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亨利.马丹说:“要成为第三方,就得有足够人口,有辽阔的地盘,还要有可以和大明、罗马交换枪炮的毛皮。人口是我们的根本,地盘是我们的生存空间和未来,而毛皮可以为我们换取发展壮大所必须的东西。”
钢铁首领连连点头。
亨利.马丹接着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口了,接下去要谋求的就是一块足够我们发展,又相对远离合众国、新罗马、新西班牙和新英格兰的地盘。首领,我建议您在称汗建国之后,率领我们前往北方的大湖地区立足。”
“去大湖地区立足?”钢铁首领皱起眉头,“那冬天去哪里?再南下大森林吗?”
“不,”亨利.马丹摇摇头,“冬天继续留在大湖区。”
“可是那里的冬天很冷啊......如果我们聚集起上百万人,能在那里过冬吗?”钢铁首领思索着说,“我们的牛羊能受得了大湖区的寒冷吗?”
“我们可以在大湖区建立一些避冬的城堡!”亨利.马丹道,“只要在冬季时进入城堡,等到冰雪融化后再离开城堡,围绕大湖区游牧就可以了。至于城堡的位置......可以选择在大湖区的半岛和岛屿上。冰雪融化时可以依靠湖水保护这些半岛和岛屿不被深入的敌人占领,而在冰封之后,寒冷的天气会保护我们的安全。而集群游牧,又能让敌人无法轻易占领我们的土地。
另外,大湖区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可以开垦耕种的。只要我们在春天播种一定燕麦、黑麦,秋天收割一下,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足够养活上百万人了。”
唔,非常辛苦啊!春天的时候随便种一种,秋天的时候随便收割一下......新大陆这里的地就是这么种的,没谁会精耕细作。
钢铁首领眉头紧皱,似乎在苦苦盘算。
亨利.马丹的办法其实是以退为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地盘小了,缩到北方湖区去了。但是对实际地盘的掌控,却是大大提升了!
游牧的优势是集中人口和提升机动性,而弱点则是很难有效控制地盘。所以近现代的强国,没有谁是游牧的。
所以印第安大苏联部的游牧,也只能是个过渡......从游猎向游牧过渡,等大苏联印第安人学会放牧之后,还是得向定牧和半耕半牧转变。
而要定牧和耕种,就不能在密西西比河两岸安家了,这一带可是大明和罗马争夺的焦点。大苏联汗国如果在那里发展壮大,那就必须在大明和罗马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做出选择!
可是大苏联汗国无论选择哪一方,结果都不会好!
因为大明和罗马都不可能把对方完全打倒,但是却足够打死大苏联汗国。
亨利.马丹说:“据我所知,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已经不久于世,而且他并没子嗣可以继承王位。因此他去世之后,西班牙王国和新西班牙王国都会变成罗马皇帝路易一世(就是路易十四)的领地!这样一来,新罗马和新西班牙就能实现统一......而合众国和庆国,一定会感到危险,多半会先发制人,挑起战争!
如果我们还留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那么就必须在大明和罗马之间站队......因为我们就呆在战场之上,是不可能中立的。而无论我们站在谁一边,都会成为另一边的重点打击对象!
而我们之前可以发展,一来是因为合众国和新罗马在大平原上的力量不够;二来是没有足够的动力促使他们进行一场真正的大战。
而这两个因素,在卡洛斯二世死后都会消失......合众国和新罗马在大平原上的人口,都达到了三四十万。而且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他们还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和牲口,足够支持一场大战了。如果有数万合众国或是新罗马的骑兵在大平原上机动作战,我们的游牧部落就会面临极大的危险!
所以,我们必须离开!去安全的北方,这样静观其变,待价而沽!”
这个亨利.马丹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合众国和罗马要“认真起来”,在密西西比河两岸转悠的印第安游牧部落就是死路一条,站在哪头都是死啊!
几万一人数马的机动部队开出来,还追不上拖家带口的部落?
只要追上,就是部落的末日!哪怕杀不光部落的勇士,杀光老弱妇孺也是一样。
所以大苏联汗国在做大的同时,就得远离合众国和新罗马相争的战场......到了北方,合众国和新罗马都够不着了,就能在保全部落的情况下,受雇出兵了。
大湖区距离黄金城有2000多里,而且还可以把部落藏在岛屿上,根本不怕敌人的攻击。
钢铁首领只是静坐不动,似乎在盘算着亨利.马丹所说方案的可行性。正琢磨的时候,牛皮帐篷的帘子忽然就被人挑开了,伴随着一阵冷风,就看见一个和钢铁首领几分相似的青年走了进来,大声禀报:“父亲,黄金城的马丁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合众国的外交部侍郎想在您称汗后和您会面!”
这青年原来是钢铁领袖的儿子,名叫青铜。他说的马丁,则是亨利.马丹的儿子,有一半印第安血统,被钢铁和亨利.马丹派去黄金城“经商”,其实就是小苏联部驻黄金城的代表。
亨利.马丹听儿子这么一说,连忙对钢铁道:“首领,合众国的人来拉拢我们了......如果我们答应他们,那么新罗马就不会放过我们。
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们,那么合众国的骑兵就会来追杀我们。
所以我们只有远走北方!”
钢铁首领眉头皱着:“那么我应该怎么答复合众国的外交部侍郎?”
“答应他!”亨利.马丹说,“无论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对新罗马的人也一样......先答应下来,等汇合各部称汗建国后,马上向北运动,去大湖区安家落户。”





抢救大明朝 第1568章 土豪和庆王和战争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大平原印第安人的首领钢铁汗建国称汗,并且北迁大湖区的事件,无疑是18世纪初的美洲地区发生的最大的事情了,甚至要超过即将爆发的“新西班牙战争”!
因为这意味着美洲地区真正的主人印第安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他们的发展路线,并且利用大明和罗马这两个世界帝国的对抗,在新大陆上找到了一块足够广阔而且非常富饶的土地,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大苏联汗国!
另外,看看大苏联汗国所占据的地盘,就知道这件事儿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会构成多大的影响了。
北美地区最大的铁矿区就在大苏联汗国的境内......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区,又靠近新英格兰联合王国,早晚会被后者所吞并。
这样一来,北美洲最大的铁矿和最大的煤矿,就被分在了两个必然会互相敌对的国家的土地上。这两个国家甚至不属于一个文明圈——新英格兰联合王国是典型的欧洲基督教文明圈的国家。而大苏联汗国则是一个糅合了美洲本土和东方游牧文明的国家,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而且这个国家在后来的历史上会以美洲大陆的原住民自居,将新英格兰、新罗马和新洲合众国都视为外来的侵略者......
不管怎么说,以五大湖区为核心,占据了大平原北部地区的大苏联汗国的出现,已经永远的改变了北美大陆的格局。
而这个巨大的变局,在1699年末到1700年初的时候,是被大部分手握重权的人物所忽视的。其中也包括大明帝国在新大陆的两个巨头级人物,合众国王朱和壕和庆王朱慈焕——朱慈烺从没告诉过他们五大湖区的价值,这也没法说啊!朱慈烺又不是神仙,还能知道几万里外的什么的地方地底下埋着铁矿石?
再说了,就算知道也没法开发......五大湖区的铁矿石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是通过水运连在一起的,哪怕铁路没有修好,也可以进行低成本的转运。
而对以西海岸为中心的合众国而言,五大湖区的铁矿石根本不可能运到美洲湾,即便有了早期的铁路,运输成本之高,也是难以想象的。至于夺取五大湖区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又超出了合众国目前所拥有的军事能力的极限。特别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已经属于北美东部地区了,距离美洲湾有七八千里之遥!
而五大湖区东部和西海岸之间的距离,也在四五千里上下,同样在合众国陆军的有效作战半径之内。
考虑到大苏联汗国的人口和可以动员的战士数量,合众国陆军是不可能出兵远征那里的......出兵少了根本打不赢,出兵多了后勤供应不上。
而且,五大湖区也没什么可以吸引到土豪王注意力的东西。那里没有黄金,没有白银,只有肥沃的土地,而土地恰恰又是新大陆上最不缺乏的东西。
虽然新洲合众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00多万,但是这点人口说实在的,连西海岸的美洲湾、波河谷底和洪水河谷都填不满。大河盆地和大石山脉当中的其他盆地、谷地,无一例外的都是人口稀少。
而在辽阔的大平原上,更是到了“旷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的地步,任谁也不会把北方大湖区的土地当回事儿。
真正让合众国的朱和壕和庆国的朱慈焕眼馋的,还是墨西哥的黄金和白银!
黄金、白银不仅可以给他们的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而且还能用来吸引东亚的移民——根据最新的统计,现在合众国的国族(东亚种族)人口已经达到了240余万!
而庆国的国族人口,也达到了60余万,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啊!
庆国的地盘并不大,只有庆、索、锡、纳、哈、科、阿等七个州,基本就是墨西哥西部沿海这一条,非常狭长。其中庆州是洪水河谷之战后夺取的,索、锡、纳、哈、科等五州是在1674年的战争中夺取的。而阿州就是以阿卡普尔科为核心的沿海地带,是在1679年——1680年的白银战争中夺取的。这场战争是因为唐.璜.何塞的去世而爆发的,合众国、庆国趁着新西班牙群龙无首,联手对萨卡特卡斯省的银矿发起了进攻。虽然这场战争最终没有取得银矿,但却迫使新西班牙割让了阿州地盘,开放了贸易。
原本因为新西班牙和庆国、合众国的对立而萧条的阿州港(阿卡普尔科)也得以重新繁荣。而朱慈烺又顺手封了一个阿王,带着一个万户(实际上只有几千户)远道而来......
不过真正让庆国国族人口快速增长的,也不是朱皇帝推动的三次“万户移民”,更不是阿州港的繁华,而是在索州的山区发现了金矿,又吸引到了大量的淘金客。
而因为金矿带来的额外税收,也让庆王朱慈焕得以在靠近萨卡特卡斯省哈州东部的查帕拉湖畔,营建自己的王都庆都城。
经过多年的营建,这座湖边城堡,终于在洪兴五十二年处的时候竣工了。
为了庆祝城堡的竣工和正式庆国朝廷的乔迁之喜,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朱慈焕在庆都办起了规模盛大的庆典,还邀请了居住在新大陆西海岸的好几位大明朝的王爷前来,其中就有合众国王朱和壕。
而那位和朱慈焕暗中较劲儿了二三十年的合众国之王,倒是没有驳叔叔的面子,在洪兴五十二年二月初五,就抵达了位于查帕拉湖畔的棱堡庆都城。
而且朱和壕还给朱慈焕带来了一个让人兴奋的好消息,小苏联部的钢铁首领已经准备脱离罗马的控制,正式建国称汗了。
“他真的要称汗了?”已经上了年纪,两鬓斑白,但是看上去还是精神抖擞的朱慈焕问,“他会倒戈到咱们这边来吗?”
朱和壕现在也老了,年过五旬,已经变成了一个有点富态的大叔。听见自己叔叔的问题,他笑了笑道:“错不了的,我已经派了山本朝常去和钢铁首领见过面了......他已经答应脱离罗马和咱们结盟了!即便不会和咱们并肩作战,也一定会在将来保持中立!”
“这可太好了!”朱慈焕拍了拍巴掌,“这样咱就能佯攻新罗马,牵制住罗马人的美洲军团了吧?”
“那是当然的!”朱和壕笑道,“合众国在大平原上有四十万人口,发动数万大军不是问题!”
“那就好了!”朱慈焕笑了起来,“只要罗马人的美洲军团支援不了新西班牙,咱们就你拿下萨卡特卡斯省的银矿......20年前,如果不是罗马人出兵救援,咱们都已经得手了。”
“这回一定能得手的!”朱和壕笑道,“六叔,你这回还可以更进一步,入主墨京啊!”
墨京就是墨西哥城,朱慈焕也想了一辈子了,就是没办法得手。
“呵呵,”朱慈焕笑道,“贤侄,老夫去了墨京,你就可以直下南新洲了吧?”
朱和壕也不否认,笑了笑道:“谁让小侄儿子太多?都搁在合众国,那是给怡钚添乱,能分一点出去也是好的。”
“说的也是!”朱慈焕深有同感,“好男儿志在四方!咱们要是不出来,在大明那边,又能干得了什么?”




抢救大明朝 第1569章 罗马科举
“什么时候可以动手?”朱慈焕追问道。
他已经六十七岁了!有点等不及了……而且他现在难得大权在握。
岛津乃吉三年前就去世了,取代乃吉成为正妃的保科直美又比较听话。
另外,朱慈烺派去庆国的三个万户王(实际上带去新洲封地的户数都只有几千)又对庆州武士形成了牵制,让庆王朱慈焕得以居中取利,掌握了大权。
“还得再等等,”朱和壕说,“得等卡洛斯二世死去和罗马、奥斯曼开战。只有他们两家打起来,咱们才有必胜的把握。”
“卡洛斯二世不是西班牙国王吗?”朱慈换有点不解,他对欧洲那边的事情并不大清楚,“他死不死的,和罗马、奥斯曼是不是开战有什么干系?”
“关系大了!”朱和壕笑道,“卡洛斯二世一死,他的西班牙王国、新西班牙王国、那不勒斯王国、米兰公国等等的产业,就都要由路易皇帝继承。到那时,西班牙,新西班牙,那不勒斯等地就都要变成罗马行省了!
如果不打仗,路易大帝能那么轻易的就把那些地盘都变成行省?那些地盘上还有许多亲王、公爵、摄政王呢!这些人能服气?”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早就是罗马皇帝路易一世了!
不过罗马帝国的真正统一却不是很容易,毕竟西欧这一千多年来,都是散碎成一地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小国林立这个层面上,在各个小国的范围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封建割据势力。
要把这些封建势力整合在一起的难度之大,已经超出了路易十四当年的想像!
所以在罗马复兴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不包括遥远的海外省,罗马帝国还仅仅只有法兰西、西尼德兰、莱茵兰、罗马,奥地利等五个行省。
而且在这五个行省当中,传统的封建割据势力依旧非常强大!也就是路易的老巢法兰西省和在遗产战争中被征服的西尼德兰省的情况稍好一点。
其中法兰西的地方贵族都被路易想方设法圈在了罗马和巴黎。而西尼德兰的地方贵族则在八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法西战争和遗产战争中损失惨重,还有许多人去了新西班牙投靠唐.璜.何塞,余下的也和法国贵族一样,被圈养在了罗马和巴黎。
但是在莱茵兰、罗马(意大利中部)、奥地利(奥地利西部),佩剑贵族的势力依旧强大!而且这三个省境内还有相当强大的天主教会的势力,莱茵兰行省是由三个天主教的“主教国”组成的,奥地利向来也是天主教会的重要支柱,而罗马更是天主教的老巢!
在这三个行省地盘上不仅有许多佩剑贵族,还有许多治军临民的教士神父。
所以路易大帝这些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可是伤透了脑筋......这事儿可没有土豪王想的那么简单,打仗虽然可以暂时提升路易的权威,但同时也会增强一群佩剑贵族的力量。得把这些佩剑贵族变成穿袍贵族(官僚)才能让路易放心啊!
好在遥远的东方大帝国已经为路易陛下提供了现成的改造佩剑贵族的解决方案——科举制!
多好的制度啊!
让佩剑贵族和他们那些合法或非法的儿子们,还有那些通过种种手段发家致富的奸商和他们的儿子们,都来参加罗马帝国的科举考试和陆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
凡是通过科举考试的罗马人,都可以直接成为帝国的官僚。
而通过陆海军学院试的罗马人,则必须进入军校学习三年后,再通过一次毕业试,然后才能成为军官。
也就是说,成为军官的难度更大,费时也更久,而且军官学校的录取还有年龄限制。
不过在路易设计的“升官图”中,军官的前途(钱途)也更好,不仅有更高的薪水,而且还可以在服务达到一定年限后转为级别较高的文官。
而早在1678年,刚刚复兴没多久的罗马帝国就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科举考试!
根据路易的诏令,凡西历逢双年份的二月,罗马帝国都会举行全国科举考试(包括军校入学考试)。
罗马帝国所有行省、海外省(新罗马和新法兰西)和属国的男性贵族,都可以免初试直接去罗马或巴黎(罗马帝国也实行双首都制)参加科举考试或陆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
而罗马帝国的男性平民(不包括属国平民),则必须在所在行省的首府先参加初试。通过以后才有资格参加在罗马和巴黎举行的科举考试或陆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
罗马帝国盟友的贵族或平民,也有资格参加罗马帝国的科举。不过他们必须自行抵达帝国的南北两个首都(罗马、巴黎)参加初试,通过以后才能在逢双的年份参加科举考试。
此外,四个国际中立国(奥地利、葡萄牙、巴达维亚、英格兰)的贵族和平民,也可以和罗马盟友国的贵族、平民一样,参加罗马帝国的科举考试。
今年是1700年,又是个逢双的年份,而且还是17世纪的最后一年......怎么看都是个重要的年份啊!
所以在新大陆上酝酿战争,发生剧变的同时,罗马帝国这边,路易大帝并没有如朱和壕想像的那样,正在全力备战,而是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1700年度的科举考试上。
四月六日,在凡尔赛宫的牛眼厅当中,负责组织科举考试的三位罗马帝国大学士,来自莱茵兰行省的莱布尼茨,来自海峡对岸的英格兰共和国的牛顿,还有来自瑞士的雅各布.贝努利正在向路易大帝汇报着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
“陛下,”帝国的首席大学士,同时也在1678年帝国科举考试第一名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恭谨的向身披紫袍的皇帝说,“1700年科举考试的题目已经出好了......还是和以往历届科举考试一样,分成神学、法学、政治学、文学、数学、科学和罗马史等七门,全部用拉丁文作答。”
这个罗马科举还是很难考的!
不仅要精通神学、法学、政治学、文学、数学、科学和罗马史,而且还要精通拉丁文。而且题目都很难,看看考官是谁就知道了!莱布尼茨、牛顿、贝努利出的卷子,怎么可能容易?
路易大帝点点头,问:“那么,今年准备录取多少穿袍贵族?”
“陛下,今年科举考试的入取名额是500人。”来自英格兰的牛顿用一口流利的法语回答道。
牛顿是1680年的“罗马状元”,也是路易大帝最信任的大学士之一。
“500人......嗯,很好。”路易笑了笑,“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考试?”
1682年份的“罗马状元”贝努利接过问题说:“陛下,根据往届的惯例,科举考试将会在耶稣升天节后的第二天举行。连考7天,然后是集中阅卷,在5月底之前完成阅卷。入取的500人还会在凡尔赛宫内举行一场综合考试,由陛下亲自阅卷。”
路易大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眼前的三位大学士说:“我希望这一次的考试,能为罗马帝国挑选出足够优秀的官员!”
:。:




抢救大明朝 第1570章 大负翁路易
路易大帝的确需要足够优秀的官员去替他整理罗马帝国支离破碎的财政......自从能干的柯克贝尔在17年前去世,罗马帝国就开始一步一步陷入了债务的泥潭。而且越陷越深,越欠越多,连着更换了好几个财政总监,都没办法把罗马帝国从债务的泥潭当中给捞出来。
当然了,罗马帝国遇到的财政危机也不能都怪财政大臣没本事,而是这个帝国本身出了问题!
这个罗马帝国也不知道怎么了,无论怎么“重商”,就是没办法吸引甚至留住工商业。
能够为帝国带来滚滚财源的工商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一直在不断外流。
从罗马帝国的本土行省流往属国、友邦和中立国……大部分流往了友邦和中立国,小部分流往了属国。
其中英格兰、葡萄牙和奥地利则是吸收“罗马资本”最多的三个国家。
西尼德兰和莱茵兰的手工业大量流向了英格兰,罗马帝国的航运业则不断迁往葡萄牙。
而直接掌控资金的金融业则流向了奥地利大公国——维也纳现在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欧洲金融中心!
与此同时,罗马帝国的五个本土行省,却日益萧瑟,似乎只剩下了农业、军工产业和服务业……
对于这样的情况,路易大帝和他的财政大臣们全都束手无策。
因为他们不能将鼓励罗马帝国的工商业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
1...521522523524525...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