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主子要当皇帝了!而他这个潜邸大珰的前途命运如何,也到了即将开宝的时候。
可是对开宝的结果,徐应元心里始终有点忐忑。他虽然跟了朱由检好些年,但终是达不到心腹的等级。在这方面,他是有自知之明的,朱由检和他不大亲近也许是他和魏忠贤走得太近,让信王殿下怀疑是魏忠贤的耳目吧?
但是现在听信王的口风,是要他当魏忠贤第二啊!
“徐伴伴,”朱由检又道,“回去以后,你就把周世治和商辅明都叫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
周世治和商辅明都是朱由检的伴读太监,再加上一个徐应元,就是朱由检眼下可以最可靠的力量了!
没错!朱由检还就是要重用太监的!
这也是他当了五十多年太上皇帝所得到的宝贵经验当皇帝不能好高骛远,别整天想什么忠臣良将纷纷来的好事儿。真要有那么多忠臣良将,自己上辈子也不会逆子拎着宝剑赶下台了。
根据他后来几十年的学习,这个忠臣良将和圣明君王的关系是这样的——先有圣君,然后才能有忠臣良将!
忠臣良将,都是圣君用出来的,不是在某个犄角旮旯眯着,就等圣君来找他们去当官那都是说书讲故事时候才有的。
所以会用人的圣君,虽然也要礼贤下士,招贤纳才。但其实是不怎么“挑人”的,手上能拿到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呗,用到他们名垂青史就对了。总不能因为没有人才就不做皇帝了吧?
而眼下朱由检手头能用的,就是徐应元、周世治和商辅明为首的藩邸太监。对了,另外还有一个不久前因为得罪魏忠贤被打发去凤阳守皇陵的曹化淳也是能用一下的。
一转眼的功夫,朱由检已经在信王府的书房当中,见着这三个“好太监”了。其中周世治的年纪和徐应元差不多,看着斯斯文文的,就知道是个文化太监。商辅明长得稍微魁梧一点,年纪稍微小一些,不到四十岁,是个“武太监”,御马监出身。
除了他们仨年纪较大,资格也比较老的太监。现在朱由检的王府里面还有王佐、陈秉政、齐本正、张承庆、王永年、曹文学、张德宗、李承恩、徐延年、商作霖、黄一魁、李添寿、范寿宁、王寿年、谷春祥等15个年轻一些,地位也低一点的太监。不过这些人当中,有几个可能是魏忠贤的人。
所以朱由检就先和三个最亲近也最可靠的太监谈话了。
书房之内,三个太监全都恭恭敬敬的站在朱由检跟前,都是眼观鼻鼻观心,觉不互相递一个眼色,都是一副好走狗好鹰犬的模样。
朱由检给这三个“好太监”的感觉有点奇怪,看模样没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副样子,高挑俊朗,还有那么一点强壮。但是这气质却是大有不同啊!
之前的朱由检就是个心里面有什么事儿都会搁在脸蛋上的大孩子,可是现在一脸的高深,难不成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
才当上接班人,就马上涨本事?
没那么快吧?难道之前一直在装傻?这心机也太深了吧?
三个人正狐疑的时候,朱由检忽然叹了口气儿,开口了“陛下今日在乾清宫召集阁臣,定了国本将传位给孤!”
三个“好太监”早知道这事儿,但是现在听朱由检这么一说,连忙躬身行礼,要给朱由检道喜,却被朱由检挥手阻止。
朱由检面露悲色,道“皇兄今年才二十有三,却已经病入膏肓,又没有子嗣可以即位这是大不幸之事,你们就不要道喜了。”
“大王,生死之事都是天注定的,您也别太难过了。”
“是啊,大王,这都是天命啊!”
“这都是天意啊!”
三个太监看见朱由检一副伤心难过的样子,就开口劝说起来了。也没什么好话,就是一切都怪老天爷不好。
朱由检也叹了口气,点点头“既然天意如此,把这副万钧重担压在孤王的身上,孤王也只能努力为之,争取不让列祖列宗和皇兄失望你们三位都是孤王的肱骨,和孤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这天降的重担,是孤王的,也是你们三位的。你们,愿意和孤王一起负担重任吗?”
三个“好太监”激动的都快哭出来了,全都不能站立,一个个都给朱由检跪了——这大概就叫纳头便拜吧?
“大王,奴婢哪里敢和您一起负担重任?奴婢就是大王的走狗,大王的鹰犬!”
“奴婢愿意为大王粉身碎骨”
“只要大王一句话,奴婢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朱由检看着他们三人,满意的点点头。
这三个人过去是哪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由检能给他们的地位,魏忠贤是给不了的!
朱由检冲三人挥挥手,“都起来,起来说话。”
三个太监都站了起来,继续垂手落肩站着。
朱由检顿了顿,又道“你们三人都是宫中的老人了,对宫里面的情况比孤王熟悉,都说说吧孤王要注意点什么?宫里面现在分成几派?”
朱由检其实早就知道答案——宫里面当然不会只有魏忠贤一派。要不然在上一世中,魏忠贤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朱由检推倒。
但是他现在就想听眼前的这三个太监说说这就是交心啊!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第1630章 ??长嫂如母
乾清宫,寝殿之中。小睡了一会儿的天启皇帝觉得精神稍好了一点,于是就睁开眼睛,四下瞧了瞧。发现一个欣秀丰整的背影,正坐在龙床的床沿上,似乎在翻书。
宝珠在看什么书?朱由校问。
宝珠是天启皇帝的结发妻子张皇后的小名,那个背影的主人就是张皇后。
妾只是翻翻《三国演义》。张皇后转过身,看着病入膏肓的丈夫,低声道,刚看到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朱由校一听谋诛宦竖就是一声叹息。这位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的美人皇后哪儿都好,就是一点让他心烦——总是和魏忠贤过不去,一天到晚拿历史上那些死太监图谋不轨的事儿来告诫自己。可是自己不靠魏忠贤能靠谁?
当年人人都说熊廷弼是个人才,可以平定辽东之乱,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结果怎么样?就看他和王化贞扯皮了,辽东辽西都叫他们给丢干净了。后来朝臣们又说自己的老师孙承宗有办法可以一路修城堡修到辽阳沈阳去......结果呢?国库内帑都让他花完了,也没见到什么成效。反而是袁可立毛文龙这一路颇有斩获。最后这位孙先生自己也干不下去,只好一次次的请辞!
若是熊廷弼孙承宗能担起局面,魏忠贤不过就是个奴仆走卒,哪轮得到他飞扬跋扈,驱使百官?
天启看着美人皇后一本正经的模样,叹了口气:今日朕和由检独对时,你就在屏风后面,他怎么说的,你也应该听见了......他说宋元以来,儒臣都和妇人差不多,根本不干大事,就会吹牛,顶多就是临难死节,当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可是国家大事,怎么能靠临难死节办成?
原来朱由校和朱由检在乾清宫寝殿对话时,这位张皇后就悄悄的在一张屏风后面听着。
天启看着妻子,又道:他可是你一心一意要立的国本......不也一样说忠贤可用?他还说朝中诸臣无出其右者!
张皇后用细白的玉齿轻轻咬了下樱唇,白净的脸颊上浮出了红润,细长的眉毛挤在了一起。
看到美人皇后生气的模样儿,天启皇帝只觉得好看——这可是从5000个美人当中选出来的特级美人,是全方面无死角的美!就是生气的样子也美极了!
可惜这等美人,很快就要和自己天人永别了......
想到这里,天启皇帝就幽幽一叹。
张皇后听见天启的叹息,还以为他是在担心兄弟朱由检即位后无人可用,再被朝中的奸臣欺负。
于是就对天启说:陛下放心好了,妾是五弟的长嫂,长嫂如母,一定会扶他一把的......绝不会让外人用诡计夺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江山!
张皇后也不是空口白话在瞎说,因为她也是有一点实力的,而且就在不久之前,她就保了一把朱由检!
原来在如今的紫禁城中并不是魏忠贤一手遮天,要不然哪儿还有朱由检接班的机会?
而且外朝的大臣会搞党争,内廷的太监就不会狗咬狗了?就没人恨魏忠贤恨得牙根直痒痒了?这怎么可能?
魏忠贤能爬到现在的位子,也是踩着别人上来的......而且他的性子又跋扈到了无脑的地步,不知道有多遭人恨!
所以宫中对魏忠贤不满的太监,看到张皇后总是找魏忠贤的麻烦,而且和魏忠贤斗了几次法,都不落什么下风,就纷纷聚拢过去,也形成了一党。而天启皇帝对张皇后又极为爱护,不允许魏忠贤伤害皇后分毫。
因此魏忠贤只能把斗争的对象瞄准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发动党羽诬告弹劾,但是在天启皇帝的保护下,也只是将张国纪放归故里。
这场斗争之后,张皇后的人气就起来了,以司礼监太监王永祚王本政为首的一批非魏党的太监,就聚拢到了张皇后的麾下。而外朝的东林党臣,也都把张皇后看成了自己人。
而在天启突然病重之后,紫禁城中围绕着国本已经斗过一轮法了,而且是魏忠贤大败!
因为魏忠贤和客氏在这个问题上出了个大昏招。他们俩居然从宫外找了两个孕妇冒充宫人,而张皇后则力推朱由检即位。
结果自然是张皇后胜出......天启皇帝是有信仰的,他以为自己死后要去天上见老祖宗的,他怎么敢把祖宗江山传给不知道哪儿来的野孩子?这种昏了头的事情,也就是魏忠贤才干得出来!
这可是乱国本!而且还失败了......后果是什么,有点脑子的都会知道。
所以张皇后的手里,现在就拿着能要了魏忠贤性命的大牌!只要朱由检当了皇帝,魏忠贤就只有一条死路。
天启又是一叹,心里苦啊!
这个魏忠贤怎么就不能长点脑子呢?
或者......满朝的奸臣贪官就不能办点正事呢?你们先把努尔哈赤一家子都剁了,然后再奸再贪,本皇帝都当没看见!
但是现在的局面不能人人都只贪污不办事儿啊!
......
紫禁城,西华门内,咸安宫。
这里是朱由校的乳母,人称老祖太太千岁的奉圣夫人客印月在皇宫当中的居所。
天已经黑了,而咸安宫内却是灯火通明。
奉圣夫人客印月比天启皇帝年长十几岁,已经是奔四的妇人,但是这娘们也不知道是天生丽质还是后天保养的特别好。依旧是妖媚艳丽,姿态婀娜,看着也就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好熟妇。虽然面孔比不了从五千美人中选出了的张皇后,但是这身材,却是相当有料的。现在只是穿了身薄如蝉翼的纱衫,慵懒的斜靠在榻上,就已经显得凹凸有致。看得魏忠贤那是直流眼泪啊......
奉圣夫人瞅了眼正抽抽嗒嗒流眼泪的九千九百岁,哼哼了一声:就知道哭......哭管什么用?早让你想办法除掉那小娘皮,你却事到临头缩卵了,现在让信王立了国本,还有什么办法?就等着死吧!
魏忠贤在别处张牙舞爪的,看着好像是马上要谋朝篡位的活曹操,但是在自己的对食奉圣夫人跟前却是另一副模样儿。哪儿还有九千九百岁的威风?根本就是个知道大难将要临头,慌得六神无主的可怜虫。倒是奉圣夫人比他沉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夫人,魏忠贤摇摇头,不行啊......那次的事情,王体乾都不敢!
那次的事情,说的是一次稀奇古怪的刺杀事件——两年多以前,宫中的侍卫在一间便殿中搜出了几个带着兵刃的刺客,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天启皇帝立即命令东厂彻查,而魏忠贤和客氏就想借机诬告张国纪,说张国纪想弑君,然后立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可这个魏忠贤在事到临头的时候,却不敢放手一搏,而是去找王体乾商量。
王体乾哪儿敢啊!这事儿要成了他早晚被灭口,不成他一定被灭族......所以就推说必定不会成功,把魏忠贤劝住了,还立即让人杀了那几个刺客灭口。
客印月瞪了魏忠贤一眼,是你不敢!别往王体乾身上推......现在信王已经是国本了,你说该怎么办?你的南海子军,你的东厂番子,你的十狗十孩儿四十孙......都要来做什么?
:。:




抢救大明朝 第1631章 ??信王可贪财了
听了客氏的话,魏忠贤吓得面无人色,浑身上下只打颤,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夫夫夫......夫人,你疯了不成?你真想让咱家干,干那种挨千刀的事情?”
客印月看见魏忠贤的怂样就是气儿不打一处来!
“挨千刀的事情你我还干得少吗?且不说信王是哪头的人,就是你我干的那些事情叫他知道了,还能有你我的活路?我是妇人,没有杀人的刀子。你是提督南海子(南海子净军)、还是东厂的厂臣......怎么就不能一搏?如果事成,我们还可以迎立福藩,总还有个善终。即便不成,也不过和刘瑾一样的下场!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和刘瑾一样......魏忠贤听了这话,急得满头满脸的都是汗珠子了,只是连连摇头:“不至于的,不至于的......万岁爷今天当着那么多臣子的面夸我来着,还封良栋当了东安侯。”
客印月只是摇头,还想再说什么,就听见外头有人来报,说是信王府管事太监徐应元有事求见九千九百岁和奉圣夫人。
魏忠贤看了一眼奉圣夫人,奉圣夫人点点头,对前来通报的心腹宫人道:“快快有请!”
徐应元和魏忠贤的关系很铁,两人没有发迹前就赌友。在魏忠贤发达以后,也没忘记这个老朋友,把他提拔到了信王府管事太监的位子上。
现在信王被立了国本,魏忠贤当然想通过徐应元摸一下信王的底......这位到底是什么路数?会不会一上台就把自己和客氏当成刘瑾给办了?所以就派了心腹去信王府找徐应元,想请他来一趟咸安宫。
肯不肯来,就是个态度问题了!
如果信王已经磨好了大刀,那么以徐应元的胆子,肯定是不会来的。
现在既然来了,大概......暂时就没什么危险了。
“老徐,信王殿下他......”寒暄了几句之后,魏忠贤看着一脸兴奋得意的徐应元,就把话题引向了朱由检。
徐应元笑嘻嘻地说:“放心,信王还是相信我辈的......他回府以后,马上就找了我和老周、老商,叫咱们好好辅佐他。还允诺让我当秉笔,让老周管乾清宫,让老商去御马监当提督。九千九百岁,您看能这样安排吗?”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有很多,掌握司礼监实权的魏忠贤就是首席秉笔太监。而司礼监名义上的头头是掌印太监,就是那个不敢碰张皇后和信王的王体乾。
至于御马监的提督太监地位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差不多,而御马监的大头目也叫掌印太监,现任的御马监掌印太监是魏忠贤的党羽涂文辅。
而司礼监和御马监则是内廷当中最要紧的两个衙门,其中司礼监掌握着“批红权”,也就是根据皇帝的口授在贴了内阁票拟的奏章上进行批示......如果遇上个“劳模皇帝”,司礼监的“批红权”什么都不是,甚至用不着司礼监批红,皇帝自己就批了。
可是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都不怎么勤劳,所以司礼监的头头素有内相之称,权力极大。
另外,司礼监的首席秉笔还兼提督东厂——这可就不得了啦!东厂是个特务机关,掌握了东厂,那就是人见人怕的厂公了。
所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加一个提督东厂,实际上比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拥有更大的权势。
而魏忠贤除了控制着东厂这个强力衙门之外,还拿着南海子净军——这是一支太监武装,就驻扎在紫禁城内的南海子。
虽然南海子净军的战斗力很不靠谱,但却是内廷武装,非同小可啊!
而朱由检要给徐应元安排的仅仅是个秉笔,没有提督东厂,也没有总督南海子的兼差,其实没多少权力。
至于给商辅明安排的御马监提督太监......这倒是个可以染指一些兵权的差事。不过御马监是掌印太监最大,提督太监也有好几个,所以商辅明拿不到什么实权。
还有一个管乾清宫的差遣,当然是要给新皇帝的心腹的。要不然信王登基后还能睡得着?
“行啊,”魏忠贤笑着,“等信王登了基,这三个差事立马就给您和老周、老商腾出来......只是咱家和奉圣夫人.......”
徐应元笑道:“信王知道咱大明不能没有我辈内臣支撑,而九千九百岁您是内臣之首......信王登基之后,当然还得倚仗九千九百岁您的。”然后他又对客氏说,“至于奉圣夫人......毕竟是今上的乳娘,信王不方便留您在宫中啊!”
客氏也松了口气:“到时候我自然出宫去住。”
“也不必那么急......”徐应元道,“多住几月也无妨。”
魏忠贤笑着道:“老徐,你看是不是安排一下,咱家和奉圣夫人一起去给信王磕个头?”
“不着急,不着急......”徐应元摆摆手,“大事为定,还是要谨慎一点。”
魏忠贤点点头:“也对,万岁爷毕竟只有23岁.......”
对他而言,朱由校能好起来,比什么都强。
徐应元看了看魏忠贤和客氏,见两人都松懈下来,又对他们道:“九千九百岁,奉圣夫人......信王已经成了国本,眼看就要登基即位,你们二位到时候就是前朝老人了,这个是不是应该,应该趁着信王还没登基的时候有所表示?”
“表示?”
“表示什么?”
徐应元笑道:“信王府里人口众多,用度颇紧......现在又当了国本,少不得要犒赏故旧。九千九百岁,这可是个表忠心的机会啊!”
居然是要钱!
魏忠贤和客氏都惊呆了,朱由检素有贤名,是个贤王啊!怎么才当上国本就要钱?
这是要当个贪财误国的昏君?
魏忠贤忙问:“不知信王想要多少?”
徐应元伸出一个巴掌:“五万金!”
五万两黄金!
就是二十余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但是对魏忠贤和客氏而言,也不算什么大钱。
“行,”魏忠贤笑道,“明天就送到信王府。”
“不要送信王府,”徐应元连忙摆手,“送到我家......信王还是贤王!”
魏忠贤哈哈笑着:“对对,信王是贤王,是贤王!”
魏忠贤已经放心了。他就怕信王不爱钱财......这就麻烦了!因为自万历朝开始,提内廷敛财就成了太监的重要职责了。而魏忠贤之所以可以得宠,除了不怕得罪文官,就是因为能为天启皇帝敛财——不是为国库敛财,而是为天启皇帝的内帑敛财。
现在信王也爱财,那么他魏忠贤就能接着干老本行了!一年上百万的银子送上去,荣华富贵就能保住了。
徐应元完成了朱由检交代的事儿,乐呵呵的去了。魏忠贤亲自把他送出去,回来以后就对奉圣夫人道:“这下可以安心了!”
奉圣夫人吐了口气,她是不大安心的......她是天启的乳娘,不是信王的乳娘!
而且信王敛财的事儿也用不着她,没准张皇后一告叼状,她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你不要担心,”魏忠贤道,“万岁爷是念旧情的,只要他说句话,信王就不会动你了。而且你对信王也没威胁,不过就是个养老的先皇乳娘嘛!”
客氏叹了口气:“到时候我也不在北京住了,回老家去过日子吧......也免得叫人惦记!”
:。:




抢救大明朝 第1632章 ??又要当皇帝了!
“王爷,宫里来人了,万岁爷病危,叫您赶紧入宫,您赶紧......”
徐应元急急忙忙的从外头进来,到了王府的中堂,来不及给朱由检行礼,就大声嚷嚷了起来。
才一吼完,抬头一看朱由检的模样,就愣了一下。
只见这位王爷早就换好了朝服,立在中堂之上,满脸的悲色。但是他手里却捧着一个账本,眼前摆着二十口包着铁角的木头箱子,箱子的盖子全都敞开了,里面全都是金光灿灿的好东西——这些就是徐应元替朱由检从魏忠贤那里索来的五万两黄金!
根据朱由检的要求,这些黄金不是大块的金砖,而是散碎的金块金锭,在箱子里面堆了起来,看着就叫人欢喜。
黄金运来以后,朱由检就关照心腹太监商明辅和周世治分别看守,一人负责十口大箱子的黄金。在把金子交给他们俩之前,还来了个当面点清并且贴上了封条。
而且朱由检还说了,等他入宫的时候,他还要亲自点数!
如果数目不对,呵呵......就别跟着入宫了!
没想到这位小爷说到做到,今儿真的在点算黄金。商明辅和周世治各带几个太监负责点对方的数,当着朱由检的面,一箱一箱打开,用大称称过。
而朱由检则拿着账本亲自在旁记录......看着样子哪里是要去当皇帝的人,分明就是要去开商号当掌柜啊!
1...542543544545546...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