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下次再告诉你。我觉得有点冷。”她说。

    魏一涛毕业后,希望文学社的社长由邢超担任。邢超比乐迪低一级,是机械制造专业9级学生,在机6八班。

    张琰是去文学社次数最多的同学,也是为数不多有钥匙的社员,文学社当时设在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相隔着草坪和长廊。下午放学后,如果不和胡宛如在一起他必然要去那里。在那里他喜欢干两件事:一是把历年来的校刊《希望》一本接一本读;二是主动打扫卫生。

    说是在希望文学社打扫卫生,实际上是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把这里的每一寸地面,桌子上的每一件物品都齐刷刷过一遍。他觉得这里的每一张草稿纸,每一支彩笔,每一张带着墨香的清样,都迸射着文化的因子。这里没有教学楼里的嘈杂,圣洁得没有尘埃,有的只是让人迷恋的空气,这种空气里充满了养分,每吸一口都让人得到滋养,令人陶醉。

    这天下午,刚刚下过一阵雨,空气变得格外清新。

    张琰静静地坐在窗户前,从这个角度看着外面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但又是全新的。就像一起长大的亲密无间、两无猜的女孩,几年未见,再次重逢时,她还像时候一样天真地向你跑来,张开已经发育得细长柔美的双臂膀一下子抱住你的脖子时,你会发现你对她的了解还只是那个童年。当她银铃般的笑声飘进耳朵,痒痒地触及着你的耳膜时,你才会觉得一切都是全新的。

    雨过天晴,这些草儿变得分外翠绿,像刚刚洗涮过一样,微微攒动着,任性而纯美。一滴滴露水晶莹剔透,沿着细草的叶子往下滑,一滴,一滴,一直从草尖滑到草根,直到消失在泥土里。

    爬满绿藤的长廊绕着大半个草坪曲折蜿蜒,把藤下男女同学遮挡得严严实实。藤条上枝、茎、叶高傲地抬起头,努力地向着天空。

    被冲刷过的天空湛蓝湛蓝,阳光与水气在天边交汇形成了一道拱形的彩虹,色彩斑斓,绚丽多彩。张琰的目光渐渐停留在教学五楼的那个窗户,那个他和胡宛如晚自己课间约会的地方。

    胡宛如的声音从他心里响起:“从今天起,我们,我们也应该有属于我们的秘密……”

    “嘭!嘭!嘭!”这时传来了敲门声。




第一百八十一章 民国服饰
    张琰拉开门,同级会计50班社员常诗诺走了进来。她留着短发,戴着银丝细框红边眼镜。她穿着天蓝色底襟圆摆中袖短衫和黑色绸裙,齐耳剪发拢着细腻光洁的脸颊,更显清爽,清纯。

    “你也来了”常诗诺一进门就问。

    “放学了,我没事就来这里了。”张琰将目光刚从美景中收回移到常诗诺身上,他觉得文学社就是个童话世界,此刻他正置身处于此。

    她走到办公桌前,这里已被收拾得整洁一新。

    “你今天写稿子了吗”她问。

    “没,我也是才来进来的。”张琰说,“我还没想好要写点啥。”

    “我也是。放学了没事干,就想在这里待一会。”她说。

    “哦……”张琰支吾了一声接着说,“你的衣服很漂亮。”

    “是吗”常诗诺笑着问。

    “嗯。”张琰点点头说,“这衣服我在电视上看过,好像是民国时女子学校学生穿的。”

    “好看吗”她问。

    张琰点点头。

    “我也是从电视上看到的,看到的第一眼我就非常喜欢,就让家乡的裁缝给我做了一身。不过我上初三时只穿过一次,还是拍毕业照那天。”常诗诺说,“衣服刚做好当天我在家里试穿,午饭后厂里几个同学叫我去上学,她们看了后都很羡慕,可是她们却劝我不要穿去学校,说老师肯定会批评的,因为全校也没人穿这种衣服。”

    常诗诺继续说:“我问她们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她们说不出原因只是说反正怪怪的。”

    “那你现在就不怕”张琰问。

    “不怕!《学生手册》里只是说不让女生穿奇装异服,我这算奇装异服吗”说这话时常诗诺眨了眨眼睛,隔着透明的眼镜片,可以看见她薄薄的双眼皮。

    “不算。”张琰简直是附和。

    “老师今天上课时已经看见了,啥也没说,倒是有好多女生下课后都围过来看。看就看呗,反正我已长大了,又不是初中生……”她说话的语速不快也不慢,很温和也很平缓。

    “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衣服”张琰问。

    “你为什么喜欢文学”她反问。

    “这……”

    “呵呵。”常诗诺调皮地笑了笑说,“这种衣服很适合我。定做了这身衣服后我才知道,民国初年时,受到清代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的一些新型知识分子就把服饰变革和女子解放联系了起来,他们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

    女孩服饰是张琰成长中的又一个未知领域,对此他没有发言权。

    常诗诺说:“民国初年满族服饰受到摒弃,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女装才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平直的造型,衣服才设计的更为合体,也才体现出了女性的秀体之美。”

    秀体之美!张琰这才发现常诗诺亭亭玉立,温婉动人,清秀的颈项,中袖外露的圆润的胳膊雪白而纯净,身材凸凹有致……他不由得把目光停在她身上。

    常诗诺见张琰没有说话便看着他。

    他赶紧将目光移来,一种负罪感立即油然而生,他的脸“唰”的一下红了,开始发烫,他这才感到自己竟是这样的可耻,赶紧慌乱地把脸转向窗外。

    常诗诺接着说:“民国女性服饰元素其实非常多元化,有的现代而古典,有的性感而婉约,有些还受日本女装影响,设计成了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和黑色长裙。你知道吗,那时人们把这种服饰叫‘文明新装’,这些衣服都体现女人的美……我最不喜欢清代的服饰,跟个大布口袋一样,难看,压抑。”

    对于女性服饰张琰没话可说。

    “我喜欢有民国元素的服饰还有一个原因,这个你是知道的,我喜欢看琼瑶的说,上初中时虽然时间很紧张,我还是偷偷看完了《烟锁重楼》、《水云间》、《苍天有泪》、《烟雨烟雨蒙蒙》这些书,几乎讲的都是民国时的故事,所以也就喜欢上了民国的女孩衣服了。”常诗诺说,“不过,我们许多江南女孩也都挺喜欢有民国特点的服饰。”

    张琰不知道应说什么,觉得自己竟如此浅薄。

    常诗诺这才意识到她是在冲着一个男生说女孩服饰,就赶紧说:“噢,我不应该给你说这些,你是男生。”

    “没事,你这么一讲,我真的知道了很多知识”。张琰脸上的红色这时已退却了。

    “往期的《希望》杂志在哪儿我看看。”党诗诺问。语调依然是不急也不慢。

    “噢,在这儿……给!”他把它递给她。

    中国的校园文学八十年代曾风靡一时,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不光在工科学校,就连许多文科院校里,这种奇观也渐渐退潮。

    张琰入校那年,学校有位校园诗人胡杰,声名大噪,在社会上的校园诗坛也有名气,他还出版过一本诗集《放飞青春的梦》。让张琰兴奋的是他在认识社长魏一涛后也有幸见到了这位诗人。

    胡杰没有加入文学社,而是在校团委主办的《洛明工业学校团员风采》杂志当主编。《洛明工业学校团队风采》是一个综合类刊物,《希望》是纯文学校刊。学校在文化宣传方面共有三个组织,此外,就是由校党办主管的广播站,当时广播站站长由胡杰兼任。这样,胡杰和魏一涛就成了学校里齐名的两大才子。

    他们都是张琰的偶像。

    写稿子成了张琰在学校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在《希望》上发表文章以外,他还经常到校阅览室,在这里,他他常常会遇到常诗诺,她看书很投入,从不和周围的人交流,特别喜欢看诗歌和言情类作品。无论是看书时秀丽端庄的坐姿,还是看到高兴时的抿嘴微笑,或是,动情时将纤细指尖伸进镜片下轻拭泪水时的动作,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温婉灵秀、白净可人的才女。

    张琰去阅览室时会带上笔记本,见到好的句子就摘录下来。他来阅览室目的就两个,一是看看人家的文章怎么写,二是哪里可以投稿。

    张琰的稿子都是手写的,每篇稿子得写厚厚一沓,修改就更麻烦了,巴掌大的稿纸用不同颜色的笔改改涂涂,大大的字用各种划线引出来,又是标圈又是画“八”字,凌乱不堪,有多少次张琰都辨别不出自己改过的内容。完后,还得再用标准稿子誊一遍再寄出去。

    张琰乐此不疲,他在学校的生活被凌乱不堪的稿纸和一遍遍誊写侵占着,而他对专业课却丝毫提不起兴趣。



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讲课了
    二年级上学期过得格外快,眼看这学期就要结束了,赵波涛和钱磊筹备“铁血研究会”的事情也一点点向前推进着。这天吃完午饭后,他俩来到学生会办公室找学生会主席牛一智,他原本是学生会副主席,孙文浩毕业后他被扶正了。

    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向牛一智说完后,赵波涛把《章程》递给他说:“我们已经准备了一年多时间,所有的想法都写进这里面了,你看看,我们希望这个组织能直接隶属于学校,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提供专门的办公场地,允许我们出一本杂志,杂志名字我们也想好了,就叫《铁血研究》,我们会结合我们的专业知识,定期把我们对军事和国防的想法表达出来。”

    “还有,我们需要学校帮我们联系专业的军事单位,一来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导,二来可以把我们研究会的同学发展成预备役军人。”钱磊说,“我们既然要搞军事研究,这就少不了要对我们的研究会成员进行一些军训,组织我们参观一下军营,体验一下军事生活。”

    听他们这么一说,牛一智眼前一亮,连声说:“不错不错,这个想法好,这和咱们学校的特点比较接近,咱们的校训是明德、严谨、求实、创新。你们这个研究会最能体现出‘创新’这个词的内含。”

    牛一智一边说着一边翻看着《章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赵波涛看看钱磊,钱磊看看赵波涛,他们会心地笑了笑。

    “为了更好的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深入了解中国国防知识,开阔视野,特申请成立铁血研究会,以体现当代工校青年的报国之志……”牛一智念了开头的一段文字后说,“《章程》写得不错,看来你们是下工夫了。这样吧,我先把这事向学工办兀主任汇报一下,一有消息我就给你们通知,你们觉得怎么样”

    “太好了。谢谢牛主席!”赵波涛赶紧说。

    “请叫我牛一智,我们是同学,还是直接叫名字好。”牛一智说。

    “对,对。叫名字亲切。”钱磊打着圆场。

    他们正要离去时办公室的门突然开了,田庆文进来了。他没想到他们班的两个同学都在这里,就先跟大家打了声招呼。

    “计算器知识讲座的海报贴出去了吗”牛一智问。

    “刚贴出去。”田庆文说。

    “到时你可得给大家好好讲一讲,作为工科学校的学生,不会应运计算器怎么办有的同学到现在还不会熟练运用计算器,计算器上的有些功能从来都没用过。”牛一智说。

    “八0的功能没用过……”田庆文说。

    “这么多功能没用过”牛一智有些惊讶。

    “是啊,不光不会熟练应用,而且,许多同学连计算器都不会选择,往往会花高价买到次品计算器。”田庆文说,“讲课时我还得给同学们说一说怎样选择性价比最好的计算器。”

    赵波涛和钱磊互相看了看,面面相觑。

    田庆文要搞计算器讲座的事情安排在了下周二下午以放学后,这几天,他正在紧锣密鼓进做着各项准备,晚自习下课后,他依旧在教室里备课,这是他的第一次讲座,他要反复练习,要控制好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把销售计算器的内容植入到讲课内容中去。

    可是,怎么才能在讲课中不露声色地将销售计算器的广告插播进去呢他一直在冥思苦想。

    晚上十点半是公寓关门和熄灯的时候,他独自在讲台上演练了好几遍以后,赶在公寓关门前回到了9寝室。

    他刚一推开寝室的门,武军强就开玩笑地冲着他说:“田教授回来了”

    一听这话,田庆文就知道他的这张海报已经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他苦笑了一下说:“什么教授我现在还是满头雾水!”

    “伙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来这话一点不错啊!要不是赵博士说,我们还都不知道你在偷偷做买卖。”武军强向来大不咧咧,口如悬河,“不错,伙子有头脑,是个人才!”

    田庆文的脸“唰”的一下红了,但很快又恢复了本色。“赵博士怎么知道我搞这档子事”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武军强拍拍他的肩膀说,“没事没事,做生意不犯法,你子有胆,我支持。”

    这时,赵波涛恰好从9寝室敞开着的门口路过,武军强一眼就看见了他,赶紧冲着他喊:“赵博士,你过来!”

    赵波涛一进来就问:“什么事”

    “田教授问你怎么知道他卖计算器”武军强直言。

    赵波涛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一看见田庆文的目光就赶紧避开。

    “怎么不说了这不是你和钱磊刚才给我们说的吗”武军强转过脸问张琰,“张琰你说是不是”

    张琰顿时无语。

    “你刚才不是还很好奇吗这会怎么都不说话了”武军强看看张琰撇撇嘴说,“都是些啥人嘛!男子汉大丈夫敢说就得敢当。”。

    躺在台灯下看书的赵利阳一直把武军强当作半吊子,看着他这样搬弄是非,目光从书的边缘掠过,鄙视着他,然后,索性拿着书侧身对着墙壁看了起来。

    “也没啥。庆文,我们只是随便聊聊。今天大家都看到了海报,才知道你是主讲人,我们很高兴,就说起了你的话题。”张琰说。

    “是啊,是啊。我们只是随便聊聊,随便聊聊……”赵波涛赶紧说。

    “啧,啧,啧……看你们还是男子汉还是兵工学校的学生,还立什么报国之志屁大点事都不敢于承认。庆文,来,我告诉你,说你卖计算器的人是赵波涛和钱磊,跟着瞎讨论的人是……是所有人。”武军强把赵波涛和张琰他们扫了一眼说,“我觉得这是好事,让庆文好好讲,我支持!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比如擦黑板,倒水什么的……下周我给你当秘书。”

    武军强三言两语就把这事说清了。田庆文见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回避什么,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跟大家聊了起来。

    一直奉行半军事化管理的洛明工业学校自建校以来,冬季和夏季两个作息时间就没有变过,这时寝室里突然熄灯了,一片漆黑。大家这才回到了各自的床铺上。赵波涛住在对面寝室,他只好摸黑过去。




第一百八十三章 托
    田庆文卖计算器的话题并没有因为熄灯而终止。武军强听田庆文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清楚后,才知道他的心思就在于如何把销售计算器的广告嵌入到讲座中,通过讲座增加一些销量,而且还要规避《学生手册》中不准学生卖东西的风险。
1...5758596061...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