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不过,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好吧,硬要说后悔,那也是有一点点的。济平仓里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他后悔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尽可能多的带上储物戒指。
是以,得手之后,他打算暗令离济平堂最近的听风堂分舵去打探济平仓的消息。是端木光拦住了他。当时,端木光跟他说,丢了几仓粮食的事,济平仓未必会往上报。还有,人家也不是真的蠢货。听风堂的人相隔五千里,跑去深山老林里查济平仓的消息,万一惊动了济平仓,跟不打自招,有什么区别?接着,又跟他说了一些闷声发财的“江湖”经验。
魏清尘深以为然,这才做罢。
但正如主公所言,心虚,他真的是心虚。
沈云接着说道:“东海的玉香米,从来没有指定买家。只要有银子,那些落桑族人从来不问买家真实身份。我们青木派怎么就不能有玉香米了?”
魏清尘点头,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所以,我们不但要用,而且还要打着旗号,大大方方的拿出去赈灾。”
之前真的是他想差了。
正所谓,拿贼捉赃。
济平仓没有当场捉到他与端木光两个,那么,就算济平仓被劫的事曝了出来,就算他们认定这些米是出自济平仓,又安奈何?
这一回,真的是修士同盟军先动的手。
只可惜“借”的少了些,气不死他们。
如此一想,魏清尘一点心里包袱也没有了。看完最后一间粮仓,他信心满满的向沈云报备,这一两天里,他会带着菱洲学堂的学员们外出历练,粮仓,以及长老会诸多事宜都暂且交接给主公。
“我这段时间没有外出的打算。”沈云满口应下,“不过,有一条,这一回,你是去做考官的,不能既监考,又参考哦。”
历练的题目,他已经出好了。至于学员们如何破题、答题,他不会干涉,拭目以待解题的结果吧。他素来充分相信底下的弟子们,而他们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他唯一担心的是,魏清尘名门大派出身,做事方正了些。
“主公放心。”魏清尘哈哈大笑,“其实,我也是个懒的。我打算去请端木做领队。”
“他呀……”沈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好向魏清尘提议,后者能够自己想到,他当然是喜闻乐见,遂亦开怀大笑,“肯定很乐意。我负责帮你联络他。”
菱洲学堂里,众学员突然间觉得后背阵阵发麻。
“有古怪!”
“感觉很不好!”
他们纷纷议论。
也有不少人打了个哆嗦,莫名的兴奋起来:“是有新任务了吗?”
答案很快揭晓了。
这次的任务叫做“捉虫”,魏长老告诉他们,是蛀虫的虫。
听完修士同盟军的阴谋,以及他们自己内部相互欺瞒,中饱私囊等事情,学员们个个战意冲天,摩拳擦掌的嚷着要捉虫。
“老规矩!”魏清尘当即给他们一柱香的时间,让他们以小队为单位,拟一个总方案出来。同时,宣布总方案将计入本次的考核总成绩。
一时之间,每个小队都围坐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商议起来。
还剩下半柱香的时候,端木光现身于学堂外面。
菱洲学堂是封闭的,没有魏清尘签发的通行令,谁也不能进出。就连沈云这个门主大人也不例外。是以,端木光只能在外头传讯给魏清尘。
“我们的领队到了!”
魏清尘欣喜的站了起来。
开考后,他一直盘腿坐在小演武场的木质小高台上,铺开神识,听学员们商议着。
各小队的方案五花八门,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能让他觉得眼前一亮的。无他,这些方案都太方正了,简直比他想的还要方正。这样怎么能对付那些蛀虫呢?要知道后者能想出这等瞒天过海之计,是真的相当之胆大妄为,也甚是狡诈、滑不溜手啊。
正在暗自着急之际,他收到了端木光的传讯符。
向台下的罗叔使了个眼色,他下了高台,亲自去门口接端木光。
“你来的很及时。”得知端木光还不知道具体的任务内容,魏清尘又简要的说了一遍,接着,介绍了里头的情况,末了,说道,“等会儿,就由你来点评他们的方案。”
端木光没有推辞,抱拳领令:“是。”
不多时,一柱香烧完。罗叔“当”的一下敲响身边悬挂着的大锣。
所有的小队立刻停止了商议。学员们还是以小队为单位围坐在一起。不过,那些背向高台而坐的,齐刷刷的转过身来,也是面向小高台而坐。
魏清尘宣布端木光为这次任命的领队,以及方案考核的考官:“下面,从第一小队开始,宣读你们的方案。”
为了公平,在所有小队宣布完方案后,端木光再进行点评。
事先,他问过端木光,能否做到。
后者毫不犹豫的回答他:“没问题。”身为魔将境的天魔,要是连这点记性也没有,他也没脸出来混了。
点评时,果然如魏清尘所言,这些方案都无不被端木光批得体无完肤。
最后,端木光的总结道:“对付敌人,你们还满脑子想着规矩、仁义?是嫌自己命太长吧!在拟定这些狗屁方案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敌人是怎么对付你们的?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小命?你们所谓的规矩、仁义,只能是用跟随你们一起出任务的弟兄们的鲜血、甚至性命去填,你们还敢吗?”
一席话,说得这些中低层的骨干们无不惭愧的低下了头。
“老实说,你们敢,我也不怕。”端木光毫不留情的宣布,“所有小队,本次的方案考核成绩都记丁等。”
菱洲学堂的考核成绩总共有甲、乙、丙、丁四等。其中,甲等为优,乙等为良,丙等为合格。记丁等,则意味着不合格,必须重考。
事实上,听了领队的点评,便是没有被记丁等,学员们也会将先前的方案推翻重来。
这个任务也并不是很紧急。端木光用神识传音与魏清尘临时商议。两人皆认为认识上的问题是大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这次的任务没法完全,遂一致同意,将重考的时间定在晚饭后。
等学员们散去,罗叔跳上小高台来,向端木光请教:“光爷,你这是要教他们使坏吗?”
端木光与魏清尘相对一视,笑了笑,问道:“罗叔觉得不妥?”
罗叔恨声说道:“对付那些丧天良的家伙,我只担心我们的娃娃们被教得太正直了。”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根子在云哥儿那里。我们云哥儿是个很正直的人呢。”
端木光呵呵。
魏清尘心道:老罗,你对正直有什么误解吗?
第六七一章 解决一个大难题
晚饭过后,重新考核。各小队宣读的方案一个比一个阴。魏清尘坐在台上,听着听着,也不禁觉得周边有些阴嗖嗖的。
是起晚风了的缘故吗?他抬起眼皮子,看了眼天色。
没错,起风了。演武场里,飘起了淡淡的山雾。
深秋的山里,晚风确实挺凉的。
罗叔坐在一旁打了个哆嗦,恰好看到魏长老正在看天色,想了想,探身过来,压低声音问道:“魏长老,是不是要变天了?”会不会妨碍他们的任务啊?
魏清尘收回目光,轻声答道:“今年冬天会很暖和。”
主公在巡察第一道防线的时候,跟他说了好几桩事。修士同盟军的阴谋,是第一桩。这阴谋够毒辣的。但是,已经被他们看破了,其危险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只能说是一桩棘手的麻烦;而主公说的第二桩事,才是他们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那就是,预防暖冬之后的倒春寒。
在此之前,魏清尘完全没有察觉天时的异常。
这会儿,吹着凉嗖嗖的山风,他还是一点暖冬的觉悟也没有。
不过,经过了这么多的事,他越来越相信主公——主公行事素来稳重,又颇有主见,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
更何况,主公说余莽近段晋级了,新生的天赋就是预判天时。
所以,等这桩任务完成,他也会将工作重点落到预防倒春寒上来。
罗叔听着,讶然的去看黑漆漆的天:“暖冬?我怎么觉得今年这个时候比去年要冷一些?”
去年,秋收之后,野鸡岭就进入了长时间的阴雨天。两三个月里,数不出十个出大太阳的天来。当时,长老会就做出预判,冬天会很冷。于是,令听风堂早早行动起来,备下不少防寒的药材。
结果是,他们猜对了。去年的冬天确实很冷。但是因为准备充足,所以,野鸡岭,还是外围的弟子们在接连的两股寒潮中,都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损失。
事后,罗叔受长老会的指派,在长老会的扩大会议上,就当年的防寒工作,做了经验总结。
为了做好这个总结,罗叔翻阅了历年入秋以后,本部这边的所有当值记录,尤其是关于气候的这部分。也正因为如此,罗叔印象特别深。同时,他对野鸡岭的气候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以他的观察来看,今年秋天,野鸡岭的气候与去年相比,大不相同:一是,今年秋天以晴天居多,雨水远远少于去年。但从往年的气候记录来看,算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形成秋旱;二是,今年的秋天气温比去年还要略低一些。尤其是昼夜温差更大。
所以,他的结论是,今年秋天,野鸡岭又干又偏冷。但是,要因此而预判今年冬天是个暖冬,他觉得没有依据。魏长老是如何得出的断定呢?
罗叔觉得很好奇,接着向魏清尘请教。担心后者觉得自己是没话找话的闲聊,他还简要的道出了自己的质疑,以及相关依据。
魏清尘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心道:看不出来啊,原来老罗还有这等天赋。
自从齐伯等人叛逃之后,魏清尘就在一直在考虑长老会的重新组建问题。在他看来,长老会既然是门派的日常决策机构,那么,其组成贵在精,而不在人多势众。何谓精?他的想法是,任何一个人都其天赋,能独挡一面。
然而,目前的长老会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长老,少之又少。相反,近八成的长老都可以说无法胜任他心目中的长老一职。罗叔也是其中一位。
但是,这些人又没有过失,对门派是忠心耿耿。
另一方面,再放眼整个门派,符合他要求的长老人选也不过是赵宣、端木光、李艺等,加起来还不超过一个巴掌的数目。
如果真由赵宣等人组成新的长老会,力量太过薄弱,一样的,也无法实现他的重新组建目标。
反而会因此引发很多的矛盾。
是以,魏清尘一直在犹豫,这次跟主公汇报,也没有提及这个想法。
这会儿,听到罗叔对野鸡岭历年来秋天气候的总结,以及由此对今年冬天是个暖冬的质疑,突然间,他茅塞洞开——谁说罗叔没有天赋,将来不可独挡一面?这不是已经现出苗头来了么!
接手本部事务多年,魏清尘也得出了不少的经验。比如说,兼听则明。
以他自己为例。他虽有元婴境的修为,但是,对道之所知,不知道的,远远少过知道的。他比较擅长的也就是阵与器。其他方面,知道的仅是皮毛而已。有时候还不如门派里这些只有凝霞境修为的后辈弟子。
但是,身为决策者,他又不能回避自己未知领域发生的。
怎么正确处理这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务呢?
他总结出来的法门是:兼听则明。
即,他是决策者,完全可以将这些事情分派给精于此道的弟子去做。
担心弟子出错?
他当然担心,并且还有对策:一个弟子的判断兴许会有错,但是,数个精于此道的弟子会犯一样的错吗?
再说了,最后拍板的,是他这个决策者。他虽然不懂这里头的具体道理,但是,弟子们将事情摊开来,揉碎了,最后写出来的可执行的方案,以他的道行,每次都看得懂。
多次尝到个中甜头的他,反过来,又摸索出来了一条很管用的经验,即,培养人才的多样性。
一个例子。余莽在气候感知方面有天赋。这绝对是好事。
但是,到目前为止,据他所知,青木派仅有余莽一个显现出来了这方面的天赋。这就有些不妙了——万一余莽预判失误呢?青木派连个纠正的人都没有。
所以,魏清尘听到余莽的预判后,首先是感慨——原来还真有这种天赋。接着,他马上想到的是,能不能再在青木派里找到有此天赋的弟子?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他发现了一个。
当然,眼下,罗叔表现出来的天赋,与余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但没关系,可以培养嘛。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罗叔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独挡一面,对于长老会的重新组建绝对是一大推力,有利无弊啊。
他甚至在想,找其他的长老多聊聊,多接触,兴许能帮更多的人发现、找到天赋呢。
魏清尘按住自己内心的喜悦,面上不显,小声赞道:“行啊,老罗,你还有这方面的才能。”
罗叔也是一怔。他说话的重点不是这个,好吗?
这时,魏清尘试着问道:“老罗,有没有兴趣去东海那边走一走?暖冬的预告,就是那边的一位高人说给主公听的。”
罗叔闻言,心思飞转。
魏清尘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如果不做那个经验总结报告,他还不知道自己对气候的变动这么感兴趣。完全超过了他对拳法、兵法的兴趣。
现在有这么一个高人可以请教……好想去!
心念一转,叛逃事件之后,门派里才堪堪稳定下来。修士同盟军又在暗处磨刀霍霍。这种紧要时刻,正是门派里人手紧缺之时,他怎能因一己之好,跑出去请教今年冬天是不是暖冬的问题呢?
太没有大局观念了!
罗叔在袖子里握了握拳头,说道:“现在不是时候吧?等空闲了,有机会的话,我是想去拜见那位高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