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你可知鞠文泰之死,何人所为?”
李牧皱眉道:“难道义父知道?”
李绩缓缓点头,道:“若我猜得不错,做这件事的人,必是你的岳父——”
李牧笑出了声,道:“义父这不是开玩笑吗?我那岳父白闹儿,虽说是个泼皮无赖,心地不好,但他也没这个杀人的胆子、”忽然他想到了什么,道:“义父,你说的是我的另一个岳父,天爱的父亲,张勋?”
“正是他。”
李牧有点懵,说起来也是奇怪,他回到唐军大营,该见到的基本都见到了,却唯独没有见到岳父张勋,问过张天爱,得到的答复是她走了之后,张家寨无人主持,所以父亲留了下来。这个理由倒也说得过去,只是现在想想,张家寨共计也没多少人,大战在即,需要什么主持之人啊?莫非他是故意躲避嫌疑?
“义父可有凭证么?”
“凭证倒是没有。但我说得不会错。”李绩慨叹一声,道:“张勋此人,早年与我有旧。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在隋末乱世之时,便想着一呼百应,做一方的霸主,只可惜他并没有这个实力。他既不是仁义之人,也非门阀大姓,因此他只好另辟蹊径,纠集了一些人,做起了马匪。”
“当年在陇右,并没有什么三大马匪之说,只有‘一窝蜂’。”
“一窝蜂?”
“对!”李绩沉声道:“一窝蜂无恶不做,却不是一伙人。他们每次行动没有固定的人数,皆以切口辨认敌我。相见的时候,都蒙着脸,互相不问对方的底细,得手后现场分赃,下次行动来或者不来,皆凭自愿。张勋当年,便是这伙人的头领。”
李牧蹙眉道:“可是为何后来没了一窝蜂?只剩下张家寨了?”
“那是因为一个人。”
“一个人?”
“对!”李绩说着,露出崇敬之色,道:“你可听闻虬髯客?”
听到‘虬髯客’三个字,李牧不由精神一振,忙问道:“中原第一大侠,听好多人提起过,相传他是李靖大将军的义兄,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一窝蜂的覆灭,皆因此一人。当年,范阳卢氏助夏王窦建德,范阳卢氏有一个女儿,传闻天资聪颖,有女诸葛之称。窦建德成事,多赖其所谋。但是后来这个女诸葛,不知与何人生了一个孩子,拜托虬髯客送到孩子的父亲处。窦建德得知了这个消息,便雇佣一窝蜂想抢走这个孩子。虬髯客虽武力过人,但终究一虎架不住群狼,他被一窝蜂一路追杀,身负重伤,孩子也丢了。但虬髯客毕竟是虬髯客,待他养好伤之后,反过来找一窝蜂报复,一窝蜂的主要人员,都死在了虬髯客的手里,就连张勋也是身负重伤,蛰伏了好些年。”
李绩沉声道:“这也是我不想再跟他联系的原因,此人——在我看来,心术不正。这个张益害死鞠文泰,其手段,像极了当年一窝蜂中的某人,因此我才会产生联想。”
李牧有些面色尴尬,张勋这个人他并不了解,得知一些,也都是在张天爱口中知道的,作为女儿,张天爱自然不会说自己亲爹的坏话,而张勋也确实是在张天爱的面前,没有流露过一点儿的野心,一直都是一副为了寨子里的人着想操劳的形象。
但李绩是什么样的人,李牧心中是有数的,他绝对不会肆意编排一个人,而且俩人是故交,李绩既然这样说了,就绝不是空穴来风。
李牧看向李绩,问道:“那么,义父觉得,我岳父他意欲何为?”
“他想要,乱!”
第670章 杀伐果决
“乱?”
“他想做王侯。”
李牧哑然失笑,道:“义父,是否夸大了些,哪里有地方给他做王侯?仅凭张家寨那点儿人马?我觉得不太可能。”
“你不要小看你的这位岳父,他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当年若不是他的路走偏了,今日成就,绝不在我之下。总之,我把心中猜得尽数告诉你了,你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让他连累了你就好。”
李牧笑笑,道:“他既然是我的岳父,那便脱不开关系了,我知道不知道,其实都一样的,不过还是多谢义父提醒了,必要的时候,我会跟我这位岳父好好的聊一下。”
……
李牧长叹了口气,还是没有想清楚,张勋想要做什么。不过眼前,便有一件事,在等待他的决断。
王宫的广场上,跪满了被羁押的人。每个人都被反绑着双手,又一个士兵看管着,跪在广场上密密麻麻。
李牧站在王宫的台阶上,看着下面的人,李思文走过来,递给他一份名册,低声道:“大哥,这些人都是高昌王室血脉相关之人,鞠文泰的兄弟侄子叔伯等直系血亲,全都在这儿了。”
李牧随手翻了翻,问道:“官员人等呢?”
“这里装不下,都在外头了。”
李牧把名册丢回给李思文,伸了个懒腰,道:“算了,我也不看了,全都杀了吧。”
“杀?”李思文的眼睛瞪大了,他咽了口吐沫,小心提醒道:“大哥,这可得有好几千人啊,全都杀了?”
“对呀,全杀了。”
李重义虽是嗜杀之人,但那是战场之上,这些人已然没有反抗之力,李牧还要杀,他有点接受不了,忍不住出声道:“大哥,我不明白,你不是告诉我,能不杀则不杀么?怎么你自己反倒——”
李牧叹了口气,道:“来,你们俩好好听着,我给你们讲一下这杀与不杀的规矩。”
“战场上,两军交战,杀敌固然重要,但相比杀,击溃显得更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先击溃对方,让对方不能形成有效的反击,这样我方会更加安全,而且更加省力气。若我们为了多杀几个人头,浪费了很多的体力,让敌军缓过来再组织进攻我们,最后我们的死伤会更大。而且,击溃之后,收编他们的残兵为我所用,哪怕是用来喂马,也是对我有助力,所以才说能不杀,则不杀。”
“而此时的杀戮,其实若不赶着这个时候,也可以不杀,但现在,则必须得杀,而且不能留情。”
李思文皱眉道:“这是为什么呀?”
“很简单、”李牧正色道:“因为我们即将面临的敌人是西突厥,西突厥的实力,更在我们之上,我们必须在与西突厥对战之前,解决一切隐患,为大战做准备!”
“而且如今高昌王鞠文泰和继任者鞠智盛皆已经死了,这是我大唐攻占高昌的最佳时机。我把所有能够继任高昌王的人全都杀了,高昌就成了无主之地,就归属我大唐了!”
见李思文还要说话,李牧冷声道:“你们不要觉得,高昌只有鞠文泰和鞠智盛是勾结西突厥的,他们这些王公大臣,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他们都是反对大唐的人。我等身为唐人,唐将,一切以大唐利益为优先,这一点,你们要明白!”
李牧的声音放缓:“我还调查得知,高昌王鞠文泰继位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私欲,对高昌百姓征收苛捐杂税,百姓已有不满之声,却苦无办法。有些王公贵族,搜刮封地百姓还不知足,竟逼迫百姓签下卖身契、借据等,让他们干活还账,百姓苦不堪言。大唐若想快速的得到百姓的忠心,杀了这些贵族,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大哥——”
李思文心地善良,虽然李牧说得理由,每一个都站得住,但他还是不忍心。可是李牧已经不愿意听了,他身为主帅,当有自己的决断,若每个人的每个意见都听从,他也做不了事情了。
李牧拔出尚方宝剑,道:“鞠智盛弑父夺权,勾结外族,其心可诛,其行可诛。王师来到之时,其自知罪孽深重,已然自尽了。尔等高昌权贵,助纣为虐,罪行亦不可免,传本侯令,在册男丁杀,女眷充披甲为奴,家财罚没。明日清晨,所有从心归附大唐之百姓,都可在城内各告示处领取一份安家费,以弥补多年来高昌权贵对百姓之盘剥!”
“杀!”
随着李牧一声令下,兵士们手起刀落,广场之上血流成河!
……
李牧杀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侯君集和李绩的耳中,二人赶紧过来,但是为时已晚,数千人头落地,到处都是尸首。但奇怪的是,没有人敢哭,因为都已经吓傻了。
自秦汉一来,坑杀之事便罕有了。即便是南北朝异族入侵,只要汉民表示臣服,也没有多少屠杀的事情,但是今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高昌上下,人人以自危,生怕自己哭出声了,下一刻屠刀就搁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李牧手里拿着一个熊熊燃烧的火把,他对面,李重义正在把一桶一桶的火油,淋在这些尸体上,墙面上,王宫上,侯君集和李绩匆匆而来,李牧瞧见了他们,笑着打招呼,随手一扔,火挨着火油瞬间腾空而起,散发着焦糊的味道。
“李牧,你闯下了大祸你知不知道?!”李绩痛心疾首,道:“我怎么就没看出,你是如此冷血之人!你怎能下得去手?”
“义父,我怎么了?”李牧正色道:“我没有杀老弱妇孺,我杀的都是成年男子。都是那些反抗我大唐的敌人,留着他们,后患无穷。我们与西突厥大战在即,留着他们后院着火吗?”
“那你也不能不告而杀啊!”
李牧指了指自己的尚方宝剑,道:“事实上,我有这个权力。”
“可是,至少你也得过堂,明其罪,如此方能有理有据,给西域诸国以表率——”
“义父!”李牧打断李绩的话,道:“牧以为,与其假仁假义,不如直来直去,想做便做了,找那些借口干什么,一切责任,我一力承担,义父与侯大将军不必担忧!”
第671章 李牧的谋求
“你——”李绩气结,无奈叹气。侯君集半晌没有作声,好一会儿,道:“我身为兵部尚书,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得给陛下写一封奏折禀明此事。”
“自是应当,大将军请便。”
侯君集转身离开,李绩拉住李牧的手,道:“李牧,我观你是一个聪明的人,你怎么这么糊涂啊!此乃取死之道也,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你还不清楚吗?他要建立的是千秋伟业,他不会无限度的纵容你的!”
“义父,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李牧叹了口气,半晌不语,过了一会儿,他凑到李绩耳边,嘀咕了一句。
李绩的眼睛差点瞪出来:“你说什么?陛下知道了你和王……哎呀!你怎么如此大胆!”
“是我拜托高公公泄露出去的。”
“你?!”李绩难以置信地看着李牧,若不是李牧说话时语气淡然,他都要以为李牧已经疯了。
“纸包不住火的,早一点让陛下知道,总比晚好。我只盼陛下念及我立下的些许功劳的份上,能够饶我一命。饶了我的家人一名——”
李牧叹息道:“义父,我自到了长安,便跟陛下打交道,我怎会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陛下好面子,却又重情义,他也许会为了女人杀我,但他却不会杀功臣——我帮陛下制定盐矿计划,改革田赋政策,此番又帮大唐灭了高昌,且下手狠辣,让高昌再无复国之可能,陛下或许会怪我做事方法不对,但他仔细想想便会知道,我这是把污名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却为大唐控制西域打开了大门,减少了无数后患。功劳几分,错误几分,陛下心中是有数的。”
“另外,内务府的事情,我也都安排了章程,虽然短时间内没我或许还不行,但是往后,等长孙冲等人都成长起来之后,他们都能独当一面之后,内务府没了我也是可以的。我故意把内务府的水搅浑,让各方势力的人都参与其中,便是想让内务府不受任何势力的控制,只归于陛下,归于皇权。往后陛下若是能运用得当,朝廷便有了两套班底,寻常时,三省六部,紧急时,内务府也可替代三省六部,可让陛下如臂使指,没有牵制。”
李牧叹气道:“我的这些安排,虽没跟陛下言明过,但我与陛下之间,是有默契的,否则陛下也不会如此纵容于我。我为陛下做这么多的事情,我相信陛下,不会让我失望,会饶了我,饶了我全家的性命的。”
李绩听得心里难受,忍不住道:“李牧啊,不是为父指责你,你可真是糊涂呀。为了一个女人,你搭上了大好的前程,你可知道,若你不招惹她,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朝中便无人可掣肘于你。陛下信任你,老臣惧怕你,新皇是你的弟子,天下唯你而景从,你的地位会比长孙无忌更大,当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义父!”李牧打断了李绩的话,正色道:“到底是义父你不明白,还是我不明白?真到了你说的那天,你觉得我还会有命在吗?”
“这……”李绩一愣,忽而惊醒,明白了过来。是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牧的能力太过于出众,当今皇帝陛下的几个儿子,包括素有名声的李泰在内,在他的光芒之下皆黯淡。若当真到了那一天,李世民难保不会顾虑,若他归天之时,这天下还能不能传到他的儿子手里。
李牧苦笑道:“义父,我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如果我能选,我宁愿早早退下来,在江南鸟语花香之地,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富家翁。可是若我不退下来,我怕有朝一日,我想退退不下来,我心中的这份顾虑,我想义父能够明白。”
李绩重重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做得对,你做得对啊——”
李牧深吸一口气,道:“所以我想请义父助我,请义父相信,任何事情,我皆深思熟虑过,绝不是肆意为之。挺过这一遭,回到长安,便是我‘听天由命’之时,只要陛下愿意放我走,我便解脱了,还请义父成全呐。”
“孩子,你我父子一场,说这些便见外了。你想做什么,义父助你便是,只是希望你,还是能少些杀戮,便少些吧。”
“我明白。”
李绩叹着气走了,李牧长长叹息一声,看着陷入火光中的高昌王宫,心中也是复杂难言。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也许也会像眼前这座王宫一样,无论之前多么富丽堂皇,最后都化作一培尘土了吧。
……
王宫的火少了三天才灭,而这三天里头,所有高昌的百姓,都已经领了大唐发放的安家费了。起初的时候,还有人半信半疑,但随着成功领取的人越来越多,百姓们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而且,这安家费领的也是忒容易了些。只需要报上姓名年纪,掌握了什么手艺,简单的核实一下,就可以领到数目不等的安家费。
没错,这安家费是分等的。越是身强力壮,越是有手艺在身,领到的安家费也就越多。但也不是没手艺,年老的就没有,至少要少一些,甚至一些不愿意归附大唐的人,也能领到几贯钱的‘遣散费’,领了这个钱之后,便可离开高昌,去哪儿没人管,只是不许在回来了。
虽说这样也很霸道,但不要忘了,现在的情况是,高昌国已经覆灭。按照这个年代的规矩,即便高昌上下全都沦为奴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若是突厥人占了高昌,他们真的会这样做。而大唐则反其道而行之,仅此一项,便博了一个仁义的名声。
可是这些名声啊,却没能沾到李牧的身上。不知是谁先传出来的,在高昌百姓的口中,李牧不叫逐鹿侯,也不叫做李牧,而是叫做‘血手人屠’,已达小儿止啼之功效,在没见过他的百姓心中,他是一个三头六臂面目可憎,食人肉喝人血的夜叉,还有人传,他每天早上要吃三个童男,晚上要吃三个童女,俨然已经不是个人,是个恶魔了。
第672章 借刀杀人计
对于这些指责,李牧自始至终都没有回应过一句。这几天,他一直在做两件事,便是撒钱和杀人。
他一面让李重义带人肃清漏网的杂鱼,抓住之后杀无赦,另一面又让李思文带人开始抄家,李思文有过‘盗墓’的经验,在寻找财宝的这项技能上,就像是一个点了‘寻宝’天赋的矮人一样,无论这些权贵把金银财宝藏在哪儿,他都能翻得到,什么地库机关,在他的面前都是无所遁形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