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笑了,拍了拍李重义的肩膀,道:“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大唐兵制,天下兵马共有十二卫,外加东宫六率。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节制天下折冲府。左、右卫皆领六十府,其他诸卫领四十府。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三府。”
“折冲府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一千二百人,中等一千人,下等八百人。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每军府辖四到六个团,每团二百人,团设校尉。每团辖二旅,旅百人,旅设旅帅。每旅辖两队,队五十人,队设队正。每队分为五伙,伙十人,伙置伙长。”
“寻常大将军,按制,可有一旅亲兵。但是如我义父,只有亲兵几十人,为何”李牧看向李重义,道:“此处是长安,天子脚下,身为将军,手底下养那么多兵干什么若是朝中有人看你不顺眼,随便诬告一个‘蓄养死士,意图谋反’,这个帽子扣下来,若是惹得陛下生疑,阖府上下,命还在么”
李重义听得愣了,赶紧道:“大哥,既然如此,那……那咱们一个也不要了!”
李牧又笑,道:“却也无妨。护卫山谷,确实需要这么多人,我也没有多要。再者……”李牧叹了口气,语气凝重:“你不明白,我有必须要一团人马的理由。”
李重义不明白,呆呆道:“大哥,一团人马是二百人啊,为什么咱们要三百”
李牧正色道:“因为,我们是独立团。”
李重义一脸茫然。
李牧也不知如何解释,索性不解释了,道:“说了你也听不懂,总之,你就记住,独立团永远是我李云龙说了算,不归任何人管就对了!”
李重义听得更懵:“大哥,你不是叫李牧吗什么时候改名了”
李牧恼羞成怒,道:“老子姓李名牧字逍遥号云龙行不行你这憨货,最近废话怎么这么多问问问,问个没完!亏得你大哥我为你殚精竭虑,操心上火,你就是这样对待我的”
李重义虽然不知道李牧为什么生气了,但看他生气了,还是低头认错,道:“大哥,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乱问了。”
“哼!”李牧面色舒缓了一些,道:“明日见到李尚书,虚心请教。至于淘汰的士卒,也不要让他们寒了心。我会跟知恩打招呼,让她给你准备两千贯,到时候每个人发十贯钱,再送他们回屯卫,不让他们跟着白忙活。”
“知道了。”
李牧喝完碗里的酒,酒气上涌,脸蛋泛红,道:“你自己吃吧,我回去睡觉了,明天等我起床,一起去工部找李尚书。”
说完,不等李重义回话,李牧已经摇摇晃晃地走了。
……
“夫君,你的手怎么了”
上床的时候,白巧巧看到了李牧发青肿起来的手,心疼道:“这是哪个恶人,把你的手捏成了这样,不成,咱们得找他评理!”
李知恩也道:“不如报官吧”
“报什么官”张天爱抓起鞭子,道:“打上门去不就行了说吧,是谁,我去给你报仇!”
刚才见面的时候,李牧把手背到身后去,就是怕见到这样的局面,没想到还是没躲了。
“把鞭子放下……”李牧压了压手,道:“是程伯父,开玩笑的,喊打喊杀做什么”
白巧巧心疼得直掉眼泪,道:“便是程伯父也不能不讲理呀,咱们自问对他没有失礼的地方,倒是他,经常来咱们府上胡搅蛮缠。因为是长辈,就这样欺负人吗夫君,不能这样忍让!”
李知恩也跟着点头,道:“对,不能忍!”
李牧苦笑不已,平日里白巧巧最是能压事的脾气,没想到今日却转了性子。李牧也知道,白巧巧是因为心疼他,心中暖和,但是若说这么点事去找程咬金的麻烦,却是万万不能的。
李牧把白巧巧揽入怀中,道:“夫人,程伯父虽然放肆了一些,但咱们来到长安,他也是帮过不少忙的。再者说……其实,他、他也没讨了便宜去,我看这事儿就算了吧。”
“什么叫他也没讨了便宜去他把你捏成了这样,还不算便宜么”
李牧咧嘴讪讪道:“大个儿也捏他了,他给我捏青了,大个儿给他捏紫了,要真的打起官司,咱们不占理。”
“……”
这下白巧巧倒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天爱在旁边听着,哼道:“巧巧你别心疼他,他自己作的,赖谁你也不是不知道他的性子,若是他吃亏
第294章 心忧
李知恩跟了白巧巧这么久,自然知道她要做什么,忍着笑,伸手拉住张天爱,道“姐姐不要急,现在你去了,夫君可就真的要逃了,还是让夫人去吧,咱们在这儿等着。闪舞”
张天爱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她是真的怕李牧跑到王鸥那里去,那个狐媚子,明明已经三十多了,还长得那么年轻,妖里妖气,一看就不是好人。
白巧巧逃也似地走了,这一去就是半夜没回。张天爱起初还在苦等,但是等了两个时辰也不见人,实在是睏得不行了,稀里糊涂地睡着了。等到第二天醒来,白巧巧却出现在身边,心中顿时觉得有些奇怪,却又不知道哪里奇怪,茫然呆坐了一会儿便起床了。
李牧也起得早,张天爱溜达到前院,刚好看到李牧从工作室出来,俩人撞了个满怀,对视了一眼,各自心虚地错开了眼神。
李牧是心虚昨天和白巧巧折腾了半宿,恐怕张天爱察觉。而张天爱则是担忧自己和李牧的关系,昨日他那么怕,必定要疏远了。若一直这样下去,还如何成亲,如何做夫妻
“你……是不是后悔了”
张天爱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倒把李牧搞懵了,呆问道“后悔什么”
“后悔答应娶我做四姨太。”
“没有啊,我说过么”李牧打量着张天爱的样子,恍然明白了,试探地伸出手,见张天爱没有条件反射地抬腿踹过来,便奓着胆子抓了她的手。张天爱身体一僵,有一个下意识要抽手的动作,却努力忍住了,没有动弹。
李牧长出了一口气,道“是这样的,你误会我的心意了。”
“嗯”
“我吧,是怎么想的。你看咱俩虽然定了终身,但是毕竟还没有成亲。若是这样就睡在一起,于你的名节有损。”
张天爱忙道“我不在意的。”
“不、不在意吗”李牧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不愧是边塞女子,果然是豪迈!
“但是我在意!”李牧一片深情道“我娶你,是因为我喜欢你。你是我的心上人,我怎么能允许自己随意地对待你呢你有父亲在世,我也有母亲在堂,如此婚姻大事,不过聘礼,没有婚书,如何能行”
张天爱狐疑地看了李牧一眼,道“知恩不也——”
“那不一样!”李牧认真解释道“知恩是巧巧的丫鬟,在中原有个说法,叫做通房丫头,不需要这些复杂的规矩。而且知恩是高句丽人,据她说,她的父母也不在了,就算想要过聘礼,也无法成行。”
“原来是这样。”张天爱了然般点点头,忽然看到自己的手还被李牧拉着,赶紧缩了回来,羞涩道“按你的说法,咱们还没成亲,不能给你拉手。”
“对对对……”话已出口,木已成舟,收不回来了,李牧只好捏鼻子认了,道“是该这样,那就不拉……”
张天爱又叹了口气,道“要不是听你说,我还不知道知恩有这么惨的身世。见她整日都快快乐乐的,我还以为她……罢了,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疏忽了,我这就去找她说话。”
李牧心中腹诽,明明你进门最晚,你是四姨太,人家知恩是二姨太,要叫姐姐,也该你叫人家姐姐。倒是厚脸皮,自称姐姐了。
不过细想这也不能怪她,巧巧也是叫她姐姐,还叫王鸥姐姐呢。那日自己定的规矩,跟没说一个样,又乱七八糟了。
忽然李牧想起了什么,脱口而出道“找知恩说话,可别把巧巧吵醒了,让她多睡会儿,她昨夜累着了。”
“嗯”张天爱狐疑地看着李牧,道“巧巧不是给你涂药么涂个药也会累着”
“呃……”李牧咔吧咔吧眼睛,道“涂完药,我们还聊天啦,聊天也、也挺累啊。”
张天爱脸上狐疑之色更浓,英气地眉毛蹙了起来,忽然脑海中闪过寨子里那些婆子闲言碎语过的话,恍然明白了昨夜的事情。脸颊顿时飞起一团红云,狠狠地瞪了李牧一眼,道“都是你这个坏人,都把巧巧教坏了!不理你了!”
李牧见‘大势已去’,瞒不住了,索性真个厚起脸皮,看着张天爱的背影大喊道“坏什么坏等咱们成了亲,你早晚也要被我坏一下的——”
张天爱捂住耳朵,跑得更快了。小竹和小兰从旁边走过,偷偷瞧过来,李牧虎着脸瞪过去,两个丫鬟嬉笑地跑开,口中道“昨夜好大动静,咱们都听见了呢!”
“听见什么了”李牧咋呼叫道“真是少打,给本侯站住,看我不罚你们!”
俩人跑得更快了,她们一点也不怕,相处了这么久,李牧虽然嘴上总是一副恶人样,但还真没打过下人,而且因为上次说过的帮下人们赎亲人的事情,早已收拢了人心,阖府上下,都把他当做是亲人看待,做事更加尽心尽力。这畏惧之心,也就小了。
“老大,你醒了。”
李重义走过来,脸上一点也没有宿醉的样子,昨天喝得那点酒,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李牧抓抓脑袋,道“你去整队,然后带人先去工部,带着钱,路过西市,给士族买点吃的,别饿着了。我洗漱一下,吃过早饭再过去。”
李重义点点头,转身走了。李牧来到独孤九的房间门,敲了敲窗户,喊道“别喝点酒就装死,赶紧起来,洗漱吃饭,今天有事要做!”
“知道了——”
屋子里传出一个女孩的声音,尾音戛然而止,沉默了一会儿,又传出独孤九平日的声音,道“知道了,大哥少待,这就来。”
显然是把面具又戴上了。
李牧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自顾去了厨房。
……
第295章 往事如烟
看到奏折上泥孰的名字,李世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十年前。
武德三年,天下初定,但是仍有各路反王未灭,称不上安稳。彼时的李世民,也还不是天策上将,一心只想着建功立业,为父兄分忧。
当时的天下,若论兵锋之盛,无出东突厥者。颉利也是那一年继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为了平定中原的大业得以顺利进行,李渊只好委曲求全,多多赐与。然而不能使其满足,屡屡纵兵犯边。
为了遏制东突厥,李渊便偷偷遣使联络西突厥,希望西突厥可以出兵,让东突厥有所忌惮。彼时西突厥已经休养生息多年,大可汗统叶护也算是一个雄主,心心念念想要报当年被东突厥驱赶之仇。见到大唐的使者,欣然接受了联兵抗东突厥的协议,为了表示诚意,派侄子阿史那泥孰为使节,来到长安。
为表尊敬,李渊便也下旨,让李世民接待泥孰。
二人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识了。
同样的敌人,共同的目的,相仿的年纪,让二人有非常多的话题可以聊。泥孰自小生长在西域,他见过的东西,多是李世民没有见过的。他对李世民讲了很多西域的事情,骆驼,胡女,海市蜃楼,无一不让李世民叹为观止。作为回报,李世民也带泥孰领略了长安风光,高耸的城墙,斑驳的古刹,风土人情,各色美食,尤其是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地折服了这位突厥少年,让他流连忘返。
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一个半月过去了,阿史那泥孰不得不启程回返了。他肩负使节之责,还要回去禀告两国合作的进展。
阿史那泥孰心里清楚,西突厥距离长安,何止千里之遥。这一次分别,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回来。而且一个半月的相处,泥孰也与李世民有了很深的交情,因此在临别之际,他提出要与李世民结为兄弟。
李世民当时只有二十二岁,城府还浅。他与泥孰相伴一个半月,对他的人品也非常敬重,泥孰提出结为兄弟,李世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何况当时大唐的情况,非常需要西突厥这个外援,就算是为了大唐,他也没有不答应之礼。
翌日,二人以突厥礼节结为兄弟。李世民摘下腰间玉佩赠给泥孰作为信物,泥孰则送给李世民一张突厥强弓。这张强弓,李世民一直带在身边,后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用它,射死了兄长李建成。
再后,李世民登基为帝。但他却无法面对这张射死兄长的强弓,于是在贞观二年,祭祀李建成时,他让高公公偷偷把这张弓烧了。
泥孰回到西突厥之后,极力促成西突厥与大唐修好。也正是因为有了西突厥的帮助,对东突厥的牵制,大唐才得以空出手来,平山东,下江南,一统中原。
李世民登基为帝时,传谕四方,西突厥也收到了消息。泥孰还曾特意派人送来一封信,恭贺李世民成为大唐皇帝。但是这封信,李世民却没有回。他已经是皇帝了,年少的那段结义之情,他不否认,却也不想提及。
而且这兄弟之情,让李世民内心非常痛苦。不管怎么说,他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一个连亲兄弟都能杀的人,若说他在乎结义之情,天下人会信么
李世民是一个自负的人,既然没有人会相信,那么索性就不提了。从那之后,他刻意淡忘此事,随后为了准备复仇颉利,大唐上下都忙碌起来,李世民更是恨不得一人分做几人,也无暇想起了。
没成想,今日却受到了这样的消息。
一代雄主统叶护可汗身死,泥孰被推举为大可汗。但泥孰却又不肯,迎立统叶护可汗之子。为统叶护可汗报仇,却因此招来杀身之祸,逃亡焉耆国。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内心非常复杂。
他虽然刻意淡化与泥孰的结义之情,但是在他心里,他其实是在意的。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杀死亲兄弟,是不得已为之。只是天下人认为他冷血,他不屑解释罢了。
泥孰是他的结义兄弟,于情于理,他都觉得自己应该在意。
但是转念一想,在意又能怎么呢且不说大唐刚灭东突厥,急需休养生息,无力再战。就算可以,作为大唐的君主,难道要为了一个突厥的结义兄弟,兴起刀兵么
须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库空空如也,拿什么筹措粮草
而且,大唐距西突厥,相隔何止千里,就算想帮忙,难道要大唐健儿,穿越沙漠,去征战吗西突厥可不是弹丸小国,其势力虽远在西域,但附近多年没有劲敌,只怕势力不在东突厥之下。打,就能打赢么
万一输了,大唐怎么办
诸多心思闪过,李世民已经做出了决断。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为这个结义兄弟出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