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朱慈烺就琢磨着要给她找个婆家了,正好葛尔丹刚刚还俗,还没个媳妇,于是朱皇帝就想让范阿奴去当葛尔丹的老婆。
“阿奴,”朱慈烺转过头,看着范阿奴,笑道:“你也不小了,该嫁人了,你是朕的奴婢,所以朕就给你挑了个人,准格尔王国的万户节度使葛尔丹......你应该认识他的,很不错的男儿,还是太学生呢!”
范阿奴本来一张笑盈盈的脸蛋,一下就僵住了,眼眸里面泪花儿都闪烁起来了。顿了顿后,阿奴就给朱慈烺跪了,然后就道:“陛下,奴婢不愿嫁人,奴婢要一辈子伺候您......”
朱慈烺也不理范阿奴,而是对金博果和金玄烨道:“阿奴名为奴婢,但却是在朕身边长大的,和朕的女儿也差不了多少,朕会赐她姓朱,收为义女,封为郡主,再把她赐婚给葛尔丹。你二人就顺便做个媒人,去和葛尔丹把婚事敲定了。”
抢救大明朝 第1402章 ??爸爸去哪儿了?
奴婢不嫁葛尔丹,死都不嫁!奴婢就要留在万岁爷身边,当牛做马也心甘,哪儿也去!
说话的自然是阿奴,跪在朱皇帝脚下,挺着胸脯,委屈得都快哭出来了。瞧不上她的身子还是怎么的?连个暖床的机会都不给,那些跟着妮莎公主过来的番婆子你都睡了好几个......现在可好,要把她嫁出去!
所以金博果金玄烨两人一走,范阿奴就不干了,眼泪汪汪的跪在朱慈烺跟前哀求起来了。
朱慈烺看着这个有点倔犟的小丫头,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也不能怪这个在自己身边养大的女子。这年头奴婢啊,丫鬟啊,本来就有暖床的功用。范阿奴她娘亲不就从奴婢升到了选侍?范阿奴可比她娘亲忠心多了,一心一意伺候朱皇帝,为什么不能升选侍?
翰林学士和起居女官都退下。朱慈烺没有马上做范阿奴的思想工作,而是让皇极殿觐见厅内的翰林学士和起居女官都退下,其中后者还是负责记录《起居注》的女官......朱慈烺那么大一个明君,可不能在《起居注》上留下污点!
看到闲杂人等都走了,朱皇帝才换上了严肃的表情,语重心长的对范阿奴道:阿奴,朕知道你忠心,所以才让你远嫁西域,去替朕盯着葛尔丹......除了葛尔丹之外,你还要替朕看着西域的地盘。
阿奴啊,朕身边那么多的侍女宫女,也只有你才能替朕办好这两件事情啊!这千斤重担,只有你来挑了,你是朕最信任的奴婢......可别让朕失望!
这倒是实话,朱慈烺身边的侍女宫女,除了妮莎公主带来的拉杰普特美女,其他都是大妈,去了西域给葛尔丹当老婆还是当后妈啊?至于那些拉杰普特美女,漂亮是漂亮,但是没有阿奴那么可靠,那么贴心啊!
再说了,那些宝莱坞美女和葛尔丹根本不在一个圈子里,靠美色能吸引葛尔丹多久?
而这个范阿奴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小学毕业的知识女性,和葛尔丹这个太学生有共同语言啊!
而且,阿奴和葛尔丹打小就认识。阿奴小时候还管葛尔丹叫和尚哥哥呢,多亲热啊,都能算得上青梅竹马了!
另外,范阿奴因为长期在大明权力的核心活动,耳濡目染之下,对政治权术宫斗什么的都不陌生......去了葛尔丹身边怎么也不会吃亏啊!
听朱慈烺怎么一说,阿奴也知道自己非去西域不可了——对朱皇帝而言,国家大事永远比儿女情长重要啊!
而且她对朱慈烺是真的忠心——她从小就被娘亲孔四贞洗脑(孔四贞是为了表忠心,也是为了女儿的前途着想),把朱皇帝当成了自己的天。她之前撩拨朱皇帝也不是因为男女之情,而是因为忠心,觉得自己有几分姿色,就应该侍奉皇帝。
现在朱皇帝要把更重要的担子交给她,她怎么能往外推?
不过一想到自己远嫁之后就很难再见到朱皇帝,范阿奴当下就眼泪汪汪了,不过还是噙着眼泪表决心:陛下交给奴婢的担子,不管千斤万斤,奴婢一定挑起来......但奴婢只是一介女流,怕办不好陛下交代的差事,到时候奴婢就怕粉身碎骨,也难赎罪了......
还真是挺忠心的......朱慈烺心想:看来派你去葛尔丹身边就对了!
阿奴,你不用担心看不住葛尔丹,更不用担心葛尔丹对你不好。朱慈烺笑道,你是朕的奴婢,又以朕的干女儿之名嫁给葛尔丹......他不敢不重视你!当然了,你也别仗着朕的爱护去欺负葛尔丹。朕让你去嫁给葛尔丹,而不是让朕的一位妹子嫁过去,就是怕葛尔丹挨欺负。
奴婢知道了,奴婢不会欺负葛尔丹的......阿奴点点头,但是也不会让葛尔丹欺负!
朱慈烺笑道:那就好......从今天开始,你也不必再伺候朕了。你先去去跟寇白门学几招,另外,朕还会安排人教你蒙古话。
阿奴一听这话,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哗啦啦的往下流,奴婢舍不得您,您就让奴婢再伺候您一段时日吧......奴婢保证好好和寇女官学,也好好学蒙语。
朱慈烺点点头,道:那就这样吧......金博果和金玄烨这一路总要几个月才能见找葛尔丹,等葛尔丹来应天府娶你,差不多得一年后了。时间不算宽裕,你可得好好学啊!
奴婢一定努力!
......
金玄烨的延恩侯府位于浦口市郊,一条偏远清冷的大街上。说是侯府,但是却没有什么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样子,就是个三进三出的院子。一点也不豪华,甚至还有点简陋,还有点年久失修。
当然了,朱慈烺也没有特别亏待金玄烨这个侯,只是给了他标准的大明侯爵待遇——侯府一座,良田2000亩,还有相应的小学和中学入取名额。
其中侯府的地皮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选的,如果要盖在闹市,那就只能盖小一点,如果要盖在市郊,就能大一些了。而侯府的房子怎么建,也是有的选择的。可以让兼管贵族事务的宗人府(朱慈烺扩大了宗人府的管辖范围,把勋贵也一并交给宗人府管理了)按照标准建造,也可以领了盖房子的钱自己去造。
金玄烨的侯府则是布木布泰从宗人府领了钱,精打细算造起来的,所以特别简陋,用料也差,看着都挺寒酸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原本顺治归顺大明后封了恭王,按照亲王的标准盖了王府,赐了爵田,还额外得了一笔赏银。所以布木布泰和福全(顺治长子)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可是后来顺治造反,再兴大清,惹毛了朱皇帝,把恭王府没收了后又转封给了金博果。布木布泰和福全都给赶了出去,连存在地窖里的银币都没让拿走,全都归了金博果。如果不是阿吉格拿出私房钱为祖孙俩租了房子,他们差点就睡了大街。再后来玄烨封了延恩侯,又赐了土地和宅地,才算让布木布泰一家真正安顿下来。
但是受过穷的老太太再不敢大手大脚了,所以就能省一文是一文了......
当然了,再怎么寒酸也是侯府,比起寻常百姓的宅子,还是强出不少的。在侯府后院,一间宽敞的佛堂内,正在念经的布木布泰一听说玄烨要出门找爸爸,顿时就恼了。
你爹早死了,葬身火海,都成灰烬了,你要去哪里找他?
幺嬷(祖母),玄烨看了看左右,确定没有旁人后,才压低声音说,外面好多人在传,说我阿玛没死!而是诈死脱身了......
胡说!那是胡说......老太太都急了,你做什么死啊!我们就剩这几间破瓦房了,你还要折腾,难道真的要让我们一大家子流落街头吗?为了让咱们祖孙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你知道你姑姑在宫里受多大的委屈吗?你,你......
幺嬷,玄烨看着老太太发急的样子,连忙解释说,孙子知道轻重,孙子不会轻举妄动的......再说,我阿玛没死的事情,万岁爷会不知道?他让孙子出去,多半就存了把我阿玛钓出来的心思!
:。:
抢救大明朝 第1403章 顺治快出来,康熙是孝子
“那你还去西域做什么?”老太太看着孙子都急眼了。
“当然是去引我阿玛出来了!”金玄烨一咬牙,开始编瞎话欺骗老太太了。哦,也不都是瞎话,而是有真有假的高级瞎话。
其中真的部分是他也猜到朱慈烺是想用自己钓出诈死的顺治皇帝——康熙什么人呢?那可是在历史上追杀了朱三太子一辈子的狠人,以己度人,也知道朱慈烺不会放过诈死逃脱的顺治。
而且他还通过演绎推理,对锦衣卫的搜捕行动和顺治的躲藏情况进行了一番非常合理的分析。
那么多年来,锦衣卫一定在明察暗访。不过康熙的阿玛也是挺能藏的,所以锦衣卫的探访一直徒劳无功......要不然顺治早给逮来应天府明正典刑了!
而锦衣卫主要的探查方向,不用说,一定是黑龙江和安东这两个藩镇。但是顺治也挺聪明的,并没有躲在表面上看起来最安全的东北,所以锦衣卫查了十几年,什么都没查出来。
不,他们应该查出点什么了,要不然也不会把方向转到西北!
而且这段时间西北的局势有点乱,雪域三藩和吴三桂留下的两个藩,还有代王、葛尔丹、大喇嘛等势力对峙,眼看就要开战了......这场乱子的背后,也许就有顺治一党在煽风点火!
即便没有,顺治一党也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玄烨也听说过八旗蒙古和科尔沁蒙古西迁的故事。不用想也知道,当年一定有许多大清遗忠去了西域,投到了准格尔和和硕特两个明朝藩国旗下。这些人说不定还和顺治保持着秘密的联络......
经过一番脑补,玄烨已经隐约猜到朱皇帝的意图了,就是要用自己为饵钓出自己的阿玛!
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阿玛不会放过在西北兴风作浪的机会!
布木布泰看着自己的学霸孙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玄烨说:“幺嬷,现在是皇帝要孙子去西域走动,孙子不去能行吗?孙子要不去,皇帝就没办法整治我家了?如果皇帝手中有我阿玛在世的证据,那我的降王身份说没就没了!没有了降王的身份,延恩侯的爵位也就没了!
孙子要去了,真的把阿玛钓出来了,皇帝就会把我家满门抄斩了?我把阿玛钓出来是有功还是有过?皇帝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
布木布泰大妈听了孙子的话,也有点动摇了。
朱慈烺做事的确都在理上,就算要整人杀人,也得拿出堂堂正正的理由,而且还要把是非曲直说清楚,让人心服口服。比如孔四贞被“剐”得就心服口服,三千刀(剐在头发上)挨下来,都没一句怨言,还乖乖地当奴婢伺候朱慈烺......
再比如对顺治亲属的处置也让人服气,没有因为顺治造反,就把布木布泰和福全给杀了,只是剥夺了福全的恭王世子地位,后来又把恭王爵位转给了弃暗投明的金博果。
而玄烨则是在顺治“死后”,以大清君王的名义投降的,当时又是个婴儿,所以就享受了降王的待遇,封了延恩侯。
至于顺治诈死真死,都不会把延恩侯玄烨牵连到大牢里去。但是却会对玄烨的“降王”身份构成影响,“降王”身份一旦没有了,延恩侯也就没了,侯府和爵田就都没了......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在朱慈烺的治理下,现在大明的贵族重学历轻排场,除了当国君的,或者特别有钱的,一般都轻车简从。有需要的时候直接去侍卫军的大旗卫“租借”仪仗就行了。
所以2000亩的侯爵爵田,可以让玄烨一家过得很舒服。而且玄烨又是学霸,考上太学是肯定的,太学毕业后哪怕留校任教,也能有一份很不错的收入......
“那你阿玛怎么办?”布木布泰用细不可闻的声音问,“你把你阿玛钓出来了,当然是有功的......皇帝赏罚分明,一定会给你赏赐,但是你阿玛就得掉脑袋了!”
听老奶奶这么一问,玄烨就知道她被忽悠了!
玄烨可比福临聪明多了,不仅功课好,而且还能说会道的,布木布泰上了年纪,根本就架不住他的忽悠。
“不会的,”玄烨道,“我阿玛还可以投降......而且姑姑还在宫里,是皇帝的宠妃,一定可以替阿玛求情。”
布木布泰叹了口气,“又要难为阿吉格了......她其实也没多得宠,三天两头挨罚。还好她能受得了委屈,总能熬到皇帝回心转意,要不然早就被贬为奴婢了!”
......
布木布泰被玄烨忽悠,同意他西行去钓顺治上钩的时候,那个总受委屈的阿吉格正跪着在替朱慈烺洗脚。
朱皇帝今晚翻了她的牌子,天黑的时候就驾临了阿吉格的“林中小屋”。
林中小屋在老山猎场的山林当中,说是小屋,其实却是一栋两层楼还带个尖顶的木屋,用圆木所建,别有一番风情。建造这所小屋是阿吉格的点子,并不是为了让朱慈烺在老山行猎时在此小憩,而是她自己扮成山野妇人,在小屋招待“路过”的朱皇帝。
不得不说,阿吉格还是挺会讨朱慈烺的欢心的。
因为还比较得宠,也不怕受罚,所以这会儿她就问起了“玄烨西行”的事儿。
“万岁爷,您让玄烨西行,是想用他钓出奴的哥哥福临吗?”
朱慈烺笑了笑:“当然不是了,一个福临哪用的着那么大费周章?”
“那是......”阿吉格想了想,“还有谁啊?”
朱慈烺瞄了她一眼,笑道:“这一次朕想要钓的鱼多了,你也也是其中之一。”
“奴还用得着钓?”阿吉格嘻嘻笑道,“奴都已经给煮熟装盆,端上了桌子,万岁爷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
朱慈烺哈哈笑着:“这叫朕为刀俎,你为鱼肉......朕就喜欢你这种任凭宰割的态度!”
阿吉格笑道:“奴就乐意让万岁爷宰割!”
朱慈烺的语气有点阴沉了,“不过还有些人不知道朕的厉害,还想和朕比耐心,比寿数!以为他们装着孙子,朕就会忽略了他们。
之前辽阳省没开发起来,大宁、安北、北平等边镇也太荒凉,四川还有流寇作乱,朕顾不了那么多啊!”
阿济格已经明白了!
朱皇帝把玄烨放出去就是想把福临引出来,再用福临这个诈死的反王罗织罪名,吓唬黑龙江、安东两镇的满洲勇士。
“可是福临万一不上钩怎么办?”阿吉格问,“他这些年藏得挺好吧?”
朱慈烺笑着:“也不是一点踪迹没有......只是锦衣卫的那帮人迟钝了一些,没有逮到他。”
这事儿其实也不能全怪锦衣卫,这年头逮人的技术不行啊!而且现在的大明是个人民可以到处溜达的国家,顺治跑路的时候带走了一大笔钱,去哪儿不行啊?所以的确难抓。
而且朱慈烺又不想闹得太大,也没画影图形,也没下海捕公文,只是让锦衣卫密访暗查,所以才没有抓到。
朱慈烺接着又道:“阿吉格,这一次福临是跑不了的......总归会有一个福临出现的,到时候要麻烦你出来指认一下。”
阿吉格点点头:“不麻烦,不麻烦,万岁爷让奴指认谁是玄烨他阿玛,奴就指认谁!”
抢救大明朝 第1404章 皇儿,你又想坑谁啊?
“父皇,您瞧着这事儿......”
朱慈烺穿着利落的箭衣,骑着一匹印度折耳马,正和同样穿着箭衣的太上皇崇祯并辔而行,在老山的山林之间穿行。在他们俩身后,一身山野村妇打扮的阿吉格带着几个大妈宫女,骑马跟随。
这是朱皇帝请他老爹崇祯上山打猎玩呢!
不过崇祯对这种假装猎户的游戏根本没啥兴趣......他现在整天为钱和儿子发愁,愁得头发都花白了,哪儿有兴趣玩乐啊!
说起这两件让他发愁的事儿,当然也是朱慈烺不好了!本来崇祯多明的一个明君?不好色,不敛财......哦,三饷加派什么的,也不是为自己敛财,而是为了国家。
可是这样一个明君,偏偏让朱大孝子给夺了权,年纪轻轻就变成了太上皇。
大权旁落之后,崇祯为了韬光养晦,为了给朱慈烺这个逆子添麻烦,就纳了一大群妃子,使劲儿生儿子,不算夭折的(因为崇祯的儿子太多,现在大明皇家给儿子排行的时候,都把不满五岁就夭折的儿子剔除了),也有一百十八个儿子了......人家梁山一百零八将,他是崇祯一百十八子。
可本以为自己就负责生......拉扯长大和安排出路的事儿都是逆子朱慈烺的。
可没想到逆子根本不负责啊!
一个弟弟就给一所房子外加3000亩地......别的就不管了!而且房子越给越偏僻,3000亩地也越给越贫瘠,现在都给到河南省去了。
河南的土地才收多少租?3000亩地一年才几百两的租子,怎么维持一家王府?
难道堂堂的大明郡王要落得跟个寻常百姓一样过日子了?
其实现在想想,郡王和民间的富家翁一样生活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能让崇祯重新选择,他一定不会带着儿子们往什么海外建国的大坑里跳!
这真是殖民有风险,建国需谨慎啊!
绝对不能看着土豪王的新洲合众国,加庆王的加庆王国都赚钱,就盲目的去投什么吕宋王国......亏啊!年年亏,月月亏!不仅亏钱,而且还亏命!当年一块儿去吕宋国开疆的朱慈熠、朱慈烽、朱慈焝、朱慈灯这四个儿子,现在已经死了一半了!
上皇十子,新蔡郡王朱慈焝两年前得了疟疾,没有熬过来,死在了围剿吕宋岛土著的军中!
而上皇七子,光山郡王朱慈灯则因为在吕宋的领地发生土著叛乱,在镇压时受伤,随后死于伤口化脓——热带地区不仅有疟疾,而且还特别容易感染,在北方寒冷地带没有什么大碍的伤口,在热带稍微不当心就会发生严重的感染,把性命送掉......
在热带地方殖民开拓,真的是那命在拼啊!
虽然崇祯皇帝不怎么喜欢这两个儿子,也不是没有死过儿子,但是一想到这俩可怜的娃是被他们的亲大哥坑死的,而且临死还有一屁股债,崇祯真是又伤心又生气啊!
可是再怎么伤心,再怎么生气,也改变不了吕宋王国已经变成个烧钱的无底洞的现实......而且崇祯还没办法解套。因为吕宋国王朱慈熠和吕宋相朱慈烽还活着啊,其中朱慈熠还是崇祯上皇最宠爱的胡妃的儿子。
另外,崇祯父子已经往吕宋岛砸了三四百万两银子,用于安置移民、建设城市、开发农田和围剿土著叛军。现在好不容易开出了不少熟地,安置了两万余户移民,还建立了两座新的殖民城市。
如果崇祯父子现在放弃吕宋王国,那么三四百万两银子的投资就打水漂了!
如果不想放弃,那就得继续追加投资。可崇祯一个无权无势的太上皇,又能上哪儿去找钱呢?
当然了,就算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也很难搞到那么多的钱。所以崇祯上皇也只能让逆子朱慈烺出钱填吕宋王国的大坑了......可是朱慈烺哪儿那么好说话?他怎么肯掏钱给弟弟张罗王国?吕宋国又不是什么要紧的地方,而且也跑不了,且亏着就是了!
所以他就一直和崇祯上皇打太极......不过今天,崇祯上皇终于拿到朱慈烺的一点把柄了。
因为那个“朱三太子”朱慈炯在西域煽风点火,挑动安西、河西、和硕特、葛尔丹等势力和雪域三藩镇对抗,眼看就要惹出内战了。所以朱慈烺就想让崇祯上皇出面,派个儿子和金博果、金玄烨一起去西域和稀泥。
当然了,不是所有在京的上皇子都能派去的,朱慈烺自己肯定不能去,包租王朱慈炋也不能去......
“皇儿啊,”崇祯上皇瞄了一眼,低声问,“这一次你又想坑谁啊?都是手足兄弟,相剪何太急!”
这话说的......朱慈烺赶忙回头看了看,起居女官远远的跟在后面,应该听不到崇祯上皇的话。
转过头,朱慈烺才叹了口气,对崇祯说:“父皇,儿臣怎么坑害亲兄弟呢?老七和老十的事儿......那是一王功成万骨枯啊!这些年死在南洋的人数以十万......开拓艰难啊!”
开拓蛮荒没有容易的,特别是南洋这种瘴痢之地,就是拿命填地盘,真的是一寸江山一寸血。
而且疾病杀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生活条件较好的贵人的死亡率也许低一点,平民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他们是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这可不是得了疟疾或是别的什么病后的死亡率,而是全体移民在一段时间内的死亡率!
“哼!”崇祯上皇一声冷哼,看上去还是非常生气。
朱慈烺皱了皱眉,又道:“父皇,老三不是老七、老十,他不会贸然行事的,这一次在西域兴风作浪,一定经过深思熟虑。儿臣也不是一定要阻止他,只是想和他通个气,摸一摸他的底。
父皇,老三有没有和您,和母后在信里面提过这事儿?”
“你觉得他会在信里说这种事情吗?”崇祯反问了一句。
“应该是不会的......”朱慈烺叹了口气,心说:这个朱三太子的城府很深,算盘也很精,和土豪儿有的一拼!
“父皇,”朱慈烺顿了顿,“那就让老九走一趟吧。”
老九就是罗山郡王朱慈煾,那可是崇祯上皇和胡妃的爱子啊......虽然得了加庆王国的封地,但是却一直赖在南京城内的西圃王府中吃喝玩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