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可,可是我爹没说要在果阿招募佣兵啊!”朱亨利有点急了。
他不是职业军人啊!他和朱慈炋一样,都是太学生,根本不会带兵打仗,更别说管理一群葡萄牙佣兵了。到时候别惹出兵变,把自己的小命给折进去!
“这事儿好办!”朱慈炋一摆手,他知道朱亨利在担心什么,于是就笑着说,“那个施保罗不是你的人吗?他现在就在果阿,葡澳公司的许多人也在果阿......这些人总靠得住吧?另外,我再给葛尔丹和你二叔写信,让他们派点人过来,总能保你平安!”
“可,可是果阿的人都是天主教徒啊!”朱亨利摇摇头,“他们怎么肯帮着奥斯曼苏丹打神圣罗马帝国?”
“这事儿好办啊!”朱慈炋笑着,“你可以封官许愿啊!打胜以后,你就在欧洲那边搞块地皮,自己当王,让他们给你当封臣不就行了?反正你长得也挺像个西洋人的,而且你还有一堆西洋亲戚,都是权贵,还有人当了国王、王后......你比他们差在哪儿?为什么就不能当个国王?
至于天主教什么的,更好办了......你也加入啊!你娘亲不也信这个?你难道一点不信吗?”
“我,我不信,我怎么会相信天主六天创造世界和处女生子这种事情?”朱亨利一本正经地说,“当然了,天是存在的,世间的万物也都源于天......但天主教的那一套我是不会信的。”
朱亨利并不是一个“无天论者”(无神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西方的神和东方的天相似,而不是那些修仙修出来的神仙),但他不相信天启,也不相信天人合一,他相信的是天人二分,相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他看来,宇宙何其宏大,生灵近乎无限,冥冥之中的天理,又怎么会去关心人的善恶功过呢?
对于创造宇宙万物的天理来说,人类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
朱慈炋摆摆手,笑道:“你别和我扯这个......你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你爹交下来的差办好。先把人哄到奥斯曼帝国去,至于以后当不当王,到时候再说吧!
而且神圣罗马帝国实力也不弱,这个维也纳能不能拿下,都还不好讲呢!”
朱亨利想了想,还是拿不定主意,“六叔,这事儿我得去和施保罗商量,他要是觉得可行,那么我就去试试看。他要说不行,那就算了!”
“行啊,”朱慈炋笑道,“咱们一块儿去......跟那个阿方索王一起跑一趟果阿!”
抢救大明朝 第1532章 逃离果阿
西历1674年10月15日,葡属印度总督区的果阿殖民地。
几条挂着英国米字旗的武装商船,卷起了雪白的浪花,缓缓的驶入果阿的新果阿港内。这一处位于内河入海口处的港口,呈喇叭状,入口还比较宽,往里越来越窄,很容易进行封锁。葡萄牙人在河口两岸修了多处炮台,将港口牢牢的控制在手,外来船只未得允许,一律不得入内。
现在控制港口炮台的都是忠于阿方索王的果阿雇佣军,法国、荷兰、西班牙和效忠佩德罗摄政王的葡萄牙船只,都一概不得入内。
当然了,忠于阿方索王的果阿船只一样出不去......因为果阿外海总是徘徊着几条荷兰武装商船——它们都是荷兰印度舰队派来监视和封锁果阿港的!
不过这些船只是不敢攻击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队的,中立的英格兰共和国现在拥有着欧洲最强大的海军,是法兰西和荷兰不愿意招惹的存在。
而且英国的中立,其实也是路易十四所期待的。因为路易十四也不希望和中国的贸易完全中断,他的王国从中欧贸易当中,也获得了大量的利润。所以他需要一个中立的英国来维持这种对双方都有益的贸易。
另外,他还需要英国在必要的时候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
所以英国的中立,现在得到了法国、荷兰、西班牙(在金门湾之战后西班牙也宣战了)、葡萄牙(摄政王)、大顺等国的承认。而大明帝国,同样正式发表了外交声明,承认了英国的中立地位——朱慈烺虽然很忌惮“大英帝国”,但他还是需要英国这个贸易桥梁,以维持丝绸、茶叶、瓷器、漆器(日本)的出口。
不过印度帖木儿帝国却不理会英国的中立地位,照样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下令,让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为自己装运部队和军火。
如果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执行奥朗则布的旨意,那就等着被逐出印度市场吧!
现在的英国人当然不敢和奥朗则布来硬的,更不愿意失去印度这台“印钞机”,只好不惜得罪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大顺,在“中立”的旗号下,继续为帖木儿帝国服务。
而法国和荷兰人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然还能怎么样?他们派去美洲的大舰队都在金门湾全军覆没了,现在还能和英国撕破脸?
所以在今天入港的这几条英国武装商船中的一条载重500多吨的大船的船艉甲板上,就站着阿方索王、朱亨利和朱慈炋等人。都一个个心事重重的打量着眼前的事务。
新果阿港就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水蓝沙白,白色的欧式建筑随处可见,高大严整,充满了欧洲殖民地风味,反射临近赤道的阳光,显得异常的清洁。和看着总有点脏兮兮的印度当地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新果阿港周围都是种植园,主要种植水稻、槟榔、腰果和椰子,也出产一些香料。这些种植园的主人大多是土生葡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果阿的阿尔布尔克尔克家族。而在其中劳作的,则都是皈依了天主教的果阿当地农民。
这一百多年来,葡萄牙王国一直试图将果阿打造为和本土无二的地区。所以才不遗余力的推动葡土通婚,而且还努力传播天主教,强迫当地的土著改宗。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总算把果阿变成了个教堂林立,信徒(天主教)遍地的天主教之国。
不过这个天主之国也没有如当年的果阿公爵所设想的那么美好,变成一个“海外葡萄牙”。实际上,果阿的鼎盛时期早就已经随着葡萄牙世界帝国的衰败而一去不复返了。
而果阿殖民地衰弱的标志,则是血统比较纯正的白人人口的不断下降!在果阿的鼎盛时代,葡萄牙王国曾经大力向果阿移民,同时还鼓励移民果阿的葡萄牙男子和定居果阿的波斯女子(果阿本来就是个商业中心,有大量的波斯商人)通婚,以扩大白种人的种群。
但是随着葡萄牙海洋帝国的衰弱和巴西殖民地的发展,原本定居果阿的白人纷纷离开,去寻找更好的未来。到了阿方索王抵达时,看着还比较白的土生葡人数量已经不多了。肤色较黑的“土白混血”(大部分是私生子女)已经成了主流,而且他们的数量也在下降。
而造成“土白混血”减少的主要原因,则是难以根除的鼠疫!
在葡属印度的首府果阿城那里,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场鼠疫,将那里的居民一群一群的杀死。活下来的人,要么是听天由命,向天主教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要么就迁往更靠近海边,也比较干净的新果阿。
虽然果阿的首府和葡属印度的首府依旧果阿城,但是果阿真正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新果阿。
聚集在新果阿的土生葡人贵族,一样想着要逃离这个日益萧瑟的“海外葡萄牙”。只是他们或是肤色不够白,或是在果阿拥有太多的产业,所以才没有离开。
而阿方索国王的到来,毫无疑问让这些人看到了体面的离开果阿的希望!
果阿的阿尔布尔克尔克家族的首领,玛丽亚女骑士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现在她正站在新果阿的码头上,和阿方索国王任命的首席大臣施保罗一起,等待着阿方索王从英国人的武装商船上下来。
她刚刚生完孩子......生了一个不足月的大胖小子,皮肤很白,和来自葡萄牙的阿方索王一样白。而玛丽亚自己有那么一些印度人(印度雅利安人)的血统,肤色比较深。不过仍旧是堪称绝色的美人,比阿方索国王的前妻漂亮不少。现在才生完孩子,看着又丰满了不少,到时更多了几分韵味。
刚刚出生的王子现在正由一个土著女仆抱着,也在码头上等待着他的父亲阿方索王。
这时,号声和鼓声突然响了起来,接着就看见阿方索王从刚刚靠岸的一条英国武装商船上第一个走了下来,步履轻盈,面带微笑。
玛丽亚也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向着正在下船的国王望去,结果就看见走在阿方索王身后的一身明朝戎服的朱亨利了。这下,她脸上的笑容可就更加的灿烂了......
朱亨利也瞧见玛丽亚了,也远远的冲她点了点头,两人的眼神对了一下,几乎就要擦出火花了,然后又同时轻轻挪开了。
阿方索王飞也似的到了妻子身边,不等妻子行屈膝礼,就上前吻了她一下,然后笑着对妻子说:“亲爱的,“亲爱的,奥朗则布愿意支持我杀回葡萄牙了......他还愿意替我疏通奥斯曼帝国,让我们借道北非去里斯本!”
玛丽亚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也对丈夫道:“陛下,我也有个好消息......我们的儿子出生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您是一位真正的国王,佩德罗和玛丽亚.佛朗西斯卡才是篡夺王位的罪人!”
阿方索国王大喜,“这可太好了,现在我只要回到里斯本,就一定能夺回权力!毕竟,我才是合法的葡萄牙国王!现在依旧是国王!”
抢救大明朝 第1533章 如何正确的背叛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合理合法的把背叛天主的事儿给办妥了,办好了,让上下左右人等,都口服心服......”
用法语说话的是朱亨利,一个相信天理(天主)而不信基督教的叛教问题专家——叛教是个哲学问题,当然也是一个法学问题,而朱亨利在两方面都颇有研究。
听他说话的,则是葡萄牙的阿方索王,阿方索王的妻子玛丽亚,阿方索王的首席大臣施保罗,玛丽亚的两个兄长(私生)的里卡多和穆里尼奥,还有大明福王朱慈炋。
其中玛丽亚的两个兄长听不懂法语,就由玛丽亚在给他们翻译。
一群人都坐在玛丽亚在新果阿郊外的海边别墅里,吹着海风,喝着奶茶,静静的听着。
“在奥朗则布和穆罕默德四世的支持下回到葡萄牙,拿回天主赋予的权力,和为奥朗则布、穆罕默德四世而战,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
阿方索王的智商有点不够用,皱着眉头问:“亨利,你说的话我不明白,为天方教徒而战,不就是换取支持的条件吗?”
“陛下,”玛丽亚眉头皱得比丈夫更紧,显然对他的愚蠢提问非常不满,“奥朗则布支持我们回到葡萄牙的条件是我们将果阿交还给印度......这里本来就属于印度!将果阿交换给原本的主人,并不违背上帝的旨意!”
朱亨利冲着玛丽亚挑了下大拇哥,接着往下说:“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由国王陛下和奥朗则布达成协议,以交还果阿为条件,换取支持......包括通过北非进军葡萄牙和由奥朗则布支付一大笔的军费。
在这笔交易完成后,国王陛下将带领愿意追随的果阿贵族和佣兵,乘坐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走水路前往埃及,然后再通过北非向葡萄牙进军。
而留在果阿的贵族和信仰基督教的果阿平民,则必须在他们的信仰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向印度皇帝效忠。他们对葡萄牙国王的效忠,就此解除!
所以他们是否为印度皇帝而战,和葡萄牙国王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他们为印度皇帝作战,是在履行对印度皇帝的效忠义务,并不违背天主教信仰。根据《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的记载,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而耶稣说这段话的时候,罗马的统治者肯定不是基督徒,可见耶稣并不反对基督的信徒为罗马的凯撒服务......而且帮助奥斯曼帝国摧毁神圣罗马帝国,也不等于帮助天方教摧毁天主教!这只是两个世俗君主之间的斗争,而不是天主和真主的斗争......事实上,天主就是真主,就是天理!”
朱亨利的太学果然不是白念的,一番话语,就已经指出了果阿基督徒背叛罗马教廷的正确路线了......哪怕以后见了上帝,也可以交代得过去啊!
“可是......”阿方索王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心说:我要是死了,被判定下地狱的话,你这个亨利是不是会来帮我辩护一下?
“但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覆灭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终究会削弱天主教的力量。”阿方索王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个理由了。
“是吗?”朱亨利笑了笑,“我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谁杀死的基督徒比较多?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还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君王?德意志的三十年战争,尼德兰的八十年战争,和法兰西的之间战争,还有入侵你们葡萄牙的战争......对了,还有和英国人进行的战争。这些战争总共杀死了多少基督徒?是不是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了?
而且利奥波德一世可以很容易的拯救维也纳和他统治下的天主教徒......如果他真正信仰天主的话!”
“他要怎么做?”阿方索问,“祈祷,然后等待奇迹吗?”
“不,”亨利说,“他只需要辞去帝位,然后真诚的邀请法兰西的路易王来当罗马皇帝!如果是一个真正笃信天主的君王,那么在中欧的基督徒都面临危险的时候,他就会果断放弃皇帝的虚名,以换取太阳王的援兵。只要太阳王愿意出兵,奥斯曼苏丹的军队就不值一提!
如果他不愿意放弃帝位,那么他就应该拥有保卫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徒的力量......这是凯撒的责任!如果他不能尽到责任,又不愿意让出皇帝的宝座,那他就该下地狱!”
阿方索王心想:我好像也没有尽到君王的责任,而且也没有让位......死后是不是也得下地狱?
“陛下,”阿方索王的妻子玛丽亚看见这个倒霉的王还在犹豫不决,就开口催促他道,“果阿的情况本来就很糟糕,而且因为您的到来变得更加糟糕了......港口被封锁,贸易被中断,还处在印度帖木儿帝国和法、荷、顺的威胁之下。所以您有义务带领我们走出困境,就如果利奥波德有义务保卫他的臣民一样!
如果你做不到......后果将不可设想!”
不可设想的意思,就是“被疟疾”、“被鼠疫”......
“好吧!”阿方索王果然屈服了,“我能在果阿召集到多少军队?”
“如果奥朗则布可以提供足够的军费,我们可以为陛下召集到8000人!”回答他的是玛丽亚的一个兄长,名叫穆里尼奥,是个30多岁的中年人,古铜色的皮肤,五官却是欧洲式的。
他的兄弟里卡多补充道:“其中骑兵不超过1000人,其余都只能充当长枪兵、火枪兵,另外还能凑出一个炮兵连。”
“那......你们能为亨利召集到多少人?”阿方索王又问。
“也是8000人!”穆里尼奥回答,“配置和为您招募的人员完全一样......”他看着葡萄牙王道,“我们需要分散投资!”
果阿的葡人可算是走运了!
同时有三个升官发财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
一个是跟着阿方索王去葡萄牙......说真的,这个机会不大靠谱,是成功概率最低的。
第二个是跟着加入亨利的“中国远征军”,这事儿成功的概率就大多了!毕竟他们是跟着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屁股后面当拉拉队......就算不成功,也比较容易保命。
第三个机会其实也不错......干净利落的融入印度,替奥朗则布当打手。别看奥朗则布是个天方教的清教徒,但是他对手下还是很慷慨的,而且也有许多印度教徒跟着他混,也能出人头地。再不济,还可以给奥朗则布供应童军啊!
所以玛丽亚和两个兄弟商量好了,他们要一分为三,玛丽亚跟着阿方索王去葡萄牙冒险。穆里尼奥跟着朱亨利走。而里卡多则留在果阿当地......这样,即便有两路失败了,他们兄妹三人也能有个归宿。
“好吧,就这么办!”
阿方索王终于点了答应了——好像他真的有权做决定似的!
玛丽亚接着说:“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那么我们就开始招募佣兵吧.....”她看了一眼亨利,“我们首先招募葡萄牙王军!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然后就离开果阿。
我们离开后,亨利殿下再开始招募中国远征军......这个先后顺序一定要搞清楚,因为顺序就是正义!”
抢救大明朝 第1534章 我真的不想要维也纳!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第二庭院,圆顶议事厅。
七老八十,看上去就快要去见真主的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在他的妹夫穆斯塔法.卡拉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从沙发上站立起来,走进了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所在的房间,见到了愁眉苦脸的苏丹。
“伟大的苏丹陛下,印度的埃米尔已经听到了您的召唤,和他的女婿,中国皇帝一起派出了大军,来支援我们的神圣战争了,而且他还向我们提供了一笔巨额的军费援助,高达2000万卢比......这是真主的意志啊!这一次,我们一定能攻下维也纳!陛下的六马尾旗帜,一定能插在维也纳的大皇宫上!”
听着老爷子滔滔不绝的言语,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就在心里面向真主祷告起来了:真主啊,看在我还兼任着哈里发的份上,您就饶了我吧,停止这场还没有发生的战争......我真的不想要维也纳!我是个热爱和平的苏丹!
心里怎么琢磨的,可是嘴上却不敢说。
因为穆罕默德四世本来就是个怂人,他都当了二十多年的苏丹了,愣是没真正掌过一天的大权。刚开始的时候他年纪小,又祖母和母亲先后执政。后来他母亲鉴于之前执政的太后大多没什么好下场,干脆就找来了一个80多少的老爷子穆罕默德.科普鲁律当大维齐尔,内整近卫军,外攘基督教,倒是让穆罕默德四世过了好多年的舒服日子......
而他也和那些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夺回大权,自己的当家作主的苏丹不一样。就想躺着不动,舒舒服服的当一个太平苏丹。所以在穆罕默德.科普鲁律寿终正寝后,他就让穆罕默德.科普鲁律的儿子艾哈迈德.科普鲁律接班当大维齐尔。
大维齐尔都成了世袭的了!而且穆罕默德四世看着艾哈迈德也不长久了,居然还想让他的儿子或者兄弟再接再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以后大维齐尔都可以改成“征欧大将军”算了。
可问题是艾哈迈德.科普鲁律就是不肯太太平平的过好日子!都什么年纪了?都快80岁了,还折腾着要打维也纳。
那可是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心......很可能也是整个欧洲最坚固的堡垒!
如果打不下来,那损失可就惨重了......如果打下来了,麻烦就更大了。因为在如今的欧洲,神圣罗马帝国不过惨淡经营的局面。而神罗西边的法兰西,才是蒸蒸日上的大邦强国。
维也纳一旦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法兰西一定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手整合意大利和莱茵兰......这两块地盘很有可能会成为法兰西的一部分。
而拥有了意大利和莱茵兰的法兰西,很有可能会升级成为西罗马!
弄死一奄奄一息的神圣罗马帝国,换来一个国力强盛的西罗马......穆罕默德四世只是软弱,并不是傻蛋啊!
“大维齐尔,时机真的到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再等等看?”穆罕默德四世不敢直接拒绝艾哈迈德......因为他知道,现在不仅是老爷子艾哈迈德.科普鲁律想打,耶尼切里军团(近卫军)里所有的人都渴望一场能为他们带来财富、荣誉、权力的战争。
而且......奥斯曼帝国本身,也需要通过扩张进行发展!
奥斯曼帝国一直以来,都是走“造不如买,买不如抢”的发展路线!
而这样的国家,最怕的就是抢无可抢......而奥斯曼帝国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比较好抢的地方都已经被奥斯曼帝国抢到手了,现在向东去抢劫印度的路线被英法荷葡的海上力量封锁!
向南抢劫非洲的路线被大沙漠所挡!
向北则遇上了波兰和罗刹这两个很不好抢,而且也没多少财富的对头。
向西......海路被西班牙—威尼斯联手封杀,难以开拓。而且现在法兰西、荷兰、英国的海上力量都进入了地中海。
就奥斯曼帝国那点海军,对付威尼斯和西班牙还勉强凑合,要对上英法荷,那纯属找死!
向西走陆路则撞上了哈布斯堡王朝领导的神圣罗马帝国......相比对付英法荷的海军,穆罕默德四世的耶尼切里军团还是比较愿意走陆路去打维也纳。
至于打下维也纳后怎么办......那就不是他们这一代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苏丹陛下,”艾哈迈德.科普鲁律说,“不必再等了,时机已经成熟了......最近西欧方面传来消息,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在美洲遭遇了重大挫折!他们的海军在太平洋上惨败,而陆军又在新西班牙和新法兰西两个方向上遭受挫折。
特别是在新法兰西的大平原上,法国人遇到了人数多达20万的蒙古游牧军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