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郗虑低着头,就当做没有听见。
虽然郗虑已经是身为侍中,而且在陪伴刘协的过程当中,也获取了刘协的肯定,即将晋升为光禄勋,但是郗虑依旧清楚,有些事情……
还是装傻比较好。
……(o′?□?`o)……
广陵淩县城外,不少百姓拖家带口,提着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将家中能带上的都带上了,相互搀扶着,往郊山上爬去,一个猎户拉着两个孩子,走在最前面。
和周泰那种想孙权所想,急孙权所急的将领不同,朱治考虑的方向和郗虑差不多。
广陵,其实就是瓯脱之地,不可久居。
所以应该做一些什么,不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么?
劫掠。
像是北面的胡人南下打草谷一样,当然,孙军这么做会给出一个比较文雅的名称,一个冠冕的名号,比如像是为了广陵百姓的安危,『请』他们到江东做客之类的……
没有人想要背井离乡,也没有人想要被当成牲口一样,活生生的被剥削,被奴役,能挣扎的时候,总是多少要挣扎一下,即便是这样的挣扎有些无力和无奈。
孙军开始劫掠广陵人口,迁徙百姓的消息传来,顿时就让淩县人十分的紧张慌乱,而作为之前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那些官吏,早就收到消息,在淩县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带着一车车的金银细软逃走了……
之前那家伙还在县城城头上高调宣称什么『城在人在』,在接受了淩县百姓的欢呼之后拍着胸脯,然后趁着天黑就跑路了……
于是乎,这些百姓,唯有自救。
这天下,如果自己都放弃了,那么更不用指望他人。有人说去下邳。因为先前有人去过下邳,说那边的人多,城高,墙厚,孙军定然打不下来,但是也有人说孙军就是要盯着下邳去的,真要是到了那边,即便是能进城,说不得依旧会成为替死鬼,成为劳役去守城!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往偏远的地方走,躲起来……
他们在几个猎人和药农的带领下,选了一处不大不小的丘陵,上到山腰一处平整些的地方。这里只有一条路可以上来,只要一些青壮就可以守住,周围树木茂盛,山洞中又有泉水可供饮用,是个理想的避难所。
小孩们并不能明白兵灾的苦难,也不太知道忧虑是什么东西,反倒是对于在山上野营,感觉到了十分有趣,在追来追去的嬉闹着。
而另外一边,大人们基本上都带有忧色,在砍伐树木搭建窝棚的同时,还惦念着,担心着山下的那些尚未带走的家当……
忽然之间,在山顶上放哨的人惊慌的声音传了出来:『船!有船!兵!是孙兵!』
众人心中都是一跳,不由得纷纷丢下了手中的事物,加快脚步到了山顶,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看着远处的河道。
淩县之南的大河,就是泗水。
虽然距离很远,但是也能看清楚在未冻结的河道上,有黝黑的的船只在沿着泗水缓缓一动,在船只之上,有孙氏的军旗在迎风招展。河道一侧,还有一些更小的黑点在晃动着,或三五成群,行走在官道附近,或是往田间道路方向往沿途的村寨而去。
众人不由得纷纷又是害怕,又是庆幸。
如果他们没有先一步逃出来,现在可能就被堵在了村子里!
『下邳……』
之前领队的猎户说了一声,『他们是往下邳的方向走……』
『叔,好多船……好多人啊……』一旁的少年还未意识到着些意味着什么,似乎只是带着见到大世面的兴奋在叫着,『叔!他们是要干什么?』
『不知道……』猎户喃喃的说道,『我只是知道,如果被他们发现了……他们就会抓我们,要我们的命……要我们去死……』
『为什么?!』
『我不知道……』
……(/□\*)……
泗水之中。
江东军的船只之上。
江东当下的兵制很有意思,一方面是异族兵数量众多,兵种复杂,另外一方面又施行的世兵制,将领拥有世袭领兵权柄……
当然,孙权就是最大的那个世袭领兵的家伙,在他的麾下,有中央部队有羽林兵、绕帐兵、帐下兵左右部、武卫兵、五校兵、虎骑兵、马闲兵左右部、外部兵、中军兵、营下兵等等,以及山越兵、蛮兵、夷兵等少数民族部队。
在将来,孙权直属的兵卒还会有无难兵,解烦兵……
所以在江东,从孙权到各个将领,都是发了疯一样的在扩张自己的实力,像是周瑜那样在战斗当中尽力削减自己的实力的,几乎就是少数当中的奇葩。
不过反过来说的话,如果周瑜不是在之前的战役当中尽可能的缩减了自己的实力,恐怕当下孙权也不可能会容得下他!
不一定非要等到功高才能震主,有时候旁枝太强,枝干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
朱治朱家军,当然没有周瑜的觉悟,甚至觉得朱家依旧还不够强,还不能保全自己,所以当下朱家的船只当中,船舱之内便是堆满了劫掠而来的各种布匹和衣服,还有粮食。
更值钱的东西已经先一步往江东运了,这些布匹衣服粮草什么的,在后续作战当中也是重要的必备物资,因此基本上都留了下来。
世袭领兵制度有一些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
孙权虽然发了一道软绵绵的命令,要大家不许烧杀抢掠,并且需要把缴获物资上缴,然后战后进行统一分配,但是实际上各个将领,甚至底层的士校都没有遵照这个命令,交出少量东西敷衍,其他的都各自留着……
自家手里没点东西,怎么统领兵卒?
『这周将军还是有些能耐的,竟然拿了下相……』谢赞对着朱然说道,『这种天气……我还以为周将军定然会吃亏……真是……』
谢赞对于朱然的态度是很恭敬的,甚至有些舔的成分。
因为现在朱家的实力比谢家要大德多。
谢赞,谢氏是会稽郡的。会稽郡和吴郡是隔壁。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两个郡是在一起的,吴郡后来是从会稽郡当中分出来的。
当下的谢氏还没有晋朝那么的辉煌。
江东的谢氏,要等到陈郡谢氏东渡,带来了大量的经书和工匠之后,才慢慢的成为了江东数一数二的家族。
而当下的陈郡谢氏,还连个模型框架都没有,只是陈郡当中的一个小吏,又有谁会想到这个谢氏将来会引领淝水之战,成为朱家需要仰视的存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其实纵观谢氏,朱氏,甚至是江东各个姓氏的兴起和衰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江东的劫掠的,以及在三国,晋朝时期南迁的人口,才是江东这些姓氏繁荣变迁的基础。
大量的人口南迁,带来了江东的开发。
最开始的时候吴郡只有四县,后来不仅是又切出一个吴兴郡,东安郡,自己还有十二县,大量的人口红利给江东带来了极大的增长,但是在这些繁华之下的森森白骨却鲜有人提及。就像是现在,朱然也并不觉得劫掠挟裹广陵的人口到江东,将这些原本广陵的农夫变成自家的屯田佃户,变成私兵,变成一辈子,世世代代的奴仆,这样的行为会有什么问题。
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所以自然也就跟着做了,有错么?
朱然满脸自信的点头说道:『家父原本是担心冒进,天寒地冻之下,若攻不得,便受其害……周将军此次夜袭,虽说出其不意,定克下相,然下邳城高壕深,若是再想行险……』
下相水关,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功劳,但是要说攻克了下相,下邳就能唾手而得,也不现实。朱治一开始是觉得天气寒冷,江东孙兵都不习惯这样的气候,进兵不是很妥当,但是周泰坚持不退,甚至领了自己的私兵直接奔袭下相。
而且还成功了……
朱然和朱治的立场一样,战局到了现在,求稳是第一位的。
下相水关是不是功勋?
是。但是没必要。就像是有了一百万之后,是不是还要将身家性命都豁出去再赚个十万?显然风险太大了。朱治现在已经攻克了广陵治所,只需要陆陆续续将这些广陵的人口和财货,不断的往江东输送,那么朱家就会成为江东最受欢迎的家族……
即便是孙权来了,也必须承认朱治攻克了广陵的功劳。
至于周泰么,其实这一次,真是算他运气好。
战争有时候就是这样,成功了,一切都好说,擅自行动的鲁莽,也就变成了勇猛和决断,若是失败了,周泰立刻就完蛋,啥也不用说了。
周泰当下攻克了下相,朱治当然不能说什么也不表示。
朱然就带了一些兵卒,给周泰送一些粮草和装备来。
够意思了罢?
既不计较周泰私自出兵的罪责,又给补充兵力和钱粮,但是实际上,这是朱治的谋划,甚至可以说周泰在表示出和朱治不同意见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朱治的陷阱当中。
此次孙军北伐,是以朱治为主将,周泰有不同意见可以,但是不能擅自行动。这在军法上本身就有问题,周泰受不了刺激,进攻了下相,若是失败,那么现在朱然带去的就不是粮草了,而是执行军法的号令!
即便是周泰成功了,难道周泰的日子就好过了么?
打下来虽然是功勋,但是丢失了同样也是罪责!
下相水关,若是一旦曹军进行反扑,周泰便是首当其冲!
到时候周泰是坚守,还是撤退?
这也是朱然特意在寒冬之中给周泰送去兵卒和粮草的原因,只要这些兵卒和粮草到了下相,那么朱治的责任也就完全撇清了!
周泰将来若是出现什么问题,也肯定不能牵扯到朱治身上!
朱然站在船头,望着远方,微微而笑。
武勇固然很重要,但是在江东,光有武勇可不成……
诡三国 第2377章进退皆难
十二月中。
下邳一带下雪了。
虽然说雪并不是很大,但是气温越来越低,在野外都见到了冰。在这样的情况下,孙军怎样都没有办法进攻了,也算是让下邳之人多少喘了口气。
三国汉季,号为丧乱,州郡之主,如物换星移一般,士族门阀却是不动如山。
其中就有下邳陈氏。
从史书当中的记载去看,下邳陈氏的政治立场似乎十分的模糊,或是依附袁术,或是依附吕布,亦或是跟刘备眉来眼去,转眼之间又抛弃了刘备投入了曹操的怀中。
提及下邳陈氏,后世大多数的人或许只是记得陈珪和陈登,但是实际上陈氏当中还有许多人,比如陈球,当年是和袁术并称为『公族子孙』的,关系不错,在雒阳常常一起把臂同游。
下邳陈氏家族在徐州的能量极大,陈珪之子陈登,算起来是陈氏小辈,都敢直接辱骂陶谦为『彼州』,叱责陶谦是『亲信小人,疏远君子』,没有士族风范,云云。
陈登之所以有这样的胆气,是因为陈氏私兵在鼎盛时期超过五万!
对外号称十万众!
嗯,没孙十万那么出名。
当然,这些数目包括老弱妇孺这些,就跟黄巾贼当时计算方式差不多。而且这些陈氏私兵,也并非是不堪一用,不管是在当时针对于吕布的征讨上,亦或是投了曹操之后对抗孙权,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孙十万惦记广陵徐州一条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之前就来过一次,被陈登打跑了。
在陈登『威震江东』之际,虽说获得不小的名声,但也使得曹操极为忌惮,便是将陈登从广陵调回,结果广陵士民竟然『拔郡随之,老弱襁负而追』,盛况与历史上刘备的『携民渡江』及其相似。
最终曹操妥协,将陈登遣返会下邳,出任东城太守。东城郡则是曹操临时设立,在临淮之处,就是下邳隔壁。可知陈登的这个东城太守,实际上也就是下邳太守,只不过是曹操特意设置,一方面不委屈陈登的豪族地位,另一方面避免大汉『三互法』的限制。
陈登在东城太守上,一年即死。
虽然众人都传是生鱼片搞的鬼,官方也表示陈登是『病死』,奈何找不到良医,但是考虑到陈登在一年前还生龙活虎的带领陈氏私兵,击败了江东孙军进军广陵的企图……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登死后,下邳陈氏便是不可避免的衰败了。
陈登死后,陈氏上下被曹操刻意进行压制了,陈登的弟弟陈应被派遣到了一个沿海的小县,打发做县令去了,而陈登的儿子陈肃,在历史上,是二十年后才被封了一个郎中。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曹丕真的是败家子,他老爹好不容易防备,打压了十几年二十年的地方豪强,士族大户,然后曹丕为了登帝便都忘了。当然,曹丕那个时候也有可能是觉得不进则退,被卡在了当中,又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的智慧和百折不饶的决心,便是选了一条看起来『皆大欢喜』的道理道路……
不过当下么,满宠就有些头疼。虽然说因为天气的原因,孙军没有继续进攻,下邳的城防也在抓紧时间修葺加强,但是江东兵卒来势汹汹,若是不动用陈氏的力量,恐怕一时间打不赢,但是一旦用了,赢了也就麻烦了,怕不是自己要被曹老板尅得满头包?
满宠是寒门,他家里父辈祖辈都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和下邳陈氏完全没得比。因此当满宠到了下邳之后,尤其是知晓了满宠是因为没办法在广陵抵御江东兵而不得不撤到了下邳这里的时候,呵呵,那表情,别提多么喜人了。
满宠也想骂一声彼其娘之啊!
广陵之前经历了战争,随后人口又被陈登带回了下邳来,以至于广陵几乎等同于废弃了,这还让满宠怎么守,怎么顶得住?
拿天灵盖去顶么?
虽然说满宠已经是不断的招募新兵,并且让尹礼去进行新兵的训练,但是实际上别看尹礼是泰山贼出身,但是实际上武力很有限……
尹礼在历史上是被一个名气不大的全琮所杀,而且还是先胜后败,在撤离的时候死在了追兵的手里。
陈氏的兵卒有,但是很明显,陈氏不会拿出来,那些是陈氏的私兵,换句话说就等同于陈氏自家的财产,除了极端的情况之下,剥夺任何人的私产,都是一件非常严肃且严重的事情,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
更何况若是满宠求到了陈氏之处,真的由陈氏出兵来防守下邳了,那么满宠的存在价值在哪里?真要是到了那一步,只能依靠陈氏守城,那么反过来陈氏找个由头将满宠杀了,曹操也最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就像是当年忍了让陈登去当东城太守一样。
满宠立在下邳城墙之上,看着茫茫的一片白色,脸色也不免有些发白。
内忧外患,进退两难……
曹操没有给与新的指令,就代表着在下邳这里,满宠必须找到自己的办法。
『来人!去请陈氏子来一趟!』满宠朗声吩咐道。
因为战争的原因,现在陈家基本上都缩回了下邳这里。当然还有很多是在陈氏的坞堡之内。这些坞堡在陈氏不断的修葺和建设上,一定程度上甚至媲美一个小县城的防御力量,一般来说除了绝非必要,孙氏兵卒不会花时间在攻伐这些坞堡上面。
很简单,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一旦攻打了其中一个,其余的坞堡也就成为了敌对,而若是不攻打,那么不仅会可以免费的获取少量的物资补充,并且在攻克了中心城市之后,这些周边的坞堡也会立刻表示名义上的归降……
在冷兵器时代,面对这些坞堡,采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怎么都是比起直接一个个的攻伐过去,要划算的多。
陈氏的本钱就在这里,不仅是拥有长期在下邳城内的经营基础,还有在附近周边的坞堡体系,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氏上下对于满宠将战火引燃到了下邳周边,多多少少就有不满……
不多时,陈科来了。
陈登是老大,陈应是老二,陈科是老三,陈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某收到急报……』满宠见到了陈科之后,没有任何的客套,或者说是前戏,便是直接硬邦邦的进入了主题,当然这也符合满宠一直以来自己营造出来的习惯,铁血,不通人情,甚至没多少人性,『特此知会于汝……泰山有乱!』
陈科吓了一跳,便是回头望向城内,因为他刚刚才见到了泰山军当中的一份子,尹礼。
满宠补充了一句,『作乱之人,非臧宣高也……』
陈科松了口气。臧霸、孙观,尹礼等人是一波的,臧宣高不是叛乱分子,那么也就意味着尹礼相对安全,或许也是当下满宠还没有将尹礼抓起来的原因……
陈科思索着,忽然之间他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不是臧霸作乱,那么泰山军当中还有谁?还有谁会被特别标注,格外重视?
东海相,昌豨!
而东海郡,就在下邳的北面!
那么这就意味着下邳当下完全没有了退路,是南面有江东兵,北面有泰山叛军!
下邳成为了孤岛!
陈科的脸色,终于是有些难看了起来……
……(/_\)……
内忧外患的也不仅仅只有下邳一处。
大漠深处,一场汹涌的白灾,也在摧毁着原本大漠之中的生态体系。
在自然灾害面前,农耕民族显然比游牧民族更有耐力,有更高的承受力,当然这些耐力也好,承受力也罢,都是在一次次的灾害当中得到的经验。
在大汉,若是这种自然灾害,朝堂就会出面赈灾,比如开常平仓等等,赈济灾民,免除灾区赋税等等,毕竟这些是定下来的规矩,即便是朝堂腐朽,表面上的事情还是多少有些人在做,这就是王朝的功能。
当然封建王朝之中,规矩和律法再完善,也是会因为各地的吏治清浊不一,导致事情到了民间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有的地方确实会将灾民放在第一位,而有些地方则是打着赈灾的旗号,加倍的盘剥发国难财……
除了朝堂的赈灾之外,在华夏当中,地方豪强大户的稳定作用,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发挥出来,毕竟有时候朝堂的动作太慢,若是真的什么都等朝堂,往往是远水不能解近渴。
地方宗族体系虽说亲疏不一致,德行也有差别,但是在灾害面前,多少还是会有长者站出来,指挥乡里,接济困户,但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在灾害平息之后,这些家伙又多半会吞了穷亲戚的土地,让其变成自家佃农。
一个地方小豪强,往往是在灾祸中壮大的。
而与汉地想比,在大漠当中的这些部落,就没有这两层的保护网了。
『这天气太怪了……』
『前几天问过长老,长老说他也觉得奇怪,这雪几乎是下不停……』
『是啊,之前都是一阵阵,那有像是现在下这么久!』
『人还能撑着,可是家里的大小牲口……』
『唉……』
气温下降。
不管是河川还是水泊,全数冻成了冰。
几名牧人望着一片的白色,没精打采的相互搭着话,忧心忡忡。
但是这些牧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另外一边,白胡须的长老和部落酋长,也露出了近乎于惨白的面色。
『白灾』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黑灾』。
地面上的积雪被刨开了一个洞,露出了在雪低下被冻得硬邦邦的土地。而在这灰黑色的土地之中,长老捡起了几根近乎于透明的物体……
『看……这里的草根也被冻坏了……』长老的声音沙哑,且充满了悲伤,『就算是开春,这些雪都化了,这地方也长不出草来……只有一片黑色的土……这是黑灾啊……』
一般来说有雪和土壤作为间隔层,在土壤内部的草根并不容易被冻坏,可并不是绝对,像是这样长期被雪覆盖的,因为没有空气流通和持续低温,草根被冻死之后,这一片就会形成一大块的无草区。
到时候即便是人懂得要迁徙,要去一个长草的地方去,但是牲畜不懂啊,这些大小牲畜习惯的会用蹄子去刨,用鼻子舌头去供,而在地下结冰的草根不仅不能给这些大小牲口带来食物的补充,反而会因为这些行为导致蹄子、口鼻、舌头不同程度的冻伤。
同时冰冻腐朽的草根还会破坏这些大小牲口的肠胃……
人可以号令,但是面对这些牲畜,又有什么办法?救得了这头救不了那头,拉住了这一头拉不住那一头。
『若是开春,三天吃不上草,这些家伙就会烦躁,若是十天吃不上,母羊就不出奶水了,到时候小羊……若是一个月没有草……』
游牧民族,牲口的数量经常是人口的数十倍,甚至百倍,正常情况下这些大小牲口会自己寻找食物,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照料,但是现在若是大自然不给与新一季的青草,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仅要自己吃,还要负责所有牲口的粮草!
『迁徙罢!』
『可是在这样的天气里面迁徙,会冻死的!人!牲口!都会冻死!』
『但是继续在这里就是等死!』
『……』
长老和酋长意见难以统一。
是选择冻死,还是等死,成为了难题。
虽然说酋长和长老的争论只是限制在小范围当中,但是这种事情并不能隐瞒多久,很快其他的牧民也都知道了。
白灾之后,牲口存活下来的肯定不会多,若是再有黑灾,没有了草,别说牲畜了,人也活不下去。
这就是大漠草原的生态体系。
别看历史上这些家伙一次次的南下侵袭,但是在面对天灾的时候,这些家伙比农耕民族还要更无能为力,更加的脆弱不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