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这种大漠之中的部落,上无官府统一调度赈灾,下无宗族邻里之助。他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老弱这种拖后腿之人活该去死的生存法则。灾害都是各部落自己去熬,去苦撑过去,根本没有任何人会施以援手,至于周边的所谓兄弟部落,在这个时候都是宛如仇人一般,不乘乱来抢掠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若是之前,这些草原大漠当中的救灾策略,就是组织南下的『民族大融合』活动,将内部的灾害转移到南面的农耕民族头上去,但是随着骠骑将军北域军事力量的兴起,连续几个部落王庭被一锅端之后,就已经没有了组织者。
零散的部落,谁都不相信谁,没有了公信力和约束力,根本就不会有合作的基础。
小冰河时期的这样一片雪花,却成为了当下草原大漠当中压垮这些游牧部落脊梁的大山。
部落之中已经有不少的老者死去了。
这些老人,或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成为了部落之中第一批死去的人,『回归了天神的怀抱』。
每一天,都有几个,或多,或少,在撑不下去的帐篷前,会有人将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扛到马背上,任凭马匹带着他们一步步的往荒野当中而去。
老人在离开的时候,往往都还在不停的祝福着他们的孩子……
『好好活下去……』
『孩子,活下去……』
草原大漠的规则便是如此。
若是遭了灾,男子六十以上,女子五十以上,便要其自行消灭。
这些年迈的父母,会选一个地方,然后下马,将马赶走。
马会自己找到路回去,而他们就永远不用回去了。
或是在寒冷中冻死,或是被饿狼活活吞噬,或是冻死后再被野兽吃。
几天之后,这些老人往往就只剩下一地血淋淋的骸骨。若是有心的,还会捡回来安葬,但是大多数便是狠心的任父母抛尸荒野。
活人尚且自顾不暇,何况死人呢?
有的连马都未必有,只能是自己背着老迈的父母出去,找一块没有污浊,没有尸骸的岩石,将自己的父母放在上面,然后遵守着不可回头的规矩,快步离开,只要老父亲,老母亲,自己都没有哭泣和哀嚎,就不算是悲伤的事情。
活着苦,死亦苦。
众生皆苦!
所以很多游牧民族里面的人,都觉得战死沙场比真正到他们老的时候,不得不被抛弃要来得更好一些,而现在连战死的机会都没有了……
游牧民族的阶级固化,比汉人还更加严重。
普通的牧民永远只是普通的牧民,连最为基础的数数都未必能懂。为双手双脚究竟有多少个指头,普通牧民都能吵起来,因为有的人会在风雪当中冻掉指头……
下贱的普通牧民,不需要拥有知识,只需要干活和傻乐就行了。
拥有知识的,只有上等人。这是部落头人,或是酋长,长老,巫师等等一系列的上等人保持他们持续『上等』的必要条件。
可是现在这些『上等人』也遭遇到了危机。
因为下等人开始减少了。
家里年迈的父母死去了,自己的大小牲口生病了一个个倒下了。
即便是有各种理由,各种规矩,各种措施,但是下等人也还是有情感,会悲伤,能感受到痛苦的,这些情绪累积着,就像是死火山之下的岩浆,或许在某一刻就会喷发出来。
必须找出办法来。
内忧外患,进退两难。
在烟雾萦绕的帐篷当中,部落的长老和酋长头碰到了一起,忍受着潮湿的柴火点燃而形成的烟气,『必须要做出抉择了……否则的话……』
『向南!待在这里,迟早是死!』
『只能是拼一把了……』
诡三国 第2378章竞争对手(加更)
长安。
参律院。
又是通宵达旦的熬了几天的韦端,就像是被机器挤压到了极致的甘蔗渣,真是一滴都没有了,连上车的时候两条腿都是抖着的。
当然,多少也有些表演的成分,要不然怎么能让其他人知晓,参律院的院正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劳累,多么的敬业,多么的勤奋等等……
被搞了这么多次之后,韦端多少也摸到了一些套路。
有时候骠骑将军的需求是很奇怪的,但骠骑将军是比较通情达理的,只要不是彻头彻尾的南辕北辙,有时候偏差一点,骠骑将军也会接受。
就像是这一次的『贪渎律』。
因为那个竖子刘廙引出来的事情,让韦端,还有许多人都牙根痒痒的。
要不是刘廙的疏忽,导致了清凉殿的坍塌,说不得还没有这么多的事情,甚至因此让崔厚都倒了下去……
要知道崔厚可是骠骑将军早期的合作伙伴!
在韦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简直像是晴天霹雳一般。
永原居,飞熊轩。
啧啧……
这不是明摆着的意思么?
韦端坐在马车上,摇摇晃晃,他感觉在这一次,在新制定出来的律令当中,官吏家人也成为了必须要关注的重点。
在没有『贪渎律』之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基本上是正常操作。那个人当官不会带着一大帮子的人啊?就像是韦端现在不也养着许多韦氏的子弟,甚至有时候即便是心中抱怨,也依旧会给这些家伙筹集粮草衣袍,谁叫他是韦氏的领头羊呢?
但是随着『贪渎律』的发布,这个局面恐怕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了。
受到最直接影响的,便是所有官吏的直系子孙。
在最新的『贪渎律』当中,所有官员的直系子孙因为这个官吏所在的权限,职责,以及关系范围之内所犯的事项,都会被叠加到了官吏身上,而原本大汉律法当中的所谓『亲亲相护』,在这一刻变成了『亲亲相害』。
崔厚案子当中,有斐和之例在前面,非法盗卖军械,就是死罪!骠骑将军能网开一面,让崔厚以身家赎回其子性命,已经是算是仁厚无双了……
但是同样的,在这个案件当中,崔厚之子也是冤枉的,他并不清楚盗卖军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甚至也不清楚接受了他人的贿赂会给自己,还有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庭带来多么大的灾难。
不管怎么说,韦端赶在了骠骑将军举办『公审大会』之前,将这个『贪渎律』给拿了出来,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项目,可以轻轻松松的回家沐休了……
不对,还不能轻松。
韦端忽然想起来,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给自家孩子去一封信,详细叮嘱一下,要不然这家伙在任上万一不小心,不仅有可能会害了他自己,还有可能会连累整个的家族!
唉,如今在骠骑将军治下当官,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呀!
尽管当下这个事情,像是暂时告了一个段落,但是韦端依旧觉得,这个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的简单。
骠骑将军的后手,究竟又是什么呢?
……o(twt)o ……
下相。
下雪之后,大地银装素裹。
一切的军事行动在雪后都暂停了下来,在当下江东军还没有达到可以在雪地当中行军作战的能力标准,因此周泰也不得不按耐住性子,开始在下相这里驻留,并且布置防御体系。
周泰看着眼前的小吏。
此人是广陵的土著之一,黑黑瘦瘦的,看起来很好欺负的样子,据说原本家中也有出过千石的地方官,可惜没能长久,便是中落了,后来在临阳县里面当从吏,倒也能写会算,江东兵进军的时候,县城里面的大头都跑了,他也没处逃,就干脆投降了。
『你叫张余?』周泰问道。
张余赶快拱手回答,『启禀将军,正是在下。』
『这名字,可有什么说法?』周泰又问。
『在下年幼之时,家境贫寒,家中长辈便是希望年之有余……』
周泰点了点头,『不错。放轻松些。』
周泰现在算是从朱治那边独立出来了,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但是不管怎么说,周泰现在需要的很多,首先就是需要一个辅助军需官。
军需官是有一定权利的,也掌管一定的物资,原先周泰是将这个权柄自己抓在手中,可是现在在下相驻守,人多了,除了兵,还有一些投降的民和抓捕而来的劳役,周泰自然也没有办法事事过问,必然需要一个助手。
原先的几个,周泰不想用,毕竟那些人估计也少不了和朱家有关,但是这个本地的土著,就肯定和朱家没什么牵连了……
『我选了你来,便是打算用你,俸禄不用担心,少不了你的……』周泰盯着张余,『唯有一件事情……必须用心做事!』
张余连忙拜倒,『在下谢将军赏识,必然尽心尽力!』
『军中事务,你不用管,但是此处的民政劳役,就归你了,我派另有几名兵卒,充做你的护卫……』
张余又是连忙拜谢。当然他也知道,这些『护卫』也等同于是监视。
『既然入某帐下,就算自己人了……自己人就不必多礼,用心做事,比行这些礼要更好……』周泰问道,『说说看,你觉得当下急需要做些什么?』
『回将军话,在下来时粗略看了一下……当下天寒,急需御寒之物,不管是衣被,亦或是柴木,都是越多越好……城中仓廪之中也应该分类造册,不可混合堆放……还有这水关之中狭小,住不下这么多人,也需要额外搭建房屋……』
周泰点了点头,『不错,且去做罢!』
张余领命而去。
周泰看着,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家伙,不知道可不可靠。
可问题是不可靠,也不能不用,人口多了之后,事情的繁杂性并非是线性增加的,这两天没有助手的情况下,周泰采用的是军管模式,效果虽然有,但是总不能让兵卒永远都负责这些杂活罢?
训练要不要?
防备要不要?
侦测要不要?
一个负责管理民生的助手,就是周泰必须要有的配备。
可惜啊,找来找去,也就只有这个稍微能够满足需求了。
江东缺人啊……
不是说江东没有了人才,也不是说没有懂得一些算术,懂得一些民政安排的人,但是真的太少了,并不是数量少,而是可以用的少。
因为这些人基本上来说都是集中在各个家族之内,就像是陆逊算经什么的也不差,可是孙权敢将自己的家底全数交给陆逊么?
孙权找到了一个会算经的杨仪都高兴的要死要活的,多次在公开场合给杨仪撑腰,像是周泰这样的将领,当然不可能说随军就能跟着一个精通民生政务算经公文的人才了。
孙权都难以找到一些合适的人手,就更不用说周泰了。
可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周泰有些想不明白。
周泰知道,这是江东各大家族在孙家脖子上卡着的钳子。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什么时候,这个钳子才能去除等等的问题,周泰却难以想得清楚,更不用说能给孙权一个什么建议了。
周泰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这件事情很难。
……(*≧u≦)……
而在常山郡之中,一座全新的城市则是在兴起。
白雪皑皑。
一队人马在雪中穿行。
十几辆大车,低矮的大漠马低着头,一蹄子一蹄子的在雪里刨着,长长的毛发上带着雪花,喷着响鼻。
两三名文吏坐在最后面的那一辆雪橇大车上,裹着皮袍,缩着脑袋,拢着袖子,窝在角落里,随着大车起伏摇来晃去,呼出白气。
踩踏着单人雪橇的兵卒,用手撑着雪杆,微微弯着腰,呼啸而过。
几条长毛大狗,从灌木里面扑腾出来,忽然站定,竖起耳朵听了一下,然后摇头摆尾一阵乱抖,将自己身上的杂雪抖落,便是又跟着前方的兵卒的脚印奔了过去。
转过了山道,远远的就看见了烟气升腾而起,再走了一段路,就看见在山谷之中,满满的都已经是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房屋。
因为山谷当中的地形高低不一,因此房屋自然没有办法像是一般城镇那样建的横平竖直,但是这样错落在山谷当中的建筑体,却萌生出一种蓬勃的生机感,就像是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相互辉映。
房屋屋顶和大汉内地都有所不同,在这里的房屋都很尖,让远道而来的文吏感觉就像是一把把的剑锋一样,直至天空。在尖屋顶的一角,都有烟囱,正在向外喷着或是灰白,或是青兰的烟气。
在中央大道的中心位置,有一个类似于圆形的石台,在石台中间,则是矗立着一根硕大的旗杆,三色旗帜便是在顶端高高的飘扬,而在三色旗帜之侧,还有一面将领旗帜——
『平北将军赵』
『哦……』新来的文吏站在旗帜之下,仰着头看着,然后吞了一口唾沫,『这么说,今天就能见到平北将军了?』
『平北将军啊……』另外一名文吏感慨着,『据说可是……』
『咳咳……』最后一名文吏连忙咳嗽了几声,生怕之前的那个家伙一时不慎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语来。
毕竟现在这里就是属于平北将军的地盘了……
沿着大道往北,靠近山谷山壁一大片区域,就是原本的常山大营。
原本常山大营半木半土的建筑体系,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换成了砖石为主的结构体,厚重夹杂了稻草的泥胚和土水泥的混合体,使得墙体坚固且带有一定保暖性,也让原本的防御能力在上了一个台阶。
『你们……新来的?』
一位穿着甲胄的将领模样的人走了出来,身躯雄伟,铁甲森森,到了三人近前,略微上下打量着新来的三名文吏。
三名文吏连忙行礼,『不知……这位……』
『这位是甘将军!』一旁的护卫兵卒提点到。
三名文吏连忙行礼,『拜见甘将军!』
甘风摆摆手,『不必多礼……赵将军现在不方便见你们,你们先去找辛从事罢!』
三名文吏连忙拜谢,然后转头又跟着兵卒到了另外一边的辛毗之处。
辛毗在长安之中,赋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说也不算是完全没有职位,但是都不算是正经事,至少在辛毗心中是这么认为的。当然辛毗也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辛毗还有个哥哥在曹老板那边……
默默的,认真的将自己的事情先做好,辛毗便是等到了新的契机。
大汉北域都护府。
虽然现在只是斐潜的一个构想,并没有真正的进行颁布架构,但是谁都知道,这个北域都护府是迟早的事情……
要不然之前那么费劲打了匈奴鲜卑,乌桓丁零是干什么?
而辛毗来到这里,一方面是接替原本司马懿的工作,做好后勤事项,另外一方面也是绝佳的机会,说不得过得两三年之后,北域都护府一成立,自己即便是不去谈及什么职位,这大汉青史上也少不得留下属于自己的笔墨!
辛毗从行文上抬起头,看着新到的三名文吏,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北漠事务繁杂,毗常感分身乏术,现有三位贤才至此,幸甚,幸甚……』
三名文吏被大佬夸赞,不免有些小小的激动,便是连称不敢,表决心的,拍胸脯的不一而同。
辛毗又是寒暄了几句,问了问一路的辛劳,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等等,然后渐渐的进入了正题,让手下拿来了一堆的书简……
虽然说当下斐潜领地之内,竹纸已经不像是刚开始那么紧缺,但是一方面是价格依旧不能像是后世那么普及,或是低廉,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日常存储和使用的环节,在一些还不怎么具备大规模使用纸张的地方,依旧还是竹简和木牍更方便一些。
就像是拿给兵卒队列交接,怎么都是木牍和竹简方便,真要是给几张纸,就算是半道上不会轻飘飘的飞没了,单说被汗水沾晕了墨迹,算谁的锅?
还有像是常山大营这里,在原本居住条件不算太好的情况下,木牍和竹简显然比普通的竹纸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当然现在居住的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习惯还在。
辛毗指了指堆得像是小山一样的竹简,笑容里面似乎带上了一些莫名的味道:『此乃昔日司马从事所录之北域守则……三位贤才可先翻阅熟记……五日之后,便由某来考校……届时再行安排三位之职……』
『嘶……』
三名文吏等着小山一般的竹简堆。
之前是考试,没想到到了这里,还要考试!
这骠骑将军上上下下,不管是哪里,就是跟考试过不去了罢?!
可心理嘀咕归嘀咕,三名文吏只能是乖乖的将一堆竹简领了回去,到了安排的临时住所之内翻开来……
『这一卷是《北域地理简要概述》,这个肯定要记的……』
『对,对,肯定要的,先做个标记。这一卷我看看,《北域胡人分布略讲》,这,这也是要记的吧?』
『那还用说,都到这里还不知道情况,将军还用你作甚?标记上,一会就背……这一卷,嗯……这《驻地卫生管理条例》也要记的么?』
『大概要的罢……毕竟万一要我们去管那些兵卒营地呢?』
『嗯,那也标上罢。这一卷……《仓廪存储细则》……』
『要的,要的……』
『《兵卒基础训练纲要》……』
『标上,标上……』
『《上计标准流程》……这个肯定也要的……』
『……』
忙活半天,三人忽然发现,这么一大堆的竹简,虽说各有侧重,也有些重要和不是很重的的区别,但是整体看起来,似乎每一卷都需要记,保不准自己什么时候就可能要用得上,然后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忽然之间又感觉到了昔日被『熟读背诵』四个字支配的恐惧……
『这么说起来……』
『这么一些……』
『都是要背的?』
三个人相互看看,都从其他两个人的脸上看出了大写的『惨』字。
『不是……那个啥,啊嗨!为什么都到了这里了,我们还需要背这些?』
『确实有些多……不过……不过我觉得,如果真的能将这些都背下来的话……』
『都背下来……』
三个人忽然又不说话了。
即便是三个人再迟钝,都能从这些竹简当中看到这些事项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方面,也就意味着当他们熟悉这些条例,明白这些规则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胜任许多工作,至少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参谋,甚至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主官!
片刻之后,其中一人打了一个哈哈,『多说无益……还是背书罢……』
『对,对……』
『背书,背书……』
三个人相互哈哈着,然后不约而同的捧起了竹简,开始尽可能的多记忆一些具体的内容起来……
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既是同事,也是竞争对手。
诡三国 第2379章新年已至
腊月二十八。
除了一线执勤的战兵之外,其余的人基本上都放假了。
蓝田大营之内,这个月发了两次月饷,最后的一次算是额外的嘉奖,也算是过年金罢。发放的时候按照惯例,呼喝了『骠骑将军万胜』,震得四周的民众都吓了一跳,一开始免不了害怕,觉得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等到了解到了是增发年饷之后,便是又变成了羡慕,恨不得自家来年被招入军中,也能吃一口骠骑将军的兵饷。
在大营之外,杜畿安排了各种商铺的直销活动,可以让兵卒不用进城就可以采买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或是一件衣物,或是一壶美酒,亦或是通过骠骑的钱庄分支机构,将他们的兵饷寄给家中去。
大营当中的这些新兵,大多数人是不能直接放到县城当中去,否则容易出乱子,只能是分批次,并且是优秀的新兵才能获得一个进城休息的机会,这些事项,在杜畿没有到蓝田主持工作之前,其实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门道的。
而现在,杜畿基本上来说已经是一个很成熟老练的地方官吏了……
甚至不需要特别的交代,杜畿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官廨之中,与几名的军事官制定了下一个季度的新兵训练计划。
杜畿并不打算是放太久的假,在正月初五之后,就要逐渐的开始恢复训练,而且他这里的新兵也只是完成第一阶段的训练,然后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流成为各种兵种,如果是骑兵的话,还要转道去阴山和陇西,山地兵的话去秦岭汉中川蜀,一般的兵卒则是要去潼关。
在这些兵卒前往下一个地点的时候,就会在行途当中学会扎营,立寨,哨探,布岗等等的技能……
正事说完,军士官相互看看,然后为首的那名拱手对杜畿说道:『县尊,年三十我们各队都自己凑了份子,采买了酒席,在营中欢庆新年……县尊若是得空,还请赏光。』
杜畿笑着应了。
平日里面军中禁酒,但是过年么,一年也就这么一回。所以年三十晚上也是可以喝酒的,但是不能醉酒闹事。
等几名军士官都走了,官廨之中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杜畿将一旁的披风披在了身上,然后走出厅堂。
现在蓝田官廨之中大部分的官吏都已经回家了,毕竟是新年,除了城门,望楼,坊门,公库等地方的值守人员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放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