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在尼布楚围攻战打响后的第四天,第二道平行壕已经完工,当天夜里,鳌拜和岳乐的臼炮部队开始进入第二道平行壕。24斤重的开花弹,开始不断被抛射进小小的尼布楚城内!
实际上,在鳌拜、岳乐所部完成第一道平行壕的挖掘工作时,乌拉索夫已经知道不对了。自己一定是遇上了工程师鞑子了......就挖壕掘进的施工水准,他们的头头美洲还在法兰西留过学呢!
知道尼布楚堡垒守不住的乌拉索夫第一时间就向斯特罗加诺夫提出了突围的建议!
可突围的事儿谈何容易?尼布楚城建在了石勒喀河和它的一条支流的交汇处,西南两面都是河道,罗刹军没有水军,想要从河道上突围是不可能的。而尼布楚城的北面、东面,又被敌人的平行壕和胸墙堵上了。
所以斯特罗加诺夫一时也下不了决心突围,不过在他迟疑了三四天后,敌人的第二道平行壕就完工了,随后就有12门24斤臼炮被搬进了平行壕,开始没日没夜的往尼布楚城内发射24斤开花弹了。
到了这个时候,斯特罗加诺夫、乌拉索夫,还有尼布楚城内的所有罗刹人,都知道他们不能呆着等死了。
所以在尼布楚围城战开始后的第六天,守城的罗刹军就不得不开始冒死突围了!
可是他们又怎么可能突破由胸墙、平行壕、交通壕所构成的“伪罗刹军”的防御呢?





抢救大明朝 第1444章 这是尼布楚条约?
真罗刹人的冒死突围,毫无悬念的撞在了伪罗刹军的钢板上!
这可是李逵遇上了李鬼,结果被揍了个满头包了......听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没什么意外的。
黑龙江流域和安东滨海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本来就远远超过了雅库茨克、伊尔库茨克和尼布楚这些冻土地带的苦寒之地!
虽然在小冰河时期的极端天气条件下,黑龙江和安东地区也不大适合农业生产(并不是不能种,黑龙江再冷,比雅库茨克总强一点吧?),但是比起雅库茨克、伊尔库茨克、尼布楚还是强出不少的。特别是从二十年前开始,在西班牙和荷兰朋友的帮助下,抗寒耐冻的燕麦、黑麦就被引入了黑龙江和安东地区,从而大幅增加了黑龙江和安东的粮食产量。而大明的东南、中原各省的经济繁荣,又为黑龙江和安东的人参、皮货、东珠、牛羊、骡马打开了销路。
所以大明的黑龙江和安东两个都护府所掌握的人力、财力、物力,远远超过了罗刹国的雅库茨克总督府。
而且这两个都护府的危机意识很强,一方面要抗拒大明朝廷的“削藩”;一方面还要和察哈尔汗国、土默特汗国、大宁节度使司抢地盘。所以一刻也不敢放松军事建设!
再加上他们早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鞑子了,也知道西方军学的强项在哪里?当然会吸取东西方之长,甚至直接引入洋将洋兵。被鳌拜、岳乐倚为长城之靠的“伪罗刹军”,就是一支洋鞑混编的新式雇佣军!
论起装备质量、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几乎能和吸取了西方军事技术的新式射击军(历史上罗刹国的军事变革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个不断渐近的过程)相比了。东西伯利亚这里不知道在罗刹国内能算几流的罗刹军,哪怕摆开来打“排队枪毙”也不是这支“伪罗刹军”的对手,何况还是攻打“伪罗刹军”固守的平行壕和胸墙防线?
在丢下了一地死尸之后,真罗刹军灰溜溜的退回了尼布楚城,而谈判投降的军使也被派到了鳌拜、岳乐的大营当中。
这回来的还是彼得.安德罗波夫,他是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走进一定巨大的牛皮帐篷的。在走进帐篷的一霎那,他又有了一种荒唐到了极点的感觉......因为他很可能是历史上,至少是罗刹国历史上,也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被迫接受敌人投降的外交官!
而且他还很可能因为接受了敌人的投降,而被发怒的沙皇陛下砍掉头颅!
这可真是死得太冤了!
“安德罗波夫使臣,说吧,你们的总督答应关某的要求了吗?关某可是远道来投,一路上又是乘船又是行路的,可不容易了,你们罗刹人要再不许关某投降,可就太没道理了!”
说话的是鳌拜,岳乐去视察前沿了,就他一个在大营里面。他到底是历史上当过顾命大臣的人物,还是挺能颠倒黑白的!分明是要逼着尼布楚城内的毛子投降,却偏偏说成自己要投降。
鳌拜的话的被他儿子那摩佛翻译成了罗刹语:“你回去以后告诉你们的总督,想活命的话,就让咱们投降!要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上帝啊!安德罗波夫在心中呐喊:您来给评评理吧,哪有那么嚣张的投降派?投降的,威胁受降的......还老幼不留,这是人话吗?
上帝没吱声,也没丢个闪电下来劈死鳌拜。所以安德罗波夫只好低声下气的对鳌拜说:“关都护,您和您的大军远道而来,我们当然是欢迎的......但是投,投降的事情太大了,我们的总督没有资格接受,必须要沙皇陛下批准!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把尼布楚城交给您,然后去伊尔库茨克,到了那里再派人向莫斯科方面请示,只要沙皇陛下批准,我们就接受你们的投,投降。”
那摩佛回头对老子说:“阿玛,这个毛子还想使缓兵之计,只愿意交出尼布楚城......不愿意让咱们投降!”
“哼!”鳌拜面孔板下来了,杀气腾腾啊!
他说:“告诉这死毛子,给他们一个时辰,要是再不投降,不对,再不许咱们投降,那就要继续炮轰,轰死他们,一个都甭想活命!”
那摩佛扭过头,气势汹汹的对安德罗波夫说:“给你们一个时辰,再不许咱们投降,那就要开炮了!”
安德罗波夫带着鳌拜的最后通牒回去了,去向特罗加诺夫和安德罗波夫报告了。
两个罗刹国总督都有点欲哭无泪了!
罗刹东扩以来,就没遇上这种不讲道理的人——以往都是他们自己最不讲理,现在好了,遇上不讲理的祖宗了!
“看来我们只能被迫接受他们的投降了!”乌拉索夫垂头丧气的对特罗加诺夫说,“我想沙皇陛下会原谅我们的吧?”
特罗加诺夫叹了口气:“会不会原谅,还得看具体的投降条件啊!费奥多......这次我去和那些野蛮人谈判,你留下组织防御......如果那些野蛮人的投降条件实在太苛刻,我们就只能为沙皇陛下而死了!”
鳌拜和岳乐当然不可能无条件投降了......所以在原则上同意他们投降后,特罗加诺夫就跟安德罗波夫一块儿出了尼布楚城,还带上了几个精通汉语的罗刹商人充当翻译,去鳌拜和岳乐的军营当中,进行正式的谈判了。
这一次鳌拜和岳乐一块儿出现了,还是让那摩佛充当俄文翻译。
谈判的会场就摆在一座大帐篷里面,帐篷里面摆上了一张长桌子,桌上还铺了红色的桌布,两伙人就这样面对面坐着。先是由安德罗波夫给两边介绍,完事儿后,鳌拜也不和对方废话,直接让儿子把自己和岳乐商量好的条件开出来了。
“总督,我们的条件是这样的。第一,你们完好的交出尼布楚城堡;第二,你们交出1000支火枪,20门火炮,1000斤火药,还有2000斤各种炮子和枪子;第三,白哈尔湖为界,以南和以东地方,都归西伯利亚共和国所有!”
“什么国?”特罗加诺夫的家族是罗刹国开拓西伯利亚的急先锋,西伯利亚汗国就是他们家找人去干掉的。现在听到“西伯利亚共和国”的名号,当然警惕起来了。
“是西伯利亚共和国!”那摩佛说,“共和国知道吧?就是英格兰共和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那样的国,对了,欧洲古时候还有个罗马共和国的,你们罗刹国不也自称是罗马正统传人吗?该知道什么是共和国?
咱们也打算成立一个,就叫西伯利亚共和国!咱们的第四个投降条件就是罗刹国必须接受西伯利亚共和国的归附......你们的沙皇陛下就当我们西伯利亚共和国的首席元老和第一公民!”
连首席元老和第一公民都出来了......特罗加诺夫真哭笑不得,你们到底是鞑靼人还是罗马人啊!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群“罗马鞑靼人”的想法也不错,给沙皇陛下送一顶罗马高帽子,也好让他知道鳌拜斯基和岳乐托夫这伙鞑子不那么简单!
人家什么都知道,和欧洲那边的强盗没什么不一样!




抢救大明朝 第1445章 王爷升值记
尼布楚城的罗刹人真的没有不接受敌人投降的资格……不管对付想当罗刹的总督,还是自称西伯利亚共和国的护国主,特罗加诺夫这个罗刹国在东西伯利亚的一把手,都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下。
在西历1672年的春夏之交的时候,特洛加诺夫和乌拉索夫这两在尼布楚城打了败仗,被迫接受了敌人的投降,还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尼布楚条约》后,终于灰溜溜的带着尼布楚城内的罗刹军民向伊尔库茨克撤退了……这次撤退意味着罗刹国的东进政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与此同时,在黑龙江的会宁城。大明王朝北进黑龙江和安东的行动,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在气派宽敞,但是装修却简单到了近乎没有的黑龙江都护府衙也东门里面,一群穿着青色、绿色官服,戴着乌纱帽的粗壮汉子们,正坐在马扎上面,好奇的四下打量着。
这些都是黑龙江都护府下各庄的庄主或少庄主,如果往上查他们的祖宗,则是比较杂乱的,一部分是老八旗出身,一部分是蒙古人,一部分是正绿旗出身,还有一部分则是索伦人或巴尔虎人,还有一些则是混血.......总之,从多铎开拓关外时起,关外这片就成了个民族大熔炉,汉人、满人、蒙古人、索伦人,还有其他的什么人,一波一波的过来,混在一起,越来越难以分辨了。
在多尼的关外政权崩溃后,辽阳那边不必说了,彻底变了天地,完全是大明朝的直省了。整个社会都被揉碎后重组了一番,连多铎、多尼父子手里分配出去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朱皇帝都不认账了.......不过在黑龙江和安东两个都护府辖区内,社会的变革就没有那么剧烈了。朱皇帝的手没那么长,不可能在辽阳没有治理好的情况下,就想将黑龙江、安东地方变成直省。所以就不得不承认多铎、多尼余部的利益了。
但是朱慈烺也不会允许满洲人的八旗体系继续存在——北方的游牧、渔猎部族要想雄起,就必须先革自己的命,打破原有的部族,然后重建一个能将本民族中大部分成员都凝聚起来的新的组织体系。
比如女真崛起时候的谋安猛克制,比如蒙古崛起时候的千户制,比如满洲崛起的八旗制。这些制度说穿了就是打破部族、部落,建立一个集权的军户体系。将几十万或上百万人组织起来,变成一个军户集团。
而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其实也有类似的体系,就是明初创立的军户制。而支持隋唐军事的府兵制,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制度。
总之,这个八旗组织体系就是关外满洲、绿旗、巴尔虎、索伦等各部凝聚团结的根本。而八旗组织一旦瓦解,那么黑龙江、安东两个都护府下面就只剩下一堆“庄主”了。
所以“废八旗、存庄主”就成了朱慈烺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间,治理黑龙江、安东两都护司辖区的基本政策了。
当然了,没有了多铎、多尼这样的核心,关外八旗分崩离析也是必然的。
鳌拜和岳乐这个级别的人物,最多只能控制一部分庄子,压根当不了八旗之主。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只拉着那么点人跑路去尼布楚搞西伯利亚共和国了。
而朱慈烺通过金东莪和阿吉格,同样也控制了一部分的庄子。但是因为朱慈烺、金东莪、阿吉格都不可能去黑龙江和安东坐镇,所以这些“皇庄”一直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在鳌拜、岳乐出走的时候,它们也没办法出兵阻拦。
此外,在黑龙江和安东地面上,还有大量的“墙头草庄子”——反正是山高皇帝远,自己过好小日子还不够吗?上面的人由他们去斗,谁赢了就给谁磕头呗!
现在太子爷带着大兵进了会宁,鳌拜、岳乐夹着尾巴跑去了雅克萨(大家还不知道尼布楚之战),显然是大明朝廷厉害,该给谁磕头也明摆着了。
所以在洪兴二十五年夏天的时候,整个黑龙江的墙头草都聚集到了会宁,带着礼物来给朱大太子磕头请安。
不过今儿太子爷却没功夫见他们,一大早就跟着太子妃一起出城去打猎了。只留了太子洗马马万春(就是早先那个石柱县令)和舞阳郡王朱慈灵在会宁的都护府里面应付这些庄主少庄主。
看着大堂上面已经挤满了人,马万春就和朱慈灵互相打了个眼色——得开始忽悠人了!
太子洗马马万春先开了口,咳嗽一声,拱手笑道:“各位远来辛苦,本官太子洗马马万春,给各位道乏了......这位就是舞阳郡王殿下,他是当今圣上的二十弟,也是太子殿下的叔父。”
朱慈灵这个草包郡王在南京不值什么钱,但是在黑龙江这里可得好好端一下王爷的架子——王爷啊!而且还是近支,当今天子的亲弟弟,无比的尊贵啊!
那么尊贵一个王爷,当然不能和马万春一样,随便和你们这些庄主拱手招呼了,所以他只是矜持的点点头。
还别说,崇祯家的草包都是金玉其外的,朱慈灵也是一样。虽然比不了朱慈煾,但也是堂堂男儿,赳赳丈夫,特别符合关外这旮旯的审美观。不知道底细的,还以为他真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呢!
看见这么一个大人物朝着自己点头,一帮庄主们少庄主可不敢怠慢,纷纷起身行礼,还是大礼,给朱慈灵跪下磕头,还高呼:“恭请大王千岁金安!”
这场面,朱慈灵当了那么好几年的王爷,还是第一次见着呢!
在南京那边,哪怕平民百姓都没那么尊敬他一个光板王爷——崇祯上皇儿子那么多,朱慈烺又把原来封在各地的亲王和郡王都陆续弄到南京养了起来。所以搞得南京这边穷光蛋王爷特别多,也就不值钱了。
而到了东北这旮旯,朱慈灵这才发现,自己这个光板郡王,现在可算是升值了!
意识到自己升了值的朱慈灵当然心情大好,笑着招呼大家落座。
“坐,都坐下说话。”朱慈灵笑着,“太子殿下有事出城去了,所以今天就让本王代表他,在会宁城内招待诸位……本王已经让人在准备酒宴了。
另外,太子殿下还让本王和诸位说一件事儿,就是万岁爷想在黑龙江、安东两都司辖区内为北上的诸王选妃!
从诸位城主庄主家里挑选!
太子爷这次北来,顺便就要主持选妃的……”
这下可是一层石掀起了千层浪,大堂之上立即就更开了锅似的!
“什么?要从我们家里面选妃?不知道要选什么样的?”
“王爷,您能具体给咱说说吗?咱们这些城主庄主的闺女到底要嫁那些个王?过门后,到底是正室还是侧室?”
“王爷,不知道北上诸王都有谁啊?能和咱们说说吗?”
“王爷,不知道您是不是北上诸王之一?”
还别说,这些个黑龙江的一城一庄之主们对和天家联姻结亲还是很有一点兴趣的。
看着大家伙的热烈反应,朱慈灵也算是心里有底了。对于自己这样的草包王爷而言,白山黑水之间,看来是大有可为啊!




抢救大明朝 第1446章 限量版崇祯亲生郡王
“咱大明朝的王爷都是很金贵的,而这一次北上的,又都是太上皇亲自生养的王爷,全都是当今天子的亲弟弟,数量当然是有限的,总共只有24位!其中分配给咱们黑龙江的,仅有12位郡王,这位舞阳郡王就是其中之一。看看,这可是一表人才,文武双全......”
正在向一群东北黑龙江的土包子庄主推销限量版的崇祯上皇亲生郡王的,就是来自四川石柱的马万春。他们老马家几百年的土司地头蛇,和这满屋子的土包子庄主其实就是一类人,太了解他们的心思了。
别看他们当中不少人因为毛皮、东珠、人参发了家,手头都有几百上千的丁壮,但心里面都是很虚的。因为他们现在都是一盘散沙,各个庄子之间隔三岔五就得打一架,和云贵川的那些散沙土司一样。别说怼大明王朝,就是对上黑龙江、安东两都护府的地方官,也得赔上一百二十分的小心。稍有不慎,给你按个什么罪名,倾家荡产,身死族灭,只是旦夕之间。
想当初播州杨氏多牛逼?七百年割据一方的豪强土司,手下的壮丁号称数万,结果怎么样?因为得罪了四川、贵族的文官,被生生逼反,然后天兵讨伐,万历二十八年初春八路进剿,六月初六,播州杨氏第29代家主杨应龙挂了房梁!
这还是万历年时朝廷的武力,要换现在的朝廷天兵上去,别说杨应龙,让努尔哈赤再来,三四个月也得脑袋搬家。而且黑龙江、安东的这些土包子寨主比杨应龙、努尔哈赤还差这了不知道多少等级呢!
他们要造反,根本不用朝廷天兵,只要进驻会宁的太子爷一道令旨,他们隔壁的土包子就扑上来杀人放火抢东西了......所以这群土包子现在最需要的是可以牢牢抱住的大腿。
抱上大腿,才能睡个踏实觉啊!
而限量供应的24个郡王,就是通天的粗腿啊!
别说这群庄主了,就连马万春和他哥哥马万年看着都有点眼热......当然了,他们现在抱上了太子爷的粗腿,不能再让自己的闺女去勾搭太子的叔叔了。
但是东北这旮旯没有办法勾搭上太子爷的庄主们,又怎么能顶得住限量版崇祯亲生郡王的诱惑?
别说他们这些人了,就是努尔哈赤没做大的时候,万历皇帝要让那个胖福王娶他家的格格当王妃,努尔哈赤一样高兴的飞起来......哪怕胖福王向他要两三个牛录去洛阳守王府,那也是小事一桩!
有了福王这个靠山,他就不用害怕李成梁心情不好时,一口咬死自己了。
当然了,有了三个八旗牛录保着,胖福王应该也可以杀出流寇的包围圈,捡回一条胖命吧?
马万春眉飞色舞的在推销限量版的崇祯亲生郡王,黑龙江这旮旯的一大群庄主、少庄主则聚精会神的在听,时不时的还会提一些问题,而作为“样品”供人参观的朱慈灵忽然有了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怎么有点像是秦淮河那边的青楼楚馆给姑娘们办梳拢之礼(就是**)啊!等会儿不会讨价还价吧?
正想到这儿,真的有人开始询价了!
“洗马......能问一下陪嫁的事情么?得花多少银子才能把闺女嫁进王府当福晋?500两够吗?”
什么?才500两!朱慈灵听到这数,就有一种扭头就走的冲动了。自己是太上皇亲生的郡王,还那么俊,虽然不是黄花大王爷,但是500两也太少了吧?
“钱是小事儿,天家贵胄会缺钱吗?”马万春一点都不顾及朱慈灵的心灵,直接不谈钱了,“这次过来黑龙江的12家郡王,都是要在黑龙江边上扎根的......是要封地、治军、临民的!以后就是黑龙江这里的一方诸侯了!
天子打算将鳌拜所领的庄子和人户分发给这12位郡王,不过这12位郡王终究长在应天府,对黑龙江这里的风土人情不熟悉,恐怕管不好庄子和人户。所以天子才想让他们在黑龙江当地纳妃,一个郡王可以纳一正两侧,一共三名妃子。妃子的娘家,需要陪嫁一定的人户,也不需要太多,正妃有一百五十户足以,侧妃减半,另外还要提供落干陪臣帮着郡王治理地盘。”
三百户人口,搁在东南不算什么,在黑龙江这里就是足足的一个牛录!
黑龙江12个王,安东12个王,加一块儿就拿了24个牛录,再加上从鳌拜、岳乐所属的人户当中分给诸王的人口,一个王差不多能有2个牛录,24个王就是48个牛录......搁在后金那会儿就是整整2个旗啊!
而且这24个王还有72个亲家公,一个亲家公按照平均3个牛录的实力来算,就是216个牛录,加上24王的48个牛录,再加上属于金东莪、阿吉格两人的牛录,起码有三百数十个牛录,就被纳入了以大明朝的亲王、郡王为中心的封建体系当中了。
大家都是皇亲国戚,都是朱皇帝的亲戚......以后黑龙江、安东这里,谁的血管里面没有朱元璋传下来的血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高贵了。
而且在经济文化越是落后的地方,往往越讲究血统!譬如蒙古那边一个黄金家族吃香了几百年。没有这个血统,自己打下的江山都不好意思称大汗——现在准格尔的僧格就不敢称汗,只敢称王。
如果东北这旮旯有了一大堆属于朱明王朝的庄主,不是朱明出生的庄主,将来就没有多少号召力了......如果历史上的努尔哈赤如果要和一大堆朱家的郡王、将军、中尉竞争,他还能做大吗?女真的勇士凭什么给他卖命?萨尔浒之战前,谁知道你那么牛逼啊?
一百多户人口在黑龙江不是小数,而且12个外来的大明郡王对于这里的地头蛇来说,好像要有点危险——那不是12个女婿,那是12个大爷!以后就得让这群姓朱的大爷看着过日子了,任谁都不会喜欢的。
但是让女婿大爷们看着过日子,也比让大明天兵宰了没日子过要强多了......而且,大明郡王的老丈人肯定会有人去当的!
当上郡王老丈人的,那就是大明朝的亲人了,当不上的......呵呵,自求多福吧!
1...479480481482483...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