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劝道:“郡王不必如此消极,我相信一定有办法——”

    “你说对了!有办法!”李孝恭打断李牧的话,道:“办法就在你和重义身上!”

    “啊”

    李孝恭盯着李牧,道:“你把本王堵在了青楼,如此大辱,你可知为何本王轻轻放下”

    李牧被盯得有点心里发毛,道:“我想过,许是郡王发现,被阴弘智设计了”

    “是一个理由,但两码事。阴弘智设计本王不假,本王自会去找他的麻烦。但你让本王受了奇耻大辱,本王放过你,却不是这个原因。”




第377章 借力
    从河间郡王府告辞离开,回家的路上,李牧一直沉吟不语。独孤九知道李牧在想事情,便放慢了车速,时候尚早,也不着急回去。

    虽然李孝恭最后表示,如果李牧想要硬刚,他也不会坐视不理。但李牧却不想欠这个人情,他能体谅李孝恭的情况,虽说是谁也不敢招惹的存在,但他所仰仗的,无非就是李世民心中的愧疚而已。

    这份愧疚管用吗不可否认,十分管用。但,并不是无限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为了一件事情愧疚一辈子,哪怕是救命之恩,报答一次,报答两次……几次之后,哪怕他报答得不够,这个人的心里也会觉得,我已经报答过了。当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就说明,这份‘愧疚’的使用次数已经过了。

    李牧不能浪费李孝恭的使用次数,而且眼前这件事,也犯不上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事情是一定要解决的,因为这涉及到他的大计。高昌连接西域,肯定能搞到很多珍奇的种子。种子,在李牧的眼中,是最珍贵的东西。因为他的系统买不到种子,指望‘福袋’希望渺茫,而且代价太大。他不能寄希望于概率这么低的事件上。

    “不能自己去说……找谁去说呢……”李牧心里琢磨着,脑海中晃过一个又一个人,最后定格在了长孙无忌身上。若论国家大事上,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人,绝对是长孙无忌莫属了。

    而且这事儿,与长孙无忌还有些好处。

    就是你了!

    李牧出声道:“调头,去赵国公府。”

    独孤九应了一声,调转方向,奔赵国公府而去。

    ……

    赵国公府,书房内。

    长孙无忌看着满脸希冀的鞠智盛,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好了。

    弹丸之地,撮尔小国,竟然敢开口迎娶大唐公主……长孙无忌只想笑,若非鞠智盛是‘外宾’,涉及两国邦交礼仪,长孙无忌此时肯定已经笑得肚子疼了。

    不,他肯定已经赶人了,说不定还会命人给鞠智盛几鞭子。

    就在他想如何委婉地拒绝的时候,管家进来了。长孙无忌心里明白,这是有重要的人物登门,否则管家是不会轻易在他谈事情的时候进入书房的。

    管家来到长孙无忌旁边,看了鞠智盛一眼,凑在他耳边低声耳语了两句。分寸拿捏得刚好,鞠智盛即便竖起耳朵,也什么都没听清。

    长孙无忌起身道:“有点事需要处理,世子在此稍待。”

    鞠智盛忙道:“国舅尽管去,小王不着急。”

    长孙无忌离开书房,随管家来到前院。李牧正在大堂喝茶,长孙冲在旁边伺候着,看到长孙无忌来了,忙放下茶盏,道:“这么晚叨扰国舅,实在是不应该,小子先请个罪。”

    长孙无忌笑道:“说得什么话,咱们是亲戚,自然是要多走动。你能来,我便高兴。不要走了,我这就吩咐备酒宴,晚上就住下。”

    “不不不,酒宴就不必了,我娘想孩子都想疯了,再三叮嘱一定要努力……我必须得回家。”李牧讪讪一笑,话锋一转,道:“今日叨扰,是有要紧的事情要跟国舅商量。”

    “哦”长孙无忌挥了下手,在大堂伺候的下人都退了下去,只剩李牧、与长孙父子三人。

    李牧也不绕弯子,道:“国舅可见过高昌世子了”

    长孙无忌想了想,如实答道:“见过。”

    “他找国舅何事”

    长孙无忌微微蹙眉,他很不喜欢李牧这种审问式的口吻,但他更好奇李牧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如实说道:“他想求娶大唐公主,想来我这儿请托。此事我是万不能答应的,正要拒绝,你便来了。”

    李牧长出了一口气,还好长孙无忌不糊涂,没有答应鞠智盛的打算,若他真想帮忙,此事还不好说了。

    “除了和亲的事情,他没再提别的事情”

    长孙无忌着实有些不高兴了,冷淡道:“没有别的事情,你今日来,便是来审问老夫的么”

    李牧忙道歉:“国舅言重了,小子过来,是有事相商。既然鞠智盛没说,那就由我来说。”当下,李牧把鞠智盛的三个条件,都告知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听罢,眉头紧皱。

    让李孝恭猜中了,长孙无忌确实是起了防备之心。他不是没有想到过李牧参与国家大事的一天,这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李牧现在就想参与,他还是觉得太早了一点。

    长孙无忌若有所指道:“这高昌世子倒是会寻门路,知道你在陛下面前最能说得上话,呵——”

    李牧赶忙道:“国舅误会了,如此国家大事,当由朝中诸公决断,小子岂敢参与。我今日来找国舅,是想提醒国舅一些事情。”

    “提醒我什么”

    “小子窃以为,高昌若能归附大唐,对国舅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呵、”长孙无忌笑道:“还是当说客来了,你不是说不参与么”

    李牧神色淡定:“小子是不能参与,但国舅却非参与不可。”

    “这又是为何”

    “陇右路。”

    李牧缓缓吐出三个字,长孙无忌凝起了眉头。

    “若高昌归附大唐,便等同于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门户。西域的客商从此将会络绎不绝,这些客商经过高昌之后,穿过沙漠和草原,来到长安。他们走的路,便是陇右路。”

    “国舅回想一下,筑路如何赚钱来着



第379章 咄咄逼人王境泽!
    翌日。

    李牧起了个早,白巧巧为他穿好朝服,李知恩拿过镜子来,李牧瞅了瞅镜中人俊俏的容颜,忍不住叹道:“我的娇妻美妾,你们不觉得幸运么”

    二人没反应过来,白巧巧纳闷道:“夫君在说什么,哪里来的幸运”

    “茫茫人海中,找到我这么俊俏的夫君,难道不是幸事”

    白巧巧忍俊不禁,点头应承,道:“是幸事,能嫁给这么花心的夫君,怎能不是幸事呢”

    李牧一下子被噎得没了脾气,耍赖般揽住白巧巧的腰肢,狠狠地亲了一口。李知恩在旁边也是娇笑,忽然她一愣,仔细端详了李牧一下,奇怪道:“夫人,你仔细瞅瞅,好像夫君真的变得俊俏了些呢”

    “哪有……”白巧巧嘴里说着,也不禁去看李牧,这一看之下,也是有点愣神。平日里在一起,很少有仔细端详的时候,突然这么一瞧,还真发现了些许不同之处。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不怎么照镜子的人,突然照了一下镜子,脑海中会晃过“啊,原来我长这样”。白巧巧对李牧从小便情根深种,对李牧各个时期的印象都非常深。经李知恩这么一提醒,白巧巧恍然发现,现在的李牧,和她记忆中那个对自己非常冷淡的李牧,模样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区别。

    “白了不少,也俊了不少……”白巧巧喃喃道。

    李牧凑近镜子,也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心中也是惊讶不已。原来孙思邈说得是真的,神魂相符之后,模样也会发生变化。如今这张脸,与他前世越来越像了。看这个趋势,这张脸最终演化的结果,应该就是他前世的容貌了。

    也就是说,到了那个时候,就能要孩子了

    这样也好,免得自己与巧巧生下的孩子,长得像原来的李牧。虽然自己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看着孩子的样貌,还是难免有一种绿油油的感觉,还是变过来好。

    李牧满意地笑了,道:“看来我这张‘小黑脸’以后要变成‘小白脸’了,也好也好,符合本侯的气质。”

    白巧巧和李知恩都听不懂‘小白脸’是什么意思,还跟着附和,说长得白点儿好,皮肤太黑了,像程咬金似的,有些吓人。

    与妻妾吃过了早饭,独孤九驾车,送李牧去参加朝议。出了家门,拐过街口,李牧问道:“昨晚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么”

    独孤九点点头,道:“都交代清楚了。”

    “有人看到你么”

    独孤九自负一笑,道:“大哥,我的轻功,便是高公公在,也跟不上我。我又特意留心,放心吧,谁也不会发现的。”

    “那就好。”李牧打了个哈欠,闭上了眼睛,道:“到了叫我,睡会儿……”

    说完,鼾声大作。独孤九放慢了速度,对李牧贪睡的习性,他已经习惯了。他也清楚李牧为什么犯困,习武之人,六识敏感,李牧每晚跟白巧巧做过什么,他想听不到都不行。

    他只是奇怪,那种事情有什么意思,竟能让李牧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不懂……着实是不懂!

    ……

    两仪殿。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高公公的一声尖叫,朝议开始了。这几日李世民因为与高昌谈判的事情,一直在责备三省六部办事不利。几乎天天摆个臭脸,文武百官见皇帝有情绪了。谁也不敢触这个眉头,即便是有事,也都尽量往后拖一拖。接连三日,朝议都非常简短。李世民也像是怄气一样,你们没事,我也不提,看谁着急!

    今日的气氛,有些不一样。高公公的声音落下,长孙无忌便站了出来。众人一看是他,都打起了精神。谁人不清楚长孙无忌的地位,他一般情况下不说话,但是只要是说话了,就一定是大事。

    难道国舅想出了高昌之事的应对之法

    “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还在演,沉这一张脸,没好气道:“奏来!”

    李牧躲在武将身后瞅着,忽然发现李世民耷拉着脸的样子,有点像赵本山小品里面说得那种鞋拔子脸,差点笑出声,赶紧忍住,悄咪咪地隐藏著身形。

    今日为了躲藏,他特意站在了武将的队列中。他是从三品的军侯,也是从三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说武是武,说文又是文,想站那儿就站那儿,谁也不会跟他计较这事儿。

    “陛下,昨夜臣见过高昌世子,谈及两国邦交……”

    长孙无忌把昨晚对李世民说得那番话又说了一遍,当然,剔除掉了李牧的影子,全都换成了他自己。李牧提出的所有观点,也都成了他长孙无忌的观点。

    李牧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骂。世人都说我李牧脸皮厚,不要脸,睁大眼睛看看吧,堂堂国舅还不是一样

    “……臣严词呵斥高昌世子求娶公主的想法,但其余两个条件,臣窃以为可行。还请陛下明断!”

    本来就已经是商量好的事情,李世民自无不允。但他还表现出一副惊讶,而后凝眉思索,再后才龙颜大悦道:“爱卿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此策可行,甚好,绝妙!数日以来,令朕夙夜难眠的事情,得爱卿之助,迎刃而解矣



第381章 我委屈!
    “至于另外一箱……”

    李牧慨叹一声,把目光投向了侯君集。侯君集见李牧看过来,顿时一副‘黑人问号’脸,他跟李牧平素交往非常少。唯有一次长谈,还是刚认识的时候,他找李牧要酒喝,李牧送了一车到他府上,他款待李牧,算是吃了顿饭。在那之后,再无私下来往,侯君集实在是想不到,李牧为何会看向自己,这里面也有我的事儿

    李牧长叹了一声,道:“说起来这事已经有些时日了,不知大将军还记不记得。那日我登门拜访,大将军款待我,席间大将军曾谈及初为兵部尚书的诸多不易,其中有一条,便是关于甲胄。大将军言及,不要说地方上的府兵,便是京畿之地的禁卫,尚不能做到一人一甲,打起仗来,士卒都是用血肉去迎接敌人的刀锋……大将军,可还记得此事”

    侯君集努力回想了一下,依稀有些印象,那日他喝醉了酒,是抱怨了几句,但是具体说没说甲胄的事情,他实在是记不清了。但此时,这样说显得自己醉酒误事,侯君集也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李牧已经占据了上风便道:“有此事,但这种事情,也不止是我朝,历朝历代皆如此,古往今来,也没有哪一朝代,能做到一人一甲。”

    李牧叹气道:“可是我不知道啊!”

    “那日我听了大将军的话,回到家里,便一直挂心此事,一心想做点什么,哪怕不能让大唐士卒人人都有甲胄,但至少禁卫、我大唐军队的脸面,让他们都有甲胄,也是好的。此事在我心中,一直不曾忘却,直到最近,内务府、工厂、商贾的合作日益成熟,我便有了想法。何不再设一厂,专门生产甲胄供给禁卫士卒若有这样一个工厂专司生产,统一调度,必能大大减少损耗,降低甲胄的成本!”

    “此事绝非我为了开脱罪行信口胡言,这件事我与多位商贾提及过。陛下与诸公若不相信,我可以道出他们的名字,请他们为我作证!有这一万贯的启动资金,我已经招募了一批劳力,靠近延兴门有一片废宅,现在诸公到东城就能看到,我让他们把废宅拆掉,能用的木、石等材料,都码放到一边留用,不能用的,都清理到城外。等来年春天,卖掉贞观犁,回笼一部分钱款时,我就要在东城再建一处工厂!”

    说到这里,李牧愤愤然道:“这便是两大箱‘贿赂’的去处,请问诸公,我做错了吗!”

    李牧看向李世民,道:“陛下说,臣犯的罪,是抄家流放的罪过。好,请陛下去抄我的家。不怕陛下笑话,如今臣的家中,库房的现钱,再加上金银细软,把我娘子的首饰都算在内,也不会超过一万贯。我的买卖大家都知道,酒坊月入多少,凤求凰的香水、银镜、肥皂等月入多少,诸公大致也能算出来,说是日进斗金不为过吧但是如今我却只有这点钱,请问陛下,请问诸公,贪污成我这副样子,受贿成我这副样子,古往今来可有吗”

    “我去找国舅,与高昌的事情半点无关,我连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做别的再说凭我李牧这两下子,能想到国舅说得那些谋国之言你们也太高看我了!不信问国舅,我昨日可提过高昌二字么”

    众人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瞬间觉得两侧脸颊火辣辣的,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陪李牧演戏,摇头道:“李牧找我,是为了犬子学业,与其他事无关,请诸公不要胡乱猜测了。”

    李世民知道李牧的付出,但他没想到李牧付出了这么多,心头百般滋味涌上,再看李牧跪在地上,瞬间模糊了双目,从龙椅起身走下台阶,双手把李牧搀起来,道:“受委屈了,是朕对不住你。”
1...235236237238239...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