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顿时,潮湿阴暗的楼道里,厕所的臭气里,就混合着发胶和摩丝的气味。

    张琰一离开宿舍,就跟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起汇集到去食堂的路上,这时,正是大夜班和白班交接班的时候,也是常日班开始上班的时候,浩达棉纺织厂生活区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人们从不同方向朝食堂汇集,食堂门口就跟农贸市场一样拥挤和热闹。

    浩达棉纺织厂的职工食堂非常大,是一个独立的大院子,远比洛明工业学校的几个食堂和后来设立的小食堂加起来还要大,到处是人,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的干部职工跟子栎镇087厂一样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因此,人们的口味也不尽相同,蒸、煮、煎、炸、炒……各种小吃的香味、“嗞啦嗞啦”煎炸的声音和“嗡嗡嗡嗡”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吵得人脑门子发疼。

    在这些人群里,辨识度最高的当然是这些年轻干部,特别是从男单楼走来的这些年轻干部,棉纺织厂里女工太多,女干部很容易就会被淹没,这些男干部们鲜亮的打扮和他们洋溢着青春的脸,在穿着工服的人堆里,如鹤立鸡群一般格外抢眼。

    在跟赶集一样乱烘烘的人群里,张琰几乎是被裹挟着来到食堂的。

    食堂大门口摆着一张极其简陋的薄板桌子,桌子旁边的人早都挤成了一个大疙瘩,跟电影院门口一样,后勤科派来的两个中年女职工正在这里卖饭票。饭票跟邮票那么大,跟宣纸差不多薄厚,红的、蓝的、绿的、粉的、黄的什么颜色都有,最大面值是贰圆,然后依次是壹圆、伍角、贰角和壹角,每个面值都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卖票的女职工手脚麻利而且很负责任,一个人收钱,一个人撕票,她们会把每一张“邮票”递到每个人手里,饭票太薄了,要是递不到别人手里,弄不好,就会被风吹走,要是饭票被风吹走了可就麻烦了,这可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啊,每到这时,卖票也就被中断,这一疙瘩人都会弯着腰帮着找,找不到这张邮票,后边的人自然也买不到饭票。

    张琰昨天就遇到了一个马大哈女工,后勤科的人给她递票时,她手里正拿着找回的零钱,她往口袋里塞零钱时,不小心把那张薄如蝉翼的“邮票”弄丢了,然后,女工就慌里慌张满地里找,后边的职工一边嘟囔着“快点快点,马上就迟到了”,一边弯腰帮她找。

    这时,后勤科这两个女职工人停止了售票,在桌面上、桌子底下找个了遍,可是,死活没找到那张面值贰圆的饭票。

    “这姑娘咋就是个马大哈跟小孩一样,给个东西就弄丢”排在女工后面职工抱怨道。

    后勤科的一位女职工人首先不耐烦了,冲着这名女工说“这可是你自个弄丢的,跟我们可没关系。”

    她说着把双手一摊,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称呼?
    桌面上红、蓝、绿、粉、黄颜色的厚厚一沓饭票,整整齐齐地被压在一个玻璃条下,桌面上再无杂物。

    “你这是干啥呢连张饭票都拿不住,尽给人添乱”后面的人抱怨声再起。

    “一看就是个打工妹,啥都不懂!一看就没受到过城市生活的训练……”站在这位女工身后的一位中年妇女说,“你要么再买一张,要么赶紧走人,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我……我……”这位年轻的女工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张琰目测了一下她的年纪,估计也就是个初中毕业生。

    “你这丫头,你可别冤枉后勤科,我都看见了,人家可是把饭票塞到你手里了。”另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工说,“你不买了就赶紧闪开,后边的人都等着上班呢,大家迟到了你担待得起吗扣了我们的工资,你负责吗走开,赶紧走开到一边慢慢去找!”

    年轻的女工一脸沮丧,在众人的抱怨和指责声中,她只好转身给大家让开了位子。

    “下一个……你买几块钱的票”后勤科的人继续着她们的工作。

    年轻的女工红着脸离开人疙瘩后,还在思量着刚才弄丢的那张饭票,两块钱的饭票至少是她两顿时饭的开支,按照厂里现在的工资标准,如果在完成任务的正常情况下,她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两百多块钱,平均下来每天的收入也就12块多钱。

    沮丧、失落、委屈写在她年轻得几近青涩的脸上,她一边逆着人群往回走,一边又翻腾起自己的衣兜。突然,她从白色的围裙口袋里翻腾出了一张红艳艳的饭票,这正是那张油印着“贰圆”字样的饭票。

    “找到了!找到了!”她高兴地叫了起来,仿佛是翻腾出了一块金条。脸上的沮丧、失落和委屈烟消云散,瞬间开出了一朵绚丽的花。

    “傻子!真是个土老帽!”一位女工睥睨着说。

    见识了那位女工的遭遇,张琰买到饭票后小心翼翼地将饭票拈在食指和拇指之间,起初他还弄不明白,职工为什么一次不多买些饭票,免得天天都排队,后来他才明白了,他不敢一次多买的原因是,这张宣纸一样薄厚的饭票很难保管,弄不好就会跟那位女工一样,不知道把它放在了哪里。

    他可不愿意在那么多人面前出丑,不愿意让别人指责他是个傻子,是个土老帽。他知道自己跟那些头脑空空的女工们不一样,自己好歹也是个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学生,是厂里的干部。

    噢,对了,今天一开完座谈会,他就要被分配到车间或者部门了,自己会被分配到哪里呢在哪里当干部了呢

    吃饭简直就跟打仗一样,洁达棉纺织厂的食堂可不像洛明工业学校的食堂,每种饭菜都有一个窗口,而且都是用厚厚的通到屋顶的玻璃隔开的。这里没有窗口,分为室内窒外两个场地,室外的饭菜全部一家挨一家露天摆放,室内的每个菜品都沿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墙壁排成了长龙。

    对于有着5000名在岗职工的棉纺织厂,食堂里天天都是这么拥挤,这么热闹,小故事,小摩擦也天天都在发生。一些厂里的退休职工要么也会赶来吃饭,要么,买几个馒头转身就走,乱哄哄永远都是这里的特色。

    张琰买了两个馒头端着满满一碗稀饭小心翼翼来到餐桌前,这里早已人满意为患,哪里还有他容身的地方他跟耍杂技一样手都不能乱动,从这一排走到那一排,又从那一排走到这一排,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坐的地方,手里的稀饭不时会漾出来,他只好边走边用嘴吸着。

    “张琰!”他刚走到食堂中间的餐桌前时,突然听到有人叫他。

    张琰循声转过头,只见在餐桌旁黑压压的人群里,有个人正朝着她招手。稍微走近两步,才看见原来是谢洁,便赶紧上前。

    “早啊!”张琰说。

    “来,快坐这里,这里的人刚刚走。”谢洁说着示意他坐下。

    他正要落座时才发现桌子上撒了一滩的稀饭。

    谢洁赶紧从衣兜里掏出纸,帮他把桌子擦干净。

    “谢谢你!你要不再这儿,我今天连个地方也找不到。”张琰说着把碗放在桌面上。

    “不用客气,我们是一批来的嘛,以后大家还要多帮助呢。”谢洁说着发现张琰只有大半碗稀饭,就问,“你怎么只打了半碗稀饭”

    “唉!不说了,不说了……我打了满满一碗,刚找不到坐的地方,在路上就把一半给喝了,要是再找不到地方,我把一碗都就喝完了。”张琰尴尬地说,“你等等,我去端菜,刚才没找到地方,我买的一份上菜还没拿呢。”

    放下了馒头和稀饭,这回张琰算是轻装上阵了,他大步返回那一排顺着墙排放的摊点,端了一盘咸菜和花生米之类的东西回到了座位。

    “来,再吃点咸菜。”张琰说。

    “不了,你吃吧。我差不多都吃饱了。”谢洁冲着他微笑着说。

    “谢洁……噢,你是大专毕业,应该比我大,我这样叫你行吗是不是不礼貌对了,我是叫你名字好呢,还是叫你谢姐好呢”张琰吸溜了一口稀饭说。

    谢洁笑了笑说,“按理你就是应该叫我姐,我比你多上了三年高中,比你大几岁呢。可咱们这里是工厂,所以呢,你在心里叫我姐就行了,大家都是一起来的,你就叫我名字吧。没准到了下午我们都会有了新称呼了。”

    “新称呼什么意思厂里还要给我们另起名字不成”张琰笑着问。

    “下午,我们被分配到车间或者部门以后,我就成‘小谢’或者‘谢师’,你呢,就成了‘小张’或者‘张师’了。”谢洁说,“对了,从下午起,以后我就叫你‘小张’了。‘小张’……不错,这个名字好,顺口。”

    “‘小张’哈哈……”张琰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趣,他也笑了笑故意说,“好的。谢师!”



第三百四十七章 快走,我们可别迟到了
    食堂里数十张桌子的翻台率很高,这里就跟他们周王村的流水席一样,不断地刷新着,刚走一拨,另一拨又来,一拨还没坐稳,另一拨已经起身离开。

    厂里可远不比学校,这里是讲效益讲效率的地方,在生产区一进大门的墙壁上,“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效益”的红底白字的标语和“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标语悬挂成一排,一看到这些巨幅标语,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成了上了战场的战士,时间和任务都是多么的紧迫。

    张琰一边吃饭一边跟谢洁说着话。在一起培训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的陌生。这时,谢洁已经吃完了,坐在这里等着张琰。张琰也瞥见她眉宇间的那种淡淡的忧伤似乎不见了踪影。

    “看见了吗这就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们急急忙忙来,又急急忙忙走,永远不变的就是这里油乎乎的桌子。”谢洁看着远处正埋头吃饭的黑压压的脑袋说,“唉!当工人真是挺可怜的。”

    “可怜有农民种地可怜吗照你这么说,那些进城务工的年轻人为什么还会来到紫华还会到我们厂里来他们在家种地不就行了”张琰问。

    “农民也不容易,但在这里上班同样也不容易。”谢洁的眉宇间似乎又隐隐浮上了一丝忧丝,“他们其实都一样,都在依赖……”

    “依赖”张琰问。

    “对啊。农民依赖土地,工人依赖机器。”谢洁说。

    “照你这么说,学生还依赖学习呢!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你不知道,我家就是农村的,对农村人来说能进城打就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了,农村除了每年收种时需要人,他们其他时间都在家里闲着哩。你没在农村待过,你不知道……”

    “我怎么没有农村待过我怎么不知道这些呢”谢洁看着他说,“你觉得他们不是在依赖机器,难道是靠别的什么”

    时间正一秒一秒地闪烁而过,没几分钟食堂里就已经变得稀稀拉拉,嗡嗡嗡嗡的声响越来越小,几乎都要消失了。

    “几点了”张琰往嘴里塞了口馒头边嚼边问。

    谢洁看了看手表说“7点53分了。”

    “快,快走。我们可别迟到了,小心被厂领导发现了,这样,厂里对我们印象就不好了。”张琰着急地说着,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赶紧抬屁股走人。

    清早的阳光冲破了天边的薄雾毫无保留地洒向大地,洁达棉棉纺织厂正渐渐被笼罩在万道阳光之中,破旧的老厂房、古朴的建筑、粗大茂密的树木还有那一条条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都沉静着,沐浴着夏日早晨的阳光。

    空气格外清新,纯净的让人都能看到它的成份,小鸟会唧的一声,从这个枝头飞到那个枝头,穿着一身黑衣的小燕子绕着屋檐喃呢着,欢快地飞翔着,一不留神,还会调皮的从人们身边掠过。

    综合楼在工厂里头,从食堂出来以后得先进一道大门。时间正一点点接近8点,食堂周围完全安静了下来,大门马上就要关闭了,两名保安分别站在两扇铁门的一侧,目光不时盯着悬在门口的一个大钟,这时,还有零零星星的工人一路小跑着赶紧进了大门,生怕被拒之门外。

    厂区里机器轰隆隆发着沉闷的声响,就像一头雄狮正憋足了气跟时间赛跑,或者准备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另外一个狮群生死搏斗。轰鸣的机器声里还伴随着微微的震动,越是靠近厂房就越能感觉到路面都在微微颤抖,像狗临死之前胡乱跳动着的脉搏,杂乱、慌忙、恐惧和不安。

    张琰和谢洁进了厂区后,他们躲着越来越强的太阳的光线,顺着厂房下的阴凉一前一后走着,谢洁在前,张琰在后。综合楼前“综合楼”前三个鎏金大字在太阳下熠熠生辉。穿着便装的干部们一个个鱼贯而入,一楼大厅里竖立着一个约两米高的大镜子,每个人走到这里都会略微驻足整容。

    张琰和谢洁来到镜子跟前,他们看到这是一面质量非常高的镜子,上面写着几个血红的大字,字体系隶书贺国营洁达棉棉纺织厂成立60周年,落款写着岚莱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时间为1995年。

    张琰刚想学着这些干部们的样子照照镜子,谢洁着急地说,“小张,别磨蹭了,到点了。”

    他们赶紧大步跨上楼梯上了二楼,二楼会议室的大门敞开着,用一张张桌子围成长方形的造型,桌子上铺着一层枣红色的绒布,柔软的绒布一直垂到地上,绒布上对应着每个座位都摆放着一个个洁白的陶瓷茶杯,人劳科的几位干部正在忙活着,又是招呼着大家落座,又是给每个人都冲泡着茶水,茶叶的淡淡清香阵阵扑鼻,这分明是今年的新茶,要不,怎么会有这般沁人心脾的香味

    毕业生们大半都已经到齐了,张琰和谢洁干脆就坐在长方形桌子的“宽”上,而正对的别一个“宽”正好是留给领导的。

    “这个位置不对,对面是领导……”谢洁碰了碰张琰压低声音说。

    “啊!”张琰抬头一看,果然是与领导面对面的地方。

    在长方形造形对面的“宽”的上方,还悬挂着“98年新聘干部入厂培训座谈会”几个大字,每个字都是用毛笔写成的,黄底黑字,非常醒目。这些毛笔字分别写在菱形的彩纸上,彩纸的四个角都用大头针别在跟桌布一样的绒布上,不过,头顶的绒布专门压有皱褶,而且在皱褶上面还横着压了一道长边,有点像农村演戏时戏台上的大幕。

    “那怎么办”张琰问。

    谢洁把四周偷偷看了看,发现了在长方形的一个“长”上还着两个空位子,就赶紧起身准备挪个地方,这时,一个又瘦又高的小伙子慌里慌张地冲进来,一屁股坐在了其中的一个位子上。

    张琰从那人的侧面就判断出来他是安鹏飞,那跟丝瓜一样窄长的脸形的轮廓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这一点了。

    显然,他是睡过头了,谁叫他昨天晚上侃大山侃到那么晚呢

    “来不及了,被人占了。”张琰冲着谢洁说。

    谢洁一看只好又坐了下来。

    “诶,你眼睛怎么有些红没睡好吗”谢洁问这才发现张琰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第三百四十八章 座谈会
“昨晚我们几个人在聊天,聊到了大半夜,大家都没睡好。”张琰说指了指安鹏飞说,“瞧!他也是。”

    “安鹏飞”她问。

    “是。他昨晚聊了一晚上的纺织工业,讲得可好了……”张琰说。

    谢洁的目光里掠过了一丝轻蔑,她也趁机把会场扫了一遍。“说这有啥用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陈芝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三百四十九章 提出新口号
    “为什么会招这么杂的专业呢”魏杰说,“杨厂长是负责今年新干部招聘的厂领导,他希望在我们明年可能会失去上级批准干部指标的情况下,今年尽可能多的招聘一些对浩达未来能产生影响的人才,所以,不再单纯地招聘纺织专业的人才,而是从企业改革和子校、医院、管理、生产等方方在面考虑的,一句话,就是想在国企改革中为我们储备和锻炼人才。”
1...122123124125126...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