水。他也是被酒客们评为最阔气的酒客中的一个。他每回来只点一碗酒,却是如意酒。那是这家酒馆里最贵的酒,也是最烈的酒。看样子,酒劲上来了。他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的红了起来,直至两个耳朵尖子都是红通通的。
“仙官老爷也娶凡人女子?”角落里的生面孔满脸的不信。
“什么娶!是做那个仙官老爷的洗脚婢!连正经的姨娘都不是。”熟客吧唧着嘴巴。酒喝光了……还想喝……
“等下,仙官老爷还纳姨娘?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等稀奇事哩。”二楞子招手,“掌柜的,给这位大哥再来一碗,记我账上。一样的酒,酒名儿是什么来着?”
“如意。两碗如意下酒,保管您称心如意。”掌柜的手脚很快,说话间已经打好了酒,冲店里唯一的小伙计使了个眼色。
后者收到,麻溜的给熟客端了过去:“满叔,如意一碗,喝好!”
这种事在酒馆里不常见,但也不是从来没有过。各位酒客有艳羡满叔的,也是暗中笑话二楞子的——一碗如意酒要十个大钱,能买五碗黄玉酒了。
这可是值十个大钱的稀奇事!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满叔身上,巴巴的等着他往下说。
满叔笑眯了眼,冲二愣子打拱道了谢,说得更热切了:“纳啊,怎么不纳?纳得还不少呢!那个仙官老爷在我们那一带很出名的。正经的姨娘纳了三房!个个是有钱人家的嫡姑娘。”
“哎哟,那他的正头娘子岂不是仙女了?”这种话题,喜欢听人不少。有人插了一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