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什么?20万蒙古人到了美洲......他们是怎么过去的?”穆罕默德四世愣了又愣,他见过地球仪,上面的美洲和蒙古好像不连在一起。
“这不重要,”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重要的,要重要他不可能不知道啊,他顿了顿,“现在重要的是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正大手笔的在全欧洲招募佣兵......到今年年末,将会有四到五万人被送去美洲,其中大部分来自德意志,这将大大削弱利奥波德一世在紧急情况下的动员能力。”
这年头欧洲也没有什么义务兵役制,想要组建军队,就得花钱去雇......这是两个方面的事儿,一是当大王的得有钱!二是得有足够多的高级佣兵。
炮灰好找,但是骑兵、军官、士官、优秀的炮兵,都是佣兵界的稀缺资源。而穷困潦倒的神罗皇帝显然没有能力和财大气粗的荷兰、新西班牙争夺这方面的资源。
现在法国、荷兰、新西班牙大举招募佣兵,一定会造成高级佣兵行情上涨。
而如今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个穷鬼,三十年战争的债都还没清呢!
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接着说:“精锐的佣兵一旦被送往美洲,一时半会儿就回不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制定计划,到明年春天就可以开始进攻。如果一切顺利,等到明年秋天来临的时候,陛下就在维也纳的大皇宫内睡觉了。”
在维也纳的大皇宫内能睡着吗?奥斯曼苏丹还是觉得心惊肉跳啊!
等自己打下了维也纳,法国、荷兰、新西班牙招募的五万人也该返回了!而且法国还长期保持着十几万人的常备军。到时候路易十四一当选罗马皇帝,就领着20万人来反攻......想想都让人绝望啊!
“苏丹陛下!”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明白苏丹的心思,于是就笑着安慰他道:“您不必担心法国人的反扑......因为那不会很快到来的!路易十四只要当不上西罗马的皇帝,他就不会出兵收复维也纳。
而咱们只要拿下了维也纳,就有很多政治和外交上的手段可以玩弄了。比如我们可以自己复制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总之,只要维也纳在手,我们就拥有主动权!”
“唉,既然如此,那么我同意您的建议,”穆罕默德四世叹息一声,“开始准备开战吧......明年春天正式向维也纳进军!这将是决定奥斯曼帝国命运的战争!”
抢救大明朝 第1535章 最后的金手指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一条渡船的船舱内,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总算是见着了大明“亨利王”,还有陪同亨利王而来的两个明印远征军的将军,其中一个看着黑黑的,应该是个印度人。还有一个长着一张东方面孔,也不知道是个蒙古人还是个明国人?
大明驻奥斯曼帝国的大使也跟着一块儿来了,这个大使也姓朱,是周王家里的人,叫朱伦墩,和亨利王是一辈儿,今年三十多岁,也是太学生出身,毕业后入的外交部。先是公派奥斯曼帝国学习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后来又在外交部和奥斯曼帝国来回任职,现在已经当到大使了——这帮老朱家的子孙不当猪养了,就开始挤占民间读书人的登天梯了......所以当猪养其实也有当猪养的好啊!
除了朱伦墩和两个远征军的将军(他们一个是穆里尼奥,就是玛丽亚的哥哥,一个是葛尔丹派来的虎忠勇)之外,还有整整7200名果阿葡人战士(本来想招8000,可最后就招了这点)和800名准格尔和西楚的骑兵——不得不说,准格尔和西楚共和国这两个崩紧的神经的战时国家的效率,的确是非常高的,而且他们也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
现在准格尔、西楚、和硕特三国在中亚的战争打得也有点吃力啊!
虽然准格尔——和硕特联军在去年秋天攻占了花剌子模绿洲,但是在中玉兹草原上,准格尔和西楚的军队却屡战不利,倒不是吃了多大的败仗,而是总找不到决战的机会。
哈萨克人和罗刹人的军队非常狡猾,不和准格尔和西楚进行正面决战,而是一个劲儿和他们在草原上兜圈子。同时派出骑兵去袭扰西楚的屯垦区和准格尔的牧区!
而准格尔和西楚又不敢深入小玉兹(小玉兹在欧亚边界上了),因为那里距离罗刹人的本土太近。人口不怎么多的准格尔和西楚两国都不愿意打这种无把握之仗,所以中玉兹草原上的战争看来要没完没了打下去了。
就在朱慈炯和葛尔丹有点束手无策的时候,朱慈炋的信就被奥朗则布的使臣送到了他们的手中。
这两位一个是“笼子里面的王”,一个共和国的“霸主”,虽然不是独裁君主,但是也不必事事上报大明朝廷——西楚和准格尔都是“非礼之邦”嘛,又在战时。所以可以很快做出决断。
而他们的决断就是派兵支援,为朱亨利壮大声势,同时也加强奥斯曼帝国的信心。
他们俩都知道世界上的事儿,当然也知道奥斯曼帝国攻陷维也纳意味着什么?
不过西楚和准格尔的力量有限,能提供800人就不错了,也就是聊胜于无吧!
而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律也没想过朱亨利带来的8000援兵真的上前线——他知道这8000人的嫡系,奥朗则布都在信里给说了,这8000人中的大部分是果阿的基督徒,余下一些信佛教的东方人。虽然都挺能打,但是肯定比不上耶尼切里军团的战士。
为了这一次的维也纳之战,艾哈迈德.科普鲁律已经将耶尼切里军团的人数扩充到了10万之众!
有了10万耶尼切里战士,大维齐尔哪里还需要外援上阵?
这些外援用来当拉拉队就行了,一半装印度人,一半装中国人......
老头子说了一会儿寒暄的话语,等渡船快要靠近伊斯坦布尔的金角湾的时候,老爷子才笑着说起了正题。
“亨利殿下,您能够带人前来,苏丹陛下就已经非常高兴了......这表明了大明帝国和印度帝国同奥斯曼帝国坚定的站在一起!不过你们远道而来,是我们的客人,我们奥斯曼帝国是不会让客人冒险的,所以您带来的军队不必上到前线去和基督教的军队作战。”
他的话被朱伦墩翻译成了汉语。朱亨利听了,就笑着回答道:“大维齐尔阁下,我认为我带来的军队可以在未来的维也纳之战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朱伦墩又把这话翻译成了土耳其语,老爷子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朱亨利接着又道:“我的军队当中有不少神枪手!”
“神枪手?”老头子被朱亨利的话逗乐了,“有多神?”
朱亨利笑了笑,道:“在训练当中,如果能见度良好,他们可以确保打中300码开外的人形标靶!”
“300码,哈哈哈......”大维齐尔笑出了声,“这不可能,没有这样的火枪,大炮的霰弹都打不了那么远啊!亨利殿下,您该不会是喝多了吧?”
朱亨利一脸的认真,一字一顿的对大维齐尔说:“大维齐尔阁下,我的话是认真的......我的人真的能用火枪击中300码外的人形标靶!不过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拥有出众的枪法,还因为他们拥有线膛枪和一种特殊的子弹!”
“哦......”大维齐尔点点头,“我知道线膛枪,我也有一支......但是这种枪支的射速很慢,在实战中作用不大。”
朱亨利笑道:“现在有一种特殊的子弹,可以让线膛枪打出滑膛枪的射速,而且还能保证气密性!”
老爷子是懂枪的,听了这话简直就呆了,愣愣的看着朱亨利,“亨利殿下,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朱亨利笑道,“要不然我来伊斯坦布尔干什么?”
他说的是米涅弹!
就是一种圆头柱壳铅弹,这种子弹比步枪口径略小,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从而大大提高了射速。该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动物油填塞,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猛然撑大子弹。由于子弹被撑大,所以在发射瞬间就可以依靠枪弹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会泄露火药气体导致枪弹的动能丧失。这样就解决了旧式前装枪的膛室密闭问题,大大增强了枪支的射速,射程和安全性。
这种子弹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由法国猎兵队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所发明。
而在如今,它就是朱慈烺手里最后的金手指!
朱慈烺不是搞技术出身的,所以开不了太多的金手指——《子论格物篇》这种治本不治标的东西,也谈不上什么金手指。他这些年所成功开出来的金手指,无非就是沙袋筑垒法、套筒刺刀、木托开花弹(钉头木托开花弹)、飞剪型船首、平行攻城法、跳弹法、卫生消毒法等等......而最后的金手指,就是米涅弹了!
这个最后的金手指是很容易抄的,只要在战场上出现,就一定会被对手捡回去模仿!
以英荷法等西方列强的手工业,要造出米涅弹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而且他们也能制造线膛枪。根据记载,意大利早在1476年就已有了螺旋形线膛的枪支。而目前最好的前装线膛枪,则是法国的米宁前装线膛枪。
朱慈烺的皇家商会下属的枪厂,从洪兴12年前开始,就在努力仿造米宁前装线膛枪了。在洪兴20年的时候,终于在米宁式前装线膛枪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20年式长步枪。
而米涅弹(正式的名称是木塞线膛枪弹)也在洪兴20年开发成功,并且投入了生产。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将木塞弹下发部队,而是将木塞弹雪藏起来,当成了自己最后的金手指。
现在这个最后的金手指,就要用在维也纳了!
抢救大明朝 第1536章 不要相信路易
维也纳,大皇宫。
一支明印联军在明朝的亨利王子的带领下,抵达伊斯坦布尔的消息,很快就被神圣罗马帝国的间谍探听到了,并且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而同时送到的,还有另外一份由威尼斯共和国转来的关于葡萄牙王阿方索的情报——根据威尼斯方面的说法,葡萄牙王阿方索已经投靠了大明、印度和奥斯曼帝国,并且在他们的支持下,在果阿募集了15000人的军队。
现在这支军队正兵分两路向葡萄牙进军......其中一路走北非,将会通过埃及、的里波黎、突尼斯、阿尔及尔,最后寻求摩洛哥苏丹穆拉.伊斯玛仪和巴巴里海盗的支持,以便返回葡萄牙重夺王权。
而另一路则由一位大明皇帝的私生子率领,前往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再进入希腊,然后在那里等待巴巴里海盗的船只。
刚刚办完婚事(利奥波得的原配在1673年时去世了)没多久的利奥波德一世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看着两份报告,很有一点不知所措。
咯噔咯噔,门前响起了士兵换岗的脚步声音,军靴砸在花岗岩石上,发出了节奏感很强的声响。
利奥波德皇帝从两份报告中抬起头来,揉揉眼睛。换哨的声音提醒他,现在时候不早了,他该回去陪伴自己的妻子,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提洛分支的克劳迪娅.费利齐塔斯......以便早日生下可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大统的男性继承人!
说起来真是让人伤心啊,昔日辉煌鼎盛的“下半身堡”现在已经到了男性子嗣告急的地步了!
利奥波德一世自己是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分支的独苗!而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则是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分支的独苗......而且由于卡洛斯二世根本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为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国传宗接代的使命,就全都落在了利奥波德身上。
可是今年已经三十多岁的利奥波德到现在都没有能生出一儿半女......这事儿都快成了国难了!而且还惹出了一次“丑闻”。
有一群忧国忧民的奥地利大臣为了拯救本国和西班牙于危难,在利奥波德一世的前妻兼外甥女玛格丽特.特蕾莎去世后,效仿大明先进经验,秘密组成了一次“皇后入取”考试,为利奥波德一世“入取”了一个又漂亮,又聪明,又健康,一看就很会生养的德意志小邦公主莱奥诺雷.玛格达莱妮.特蕾泽。
结果这事儿惹怒了利奥波德——这个莱奥诺雷.玛格达莱妮.特蕾泽不姓哈布斯堡啊(她是利奥波德的表亲,血缘比较远),而且和她结婚也不能带来新的继承权。因为她家人全都很能生,兄弟姐妹一大群......
在拒绝了大臣们替他选择的皇后人选后,他又选择了哈布斯堡分支家族(也已经绝嗣,只剩下女儿)出身的克劳迪娅.费利齐塔斯。
可是都努力了好几个月了,一点要怀孕的意思都没有,这事儿想想都着急啊!
正琢磨着要回房去努力,门外脚步声轻轻响起,然后就听见一个侍从官员的声音:“陛下,蒙特库科利伯爵求见。”
“请他进来!”利奥波德一边说话,一边从办公桌后起身。
需要皇帝起身相迎的伯爵当然不是一般的伯爵,这位蒙特库科利伯爵名叫拉依蒙多,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元帅。
是利奥波德最倚重的大臣!
他在几个星期前被皇帝派往法国,去和路易十四讨论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事儿了。
奥斯曼帝国的整军备战,当然瞒不过利奥波德的耳目,不过他帝国还没有从30年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而且还在“遗产战争”中被法军痛打了一顿,丢失了洛林公国,看来很难对抗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而神圣罗马帝国在东方的铁杆盟友波兰也在不久之前被奥斯曼帝国重创,元气同样没有恢复。
知道无力单独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利奥波德,就请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伯爵出马,去凡尔赛宫向路易十四说明神圣罗马帝国和整个基督教世界所面临的危机。
希望这位处处以欧洲带头大哥自居的法兰西国王可以挺身而出,支持神圣罗马帝国。
“怎么样?大元帅,路易同意支持我们了吗?”
上了年纪,看上去还有点肥胖的蒙特库科利伯爵求先是向皇帝鞠躬,然后又轻轻摇了下头:“路易十四只是在口头上向我们表示了支持,但是拒绝签署任何有约束性的条约。而且他还说,奥斯曼帝国真正的扩张方向不是中欧,而是北非!奥斯曼帝国已经和大明帝国、印度帖木儿帝国结盟,还准备以支持阿方索王复辟的名义沿着北非海岸线西进。很可能会一举拿下摩洛哥苏丹国,然后从那里入侵葡萄牙,所以奥地利并没有什么危险。”
“那么,”利奥波德问,“你相信他的话吗?”
“我怎么可能相信?”蒙特库科利伯爵摇摇头,“毫无疑问,他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也许他还巴望着奥斯曼帝国打下我们的维也纳,这样他就从趁机把莱茵兰和意大利都吞下去了,说不定还会得寸进尺,谋求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
利奥波德想了想,然后指着办公桌上的两份报告对伯爵说:“大元帅,我也收到了关于葡萄牙王位争夺的报告......大明帝国似乎真的介入了葡萄牙的王位继承冲突。”
“这也是路易搞出来的事情!”蒙特库科利伯爵哼了哼,“葡萄牙的王位根本就没有争议!陛下,我认为路易十四很可能在替奥斯曼帝国打掩护。”
利奥波德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如果奥斯曼帝国在几个月后入侵,我们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守住维也纳?”
“100%的把握可以守住!”蒙特库科利伯爵倒是信心十足,“陛下,现在的帝国空气团结,而且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间,也完成了一场军事变革,神圣罗马帝国的陆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过!”
他这话倒也不都是吹牛,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确比以往更加团结,这是因为从利奥波德的父亲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就开始了“科举化”改革。通过考试选拔出身德意志大小领主家的次子、私生子当官,还开办了许多学校培养他们。
有了这批“领主家的小儿子”支持,皇帝的权威倒是巩固了一些。
在参加“遗产战争”失败后,神圣罗马帝国也开始了军事改革,模仿法军,采取了许多新装备、新战术、新技术。燧发枪的比例大幅提高,还装备了开花弹一些新式火炮。
另外,神圣罗马帝国陆军比起以往,变得更加“轻装”化了,盔甲几乎消失了,长枪的数量进一步减少,重炮也被更加轻便灵活的火炮所替代。
对于非常善于打运动战的蒙特库科利伯爵而言,现在的帝国军才是他理想中的样子。轻便、迅猛、火力十足、装备精良,唯一的不足就是常备军人数太少。如果要抗衡数量远多于自己的奥斯曼军队,就必须采取集中主力,机动作战的打法......决不能分兵把口,分散自己本就非常有限的力量。
抢救大明朝 第1537章 太阳王毕竟是信天主的!
巴黎,凡尔赛宫,牛眼厅
路易王正在召见他的大臣,脸色阴沉,眉头紧锁。
坏消息有点多啊!
首先,马里纳侯爵的又一封加急求援信已经由最快的帆船送到了欧洲,摆在了路易王的面前。
马里纳侯爵告诉路易,“蒙古人”的游牧集群从夏天开始就分成两路,不断向南方和西南方移动。沿途不断摧毁印第安人的游猎部落,掠夺他们的马匹,捕捉他们的妇女和孩童,杀死他们的战士。以至于在整个大平原的中南部形成了极大的惶恐,幸存下来的印第安游猎部落都在向南逃窜,一部分人逃向了新西班牙的德克萨斯总督区;一部分人逃到了新法兰西的路易斯安娜总督区。因为缺少食物和栖身之地,这些印第安人还和驻守德克萨斯总督区的新西班牙军队和驻守路易斯安娜的法军发生了冲突。
在德克萨斯方面,双方的死伤都非常惨重。唐.璜.何塞不得不从墨西哥前线调集了一部分军队去稳定德克萨斯的形势。但是随着向西南方向移动的那个游牧集群接近德克萨斯,唐.璜.何塞很有可能会在1674年底之前,完全放弃这个新西班牙的边远殖民地。
而在路易斯安娜方面,因为马里纳侯爵提前将布署在新西班牙的数千名法军都调集到了新罗马,还从新英格兰采购了大量的食品,所以形势还算稳定。但也不容乐观,因为那个南下的“蒙古集群”很有可能会在1674年冬天进入路易斯安娜殖民地。
所以马里纳侯爵不得不扶植跟随他从圣路易斯逃亡到新罗马的“大苏联”领袖钢铁,去整合进入路易斯安娜的游猎部落......但是这个过程同样血腥,因此整个路易斯安娜总督区都乱成一团!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游猎印第安人被整合进了“南方苏族联盟”,他们的生计问题又摆在了马里纳侯爵的面前……路易斯安娜地区没有那么多野牛可以捕猎。所以南方苏族联盟的生存方式,就必须从游猎向游牧转变。
而这种转变可不那么容易实现,放牛放羊也是门手艺啊!而且印第安人也没那么多的牛羊可以放啊!
这都得新罗马的法国人想办法,得从新西班牙和新英格兰购买牛羊,还得手把手的教......这里面的麻烦可大了去了,还得花费大量的金钱!
而且,马里纳侯爵还非常担心,一旦“南方苏族联盟”完成了游牧化改革,会不会变成一个“大苏联汗国”?
在他写给路易的信中,就提及了钢铁首领向他请教游牧汗国的相关问题!
路易也知道这事儿不大好办,因为北美洲的法兰西人口还是太少,如果不想方设法武装印第安人,那么新罗马根本成长不起来,就会被那些游牧的“蒙古人”所攻破。
因此扶植出一个“大苏联汗国”,就是抵挡蒙古入侵的唯一办法了。
至于这个大苏联汗国在将来会不会变成一个和美洲蒙古人一样的威胁......眼下是顾不得了!
第二个坏消息则是来自葡萄牙和北非!
阿方索王在奥斯曼帝国、印度帖木儿帝国和大明帝国的支持下又杀回来了!现在正在沿着北非的海岸线推进......更糟糕的是,这个被认为“不能生育”的葡萄牙国王据说在印度得到了疗效奇特的“神油”,现在已经再现雄风,和新婚妻子一块儿生了个儿子!
他现在还是正式的葡萄牙国王,又有了儿子......佩德罗王子和玛丽娅.佛朗西斯卡这对奸夫y妇怎么办?
葡萄牙在天主教欧洲啊!不是兵强马壮就能当皇帝的东方。而且即便在东方,篡夺者一般也会杀掉原来的君王以绝后患!哪有篡了位还留着祸根的?而且他们篡位也不篡到底,还把王冠留在阿方索头上,篡了个摄政王。
所以现在葡萄牙的贵族们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阿方索才是合法的国王,而且明显是被兄弟和妻子陷害的,他们怎么能帮助阴险的奸夫y妇去反对合法的君主?
别说葡萄牙的贵族不知所措,就连路易十四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自己也是个欧洲君主,必须维护君权的神圣性。所以不能公开支持篡夺者......要不然他弟弟奥尔良公爵回头也和他老婆来一场合谋,把他废黜了可怎么办?
而第三个坏消息,则来自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国家似乎并没有路易想像的那么脆弱......
“亲王殿下,您认为奥斯曼帝国无法占领维也纳?”路易王又向孔代亲王问了同样的问题。
“不能,”孔代亲王给出了很肯定的回答,“神圣罗马帝国也效仿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军事改革......燧发枪和刺刀得到了普及,长枪兵的数量大幅减少,骑兵也变得更加灵活轻便,炮兵更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而且在蒙特库科利伯爵的努力下,他们还建立了一支和法兰西新军相似的野战军团,人数约在三到四万之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