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现在的大明十几二十个军镇,大多恢复了卫所、千户所、百户所的设置。不过这些卫所、千户所、百户所和明初的卫所、千户所、百户所还是不大一样的。它们管辖的不是人口(户),而是军役田(牧场)——现在不是明初,那时候人少地多,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地。如今的大明有两亿人,虽然比不了后世的十几亿,但是相对良田和草场来说,人还是多了。
人一多就不好管了,因为管人得管饭啊!理论上卫所的土地是用来养兵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养人总归比养兵重要。无论是普通军户家养育子女,还是高级军户养儿育女,要紧程度肯定超过养兵。如果土地管够,那都不是问题,人越多越好......可土地要是相对不足,麻烦就大了。养人的费用必然会侵占养兵的费用,等到用兵的时候就没了。
所以那些自治程度很高的军镇,就开始推行“兵役田”制,不再管多少户,只管多少地。把土地(牧场)或分配(功臣)或发包(普通军民都可以承包),然后让承接土地的军民出丁当兵或出钱交税。这样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军镇只要依着田册管下面要人要钱就行了。
实行“兵役田”制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流官治理和考成管理了。如果管人户的话,那就很容易形成层层依附,牵一发动全身,要整顿就太难了。
不过这种管地不管人的办法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没出路的丁余太多了——因为在管地的情况下,完不成兵役也交不上钱是要收地的。在这种情况下,下面承包土地的军户民户都不大肯养闲人,也养不起啊!
所以没出路,也没有产业的丁余就多了起来,成了一个让北方兵镇头大的问题。
好在大明朝这些年到处扩张,而且朝廷还从军镇招募童军,所以北地军镇的丁余总还有地方可以去处,不仅有去处,而且还能挑挑拣拣。
头一个好去处当然是当童军了——这几乎就是北地边镇少年的登天之路!这些年,大明陆军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新任军官是童军出身的。
另外,还有许多童军在退役后考取了文官,成为了衣食无忧的官僚。而这些飞黄腾达的童军官员,往往还能够娶到应天贵族和东南资本家出身的妻子,这可都是带着大笔钱财嫁给他们的......这些人说穿了就是从底层逆袭,进入了大明王朝的统治集团了,作用和天方教那边的进口“小阁老”差不多。
第二个好去处则是跟着大明的王爷或是藩镇的少主们组团外放......那是去充当走狗爪牙的,大明的“软饭王”们也不能只依靠老丈人,也得有自己人。这群走狗爪牙虽然不一定能当上官,但是肯定可以分到一大片土地,上升的机会也多,比在本镇苦哈哈熬着强多了。
离开本镇去应募当兵是第三个去处,谈不上好去处,但总归是个出路。现在的明军新军实行募兵制,而且多从苦寒贫瘠之地募兵——这是朱皇帝的小算盘,不仅穷乡僻壤出精兵,而且苦寒贫瘠之地容易出反贼啊!如果能把那里的壮丁招募当兵了,反贼不就没人去当了?
而今儿,安北镇这里的千户官、百户官们,又听说了第四个好去处......去新大陆当牛仔!
这是好去处吗?放牛放羊的,安北这里就能放,去新大陆干什么呀?
看着下面的千户百户只是愣着不说话,安北节度使朱和堡就和非常郁闷的“大牛仔王”朱和坤(他弟弟和圳是小牛仔王,现在正在大宁军忽悠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是哭笑不得。
但是再哭笑不得,皇帝老子交代下来的差事还得办。
代王朱慈炯的儿子朱和堡嗯咳一声,冲下面的人点点头道:“这个去新大陆加入游牧万户的名额有限......一个百户仅有七男七女,也就是七对夫妻,夫妻二人的年纪不能超过25岁,带不带孩子随便。也不问是蒙古人还是汉人,但必须能说汉话。
一对夫妻可以给100两银子的安家费,然后两手空空跟着怀王(朱和坤)殿下上路就行了......怀王殿下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另外,凡是能完成七户募集指标的百户,今年的童军募集指标加一个,能够超额完成,达到十户的,指标加两个......怎么样,能办好吗?都说说吧!”





抢救大明朝 第1471章 ??被骗去卖了牛仔!
一听说有童军的指标可以拿,集宁卫的这些土头土脑的千户、百户可都来了精神了!童军名额是好东西啊,他们这些千户、百户家里也有没出路的子侄。
而且安北军的千户、百户也不是世袭罔替的,他们这些千户、百户能给子孙争取的政治特权,无非就是给“藩主”当亲兵。朱和堡会根据这些千户、百户的表现和小亲兵本人的表现,推荐小亲兵去讲武堂镀金——讲武堂有专门的“镀金班”,就是给他们开的,课程比较简单,不过还算实用。
讲武堂镀好了金,再回本镇就能当官了。通常是当试百户或是当基层军官,然后一级一级的往上升......说起来,藩主能掌控局面,靠得就是“镀金权”——十几二十年的镀金镀下来,在各藩镇当中也行成了讲武堂的团体,也开始要论资排辈,不是讲武堂的师兄弟,是根本不可能在安北这样的“亲藩”当中升官发财的。
但是镀金的额度总归有限,而下面的千户、百户往往多子多福。轮不到镀金班的,就得削尖了脑袋往童军的队伍中挤了。
不过招募童军这事儿不是藩镇自己管的,是由应天府的近卫童军提督司管辖,得通过近卫童军提督司的考核才能成为童军。近卫童军提督司的考核可严厉的很,不看出身,就看体格和本事。
所以各藩的千户、百户各家,也只能努力培养自家的少年郎,让他们凭本事去抢童军的名额。但是童军名额总是狼多肉少,不够抢啊!而且童军的年龄就是十岁上下,也没太多的时间给千户、百户们培养子弟......所以竞争相当激烈,现在每个百户能多给一两个额度,怎不叫大家兴奋?
可是童军的名额虽好,但是新洲大陆的牛仔却实在不招人待见,不用点手段,那是招不到人的......
“二位王爷,有童军的额度顶着,额们总归要尽力去办理的。可是去新洲大陆当放牛军户......怕是不行啊!”
“是啊,如果是去当募兵,下面的人也许还有点劲头。可是当军户,还游牧,谁能乐意?”
“可不是吗?当了军户可就子子孙孙都交出去了,以后还能回集宁吗?”
“对啊,再回不了集宁了......得子子孙孙去那个什么新洲合众国的怀州、德州放牛了!”
怀、德二州是朱和坤、朱和圳二王在新大陆的封地。大致上就在北新洲大平原上,具体在哪儿,就不好说了。现在只知道怀州在北,德州在南。
一听见要子子孙孙在怀、德二州放牛,朱和坤难过的眼泪都快滴下来了。但是没办法啊,坑人的老爹让他们去,他们哪里敢不去?
一旁的朱和堡听着也挺难过的,他也知道大家都不想去新大陆放牛......这事儿没前途的!挖金子猎貂皮也就罢了,好歹能赚一票,放牛放羊谁愿意跑那么远?牛羊肉在新洲那边也不值钱啊。
“怀王,”朱和堡扭头看了眼朱和坤,压低声音道,“我看这事儿得骗啊!”
“骗?”朱和坤皱着眉头,“要怎么骗啊?”
“不能和下面的人说是去新洲放牛的,说了去放牛,傻子也不会去啊!”
傻子也不去......什么话!朱和坤心说:我和老五不就去了?我们俩是傻子吗?我们俩那是孝子!
“那说什么?”朱和坤朱大孝子苦着脸问。
“就说......”朱和堡想了想,“就说给合众国王、怀王、德王当亲兵吧!给王府当亲兵是好差,虽然要去新洲合众国,但还是有人肯干的。等人到了新洲,是放羊还是放牛,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这......”朱和坤琢磨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行啊,就这么办吧!不管怎么样,总得把人骗去新洲合众国吧!去了,就再回不来了!”
去了新洲,把“绿纸头”一拿,还想回集宁去吃沙子?别说门,窗户都没有,这辈子就老老实实的当新洲人吧!以后子子孙孙,都得在密西西比河边种地放牧了!
朱和堡点了点头,对集宁卫这边的千户百户们说道:“怀王说了,让你们去骗......一定要好好的骗,可不能让下面人看穿了。要看穿了就没人肯去新洲合众国了,你们指标完不成,老子在万岁爷那边不好交代,回头就撸了你们的百户千户!”
利诱之后就是威逼了,朱和堡的话音一落,下面的千户百户,顿时就是一片应喏。
不仅是把下面没出路的穷人骗去新洲合众国当牛仔吗?这还不容易吗?反正那些人留在集宁这里也没好饭可以吃,去了新洲总归能有口牛奶喝吧?
......
集宁卫城外有条霸王河,名字很霸气,也不知道和楚霸王项羽有什么关系?反正楚霸王肯定没来过集宁。而这条名字很霸气的河,要搁在南方,也就是条不起眼的小溪,也没多少水,到旱季的时候还经常断流。
但就是这么一条小河,却灌溉了两岸上万亩的良田,堪称是集宁卫的“生命之河”。在霸王河西堡生活了十多年的牛老六家里就是指着这条集宁河吃饭的,他爹牛大威本是吕梁山里的猎户,射得一手好箭,而且善于攀山跃岭,在甲申大乱后就投了代王军。本想凭自己的本事往上爬,可却没想到当官不易。虽然有过几次机会,都因为他把差事办砸了而泡了汤......到了最后,就只传下集宁这边的一个庄子。因为这是个兵役庄,所以不能拆分给四个儿子,就整个归了牛老六的大哥,牛老六他们几个就给大哥扛活。不过他们大哥对几个兄弟还是不错的,自己百般减省,还拉了高利贷,却都给他们哥几个娶了媳妇,牛老六是家里的老幺,最后娶媳妇,那时牛老大已经把老底掏空了,就只能给他娶了个寡妇,还拉来个拖油瓶闺女。后来他和那寡妇又生了三个崽,两男两女。所以现在有五个孩子要养,再加上他那二手媳妇,那可真是好一大家子啊!
因为吃饭的人多,又没自己的土地,所以牛老六的日子也跟王小二一样,一年不如一年啊!
而且他年纪也“老”了,已经26岁了,又没读过什么书。别说童军了,老兵也当不上了。这辈子就种地放羊,攒钱帮哥哥还高利贷,如果还有的多,就给儿女们攒聘礼、攒嫁妆吧。
今天牛老六正赶着几十匹马(不是他的马,是他替李百户家在放马)回到霸王河西堡门口的时候,就看见他那个“老娘子”杨二娘(其实不老,才27,就是日子过得太艰辛,看着像40岁)拉着一窝孩子在大门口伸着脖子张望呢!
老六看着这娘们还有一窝孩子就来气......都是能吃不能做的,这才下午,就伸着脖子等开饭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当家的!你可回来了......”杨二娘远远的看见丈夫,就大声嚷嚷起来了,“怀王爷的家臣来堡上招亲兵啦,好多人都去了,额们也去吧!”
当亲兵?
牛老六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现在什么时候啊?不是天下大乱那会儿了,现在谁招亲兵会招个26岁的,而且还是个看着见老,都像40岁的老亲兵?还是王府的亲兵......哪家王府那么破落?
牛老六正想开骂,堡子里面突然出来个穿长袍的,居然是霸王河西堡的李百户,也跟着杨二娘一起喊:“老六,你快点啊!王爷招亲兵......给100两安家费,25岁也要的,你赶紧去,拿了银子就能把欠额的账还了!”
:。:




抢救大明朝 第1472章 拿上绿卡赶快走!
“李百户,额今年都26岁了,生得又老相,人家怕是不会要额吧?”
牛老六也真是个老实人,心里虽然很想要去给那个什么怀王当亲兵,但是一想到25岁的年龄限制,就有点心里发慌了。
那李百户知道这事儿的底细,什么25岁26岁的,人家根本不在乎。而且牛老六家还有5个孩子呢!一块儿打包发送去新洲,养个几年就都是“东部牛仔”了,多好啊。所以这个百户大人一边让自己的儿子去帮着牛老六赶马,一边拉着牛老六就往百户堡里面的百户衙门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教牛老六撒谎骗人,“老六,你给额记着,见了怀王府的家臣可不能说实话......人家问几岁,就说24岁!”
“可,可额这模样,说24岁,人家能信吗?”牛老六一边走一边问。
“能信的,怎么不能信?”李百户说,“怀王府的家臣是个徽州人,姓汪,糊涂的很,额们山西人还骗不了他?”
这个李百户原是个山西商人,因为借钱给“贷王”朱慈炯有功,最后得了个百户官。虽然当了官,但是心底里面还把自己当成手段高明的晋商。
“这,这......”牛老六虽然不是商人出身,但是也听过徽商的大名啊!人家徽州人做买卖可不比山西人差啊!
霸王河西堡就是一百户堡,小的很,李百户没一会儿就把牛老六拽到衙门那边了,牛老六的老婆和五个儿女也都跟了来。他们走到衙门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几户人先到了。牛老六一看,人家都比自己年轻......而且也没那么多孩子拖累!
看来这次挑兵是铁定要落空了!
明知道挑不上,牛老六还得硬着头皮去挑——他哥哥牛大还欠人家李百户一大笔高利贷呢!连本带利都有80几两了......他能不听李百户的话?
负责挑兵的是三十几岁的军官,名叫汪绍华,家里面是扬州盐商,朱慈烺过扬州的时候就把他家“收编”了,于是他爹就在皇家商会任职。先是管收租(朱慈烺手头好多铺子呢!),然后又管徐州的利国铁山——老汪家原本办过盐场,算是工场手工业,有一定的手工业管理经验,所以在朱慈烺把徐州的利国铁山搞到皇家商会后,就让他去管理。汪绍华就跟着他爹在徐州长大,当年徐州是藩镇。汪绍华就跟一帮高家军(高杰)的二代混在一起,性子学野了,不愿意经商,长大后考取了讲武堂。
毕业后在大明陆军里干了十几年,可惜没什么官运,到了副千户的官衔后就再上不去了。而这一次两个倒霉的“牛仔王”组建游牧万户的事儿,在他看来就是自己最后一个上进的机会了——军官退役的制度和文官不同,副千户这一级的军官干到40岁就必须要退了。
因为这两级的军官下部队基本就是个营长,得带部队“996”搞训练,40岁以上基本上就干不动了。如果不能升职,就得退役了。而要跨过千户的门槛,步入高级军官的序列,对汪绍华这种出身(他不是应天军贵出身,又不是童军出身,两边不靠)的军官而言,真心不容易啊!
好在他有皇家商会的背景,用后市的话说,就是资产阶级出身,善于经营管理,也了解新大陆的情况。所以很容易就入了“大牛仔王”朱和坤的法眼(其实也没多少人愿意和他去美洲放牛),成了怀州万户下面的一个千户长,
千户长朱和坤可以封,但是下面的一千户人头,得汪千户自己去拉!
所以这些日子,汪千户一直在负责招兵......好兵是招不到几个的,尽是些歪瓜劣枣,哦,还有就是汉话都说不利索的蒙古人——游牧万户嘛,当然得拉几个蒙古人充一下门面了。
今天他在霸王河西堡收获不错,已经发出去九本“绿卡”了——就是新洲合众国的户册,封皮是绿色的,一户一册。
拉人头去新洲当然得趁热打铁,一手拿钱,一手就得把大明安北镇集宁卫的户口给注销了,同时就办理新洲合众国的户册......以后就不是大明帝国的百姓了,而是新洲合众国的公民!
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老爷子,你也来招兵?”汪绍华看见李百户拉来个又黑又瘦的老头子,当下就有点皱眉了。这年纪也太大了吧?去新洲大陆养老?
“额不老,额才,才24岁......”牛老六那个心虚啊,说话的声音都发颤。
“汪千户,他就是长得老相,其实只有24岁!”李百户也帮着牛老六说话——牛大欠他的高利贷,就指着卖牛老六一家的牛仔来还了。
“对啊,额相公真的只有24岁,您就行行好,收下他吧!”杨二娘也拉着一窝孩子来了,可怜巴巴的,真是让人心碎。
汪绍华哪儿吃她这一套?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他一资本家军官都占全了。
“滚......”汪千户才一挥手,“滚”字才一出口,就瞧见跟着杨二娘来的三个姑娘了。
杨二娘是15岁一婚,大女儿,就是那个拖油瓶现在已经11岁了,大姑娘一个,而且长得不错,白白嫩嫩,个子还挺高。后来她改嫁牛老六后,开头两胎也是闺女,现在一个9岁,一个8岁,长得没她们的姐姐漂亮,但也过得去。这三个闺女都不算小了......在大明这边不算什么,在新洲大陆可不得了啊!
三个闺女,还都是纯种的汉人......要都嫁给淘金客,牛老六真的可以养老了!
“她们仨都是你闺女?”汪千户忙问。
“是额闺女......”杨二娘总觉得有点不对,这汪千户啥意思?看上额闺女了?
“行,”汪千户一指牛老六,“你,24岁,就是24岁!是汉人不?”
“汉人,是汉人,额和额媳妇都是汉人!”
汪千户点点头,“好好,是汉人就好!”他扭头对身边一文书说:“拿份契约过来!”
说完这话,他就取出一口袋摆在了跟前的案几上,然后拉开袋口,露出里面闪闪发亮的银币。
“这是一百枚一两币,你们数一下。”汪绍华说话的时候,他带来的文书已经把契约拿出来,也摆在案几上了。
汪绍华说:“这是怀王府的亲兵雇佣契约,你们全家都要签字画押,不会写字就打手印!签字画押之后,我马上帮你们办理新洲户册!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怀王府的人了......全家都是,计口发粮!在大明的时候管你们吃饱,到了新洲,顿顿有肉啊!”
怀王府的亲兵雇佣契约是“格式合同”,是纪大状师的讼师行帮着拟定的,只要手印一打上去,牛老六一家就得和集宁老家说永别了。
李百户也不是好人,早就让人从牛家把户册拿来了,百户所里面的底册也已经取了来,当场就能办理销户。
这边注销,那边就入籍新洲合众国,绿卡当场就能下......这办移民的速度也没谁了。
而且快的不仅是办移民的速度,还有上路的速度!现在天津港那边就有怀王府和德王府包下的太平洋船行的太平洋帆船随时待命,办好手续的“牛仔”随去随上船,装满就走。
如果一切顺利,三四个月后,牛老六一家子,就能踏上新洲合众国的土地了......




抢救大明朝 第1473章 兄弟相坑,殃及邻里
“万岁爷,还行吗......”阿珂的声音娇媚,也嗲嗲的,光是听听就算一种享受了。而朱皇帝把吴阿珂弄进皇宫来,可不是为了听个声儿。她现在正骑在朱皇帝背上,用力的替他按摩肩膀。吴阿珂到底是打小习武的女孩子,不仅手上的劲头足,而且还知道怎么按摩穴位和肌肉,让刚刚做完运动的朱慈烺简直浑身舒坦。
吴小美人入宫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用说,那肯定是宠冠六宫了。她现在的年纪约莫20出头,正是最美好的年华,皮肤晶莹剔透的简直吹弹得破,五官秀丽妩媚的都快赛了天仙,身材也长开了,虽然不是八面观音那种“大码”,但也足够婀娜。而且她也是常年练武的,身材保持的非常紧致,真正的人间极品啊!
冲着吴阿珂,朱慈烺的这个皇帝就没白当。怪不得大家都想当皇帝,这个职位虽然累点烦点,上班下班也没准点,退休的事儿更不用想,大部分皇帝都是为国为民操劳到死,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是为了阿珂这样的美女,这皇帝还是很有滋味的。
朱慈烺趴在那儿,心里面正盘算是不是要来个“君王今日不午朝”,就这样和阿珂腻味一整天的时候。突然燕山宫的寝殿之外传来了敲门声音,还隐隐约约有阿吉格不紧不慢的声音儿。
“万岁爷,内阁府、大元帅府紧急奏报......您快起来吧!”
朱慈烺耳朵一下竖起,这两天他已经和阿吉格交代过,没特别紧要的事情,别一大清早来叫起。让他好好养养精神......今儿倒好,不仅大清早就来送奏报,而且还叫自己起床。不用说,一定是出来大事。他连忙对正伺候自己的吴阿珂道:“阿珂......朕要起床!”
吴阿珂当然不敢拦着,连忙从朱皇帝背上下来,默不作声的就去帮他拿衣服。
朱慈烺一边穿衣服,一边就嚷嚷道:“阿吉格,进来吧!”
阿吉格应了一声,捧着两本奏章就推门走了进来,先给朱皇帝行了福礼,看见他在穿衣服,就连忙上去帮忙。
“奏报看过了?”朱慈烺问。
“看了眼,”阿吉格道,“西北的600里加急军报......西北已经打响了!是两月中旬的事儿。罗刹国、哈萨克国、希瓦国的联军在中玉兹草原上打了准格尔的一个游牧万户,准部损失不小!葛尔丹准备亲自出兵去找场子了。”
“呵呵,葛尔丹要让人打脸了!”朱慈烺笑了笑,“他的场子恐怕找不回来了!”
“万岁爷,您就这么不看好葛尔丹啊?”说话的是吴阿珂,她也是认识葛尔丹的——葛尔丹到底是个“名人”啊,是绰罗斯家的崽子,不少克难勋贵的祖宗就是叫他的祖宗也先给做掉的......
1...488489490491492...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