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鉴于这一缘故,清英便有必要在战后培植一番奥匈的势力,以便让这个最主要的卫星国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了。一片面积不俗的西非殖民地将被划归给他们统治,在让维也纳宫廷享受贸易剪刀差的利益同时,也从他们手中赎回其所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以便让德国获得一片能争霸世界的理想根据地。至于法属赤道非洲,清英已经准备好了要将其尽数吞下:如此一来,再加上铁定不会归还比利时的中非刚果、以及德国原有的德属东非,德国就能在非洲形成一片连贯的殖民地群,其面积甚至要比英国在非洲的领土更加广袤。
在赔款问题上,清英也不准备和奥地利人再过多争夺了。因为根据他的谈判规划,德国本来也就不打算从法国人身上要到多少赔款;之所以一开始还开出500亿法郎的高额数目,其用意便是让法国人通过在赔款数额上的谈判胜利,来换取他们在殖民地问题上的让步。至于法国那几艘赔偿舰艇,从增强奥匈海军实力出发考虑的清英,更是准备在私下里向奥地利人交底,让他们不要贪图眼前的一时之利。法国的科尔贝级战列舰早已和当前世界海军的潮流完全脱节,无论是火力、防护、还是速度都难堪入眼:与其在当前捞回一票破烂,倒不如空下吨位,以便在日后自行建造更为强大的主力军舰。
清英目光流转,又看向了面前正跃跃欲试的意大利外长。实际上,他在心底深处是极不愿意同这帮亚平宁半道上的美食家们打交道的:因为他们性情多变、且贪婪如豺,临阵战斗时畏怯颤抖,分享猎物时却又狂奔最前。然而清英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便是在当前英法势力仍存、德国还没有完全消化掉这场战争的胜利果实并彻底膨胀开之前,意大利做为德国盟友,将远优于他们转投英法所将要出现的局面。意大利陆军自然不足为虑,可他们却拥有一支足可改变地中海力量平衡的相当强劲的海军舰队,现在还需要同他们继续虚以委蛇。
位于北非的突尼斯是要给意大利人的。他们对这片隔海相望的土地已经渴盼了整整30年,若非是被法国人给抢先占去,他们也不会在1882年加入德奥的同盟阵营。来自法国的赔款也要给予意大利人一部分,由此作为让他们得到安心的资金抚慰。不过对于阿尔及利亚,清英却并不准备将其交到意大利人的手里。这片土地面积接近240万平方公里,其开发程度在法国殖民地中也绝对是排名前位;因此最有利的局面,无疑是由德国将其完整掌握在手内。
当清英向宋尼诺委婉地提出阿尔及利亚问题关系重大,需要更进一步商榷的时候,后者的脸上难掩苦怒失望的神色。尽管清英知道对方脸上的表情有一大半都是装出来给自己看的,但他还是只能捏着鼻子好言抚慰,并提出了德国将支持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扩张,并建立起一片意属东非的方案,以之来补偿意大利放弃对阿尔及利亚的野心。
20年前,由于意大利陆军那悲剧的战斗力,使得其在进攻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被一群土著打得大败亏输,赔款撤军,此后再也不敢复仇动兵。而索马里的情况也如出一辙,虽然意大利人早在1885年就将触手伸向了这片土地,但直到当前,也始终未能实现完整的殖民。如果意大利能够借助德奥同盟的威势,趁英国当前因战败受挫、无暇干涉欧洲事务之机,而将这一地区彻底占领的话,那么也算是在这场战争中有所裨益。
在摸清楚奥匈和意大利的要求之后,清英对法国人的处置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如果对方的态度仍旧坚持如初的话,那么将一些在奥匈和意大利要求范围之外、且并不重要的殖民地放还给法国人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这些土地的财富价值有限,法国人再怎么经营也榨不出多少油水。实际上,自己此前要求得到法国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也略有贪多求全之嫌,战后需要德国去接收消化的地方实在太多,放还一些殖民地回去以安抚法国人那受伤的内心,也并不影响战后的大局。(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绍江、广州提督、chimera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01章 新时代的开端(4)
. .
星辰闪烁,月色朦胧。+ ..时值深夜,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谈判厅内仍是灯火通明,人影憧憧。在当前这个关系到本国未来数十年内的切身利益的关键性时刻,各方代表都是卯足了全劲,赤膊挽袖地投入到了这没有硝烟的激烈争斗中去。
“为使德法两国真正化解前仇,共同缔造一个永不再有战争的和平欧洲,德意志政府决定修改之前有关殖民地问题的条约备忘录。同盟国阵营将不再保持对法国在太平洋上的富图纳、瓦利斯、克利伯顿群岛,及法属波利尼西亚领土要求。马达加斯加的主权归法国所有,其周边及毗邻南极的法属印度洋诸岛,也由法国政府所继续主导。法属印度的局面维持原状,而德意志政府也无意去破坏两百多年前所发生在圣马丁岛上的那段荷法分治的佳话。”
清英磁润清朗声音回荡在房间里,别有一番令人头脑清明的感觉。在与柏林政府进行了一番紧急通电商谈之后,皇帝威廉和首相霍尔维格都认可了自己的策略,并拟出了一份应当得到法国海外领地的清单底线。当前,清英所提出归还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都是或荒蛮偏远、或对德国缺乏足够的战略意义的鸡肋,失去掌握也完全不影响今后的大局。
咫尺开外,法国外长白里安的神情仍旧是一片凝重,丝毫没有因为对方这看似宽容的让步而有任何的动容。德国人所归还自己的都是一些孤立于大洋之上的岛礁岩屿,这在法国海军萎缩倾颓、再也无法像19世纪时那样纵横四海的当前,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马达加斯加虽然面积不俗。但却是人烟稀少。每年所能提供给法国的经济利益相当有限。而法属印度虽然在拿破仑时期一度扩张到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但在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国毁灭之后,却又被卷土重来的英国势力所猛烈排挤,最终在日不落帝国的威权之下彻底荣光不再。目前法国在印度所拥有的仅仅只是几个滨海城镇,总面积不过526余平方公里;虽然人口还有近30万,但这对于法国的海外需求而言仍旧是远远不够看!
经历了一年惨烈大战的法国,此刻最需要的便是吸取殖民地的血肉来恢复自己;因此,诸如法属印度支那、赤道非洲、和西非这种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殖民地。才是他们最渴盼的地区。然而德国现在所吐出来的法国的殖民地当中,这些关键性地区却没有任何的提及!白里安在焦急之余,心中也对德国人的这一做法宛若明镜:如此明显的道理,德国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们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提出得到法国全部殖民地的要求,只怕就是奔着这些膏腴之地去的!
“法属印度支那应割让给德意志帝国。法属圭那亚、索马里兰、和法属赤道非洲也应交由德意志帝国予以掌管,如此才能体现出贵国对率先挑起这场战争的这一罪恶的诚切悔意。贵国需要放弃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圣巴泰勒米岛、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的主权,并将岛上的设施完整地移交给德意志帝国来接管。”看着白里安那张愈发沉峻的脸颜,清英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至于法属西非和阿尔及利亚,原则上也是要由同盟国所共同接管;不过凯撒陛下出于对法兰西国民感情的深切理解,遂决定也将一部分土地交还给贵国。”
听得清英的最后一句话语。白里安的心中终于泛出了一阵如释重负的轻松。这几天来,他既要在同盟国代表面前表现出不卑不亢的诉求姿态。尽量压制对方所张开的饕餮大口;又不能让对方恼羞成怒,选择撕票动武。这种游走在刀刃边缘的钢丝舞步让他身心俱疲,着实有度日如年之感。现在对方终于在至为关键的法属西非有了一丝口风的松动,自己也就可以继续和他们谈下去了。
“法属西非的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贝宁应划给德意志帝国。马里和毛利塔尼亚交由奥匈帝国统治,象牙海岸和几内亚则划归意大利王国。而阿尔及利亚则完整地保留给贵国,但贵国须保证在这一地区实施自由贸易,对来自德奥意三国的资本给予最惠国待遇。”清英语速和缓地说道。他此番之所以会将这片近5倍于法国本土面积的殖民地返还给对方,却是有着平衡各方的更深层次的考虑。
做为法国在非洲最主要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无疑是让各方势力都非常眼红的存在。若非如此,意大利和奥匈也都不会相继对其提出领土要求。一旦有哪方势力将其独占,势必都会引发另外数方的忌恨与不满,哪怕是领导了这场战争的德国也不例外。而即便是对其实施分割占据,如何处理各方需求也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要知道阿尔及利亚北部是气候宜人、经济可观的理想地区,中部和南部却有大片区域都属于撒哈拉沙漠地段,谁又愿意舍北求南,每天与风沙为伴?
因此,与其绞尽脑汁去划分这一地区,倒不如将其扔回到原属的法国人手里,令其打破殖民地所惯有的贸易壁垒,让德奥意三国贸易都能正常入境。如此一来,既能遏制住奥意双方对这一地区的贪婪,也能安抚一番法国那严重受创的自尊心,令其尽快同己方签订和约。至于阿尔及利亚会成为法国恢复元气的后方基地,德国也完全不必忧虑:因为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拥有极强竞争力的德国商品,完全有底气将法国这个宗主国在这片殖民地的蛋糕给大块分割朵颐,甚至在今后占据其中的主导地位。在德国商品的冲击下,能留给法国压榨剥削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也就完全不必担心他们有能力再度成为德国的威胁了!
“白里安先生,德意志政府为德法和平已经做出了重大让步。如果贵国仍旧不能接受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就只有战争一途。”清英淡淡开口,登时让白里安想要再度还价的话语给吞回了肚中,“只要贵国接受上述条件、并依照先前所约赔款200亿法郎的话,那么德意志军队就将立即从贵国领土上全面退出,贵国政府也不用再承受偏居之苦。接下来的24小时内,就请贵国做出决断吧。”
相比于和白里安在此之前的百般拉锯、和当前这最后一下的猛然掀桌,清英同格雷之间的谈判就要顺利多了。毕竟主力舰队折损大半、且全球航道几乎处处烽火的英国,比本身就在陆地上久经阵战、且多次蒙受过挫败的法国,更能感受到了战争对自己这个海洋国家所造成的切肤之痛。虽然他们万般难以割舍布尔人的黄金钻石、对埃及等几处殖民地的丧失更是痛彻入骨,但以不赔款的方式结束战争,却也让已经是日薄西山、却又执拗死撑着日不落帝国颜面和荣光的英国人,有了最后一块能自欺欺人的遮羞布。
两天的谈判下来,双方便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英国几乎全盘接受了德国的条件,只是提出了要保留亚历山大港继续驻扎舰队、并让独立之后的埃及继续接纳来自英国的资本输入的要求。对于这一并不关系根本的要求,清英也没有再和对方做过多的争执,在与国内交流一番之后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在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落入自己手里、且英国在政治、外交等领域全面退出埃及的情况下,他们通过这番动作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极为有限了。
不过在海军规模上,双方却是进行了多次堪称激烈的角逐。虽然在历场海战中都输了个一塌糊涂的英国人,已经放弃了要获得一支对德优势的海军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是和对方等量齐观也颇感底气不足;但他们却始终难以接受柏林政府所提出的比例,即英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只能达到德国的60%这一份额。格雷先是提出英德主力舰吨位比例应当维持在9比10,后来又艰难咬牙降到8比10,但仍旧被心中有底线的清英所严词拒绝。清英不失时宜的以继续战争相威胁,并就印度问题和继续大西洋封锁发出恫吓:刚刚结束的北大西洋海战,无疑是证明当前的英国海军已经再不具备任何可与公海舰队相抗衡的力量了。
最终,意识到形势比人强的英国政府,还是只能在清英的坚持下选择了屈从。不过格雷的争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英国认为在局势“绝对需要”、且得到德国认可的情况下,其海军主力舰吨位允许扩充到德国的70%,潜艇份额的35%则保持不变。对于这一结果,双方都在反复思量之后艰难地表示勉强可以接受。持续了整整一年的欧洲大战,终于从乌云中射出了真正的和平曙光。(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天堂往生、左手调弦、百年孤寂-盛、dramekyo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02章 新时代的开端(5)
. .
在接到从谈判现场传来的最新进展之后,位于波尔多的法国要员们当即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政府官署,并在总统普恩加莱的组织下展开讨论和表决。尽管此时已值深夜,但无论是年老体衰还是病痛缠身的政客们都没有丝毫的退避:因为白里安在电报中已经写得历历清晰:德国方面限定法国必须在24小时内全部接受,否则就将结束谈判,继续把战争持续下去。
面对新的停战条件,大多数法国要员们都沉默相对。虽然他们已经对德国人下达最后通牒的情况有所预料,但令他们感到心情沉重的是,对方竟然在远高于自己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就选择悍然摊牌了。200亿法郎的赔款虽然还不足德国人最初要求的零头,但对于1912年政府全年支出只有25亿法郎出头的法国而言仍是一笔数额惊人的巨款。唯一让他们的心底期限没有被彻底践踏的,便是德国人答应将退出当前所占据的所有法国领土,并将包括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和法属印度在内的等一些殖民地,仍旧归还到了法兰西三色旗的治下。
正当法国人还在难以决断的时候,原本被他们视作铁杆盟友的英国,竟出乎意料地发来了敦促他们接受德国停战条件的电报。伦敦政府在电报中称,当前的这些条件已经是对法国最为有利的停战结果;如果过分追求减少损失,则势必会引发德国人的激烈反弹,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法国政要们同白里安一联系才发现。原来是英国人已经同德国达成了停战共识。这让他们顿时惊怒交集: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确保那份不赔款的“宽容”条约能够得到履行。英国竟然倒戈相向,不惜以牺牲曾经为他们流血死战的盟友的利益,来满足德国人的饕餮食欲!
在无数次咒骂英国人的无耻背叛之后,法国政府中要求拒绝最后通牒的声音却也是随之骤然衰减下去了。原因无他,当前的法国战线之所以还没有在德军的几次重击中崩溃,全仰仗英国远征军的那40多个师一肩扛起了法国北部的大片战线;一旦英国人单方面同德国妥协,光凭法国自身之力是绝对不可能挡得住对方的兵锋,到那时自己所面临的就只有亡国一途!经过一轮投票之后。法国政府以317票对26票的绝对多数通过了接受停战条件的决定,波尔多政府当即电告白里安,让他立即同对方签署和平协约。当白里安在谈判桌前表示愿意尽数接受这些条件的时候,饶是清英早已胜券在握,心中也不禁流露出了一丝难言的慨然:为了这一刻的到来,自己足足花费了二十年的心血,而其间所涉及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又岂是战略、外交、经济、科技、武器等其中任何一项所能单独左右的?
晨曦耀目,暖风吹卷,一轮朝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空。将整片欧洲大地都照得熠熠生辉。这久违的晴空,正如当前笼罩在欧洲上空的战争阴霾:在经过了残酷而又漫长的黑暗之后。这场因人类的贪婪、残酷所引发的血腥杀戮,终于被无可阻挡的历史巨轮所隆隆碾碎,并迎来了圣光照耀的辉煌黎明。
1914年5月9日清晨,协约国阵营中硕果仍存的英法,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达成了停战的和约。在装订精致的正式文本之上,各方代表都在确认无误之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整个签字过程中,旁边记者们的镁光灯快门就没有停止过,以至于整个会场中都始终被灿白色的光华所笼罩。感受到不断亮起的银白眩光,清英不禁心生感慨,也或许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定格住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那曾经叱咤风云的极尽辉煌。
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遭到史无前例的宰割和重创。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圭亚那、法属赤道非洲、法属西非、和摩洛哥等殖民地全部沦丧,总计超过8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近3600万的人口脱离了三色旗的掌控。在这些土地上开垦并生活了多年的法国投资商们,将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卖产业,黯然返回法国本土,并由此吞下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酸涩苦果。
而随着这些海外领土的失去,与之有着直接往来的航运公司、银行机构、和商业工厂,也同样将遭受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大量向这些地图所投入的贷款将成为不可兑现的坏账,失去了倾销基地或是原料来源的工厂更是会因此而蒙受剧烈的冲击:虚拟金融和实体经济都将在这场浩劫当中无一幸免,而其所引发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的连锁反应,必将会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般一发不可收拾。然而法国人又能怎么办呢?当前的20世纪初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战争国对战败国的盘剥榨取,从来都是伴随着无尽的鲜血和眼泪。事实上,清英所提出的停战条款在当前这个时代而言都已经算得上是足够仁慈了:在没有他干预的另一个世界,德国在战败之后所遭受的痛楚要比当今的法国更甚数倍!
根据清英原本的打算,是不准备向法国索要太多赔款的。然而包括首相霍尔维格在内的国务秘书们,在这一问题上却都是和军方众口一词,坚称法国必须支付出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相符合的赔款数额。随着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也随之日趋高涨:霍亨索伦皇室固然大权尽握,但来自国内的渴盼和呼声也不可不顾。有鉴于此,清英也只能逼迫法国人接受了200亿法郎的赔偿,但后果便是战后的法国,仍旧在海外保留了一个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900万的殖民地群。不过法国在殖民地瓜分中所遭到的打击已经足够沉重,德国也能对这一局面表示接受了。
除此之外,战后法国在军事力量上所受到的限制,也让清英心中的保险又加了一道厚重的深锁。法国陆军的规模被限制在30万人,且不得拥有作战飞机、坦克、和毒气;虽然这一枷锁较历史上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中所受到的禁锢不知宽松了多少,但以战后德国的强绝实力,摧垮法国陆军仍将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因为随着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石油时代的战争将再不同于煤钢时代的堑壕死蹲:拥有强大空军和海量机械化部队的一方,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开对方的防线。而凭借着机械化部队那集火力、防御、和速度于一体的梦幻属性,实施闪击战的一方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至为关键的包抄合围,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只要限制住法国的空军和装甲部队,那么他们就如同是被磨去了爪牙的家猫;面对德国这头獠牙森然的霸王龙,只需一个照面就会被生擒轻取!
由于在陆地上有绝对的把握,清英也就没有在海军上对法国人再做过多的限制了。以战后法国的国力和格局,既没有力量也没有需要去发展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他们能保证南部国土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海上往来都已属不易。
在英国身上,德国也通过这一纸停战条约获取到了足够多的利益。
位于西非东南部的尼日利亚被割让给德国,这是德国出于经济目的而从英国手中剜取的唯一一块殖民地。无论是其现有的1750万人口,还是在它92万平方公里上所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都将是德国在今后的和平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亩良田。而英国从原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退出,也使得德国势力能够在这方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宝地中占得一席之地。
对于在1902年彻底战败并惨遭灭国的布尔人而言,用集中营残酷屠戮了他们数万平民同胞的英国人无疑是不共戴天的死仇;而现在逼迫英国势力退出他们家园的德国,则必然会成为他们心中救星般的存在。更何况,这帮欧洲移民的后裔身上本就流淌着一部分德国的血脉,这也更会加深双方之间的和谐与信赖。当德国势力进入这一地区之后,其所产出的黄金、钻石也将源源不断地流向柏林央行,而这些贵金属所对国家经济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无可替代的!
此外,英属圭亚那也将被德国接管。这片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的南美洲领地,将和从法国人手中割来的法属圭亚那一道,成为德国在与未来美国的博弈中的一个重要据点。虽然该处距离美国南端的佛罗里达州还有近3500公里,但这已经是当前德国所能得到的最好基地了。而包括科威特、卡塔尔、uae、巴林在内的环殖民地,也将完成从英到德的易手;除了收获一个能直接威胁到印度洋航运的便捷基地之外,这些地方所蕴藏着的海量石油,也是拥有后世记忆的清英所绝对不容放手的核心理由。(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永远的f4u、潇湘夜雨异乡客、天使读书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昨天订阅量相当悲催,作者更新缺乏动力啊.....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03章 新时代的开端(终)
. .
朝阳灿烂,光华千里,伴随着一道道电波从阿姆斯特丹向八方辐射飞跃,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知了停战条约的签订。+顶+点+小+说++对于这一消息,各方势力的反应无疑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在法国,无数民众呆若木鸡地听着从收音机和广播当中传来的停战消息:通过总统普恩加莱那沉痛悲郁的全国讲话,他们终于意识到了在自己的国家之上所发生的事情。悲伤、酸涩、恨怒、痛苦……种种负面情绪如同狂潮怒浪一般冲击着他们的内心,最终在一阵撕裂心肺般的疼痛中,嬗变成了无尽的哀恸和凄凉。
1...232233234235236...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