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加庆......嘉庆?还真是好名字啊!
“行,就叫加庆王国!”朱慈烺点点头,“级别就定个郡王国吧!”
现在大明的藩国也是有级别高下的,最高级的当然是合众国了!其次是王国,日本、朝鲜、安南、暹罗、准格尔都是王国。再次就是郡王国,察哈尔、土默特、真腊、老挝都是郡王国。再低一级就是公国,普吉(原来的琉球)、北大年(原来的苏禄)、渤尼、济州都是公国。
而新鲜出炉的加庆王国就是郡王国,和朱慈焕的爵位相当。
朱皇帝又瞅了眼鲁王朱以海,这位爷正咧着嘴笑呢!看来在琢磨众筹开藩国的好事儿......
“鲁王!”朱慈烺叫了他一声,“你刚才和朕说,要定个建藩开国的章程约束宗王的?不如现在说给太上听听,太上的儿子多啊,除了朕、代王、洛坤王、福王、加庆王之外,一定都等着开藩建国呢!郡王国不一定能建起来,但是几个公国应该还是有的......一个郡王凑不起数,可以几个、十几个一块儿凑啊!”
什么?还要再来?
崇祯的心都有点凉了——他正琢磨着要怎么跟胡妃要钱呢,大孝子又开始惦记上他的其他儿子了!
崇祯心说:朕这个太上皇不是应该只负责布种,儿子们怎么安排都该是逆子的麻烦啊!现在怎么又落在朕身上了?
一百多个儿子啊!如果都要学加庆王从崇祯这里掏笔银子去建国开藩,崇祯非得给掏空了不可!
“上皇,臣也是刚想起这事儿,”朱以海笑呵呵地说,“臣就想了几条,一是非朱不王,凡是原本没有,而由大明的宗室和大臣等出钱出力所开之国,能称王的一定得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其他人最多封公。”
“这个好!”朱慈烺点点头。
搞垄断嘛!当然好了......
“二是请封纳土,凡是请封的,必须要和加庆王一样,拿出一批子爵领地献给陛下,让陛下赏人。”
“有道理!”朱慈烺笑着对崇祯说,“父皇,这个办法好......谁让咱家人多呢?多拿些藩国的领地和爵位,就可以安排一些出国闯荡了,不仅可以减轻国内的压力,还可以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是什么意思?崇祯上皇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当然不会想到,朱慈烺是在担心革命大潮啊!
如果能在全世界开枝散叶,朱家王朝才有可能长久存在啊!
朱以海又道:“三是准许在无主之地上请封建国。”
“什么是无主之地?”崇祯问。
朱以海道:“上皇,所谓无主之地,就是没有被划入大明本土、藩土之中,也不属于任何外国的土地。”
“天下间还有这样的土地?”
“可有不少呢!”朱以海笑道,“天下那么大,有的是地广人稀甚至干脆无人的土地。这些土地即便肥沃富饶,但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前期要投血本的......光靠朝廷投钱是不行的,得让大家伙一起投。”
“鲁王说的不错,”朱慈烺笑道,“朝廷财力有限,精力也有限,管不了那么多啊!诸王宗室勋贵等人如果愿意出去闯闯,朕为什么不许?当年咱大明先祖缩边弃地的时候就该问问宗室勋贵当中有没有人愿意去把那些朝廷管不了的土地管起来的......如果有宗室勋贵去把奴儿干都司的地盘经营起来,何至于有建州崛起?”
崇祯呵呵一笑,心想:祖宗哪有你那么看得开?藩禁都来不及,原本摆在口外的宁王、辽王都要内迁,还能让人出去?不过真要让人出去,到时候建州是起不来了,指不定又有人要靖难!
朱慈烺吐了口气,笑道:“祖宗不这么干也好......要不然天下间的好地盘早给占没了,哪儿还有咱们的份?父皇、鲁王,这天下虽大,但终究不是无限的!好地方更是不多,得赶紧去占领啊!要是晚了,可就没有了!”
《抢救大明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抢救大明朝请大家收藏:()抢救大明朝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抢救大明朝 第1165章 先来十二个国
“三妹,茶姑,香玉,珍娥,东珠、尔霖、阿吉格、高妹、美穗、玛丽、娜塔莉、四贞,朕刚才说的事情,你们都听明白了吗?谁不想要的,现在就和朕说。”
今天晚上,朱慈烺后宫的十二位后妃,难得济济一堂,都到了朱慈烺的燕山宫中聚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大皇帝就把“投资建国”的大买卖和大家伙说了。
这些女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为朱皇帝生过儿子,有几位还生了不止一个儿子,其中年纪最小的高田美穗和娜塔莉也有了身孕,即便她们俩这次没生儿子,以她们的年龄和受宠爱的程度,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所以朱慈烺也算她们俩一份,打算给十二位后妃一人一个“投资建国”的额度——这当然是新给的额度,之前已经给出去的大明太子(吴三妹之子)、合众国王(郑茶姑之子)、朝鲜国王(金东珠之子)是不占额度的。
也就是说,吴三妹、郑茶姑和金东珠三位都可以多占一份。
“陛下,我的孩子也能成为国王吗?”玛丽.曼奇尼眨着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问朱大皇帝。不过这答案嘛,早就在她的脸上写着了。
她这个“皇家情妇”当然想为自己的儿子谋求一张王座了!
“那是当然的!亨利也是朕的儿子啊!”朱慈烺笑着打量了一下曼奇尼。
这个女人现在二十多岁,生过两个孩子,身子完全长开了,而身材又没怎么走样,正是最迷人的时候。而她也很会利用自己天然的本钱,这几年把朱慈烺迷得晕头转向,自己也因此积攒下了一笔巨款。
朱慈烺不知不觉的就冲曼奇尼笑了起来:“玛丽,我是不会亏待小亨利的,一定会为他准备一个相当富庶的城邦藩国,不过你也得为这个城邦藩国投点资。”
“好的,”玛丽.曼奇尼笑得很开心,“那是应该的......我为亨利投资是应该的。”
当妈的为亲儿子花钱当然是应该的,今晚上朱皇帝和自己的女人们商量这事儿也有从她们这里拉投资的意思。倒不是朱慈烺拿不出这些钱,而是他知道这些女人大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除了母仪天下的吴三妹之外,大家都不把皇家商会的银子当自家的。
所以得让她们在儿子的国家里投上一大股,因为只有她们自己投了钱,才知道要珍惜!
而当妈的珍惜了,那些当儿子的才会珍惜!
“陛下,咱们姐妹十二人,一人一个国就是十二国了,有那么多吗?咱家也不能把好处都占尽了吧?”
皇后吴三妹接在曼奇尼后面开口了,她本来应该第一个说话,却被那只意大利狐狸精抢了先。不过她不会和小狐狸一般见识的——小狐狸没有名分,生得儿子都不用朱家的字辈起名,所以再得宠也威胁不到吴三妹分毫。
“都要建合众国那样的大国是不可能的,”朱慈烺笑道,“加庆王国这样的一万五千里见方的王国也建不起啊......不过城邦公国还是可以的。其实建大国都是在烧银子,朕虽富有,但是也不能同时建十三个烧钱的国啊。
所以朕就想给咱们的十二个儿子们一人建一个万里邦国!”
“万里?”德川高子吐了下舌头,“那也很大啊!”
“不大不大,”朱慈烺摇摇头,“所谓万里不是纵横万里,而是万里见方......指的是拥有万里见方可以开垦的沃土,不可开垦的山林、沙地、滩涂都不算在内。”
“到底是多大?”德川高子还是没听明白。
“大约400万亩。”朱慈烺道,“如果按照一亩五斗收租,就是200万石。”
“200万石啊!”
这下德川高子总算明白了,“那么十二个皇子一共可以得2400万石之地,和日本国都差不多大了!”
“其实也没那么大,”朱慈烺摆摆手,“日本国遍布山地,可耕的土地不多。朕要为十二位皇子所建之国将选址在马六甲半岛上,那里虽然没有日本国那么大,但是平地很多,应该足以划分出十二个万里见方的邦国,如果不够,就在马六甲半岛对面的苏门答腊岛上再划点地盘出来。
所以朕打算在那里选择可以开港通商之地建十二座大城,每座大城都率万里见方之土。你们为朕所出的十二位皇子每人都可以得到一座大城和公爵之封,同时还可以领有大明的亲王之爵!”
吴三妹看过世界地图,知道马六甲半岛的大小,当下笑道:“那么窄的地方建十二个公国是不是挤了一点?”
朱慈烺摇摇头:“地方虽然小,却也富庶,更卡着东西方海路贸易的要冲,即便不能建十二邦国,八到九个是没有问题的,余下就建在苏门答腊岛上。这样就能牢牢的控扼住马六甲海峡了!”
原来朱慈烺想在马六甲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上为自己的儿子们建立十二个城邦公国。
之所以要建一堆城邦公国而不是建一个大的王国,是因为马六甲咽喉之地太要紧,也太富庶,决不能交给单一的藩国统治,要不然这个藩国一旦做大就很难收拾了。
至于将马六甲海峡置于一个藩镇治下,同样不妥——这个藩镇如果不辖海军,则无法控制海峡,也没有设置的必要。如果下辖海军,那么此藩镇的实力就太大了。
而在马六甲建立直省同样是行不通的。马六甲海峡这一块儿是天朝、天方教、基督教三大文明圈碰撞的地方。而直省根本处理不了那么一大堆的麻烦事儿,都得上报朝廷,而朝廷在八千里外——还是海路!路上花多少时间得看风行,如果要走陆路起码一万五千里,而且还没有通政司的驿站......
再三考虑之下,朱慈烺就选择了十二公国各管一摊的办法治理马六甲海峡陆上地盘——这十二个城邦公国可以采取“汉和同治”的办法,以明朝的商绅官僚治理城市和市郊,以日本武士家族镇压乡村,牢牢管控住马六甲海峡的陆地。
同时再建立海军马六甲驻防舰队(大明海军),控制海峡通道。从而将马六甲海峡变成天朝文明圈在西南方的门户!
郑茶姑还是比较了解南洋的情况,听完朱慈烺所言,马上蹙起秀眉:“陛下,马六甲现在可是荷兰人的地盘啊!咱们要南下的话......”
“当然会和荷兰人发生冲突了!”朱慈烺笑道,“美洲府方面的奏报上说,正在和新西班牙王国和谈,有望在今年达成停战条约!一旦和西班牙停战,我们就能腾出手对付荷兰了。”
“可是我们一旦和荷兰开战,西班牙会不会撕毁和约?”郑茶姑居然还有点国际视野,真是不容易啊!
朱慈烺一笑:“西班牙不会毁约的,因为腓力四世命不久矣......只要他一死,他的女婿路易十四就会对西属尼德兰下手。到时候西班牙人就必须全力以赴对抗法国,说不定荷兰人也会卷入战争!
而荷兰一卷入,英国就必然会加入法国一方参战......这场战争对西班牙而言可是性命攸关,所以唐.璜.何塞是不会有精力再和咱们做对的。”
抢救大明朝 第1166章 砸锅卖铁去殖民
朱慈烺大致上是比较喜欢投机取巧的,所以他不会很大气的硬刚那些西方强国,而是会根据欧洲那边的形势变化,看准时机下刀子。
比如怼西班牙的时候要和法国、英国结个盟,哪怕英法两国后来和西班牙单独媾和了,对大明而言也比不结这个盟要好。
而要对付荷兰这个海上强国就更得等机会了——朱慈烺之前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奸商坑了好几回,如果他真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性格,早就该翻脸了。可他就能忍,睁一眼闭一眼就是不发作。
因为他在等机会,等荷兰人和法国人打起来!现在法国当权的可是路易十四大帝,而且从孔代亲王回去后开始,法国就开始改革陆军了,现在早就兵强马壮了。如果这个时空还会有法荷战争,荷兰亡国都没一定......朱慈烺干嘛不等?
再说了,荷兰奸商坑人归坑人,但用处还是蛮大的——他们这帮人做买卖不问信仰,管你是天理还是天主,只要银子到了,什么都好说。
相比之下,信天主的西班牙和法国,信新教的英格兰,信真主的奥斯曼都没他们好相处。
所以朱慈烺并没有想要把荷兰东印度公司彻底消灭掉,如果他们的荷兰老家真的让路易十四攻占了,朱皇帝倒是很愿意让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香料群岛和印度洋上继续存在下去。
因为他需要一个比较灵活而且弱势的中间商......当然了,马六甲海峡这个要冲之地,还是要牢牢控制在手的。
而除了马六甲海峡这块地盘外,现在还有不少“无主”的地盘是可以去圈占下来搞殖民的。
比如菲律宾群岛这一块现在就是“无主”的,西班牙已经开溜了,而大明虽然占领了马尼拉城,但是没有投入太多的力量,也没有要在吕宋岛建立藩镇和直省的意思。
再比如上回由大明海军挑头,英法荷葡海军一起参与的北太平洋探索行动中也发现了许多“无主”之地,其中只有一处被命名为北极湾的海湾(堪察加半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被明军占领,其他地方都是“无主”的。
再有就是不知道有多辽阔的南方大陆(澳洲)也是无主的,虽然大明海军还没有探索过南方大陆,但是通过从荷兰人那里搞到的资料,已经知道有这么块地皮空在那里没人要了。
另外,西伯利亚那里还有许多“无主”之地。大明的统治就到黑龙江流域为止,建立了一个黑龙江节度使司,再北就没人管了。而罗刹国在西伯利亚一带也就是孤零零的几个据点,也不能说那里都是罗刹人的了。
至于天竺西洋那边,“无主”的地盘就更多了!
除了莫卧儿帝国牢牢控制的地盘和已经被西方殖民者牢固控制的地盘,还有已经落入大顺流寇帝国手里的地盘,其他都是“无主”的......
老山,仁寿宫。
一张外交部送来的世界地图,这个时候就摆在了崇祯上皇、周上皇后、袁贵妃、魏妃、吴妃、胡妃等人跟前。
地图上标明了许多的“无主”之地,乍一看好像比“有主”的地盘还多呢!
“上皇,无主是什么意思?”
问话的是胡妃,三十多岁的混血美人,虽然已经生了几个孩子,但是保养得极好,再加上老天爷给的娇媚身子,让崇祯皇帝迷恋得不行。
听见爱妃问话,崇祯上皇立马笑嘻嘻的回答:“爱妃,无主的意思就是能抢过来给朕的皇子当封国的......慈煾要去的加庆国就在这里。”
说着话,崇祯就指着图上新标志出来的加庆王国对他的狐媚妃子说:“远是远了一点,但是地方着实不错,而且还有机会向南发展,以后可以升级为一个藩国的。”
胡妃道:“那得花不少钱吧?太上皇,奴家可没什么积攒啊......”
“没关系,朕有积攒,朕还有50万两......”
“上皇!”周上皇后不乐意了,“你的儿子都上百了,50万两怎么够花?”
“不是还有慈烺嘛!”崇祯说,“谁不知道他是大明最富?”
周上皇后说:“慈烺自己也有儿子的!”
崇祯摆摆手,“他才十几个儿子......”
“那你也不能一毛不拔!”周上皇后没好气的说,“至少得拿30万两出来......妾身也有点积蓄,可以拿30万两出来,咱们一起建一个国。”
周后比崇祯有钱!朱慈烺和朱慈炯都得孝敬他,郑茶姑还帮她理财——茶姑可是“女股神”,买什么涨什么!
“你真拿那么多出来?”崇祯一愣,“你就俩儿子,一个是皇帝,一个是代王啊!”
“代王不是国王!”周后道,“而且代王还有许多儿子......能袭爵的只有一个!”
她一指图上的吕宋岛,“这个岛得给慈炯和他的儿子们留着!这叫什么岛?”
“吕宋岛......”
“妾身要了!”
崇祯点点头,说:“行,那就建个吕宋王国吧,不过这个岛挺大,得给朕留几个千里侯!”
周后笑了笑,“陛下出30万,妾身就让慈炯给您留三个千里侯!”
“30万......”崇祯刚想答应,却已经被十几道焦急的目光盯住了——他的爱妃们都急了!
“不要急,不要急......”崇祯一咬牙,“朕历年所收的寿礼、贺礼当中有不少挺值钱的,回头卖出去,总能有个上百万!到时候多建几个国吧!”
崇祯皇帝这都要砸锅卖铁了!
同一时间,鲁王朱以海的王府内,十个大明的王爷也凑在一起研究地图呢!
“这里看着挺空旷的,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北冰洋!冷得很......”
“那就不去了,我儿子打小身子弱,不能挨冻。”
“这里也挺大一块儿啊!还挨着新洲合众国......”
“这叫北新洲大平原,听说西洋人已经在那里占了几个点,另外那里还有什么殷人游猎部落,挺厉害的!”
“有多厉害?比鞑子如何?”
“应该没有那么凶残吧?”
“那就不怕......我儿子可是陆军讲武堂出来的,在蒙古草原打过鞑子的!”
“不怕什么呀?你知道北新洲大平原多远吗?陛下为了拿新洲合众国的地盘就砸了上亿了!你有上亿吗?”
“上亿?没有......”
“行了,行了,咱们就别好大喜功了,先合股搞一个万里见方的小国,然后一家分一个千里侯吧!”
“对,对,还是鲁王说得对......一家先弄一个千里侯就挺好!”
“是啊,咱们说是王,但是世世代代都不临民,不封土,全是空的!别说千里之地,十里之邑都没有占过啊!”
“那一个万里之国要花多少钱呢?”
“总要上百万两吧......一家出十万怎么样?”
“都一样多啊?那国王谁当?”
“可以抽签......要不猜拳也行!”
“王的事情慢慢说吧,现在要紧的是这十万两上哪儿去弄呢?”
这十个王爷一说到十万两银子,一个个都愁眉苦脸了。不是没有......要没有就不愁了!他们十个都是那种一咬牙,把土地和王府抵押出去就能有钱的主儿。
可问题是,这个殖民要是殖亏了这么办?王府赔进去了,他们住哪儿啊?可要让他们退出,谁也不甘心啊!
毕竟加庆王那小子已经搞到几百万了......
抢救大明朝 第1167章 快来看啊,太上皇摆摊了
洪兴十六年夏天,六月初的时候,长住在苏州,只是在每年十二月才去一趟应天府给女婿崇祯上皇祝寿,顺带着过个大年的过期国丈周奎,突然接到了仁寿宫的老太监带来的上皇口谕,命他即日赴老山宫觐见,不得延误!
这是什么状况?
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周奎周国丈被这突如其来的上皇口谕吓了一跳,这可是将近二十年来都没发生过的事情啊!
他这个上皇国丈兼皇帝外公,早在甲申之难那年就凉透了,别说朱慈烺这个外孙不待见他,连崇祯这个女婿和周后这个闺女都怨恨他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不肯带头捐输军饷,而且还带头破坏了募捐大计。所以到了江南后,就把他扔在了一边。
在跟随朱慈烺南下的那群亲鬼勋臣当中,他肯定是最凉的一个,连人人都有的应天府的房子或宅地,都没他一份,更别说在他的嘉定伯之前加上克难二字了。
好在周国丈本是苏州人士,在苏州府有家有业有田有产,也算是富甲一方。虽然不受女婿女儿外孙代价,也没人再送钱送物,甚至原本托庇其名下的田主也纷纷把田土赎回,被他侵占的官田军田也都归了原主。但是周奎毕竟还是皇亲国戚,还是上皇皇后的亲爹,是朱慈烺的亲外公。
只要朱慈烺不发话,谁也不敢把他老人家当猪宰了……天子恩威本就难料啊!谁知道哪天这个冷灶又燃起来了?
再说了,苏州这里不讨朱慈烺喜欢的人多了去了!朱慈烺本来就是北军制南绅的路数,用北方流亡的军事贵族压迫南方的地主富商出钱出力——这路子听着不好,但实行起来却很有效!
要不然还能怎么样?依靠东南士绅能行吗?没刀架在脖子上谁肯爽快掏钱?
当然了,朱慈烺也不来杀鸡取卵的一套。他是要放水养鱼,可持续搜刮的。
所以在剥夺东南士绅政治和经济特权的同时,还非常注意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对于他们之前依靠特权取得的浮财,也是轻轻放过,基本上保全了他们的元气。
而这群失去了特权,同时又保住了元气的江南地主奸商(没有了特权,当然不再是真正的士绅),后来又撞上了崇祯末年一直到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高速期!
这可是个超级风口啊!外部环境是大航海时代,内部则有朱慈烺刺激工商,发展金融,放权地方——总结一下差不多就是这三板斧,看着简单,但是效果可是刚刚的!
明朝从开国以来一直是抑商的路数,后来虽然放开了许多,但毕竟没有大张旗鼓的鼓励。所以奸商们发了财后就像往士绅堆里面挤,持续做大的并不多。
另外,因为士绅特权的存在,江南地区的农村始终卡在资本主义的门槛上,没法再进一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