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徐应元进来的时候,最后两箱黄金已经点算完毕,果然不差分毫。
朱由检听见徐应元的嚷嚷,也没有理睬他,而是开口对刚刚点完黄金的太监们道:“好样的,分毫不差,尔等果是孤的肱骨腹心!如今天下纷扰,西南和东北都有逆贼作乱,正是需要振奋精神,实心任事的时候。你们跟着孤好好做事,等到西南、东北悉平之时,孤与你们共太平!”
一帮太监听到这番话,全都纳头便拜,山呼千岁,一个个都是干劲十足的好太监啊!
朱由检也露出了得色——这几十年可没白活,把逆子的那点本事全学会了!
得意了一下,他才扭头看着正发愣的徐应元,道:“徐伴伴,你带王佐、陈秉政、齐本正、张承庆、王永年他们五个跟在孤王左右,随时听用。”
接着他又对正带人守着黄金的商明辅和周世治说:“你们俩各带五个内官看守押运黄金......这些黄金要和孤王一起入宫,都有大用,不得有失!”
商明辅和周世治都听得一头雾水......这都要有天下了,怎么还舍不下几万两黄金啊?
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乱说,而是齐声回答道:“请王爷放心,奴婢等就是粉身碎骨,也不容这些金子有失。”
朱由检松了口气,然后回头对徐应元道:“走,咱们一块入宫去!”
入宫去当皇帝啦!
今天已经是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了,也是天启皇帝朱由校龙驭宾天的日子,当然也是朱由检接掌大明江山的日子!
虽然不是第一次当皇帝,但是朱由检还忍不住心潮澎湃......等了五十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上一次的皇帝没有当好,但是这一次不同了!朱由检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下面的奸臣们知道朕的厉害,朕是一个比奸臣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逆子还要圣明的圣君!
......
乾清宫,寝殿。
天启皇帝朱由校已经是出气多、入气少了,但还是吊着一口气不肯咽下去......实在不放心啊!
大明朝的万钧重担就要交出去了,交给虚岁17的信王朱由检了。虽然朱由检看着比他更像个明君,但是当了七年皇帝的朱由校知道皇帝的工作不好干啊!不是看着像就能干好的,必须得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最好还能亲自带兵打仗......因为下面的文臣武将上了战场,真是没一个靠得住啊!
除了放心不下大明江山,朱由校还放心不下几个身边的人。美人皇后和魏忠贤、老祖太太之间斗了那么多年,双方都恨不能制对方于死地。自己活着的时候还能两头安抚,勉强维持。自己一走......五弟能这么办?
一想到这些,朱由校就有气无力的在寝殿当中扫了一眼,张皇后、任皇贵妃、王良妃、段纯妃,还有几位贵人都已经到了。另外,魏忠贤和奉圣夫人也早就来来。
所有人都在默默流泪,看上去全都伤心欲绝......就不知道伤心过后,会不会来一场厮杀了?
天启皇帝正想到要厮杀的时候,耳边隐约传来了哭声。这声音由远及近,很快就到了耳边。
“呜哇哇......皇兄,皇兄啊,您可得好起来啊!大明江山,亿兆庶民,百官群臣,还有小弟我,都得靠您来领着......”
朱由检大哭着就进来了,进皇极门的时候就开始哭了,在入乾清门的时候几乎要哭晕过去了,守在那里等着天启皇帝驾崩的一群“忠臣”看见这一幕,都暗自挑起大拇哥了——这是好弟弟啊,真正的兄友弟恭!
朱由检哭天抢地的就入了乾清宫,看见天启皇帝也不行了,直接就哭倒在了床边,伤心的都快不行了!
“五弟,五弟,不哭,不哭了......”要死的天启皇帝没办法,只好开口劝好弟弟别再哭了——他还有后事要交代呢!
朱由检果然守住了哭声,跪在哥哥的床头,只是暗自抽泣。
天启叹了口气,一指自己的妻子张皇后,对朱由检道:“五弟,朕将不予,大明江山就交给你了,你比朕勤勉努力,好好去做,朕倒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朕和你嫂子在一起那么些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朕要走了,她可怎么办?”
朱由检看了一眼哭得梨花带雨的嫂子......真是好嫂嫂啊!
“皇兄,”朱由检收回目光,继续一边抽泣一边说话,“臣弟不能让您和长嫂无后......等臣弟有了长儿,就过继给您和嫂嫂,再让他当皇太侄。将来再把大明传给他,那时嫂嫂若还在世,就是皇太后!”
听到这话,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一惊,连躺在床上要死的天启皇帝也是精神一振啊!
这就有儿子了......有后了!
天启皇帝一个明朝人,还是封建皇帝,当然想要儿子了!自己没有,就只能指望从兄弟家里抱一个。可是兄弟朱由检也没儿子......而且谁也不知道他能生几个?就那么大方匀了一个出来,还是长子匀出来了。
天底下比这再好的弟弟就没谁了!
张皇后也感到的不行了,她本来还担心朱由检会倾向魏忠贤,现在人家肯把还没出身的长子给自己,而且还让这个长子当皇太侄......看来自己没白疼这个好弟弟!
而一旁的奉圣夫人客氏则吓得脸都白了......大明朝短命皇帝很多啊!如果这位信王登基后没几年就死了,还留个儿子给张皇后当太后,她还不得让张皇后活剐了?
魏忠贤也是心惊肉跳的,他本来以为朱由校一死,张皇后也就凉了,可谁知道她还有可能当张太后!
真要有那一天,他魏忠贤还不得让人满门抄斩?
天启皇帝没想那么多,只是用手点了下客氏,对朱由检说:“五弟,奉圣夫人是朕的奶娘,朕是她一手拉扯长大的......只是这些年对她有点纵容,让她做了不少错事。朕在世,自可保她无虞,朕不在了,她怎么办?”
朱由检看了一眼客氏,然后对天启道:“皇兄放心,皇兄的奶娘,就是臣弟的奶娘,皇兄纵容她,但臣弟不会再纵容她。以后就把她养在咸安宫中,一切供应照旧,只是再不许她出去。”
“好好,就这样......”天启皇帝放心了,长长的出了口气儿,眼皮子越来越沉,最后合在了一起,再也睁不开来了......
天启皇帝终于驾崩了!
朱由检的时代,又一次来临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抢救大明朝 第1633章 ??我是光杆皇帝
| |
-> ->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乾清宫。
已经哭得快运过去的朱由检已经被徐应元和魏忠贤两个大珰一左一右扶出了乾清宫的寝殿,到了大殿之上,就要把他往御座上送。朱由检哪里肯往下坐?他可不是没规矩的逆子,抢个皇位过来自己就坐了,下面的人也不觉得他是昏君。朱由检得懂得谦让,就是明明很想做皇帝,非得装出一副打死也不想君临天下的样子......虽然没有人会相信,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就是这样的。
“不可,不可,孤不坐龙椅......呜哇哇......”
“大王殿下,这张龙椅如今只有您能坐得了,您就别推辞了......”魏忠贤一边哭劝,一边和徐应元一块就要朱由检往龙椅上摁!
魏忠贤其实也不想让朱由检当皇帝......且不说朱由检的立场到底如何?就凭他17岁的大好年华,就是个不大容易掌控的皇帝!
可问题是......不让朱由检即位,谁又能来即位呢?自己和客氏为大行皇帝安排怀孕宫人的计划,已经泡汤了。就算不泡汤也来不及啊,野种还没生出来呢!
总不能到宫外胡乱抱一个孩子来当皇帝吧?魏忠贤这个九千九百岁还没到这种地步!
别看文武百官大多投靠在魏公公的阉党阵营当中,但是这些人大多是附和阿谀之辈,并不是真的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魏忠贤谋朝篡位了。
而且在满朝阉党当中,并没有几个掌兵权的官。而在天启一朝中,掌握北京城防的始终是总督京营戎政英国公张维贤。这个张维贤是第七代英国公,祖宗是跟着朱棣靖难打天下的张辅。
这个张维贤出任总戎已经很多年了,从万历年间一直干这份差事。而且明朝的京营向来被北京勋贵把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他们的人!魏忠贤根本动不了京营,天启皇帝也从来没有把京营交给魏忠贤的意思。
虽然天启年间的京营早就给养废了,不能打了。但那也是相对的,比起魏忠贤手里的南海子净军,京营的战斗力不知道要强多少!
另外,明朝内廷十二监之一的御马监手头也掌握着一支几千人的禁军,分为勇士、四卫、忠勇三营。这支军队还是有点战斗力的,但是却不在魏忠贤手里,而是由涂文辅、刘应坤、陶文、纪用等御马监系统的大太监掌握。其中的涂文辅虽然也附和魏忠贤,但他是魏忠贤的盟友,不是魏忠贤的走狗。平时跟着魏忠贤一起捞钱分肥是挺好的,但是要跟着魏公公谋反可不行!
而刘应坤、陶文、纪用这几个大太监则是久历行伍的军事太监,现在都在蓟辽军前,并不在北京城。
不过他们即便身在北京,也不会帮着魏忠贤造反。所以魏忠贤也没办法,就只能顺着朱由检递过来的梯子往上爬了。
可朱由检还是不肯往龙椅上坐,仿佛这龙椅会咬人似的,还是继续哭闹道:“不可,不可,吾非大行皇帝子嗣,安敢即皇帝之位?”
“大王,大行皇帝无子,且早已明发遗诏,告之天下,请大王殿下勿再推辞。”
内阁首辅黄立极带领已经闻讯赶来的文武官员在乾清宫大殿上,齐声再劝......一定要朱由检即位!
“不可,不可,孤才薄德浅,恐难当大任,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朱由检还是不干......自古以来当皇帝的人就没有开开心心上台的,都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自己死活不干,被下面的人逼着上去的。
“呜呜呜......”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哭着出来了。大家伙一看,原来是皇后娘娘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走后殿走了出来。
朱由检赶紧甩开魏忠贤和徐应元,然后大步上前去,向着嫂子张焉大礼揖拜。
张皇后现在对朱由检极为满意,朱由检可是把还没有出生的长子(就是朱慈烺了)献给她当儿子了......而且还要封这个过继给张皇后的儿子当皇太侄!考虑到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张皇后搞不好还有临朝摄政的机会!
所以听见朱由检两次揖让之后,就决定亲自出马了。
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朱由检道:“大行皇帝有遗命在此,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请勿再推让。”
朱由检长叹一声,然后向着张皇后一揖到底,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皇嫂之命,弟不敢不从!”
唉,朱由检真是命苦啊!不是他要当皇帝,是他不敢不当,底下那些人完全是逼良为帝啊......
苦命的朱由检先是请“如母”的长嫂在边上一张被几个太监抬上来的椅子上安坐,然后才勉为其难的在龙椅上坐了。也不敢宽坐,只坐了半个屁股。大殿之上,内阁大臣、科道诸臣、京营戎政,还有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大珰,都分班站立——大明朝的政权交接可是个大工程,现在才刚刚开始呢!朱由检虽然被拥上了龙椅,但还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嗣皇帝,距离正式登基还有好些个步骤。这些步骤要怎么走,要怎么确保政权平稳交替,要怎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都是立即要在乾清宫大殿当中敲定的。
说的直白一点,今天的这场非正式的朝会,所决定的就是直到朱由检彻底坐稳江山之前,大明朝廷的权力格局。
由于魏忠贤一党的存在,使得朱由检在登基之处的权力基础,比之以往的大明君王更加薄弱。
因为以往的大明君王也许控制不住外朝的奸臣,但是内廷的太监总还是可以掌握的。
而朱由检则是个光杆皇帝!
外朝靠不住,内廷则有个一手遮天的魏忠贤,一样难以掌握。真正被他拿在手里的,就是少数由信王府跟随而来的太监。
另外,还有一个如母的长嫂张焉,算是朱由检的可靠盟友——没有张焉,朱由检很有可能当不上皇帝。
这个大恩,朱由检得记着,所以他必须得和张皇后站在一起......反对魏忠贤和客氏!
至于和魏忠贤合作的可能......根本是没有的!
因为合作就因为朱由检必须承认魏忠贤在内廷和外朝中的地位,而且还会让张皇后失去全部的实力。这样一来,朱由检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光杆皇帝。
所以铲除魏忠贤是必须的!
而且也是可以做到的!
因为魏忠贤的盘子看起来很大,但是根基很虚,除非朱由检愿意当魏忠贤的傀儡,让他继续壮大,否则铲除魏忠贤并不困难。
不过魏忠贤的实力,原本是属于天启的,也就是属于皇帝的!朱由检在铲除魏忠贤的时候,一定会对依附魏忠贤的势力构成重大打击,从而造成“帝党”实力的削弱。
朱由检的前世,可没少吃这个亏!
好在他已经跟着逆子学了五十多年的“皇帝课”,现在已经有办法做到既铲除魏忠贤,又大大的壮大自己的实力!
朝堂上的斗争,归根结底还是要讲实力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叹了口气,开口道:“孤王德薄才浅,平素又不读书,实在应付不来,只得让徐伴伴为秉笔,周伴伴管乾清宫,商伴伴为御马监提督。嫂嫂,厂臣,你们以为如何?”
抢救大明朝 第1634章 ??嫂嫂,魏忠贤很厉害啊!
| |
-> ->
天启皇帝病故当天的乾清宫朝会,终于结束了。
这次朝会进行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非常关键......在朱由检、魏忠贤、张皇后三方看来,都非常关键!
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这场很可能要决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政局走向的朝会的赢家!
对,三方都赢,可谁是输家呢?这是个问题啊!
朱由检当然不可能是输家了,都跟着逆子圣君学习了五十多年,怎么可能会输?
在今天的朝会上,他的人拿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乾清宫管事太监和御马监提督太监的位子......当然了,除了乾清宫管事太监之外,另外两个位子看上去没有什么实权。
这也是魏忠贤没有进行阻拦,张皇后也没太当回事的原因。
乾清宫管事太监是必须给的,要不然朱由检还当什么皇帝?
至于司礼监秉笔,只要不加上提督东厂就没什么大用。而御马监提督......呵呵,商辅明在忠勇营、四卫营、勇士营中的那点根基,能干什么?他如果有个“总督某营”的官衔还好一点。可他有吗?一个空头提督太监,屁都不是。
因为朱由检的人没拿到“什么有用”的差事,所以魏忠贤也是今天乾清宫会议的赢家。再加上他早早给朱由检送上了五万两黄金,以及朱由检当着大行皇帝的面保证奉圣夫人的安稳,所以魏忠贤觉得自己已经比较稳了。
张皇后也觉得自己是赢家,因为她成了未来的皇太侄的嫡母!
有了这个名分,她在后宫当中的地位马上就不一样了......她不再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前皇后”,而是一个有可能成为太后的女人!
后宫之中,谁敢对未来的太后不敬?
而且朱由检对张皇后还表现的极为恭顺,很有一点把她当成后妈来孝敬的意思。在乾清宫朝议结束后,还像个孝子一样,亲自送张皇后返回坤宁宫。
坤宁宫是中宫皇后的居所,现在朱由检还没有正式登基,他的妻子周氏也还是王妃,所以张皇后还可以在坤宁宫居住一段时间。
叔嫂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坤宁宫,穿过乾清宫、坤宁宫之间的交泰殿,就进入了坤宁宫——这里可是张皇后说了算的地方,连魏忠贤和客氏的耳目都很难渗透进来。
“叔叔,喝杯茶再走吧。”入了坤宁宫的大殿之后,已经变成小寡妇的张皇后也不管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了,开口留朱由检喝茶。
朱由检明白小寡妇嫂子在打什么主意——这是要和他商量陷害奸佞的事情,张皇后是不会放过魏忠贤和客氏的!
因为在小寡妇眼里,魏忠贤和客氏就是害死朱由校的大恶人,千刀万剐都难解心头之恨,怎么能放过?
而且小寡妇也知道朱由检同样不会放过魏忠贤和客氏,这段时间他之所以缩手缩脚,一定是看到魏忠贤和客氏实力很大,所以就害怕了——这孩子打小就没了亲妈,还是被他爹光庙下令杖杀的!所以在宫里一直过得不好,也就是他的皇帝哥哥疼他,才让他过了几年好日子。但是这胆小怯懦的性子,怕是养成了......这可不大好啊!
看着在自己跟前正襟危坐,双手扶在膝盖上,看着跟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似的的朱由检,小寡妇忍不住就叹了口气:“叔叔请宽坐,叔叔已经嗣皇帝了,不可在人前如此拘谨。”
“嫂嫂教训的是,”朱由检道,“小弟只是觉得德不配位,会辜负了嫂嫂和大行皇帝,心中甚是不安。”
张皇后轻轻点头,他听见朱由检提及“大行皇帝”,心中难过,又拿出手绢抹了抹眼泪,“叔叔是担心魏阉势大难治吧?其实叔叔多虑了,之前这阉贼之所以可以胡作非为,是因为蒙蔽了大行皇帝!是大行皇帝护着他......现在没有了大行皇帝,魏忠贤就是一条落水狗!
无论是朝中的忠心王事文武群臣,还是宫中实心任事的太监,都欲除之而后快啊!”
朱由检听了这话,眼睛里面也是泪花闪烁,看着特别可怜,他抹了把眼泪,“嫂嫂,小弟也知道魏忠贤不是好人......可,可是魏忠贤很厉害啊!朝中的大臣,多半是魏忠贤的党羽!在外督军的宦官,又都是魏忠贤的心腹。通过这些外派到监军,魏忠贤又连着外镇。而宫中更是遍布魏忠贤的耳目!
特别是魏忠贤还有南海子净军,那些武阉可是械精粮足,不容易对付啊!”
张皇后听朱由检那么一说,也有点不大确定了。
她也不是什么大政治家,不过个久居深宫的妇人。憎恨魏忠贤一半是因为社会上对阉人的歧视,一半是因为魏忠贤和客氏的关系。相比魏忠贤,她更仇恨客氏!因为客氏不仅是天启的乳母,还是天启的女人!不过这层关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如果愿意和万贞儿一样,当个贵妃都没什么。可是这个女人自己不能为天启生儿育女,偏偏去吃那些能为天启皇帝生儿育女的后妃们的醋!
天启宫中,无论谁生养了儿女,或是有可能提天启生儿育女,都会遭到客氏的迫害或者暗害......张皇后的流产,也很有可能同客氏有关,至少张皇后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魏忠贤和客氏必须死!
“叔叔!”张皇后咬着银牙,粉面阴沉,“京营总戎英国公,前任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大学士李国?都是忠义之士,皆可为用!”
这个魏忠贤还是很会拉仇恨的,不仅得罪了许多“正直文官”,还招惹了许多勋贵。其中就有出身锦衣卫世家,五代都在锦衣卫担任高官的骆思恭——骆家的老祖是明朝的“开国千户”,传到第五世骆安时,因为跟随嘉靖皇帝入京,所以飞黄腾达,当上了锦衣卫都指挥使。从此骆氏一门就在锦衣卫系统中扎下了根,而且越长越大,到了骆思恭这一代,早就盘根错节,形成了一张大网。
所以魏忠贤只敢让骆思恭致仕,不敢暗害了骆思恭——那可是锦衣卫世家!不是东林党的士大夫!
朱由检当然知道英国公张维贤和锦衣卫前任卫帅骆思恭的厉害......京营和锦衣卫联手之下,魏忠贤那点势力算什么?
但是朱由检这一世却不能允许京营和骆思恭一派的锦衣卫在诛杀魏忠贤的过程中发挥太大的作用......
因为京营和锦衣卫大体上是勋贵们的地盘,而这帮勋贵早就腐朽不堪了!
不能让他们借着诛杀魏忠贤的功劳再膨胀一把!这帮家伙再膨胀下去,危害可不比魏忠贤小!
“嫂嫂,不可啊!”朱由检用力抹了一把眼泪,声音已经放到了最低,“魏忠贤的耳目众多,遍及京师各处......若欲图之,必须秘密准备,并且突施雷霆。绝不可四方联络,以致走漏消息啊!一旦被魏逆察觉,小弟虽死不足,但是祖宗江山就要败在小弟手中了。”
张皇后一听这话,劲头也起来了,看着朱由检就问:“叔叔,你准备怎么做?”
“嫂嫂,”朱由检道,“小弟自会准备周全,到时请嫂嫂和小弟一起登高一呼,自有忠义之士,为国除贼!”
抢救大明朝 第1635章 ??忠义之士
离开了嫂嫂张皇后居住的坤宁宫,朱由检没有去乾清宫休息,而是去了紫禁城东南角的文华殿休息。
根据明朝的惯例,乾清宫不仅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大行皇帝的停灵之处——大行皇帝的梓宫要在乾清宫摆放27天,然后才能运往皇陵安葬。
所以朱由检在这些日子当中,是不能住在乾清宫里面的。而且就算没有一口大棺材占着乾清宫的地盘,他也不能马上住进乾清宫。因为他还得再正式揖让三回......今天下午在乾清宫里的推让的是嗣君,接下去还要揖让正式的皇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