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八十人?”李世民皱眉道:“进士及第者,也没有这么多,你要八十人,这是做什么?”

    “来年内务府大展拳脚之时,涉及账目的事情太多,八十人尚不足,但是合格的人才有限,也只能是先对付了。陛下,明算科对内务府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决定了内务府的发展速度,请陛下千万重视。”

    “嗯,朕会好好琢磨的。”

    正事儿说完了,也到了中午,李牧自然不能让李世民等走,招呼厨房做菜,要款待众人。李世民在李牧这儿,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客气,上次吃牛肉饺子吃的美了,这次点了名要。刚好厨房有昨日程府因发情而殴斗而死的公牛两头,全都送了过来,牛肉管够。李牧便让厨房按李世民的口味做,又换了新茶等着菜上来,他则失陪一会儿,来到城墙边儿上,给正在受煎熬的纨绔们放假,顺便把长孙冲带了回来。

    在李牧身边越久,长孙冲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对比长孙冲前后的变化,李牧都有点心疼他了。不过这样也好,原来的长孙冲,少爷脾气太重。正巧李牧也是个个性强的人,俩人肯定是合不来的,现在的长孙冲就很好,没有什么脾气,或者说有脾气,但忍着没表现出来,不管怎么说,相处还算是愉快了。

    大桌放在院里,按宾主落座。李牧把他自己酿造的酒拿了出来,拍开坛口的封泥,酒香便弥漫了出来。侯君集紧着鼻子闻了一下,赞道:“人都说灞上酒坊的烈酒天下第一,我看跟逐鹿侯自己酿的没法比。灞上酒坊的酒,好是好,却缺了几分味道。逐鹿侯的酒,喝了之后,好像力气也涨了几分,浑身使不完的劲儿。”

    “哪里哪里,都是一样的酒曲。”李牧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侯君集倒是一个识货的人。灞上酒坊的酒,不是系统出产,没有BUFF,而他自己酿造的酒,随着他的【酿酒术】技能提升,加的临时属性也越来越多了。只要是不醉的不省人事,感觉到力量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李世民也是行伍之人,喜欢烈酒,一杯“三杯倒”进肚,浑身暖了起来,附和侯君集的话,道:“确实像是有劲儿,他瞅了眼李牧,道:“你小子也不要太懒了,有空的时候,也酿一些,给大家伙分一分。”

    李牧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凭什么我就得分一分啊?酿酒不要时间,不要精力,不要粮食不要钱啊?老子的时间很宝贵好不好?

    心里头腹诽,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李牧也抿了口酒,道:“手头上没事儿的时候,我还真是想过着晴耕夜读的生活,但是可惜啊,事情是越来越多了……所以我才努力地培养弟子,想让他们能够分担一些,无奈这些弟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

    正在吃牛肉饺子的长孙冲和李泰听到李牧这么说,赶紧把筷子放下,站起来躬身道:“让恩师失望,弟子知错了。”

    李世民心疼儿子,拉着李泰的手让他坐下,李泰却不肯。李世民责备地看向李牧,道:“朕的儿子,朕都舍不得骂一句,你倒好,夹枪带棒的,什么意思?”

    李牧叹了口气,道:“行啦,坐吧,你俩也尽力了。记住为师的话,脑子笨就要用心学,总有开窍的一天。”

    二人应声,又瞧了李牧一眼,这才坐下。

    李承乾在旁边吭哧地偷笑,心中暗道,还好自己是太子,没有拜师,否则今日被贬损的就是自己了。但他没想到,偷笑的声音稍微大了点,让旁边的李世民给听见了。李世民本就偏爱李泰,见李承乾竟然偷笑弟弟,顿时不悦了,又不好直接说,看向李牧,道:“最近听说你搞了一个什么城管大队?还让房相的次子房遗爱招募了不少纨绔子,是做什么的?”

    李牧一点也不意外李世民知道此事,也没问,直接道:“陛下,民间有句谚语,叫‘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纠纠’,臣发现长安城这些纨绔少爷们,平时太闲了,就想给他们找点事情做,算是废物利用一下,多少也让他们对得起父辈的荣耀。否则两三代后,我大唐开疆拓土的这一代英杰们,都是一些废物子孙,大唐还何谈万年基业了,百年都够呛。”

    李世民笑道:“你倒是想得远、”他看了眼李承乾,道:“太子每日也很闲,莫不如带他一个?”

    “咳咳咳……”长孙无忌正在饮酒,听到这话,差点呛死自己,赶紧收拾一下,起身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太子乃是储君,怎可与纨绔子为伍,若是教坏了太子,大唐的未来怎么办,陛下三思啊!”

    “舅舅差了!”李承乾激动得脸都红了,急道:“本宫就是缺少历练啊!如今父皇给了机会,本宫岂能推脱?”说罢看向李世民,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带领城管大队,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

    “陛下、”李牧看着这熊孩子的样子,便是一阵苦笑,道:“您还是三思一下吧,太子该做的是太子的事情,城管大队是一个跟市井之辈打交道的衙门口,不适合太子历练。”

    “怎么就不适合啊!大哥!”李承乾抓住李牧的手,眼泪含在眼眶里,道:“大哥,适合,没有比这更适合了。父皇也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社稷的根本。我是太子,若不能贴近百姓,未来何以为君呐?你说是吧,大哥!”

    “这……”李牧被李承乾眼睛里的渴求给噎住了,看向李世民,希望他能阻止一下,但李世民明摆着要给李承乾一个惩戒,怎么可能通融,看着这个好赖话都听不出的傻儿子,李世民也是一股子憋闷,道:“就让太子去历练一番,不过,不能让他带领,得让他隐姓埋名,不能让人知道他是太子。”

    李牧傻了,道:“陛下,这如何能瞒住啊?城管大队里面没有一个平头百姓,他们……应该都认得太子吧?”

    “不不不,不认得!”李承乾赶紧道:“本宫不经常出宫,他们哪里认得?我也听说过这个城管大队里头的人了,多是各家的次子、三子,他们都是在弘文馆念书。他们的长兄,才是在崇文馆陪读,所以大哥不必担心,他们不认得我,他们的长兄才认得我,不会露馅儿的!”

    “是这么回事儿?”

    李承乾用力点头,道:“若是有人认出我,大不了我就回东宫行吧?大哥,我求你了,让我历练一番吧!”

    “哎呀……”李牧眉头紧锁,吓唬道:“可吃辛苦啊!”

    “辛苦吃得,吃得!”李承乾把胸口拍得砰砰响,道:“我们习武之人,哪一日不吃辛苦,大哥放心,我习武十年,就等今天了!”

    李牧听得只想笑,过了年李承乾也才十三岁,怎么就习武十年了。不过,李世民都已经定了,他也不想枉做坏人,道:“行吧,明日初一放假,初二便让长孙冲带你去,你就装作是长孙家的远亲,改个名字,锻炼一阵吧。话说在前头,身份若是露馅儿了,就终止,乖乖回到东宫去。”

    “行行行!我一定小心!”事情定下来了,李承乾乐得又蹦又跳,来的初衷也忘了,什么地图不地图的,哪有出宫开心,想到不用再蹲在宫中当个金丝雀,李承乾的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扬,恨不得初二乍眼就到。

    吃喝了一阵,李世民带着李承乾和李泰走了,晚上宫里头还有宴会,少了皇帝和太子可不成,侯君集也要去接管护卫工作,今日长安城的官员都要去宫里,朱雀大街要封锁起来,调度方面自然是兵部负责。李牧又送长孙无忌和王珪,长孙无忌从袖子里拿出一对玉佩,送给李牧权当了谢师礼。而王珪则赠了一个锦盒,打开里头是四对剔透的玉镯,没有多说什么,但意思不言而喻了。




第474章 群臣排座次
    这些玉器虽好,但李牧也没有想佩戴的意思。一来,他对佩戴饰品没什么兴趣,而且他经常会干活,佩戴玉器之类的东西,还得担心会不会碰坏了,没有必要浪费那个精力。至于玉镯,那就更不能戴了。四个夫人,四个玉镯,若是给夫人们分了,王鸥的身份岂不是瞬间暴露?老狐狸其心可诛,不能遂了他的心愿。

    不过这事儿,倒是提醒了李牧,好像应该给自己的夫人们备上一套首饰了。毕竟他不喜欢佩戴,也不能去要求夫人们不喜欢啊。女人哪有不喜欢首饰的,虽然可以给钱让她们去买,但买来的,怎么也没有亲手制作的能表达心意。况且自己也不是没这个手艺,无非就是花点时间罢了。

    这样想着,李牧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的小本本上,打算一旦有空,就把这事儿给完成了。

    撤去了残席,李牧去把王鸥接过来,嘱咐李知恩一定不能吵架,又嘱咐白巧巧,若是他回来得太晚了,就张罗家里人吃饭,不必等他,啰啰嗦嗦了一大堆,看着日头偏西,时间不赶趟了,才不情不愿地上马,去宫里头赴宴。

    今日是皇帝请文武百官,安保做得自然十分到位,整条朱雀大街都戒严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不可能有人在这个时候行刺。李牧也无需担心自己的安全,他有宫中骑马的优待,也不用走路,骑着高头大马晃晃悠悠地进了宫里。

    忽然身后一阵车马疾驰的声音,李牧不禁回头去看。他本来以为自己骑马就够嚣张的了,没想到还有敢在宫禁疾驰之人,就算是长孙无忌,也没这个胆子吧?

    回头一瞧,李牧笑了。原来是陇西李氏嘉诚公的车架,这就不奇怪了,凭这位的地位,甭说是疾驰,就是把宫门拆了,李世民也只能是跳脚,而不敢说一个字。

    马车疾驰到了李牧跟前慢了下来,李渊撩开帘子,道:“小子,来,与我一起乘车。”

    李牧只好下马来,钻进了马车中,马匹自有跟前的小太监牵走喂食,无需他来操心。

    “太上皇过年……好啊。”李牧钻进马车,正笑容满面地要拜年,忽然看见李渊旁边还坐着一个李有容,脸上的表情僵了一下。

    李渊瞧见他的表情变化,不悦道:“小子,你这是什么表情?今日宴会,我孙女不能参加么?他可是我大唐的长公主,你敢小觑她?”

    “不敢不敢,多日不见,还珠郡主之美貌更胜一层楼,刚刚我忽然瞧见,差点晃瞎了小子的狗眼,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因此才震惊了一下,岂敢小觑呀!”

    李有容听到这话,虽明知李牧是故意捧杀,却也不禁心情愉悦,皱鼻轻哼了一声,没有理会他。

    李渊却听得畅怀,看了两个年轻人一眼,故意道:“小子,既然你觉得我孙儿美貌,那不如这样,我来做主,让世民赐婚,你娶了她如何?”

    “不行不行不行、”李牧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小子早已经娶妻,侍妾还有三个,妥妥的一个花心大渣男,实在是配不上郡主。以郡主的身份,该嫁一个番邦的酋长才是,如此才配得上郡主的身份!”

    李有容登时怒了,斥道:“谁稀罕你么?我要嫁也嫁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跟你有什么相干,也用不着你来安排!”

    李渊也道:“你小子不愿就不愿,嘴也太损了,我孙女岂能嫁给异族?那些蛮人,配得上我孙女么?”

    “小子知错,知错了。”

    李牧嘻嘻地笑,李渊也拿他没什么办法。不一会儿,到了太极殿前,有台阶,怎么也不能直接驾车上去,李承乾早已恭候多时,见车停了,赶紧凑上来,高呼恭请皇爷爷。

    李牧从车上跳下来,李承乾愣了一下,小声叫了声大哥,然后又高呼一声,恭请皇爷爷。

    这回变成了李有容从车上下来,李承乾的表情刚要僵住,忽然看到她把李渊也扶了下来,李承乾赶忙凑过去,挽住李渊另一边胳膊:“皇爷爷慢些,小心脚下。”

    “我还没老到走不了路的程度。”李渊刚才在车上还笑容满面,下了车就一脸肃容了,板着脸扫了一眼,沉声道:“为何是你在这里迎我,你爹呢?”

    “父皇他有一些事情要处理。”

    “当上了皇帝,就是不一样,大年三十也有事!”李渊不咸不淡地扔下一句,也看不出是生气了还没生气,自顾地走在了前头。李有容亦步亦趋地跟着,李承乾瞧了李牧一眼,无奈地苦笑了起来。他犹记得,很小的时候,他的皇爷爷很喜欢他来着,等到他爹做了皇帝,情况就变了,一直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跟上啊,还愣着?”

    李承乾赶紧跟上去,李牧也正想上台阶,忽然袖子被人拉住了。李牧回头一看,是刚刚在驾车的小陈公公,不由愣道:“小陈公公是有事儿?”

    “有事有事。”小陈公公满脸讨好,搓了搓手,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东西。李牧一瞧,竟是他四海赌坊里头,最大面额的玻璃筹码,这一个,拿到四海赌坊,便能兑换出一千贯钱来。

    “侯爷,您请……”

    李牧没接,笑道:“小陈公公,你我也算是熟人,我又不缺钱,这一套就免了吧?你可是有事求我?大可直言不讳,我若能帮忙,看在交情的份上也帮了,我若不能帮,这千八百贯的,也没什么用。”

    “哎呀……也是。”小陈公公干笑一声,把玻璃筹码收了回去,抿了下嘴,期期艾艾开口,道:“不敢耽误侯爷时间,咱就直说了。前几日我来宫里头给干爹拜年,听我那些干兄弟们说,年后要成立厂卫,是从宫里头的太监挑人。侯爷,我的情况你也知道。以前还珠郡主没来的时候,我在天上人间还能说了算,但郡主来了之后……我就成了摆设,成了个跑腿儿的,滋味着实挺难受的,我听说了这事儿,就想跟侯爷央求央求,看能不能给我在厂卫某个差事,我的功夫是跟义父学的,不敢夸口,但在我那些干兄弟堆儿里头,咱也最少是前三呐。”

    看不出这小陈公公也练过葵花宝典!

    李牧痛快地点头,道:“我还寻思多大的事儿,行,我答应了。不过,太上皇那儿,你得自己去说,我可不管,你若是说通了太上皇放人,就去找你义父,我会打好招呼的。”

    小陈公公登时乐了,就要给李牧跪下,李牧把他扶起来,笑道:“你我是熟人,用不着这么客套。我再给你个小建议,东厂和西厂之间,你选西厂,原因我就不说了,坑不了你。”

    “谢侯爷提点,我记住了!”

    李牧摆了摆手,转身进了大殿。

    ……

    这次宴席,是李世民登基以来的首次。刚好内帑有钱了,适当浪费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太极殿就这么大,肯定是坐不下全部的官员,所以同时开放了两个偏殿。五品以下的六部官员,只能在偏殿就餐,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在太极殿落座。

    李牧身为从三品军侯及从三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自然是有资格进入正殿的。他瞅么了一眼,没见到有人安排座位,便在角落的一根大柱子后头,找了个最不现眼的位置坐了下来。他的打算是,先点个卯,等到酒宴进行到了一半,没人注意到这边的时候,他就趁机溜了。来到大唐的第一个年,他还是想跟家人一起。

    刚坐下来,屁股还没坐热呢。高公公出来了,李牧躲在大柱子后面瞄着,只见高公公手里拿着一个名册,看样子是来点卯了。

    “陛下口谕,今年按以下名单安排座次,排名有分先后,诸位臣工依次落座,不得喧哗!”

    大殿里头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瞅向了高公公,心中都奇怪,往年没这个规矩啊,今年这是怎么回事儿?

    高公公清了下嗓子,开口念道:“右首第一座,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左手第一座,尚书右仆射李靖。右首第二座,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左首第二座,御史大夫魏征,右首第三座,侍中王珪,左首第三座兵部尚书侯君集……”

    众人听到这个安排,心中了然了。这是皇帝心中重臣的排名,被点到名的,自是欣然落座,而其他人则是隐隐期待,都想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排名几何。

    另外,从这个排名之中,也能显出一些东西来。例如,今年立下灭国之功的大将军李靖,在皇帝的心中,竟还是落后长孙无忌半分。虽说二人各排在左右的首位,但按照规矩,右首为尊。这样看来,还是长孙无忌要高上一分。

    还有一个比较令人惊讶的安排就是魏征了,作为一个作死的小能手,魏征这一年可没少作死,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征竟然还能混到左首第二座的位置,仍然凸显出了,魏征在李世民心里头的重要性。

    其他人的座次,就没有多大的争议了。




第475章 座次的门道
    像王珪,作为五姓七望之首的家族,坐在右首第三座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侯君集虽然资历略显不足,但他是李世民的心腹,又刚升任兵部尚书,圣眷之隆,百官全算上也是前五的位置,排在这个座次也说不出什么。
1...343344345346347...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