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虽然我们和新西班牙人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招募了许多雇佣军,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新军。所以我判断,蒙特库科利伯爵将会运用其最擅长的运动战,给予奥斯曼军队以沉重的打击。”
“奥斯曼人光是耶尼切里军团就有10万之众!”路易王说,“而且他们也进行了改革,难道还打不过数量仅有其三四成的神圣罗马帝国新军?”
孔代亲王摇了摇头,说:“奥斯曼帝国的耶尼切里军团过于笨重了......他们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野战能力,而是为了加强攻坚的能力。所以装备了大量的重型火炮,加强了工兵。但是却没有对步兵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耶尼切里军团的步兵仍然在使用老式的火绳枪。更麻烦的是耶尼切里军团的军官们过于守旧,忽视了装备刺刀的燧发滑膛枪给战场带来的变数。最近奥斯曼帝国的大使还取消了20000支燧发滑膛枪的订单,转而求购2000支米宁式燧发线膛枪。”
“求购燧发线膛枪?”路易十四眉头大皱,“奥斯曼人想用猎兵对付神圣罗马帝国的步兵吗?有取胜的可能吗?”
孔代亲王肯定地说:“没有!”
杜伦尼元帅也摇摇头:“这不可能......米宁式线膛枪的射速太慢,只能用于狙击,不能装备线列步兵。而且2000支的数量也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
路易十四叹了口气,显得有点失望:“看来我没有办法得到罗马了?”
“暂时没有办法......”孔代亲王回答道。
杜伦尼元帅也道:“这一次恐怕不行了,除非......”
除非让路易十四站在奥斯曼帝国一边,夹击神圣罗马帝国。
“这不行。”路易十四摇摇头,“我不能这么干,我毕竟还是信仰天主的!”
孔代亲王和杜伦尼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孔代亲王道:“既然陛下不能夹击神圣罗马帝国,那么我建议您站在神圣罗马帝国一边,反对奥斯曼的侵略!”
杜伦尼也说:“这对奥斯曼帝国也是有好处的,他们显然高估自己的力量了......”
路易十四想了想,点点头:“看来也只有这样了......趁着战争没有爆发,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那么......那2000支米宁式线膛枪还给不给?”
“给吧,”孔代亲王笑道,“他们的出价很高,而且我们也有足够的库存,为什么不赚这个钱呢?”
路易十四笑了笑:“说的也是......毕竟我们和奥斯曼帝国还是朋友呢!如果他们不入侵,双方的友谊还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抢救大明朝 第1538章 第一帝国之兴亡——御驾亲征
红色的队伍行进在多瑙河岸边的平原之上,从越过塞尔维亚山区开始,耶尼切里军团前进的步伐就未曾稍停。和孔代亲王还有蒙特库科利伯爵预想的不太一样,“笨重”的奥斯曼大军并没有像乌龟一样,缓慢的爬行在塞尔维亚的崎岖山地当中,而是一分为二。穆罕默德四世和穆斯塔法.卡拉率领主力,也就是重装的攻城部队,慢悠悠的在崎岖的塞尔维亚山地当中行进。
而七老八十的艾哈迈德.科普鲁律则和耶尼切里军团的司令官穆罕默德帕夏,还有率领两万名精锐轻骑驰援的克里木汗赛里姆.格莱一世,则率领五万五千轻装部队(包括两万鞑靼轻骑和两千名充门面的“蒙古铁骑”),在主力大军前方快速突进,直接突入了匈牙利平原,绕开了多瑙河畔一系列不怎么要紧的堡垒,直扑上匈牙利和捷克、奥地利之间交通要道杰尔城而去。
现在的匈牙利是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重点地区,其中匈牙利北部为神圣罗马帝国所有,称为上匈牙利或皇家匈牙利。
而匈牙利的其余部分,包括特兰西瓦尼亚在内,都由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基督教王公领有,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不过因为奥斯曼帝国在1663年进行的一场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中先胜后败,所以对下匈牙利的统治已经大大放松。倒是皇家匈牙利那边,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更为高压,时不时就会爆发匈牙利贵族和新教徒反抗皇家匈牙利的斗争。
匈牙利在100余年前(1571年前)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由匈牙利本土的扎波亚王朝统治。
因为亡国的时间太短,而且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家族为了争夺匈牙利的控制权,都不遗余力的拉拢匈牙利本地的大贵族,所以造成了匈牙利的国家虽然没了,但是大贵族的实力却很强。其中的一些大贵族还想着要复兴他们自己的匈牙利祖国,为此还组成了一个名叫新教十字军的乱党叛军!
而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也早就留意到了这群匈牙利乱党,所以在正式出兵之前,就派人联络这些匈牙利人,向他们许诺了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匈牙利”,当然了......这个匈牙利肯定是信上帝的,肯定是服从奥斯曼帝国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的承诺起了作用,当奥斯曼的先头部队快速通过下匈牙利的平原地带,向位于上匈牙利的杰尔要塞而去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而且他们还从下匈牙利的贵族那里购买到了大量的补给物资——全都支付了奥朗则布的银卢比!有时候奥斯曼军队还要支付一些赔偿,因为跟随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一起行动的克里木汗的鞑靼骑兵时不时会打劫一下匈牙利人的村庄......不过在银卢比的安抚下,匈牙利贵族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反正遭殃的大多是农奴),所以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亲率的军队,以每天推进七八十公里的速度,直扑位于上匈牙利,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军控制的杰尔要塞而去。
而奥斯曼的轻装部队在下匈牙利快速推进的消息,很快就被一部分暗中和维也纳保持联络的匈牙利贵族报告给了霍夫曼大皇宫。
“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一定是老糊涂了吧......”
利奥波德一世站在大幅的军用地图前,看着刚刚被画上去的一个直指杰尔要塞的箭头,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老头想干什么?
是不是年纪太大,脑子糊涂了?
他的轻装部队根本不可能攻破杰尔要塞,更不用说攻下维也纳了。
站在利奥波德一世身边蒙特库科利伯爵皱着眉头,也是一副苦苦思索的模样。
地图上的情况如果是真的,那么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率领的数万人的大军,显然已经犯了孤军深入的大忌。
由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率领的主力,现在还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正缓慢向北移动,和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率领的先头部队之间,至少相隔了10天的路程。即便他们抛弃辎重、重炮,加速前行,也不可能及时支援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的轻装部队。
但是多年的军事生涯所养成的直觉告诉蒙特库科利伯爵,这种反常的布署,说不定就意味着圈套!
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可狡猾了,怎么可能出那么大的昏招?
可是这个老奸巨猾的大维齐尔到底在憋什么坏招呢?蒙特库科利伯爵努力的想了又想,就是想不出来。
“大元帅,”利奥波德一世忽然对蒙特库科利伯爵说,“我明白了!奥斯曼人的目标不是维也纳,而是杰尔要塞!”
蒙特库科利伯爵看着自己的皇帝,似乎在等着这个脑筋不大好使的男人作出的判断。
利奥波德一世思索着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许想打维也纳,但是现在路易十四已经发表了支持我们的声明,波兰国王别索斯基和荷兰大议长德.维特也表态支持我们......这样一来,奥斯曼帝国原本的优势就不存在了。但是他们准备了那么长时间,又收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钱,总要做点什么。所以他们就改变了计划,将目标从维也纳变成杰尔要塞。而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率领轻装部队先行的目的,就是想趁着我们反应过来之前,扫清杰尔要塞的外围,并且阻挡我们的援兵进入要塞。
如果杰尔要塞中的守军较少,奥斯曼苏丹的主力一旦抵达,就能很快将要塞攻破。一旦杰尔要塞到手,奥斯曼人就能沿着多瑙河设置防线,等待我们和法国人、波兰人的联军抵达后,再进行决战或谈判。”
好像......还蛮有道理的!
蒙特库科利伯爵虽然知道自己的皇帝智商有点偏低,但他一时也想不起更好的解释,于是就对皇帝说:“那就让洛林的查理率领三个团急行军进入杰尔要塞。现在要塞中就有约2000人,如果再加上三个月,就有足足8000守军了。”
洛林的查理就是历史上那个领导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打赢维也纳围城之战的洛林大公爵查理五世。
现在他的伯父查理四世还没死,所以他还不是大公爵。他是在维也纳接受的皇家学校的教育,并且参加了“科举”,还考取了军职,一直就在帝国军队中服役,参加多次战争,已经成长为了一名杰出的军官。
如果由他指挥8000人守卫杰尔要塞,的确是可以放心的。只要杰尔要塞能守住,维也纳这边又留有足够的守军,蒙特库科利伯爵就率领剩余的野战军出城运动,寻找机会突入奥斯曼军队的后方,迫使其回师或者分兵。
即便不能就此打破奥斯曼的进攻,也能拖延时间,等待路易十四的法军和别索斯基波兰军赶到。
只要法国、波兰的大军汇集,神圣罗马帝国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是利奥波德一世却觉得自己应该表现得更加积极和勇敢......而且他还担心路易十四会趁机插手匈牙利事务,扶植出一个亲法的大匈牙利!
想到这些,利奥波德一世就咬了咬牙,对蒙特库科利伯爵说:“既然敌人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集中主力痛打他们呢?”皇帝顿了顿,“伯爵,我准备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你看怎么样?”




抢救大明朝 第1539章 第一帝国之兴亡——奥斯曼方阵
夜幕下的多瑙河南岸平原上一片漆黑,偶尔有双方的散兵在旷野当中遭遇,互相射击,空旷的平原上偶尔爆出一阵枪声,然后又迅速归于平静。
杰尔要塞周围和以南几千码开外,却是两片灯火灿烂,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的营地所在。双方都下了明营,篝火星星点点布满旷野,如同两片落在地上的星海。
两片星海之间,就是一片宽达十余里(华里)的空旷平地,如果不出意外,一场决定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兴亡,同时也将永久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战役,很快就将在这片空旷的平地上爆发。
朱亨利在自己的营帐当中,伏在一张由几个弹药箱搭成的桌子上,正用一支鹅毛笔在个本子上抄写刚刚总结好的一套战术战法——他可是好不容易才说服奥斯曼大维齐尔,让自己亲临前线,亲眼观看并且记录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这场战役不仅决定着全世界的命运,同样也将改变今后许多年的战争模式——因为朱亨利的父亲朱慈烺拿出了压箱底的金手指米涅弹!哦,现在叫做木塞线膛枪弹。
这种弹药的装填非常容易(因为弹头小一号嘛),可以让线膛枪的射速超过滑膛枪,这个进步已经足以改变战争的模式了。
要知道线膛枪的有效射程远远超过滑膛枪——两者之间差了一门发射霰弹的大炮!
线膛枪可以在霰弹的有效射程外开火,如果射速够快,数量够多,完全可以瘫痪敌人摆在阵前支援步兵作战的炮兵。而且使用了木塞线膛枪弹的线膛枪,还可以对敌方冲锋的骑兵够成巨大的威胁......如果线膛枪的数量足够多,可以用来打排枪的话。那么一排线膛枪兵就能在几百码的距离上杀伤飞速奔跑的骑兵,在这些骑兵冲到跟前之前,通常可以完成三次有效射击。而使用滑膛枪的话,通常只能完成一次射击。
当然了,配上木塞线膛枪弹的线膛枪虽好,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缺点的,线膛枪最大的缺点就是产量太低,价格太高。如果不是奥朗则布给了奥斯曼帝国一笔赞助,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为耶尼切里军团凑出6000多支线膛枪。这些线膛枪中的2000支是从法国购入的,300支是朱亨利带来送给奥斯曼帝国的,剩下的3700余支线膛枪则是艾哈迈德.科普鲁律出高价从奥斯曼帝国境内的贵族那里收购的——线膛枪因为价格昂贵,所以很少装备部队,但却是各国贵族打猎时使用的首选枪支。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存量并不少,连苏丹的皇宫里面都有几十支(穆罕默德四世是个狩猎迷),利奥波德一世的皇宫里也有几十支(他的皇后克劳迪娅.费利齐塔斯是个狩猎迷),所以在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的努力下,耶尼切里军团很快就装备起了超过7500支线膛枪(耶尼切里军团原本就装备有一些线膛枪)。
而老爷子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也知道自己的“线膛枪优势”是一次性的!只要对手在战场上捡到一枚木塞线膛枪弹,奥斯曼人的优势就没有了,甚至还会转变为劣势......造枪的本事,奥斯曼帝国可远远不如英国、荷兰、法国这些欧洲手工业强国。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线膛枪优势”,艾哈迈德.科普鲁律决定集中使用线膛枪,将所有的7500支线膛枪全都集中到了50个新成立的长步枪营当中。每个长步枪营都由150名长步枪兵、120名火绳枪兵和270名长枪兵组成,其中150名长枪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由120名长步枪兵组成的长步枪连(下辖4个排);另一部分则是30名射击技能特别出众的长步枪兵组成的散兵小队,直属长步枪营的营长,专门负责掩护大队和狙杀敌人的炮兵以及军官。
而这些长步枪兵营所采取的战术和阵型,则类似欧式方阵,以长枪兵为城垣,让长步枪兵和火绳枪兵负责火力输出。
同时,艾哈迈德.科普鲁律还组建了许多个装备6磅火炮的“半连”(也就是装备4到6门6磅炮的单位),直接配属到了团(由三到四个营组成)。
根据艾哈迈德.科普鲁律的设想,长步枪营的战术思想将是以长枪和火绳枪保护长步枪,在远距离上打击敌人的炮兵和骑兵,再以长步枪营保护己方的炮兵半连接近敌方步方阵,用6磅炮发生霰弹打击对方......
朱亨利将艾哈迈德.科普鲁律“自创”的步兵方阵战术记录在本子上,还给起了个名,叫“奥斯曼方阵”,然后收在自己的背包里面。随后和着衣衫,躺到了行军床上,睡是睡不着的——明天就是决战的时候了!
他好好的一个外交官,现在也被坑上战场了!他得好好想想是被谁坑的?好像是六叔福王那个缺德带冒烟的货啊!
不行,等回了应天,一定得和娘亲去说,让她狠狠的吹枕边风,一定得把六叔发配到非洲去当国王......
......
利奥波德一世这个晚上也激动得睡不着觉。
因为他很快就要成为天主教的英雄,基督的捍卫者,中欧的保卫者,匈牙利的解放者......也许还能成为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的解放者!
如果运气再好一点,他也许能成为君士坦丁堡的解放者,再一次将基督的旗帜插上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想到这里,利奥波德一世已经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
就在他的眼眶快要被自己的眼泪淹没的时候,帐篷外面传来了洛林的查理的声音。
“皇帝陛下!有重要消息!”
利奥波德一世说:“快进来吧......”
洛林的查理撩开帘子,走进营帐,看见皇帝正在抹眼泪,有点发愣:“陛下,您这是在......”
“我眼睛里进沙子了......刚才有一阵风吹进来了......”利奥波德一世说,“查理,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是从洛林传来的,”查理说,“路易十四亲率的10万法军已经抵达洛林,正在等待您允许他们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土地!”
“是吗?”利奥波德一世笑了笑,“查理,你觉得我们真的需要他们吗?”
洛林的查理愣了愣,“陛下,这可是10万法军啊!而且实际负责指挥的是孔代亲王!”
利奥波德一声冷哼了一声:“他这是看到我们胜利在望,才想来分一杯羹的......如果我允许他入境,让他分享了胜利的荣誉。那么......你也许就成为不了洛林大公爵了。”
法兰西对洛林公国的占领是“非法”的,全欧洲只有荷兰一个国家承认洛林属于法国,其余国家都承认洛林公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承认查理四世是洛林大公爵。
所以查理成为查理五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可是路易十四如此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救世主,那么谁还能向他讨回洛林公国?
查理一时也说不出什么了,虽然多年的军事经验告诉他,奥斯曼帝国多半会有后招,眼前的这场战争不大容易赢下来。
可是要他放弃对洛林公国的权力,他也是十万个不愿意的!
利奥波德一世看着查理,“查理,明天凌晨四点叫醒我!我要去杀天方教徒!”




抢救大明朝 第1540章 第一帝国之兴亡——就在今日
西历1675年3月30日,凌晨。
凌晨漆黑一片的天空下,两处彻夜都灯火通明的营地中喧嚣渐起,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士兵们都在抓紧时间吃早饭。奥斯曼帝国的耶尼切里军团号称“吃货军团”,向来是特别讲究吃喝。军旗上的图案是一口汤锅,军中的军阶都和烹调挂钩......如果在这支军队当中遇到一个“大厨”,那可得恭敬一点,人家可是个大官啊!
吃货军团在大战之前的“最后一餐”,当然是非常丰盛的,吃的是土耳其饺子(牛肉馅和酸奶酱)配红扁豆汤,军官和骑兵还能额外得到一份香肠煎蛋。无论是土耳其饺子、红扁豆汤还是香肠煎蛋,全都做得非常美味。连朱亨利、虎忠勇、朱伦墩和施保罗这四个有权有势的人物都吃得津津有味......不得不承认,耶尼切里军团的烹调水平肯定是世界一流的,连明朝的近卫军和法兰西的新军都比不过他们。
四人聚在一个帐篷里面,默默的吃完了早饭,集结的军号就响了起来。虽然他们是“观察者”的身份跟随艾哈迈德.科普鲁律行动的,但他们也带着部队——奥斯曼方阵到底怎么样,得用了才知道啊!所以虎忠勇也用果阿兵(也有一些是施保罗的澳门葡人)组建了一个四营编制的长步枪兵团,再加上充门面的1000“蒙古骑兵”,一块儿带着上了前线。
1000蒙古骑兵多半不会上阵,但是“果阿团”却要上场去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较量一番。
所以将要参加今天这场战役的“长步枪营”总共有54个,分别属于14长步枪团,每个团都配属一个炮兵半连。
另外,还有20个中队的耶尼切里重骑兵、1000名蒙古骑兵(并不都是蒙古人)和15000名来自克里木汗国的鞑靼骑兵(还有5000人在外围警戒),也将出现在1675年3月30日的杰尔堡战场上。
......
当朱亨利、朱伦墩、虎忠勇和施保罗等人吃完早饭的时候,原本喧闹的军营忽然间变得特别宁静。已经在奥斯曼人军队中呆了一团时间的四人都知道,现在是耶尼切里战士和鞑靼战士做天方教晨礼的时候。
晨礼完毕,就是这些天方教战士走上战场的时候!
没过多久,天色微明,号声鼓声再次响起,一群群穿着红色袍服,戴着夸张的白色“博克”头巾,留着大胡子的耶尼切里战士从各个营地当中涌出,成千上万的士兵按照各自所在营队的标旗集结成了密集的行军队形。他们会在用各种炊具作为图案的团旗、营旗指引下前往阵线。各营所属的散兵已经提前出发,在少量的鞑靼轻骑兵掩护下,赶赴前沿去抢占出发阵地了。
同一时间,神圣罗马帝国的猎兵、龙骑兵和轻骑兵也上了前沿,同样开时抢占出发阵地。
两边的散兵(猎兵)、轻骑兵(龙骑兵)在前沿一碰,随即就开始了交火了!
使用线膛枪的散兵和猎兵,其实比使用燧发滑膛枪的线列步兵更早出现在战场上——早在17世纪初,丹麦就第一个将线膛枪装备给了散兵(狙击兵、猎兵),到了17世纪的70年代,随着更多优秀的线膛枪被制造出来,各国都开始用线膛枪装备散兵,让负责掩护步兵方阵。
......
天明时分,利奥波德一世穿戴着一身制作精美的黑色板甲骑马伫立在杰尔堡要塞最外层的护城壕外约200码处,前方就是开阔的平原,就是今天的战场。
这片平原本是麦田,因为战争的原因被抛荒了,有几处农庄也被焚毁,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在战场的边缘还有两片小树林,看着也不太碍事。
利奥波德一世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出现在战场边缘的时候,他的麾下的五万五千帝国军正浩浩荡荡开出营地,走向战场——这支军队包括了全部的新军约四万千人,以及一些比较老式的团队和重骑兵部队,约有一万五千人。后者都来自一些忠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德意志邦国,甚至还有三个骑兵团来自邻国波兰。
而在预定的战场中央,小规模的接触战已经进行了一会儿。接触战在双方的散兵(猎兵)、轻骑兵(龙骑兵)之间展开。
头一回上阵的利奥波德也就是看个热闹,听着噼里啪啦的枪响,看着双方的骑兵在战场上奔了奔去,显得非常兴奋。不过和他一起上阵的蒙特库科利伯爵和洛林的查理却都皱起了眉头。
1...511512513514515...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