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法国人的行动速度快得让人瞠目结舌,当孔代亲王的大军穿过阿登森林,抵达科隆主教国境内的时候,距离法国发动战争的日子仅仅过去了6天,从正面进攻的杜伦尼军团连一座西班牙人固守的堡垒都没拿下,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的荷兰上层人物们还在考虑要联合哪国来制约路易十四的野心......结果荷兰人的特使都还没离开海牙,孔代亲王的10万大军已经打进荷兰领土了。
发现自己居然成了法国人打击的头号目标,原本成竹在胸的大议会顿时阵脚大乱,只能匆忙调集各省陆军组成联军进行抵抗。
但是匆忙组织起来的荷兰联军非常混乱,没有统一的指挥,也缺少合格的将领。因为在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死后,荷兰就没有了统一的陆军,而是由各省自行设防,到1666年时,荷兰已经16年没有统一的陆军了!
而在这16年中,昔日跟随奥兰治家族东征西讨的老将们要么赋闲,要么病亡,要么出国打工,匆忙之间根本召集不到几个能打的!
而能够驾驭这些奥兰治家族追随者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年仅16岁......大议会根本不可能把荷兰的命运交给一个16岁的少年!
而且,即便他们这么干了,16岁的威廉三世也不可能挡住指挥7万法兰西新军入侵的孔代亲王。
所以荷兰人匆忙组织起来的联军,完全成了给孔代亲王刷战绩的倒霉蛋。双方在代芬特尔和乌特勒支举行了两场主力会战,4万荷兰各省联军在这两场会战中灰飞烟灭,超过2万人被俘,其余不是战死,就是重伤。而法军的伤亡不过区区数千人!
直到这时,已经16年没有好好办陆军的荷兰人才如梦初醒——荷兰的陆军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了!
他们根本不是强大的法兰西新军的对手!
在乌特勒支会战后,荷兰人的精神开始崩溃,乌特勒支的市民首先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在8月12日开城投降!
乌特勒支可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建立的《乌特勒支条约》的签署之地,而且还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最精华的荷兰省的门户!
在孔代亲王占领乌特勒支的两天后,由罗什福尔子爵率领的一个法国步兵师就推进到了阿姆斯特丹以南的梅登......而梅登距离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只有区区3法里(12公里)!
现在摆在荷兰大议会眼前的选项只剩下了两个,一是向法兰西投降,接受屈辱而且损失惨重的和平!
二是掘开阿姆斯特丹周围的海堤,以水代兵,暂时阻挡法国人的大军,为荷兰赢得那么一点喘息的时间。
不过掘开海堤所赢得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为此时荷兰的冬天非常寒冷,洪水将会结冰。如果荷兰不能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重整旗鼓,那么这个国家的末日就将来临了。
可这三四个月又能做什么呢?
16岁的威廉三世能在3个月内训练出一支可以抗衡法兰西新军的陆军吗?如果不能,那些被收买来的德意志诸侯的军队,又能不能对抗多达10万的法兰西新军?
想想都绝望啊!
就在一片寂静当中,就看见一个大议会秘书气喘吁吁的跑进了会议室,手里举着一个腊封的信封,看他的神色,装在这信封内的,应该是个好消息!
“......大议长先生,法兰西国王的特使已经乘坐一艘英国商船抵达了海牙港,而且还带来了路易十四国王的亲笔信......”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现在荷兰大议会的求和特使还没选好,获胜的法国人却先一步派来了特使,这说明路易十四并没有考虑过灭亡荷兰的问题.......
“快过来,快把信封拿过来!”
约翰.德.维特连忙把秘书叫到跟前,然后接过信封,撕掉腊封,取出里面的信筏......所有的大议会议员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他,议员们发现,他们的大议长的手一直在不停的颤抖!
大厅里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约翰.德.维特突然沉沉的出了一口气,开口道:“感谢基督,法兰西国王的目标是和我们结盟......”
什么?结盟?
法国国王派孔代亲王带着10万法军都杀到阿姆斯特丹城外了,就为了结盟?
约翰.德.维特这个时候眼泪都流出来了,他说:“国王陛下在信中说,他认为法兰西是基督教文明中的第一陆军强国,而荷兰是基督教文明中的第一海军强国......因此两国都负有捍卫基督教文明光荣的使命!
而东方文明的世界帝国因为拥有无比辽阔的疆土和数以亿计的人口,正迅速崛起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帝国。和我们欧洲这里的强国不同,东方的世界帝国不单是一个国家,而且还是东方文明的全部!从中亚的大草原向东,一直跨过太平洋到美洲的西海岸,都在这个自称为天朝的伟大国家的统治之下。
如果法兰西和荷兰不能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个天朝帝国,那么终有一日,整个基督教文明都将匍匐在东方世界大国的脚下......直到永远!”
荷兰大议长抹了抹眼泪,看着大厅内的议员们:“先生们,荷兰得救了......我们得救了!”
抢救大明朝 第1240章 真龙何惧群狼?
发生在1666年夏末的法荷战争,在后来的历史上被称为“闪电战争”。因为这场战争的发生、进展和结束,都能用快如闪电来形容!
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总共不到20天!
对于一个棱堡要打几个月的17世纪的欧洲来说,这样的速度简直就是奇迹!
而且堪称奇迹的还不仅是战争进行的速度,还有战争的结果——就在全欧洲都在等待荷兰的灭亡或奋起的消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战场上的两个死敌,法兰西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居然变成了盟友!
20天的“闪电战争”被一纸《法兰西—尼德兰同盟条约》给终结了......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神迹啊!当这个条约的内容传到欧洲各地时,信仰天主的人们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天主亲自干涉了战争,派出长着翅膀的天使去和路易十四和约翰.德.维特打招呼了?
要不然路易十四怎么可能在他的大军即将开进阿姆斯特丹的时候选择收手,而且还给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一纸梦寐以求的盟约?
没错!路易十四给荷兰人的盟约就是他们做梦都想得到的!因为这份盟约永远的保证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本土安全......而且,法国的陆军还愿意和荷兰海军组团打天下!
可别小看法国陆军的作用,因为陆军是荷兰的硬伤啊!
现在的荷兰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商船,也可以组织起非常庞大的海军舰队,但是却没有办法派出一支足够数量的远征军去东方和天朝帝国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荷兰的海军遭受暂时的挫败,大明帝国就能迅速投入陆军,去扩大战果——构成海权的可不仅仅是舰队,也包括那些位于战略要地的港口、岛屿、要塞。
比如在马六甲大海战后,大明的陆上力量就迅速跟进,将荷兰人在马六甲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势力一扫而空。
荷兰即使还能派出远征舰队,也没有办法在马六甲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上找到可以容身的港口了。
而荷兰在爪哇岛和香料岛的据点,也都沦为了天朝帝国手中的人质......
可以这么说,没有法兰西的加盟,无论是荷兰还是英国,都不足以在东方的海上对抗崛起的天朝帝国。
所以路易十四提出的同盟,是荷兰大议会所不能拒绝的,也不敢拒绝!
真拒绝了,荷兰还能不能存在都不知道了。
当然了,体面的同盟条约背后,还有一纸不大体面的和平条约......荷兰人还是得付出一些东西,才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盟约。比如付出大笔的“赎金”——实际上就是赔款,名义上则是赎回被孔代亲王俘虏的两万荷兰陆军官兵。
再比如交出马斯特里赫特要塞在内的一系列位于荷兰西部的要塞——这些要塞在法国占领整个西属尼德兰之前,将由法军占据,孔代亲王的7万大军将从那里出发,从背后进攻西属尼德兰境内的西班牙军队!在法国占领整个西属尼德兰之后,则会被全部拆除!
又比如,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必须跟随法国向西班牙宣战,同时派出舰队去封锁西班牙的港口,保护法兰西的海上贸易线——主要是同大明帝国的海上贸易!
没错!法兰西和大明的贸易还得继续!
路易十四虽然高举起了“大明威胁论”的旗帜,但是贸易还是要继续的!
因为法兰西领导的基督教文明和天朝文明的对抗,或者更确切的说是竞争,将会长期存在——双方之间的距离相对于17世界的交通工具来说,实在是太远了。
所以谁都没有力量向对方的本土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这也就不存在摧毁对方文明的可能。
因此双方的对抗和竞争,将只存在于文明圈的边缘地带,而不是核心的对撞。
在这种情况下,中止贸易,互相关上大门,老死不相往来是非常不智的。
而且......法兰西在欧洲的地位根本不能和天朝帝国在东方的地位相比。
即便路易十四想要中断往来,也会有别的国家无视他的禁令。
至于天朝帝国......现在已经是翱翔云端的苍龙,又怎会在乎法兰西这只欧洲头狼的嚎叫?
况且,法兰西的头狼地位还只存在于路易十四的宏伟计划当中,并没有得到整个基督教文明的承认。
所以天朝帝国的皇帝朱慈烺根本就不会急急忙忙关上马六甲的大门——实际上,在这位天朝皇帝看来,这种文明边缘的对抗和竞争,对于天朝上国而言并不是坏事。
敌人,有时候才是世界帝国奋进的动力啊!
关上大门,中止往来,同时无视敌人的存在,将会使得世界帝国变得慵懒而迟钝,失去前进的方向。
不过大明帝国驻欧洲的那些头面人物,在1666年9月的时候,却没有远在应天府的朱皇帝那么淡定。
通过他们的关系网,《法兰西—尼德兰同盟条约》的抄件,已经送到了凡尔赛镇上的大明驻法兰西大使馆中了。这会儿就摆在刚刚从都灵返回的李少游、黄江、贾布斯、任真、韦青木和黄善面前——他们人手一份,正在逐字逐句的研究!
“看来......神欧联合银行的总行得挪个窝了!”
最先说话的是主持神欧联合银行的黄江,他这些年一直在欧洲,掌控着财源滚滚的汇兑生意,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格兰的债主!
“你想挪去哪里?”李少游问。
“去伦敦吧!”黄江思索着,“英国暂时看起来还不会和法国走到一起.......英国到底是岛国,本土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法国不容易控制英国。”
贾布斯摇摇头道:“我看英法早晚必有一战,神欧银行如果去了英国,那么在未来的英法之战中,大明就等于选了边!而且神欧联合银行终究是买卖......只要这买卖还要做,那就不能从欧洲大陆上撤出。”
“不去英国还能去哪儿?”黄江问,“总不能一直呆在法国吧?谁知道这个路易十四会干什么?”
“去荷兰!”贾布斯道,“去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才是欧洲金融汇聚之地,咱们早就给把银行总部摆在那里!”
“可人家已经把咱们当敌人了!”黄江摇摇头,他可没有在敌营中潜伏的经验。
贾布斯笑道:“那就更得去荷兰了......荷兰在咱大明手里有人质,东印度公司就是人质,而且荷兰在汇兑买卖中的获利也不小,那帮商人会傻傻的放着银子不赚?”
韦青木点点头:“我看可以......银子总是要赚的!而且迁英国摆明了就是怕了法兰西,咱们有什么好怕的?法兰西拢共才20多万军队(法国还有一部分旧式的陆军),咱们大明天朝有百万大军!”
“那就,那就先这样吧!”黄江点了点头,欧洲这边的生意实在太好赚,他也舍不得走啊!
他又望着李少游:“侍郎,你说咱们要不要请个旨?”
李少游皱着眉头道:“旨是肯定要请的......不过咱们也得拿出个意见,朝廷对欧洲这里的事情知道多少?还不是都听咱们的?我的意思,咱们和法兰西、荷兰的明争暂时不至于,但是暗斗差不多可以开始了!是时候该琢磨怎么搅和欧洲的大局了,不能让路易十四太得意了!”
抢救大明朝 第1241章 得印度者得世界?
在几个大明驻欧洲的使臣和负有特殊使命的豪商们商量着要怎么给欧洲人搅局添堵的时候,朱皇帝“遏制欧洲”的行动都已经开始了!
不过他不可能预测到法兰西能用“大明威胁论”和“闪电战争”搞定荷兰奸商国,所以他的“遏制欧洲”的行动也不是从欧洲开始的,而是印度开始的。
在朱慈烺看来,中欧双方谁能够得到印度,谁就能主宰18世纪和19世纪——历史上的大英帝国不就依靠印度的财富和人力,称霸世界近200年,直到20世纪才被美利坚这个天选之国替代吗?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一个完整的,拥有两洋海岸线的大美利坚已经不可能出现了,因为北美西部地区已经被属于天朝文明圈的新洲合众国所占据。而且新洲合众国的核心人口增长很快,要不了多久,这个国家的核心人口应该就能超过新西班牙王国,位居美洲第一了!
如果将来还有美利坚合众国崛起的事儿,这个国家也不大可能吞下一个领土面积和自己相当,人口数量甚至比自己还多一点的新洲合众国——要在美洲这旮旯混,都得人人有枪,而且两边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背后都是一个旧大陆,谁怕谁啊!真要互相吞并,差不多就得把一战二战搬到美洲去打了!
在美利坚帝国的崛起都不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下,印度的战略价值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天朝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必然会围绕印度和印度洋展开长期的争夺......而在这场印度争夺战中,有资格上场的可不止天朝和基督教两家,还一个天方教文明——天方教进入印度的时间最长,几乎已经混成了地头蛇!
相比之下,天朝帝国在印度洋上的根基最浅,除了马六甲半岛西岸的几个港口之外,就一无所有了......连苏门答腊岛西部的亚齐苏丹国,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大明—苏禄联军消灭呢——亚齐苏丹国的地盘不算小,又是酷热和瘴痢之地,而且海岸线很长,很容易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援,再加上马六甲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上的天方教势力都退到了亚齐苏丹国,所以抵抗就变得非常顽强。
而天朝的那些“仁义之师”因为已经有了地盘,再加上疟疾流行造成的损失有点大,也就没有在苏门答腊岛的西部投入太大的力量,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建立十二公国之上,所以和亚齐的战争就交给了实力有限的苏禄国......
连苏门答腊都暂时没有摆平的天朝帝国,当然也不可能以张牙舞爪的强势姿态冲进印度洋了。
现在的天朝帝国多少有点扩张太快了,需要在美洲、南洋、西北、东北等各个方向上进行持续的投入,还要同时维持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陆军和海军!
而且在天朝帝国的本土,还存在一个和朱明王朝对抗了二十多年的大顺朝,虽然被困在四川、云南一隅之地快有二十年的顺朝已经明显走上了下坡路,但是双方的对抗估摸着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分出最后的胜负。
在这种情况下,天朝帝国哪儿还有余力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印度?
再说了,现在印度这里的老大可是正处在鼎盛状态当中的印度帖木儿帝国,可没那么容易征服!
所以被大明皇帝朱慈烺派到印度的不是大明的远征军,而是以福王朱慈炋为首的“联姻考察团”。
朱慈炋是大明洪兴十九年的八月中旬才抵达奥朗则布的首都德里的,奥朗则布比他早回德里几个月——当朱慈炋抵达的时候,他正忙着组织军队反攻被大顺“海贼王”李继成占领的奥里萨省,还要压服因为李继成的入侵而再度反叛的戈尔孔达和比贾普尔。
奥里萨省的沦陷其实是个意外,现在的印度帖木儿帝国还没那么不堪,只不过是因为奥里萨省自打被阿克巴大帝征服之后,就是一个太平无事的地区。而且周围也没什么能威胁到帖木儿帝国统治的强敌,所以一直不是帖木儿帝国重兵布防的地区。
再加上奥朗则布离开印度之前还征服了位于奥里萨省南方的戈尔孔达苏丹国(说是征服,其实也没完全控制,就是迫使戈尔孔达的苏丹称臣纳贡),所以原本驻守奥里萨的军队都开进了戈尔孔达,造成奥里萨省非常空虚。
而且奥里萨省又是个印度教徒占绝对多数的地区,对狂热信仰天方教的奥朗则布谈不上什么忠诚,即便是那些被阿克巴大帝分封在奥里萨的贾吉尔达尔,也因为贾吉尔制度的衰弱,从封建武士变成了印度教包税商人——印度教包税商人对天方教皇帝能有多少忠诚?
替谁收税不是收税?为什么要死忠帖木儿帝国?再说了,印度这里的各种户打来打去争夺的就是“税收发包权”,谁来都得用包税商的......
另外,奥朗则布远征在外,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奥里萨省、孟加拉省和戈尔孔达苏丹国的人心,才让李继成的征服变得非常容易。
而在李继成捡了个大漏之后,原本臣服奥朗则布的戈尔孔达苏丹也起了异心,立即向奥里萨派出了使者,还带去了丰厚的礼物,邀请李继成出兵戈尔孔达,帮助驱逐奥朗则布的军队。
李继成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儿——在他看来,天竺国的军队弱得很,根本不是大顺天兵的对手!
所以收了钱的李继成立即出兵,和戈尔孔达苏丹联手,把人心惶惶的印度帖木儿帝国的军队顺利赶出了戈尔孔达!
随后,紧挨着戈尔孔达苏丹国的比贾普尔苏丹国也派人来找李继成出兵,也照例奉上了一大笔的酬劳......所以在奥朗则布带着三四十万“河中老爷难民”回到印度之后,他在印度的大帝国已经缺了三大块儿地盘了!
而且更让奥朗则布感到焦虑的是,东方的外来户要和他抢夺印度的“税收发包权”了......而这群东方的外来户,则是大明天朝的手下败将。
他们难道想学巴布尔大帝?在老家吃了亏就往印度跑,想要拿下印度再建一个帝国?
奥朗则布一想到这些就心惊肉跳,因为成功从河中“败回”而变好的心情,也一下子就变得灰暗无比了。
就在他准备整顿军队,反攻奥里萨、戈尔孔达、比贾普尔的时候,朱慈炋的“联姻考察团”抵达了印度。
“什么?你说什么?”
德里城内,陈设朴素的王宫内,奥朗则布有点没听明白来访的朱慈炋的话——朱慈炋说的是阿拉伯语,奥朗则布当然能听懂,但他就是不明白结婚和考试有什么关系?
你们中国人就那么喜欢考试吗?娶个老婆还得考试......不及格还不要吗?
“陛下,”朱慈炋其实也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他还得完成使命啊,“这,这是我们天朝的习俗,都要考的......妮莎公主是才女,一定可以考上的。”
“那,那考什么呀?”奥朗则布皱着眉头问。
朱慈炋道:“就考数学、文学、汉语、武艺四门......另外,还需要考察公主殿下的样貌。不是很难的,请陛下放心!”
抢救大明朝 第1242章 我们结盟吧!
奥朗则布皱眉道:“能说的再具体一点吗?数学到底考什么?文学又考什么?武艺又要怎么考?还有汉语......公主只学了一点儿中国的语言文字,恐怕考不好啊!”
他还是希望推动联姻的,他得联明抗顺啊,可不能让大顺国变成第二个印度帖木儿帝国!
但他又担心自己的女儿考不好——虽然人人都知道妮莎公主才华横溢,但是妮莎公主没怎么参加过考试,印度这边不流行考试。而且数学、文学的学问大了,妮莎公主能懂多少?她的汉语也没好好学过,怎么考啊?另外还有个武艺......中国皇帝到底是选妃子还是招大将啊?怎么还考武艺?
当然了,妮莎公主还是有点三脚猫功夫的,她也算是蒙古人啊,她爸爸又是特别好战的奥朗则布。所以她骑马射箭的手艺还在,只是不大算特别精通,也不知道能不能考得上?
“数学考《几何原本》,用阿拉伯语答题即可。”朱慈炋早就为妮莎公主量身定制了考试内容,“文学考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诗歌和写作。武艺考骑马、射箭、击剑。至于汉语......考阅读和书法,粗通即可。”
奥朗则布稍稍松了口气,的确不难,数学就考《几何原本》,公主还是比较精通的。
然后是三门外语(妮莎公主的母语是乌尔都语),其中两门外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要达到可以创作诗歌的水平,难度当然不低,但是妮莎公主是真正的印度学霸,要是搁在后世一准能考进印度帝国理工学院!所以没有问题。
至于汉语的粗通,稍微有点问题......妮莎公主在知道自己要去中国后,就开始学习汉语了,但问题是在河中一带请不到好老师,只找到两个在河中经商的山西商人,勉强教了几个月。现在只能说一些口语,却不识得多少汉字,更不用说写文章和作诗了。不过奥朗则布对女儿的智商是有信心的,只要有好老师,她的汉语是一定补上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