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百官一边听高公公念出一个个名字,同时也在心中评价,这个安排是否合适。

    念到十个名字的时候,百官还都觉得挺合理。

    念到二十个名字的时候,百官就多有窃窃私语了。

    等念到三十个名字的时候,窃窃私语之声已经很大了。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人,逐鹿侯李牧。无论是按照圣眷,还是如今朝廷上的权势,逐鹿侯李牧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姓名。就算排不上前十,至少也是在前二十之内。即便因其年龄小,刻意往后安排,那也不该在三十名开外,这样太有失公允了。

    有瞄到李牧进来的人,都不禁向他看过去。因为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以李牧的脾气,这个时候早就应该是跳脚了。

    但李牧没有,他趴在桌上,像是没听见似的,竟有些昏昏欲睡的样子,因为他根本就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他跟李世民的关系,根本用不着座次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来证明。满朝文武,有哪个人有牌面,在宫里的宴会之前,让李世民去府上拜访一趟的?

    李牧现在只盼着,能早点把这个过场给走完,这样他就能早点回家陪妻妾过年了。

    “……以上臣工,可在太极殿落座,没有点到名字的,请跟随宫人去偏殿落座。”

    “???”李牧抬起头,满脑袋问号,这是什么情况。太极殿不让我待了?这就有点过分了吧!

    李牧霍然站了起来,顿时,上百道目光刷刷地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众人都在等着看戏,今天可是大年三十,要是李牧闹起来,明天可有谈资了。

    陛下会不会把他关进大牢过年啊?大过年的吃牢饭,想起来就可乐!

    李牧也想到了这些,在大牢里吃牢饭过年,他其实是不在乎的……只是明天大年初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赌这个气没意思。

    想到这些,李牧哼了一声,转身就要跟着宫女去偏殿。

    高公公眼尖,瞧见了李牧,赶紧喊道:“逐鹿侯且慢,你的位置在主座,陛下特意嘱咐,让你跟河间郡王一桌,挨着太子。”

    百官听到这话,齐齐倒吸了口冷气。

    所谓主座,就是李世民身边的几个位置。所谓左首和右首,就是根据这主座来的。通常在这样的场合,若李渊出席,会把李渊安排在主位,也就是C位。李世民居右稍偏一点,以示孝敬。李承乾作为太子,陪伴在左侧。李孝恭作为皇亲的代表,会安排在太子的下首,而李世民的右侧,通常是他最喜欢的儿子越王李泰。但由于李孝恭很少出席这样的场合,故此太子下首的位置经常是空着,只有在极少数的时候,会由江夏郡王李道宗顶上。

    换句话说,能坐在主座的人,非皇室至亲而不行。跟李牧有什么干系?他的那个宗籍的身份,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十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他凭什么就主座了?

    难道是……

    百官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刚安排座次的时候,前三十没有李牧的名字。还道他失了圣眷,原来是圣眷已经到了座次搁不下他的程度了。想想也有道理,座次上的人,每一个都是资历与功劳并重之人,安排在那个位置上,谁也挑不出大毛病。李牧一个年轻人,夹在其中也不好看。

    但若以皇亲安排在主座,则好看了许多。即便诟病,谁也不敢谈论皇亲,自然也就遮掩过去了。

    李牧摸了摸鼻子,垂头丧气地按照高公公的指示,在主座的最左侧坐了下来,心里却在想,这算是完了,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早退是不可能了。

    又过了约莫一刻钟,所有人都落座了。高公公再度出现,此时他已经又换了身衣裳,显得更加喜庆了。挥了一下手里的拂尘,尖声道:“恭迎太上皇,恭迎陛下,恭迎太子殿下——”

    群臣起身见礼,李渊虚压了一下,自顾地坐了,看到李牧在旁边,这才满意地露出了几分笑容。

    李世民红光满面,道:“诸位爱卿,免礼,平身。今日大年夜,朕很高兴,要与诸位爱卿痛饮。过去的一年,诸位爱卿都辛苦了,朕敬诸位爱卿一杯!”

    “臣等辛苦,不及陛下万一!”

    李牧含混地附和着,心中暗道,这明显是排练过的么?啥时候排练的,自己怎么一丁点不知道呢?

    一饮而尽,菜肴开始陆续上来。李牧瞧了眼身边的空位,趁着李承乾那头得空,小声道:“河间郡王怎么没来?”

    李承乾端起酒杯假装饮酒,也压低了声音道:“派人去府上请,没找到人,后来在平康坊找到了,已经不省人事了。”

    像是李孝恭的作风。

    李牧撇了撇嘴,没在言语了。看了眼对面正拿起羊腿准备啃的李泰,眉毛一竖,李泰立刻吓得把羊腿放下了。

    “怎么不见皇后,还是另有安排?”

    “立政殿还有一席,招待女眷。大哥,你的母亲也在受邀之列。”

    李牧微微凝眉,道:“小道消息大厅得倒是挺细啊,那我问你,为何没邀请我夫人啊?”

    “母后说要厉行节俭,所以只邀请了一品诰命夫人与皇亲,不过三十余人。其他都是送了些礼品,略表心意,都包好了,明天送到府上,肯定少不了嫂夫人那份。”

    “唉,看来,官还是小了啊……”李牧叹气连连,李承乾以为他真的是伤心了,还要替他的母后辩解几句,不料俩人的小动作被李世民发现了,李世民不悦地皱起眉,道:“你们两兄弟在聊什么呢?这样的场合,怎么一点也没规矩?”

    李承乾还小,没有城府,被问了顿时就慌了,唯恐牵扯到他初二的大事情,一个劲儿地冲着李牧挤眉弄眼,想让他快点想个借口出来。李牧倒是没什么紧张的,闻言接过话,道:“陛下,臣与太子,正在聊关于土地的事情。”

    “土地?”/“?”

    李世民觉得新奇,李承乾就剩一脸懵逼了,把他的脑子抠出来,从头找到尾,也不可能找到“土地”二字,他关心的是打仗,跟土地有什么相干?

    李牧清了下嗓子,解释道:“是这样,太子一直对臣说,他的月例不够使用。又不敢向皇后提,所以就想问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赚一些钱,填补东宫用度。臣想到这是培养太子德行的一个好机会,就给太子建议,可以开垦一些荒地,耕种得粮,贩卖获利。”

    李世民不悦道:“李牧,你安敢把太子置于商贾之辈耶?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你让他去种地,成何体统?!”

    “陛下这话可就差了。”李牧一本正经地胡扯,道:“臣最近准备科举,日夜研习《论语》,感慨颇多。臣观孔夫子的言行,发现孔夫子的论述中,对于读书人的要求,非但不是谋取功名,反而是希望读书人淡泊明志。然而,淡泊明志,却需先养身。那么如何养身呢?孔夫子也给出了答案,‘耕读传家’四个字而已。”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如此,便可以既学做人,又立德行,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且,圣明的天子,需要对百姓之苦有切身的体会,若太子不去耕种土地,他便一辈子也不会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臣作的那一首“悯农”,他也永远不会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李世民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剩苦笑,道:“朕听到一言半语,你们分明说得不是这事儿,倒又被你无理辩三分了。罢了罢了,今日大年三十,朕不与你计较,若是有下次,定不饶你。不过,话既然说了,就得负责任。太子,春耕之时,你去找李牧,朕也不要多,你能开垦出五亩地,秋收的时候,能让朕吃上一碗你亲手种出的粟米,便算你有孝心了。”

    李承乾一听跟自己做城管的事情无干,只是种地,顿时放心了,拍着胸脯保证下来。李世民笑意盈盈,忽然话锋一转,把话题岔开了,道:“李牧,等会酒宴过后,朕要与你介绍一个人认识。”

    李牧一听,顿时头大,道:“陛下,臣认识的人已经够多了,不想认识行不行啊?臣还想早点回家呢,来到长安的第一个年,臣想陪家人一起过、”

    李世民撂下脸来,不悦道:“朕想介绍给你认识,你说不想认识就不想认识了?怎么,陪朕过年你委屈了,朕看你是狂妄了!”

    “朕觉得你才是狂妄了!”

    突然李渊开口,吓得李世民一个激灵,忙道:“父皇,儿臣哪里惹着您了?”

    “哼!朕看你的嘴脸,心里头就不舒坦!明明是你求着李牧小子办事情,还总摆出一副理所应当的嘴脸来。就算你是皇帝,也得有点人味儿吧?让不让人活了?有事快点说,说完了,让李牧小子回家过年!”




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问题
    李世民顿时面色有点窘迫,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大唐的皇帝了,被自己的亲爹这么损一通,多少有些下不来台。好在主座距离下方还有一段距离,李渊又没有大吵大嚷,没有其他人听见。

    李世民心中多少对老爹是有一些愧疚的,想了想还是算了,按捺住了脾气,把李牧叫到了一旁。

    脱离了李渊的视线,李牧心里头就有点没有底了。他陪着小心,跟着李世民来到了一处清冷的大殿。

    说这大殿清冷,是相对于太极殿的热闹来说的。实则,这里也不是冷宫。推开殿门进去,可以看到有一伙儿突厥人,正在此喝酒吃肉,虽不及太极殿热闹,倒也是自得其乐。

    听到开门的声音,众人停下了手里的吃喝,都把视线投过来。其中一个腌臜大汉见到李世民,赶紧起身,恭敬行礼,道:“阿史那思摩,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郡王免礼。”李世民把阿史那思摩扶起来,为他做介绍,道:“这位便是朕的子侄,逐鹿侯李牧。你不是想见他么,朕为你带来了。”说罢,又为李牧介绍:“这位便是朕跟你提过的,早年来访长安,被父皇封为和顺郡王的阿史那思摩将军。”顿了一下,李世民又道:“也是如今突厥的摄政王。”

    “久仰久仰……”李牧笑着见礼,但他敏锐地注意到,在李世民说出阿史那思摩是如今突厥的摄政王的时候,在阿史那思摩身后的几个人,面色都有些不自然,隐约之间,有几分愤恨的意味。由此李牧便知,这几个人虽说是一道来的,却不是一伙儿的,看来这里面有故事。

    阿史那思摩听完了李世民的介绍,惊呆了,上上下下打量李牧,赞叹道:“皇帝陛下,若非您介绍,我实在是难以相信,声名远播的逐鹿侯,竟然是这般年纪……令人钦佩,逐鹿侯乃是天之骄子也!”

    “哪里哪里,一般一般,都是仰仗陛下的英明教导。”李牧客气了一句,道:“怎么将军来此,不去正殿就坐,反而是在这偏殿……”

    阿史那思摩忙道:“这不能怪陛下招待不周,实在是我等秘密前来,该过几日,才能公开露面,无奈何,只能在这里过年了。”说着,阿史那思摩又道:“其实,突厥的节令,与中原略有不同,对突厥人来说,过不过年也没什么大不了。”

    “那也是朕招待不周,来,朕敬你一杯。”

    “岂敢……”阿史那思摩说着,赶忙拿起酒杯,跟李世民喝了一杯。其他人则不敢凑过来,显然是身份与地位,相差了太多。

    “李牧,朕今日介绍怀化郡王与你认识,缘由,想必你也猜得差不多了。朕安置突厥部落于河套,但突厥部落受创严重,牛羊,五谷,皆不够用度。死伤无算,朕心怜之。往后,突厥部族,也是朕的子民,朕得为他们考虑生计。赚钱之道,朕不如你,所以就想介绍怀化郡王与你认识,看看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是极是极,久闻逐鹿侯是大唐的财神,末将承蒙陛下不弃,授予摄政之职,自然鞠躬尽瘁,无奈末将是一个粗人,养牛养马会些,其他的实在是没辙,求到侯爷处,还请不吝指教,末将一定尽心竭力去做。”

    李牧听到这儿,心中了然了。这大概是上次李世民与他谈及杜如晦遗策之时,他提出建议,可以内迁一部分突厥人当工人,李世民应当是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又不太会说,所以把这个差事推到了他的身上。

    此事是因李牧而起,所以这事儿他也得担着。李牧不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但这件事兹事体大,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李牧想了想,道:“此事既然是陛下所托,那我也绝对没有推脱的道理。自当尽己所能,与内务府,开辟出一个特别的通道,专门与突厥部落贸易,但这件事涉及的范畴太大,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明白的,不知将军何时离开长安,我看着安排一下时间,保准不让将军失望就是。”

    阿史那思摩与李世民对视了一眼,道:“三日后,我会公开亮相,去拜访太上皇。随即便可与侯爷正式见面,离开的时间,暂定上元节后,不知侯爷可否抽出时间来?”

    “如此说,还有半月,时间充裕,将军可放心处置其他事务,三日之后,你拜访太上皇时,我们在天上人间相见。”

    “好,就这样说定。”

    李牧点点头,也提了一杯酒,与阿史那思摩对饮,随后同李世民一起离开。

    除了这座大殿,李牧跟在李世民后头,回到太极宫。路上,李世民补充了一下李牧之前不知道的事情:“阿史那思摩是黄昏时分来了,他身边的那几个人,就是突利的几个兄弟。他们此行,是想与朕谈判来了。突利的几个兄弟,本来想去见颉利,被阿史那思摩发现,追赶劫到了朕这里。看来突厥部落中,对颉利仍心存幻想,此事真是让朕寝食难安。”

    李牧纳闷道:“陛下为何如此?您不是说过,突利与颉利叔侄不合,突利的部族,又怎么会对颉利心存幻想?”

    “突厥人的想法,与我们大不一样。突厥人,狡诈者狡诈,性直者性直。突利虽然与颉利不合,但突利的几个兄弟,却不一定与他是同样的想法。且突利已经死了,而且死因不明。不少突厥人仍然认为,突利的死与我们有关。突利虽与颉利不合,再怎么说也是一族,而我们,则与他们是不解的仇恨,若换成是朕,朕也会相信颉利,而不会相信大唐。”

    李牧皱眉道:“但臣观刚才陛下举止,似乎对阿史那思摩非常信任,这又是为何?”

    李世民笑道:“阿史那思摩这个人,朕与他打过交道。他就是朕所说的性直之人,言出必践。若他不从,无论如何劝说,他都不会听从,但他若是应下,也必然没有改变的道理。朕封他为突厥摄政,他既然已经应下这个差事,就不会反悔。朕活半生,识人还是很准的,这一点你无需担心。”

    李牧见李世民如此有信心,也不便说什么,点了点头,道:“既然陛下如此说,那臣尽力而为。待这几日,处置了手头的事情,便着手处理突厥人的事情。还请陛下把收集到的关于突厥部族现有的消息,送一份到臣那里,臣好细细研究,制定方案。”

    李世民颔首,想了一下,又道:“关于对突厥的政策,朕心中已有章程。朕会抄送给你一份,无需你操心。朕想让你想办法的,是怎么养活人口的问题,你只需要把这件事解决了就行了。”

    “臣明白。”

    说着话,俩人已经到了太极殿。李世民抬手止住李牧,道:“你不是吵着嚷着回家么?回去吧,也不要再假惺惺的跟朕回去应付了,朕知道你明日还有事,马球赛朕会去看的,你那个擂台,若有时间,朕也会去看,不过朕有一点要警告你,凡事不可过度,这几日可有不少人跟朕抱怨,说你绑架了他们的孩子,朕可都替你压下来了。”

    “哼,他们还有脸背后告我,当我稀罕他们的废物儿子么?谁若是心疼,不用背后说我,直接来跟我知会一声领走就是了,只是话得先说明白,来日谁要是求着想回来,可别怪我不给面子。”

    李世民哑然失笑,道:“就你的话多,行了,回去吧。”

    “臣告退。”

    李牧反身走下台阶,忽然,李世民叫住了他。李牧回身看向李世民,道:“陛下还有事么?”

    “李牧,此处无人,朕问你一句,你要诚实回答。”
1...344345346347348...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