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崇祯觉得自己比宋徽宗可强太多了,宋徽宗有那么多开疆万里,杀人如麻的好儿子吗?
所以崇祯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福寿的,五十多岁的老太上,子嗣一百多个,自古帝王少有这样的福气啊!
而且他自己虽然不能打,但是儿子孙子都很厉害,一个比一个能打,这就是福气啊!回头得和逆子朱慈烺好好说一下,谥号得是“福宗”。
“父皇,父皇……儿子来看您了,您还好吗?”
崇祯上皇正琢磨要当福宗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大声嚷嚷起来了。
他眼睛不行了,有白内障,也看不清了,于是就问:“我儿子可多了,一个比一个厉害,你是哪位啊?”
“我是慈烺啊,朱慈烺!您还记得吗?”
“朱慈烺……我想想,”崇祯认真的想了想,“是老大吗?”
“对对,就是我……我有好消息要和父皇说!”来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孝子,大明洪兴皇帝朱慈烺了。
“什么好消息?”崇祯张嘴就问,“是不是又要给我送美女啊?唉,老了,用不大着了......不过你要送,那朕也就勉为其难收下了。”
朱慈烺摇摇头道:“父皇,我不是给您送美女的,我是来告诉您,我要当太上皇了!”
崇祯一愣,眯着一双白内障眼睛,恍恍惚惚看着朱慈烺,“什么?你也被儿子拎着宝剑追着跑了?是被好运儿追,还是被土豪儿追啊?”
“没有,没有的事儿……爷爷,我可是孝子啊!”朱和幸的声音马上响了起来,“孝子怎么会干这样的事儿?”
朱和幸是真孝子,怎么敢干这样的事情?
崇祯也老真是糊涂了,居然哼哼道:“我大儿子不就这样干的?他不也一直说自己是孝子吗?”
“父皇……儿臣可没拿宝剑追过您!”朱慈烺眉头大皱,这崇祯一定是老年痴呆了,怎么乱说话啊,“《崇祯时政记》上和《崇祯起居注》上都没有记录,所以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儿!”
是啊,史书上都没有......根据《崇祯时政记》上和《崇祯起居注》的记载,分明是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太无能,对不起祖宗,所以才执意要把皇位让给英明神武的儿子朱慈烺的。
这可是崇祯一生当中最英明的决定啊!
所以孝子拿着宝剑追着崇祯皇帝的事情,是没有发生过的!唔,以后不会有人知道这个事儿的。
“真的没有?”崇祯想了想,“许是记错了……唉,老糊涂了!”
“对对,您记错了,而且好运儿也不敢怎么干,他胆子小。”朱慈烺连忙转移话题道,“父皇,儿臣打算退休了……儿臣要当太上皇了!”
“不下,这可不行!”崇祯一听就急了,“你当太上皇了,那我当什么?我的太上皇之位难道也要给篡了?”
篡位都篡到太上皇的位了......这还有天理吗?
朱慈烺有点哭笑不得,只好耐心解释:“父皇,儿臣当了太上皇,您就再进一步,当个太上太皇,多好啊。”
“太上太皇……”崇祯琢磨一下,“听着倒挺大的!”
“当然大了!”朱慈烺笑道,“儿子给您道喜了!”
崇祯一摆手:“有什么好喜的,你别以为我真的老糊涂了......等我当了太上太皇,全大明最大的位子就是太上皇了!”
您到底有没有老糊涂啊?朱慈烺听崇祯这么一说,他都有点怀疑了......因为这老爷子说的没错啊!等他当了太上皇,全大明最大的不就是太上皇了?
这个大明最大的职位原来是会变的!想当年朱慈烺当抚军太子的时候,大明朝就是抚军太子最大。后来他当了皇帝,那就是皇帝最大,接下去他要当太上皇了,那太上皇就最大了。
朱慈烺想到这里,用眼角瞄了一下儿子朱和幸,朱和幸正使劲儿点头呢!爷爷说的对!大明以后就是太上皇最大,皇后(丁玉英)第二大,自己这个皇帝应该是第三大的......好像和之前也没什么不一样啊!
一想到这个,朱和幸的好心情就没了一多半!
现在还是皇后的吴三妹看到场面有点尴尬,连忙出来打圆场道:“父皇,您进位太上太皇可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儿,咱中华历史那么久远,好像还没出过太上太皇呢,您老人家是第一个!”
可不是嘛!崇祯上皇心想:好像也没出过五十多年的太上皇啊!看看,都让自己赶上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说的也是!”崇祯笑了起来,看着挺高兴,“朕要当太上太皇了,心里高兴,得好好喝上两杯......哦,还要安排胡姬舞蹈助兴!老大,你过70大寿那年,准格尔太妃阿奴可给你送来了几个胡姬,个个能歌善舞,朕也想领略一下!”
葛尔丹和阿努可敦都已经不在人世了,现在准格尔王国是由葛尔丹的幼子绰罗斯.长寿(策凌)当国王,长寿之母朱阿奴摄政。朱阿奴对朱慈烺极为孝顺,一年到头各种礼物不断,书信不绝,甚至想把自己和葛尔丹所生的女儿送到朱慈烺身边。被朱慈烺拒绝后,又在领地内挑选了一批少女精心调教后送给了朱慈烺。
崇祯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这个消息,就想领略一番胡姬的歌舞......只是他的白内障都那么严重了,还能看得见吗?
“行啊,只要父皇高兴就行,”朱慈烺看着崇祯那么老了,也就顺顺他的心意算了,“儿臣回头就让阿吉格安排......今晚上,咱们爷俩好好喝两盅!”
抢救大明朝 第1574章 崇祯走了
歌声悠扬,琴声荡漾,还伴随着清脆悦耳的环佩叮当,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偶尔一个阵轻风拂过,还吹来了阵阵幽香。
窗外,正是草绿花红,波漾荷碧。长寿宫中池塘边上的一座玻璃阁子当中,则是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大明皇帝朱慈烺、皇后吴三妹、太子朱和幸、太子妃丁玉英,这个时候都成了孝子贤孙好媳妇,一块儿陪着即将要升职的太上皇朱由检喝酒听歌观舞。
当然了,崇祯上皇只能听歌闻香……还能少少的喝一点掺了水的美酒。
倒不是朱慈烺不让他享受,而是老爷子的福利要尽了,身子骨受不了啦,只好点到为止,免得一步到位成了先帝。
崇祯却有点不大满意,几杯掺了水的美酒下肚,就晕晕乎乎的站起来了,一个总有七十岁的“末代太监”(太监制度已经大体上被废除了,但还是有少量的残存,都是在太监制度被废之前入宫的)赶忙上去搀扶。
“老万岁,您老这是要……”老太监一边扶着崇祯一边发问。
“朕今儿高兴,要去和胡姬共舞……来,扶着一点朕!”
说着话,老爷子就在这太监搀扶下,摇摇晃晃的就向一个身材特别婀娜,五官看着跟画上的仙女似的胡姬就走了过去。
朱和幸看着自己的爷爷那么老了还色心不死,总觉得有点不妥,就想起身去拉着他一点。
朱慈烺摆摆手,笑着:“你爷爷那是难得高兴,且由他去吧!”
看到父亲不拦着,朱和幸也不好说什么了。崇祯心里高兴,也许是强颜欢笑......学了五十年当皇帝的本事,都已经学会了,知道怎么当一个明君雄主了。而且也等到逆子朱慈烺退休了,结果......逆子一退休,孙子又接了班!学了一辈子的本事,毛用没有,不郁闷才怪了。
而且朱和幸才多大年纪?看着又高又壮的,还从来不生病......所以崇祯上皇是没戏了,只能当个太上太皇了,趁着还能乐呵,就再乐呵一下吧!
人生苦短......好像也不是很短,总之及时行乐吧?
崇祯上皇恍恍惚惚的就看见一胡姬在他前面舞蹈——不用说了,一定是绝色!阿奴那丫头给朱慈烺送来的女人,那是绝对错不了的!想到这里,他就摇摇摆摆的走过去了,那个老太监还扶着他,显得有点碍手碍脚。老头子觉得身边有一人碍着他,用力一甩手,还说了一句:“朕用不着你搀扶!”
那老太监也是个老糊涂,也不看看崇祯多大年纪,就应了一声,直接放手了。
崇祯上皇还真的能走,就是步子有点飘,直直的就奔着那个胡姬去了,可把人家吓着了!
人家就是一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打小就在阿奴可敦身边调教,没怎么见过世面。现在忽然看见一又高又瘦的老头子“扑上来”了,能不害怕吗?这是要碰瓷儿吗?
可不能让他碰!
这小姑娘是朱阿奴养大的,给洗了脑,觉悟是很高的——只能给朱慈烺一个男人碰,别的男人都不行......连太子朱和幸都不行!更别说一个老得快不成的老爷爷了。
所以她就赶紧闪开了......她可是一打小训练出来的舞女,动作得多灵活啊!别说崇祯了,朱和幸上去都扑不到她的,也就只有朱慈烺出马才能一扑一个准。
而崇祯上皇哪儿知道女人会躲?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儿啊!他活了八九十年,从来就没遇到过一个躲他的女人。
结果一下扑了个空,还是大头着地,猛的一下就砸在了地砖上——脑袋着地啊!好家伙,一下就给砸晕菜了,眼前先是金星一阵,然后就是一黑,失去知觉了。然后……
朱慈烺正端着杯酒,看得挺乐呵的,突然见到崇祯跌倒,还是脑袋瓜子着地,也吃了一惊,猛的就站了起来,还把跟前的一个茶几带翻了,上面的盘子碟子全都落在了地面上,碎成了一片。
花厅里面歌舞的胡姬,奏乐的乐师,也都看见崇祯跌倒和朱慈烺的反应了,他们也都有点懵了。全都傻愣愣的看着,那个躲避了崇祯上皇的胡姬也给吓坏了,她也知道扑自己的老不羞是谁,那可是皇帝的亲爹......这怎么就跌倒了呢?不会......不会死过去吧?
要是死了,算谁的责任?不会抓她去殉葬吧?
想到这里,她一下就瘫软在地上,眼泪汪汪的看着朱皇帝,别提多可怜了。
朱慈烺也没功夫搭理她,赶紧三步并两步走上去,蹲在了扑倒在地的崇祯上皇身边,用力把他翻了过来,然后伸手在他的鼻子下面一探,还有气儿!
“太医!太医……”朱慈烺叫了起来,“快宣太医来救太上皇啊!”
朱慈烺是孝子,当然不能眼看着他就这样驾崩了!
怎么都得救一下,让朱慈烺有机会床前尽孝啊!
要不然就真和崇祯上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样——他的床前从来没有孝子,只有美女。
朱慈烺一吼,下面的人也反应过来了。
一个守在花厅里面的大妈宫女就飞奔出去叫太医了。
太医就守在门外——现在老山宫里面的主人都老了,得时刻防备他们病倒。所以太医院就得一天十二个时辰派人看着几位老人家。
很快,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中医就来了,也不把脉,只是摸了摸崇祯的胸口,看了看老头子吓人的脸色,又掰开他的眼皮看了看瞳孔,就对朱慈烺说:“万岁爷,上皇的脑卒复发了……恐怕,恐怕……”
脑卒就是中风!
崇祯去年中过一次风了,不过挺过来了,看着也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脑卒第一次发如果没死,那再一次发病就基本没救了……其实第一次发作也没法救,死不死的就看命大不大。
而且崇祯上皇的年纪都快九十岁了,搁在后世要中风一样得预备风光大葬!
朱慈烺也叹了口气,努力挤出一点悲痛,“总要救一下的……去拿千年野山人参来吧!”
“臣遵旨!”太医应了一声。
不过他也知道什么千年万年的野山参对崇祯是不会有用的。
崇祯现在是油尽灯枯,寿终正寝……其实挺好的事儿,三十多岁就退休,还生了一百多个儿子,想老婆多的都没数了,那么荒淫无道还活到九十岁!
还救个屁啊!而且他这样喝什么汤都是浪费了!
不过样子还得做一下,所以连忙吩咐学徒去太医院熬千年人参汤。
人参汤熬得了,再用木片撬开崇祯上皇的嘴给灌了下去。然后又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崇祯上皇终于和这位太医预料的一样,驾崩了!
“禀万岁爷,太皇皇后(周皇后),太上皇龙驭宾天了……”
“呜哇哇……父皇,您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朱慈烺哇一下就哭了——孝子啊!怎么可能不哭呢?
听到消息聚集到长寿宫里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就等着这一刻呢,看见朱慈烺一哭,也都一个个大哭了起来。
还有一群上了点年纪的莺莺燕燕,都是崇祯上皇的妃子爱姬,听见老爷子没了,也都嚎了起来。
长寿殿中,顿时就哭成了一片。
抢救大明朝 第1575章 孝子贤孙纷纷来!
洪兴五十二年,五月初八,位于应天府的大明朝廷正式昭告天下,宣布大明洪兴皇帝之父,退位让贤已经五十二年的崇祯太上皇帝在老山宫长寿殿因为脑卒而驾崩......在崇祯患病期间,洪兴皇帝始终陪伴左右,床前尽孝(尽孝大约半个时辰),只可惜上皇年事已高,病情沉重,因而才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同日,大明朝廷还颁布诏书,宣布将在第二年,也就是洪兴五十三年,为崇祯上皇举行盛大国葬!
为什么要拖一年才让崇祯上皇入土?是大孝子舍不得埋爹吗?当然不是了。之所以不能马上把崇祯上皇给埋了,是因为崇祯的孝子贤孙太多了......都得来应天府奔丧啊!
而崇祯上皇开枝散叶的本事太大了,除了南极洲暂时还没有崇祯的儿孙后代,世界上的其它大洲,都已经有了崇祯的儿孙或曾孙.....对,包括非洲!崇祯上皇甚至有黑人孙子了!
崇祯上皇的一个儿子,名叫朱慈燃的,行一百零八。中学毕业后考进了海军兵学堂,海兵毕业后在海军干了十年,从普通军官一直干到战列舰的舰长。还长期在小西洋舰队服役,去过好几次非洲。也不知怎么的,就相中了桑巴给尔岛对面位于非洲大陆上的三兰国。从海军退役后就从那些有钱有势的哥哥们那里蒙了一笔钱,还忽悠了一群海军同仁,还募了一些想要搏富贵的苦汉子,又联合了阿曼的亚里巴王朝,一块儿出兵去抢走了葡萄牙王国的桑巴给尔和三兰国。
其中亚里巴王朝拿到了桑巴给尔,朱慈燃则拿到了三兰国,在那里自称三兰国公,当起了一个贩卖黑奴和象牙的土皇帝,而且还娶了一个埃塞俄比亚来的公主——埃塞俄比亚长期从事黑奴买卖,算是朱慈燃的“供应商”,双方关系亲密,联姻也是意料之中的。
而且朱慈燃的这个黑人老婆还挺漂亮——当然了,她自己不承认自己是黑人的,实际上的确也不太黑,脸型和头发都和中东白人一样。有这长相,当然能讨朱慈燃的欢喜,两人感情很好,共同养育了一双儿女。
所以崇祯上皇都黑人孙子了......这可不是私生的,而是名列玉牒的和字辈,名叫朱和堗,理论上还有一定的几率可以继续大明朝的皇位呢!
这些遍布六大洲的崇祯上皇的儿孙,现在都要赶回应天奔丧,每个一年半载的怎么能行?
所以崇祯上皇的入土为安,已经变成了一场重大的国际事件!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那么多手握重兵的国王、大公、大将军、大元帅、大军阀都要去南京开追悼会,一去至少一年才能回来,路易大帝、彼得一世、钢铁大汗、李辛格(李继成之子)这些人能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吗?
另外,印度帖木儿帝国的那位老爷爷皇帝奥朗则布今年也83岁了......虽然暂时还活着,但是身体也不是很好,而且印度帖木儿帝国的老规矩就是爸爸一死(也是没死),儿子内战。
老爷子奥朗则布可有一大堆带兵在外的总督儿子,老子一死,儿子们还不得打得头破血流?
现在老子虽然还没死,但是儿子们已经在摩拳擦掌了......所以印度帖木儿帝国随时就会开战(奥朗则布和他老子沙贾汗都没等老子病死就先下手了),各方面都在积极准备,也就无暇支援奥斯曼帝国。
而西班牙的那位国王卡洛斯二世悲剧的一生眼看着也要落幕,路易大帝和彼得一世怎么可能放过同时失去了两个盟友支持的奥斯曼帝国?还不得趁机暴打穆罕默德四世?
总之,崇祯的风光大葬,一定是非常“轰轰烈烈”的......
......
“大哥,报丧的快船已经发出去了......有个一年半载,大家伙儿就都能回来了。不过,不过还有两个咱爹的曾孙子不知道该不该请过来?”
正在皇极殿里面和朱慈烺说话的是一脸悲痛的福王朱慈炋,他现在首辅了——宗室首辅啊!大明头一份,而且......他还挺能干的,在大明朝的所有首辅当中,估计能排到前几名!
崇祯上皇是他亲爹,所以他现在也是披麻戴孝,不过并没有丁忧请丧假,因为他已经过继给福王朱由崧了,已经死过一次爸爸了,根据规定,不能再第二次死爸爸了。
另外,大明朝的一大摊子事儿得有人料理啊!朱慈炋是首辅,这个时候得化悲痛为力量。
而且替崇祯上皇治丧的事儿,他这个首辅也得担起来......那可得风光大葬啊!
“什么意思?这俩曾孙是谁?为什么要问该不该请?”朱慈烺有点不明白。
朱慈炋皱着眉头道:“这两位是大哥您的孙子......一个叫阿方索七世,一个叫佩德罗二世。”
朱慈烺眉头皱着:“阿方索七世,佩德罗二世,听着挺耳熟的......”
“他们一个是葡萄牙国王,一个是巴西国王......”
“什么?”朱慈烺眼珠子一瞪,“他们怎么成了我的孙子?谁干的?”
其实朱慈烺知道阿方索六世让亨利带了绿帽子,但他并不知道亨利把玛丽亚.佛朗西斯卡那个愚蠢的y妇也睡了。
“这个......”朱慈炋苦苦一笑,“当然是亨利王干的......亨利王知道阿方索六世不大行,所以就悄悄的帮了他一个忙,把玛丽亚王后给睡了!”
这就是做好事不留名啊!朱慈烺心说:这个亨利还真的挺合适当奥地利大公的,也是个“不半身堡”啊!
朱慈炋又道:“后来他不知道怎么说服了玛丽亚.佛朗西斯卡去突尼斯向阿方索六世请罪,还亲自护送被阿方索六世原谅的玛丽亚.佛朗西斯卡去里斯本。结果......玛丽亚.佛朗西斯卡就为佩德罗王子生了个儿子,就是现在的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
朱亨利也算是好人好事干到底了,他知道玛丽亚.佛朗西斯卡对佩德罗王子也不大满意,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所以佩德罗王子的巴西王位继承也是个问题,因此他就又帮了个忙,让玛丽亚.佛朗西斯卡怀了孕,替佩德罗王子生了个儿子。
这两件事,朱慈炋都是知道的......他和亨利的关系本就很好(包租王和谁都好),又一起去了印度,关系就更加亲密了。而且朱慈炋从印度回国后不久就当了外交部尚书,掌管大明的外交大权,和朱亨利之间一直保持着秘密的联系渠道。
“他们和朕的关系......”朱慈烺斟酌了一下,“都有谁知道?”
“不是很多,”朱慈炋道,“路易皇帝可能知道亨利王和玛丽亚.佛朗西斯卡有一腿......”
“那就不要请了,”朱慈烺顿了顿,“亨利一家也不用请了......他现在都改姓曼奇尼了,就让他在奥地利过自己的日子吧!”
“还是就不要请了吧,”朱慈烺顿了顿,“连着亨利一家子也不用请了......亨利现在都改姓曼奇尼了,就让他在奥地利过自己的日子吧!至于其他人,也不需要一起回来,总要留些人看家的,咱们家要大出丧了,路易、彼得、李辛格他们是不会消停的,世界又要大乱了,咱们得有所防备!”
抢救大明朝 第1576章 ??丰亨豫大的福宗显皇帝
大哥放心,臣弟都会安排妥当的......其实内阁府和大元帅府早就制定了一些个备案!”
朱慈炋办事儿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他这个内阁首辅可是企业家、教育家、外交家出身——在太学念书的时候,就已经在管理自家的产业了.......十几条街的房产要收租啊!得多大的产业啊!再后来他又投身外交和教育界,从印度带回了妮莎公主献给自己的大哥,还创建了金陵女大,是大明女子教育的先驱!这可是能把铜像立在大学校园当中的教育家啊!
这么个人物,当然考虑问题当然是非常周到的,早就想到了大明国丧期间,罗马帝国、印度大顺帝国、罗刹国这三国一定会趁机发难,而印第安人的大苏联汗国说不定也会惹出点什么麻烦。
所以在朱慈炋当了内阁首辅后,就开始和大元帅府一起制定预案了......预案还不止一份,其中既有给崇祯上皇风光大葬的,也有给朱慈烺操办发送的!
“预算安排了吗?”朱慈烺又问。
“安排了......”朱慈炋说,“早就安排了!咱爹满70岁时期,内阁府就编列预算充入国丧准备金了,一开始准备了200万两银子,现在已经准备到400万两了!”
“400万?”朱慈烺一愣,“怎么那么多?是物价上涨了?”
“不是的......”朱慈炋说,“这个人到70古来稀嘛!这个国丧准备金就是为年过70的这个......准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