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渊嗤笑道:“瞧给你能耐的,老花又不是病,除非你真是仙人……”李渊把折子放在桌上,伸手指着折子上的内容,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看着不像是给我孙女一个人招婿,倒像是给全城的少男少女保媒啊?”
“主要的目的,还是给郡主招婿。”李牧嘿嘿笑道:“但是您也得考虑,这女孩家脸皮薄,郡主的出身有有点特别,难免非议就多些。要不您看,她能这么抗拒么?不过没关系,我有聪明的头脑,咱们把事情搞大一点,多拉几个人下水,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尴尬,人多了就不尴尬了。如果大张旗鼓,只为郡主一人招婿,成,是一段佳话,不成,十分尴尬,这样隐藏在众人之间,成或者不成,都有个台阶下,多好?”
“唔……也有点道理。”李渊点点头,把折子递还给李牧,道:“你小子办事,我还是很放心的,这东西别放在我这里,让有容瞧见了,又要不陪我下棋了。”
李牧呿了一声,道:“您这个当爷爷的,还怕她不成!”
“怕呀。”李渊叹了口气,道:“不到我这个岁数,你是不会明白的。人呐,这辈子无论多么风光过,老了,总会不一样。我这辈子,什么都尝过了,唯有这天伦之乐,却还欠缺一点儿,我现在只盼着有容能嫁个好人家,来日我到了九泉之下,见到她父亲,也能说一句,我这个做父亲的,尽力了……”
第560章 另有安排
李牧瞅瞅李渊,见他眼中似乎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心里头竟略微有些酸楚。他把剩下的粥扒拉到嘴里,道:“太上皇不必忧虑,包在我身上就好,定让太上皇如愿以偿。”
李渊笑了笑,道:“我是个老头子了,如愿不如愿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分别,倒是你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固然是天资聪颖,但这世上的事情,总归不能是一个人面面俱到,总有时运高低的时候,锋芒不要太盛了,门阀世家传承千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知道啦,我会小心的。”李牧笑了笑,道:“等这回的事情告一段落,小子就躲出去一阵,把风头都让出去,也就是了。”
“躲到哪儿去?”
“回一趟老家。”李牧吃完了,抹了下嘴巴,把折子重新放回怀里,起身道:“那边我还有个媳妇儿等着我迎亲呢。”
“你的媳妇儿倒是不少。”
“多多益善啦。”李牧笑嘻嘻摆了摆手,道:“太上皇,走啦,保证给您办的妥妥的!”
……
从天上人间出来,李牧便去了工匠坊,找到了印务局的毕老三,设计出了一份传单,让毕老三印刷。最近由于各种印刷品的需求暴增,印务局已经又经过了一轮的扩张,招募了数十的工匠,如今每日的印刷数量,已经可以做到从前的一倍了。
但即便这样,仍旧是捉襟见肘。李牧已经算计着,给印务局建设一个‘印刷工厂’,设置在城外,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这个传单连夜印刷,印刷好了之后,明天卖报人来取报纸的时候,你跟他们说,就说是本侯说的,趁天色蒙蒙之时,把这些传单塞进大户人家的门缝里去,若是知道哪家的少爷适龄,哪家的小姐适龄,更要多塞几份。到时候回来统计,发出去的越多,本侯的赏赐也就越多,若是哪个发出去的传单,真的引来了报名的,本侯还有额外的赏赐,保证亏待不了他们就是。”
毕老三一一记下,生怕忘了,还找来了助手,把李牧的话都抄写了下来。
从印务局出来,独孤九忍不住问道:“大哥,你搞得这个叫‘男才女貌’的联谊活动,会不会有一点,有一点出格了。”
“出格?”李牧瞧了眼独孤九,道:“啥叫出格?”
“男的还好说,平时也有三五好友相聚喝酒的时候,可是这女孩家,总归是有些不便的,有违礼数。”
“有违礼数?”李牧挑了下眼皮,道:“真是没想到你独孤九是这么古板的人啊,怎么有违礼数了?大户人家的小姐,就不能有朋友了?”
“也不是。”独孤九认真解释道:“大哥,我朝虽不禁止女子上街,但还没出闺阁的女子,与成了亲的女子,也是有些不同的。没成亲的小姐,越是大户人家,越少出家门,就算交朋友,那也是通家之好,出入的都是后宅,哪有像你这样,大姑娘小伙子都聚在一处,不知又要引来多少骂声了。”
“骂?”李牧哼了一声,道:“我只是搞一个联谊,有没有男盗女娼,骂我作甚?谁骂我,就是谁心脏,所谓骂人者人骂之,我看谁敢骂我,老子口诛笔伐,拉一桶夜香把他们嘴都堵上!”
独孤九略微地有点洁癖,听到这话顿时受不了了,干呕一声,道:“大哥,你能不能别这么恶心啊!”
“也不知谁先引得头。”
俩人说话间,来到了‘大唐保险’的门口,李牧差不多都已经忘了这个茬了,看到这块牌子才想起来,他把魏璎珞主仆二人打发到这儿,也有不短的时间了。
李牧站在门口看了看,迈步走了进去。出乎他的意料,这里竟然并不冷清,甚至有人在排队,虽不多,但也有那么几个人。魏璎珞正在办理业务,抬头看见李牧,把珍珠叫过来接替,带着李牧和独孤九进了里屋。
“侯爷,喝茶。”
李牧也不客气,正好也有一点渴了,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看着珍珠在熟练地办理业务,笑道:“真是看不出,珍珠这丫头也有几分能耐了现在。”
魏璎珞倒茶给独孤九,被独孤九摆手拒绝了,喝茶还要摘下面具,太麻烦了。
“侯爷,珍珠一向都很聪明的,她从小与我一起读书,虽然惫懒了一些,却也识字,懂算数。”
“这么说还是个人才了。”李牧笑了笑,道:“这么着吧,回头给珍珠补一份档案,给她加一份薪水。”
“璎珞代珍珠谢过侯爷。”
“璎珞,把你放在这里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你看看能不能培养一下珍珠,让她独当一面,至于你嘛,我另有用处。”
魏璎珞一愣,不禁问道:“侯爷是想让我们分开么?”
李牧笑道:“你们是主仆,又不是夫妻,如何不能分开?况且你也说过,把珍珠一直是当做姐妹看待,你也不想她一辈子跟在你身边,不嫁人吧?她若能独当一面,自然也就不只是个丫鬟了。我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谁敢轻视?”
魏璎珞思忖了一下,觉得李牧说得也有理,她毕竟不能带着珍珠一辈子。她叹了口气,道:“珍珠……有我在的时候,她不会出大问题,可是我若不在,没人约束她,可就不一定了。若说独当一面,还为时尚早,或者侯爷可以再找一个人来做主,她为副手,应当可以。”
“再找一个人做主……”李牧脑海中划过几个人影,却没有最终定下来,道:“好吧,这事儿不着急。你把我的意思,透给珍珠,毕竟关乎她个人,若她自己不愿意,我也不逼迫她。不过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我打算给你安排另一份工作,也就是最近几天,你就得过去了。”
“不知侯爷想把璎珞安排在何处?”
“内务府九局一卫,有一个奉宸局,你可知道?”
魏璎珞点点头,道:“知道,专管宫廷事宜,与内廷打交道……可是侯爷,璎珞能担此大任么?璎珞从未做过啊!”
李牧笑道:“你从家里出来之前,这些事情你哪个做过?但我交给你之后,你做得都很不错,这说明啊,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永远不要觉得哪一份工作,只能由男人来完成,能力不分男女,你就是一个例子,我相信我的眼光。”
第561章 随口一言
日落西山,太极殿内。
李世民伸了个腰,看了眼旁边仍在伏案阅读奏折的长孙无忌,忽然心里头有些歉然。这些日子,长孙无忌在他面前下跪了好几次。虽说俩人份属君臣,长孙无忌跪也不算什么反常的举动,但李世民的心里,其实从未把长孙无忌真正当成臣子过,在他的眼中,长孙无忌更多的还是他童年一起长大的玩伴,陪着他走向至尊之位的功臣。当时盛怒之下,或许这种感情便忽略了,但过后,他心里头还是觉得有些抱歉,尤其是看到长孙无忌任劳任怨地帮他分忧的样子,有些五味杂陈。
李世民坐下来,扭过身对着长孙无忌,忽然出声道:“辅机,你怪朕么?”
长孙无忌抬起头,看向李世民,见他满脸惭愧的神色,忽然展颜笑道:“陛下说得哪里话,为臣者,如何改责怪陛下呢。”
“那……不论君臣,你怪我么?”
能让皇帝自称‘我’,足以证明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长孙无忌听到这个称呼,也不禁动容,他凝视了李世民半晌,嚅嗫了一下,道:“臣……我、”长孙无忌试了一下,还是不敢像小时候那样,直呼李世民的名字。即便李世民已经表达出了,他可以直呼其名的态度,可是君臣就是君臣,为君者可以示好,为臣者却不能不顾礼数。
“臣不敢怪陛下,臣也有错。”长孙无忌叹息一声,道:“夜深睡不着时,臣也思虑过最近的事情,确实臣也有对不住陛下的地方。但也请陛下理解,臣现如今背负的,不止是长孙无忌一个人,有些时候,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能理解。”
忽然长孙无忌抬头,道:“但请陛下相信,长孙无忌绝不会做任何对陛下不利的事情。长孙氏或可能对陛下不忠,但长孙无忌,永远忠于陛下。”
李世民笑了,道:“说这些做什么,你是朕的国舅。没有你,朕也不能登上皇位。朕不信你,还能信谁?”
长孙无忌张了张口,又闭上了,什么也没说。李世民却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笑道:“你说李牧啊?”
“臣惭愧。”
“李牧啊!”李世民忽然叹了口气,抬头看向窗外,好半天没有说话。忽然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道:“辅机,朕跟你说实话,李牧这小子,朕看不透他。”
“陛下何出此言?”
“是真的看不透他。”李世民转过身来,看向长孙无忌,道:“朕看史书中,各式各样的帝王权术,无非也就是满足其私欲罢了。权力酒色,如是而已。可是李牧这小子,朕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朕好像也给不了他什么,然而他做的事情,却是处处都为了朕着想,为百姓着想,为社稷着想,从来也不为私利。”
“你说他为了赚钱,他赚的钱大部分也都花给朕了。你说他图名?他的名声自己赚了,也自己败了,说好,似乎也谈不上。再说这次改革,你说这事儿跟他有什么相干,他非得要这么做!凭这小子的聪明,朕不信他想不到后果。”
“陛下是在担忧逐鹿侯么?”
“朕,是有点担忧。”李世民笑了笑,道:“但朕更期待看到他能再胜一场,可是私心朕又不希望看到他再赢,因为朕怕有一天,朕会容不下他。”
这话似是而非,但长孙无忌却听懂了。自古以来,做臣子的太出色,总是难容于君主的眼。哪个君主不喜欢衬托自己的大臣呢?谁又喜欢光芒太盛,把自己掩盖掉的臣子呢?
“臣……不知该如何评断。”
长孙无忌聪明地选择了不说,因为他不知道李世民的真正心思,也猜不出来,万一说错了话,里外都不是人。
“朕也没让你评断啊。”李世民笑了笑,把话题岔开了,他把他刚写完的一封圣旨,拿起来交给长孙无忌,道:“这是关于重修大唐律,拟定的一份旨意,你看一下。”
长孙无忌打开仔细看过,道:“陛下,您真的打算把大唐律推倒重来么?”
“对,朕意已决。”李世民正色道:“大唐律基本上都是承接前朝律法,而前朝二世而亡,虽不一定只是律法的问题,但也不可不查,不可不慎重。重修大唐律,虽然耗费人力多些,但也不失为一次革新的机会。所以朕打算当成一件大事来办,设置獬豸院,让魏征当院长,纠集饱学之士,逐条研究律令。哪怕耗费个三五年,朕也要做出点样子来。”
“可魏征……”
李世民笑道:“他不是喜欢较真么?朕就让他较真去,遂了他的心意。”
长孙无忌也不便说什么,点点头,没有表态。
李世民笑了笑,道:“冲儿这几次上朝,每一次都有进步,对阵魏征也丝毫部落下风,朕这个做姑父的,也非常欣慰啊。长孙氏有冲儿在,不必担忧了。”
长孙无忌苦笑道:“陛下,臣实在也是没教给他什么。不敢欺瞒陛下,臣这个儿子,近日都不怎么回家,也不知他晚上歇在哪里。臣就连想找他聊几句,都得赶着退朝的空档,也不知李牧给他灌了什么**汤,臣想从他嘴里知道些消息,都一句话也套不出来。”
李世民深有同感,道:“朕何尝不是呢?太子的事儿你知道么?”
长孙无忌茫然道:“太子怎么了?”
“太子啊!在内务府锦衣卫辖下,隐姓埋名做城管,让小贩给欺负得……朕想起来就生气!叫他回来,还叫不回来,说什么有任务在身,非得完成不可。青雀那儿就更不省心了,跑到洛阳去了。人到了,朕才知道信儿,你说朕生气不生气?无垢为朕生了三个儿子,可倒好,就没断奶的在身边,都跑了!”
李世民越说越气,道:“这些逆子,一个个不让朕省心。朕看他们也都指望不得了,一个两个望之不似人君,看来等朕百年之后,这江山啊,得交给稚奴了!”
长孙无忌吓得面无血色,扑通跪倒在地:“陛下,千万不能动了易储的念头啊!”
李世民把长孙无忌扶起来,笑道:“朕与你玩笑呢!辅机怎么还当真了!”
长孙无忌喘过一口气:“陛下可千万别拿这等事开玩笑,臣听着都吓死了,吓死了……”
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
说到立太子这个事儿,虽然李世民登基当天,就立了长子为太子,但这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情况考量,实则在他的心中,并没有一定要立长子为太子的执念。因为他自己就不是长子,他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当年也就不会造反了。
在他的心里,太子,必得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至少不能比他差,若不然,他打下的江山,创造的功绩,都会变成梦幻泡影,什么也留不下来。
而眼下,李承乾与李泰,显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李牧倒是非常不错,只可惜,他没有那个资格。
送走了吓得不轻的长孙无忌,李世民又把杨妃叫了过来。虽然她不会说话,但看着这张跟王鸥八成相似的脸,还是能给李世民带来片刻的安宁。夕阳照在杨妃的脸上,显得愈发光彩照人,李世民舒心地笑了,抿了口酒,思绪又不知飞到了哪儿去。
……
旨意自中书省下发,很快三省六部就都接到了消息。
皇帝下旨,设獬豸院,专司修法。獬豸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它的这只角可不得了,能辨善恶忠奸,能分是非曲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獬豸去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
自三皇五帝以来,獬豸就是中国律法的象征。有些朝代,甚至御史穿着的衣服,都会绣上獬豸的图案。因此,李世民用獬豸来命名修法的衙门,是非常合乎情理,且妥帖的安排。
与之前传说中的一样,獬豸院的院正,是御史大夫魏征兼任。魏征名声在外,这个安排也没有人有异议。但旨意的后半段,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