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在建造了4艘科尔贝级战列舰之后,法国人已经有感双联装炮塔在战舰吨位的控制上存在巨大不足:为了实现10门340毫米主炮的火力,科尔贝级的主体尺寸已经直逼法国船坞规模和港口水深的极限,而该级战舰的性能较英美列强的新式主力舰仍旧居于下风。而对船坞实施扩建不仅会消耗相当的资金,更会使得新式战舰的开工日期拖延一年以上,这对于正和意奥两家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海军竞赛的法国而言,无疑是不愿面对的局面。
为了控制吨位保证工期、同时获得能与意奥新式战舰相抗衡的战斗力,法国设计师创造性的在下一级战列舰上装备了四联装主炮:经计算,战舰装备3座四联装主炮所耗费的综合重量,竟然比5座双联装还要低上一线,而其火力却是足足提升了20%!经过圣-夏蒙兵工厂的全力研发,全新的四联装主炮已经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这种事半功倍的布局方式顿时被法国海军所采纳。
1912年,法国新开工的3艘布列塔尼级就装备了3座四联装340毫米主炮,其对应的常备排水量仅有2.5万吨,完全可以用现有的船坞来建造。而在1913年,船坞扩建完毕的法国海军更是一口气开工了5艘诺曼底级战列舰:该舰常备排水量2.9万吨,设计装备3座四联装370毫米主炮。虽然主炮口径较意大利的卡拉乔洛级和奥匈的圣-伊斯特万级的380毫米要弱上一线,但凭借着12门火炮的超强投送,法国人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战舰将获得海战的胜利!
然而,随着陆地战场的失败,这些未完工的法国海上巨兽都迎来了死刑的判决书。所有未完工的战舰全部拆毁,正在舾装的布列塔尼和快要完成舰体的诺曼底无一幸免。不过,清英却并不准备让法国人的努力就此彻底掩埋在尘埃当中。当前雷德尔所率领的这队水兵,就是来土伦港中抢夺四联装炮塔的设计图纸和实物的。如果德国能吸取这一举世未有之创新,并用于今后所建造之舰艇的话,其价值无疑要比虏获几艘炮舰高太多了!
除此之外,法国新式舰艇的动力也着实令人关注。尽管一战时期的法国舰艇没有表现出多么优秀的功率,但他们在另一个位面中的战后却是有着开挂一般的表现:其单位重量下的动力系统输出竟比英美同行高出了50%,而这还是在主蒸汽参数相当低下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果!尽管文成武德的意大利海军在动力领域同样表现优秀,但在后期相较法国还是差了一筹:法意两国同时期建造的黎塞留和维内托动力重量相仿,可前者的极限输出高达17.8万马力,后者只有13.7万,换做其他国家的新锐主力舰的话,动力功重比较法国货的差距更大!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一战法国动力和后辈们的开挂逆天有直接的联系,但让雷德尔把这些前辈们的资料都给查抄下来带回德国细细研究,却也绝对不是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如果德国设计师能领悟到其中精义,则是再好不过的收获。(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06章 海军条约序幕(3)
. .
就在美国国会通过向海军大规模注资的法案之后,清英所预料的各方反应,很快就随之到来了。=顶=点=小-说
1914年5月14日,怀揣着墨迹未干的《阿姆斯特丹和约》的英国外相格雷,向柏林正式提交了一份国书声明。鉴于美国海军的大幅扩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西洋地区的实力平衡,不列颠政府认为,当前的局面已经满足了条约中所规定的“绝对必要”的时期。英国海军主力舰吨位应当上升到德国的70%,以用于应对在大西洋上出现的新的威胁。在声明的最后,英国人还提议要恢复4艘已经停工的胡德级重型战列舰的建造,其重塑海军大国的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
面对英国人的狮子大开口,德国政府自然是予以了强硬的回绝。且不说德国现在还没有在冰岛和摩洛哥这两个关键性地区建立起自己的海外基地,对英国的威慑还远没有达到理想当中状态;光是那批胡德的服役,就足够打破当前双方海军的力量对比。由于这一位面的德国海军将战巡并入了战列舰,历史上以马肯森为假想敌的胡德也随之演化成了重型战列舰:虽然其最终主炮是选择12门406毫米还是8门457毫米仍需根据火炮子系统的进度而定,但其依托4.5万吨的排水量所形成的战斗力无疑是极为惊人的!
与此同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也出现了激烈的反应。自从俄国海军在对马海战中的失败、和英国舰队开始向欧洲本土收缩以来,新生的日本海军俨然成为了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唯一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假想敌,只有大洋彼岸的那个开挂工业国。现在美国开始单方面大量造舰。这必然会使得原本就在战胜俄国之后而野心爆棚的日本。果断不能忍受对手这种挑衅般的举动!
尽管日本海军因深陷1914年1月披露出的“西门子事件”而声望大堕。甚至连海军出身的首相山本权兵卫也因为这次吃回扣丑闻而被迫辞职;但政治斗争和国家安全的轻重缓急,新组建的日本内阁还是能掂量得出的。日本政府当即紧急拨款3000万日元,用于在本年度采购2艘改进自扶桑级的“伊势”级战列舰。而在那些虽已下野、但却仍旧活跃的海军党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日本更是将“八八舰队”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未来三年时间内,日本将新建4艘战列巡洋舰和2艘战列舰,并准备建造10艘轻巡洋舰、25艘驱逐舰和22艘潜艇。根据这一足可让日本财政崩溃的计划,日本海军的的军费拨款将由现在的8500万日元,上升到自1915年起的每年1.76亿日元。
“对于我们而言。现在绝不是和他们进行海军军备竞赛的理想时机。帝国有超过500万的复员军人需要安置,大片的东欧领土和海外殖民地需要我们去填补占有;在未来的十年时间内,我们的资本财富都要投入到这些地区中去,以便将它们变成能够为我德意志进行源源不断的输血的血库。”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德国首相霍尔维格毫不留情地对跃跃欲试的提尔皮茨泼了一盆凉水。风险舰队的时代已经过去,德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全消化掉在战争中获得的胜利财富;继续军备竞赛的后果无异于是竭泽而渔,这是身为帝国首相的他所绝对无法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清英关于缔结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提议,便走进了德国政府的选择当中。即便是德皇和提尔皮茨也不得不承认,德国的经济实力和造船规模还远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如果这么一直耗下去的话。其结果只会是对德国越来越不利。而在英法势力犹存、美洲毫无据点的当前,对美国打一场预防性战争也缺乏理性可言。如果能以一纸条约束缚住美国海军的发展。维持住德国海军刚刚得来的世界王座,那么无疑则是最好的结果。等到德国将本次战争的胜利果实全部消化殆尽,那么也就再不惧于同美国正面叫板了!
5月27日,德国政府向美、英、奥、意、日五国发出了召开六国海军会谈的提议。声明中称:为了避免刚刚过去的这场造成500万人死亡的欧洲大战的悲剧再度上演,世界主要海军列强应当缔结一个限制海军军备的共同条约,从而在根源上遏制大规模战争的出现。
出乎德国政府意料的是,除了和自己事先有约的奥匈在第一时间就积极响应之外,半个月前还吵吵嚷嚷要将4艘胡德级建成服役的英国政府,竟然也迅速发出了支持召开限制军备会议的声明。仔细一想之下,清英也就明白英国人的打算了。连德国都无法在军备竞赛中战胜美国,英国又怎么会还有实力去迎接这一轮新的造舰争锋?如果不缔结一个限制军备力量的条约,而是让各国列强都敞开了造船的话,那么以当前英国的经济规模和财政基础,其舰队实力只可能和德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要知道,现在的德国可是解决了陆地上的所有对手,能够把所有的军费重心都倾注到海军领域,这一能量同样是英国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与其在一场精疲力竭的马拉松长跑之后被对方远远甩开,倒不如借助当前自己还有半个身位的领先优势,向美国这个还没有开始发力的选手提议“大家都先休息休息喝口水”。对于德国这个远远领先于自己、且速度还比自己快的狠角色,则更是要把他的大腿死死拉住,不让他继续再往前跑了。现在英联邦仍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能争取到十年以上的恢复时间,那么在今后也未尝没有恢复体力、重新取得较今天更为有利地位的机会。
面对奥匈和英国的应和,原本准备在海军上大干一场的美国政府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处境。由于德国最终在《阿姆斯特丹和约》中对英法的从轻发落,使得原本陷入恶债恐慌的美国民众对德国政府的好感不可谓不重:民众们无不希望自己能与欧洲大陆新的主导者友好相处,其商人们更是热切期盼战后的德国能够向自己打开这个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美国民众的逻辑很简单,既然德国已经伸出了和平的橄榄枝,那么自己就完全没有理由不把它抓住!
对于这一情形,美国政府也只能表示愿意参加会议了。事实上,像老罗斯福一般在国家战略上有着高瞻远瞩考虑的智者,在整个美国当中都是凤毛麟角:若非如此,美国人也不会在欧洲战云重重低垂之际,仍旧像没事人一般对着自家海军大挥锉刀,唯恐这些铁王八吸瘪了自己的钱包。之前议员们之所以同意大规模扩充舰队,那是因为德国政府的态度尚不明朗、且日本在太平洋上蠢蠢欲动的缘故,美国才不得不造船来予以自卫。如果现在能够通过一场和平谈判来缓和局势,那么谁还愿意将钱投进海军去喂养这群“厚颜无耻的大骆驼”?
日本的情况也与美国相似。不过与美国的民众钳制政府所不同的是,日本则是陆海军双方势力存在激烈的争斗。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日本的陆海军更像是一对相互为敌的仇人:由于日本本身国力有限,僧多粥少的他们不仅互相争夺预算,更在政权上也大打出手。之前为了削弱陆军在自己内阁中的影响,海军出身的首相山本权兵卫就废除了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军官来担任的规定:你陆相敢以辞职来要挟政府,我就能随便安个人顶替这个位置!对于海军的这一动作,日本陆军高层早就恨得咬牙切齿;然而只是由于国防建设的实在需要,这才在山本已经下台的情况下又给答应批了高昂的扩军预算。如果这个客观需要不存在了的话,陆军怎么可能还会答应给海军一分钱的造船经费?
因此,在美国表示愿意缔结条约之后,早就看海军大不顺眼的日本陆军政府,当即也表示了对德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提议的应和。自此主要海军国家都实现了统一的态度。眼见限制海军军备已经是大势所趋,心有不甘的意大利人也只能加入到了这一俱乐部中。
按照威廉的想法,是要将谈判会场安在柏林的。因为这不仅能彰显战后德国的欧洲中心地位,更能让跨海而来的美日代表感受到公海舰队的鼎盛阵容,从而在气势上压倒对手。不过,由于英德之间刚刚才结束战争状态,为了彰显此次谈判的诚意和公平,清英提议将地点选在中立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最终美国人接过了这次会议的主办权,而清英则要加入由政要和军官们组成的代表团,远航美洲。(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潇湘夜雨异乡客、龙城晓一、卡纳瓦罗5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07章 谋划与开端
. .
经过十天的航行,北美大6已经遥遥在即。
残阳如血,晚风习习。美利坚合众国都华盛顿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晚霞里,在繁荣富丽当中又多了几分闲适的安宁。在欧洲列强激战正酣之际,这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国家,仍在5ooo公里外的大洋彼岸安享着最令人羡慕的富贵与和平。,其财富总量更是过了英、德、法、奥、俄这5大欧洲列强的总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国度都是上帝的私生宠儿;即便是不用经受血与火的磨砺考验,他们也能凭借自己那无与伦比的底蕴强势崛起,并成为当前这个星球上最瞩目的核心!
走下霍亨索伦号皇家邮轮,清英便被这片土地上所展现出来的繁荣气韵所深深震撼到了。那鳞次栉比的峰岳高楼,纵横宽广的巨型工厂;开阔马路上来往如梭的小汽车,遮空蔽月般密集的广告牌和霓虹灯……如此种种场景,即便是德国最繁华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也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一春秋鼎盛的情景,他在2o年前的伦敦也曾有所领略。然而那时的大英帝国却是如午后之烈日,虽然极尽璀璨热烈,却是在无可挽回地向下沉去;而当今的美利坚却好似清晨时分的朝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绽放出的光华必将更加灿烂而辉煌!
不过,见到这一幕的清英却是没有任何敌强不可敌的退缩和气馁,反倒是充满了熊熊斗志和强烈的好胜之心。在吞并了东欧大片土地和海量殖民地之后,以德国主导的中欧同盟同样膨胀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他们再不缺乏此前所一直掣肘其展的粮食、各种工业原料、和商品倾销地。其势力触角更是延伸到了世界五大洲的所有土地。与这个天之骄子进行毫不退避的正面博弈,才是符合德国那从中欧一路浴血奋斗、并最终宣告崛起的光辉历史和顽强精神的选择:而清英始终坚信,勤劳严谨、勇敢坚韧的德意志国民,必将是未来世界舞台上的核心主角!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美国还远不像历史上那般恐怖。由于这一位面的欧洲大战之持续了一年时间。美国依附其上大横财的程度有限;而德国在6海战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世界地位和言语重量一时间无可比拟。这次即将召开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就是德国一个挟欧战大胜之势、在谈判桌上压制美国的绝好机会。如果美国海军在此次会议中被大幅削弱,德国就能在战后从容实施自己的布局:无论是间接干涉别国的内政外交事务来使德国获利,还是直接在美国的后花园安插楔钉,手中大棒不够分量的美国都无法予以反制和抵抗。
对于接下来在会谈中的谋划。清英在航海途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轮廓了。这次谈判固然是结束海军军备竞赛,以便为战后的德国赢得一段健康展的时间,但也同样是德国用来打压假想敌、从而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一次良机。而为了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以施行,德国有必要联合多方势力来在谈判桌上增加自己的言语分量。奥匈虽然忠诚度绝对可靠,但在海军领域的话语权却几乎是与会列强中最低的;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清英把搜寻潜在盟友的目光投在了日本身上。
19o5年5月28日,波澜壮阔的对马大海战在日本岛附近落下帷幕:远征3万公里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以逸待劳的联合舰队却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伤亡。这一海战的结束最终奠定了双方的胜败格局。尽管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日本那脆弱的农业经济濒临崩溃,战后那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所签署的“不割一寸土地,不赔一个卢布”的《朴茨茅斯合约》更是让死亡12万人、军费开支近1o亿日元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但一个事实却是无法否认,那便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台欧洲压路机,取得了亚洲国家对欧洲列强的第一个胜利!
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狂热煽动下。日本民众已经全然将俄国无法在远东投放全部力量的这一战胜俄国的最主要客观事实给彻底无视: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已国家经成为了越那台欧洲压路机的力量,即便是较真正的欧洲列强都完全不遑多让!这种骄傲振奋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席卷国内。最终又反过来促使了军队政府在武力扩张道路上的愈演愈烈。尽管战后的日本经济始终气若游丝、市面上的米荒面乏更是如同家常,但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还是通过了数额庞大的扩军预算:191o年,曾为联合舰队铸造了海战中坚的德国船厂,,连同图纸在内的总包价格过485万英镑。而为了维系和当时仍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之间的关系,。随着他们对图纸的研习完毕。3艘与金刚号相同的战巡姊妹和2艘继承于河内的重型战列舰也在之后两年间于本国造船厂内相继铺下龙骨:如果不出意外。日本海权野心的第一步“四四舰队”即将完成,而其海军力量也将因此越意大利。成为仅次于德英美三国的世界第四的存在!
虽然这一位面的德国占领了北部菲律宾,并即将从法国手中接过印度支那。已经较历史同期大大牵涉进了远东地区的斗争漩涡;不过,日本南下的格局却也没有因为德国的殖民而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菲律宾南部还在美国的掌控当中,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以及最南端的澳洲,仍旧是极其诱人的膏腴目标。而一旦日本对这些地区产生领土需求,则必然会触同美国之间的斗争矛盾,这便是德国所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日本海军的强劲阵容必将牵扯住美国的大部分精力,如果能爆如历史上一般的太平洋战争就再美妙不过了。
诚然,在德国已经拥有了丰厚远东利益的当前,与日本之间的合作无异于是有着相当程度的矛盾:不过参考在日俄战争后还继续延续了下去、并直到今天还没有彻底废除的英日同盟,清英认为以德国取代英国还是不难做到的。毕竟与这头恶犬联合所带来的收益,要胜于它可能造成的反噬危险。
不过,由于这里是美国人的地盘,加之自己身份所带来的瞩目程度也实在是太高了点;如果就这样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同他们的潜在对手日本进行拉帮结派的接触,清英也难以保证在谈判中会出现什么意外的变故。为了稳住美国人,同时也为了在日本人面前摆出矜持的姿态、以求今后让他们在合作中做出更多的让步,清英便没有第一时间去联系日本方面的全权代表加藤友三郎,而是静候会议的揭幕。7月2日,世界瞩目的华盛顿海军会议终于拉开序幕,包括法国和奥斯曼这两个酱油代表团在内,共有8个国家参加了这次没有硝烟的战斗。
宽敞开阔的会场中,各国代表团泾渭分明地聚团端坐。除了主场作战的美国人阵容庞大之外,其余各方的代表都只有三五之数:其中一到两名资深海军将领做为专业指导,另外两到三人则代表政府,随时准备与各方展开激烈的嘴炮角逐。
正中央的讲台上,身材高瘦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在进行着滔滔不绝的长篇叙述:其话语中充斥着和平、友善、阳光、幸福等词汇,在花团锦簇之余也让卯足了劲准备厮杀一番的各方代表们昏昏欲睡。不过,当今的大国外交却还有必要为其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以便向民众们展示这其中的正义之意。
眼前前戏进行得差不多了,威尔逊轻轻咳嗽一声,原本的和缓语调也为之骤然一变:“根据合众国政府在六周之前所推出的全新法令,我们将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内建造不少于2o艘的主力舰。然而为了让世界重新归于和平展的格局,避免再出现自进入2o世纪所骤然加剧的相互敌视甚至是战争对立,合众国政府愿意削减我们的舰队。我们拟定了一份经过仔细斟酌之后的限制军备方案,愿为世界和平做出一份属于顶尖工业国家的微薄贡献。”
听得威尔逊那不紧不慢、字正腔圆的美式英语,清英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美国人果然一上来就扯着自己的工业能力做大旗,先制人的暗示自己完全有能力和你们这帮没钱的草根把海军竞赛进行到底,这摆明了就是准备漫天要价的节奏。不过,德国却也是有着自己的底牌:他们现在已经积攒起来的海军家底、以及随时可能抛出的德日合作,都是捍卫自己利益的最好工具。
ps:感谢书友鸽子款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08章 战列舰角逐(1)
. .
“德意志帝国主导欧洲,并在海军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考虑到柏林政府通过战争又获得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因此拥有一支5o万吨的主力舰队是完全必要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拥有遍及世界的领土和数量最多的商船队,保留一支3o万吨的主力舰队来维护航运是国情所需的结果。日本帝国正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有必要具备一支2o万吨的舰队来彰显其地位。而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则是地中海内的安全支柱,并同样在海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利益,双方各保留一支15万吨的舰队,是能够维护地区和平、且可以理解的份额!”
威尔逊铿锵的声音回荡在会场中,直接将刚才还是一团和气的氛围推到了刺刀见红的战斗高峰:“美利坚崛起北美,雄踞两洋,经济和工业实力已臻顶点:从未来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来看,我们至少都应该拥有一支6o万吨主力舰的海军。不过,为表示对此次裁军谈判的诚意,合众国政府愿意自动将舰队主力削减到5o万吨的规模。对于需要将海军分布在两个大洋中的美利坚而言,5o万吨的数额已经是我们所保障国防要求所需要的最低数额。”
听的威尔逊的话语,清英心中不由得冷笑了一声。美国人还真是敢提要求,张口就要世界第一的主力舰比例;虽然历史上他们的确是在战后取得了和英国人并列第一的地位,但那却是在英国被四年世界大战给拖得精疲力竭、根本无力再迎来一轮新的造舰竞赛的时代背景下的结果。当前的美国实力既没有得到后续三年大战的爆式增长,其海军规模也没有扩充到1918年末停战时那不逊于德国公海舰队的阵容;正因如此。清英才准备借助此次谈判对这个开挂国度进行限制。
“关于贵国所提出的主力舰分配比例。德意志帝国无法赞同。德意志今天所拥有的海军地位。不是靠着任何一个国家的施舍赐予,而是凭借我们手中的利剑,通过一场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海战所最终缔造的!除此之外,我们当前还积累了过7o万吨的无畏舰;这一远当今任何一个国度的数额,也是67oo万德意志民众在此前十年间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德国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伦率先反击,言语中尽显一个战胜了皇家海军的新兴势力所应有的骄傲和强硬,“贵国所提到的两洋分兵,在未来的局势中将几无实际的限制意义可言:因为连接两洋的巴拿马运河即将竣工。贵国只需两个月就能完成全部舰队的集结。如果当前只有不满25万吨无畏舰、且没有经历过任何一场战斗的贵国海军,也要求拥有与德意志相同的世界地位的话,那么此次会谈也就没有再持续下去的必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