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褪佛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颜无耻
“一壶黄酒,一斤酱肉”猿猴揣有金银,又不知从何处顺了把剪子,把那脸上手上的猴毛尽皆铰去,又买了些像样的衣物,堂堂正正出入城县。
猿猴端坐在阁楼窗台边,往常只需一偏头便能看见街角处蹲坐着三个形影鬼祟的人。可今日夜里却出了些差池,一壶黄酒已然落肚,那酱肉也吃得七七八八,却仍不见那三猴入城。
“怎回事”猿猴心头纳闷,想来定是那三猴换了个方位,明日里再去寻找一番便罢了。
而后,猿猴再叫来店家,还是一壶黄酒,一斤酱肉,顺嘴便问道“店家可知此处有什么仙岛道馆”
店家顿了顿手,答道“我在此营生三十余载,未曾听说什么仙岛,城西边倒是有个道馆,客官您有空去瞅瞅”
猿猴等了一晚,直至客店打烊也未看见石猴三个,遂就此作罢。
石猴三个连翻过三座大山,来至另一处城县。
得了教训之后,石猴不再莽撞,与那些乡民说“因幼时染病,才生的这许多毛发。”
乡民虽是心有疑虑,但见那石猴行动举止颇有章法,也不再称怪。
石猴自山中摘来许多瓜果沿街贩卖,小明则是找了份客栈打杂的活。石猴与小明本不愿小玉做这些苦功夫,奈何小玉不肯闲心,扮作男子模样去到一处书馆做了个茶童。
石猴三个在此处歇了三年,与那乡民们倒是和睦融洽,却不曾听闻有什么仙佛神圣。
“今日里不必去了。”石猴如同三年前一般拦住小明与小玉,“去也无用。”
小明依然不驳嘴,点头答应,“一会儿我就去把那活计辞了。”
“怎么”小玉看向石猴,问道“有什么听闻不成”
石猴摆摆手,道“听闻倒不曾有,只这三年里,每每都听那些乡民言说什么仕途经济,无有神仙道爷的只言片语,想必此处并无佛仙神圣,俺们换个去处罢。”
三猴商议已定,着手收拾包袱,准备离去。
那猿猴在此三年间,到处打听石猴三个的消息,奈何去向不同,无从寻起。
猿猴这三年间也不曾闲着,遍访名寺古刹、道馆仙山,只是凡尘茫茫佛不现,仙缘渺渺道难寻。那些个古刹道馆,要么是些骗取香火的假僧,要么是些只伺金银的虚道,气的猿猴弄起蛮力拆庙倒观,把那些虚假的僧道全数杀尽。
如此三年,猿猴已然有些不信什么神仙道法,只觉得这世间唯有金银至上、权势遮天。
“他们三个怕是已找到仙岛名山了,罢罢罢”猿猴懊恼一声,把那访仙寻道的念头撇下,转而进取凡尘功利。
却说那石猴三个再换了一处城县,在此安居下来。
又是三年,石猴再把小明与小玉拦下,“今日里不必去了,每每都听那些乡民言说什么酒色财气,无有神仙道爷的只言片语,想必此处并无佛仙神圣,俺们换个去处罢。”
此三年间,猿猴做起了强盗的营生,专去截杀那些翻山过岭之人,而后夺取钱财去那花天酒地里沉迷一番。没多少日子,东窗事发,猿猴被捕入狱。可又因那猿猴使够了银子,挡去了牢狱之灾不说,还在那府衙之中谋了个差使。
这猿猴在花果山时,乃是由仙鹤衔来,百兽喂养,冥冥中自有吉星护佑。为官之后自然是百运亨通,春风满堂。
反观石猴三个,不想那金银,不盼那权势,一心只把问仙求道供在心中。
又换了一处城县之后,石猴三个再潜心访查。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来时一念,眨眼三年。
三年又去,这一天石猴气的抓耳挠腮,喝骂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地界怎会有如此不堪之处气煞俺也”
听闻这话,小明兀自去打点行囊,想必是要再换一地。
“怎么了”小玉看向石猴,“又听闻什么了”
“每每都听那些乡民言说什么大道无情、天地不仁,从来无有虔言敬语,想必此处也无佛仙神圣,俺们换个去处罢”石猴说罢顿了顿,而后摆手道“不俺要另寻一处府州地界”
小明又把那打点的包裹打开,取出些银两,“我去置办些舟船吃食。”
几日之后,一切归置安好,石猴三个架起舟船,再入汪洋大海。
此番三年,猿猴总算是遭了难,被那酒色财气遮了眼,被那权势金银迷了心,以至于那福运不再,春风散尽。朝堂一旨圣意下,要拿猿猴项上头
猿猴杀出重围,逃入山中。虽是身负重伤,幸得保住性命。此后猿猴躲了一年有余,养了一年有余,思想着这处地界不能再容己身,遂割木砍竹造了筏子,意欲另寻一处府州地界。
九年耗尽,三猴皆是逃离了南瞻部洲。只因这南瞻部洲的生灵,皆是为名为利之徒,毫无灵慧之根。正是那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四猴分作两班,虽路途不同,终归是汇聚于一处,来至那西牛贺洲地界。
一踏足那西牛贺洲地界,小明心头乍起一个激灵,出声道“就是此处了”
石猴只当做小明是欢喜此处的秀丽高山,幽深林麓,也不搭言便跑向一旁察看起来。
小玉转头看向小明,“怎的说”
小明先是一笑,而后答道“我等要在此处修道七年”
小玉听后长舒一口气,又是看向不远处蹦跳张望的石猴,“总算是不负真心啊”
说罢,小玉便走向了石猴,虽不能把这天机泄露出去,但出言安抚一番亦能定下石猴那颗猿心。
“哎”小明看着小玉轻快的步子,暗自叹息道“老天是不曾负了他的心,但你却负了我的心”
三猴不再入凡听俗,每日就在这深山里翻腾。不过一月,那石猴便发现了一处灵秀之地。
三猴登顶观看,果是一处好山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峻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三猴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
“观起云海,踏起仙尘,低语与石说,狂笑啸山林。伴与兽行,言与仙情,对月枕松根,听溪卧竹林。说天道地,静言时,无悲生喜,跃步追天际;登崖过岭,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都话神仙腾云妙,哪有凡心自在高”
三猴听得此言,皆是满心欢喜“神仙原来藏在这里”。
三猴急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夫,在那里举斧砍柴。
三猴正要上前作揖,却见那边林子里闪出一道黑影,直冲那樵夫而去。三猴站定,看那黑影形体,观那黑影举止,赫然是那十年间不曾相见的猿猴。
第一百三十五章 见仙有方
话说那石猴三个,听闻得山中传来歌声,遂入林观瞧,原来是一个樵夫,正在那里举斧砍柴。
三猴正要上前作揖,却见那边林子里闪出一道黑影,观那行动举止,赫然是那十年间不曾相见的猿猴。
原来,那猿猴上了岸后,本欲再往凡尘俗世中去,早在心中思定了计谋,欲得高官,欲骑骏马。怎知这西牛贺洲与那南瞻部洲不同,此州生灵“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猿猴使尽了手段也无法称心称意,倒把那往日里积蓄的金银珠宝散尽一空。
也算是造化使然,这猿猴今日里本是来此散心解闷,无意中听闻山中传来歌声,又勾起了那寻仙访道的念头,发现那歌唱者是一樵夫,遂近前相问。
原本这猿猴早在凡尘俗世中变成了人样,奈何事发之后在山中静养了两年,剃去的毛发又长了回来,压抑的兽行也是渐显而出。
猿猴走到樵夫身前,刚准备起手拜礼,那边石猴三个跳了出来。
“好你个山中的泼魔,怎么也来到此处”石猴呲牙呼喝。
“呀”那猿猴倒是唬了一跳,谁曾想跟丢了的三人倒也是来到了此处地界。
小玉害怕石猴吃亏,欲要上前护卫一二。旁边的小明反而扯住了小玉,摇头低语道“无妨,我等还要与他在山**处七年。”
小玉听后有些无奈,石猴与那猿猴见面便争,出手便打,如何处的了七年。
“哼”猿猴把脸一别,也不做理会。
石猴亦知争吵无果,上前两步,与那樵夫做了一礼,“老神仙弟子起手。”
那樵夫本有意看那两猴相争,忽听得石猴所言,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老汉我愚钝无知,怎敢当神仙二字”
猿猴也是上前,躬身作揖,“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看了看石猴,再看了看猿猴,道“我说的甚么神仙话”
猿猴本欲作答,却被那石猴扒拉开来,抢先道“俺才来至林边,只听得你说静言时,跃步追天际;相逢处,静坐讲黄庭,天际乃经文所述,非大能之言黄庭乃道德真意,非神仙而何”
小明与小玉听后亦是上前做礼。
“哈哈哈哈”樵夫闻言笑了起来,“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方才有些忧思,故此念念。不期被你等听了。”
猿猴把眼一转,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神仙能耐,却不是好”
“甚是甚是”石猴也是搭言,此乃是石猴与猿猴第一次相合。
樵夫叹息抹泪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亲年老,愈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挑两束柴薪,往来市尘之间。得几文钱,买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石猴是个急性子,拱手躬身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往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俺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
樵夫抬手挡住石猴礼数,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做须菩提祖师。从祖师这儿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现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猿猴听后打眼往那山上瞧了瞧,只见那小径深深的隐没在荆棘丛中,便上前扯住樵夫“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
樵夫把袖子一甩,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知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挑柴换米,你等自去,自去”
说罢,樵夫径自去了。
石猴与猿猴相视一眼,忽而腾起身形,直往那山中跑去,生怕落了下风。小明与小玉醒转过来,两猴早已跑出十几丈远。
若是在市井城县之中,两猴倒是不好相争,也跑不出几里路去。可此处乃是山林,山林乃是猴类家院,孰快孰慢各凭手段。
两猴不辨方向,不问路程,只是腾跃翻身,全凭心中所向。小明与小玉则是紧跟在后,追也追不上,拦也拦不住。
命数使然,两猴翻过一山坡,约摸也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两猴停步挺身,极目眺望,果然是个福地,赫然是座仙府。
但见那处烟霞散彩,日月摇光。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声振九皋霄汉远;每见凤凰翔,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踱步忙。真个是龙宫比时差三分,凌霄未必压一头
四猴知晓此处乃清净之地,也不相争,也不吵闹,近前叩拜。四猴叩拜完毕,却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声迹。
四猴来回张望,忽回头,见那边立一石牌,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四猴十分欢喜,都道“此处地界果是有福,真有此山此洞”
欢喜之余,四猴只顾抓耳挠腮,并不敢敲门。都是跪坐府洞边,静心相待。
不多时,只听得上空依稀传来一道声响,是个女子声音,“怎么是四个师祖不是只要找一个吗罢了,不可多做逗留,恐怕师祖责怪,回族”
四猴都是纳闷,抬头观瞧只看见松枝柏叶,碧空白云,哪里又有人声了
四猴思寻之间,只听“吱呀”一声,那洞门分开,走出一个仙童。此仙童真个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搅扰”
四猴齐聚过来,上前躬身道“仙童,我等是访道学仙的弟子,不敢在此搅扰。”
仙童笑道“是你四个访道的么”
四猴齐声应道“是。”
童子点头,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些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四个了”
四猴皆是点头,“是我等,是我等。”
童子挨个的观瞧一遍,道“尔等随我进来罢。”
四猴虽是兽类,却也不敢造次,赶忙整衣端肃、清理面容,再随童子径入洞天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小玉、小明同那猿猴,深知不可仰面视尊,只把头埋低。唯有那石猴瞪眼相看,只见那须菩提祖师与那三十个小仙真真是仙风道骨,金光透体。唬的那猴眼呆愣愣,惊的那猴心颤巍巍。
小玉瞥眼一瞧,忙把那石猴扯了一把,石猴这才低头叩拜。而后,四猴稳意定心,开口道“仙师,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端坐高台之上的须菩提祖师微微一笑,把那拂尘甩动,直言道“尔等皆为天生地养之物,通灵通意通天地,知日知月知乾坤,只有一个愚钝未开。故,本祖只收一个。”
地王门内,忉利之域。
却说那苦面尊者押解掌灯入城,走不多远便来到城墙之下,但见那城墙高有十余丈,两边绵延不见尽头,皆是由些黑色柱子并列排成。
苦面尊者把掌灯一推,走向圆柱之中开出来的一洞城门。
那城门处只有一员守将,看见苦面尊者走来,急忙上前接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