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太阳已经渐渐地悬在了头顶,阳光几乎快要直射而下。同学们已经站不住了,东倒西歪。
闫奋进把大家扫视了一圈依旧微笑着说,“以后,你们的工作就是注意要跟车间、钢铁、兵器打交道,要和图纸、设计、制造做朋友,所以,也要有钢铁一样的意志,有的同学才晒了一会太阳就已经受不不了,那将来还怎么参与到国家重型兵器的研发和制造”
“站好,站好,大家都站好。”队伍里的赵波涛赶紧冲着同学们说。
闫奋进笑了笑说:“车、磨、铣是切削加工的必经途径,世界各国的机械加工都少不了这些基础加工。同学们在第二个阶段的实习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把自己学到的理论与实践要结合起来。实习完了以后每个同学还都要写实习报告,所以你们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在这里实习和你们平时在教室里学习,本质上是一样的,希望同学们要高度重视,把本领学到手,千万不要把实习当儿戏当成体育课了。”
太阳之下,同学们的体能也正一点点被消耗着,他们都已经站得腿脚发麻,无精打采了。老师的话已经有点左耳进,右耳出。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进到车间
闫奋进皱着眉头看了看手表说:“好了!实习前的内容我就先讲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我的话有点多,说得多了大家也不一定都能记得住。但同学们要知道这是在上课,学校规定进厂前的讲述的内容不得少于1个时,为什么要在这个规定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不!学校这样设置课程,列出这样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就是先要让大家对工厂的辛苦能有一次体会,让大家感受一下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闫奋进说,“兵器制造不同于普通的民品生产,如果生产者都没有钢铁一样的意志,还怎么承担国家的兵器制造”
“好!现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重点内容我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会在每一天的实践中进行,从现在起,大家的作息时间将完全和工厂工人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不再有45分钟后的课间休息,上厕所也得请假。”闫奋进的语气一直很平和,在太阳下站了这么长时间,他的额头也渗出了一层汗珠。
同学们见老师的训话就要结束了,突然也都打起了精神。
“你们是将来的干部,我有一句话要提醒大家,你们进了车间以后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岗位上的工人,不管他们年纪大,都得称人家为师傅。这是我们对自己行业领域里同行最基本的尊重。这个习惯和礼貌要从这次实习中养成,不管你们将来工作后是技术员,还是将来会成为工程师或者专家,请一定要尊重普通劳动者。”闫奋进说。
9月的太阳还是有点毒,大家都暴晒在阳光之下。
“在中专学校,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外,每个同学也都要学会做人。对了,同学还记得我们洛明工业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吗”闫奋进说。
“明德、严谨、求实、创新。”赵利阳抢先回答道。
“很好,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每个学校的校训都是办学理念的结晶和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校训。”闫奋进突然又问,“那谁给我解释一下‘明德’是什么意思“
“老师,不,闫工,明德的意思是要明白道德。”孙娟回答道。
闫奋进笑了笑说:“从字面来讲也是这么个意思,可是再深入一点的意思大家明白吗”
这是一个开方式的问题,同学们这下就开始交头接耳,互相讨论了起来。
这个问题班主任王自民在他们刚入校时就讲过,当时,专门学习过校史而且还考过试,这个词是有出处的,但究竟出自哪里大家又众说纷纭。这会,大家已经把王自民老师的原话组织不到一起了。
“我想,同学们应该都知道,只是一时说不出来了。”闫奋进看着大家窃窃私语分别交流着就说,“没关系,我来再给大家讲一讲吧,这下,你们最好要记住。”
队伍里变得安静了,同学们都洗耳恭听。
“‘明德‘这个词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说的是一个人要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当然了,这也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闫奋进说。
他此言一出,立刻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他们没想到眼着穿着工服戴着帽子的老师,居然像文科老师一样熟悉古文,而且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张琰跟同学们一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你们从现在开始去尊重工人师傅就是明德的第一步,这也是一种品德。从你们上学起到现在,你们只跟同学和老师打过交道,从来没有跟其他社会上的人打过交道。我们的工人大都是从社会上招聘来的,他们不是咱们学校的老师,所以,他们也将是帮助你们成长的第一拨社会人。我想,在这次实习中,如何学会为人处事也应该是你们需要学习的。”闫奋进说。
这时,他又看看表说:“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排成队跟我进厂,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今天上午先是进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和实习要求教育,接下来,就是参观我们的校办实习工厂。从下午起,就正式进入第一个阶段的实习,也就是到钳工车间挫榔头。下面请跟我来……”
闫奋进说完就带着同学们转身朝校办实习工厂里头走去,很快,几座高耸的框架式建筑就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这里便是机械加工车间,车间门口的院子里长满了野草,屋檐下潮湿阴暗的红砖上长着青苔。院子里存放着或锈迹斑斑的废铁,或堆积着半人高的从粗加工中,车下来的长长的打着卷儿的铁屑。
“咱们厂里的车间主要分为两个,一个是钳工车间,另一个是机加车间,对了,同学们,以后我们所谓的‘机加’就是‘机械加工’的简称。”闫奋进说,“钳工车间是这次动手制造榔头的车间,这一周的课也由我来代。第二个阶段我们要进入机加车间参观实习,到时会把大家分成组,分配到每个工种,主要由师傅们代你们。我们先从钳工车间开始参观……”
钳工车间是一间二十几米长的很宽阔的大房子,里面只有两个穿着工服的年轻人,车间里杂乱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零件,几块跟擀面板一样平整但要比擀面板大出许多倍的长方形铁板,黑乎乎的,这便是钳工的操作台。操作台的四个边上,每隔半米就夹着一个老虎钳。
汽01班同学的到来打破了车间里固有的安静,从操作台上厚厚的一层灰尘可以看出,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房子很大,一说话还会传来回音。
闫奋进叫那两个工人把灯打开,这时,黑乎乎的车间里才亮了起来,操作台上反射着黑黢黢的光。
第一百六十六章 锉榔头
按照实习计划,实习第一天上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下午两点,第一个阶段的实习正式开始了。
闫奋进站在黑黢黢的操作台前,拿出一个锈迹斑斑圆柱形毛坯铁柱材料说:“同学们,从现在起将进行第一课——锉榔头。就是要把这个毛坯通过锉刀锉成一个四边形的立方体榔头,这是钳工入门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锻炼手工的基本功。”
同学们的眼睛跟着老师手里的毛坯微微移动着,在操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锉刀。
“同学们不要看这个榔头,这可是最基本的钳工工具,榔头的种类也很多,是根据形状和用途分类的,大致可以分为圆头锤、榔头、钳工锤等。榔头是钳工最常用的工具,当然,一般的作用就是锤击。”闫奋进说,“钳工车间都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工作。这次,你们加工榔头的工期为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就这么点玩意能要一个星期”同学们一片唏嘘,互相议论着。
闫奋进笑了笑说:“你们可不要看榔头加工过程,一个星期的时间并不宽裕,加工榔头涉及到了钳工的主要内容,比如刮研、钻孔、攻丝、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等等。通过这次亲自动手,你们将了解到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检测。的一个榔头,浓缩了机加工的许多基础性内容。”
同学们围绕在老师身边,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孙娟和赵利阳生怕落下一个字,一左一右挤在闫奋进跟前,老师手里的毛坯铁柱举起或放下时,总害怕胳膊肘撞到他们。
“同学们,如果让机器来加工的话,这个玩意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精度也非常高。现在已经有了数控机床,我国的机加工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有些改变是颠覆性的。可是,我们为什么非要拿出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手工加工呢”闫奋进说,“任何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和飞跃,也都需要基础技术和学科的支撑,飞机能飞上天,还不是人类观察蜒蜻受到了启发所以,无论将来的中国兵器工业怎么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怎么飞跃,但万变不离其踪,就是要依托于基础技术,要基于基本原理。”
赵波涛是用两个耳朵在接收两种信息,他的一只耳朵是在听老师讲,另一个耳朵旁边是钱磊在噗呲噗呲给他讲,他就跟老师的助教一样,不断地给他解释着每一个名词,说着他所知道的机加工。
夏轩和武军强站在最后一排,武军强深陷的眼窝里,目光有些深邃地看着老师。夏轩不时东张西望,转身看看这个,走走两步看看那个,但他从来都不会伸手去摸这些东西,他怕这些铁器会污了他的手。
队伍跟前还站着上午的那两个伙子,他们是钳工车间里的助教师傅。
“手工加工榔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同学们作业时一定要注意防护。”说到这里,闫奋进冲着那两个年轻师傅招呼了一声说,“手套都准备好了吗”
“好了。”那两个年轻师傅回答。
闫奋进又对同学们说:“以往每届学生在实习时,手上都磨出了血泡,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劳动,考验的是你们的耐力和细心,锉榔头也很乏味。你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没吃过苦,大家在锉榔头时要戴上手套,做好防护。”
闫奋进说完就让两个助教师傅把白色的线手套发给了大家。
“在加工过程中,老师允许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劳逸结合,也鼓励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感受。我们已经把锉榔头的实习任务,按一个星期的课时分配到每一天,每天下班时都要对照进度表进行检查。”闫奋进说。
完后,闫奋进把同学们分成了四个组,每个年轻师傅代两个组,他负责的是讲解,而两个师傅负责的是实操。接下来,个锈迹斑斑的铁柱被发到每个同学手里,同时也给他们发了各式的锉刀和游标卡尺。
要把这些铁柱子变成一个个榔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起初同学们还有点好奇心,按老师的讲解和要求把铁柱夹在老虎钳上定位,划线,然后一刀一刀的锉。
孙娟不像别的女生那样娇气,一身工作报再配上同一颜色的长檐帽,低着头二话不说就锉了起来。不一会儿,白手套上便满是殷红的铁锈和黑色的铁沫儿,她似乎不知疲倦,锉刀在她手里一推一拉,反反复复,毛坯铁柱上刺啦刺啦传来沉闷的声响。她的鼻尖上挂着几颗晶莹的汗珠。
“同学们都注意一下,大家的挫刀一定得锉到位,控制好锉刀的速度和角度,这是钳工最基础的工作,练习的就是锉法,大家一定不能急,要图快,那直接在车床上车不就完了”闫奋进围着黑黢黢的操作台边看边说,不时纠正着大家的动作和姿势。
钳工车间里“刺啦刺啦”的声音此起彼伏,经过巨大的铁制操作台的传播,这种声音似乎还没放大了,一层细细的铁沫儿浮在操作台上,在震动中抖动着,跳跃着。汽01班40个学生在偌大的操作台边围了一圈,看上去还颇有些气势。
“大家要注意看图纸,要根据图纸加工零件。在锉的时候一定找好基准,按照步骤来,这就是机加中最基础的生产工艺。”闫奋进说完这话后在车间转一了会儿,便背着手去了车间外面。
同学们这时都已满头大汗了,有的同学便叫苦叫累,把锉去了一点皮毛的铁柱夹在虎口钳子上,开始休息了。
“休息,休息。等会再干,磨刀不误砍柴工。”武军强跟赵波涛的工位正好面对面,他“啪嗒”一声把钢锉往操作台上一撂冲着赵波涛说。
第一百六十七 叫苦不迭
赵波涛依然执着地锉着眼前这个一时半会还征服不了的铁家伙,汗水都掉在了操作台上。他抬头看了看武军强并没有说话,他嘴里憋一口气,要是说话泄了气,哪还有力气干活
“赵博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歇歇吧。歇歇。歇够了可不少干活。”武军强说。
这时,许多同学都已经放下了手里的锉刀,老虎钳前大都没有了人,他们早都去了车间外面休息了。孙娟却跟上了发条一样,手里的锉刀仍旧一推一拉。
赵波涛撂下锉刀冲着孙娟半开玩笑地说:“孙师傅,歇歇吧。别急着赶工期,可别把我们都给落下了。”
孙娟停下手里的锉刀,抬头看了看赵波涛说:“我是女生,没有你们力气大,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笨鸟先飞早入林,你们休息吧,我还是再干一会。”
赵波涛笑了笑也没说啥。他没想到这个孙娟还真能吃苦。
孙娟刚说完这话,突然,看见在车间角落里还有一个人正心无旁骛地“刺啦刺啦”地锉着铁柱,就冲着赵波涛喊:“博士,博士,谁说是我一个人赶工期啦你看看……”
顺着孙娟手指的方向,赵波涛看见赵利阳也跟铁柱杠上了,手里的锉刀有板有眼地锉着。
“嗨!利阳,休息,休息。你看,你不休息,孙娟也不休息。你们这是搞什么嘛恶意竞争啊”赵波涛开着玩笑说。
赵利阳这才抬起头,抹了一把汗,仿佛被拉回到了现实世界里。“我没搞什么竞争啊我是想在下午收工前能把这个平面锉到基准线。”
“哪能锉这么快啊你一个工能锉一个面照你这么说,一个榔头五个面,你两天半就够了”孙娟撇撇嘴说。
他们几个说着就把锉刀搁在操作台上,一起走出了车间。
车间外头凉风阵阵。
秋天的午后天空格外高,像一个巨大的蓝宝石被擦拭得发亮,一团团白云悠闲的在上面漂浮着,不怎么动,闲适而安静。燥热的夏天已经带走了叫人烦躁的热风,秋天的风不再像夏天那么燥热和张扬,总会给人一种适度和含蓄。风吹叶动,婆娑作响,同学们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在车间外面聊着天,个个叫苦不迭。
田庆文、钱磊、肖童健和班上的几个男生正围着两位师傅在聊天,他们嘻嘻哈哈不时会传来欢声笑语。
“一下午下来站得人腰疼。”田庆文说,“看来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了,我锉了一下午才锉掉了点铁锈。”
“是啊,师傅,我觉得我们都没必要学习做什么榔头,直接浇铸或者锻造一个,还不简单吃这力气没用。”肖童健说。
“胡说!你们没听闫工讲吗这是机加的基础课,必须得学会。我们厂里哪个工人不是从做榔头开始的光我家里就有好几个榔头呢。”钱磊说,“有一个榔头是197八年的,是改革开放那一年做的,跟我同岁。”
“吹吧。你就尽管吹吧!还跟你一样大”肖童健撇撇嘴满不在乎地说,“榔头又没有身份证,你咋知道是哪一年做的我还说他跟咱们国家同岁呢,你咋不说是1949年做的呢”
田庆文呲着白牙一个劲地笑,他在嘲笑钱磊吹牛。
“你不信那个榔头上写着字呢。清清楚楚写着197八四个数字。”钱磊争辩说。
“看把你还能得不行了,这牛还越吹越大了”肖童健一边轻蔑地看着钱磊一边说。这时,他看见了刚刚走出车间的赵波涛就冲着他喊:“博士!你过来。过来!”
“啥事”赵波涛走了过来。
“你是博士,你说说把字能不能写在榔头上,然后再放十六七年,字还非常清楚”肖童健问。
赵波涛被问的满头雾水,他纳闷地说:“这,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是碳元素的稳定性再好,也不排除物理磨损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