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魏杰说得非常投入,也很深情,说到这里,他把大家看了看接着说“咱们浩达就是想把你们98年的新干部,迅速打造成一支专业技能强、有责任、敢于担当的浩达铁军。企业的处境正一天天艰难,杨厂长和在座的各位领导以及所有的浩达人,也都想迅速让我们的企业赶紧缓过气来,在扭亏为盈的三年黄金时间之内,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杨厂长前几天还在厂党委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我想,这个口号大都是因为对你们抱着很大期望的缘故吧。”

    桌子上的水果静静地待在盘子里,大家原来以为会很轻松的座谈会,没想到居然还这么沉重,他们认识地听着魏科长的讲话,没有一个去吃水果。扩音器里扩散出来的声音,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最终撞到了包着隔音材料的墙壁。

    “什么口号呢”魏杰说,“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人才兴厂!”

    没有掌声,也没有议论声,但被他提高嗓门喊出来的这四个字,却久久地回荡在会议室里。首发33

    “新干部们!杨厂长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在这个座谈会上,把这一点转达给大家,不管我们企业减员压锭的任务有多么严峻,浩达保证在5年以内,绝对不会因任何原因,将减员的目标针对你们当中的任何人。浩达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给这一届的新招聘干部一切保障,因为,你们可能是浩达在旧体制下招聘的最后一批毕业生了。”魏杰说,“浩达有什么样的未来,跟你们这些年轻人息息相关。“

    魏杰顿了顿接着说“杨厂长要求转达到位的主要就是以上这些内容。同时,借这个机会,我也代表厂人劳科向大家表个态你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是遇到了什么问题,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需要调整工作岗位的,人劳科就是你们的娘家人,欢迎你们随时来找人劳科。”

    顿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更新最快手机端htts:33

    “但是有一个情况我不得不给大家说清楚,你们今年的这批新干部进厂后,绝大部分人必须得下到车间去,子校、医院及其他工种的干部,也必须从事一线工作。这也是厂里专门定下来的事情。”魏杰说,“请大家要理解一下厂里的难处,今年,陆风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本来就不想给浩达增加干部名额,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到了32个名额,但总公司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现在的干部80以上都必须从事工人的工作,也就是说,你们将是干部身份工人工作。”

    立刻,会议室里一片喧嚣。32个新干部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家有什么疑问请尽管问,座谈会嘛,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魏杰说。

    “这不是‘以干代工’吗”安鹏飞问魏杰。

    魏杰笑了笑说,“‘以干代工’!这个词总结得好,以前我们只知道‘以工代干’,还没听说过‘以干代工’……鹏飞,看来你对棉纺织厂的事情懂得还挺多这也说明我们最近的培训没白搞。”

    “魏科长,我对棉纺织厂实在是太熟悉了,我家就是棉纺织厂的,我从小就是吸着花毛,听着噪音长大的。”安鹏飞说。

    “纺织子弟啊”魏杰问,“哪个厂的”

    “国棉47厂。”

    “哎哟,这也是个大厂啊,在地级市里也算是个有名的大厂。估计你们厂的改革也够呛。”魏杰说。

    “是啊。跟咱们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安鹏飞说起话来就跟拉家常一样随意,“我们厂里今年彻底都不招聘毕业生了,省总公司不批名额。”

    “唉!”魏杰叹了口气,他俩之间马上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鹏飞,你理解得没错。我们企业以前发展非常好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是干部不够用,所以,就让表现优秀的工人代替干部的管理工作,但他们的身份是工人,干的是干部的工作,这叫‘以工代干’。”魏杰说,“现在刚好反过来了,我们要减员,这样的话工人会越来越少,所以就让干部保留身份去干工人的活。”

    一阵讨论之后,魏杰对着扩音器说“各位新干部朋友们!刚才,我在开这个座谈会之前,先转达了杨厂长的几个意思。现在,我们的座谈会正式开始,下面,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

    魏杰依次介绍着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在阵阵掌声之中他说“现在你们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学生了,是浩达的干部,是浩达人。还有,昨天下午,保卫科已经从公安局得到消息,说给大家把紫华的户口已经落好了,你们已经拥有了紫华市的正式城镇户口,身份证也在制证阶段,用不了几天大家就能拿到手。”

    大家高兴地鼓起了掌。

    紧接着就是每一个同学的发言,大家在一起说着最近一段时间的感受,畅谈着自己对工作的期待也展望着企业的未来。在发言中,每个人也都做了些“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表态。座谈的气氛非常轻松,大家无拘无束,边聊边吃,桌子上的果盘正一点点缩小。

    张琰没想到自己昨天晚上准备的发言稿还真没有派上用场。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没有用什么发言稿。

    座谈会进行了一半,魏杰宣布让大家休息10分钟,完后再接着座谈。更新最快电脑端:

    在新干部们休息期间,主席台上的几个领导也在小声交流着。党办主任上官云涛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素质就是高,也都很有礼貌。”

    “这批毕业生可跟以往的毕业生不一样。听说这新干部当中,还有好几个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时间过得真快啊,改革开放的一代人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了。”工会主席是一位女领导,她叫朱莉莉,已经50多岁了,看到会场比自己孩子还小的新干部不无感慨地说。




第三百五十章 AK-47你见过吗
“毫无疑问,他们将是我们厂里最年轻的干部,他们大都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才20岁啊,正是意气奋发、朝气蓬勃的大好时候,他们一定会给浩达带来新的血液。”团高官董知事笑着对厂部主任薛桂林说,“他们把我们干部的平均年龄都能降下来。”

    “改革开放的这一代人我们可不能小看,他们一出生就遇到了国家非常好的时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再为吃穿发愁,他们没有经历过贫困的成长环境,所以,他们的思想也就越来越多元化了。”薛桂林说,“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明显比我们40后、50后、60后想问题的角度更多些,胆子也更大些,我总觉得他们身上总有一种什么东西,一种神奇的东西令人很振奋……”

    首发33



第三百五十一章 初见车间主任
    国企改革的政策很快就传递到了浩达棉纺织厂的每一个微观层面,刚入厂的32位毕业生似乎还意识不到,这种改革对于刚刚步入工作的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愉快的跟“神仙会”一样的培训结束后,他们真正迈向了工作生涯。

    喷织车间是浩达棉纺织厂组建时间最晚的新车间,到现在也不过四年多时间,这个车间有260多名职工,包括整经、浆纱、穿筘、织造等好几个生产工序。

    车间所有设备都进口于日本和比利时。特别是160多台全新的delta喷气织机,几乎成了浩达的镇厂之宝,在浩达的老织布车间和其他同类棉纺织厂还都在使用1515型布机时,喷织车间已开始鸟枪换炮,全部装备了比利时的新设备。首发33

    在浩达棉纺织厂所有车间里属喷气车间的技术最先进,其他车间的职工都对这个车间不由得会高看一眼,厂里自然也会对喷织车间优待三分。从清花到细沙再到络筒的这些前端车间,所有的劳动最终也都是为老织布车间和喷织车间服务,说一千,道一万,浩达的产品最终都是要从这些织面机里一点点吐出来。

    每位大中专毕业生被分配到车间后,还有一个星期的见实期,主要是让他们熟悉环境和流程,在此期间不要求穿工服,刚好,张琰本来就很讨厌那身灰不拉唧的工服,

    进喷织车间的第一天,张琰穿着红色圆边长襟休闲短袖,乳白色宽版休闲裤,白袜子,黑皮鞋。在灯光通明,一望无边的白色海洋里,他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游走在纯洁的海洋里。这红色,红的鲜亮,格外最引人注目。

    “咱车间来了个大学生……”

    “是吗男的女的”

    “当然是师哥,女的我还给你说啥……”

    “在哪我怎么没看见”

    “刚去主任办公室了。”

    “……”

    在张琰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这样的好奇和议论就开始在女工中发生了。在棉纺织厂男工向来都是稀缺资源,一个班组四十个女工,男工充其量也就个。当然,更为稀缺的是刚刚毕业的男技术干部,他们可是有知识、有技能、有身份、有气质的“四有”青年。

    张琰来车间时这里机器轰鸣,地面微颤,百余台新式喷气织布机整齐地排列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每台机器都疯狂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机械运动,行程速度之快,运动轨迹之精准,肉眼根本无法看清。

    全厂所有生产车间都是24小时照明,喷织车间的建筑的区间有两层楼那么高,几百个荧光灯悬在半空,一眼望不到头,灯管发出的白亮白亮的光,将整个车间变成白昼。

    雪白的帽子、雪白的围裙、雪白的口罩、雪白的纱线、雪白的布匹、雪白的墙壁……如果不是乳白色的机器、绿色的墙裙和女工围裙下土灰色的工服,张琰甚至连个参照物都找不到,这和他中专实习时见过的机械厂昏暗、阴沉、冰冷的车间相比亮堂了许多,灯一亮,他心里也就亮堂了起来。

    轰隆隆的声响交错着重叠着,不是往耳朵里钻而是要把耳朵震下来。在偌大的车间里,张琰感叹着现代纺织工业的震憾。他今天要去见车间主任,给车间的一把手挂个号,报个到。他沿着车间的墙壁朝前走着,不一会儿便觉得鼻子痒痒的,眼睛里好像也有东西飞了进去,一揉再揉。还没走到头,他又感觉有什么东西进了口腔,堵在喉咙里下不去上不来。

    这是便是棉纺织厂的两种特产噪音和花毛。

    车间主任唐全荣的办公室在车间侧楼二层,与车间相比这里能安静些。办公室非常简陋,正副主任共用一间房子,两张笨重死板的老式木桌拼放在一起,一边是主任的座位,对面就是副主任的座位。

    副主任没有在,办公室里只有主任唐全荣一个人。

    唐全荣脱落了漆皮的桌面上垫了一层绿色的绒毡子,上面压着跟桌面一样大小的厚厚的玻璃,玻璃与绒毡子之间压着一些照片。除了一些在会议横幅下的留念外大都是些生活照,比如,站在公园雕塑前的照片,还有在**广场以**为背影的照片。更新最快电脑端:

    办公室里非常简陋,除了这两张笨头笨脑的木桌再就是一个条凳、两把木头椅子。

    “唐主任,您好!我是人劳科刚分咱们车间的毕业生,我叫张琰。”张琰一见到主任就大方地自我介绍。因为,昨天人劳科把他带到车间时,唐全荣恰巧去厂部开会了,没在车间。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唐全荣把张琰打量了一番说,“坐!”

    那把木头椅子是个害人的东西。张琰刚一坐下就“咯吱咯吱”地响,摇摇晃晃,跟漂在水上的船一样,屁股还没坐稳,他就弹了起来,一脸痛苦。

    好在唐全荣正端起搪瓷茶缸喝水,茶缸口比碗口都粗,把他脸和眼睛遮了个严实。

    “呸!呸……”他显然喝的是茶。他是把茶叶喝到了嘴里,赶紧又“呸呸呸”地吐进茶缸。

    “洛明工业学校。”张琰说着悄悄摸了摸屁股。

    “啥”唐全荣扭过头问。他嗓门很大,咧着嘴,故意把这个字的音拖得很长,脖子上爆出两根青筋。

    唐全荣正歪着脑袋看着张琰,这种扭头、咧嘴、扯嗓子的神态,活脱脱就像在菜市场买菜时跟买者讨价还价的小商贩。他的脸很长,面色没有多少光泽,皮肤也不像人劳科副科长魏杰那样的细腻。首发33

    张琰赶紧再说了一遍,这下,他似乎才听明白了。

    “到了棉纺织厂以后说话声音要大,要扯着嗓门喊,说话别跟猫叫似的,这里是车间,你的声音好歹也得盖过机器声。”唐全荣举起茶缸“咕噜”咽下一口水问,“噢!你是不纺校的,不是学纺织的”

    “学兵工的。”张琰说。

    “重工业”他又问。

    “对!造枪支、炮弹、炸药,还有导弹……”张琰说。

    唐全荣又举起那个蓝边白底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小口水,他那张跟长茄子一样的脸再次被遮挡。他的脸像茄子是所有见过他的人的一致印象,一是跟茄子一样呈长条形,再就是跟茄子一样有点微微发紫,酱紫色。

    “坐,坐……”唐全荣每次喝水时总会“咕噜咕噜”地响那么几声,像一牛喝极了的牛那般的贪婪。他的喉结也会跟着“咕噜咕噜”的声响忽上忽下在脖子上下游动着。

    “咱一样,我也是中专生。纺校的……”唐全荣说着“咯噔”一下,将蓝边搪瓷茶缸重重地放在压着绿绒毡的玻璃上。

    “坐呀,别老站着,还像个学生……”他说。

    张琰刚已领教了这把椅子的厉害,这分明是头烈马,一头会咬屁股的烈马,不,不是烈马,简直是只母老虎,老虎屁股摸不得啊!

    “没事,我站着,我喜欢站……”张琰侧身看了看那把椅子说。

    “你不懂纺织”唐全荣问。

    张琰摇摇头说“人劳科说,让我到了车间后在机修班干,我学的是汽车制造,属于机械类。机修也是机械范畴的工种……”

    唐全荣又端起茶杯“咕噜”了一口,冲着张琰摆摆手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要是没学过纺织的话,我先给你讲讲咱们车间的情况……”



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中专的专业知识
    “咣”地一声,搪瓷缸和桌面上厚厚的玻璃发出碰撞声。

    唐全荣放下茶缸开始说起了纺织专业,说起了车间里的事情。他的话匣子就此打开了——

    “织布在专业上讲就是织造工序,这是棉纺织厂的重要工序。织造的任务是要把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织物规格要求,按一定的工艺术设计交织成布匹。”唐全荣说,“你千万别小看这个工序,织造产量、质量和消耗,会直接影响到咱们厂的效益。现在越是国企改革,越是减员压锭,我们就要越要在这个工序上下工夫,把这个工序加强,减少消耗和浪费。”

    “这个你能听懂吗”唐全荣说了一通突然问。

    “能。”张琰回答。

    “好,能听懂就好。”听到这话,他那张茄子脸上的紫色渐渐淡去,脸皮也不再绷得那么紧,他的脸正一点点舒展。

    唐全荣接着说“到了车间以后你要特别留意织物的质量,说穿了,我们车间甚至整个浩达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织物的质量有保证。现在国家开始搞市场经济了,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市场说了算,是消费者说了算,这样以来,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就更高了。”

    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张琰静静地看着唐全荣,认真地听着他的讲话。从车间传来的隐隐的机器声响,轻轻地撞击着耳膜,脚下也在微微颤抖着。

    唐全荣说“南方的私人纺织企业正在兴起,他们控制成本的能力和产品的质量都比我们强,我们是织布车间,是整个厂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你虽然没有学过纺织专业,但这不要紧,只要穿过衣服的人都知道,织布就是要把棉花、把纱线变成布料的工序,前面那么多的工序和工人,都在为我们的织布车间服务,所以,我们千方百计要保证布匹质量,机器故障就是影响布匹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织物质量有标准吗”张琰问。

    “当然有,没有标准我们还织什么布亏你给还是个中专生怎么能问这么幼稚的问题”淡淡的紫色又爬上了唐全荣的脸颊,他轻蔑地瞟了张琰一眼。
1...123124125126127...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