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哈哈大笑,伸出手:“宝剑拿来!”
李世民此时也清醒了一点,道:“朕没带!”
眼瞅着要耍赖,李牧可不干了,把笔拿起来递给李世民,道:“说好的打赌,可不能抵赖。陛下既然没带,那就打个欠条,明天上朝的时候,臣再取。”
“你……”李世民心中挣扎不已,有心抵赖,却不想背负无信之名,犹豫了半天,还是接过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欠条。
“陛下您画个押——”
李世民把笔摔在桌上,骂道:“朕要不要给你按个手印?”
李牧眨巴眨巴眼睛,忽然拿起李世民的手,在砚台里头沾了一下,然后按在了‘欠条’上:“陛下果然是英明啊,臣就想不到这么好的主意。”
“滚!”
“欸!”李牧把欠条折好,二话不说,逃也似地跑了,像是在多留一秒,欠条就会被抢回去似的。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忽然抬手敲了下脑袋,高公公怕他敲疼了自己,赶紧用自己的手垫着,李世民怒瞪向他,道:“高干啊,朕要你在身边何用,你怎么不拦着朕!”
高公公委屈得要哭了:“陛下,您刚才不是说——”
“朕说什么,你也得拦着啊!现在怎么办?那可是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见之如朕亲临。朕就这么输给他了?”
“那可不是咋地,人家背下来了——”
李世民怒道:“朕是让你替他显摆?”
高公公赶紧闭嘴,包间里顿时尴尬地沉默了起来。过了好半天,忽然高公公眼睛一亮,堆起笑脸,凑到李世民跟前:“陛下,老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凑到李世民耳边,小声嘟哝了几句,李世民的眼睛亮了起来,上下打量了高公公一眼,道:“总算是有点用处了,对!就这么办!”
……
翌日。
两仪殿前,百官惊奇地发现,自那日吵着要当獬豸院副院正未遂之后一直没出现的李牧,今日竟又出现了。而且他红光满面,像是有什么喜事似的。
他的喜事,基本上就等同于是百官的厄运一样。众人心中忐忑,都偷偷地打量李牧,暗自在心中思忖,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高兴成这样。
不多时,殿门大开,百官入殿。
李牧如今在朝堂的地位,足以让他站在头三列。因为他的官职是从三品,爵位也是从三品。无论从哪方面看,他也都只是仅仅落后于三省六部的尚书而已。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高公公的尾音儿还没落下,李牧便跳了出来,手里扬着昨天拿到手里的欠条挥舞:“陛下,先不忙议事,先把欠账结了。”
百官面面相觑,什么欠账,李牧跟陛下要什么欠账,都要到两仪殿来了?
“朕言而有信,少不了你的。”李世民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对高公公示意了一下,高公公从身后小太监手里接过龙泉剑,来到李牧面前,把剑递给了他。
百官自是认得龙泉剑的,而且在山谷的时候,李世民曾赐李牧龙泉剑,让他处理刺客事宜,众人也是都见过的。但上次事情过后,龙泉剑已经被收回,这次怎么又拿出来了!
魏征当即踏出一步,质问道:“陛下,龙泉剑乃是尚方宝剑,轻易不可动之,怎能随意赐予逐鹿侯,还请陛下给出解释!”
李世民面露尴尬,错开了视线,李牧得了剑,也不好让李世民太为难,接过话笑嘻嘻道:“老魏啊,跟你有关系么?我喜欢这把剑,借来把玩把玩不可以啊?你也应当知晓,我乃当今天下第一铸剑大师,听闻龙泉剑乃是春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心向往之,借来一观,有什么不对么?”
魏征现在已经学乖了,不接李牧的茬,只对李世民道:“还请陛下给出一个解释。”
李世民知道魏征的性格,这一遭肯定是躲不过去了,只好把昨天的事情和盘托出。众人听了事情的经过,都有点懵了。皇帝与臣子打赌,输了尚方宝剑?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李牧竟然真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两件事,都稀奇得像是传闻故事一样,一时半会儿,百官都有点接受不了。
魏征又要说话,李世民打断了他,道:“诸位爱卿,朕知道,这是朕喝酒误事。但朕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输了就是输了,不可失信。朕把尚方宝剑给李牧,朕便没有失信,但朕也要附加一个条件——”
李牧心里咯噔一声,连忙道:“陛下,您不能干出来换一把尚方宝剑的事儿吧?那可就太不仁义了!”
“朕没有那么龌龊!”李世民没好气道:“尚方宝剑乃是太上皇赐下,朕怎么可能随便换。但是,尚方宝剑不是寻常之物,虽然赐予你,却也是不能让你随意胡为。这尚方宝剑,你只能用一回。用过之后,就得还来。使用时,要有理有据,若是你肆意为之,也是不算数的。”
这样说,百官的心里倒是稍微能接受了一点。对嘛,必须得有所制约,否则李牧拿着尚方宝剑砍人,还不犯法,谁受得了!
李牧急了:“陛下,臣闻尚方宝剑皇权特许,先斩后奏。您就让用一回,还不能先斩后奏,臣要来干什么啊?”
李世民冷下脸,道:“不要就拿回来!”
“要!”李牧赶紧抱住,道:“不能斩就不能斩,有总比没有强。那不能斩,可以抓吗?先抓后奏,总得有吧?抓完了若是有理有据,总可以斩吧?还有,既然功效削弱了,总得打个商量,一次太少了,怎么也得三次啊!”
李世民不愿再与李牧磨叽这事儿,况且李牧的要求也算合理,犹豫了一下,道:“行行行,让你先抓后奏,但说好了,就能用三次!”
“成成成!”李牧猛点头,忽然他嘴角勾起一丝邪笑,拔剑指向魏征:“我想现在就用,来人啊,把魏征抓起来!”
第564章 无耻之极
看着银白的剑刃,百官全懵了。李牧这是疯了?果然是个阴晴不定的家伙,刚拿到尚方宝剑,就要排除异己了么?
李世民也觉得李牧太过于荒唐了,凝眉道:“李牧,朕都说了,你不能肆意为之。魏爱卿犯了什么过错了,你要动用尚方宝剑抓他?”
李牧义正言辞道:“陛下,尚方宝剑已出,臣自然有自己的道理。眼下难道不是应该行使尚方宝剑的权力,先把人抓起来吗?罪名还不好说,待我随便找两个狱卒,罗织一下……”忽然李牧觉得周遭的目光怪怪的,像是忽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似的,赶紧改口,道:“臣的意思是,罪名得审,审完了就知道!”
王境泽第一个跳出来,怒指李牧,像是抓到了把柄似的大喊道:“诸公瞧一瞧,陛下,您瞧一瞧!李牧这已经都不遮掩了,他要罗织罪名,害死魏公!”
此言一出,顿时得到了所有御史的声援,三省六部中也有不少人附和。
李世民都替李牧尴尬,抬手遮掩着半张脸,道:“李牧啊,你太胡为了,朕如今不罚你也不行了!来人啊,拿戒尺来,打李牧掌心十下!”
百官一听,都差点晕过去。这皇帝对李牧的溺爱,简直已经不分场合了。污蔑御史大夫,意图罗织罪名陷害,如此罪名,竟然只是打手掌心十下?岂不荒唐?
就在群臣要据理力争的时候,李牧忽然爆发了。
“都住嘴!”
这一声喊,盖过了所有人的声音,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他,李牧冷笑一声,道:“诸公都当我荒唐?真是可笑至极,我李牧岂是荒唐之人?凭你等,又岂知我心中所想?我故意以荒诞之语说出此事,乃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举,我是为了朝廷的颜面,为了保住魏公的一世英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你们这些蠢材,尤其是你,王境泽!你嚷嚷那么大声干什么?难道你是要把魏公至于不仁不义之境地吗?你就不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王境泽一脸懵,有些慌张道:“你、你怎么倒打一耙?”
“哈,我倒打一耙?”李牧面向众人,道:“诸公都不瞎不聋,应当都看见,知晓了魏征近日的所作所为!獬豸院,乃是为了修法,但魏征却结党营私,试图把獬豸院搞成他的一言堂。我,是主张改革之人,是推动修法之人,新政谁比我更熟悉?为求公平,我想进獬豸院参与修法,尔等却百般阻碍!说什么怕我一手遮天,说什么李牧飞扬跋扈!自己想想,不可耻吗?”
李牧忽然回头指向魏征,道:“再看此人,先是假惺惺说什么退一步,不用门阀大族的学士。但实际上呢?次日他便保举了他的老友,与他同在瓦岗寨做文书的故交许敬宗,还有与他同为十八学士之一的褚亮!好啊,堂堂獬豸院,为魏征家后院了!这还修什么法?”
“我李牧,在陛下的影响下,低头百姓生计,抬头百姓社稷,呼吸之间都是为了天下苍生。怎么坐视魏征一党独大?魏征啊魏征,你真是辜负了我举贤不避亲仇,推举你做獬豸院的院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念你一把年纪,想给你留点颜面,利用了宝贵的三次机会中的一次抓你,想把此事遮掩下来,清名留给你,恶名污我身!谁想到,你非但不领情,反而还煽动党羽攻击我,口出种种恶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唉!”
李牧长叹一声,泫然欲泣。
殿内众人听罢李牧的一番‘高论’,都霎时间产生了一丝恍惚。就连魏征也是,他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李牧口中那样的无耻之人了,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许敬宗与褚亮,他虽然都认识,昔年也有些交情。但随着二人淡出朝堂,而且彼此脾气秉性不合,已经鲜少有联系了。最近唯一的联系,也就是许敬宗的侄子许继想入大唐技校的时候,魏征帮忙保荐了一次,许敬宗送了礼,魏征还给退回去了。至于褚亮,已经多年没有照面过了。
而且这次的任命,是李世民绕过中书省和吏部直接下旨,朝野也都明了,这是李世民在獬豸院安插的眼线,怎么在李牧的口中,就成了他魏征结党营私呢?
魏征这个气啊,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了,把手里的笏板往地上一扔,跪了下来:“陛下,李牧舌尖嘴利,臣辩驳不过,也不想辩驳,想我魏征一世为人,做官,从来都是刚直不阿,没想到竟在逐鹿侯的口中,竟成了结党营私的小人,如此大辱,臣不能接受,请陛下把臣抓起来,让三司会审,还臣清白!”
李世民虽然不看好魏征,但这事儿没人比他更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替魏征委屈,苦笑不得道:“爱卿不必如此,朕素知你心,不会让你蒙冤的。”说着,他看向李牧,道:“小子,还不收了你的唇枪舌剑?獬豸院的事情,跟魏爱卿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朕的意思,岂容你编排是非?还不把魏爱卿扶起来?”
“啊!原来如此!”
李牧‘恍然大悟’,接下来的一幕,再一次刷新了百官对于‘无耻之徒’的定义。
只见李牧颠颠来到魏征跟前,把他扶了起来,还弯腰帮他拍了拍朝服上的灰,满脸堆笑地看着快要哭了似的魏征,道:“这事儿整的,误会了,哎呀,怪不好意思的。不过老魏啊,你不能怪我,这得怪陛……呃,怪那些御史,我本来就是想跟你开个玩笑,顺便试试尚方宝剑好不好使,谁能想到大伙不但开不起玩笑,还讥讽我,我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我最受不了别人讥讽我,我能不反驳吗?就是这么辩才无双你说咋办?险些让你晚节不保,是我不对,我给你道歉了。你也是的,承受能力怎么那么差啊,动不动就急眼,你越急眼,破绽就越多,我就忍不住想扎你两句……欸?老魏,你咋哆嗦了?”
忽然魏征直挺挺地扑在了李牧身上,李牧吓得大叫:“哎呀呀,不带碰瓷的啊!我可没打你啊,陛下,快叫御医!老魏抽了!!”
第565章 女官身
“号外号外!朝堂又有新鲜事!魏征吐血三升,逐鹿侯罚俸半年!号外号外!”
一个卖报的小童从门前跑过,魏璎珞叫住了他,从荷包里拿出三文钱递了过去。这三文钱里头,有两文是报钱,多出的一文,则是小童的跑腿钱,这已经是市井间的潜规则了。
而所谓号外,则是新出的名词。大唐日报是每日一发,用不着号外,但刊发到各地的‘旬刊’、‘月刊’则是每月固定时期刊发,可新闻却是实时发生,那么在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重大事件,为迅速及时地传递消息而临时编印的报刊,不能列入原定编号者,称之为‘号外’。但对于长安城的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号外,毕竟他们看到的报纸都是最及时的,喊‘号外’,就是一种吆喝,顺便忽悠忽悠外地人。
“谢谢姐姐。”
报童接过铜钱,放进贴身的布袋里头,蹦蹦跳跳地又跑远了。
魏璎珞住在大唐保险的时候,其实是订阅了报纸的,但昨日她接受了李牧的新命令,成为了奉宸局的局长,就从大唐保险搬出来,住进了正在组建中的奉宸局的院子里,但这也是个临时的地方,内务府的办公地点,正在建设中,紧挨着皇城根,对面就是越王李泰的府邸,此处原本是李元吉的旧宅,后荒废,被李牧给推平了,重新建设成了内务府。
珍珠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魏璎珞的建议,留在大唐保险独当一面,她选择继续跟着魏璎珞,如今也在奉宸局。但也有了官身了,魏璎珞是六品的‘局长’,而珍珠则做了七品的‘处长’,不过也没什么意义,因为如今奉宸局就俩人。
新人据说三天内会来报道,魏璎珞也不知是哪儿的人,她也没有问。甚至奉宸局干什么的,她现在都不甚清楚,只知道以后是跟宫里头打交道,这也是为何会用她一个女人做‘局长’的原因,出入宫禁,男人毕竟不方便。
珍珠伸头看了眼报纸,递给魏璎珞一杯茶,抱怨道:“侯爷跟咱家老爷也不知是上辈子结了什么仇怨,整天的掐架。咱家老爷毕竟年岁大了,侯爷也不让着他点儿——”
魏璎珞叹气道;“也不能都怪侯爷,爹爹的脾气……”
“我知道。”珍珠嘟哝道:“可是毕竟是老爷啊,他可是你的爹爹。”
“唔……”魏璎珞把报纸看完了,放在一边,道:“珍珠啊,左右今天也没事,咱们买点补品回家看看爹爹吧。”
“好呀!”珍珠高兴地起身,对她来说,魏府也是她的家,回房间拿出了一个包袱,道:“这是我前几天在西市买的布,正好拿回去给夫人做一套新衣裳。”
“嗯。我去叫车。”
魏璎珞推开门,走向不远处的工部。工部为官吏准备了马车,但不是配备给每个人,而是共用的。马车和车夫,都来源于赵郡李氏的车马行,只要还有闲着的马车,就可以申请使用,费用由工部承担。
魏璎珞之前一直是作为李牧的助手,工部上下无人不识。她要用车,自然不会有人刁难,简单登记了一下,魏璎珞便申请到了一架马车,回来接了珍珠,俩人一起回了家。
父女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过去,已经缓和了很多。过年的时候,魏璎珞跟珍珠也是在家里过的,魏征虽仍然对她们不假以辞色,但也不会说什么难听的话,基本上是采取了一个放任自流的态度。
到了门口,看到门前停了不少的马车,魏璎珞便让管家绕到了后门,从后门进了院子。
前厅的吵嚷声,透过窗户,后院儿听得也十分清楚。魏璎珞驻足听了一会儿,里外里也都是琢磨怎么对付李牧的。她叹了口气,心道都是这些人,才把父亲逼到了现在的程度。若没有这些人,父亲也许不会跟侯爷矛盾至此。眼下父亲身体抱恙,这群人还聚在一起嚷嚷,连休息都不给空,也不知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就非得跟这些人联系么?
“璎珞,过来。”
“欸,娘、”
魏征的夫人裴氏唤了一声,魏璎珞便进了屋子,没有继续再听了。
“娘,爹爹的身体怎么样?看报纸上说,爹爹吐血三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