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李少游轻轻点头,他知道布鲁斯说的没错。英格兰现在还是第二代护国主查理.克伦威尔统治下的共和国,但是小克伦威尔的权威还是不能和亡父相比,所以只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国内,不会像父亲那样热衷于欧洲事务。
布鲁斯又道:“路易十四虽然野心勃勃,但是他的国家没有强大的海军,同时又拥有不少海外利益,比如在新法兰西的殖民地,比如和贵国还有奥斯曼帝国的‘礼物贸易’。这就决定了路易在没有得到英国或是我国支持的情况下,不可能再进攻西班牙了。”
西班牙海军再怎么不景气,也是一支全球海军,不是弱小的法国海军可以挑战的!
所以在没有得到英国、荷兰支持的情况下,路易只能当腓力的好女婿。
“而我们荷兰,”布鲁斯说,“我们不希望西属尼德兰成为法国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愿意继续削弱西班牙。”他苦苦一笑,“这就是欧洲......这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哪儿都一样!”李少游说,“在南洋哪里,也有人不愿意和大明成为邻居!”
布鲁斯面无表情,接着说道:“至于葡萄牙......那就是一个悲剧,谁都能占这个国家的便宜,谁都不愿意真正为葡萄牙付出,所以这个国家也不可能牵制住西班牙的力量。”
大明多多少少也占了葡萄牙王国一点便宜。
因为大明极力促成了明、英、法、葡四国反西班牙同盟,所以葡萄牙王国在两年前就失去了在澳门的所有特权。而且还向大明开放了帝汶岛殖民地——帝汶岛距离澳大利亚很近,也就1000里出头,可以作为探索澳大利亚的出发地。
当然了,朱慈烺并没有驱逐澳门的葡萄牙居民,甚至没有取消澳门的自治权,也没有关闭那里的天主教堂。而是让澳门的葡萄牙人在葡萄牙王国和大明之间二选一。
要么效忠葡萄牙,成为侨居大明的葡萄牙人。要么效忠大明,成为大明天子的臣民。
葡萄牙侨民和大明葡裔臣民之间的区别,是前者在澳门没有政治上的权利——不能参与自治(现在大明直省的县、市两级及以下是有一定自治权力的),不能在澳门市府及下属机构担任官职(但是可以在直省级朝廷任官),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包括官考和官办大学堂入学考试)。
而后者则是天朝臣民,天子之下,基本平等!
李少游不想多提葡萄牙,于是就将话题转向了新大陆战争。他问:“迪门先生,我想您可以透露一下荷兰共和国在即将开始的新大陆战争问题上的立场吧?”
布鲁斯.迪门点点头,道:“我们荷兰是商业国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直接加入一场战争的。而且我们在新大陆西海岸没有利益,所以我们只想保持中立......同时,我们还想尽可能确保跨太平洋的贸易不会因为战争而中断!”
“在英西战争中,你们荷兰也是中立的,对吗?”李少游反问了一句。
“对!”布鲁斯.迪门笑道,“但是大明不是英格兰,大明帝国是南洋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只要南洋诸岛的现状不变,荷兰就是大明帝国的可靠朋友!”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大明想要继续南进,那么太平洋上的西班牙私掠船就会变得非常凶猛了!
“南洋......”李少游看着布鲁斯.迪门,“现在包括哪里?”
“包括吕宋岛和暹罗国以南!”布鲁斯.迪门说。
李少游摇摇头,说:“我们认为,南洋仅仅包括香料岛、爪哇岛和马六甲海峡!”
布鲁斯.迪门脸色微变,“难道你们要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发起攻势?”
“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李少游说,“而且我们也愿意保护朋友的利益......荷兰在香料岛、爪哇岛和马六甲海峡的利益不会受到侵犯!”
这其实是一个威胁!
如果荷兰的武装舰船挂上西班牙的旗帜去充当西班牙的私掠船,那么香料岛就会遭到大明的进攻!
“但是荷兰在马六甲海峡、香料岛和爪哇岛以北也有朋友!”布鲁斯.迪门放沉了语气。
“荷兰可以帮助自己朋友,”李少游笑道,“但是不会为了朋友直接加入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对吗?”
“当然了,荷兰共和国不喜欢打仗!”布鲁斯.迪门缓缓的点了点头。
李少游拈着胡须,沉吟着说:“也许我们可以签订一个新的协议,以规范太平洋上的贸易自由,并且确定荷兰在南洋群岛的势力范围!”
布鲁斯.迪门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是“知明”的,当然知道李少游不会和外国缔约。空口白话可以谈,但是要提出签约,一定是得到了大明外交部的指令。
而李少游提出的新协议,实际上是要求改变现状,达成大明势力的南进!
这说明早在几个月前(命令在大明和法国之间的传递需要几个月),大明朝廷就已经指定了逐步南进的国策!
在夺取吕宋岛后,大明的目标应该是勃尼国、苏禄国、北大年国和霹雳国(在北大年和柔佛之间),因为这四个苏丹国都以天方教为国教,实际上是天方教文明圈子和天朝文明圈子的“争夺地区”,而且又有西方基督教势力染指,情况非常复杂,也许要很多年才能彻底摆平。
所以大明帝国可以在平定勃尼国、苏禄国、北大年国和霹雳国之前,保证荷兰属地的安全,以换取荷兰的“有限干预”——也就是斗争归斗争,生意归生意,只要不最后撕破脸开战,生意就得做下去。
这种外交路线在政治上当然是不对的,但是朱慈烺当了十几年皇上,依旧改不了奸商本色,干什么事情都是先算经济账,再算政治账......这一点和荷兰倒是蛮相似的,所以新版的《南洋保障协约》已经呼之欲出了。
抢救大明朝 第1125章 ??加盟挂靠的合众国(求订阅)
“陛下,这是李少游的奏章......是四个月前发出的,内容非常重要......”
魏藻德捧着一叠奏章,正跟在朱皇帝屁股后面转悠。在皇极殿内,还拥着一堆太监、宫女和皇商,正听着朱皇帝指手画脚在分派任务。
“戏班和歌舞都准备好了没有?特别是歌舞,一定不能马虎,太上皇最喜欢这个!稍微一个不对,可就败了他老人家五十大寿的兴了!白门,那个日本来的倾奇舞团你得多留意,日本有许多男扮女装的歌舞伎......太上皇不喜欢这个调调,都得是女人,还得年轻漂亮!”
“各藩各属的孝敬都要登记在册,还要估价......苏老米,这事儿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估价,务求精准。估完价值后,将进献礼物价值超过一万两银子的藩属方镇名单及礼单给朕送来,朕要仔细看看。”
“罗大公,你得和西洋各国各特许商行再打一遍招呼,寿礼不能送钟,太上皇喜欢是一回事儿,但是寿礼不能送钟表,那个不吉利......太上皇还想长命百岁呢!”
“什么?奥斯曼帝国送来了罗刹种白女奴一名?不行,不行,太上皇年纪大了,怎么消受得了?这不瞎胡闹嘛!
退回去?这就不必了,人家也是一番好意,就送来给朕瞧瞧吧......朕就看看。”
“济州岛的李棩入朝来贺寿了?好吧,安排一下,朕抽空见他一下!”
“苏禄国的苏丹其中带人到了泉州了?让郑森告诉他,这次可没回礼......现在天朝没有什么薄来厚往!”
“暹罗国的纳雷王也来了?好好,朕早就想见见他了!”
“对了,西藏的大喇嘛呢?启程了没有?太上皇还想请教转世投胎的事情......让他快点来,要不然朕就要发兵去请了!”
好容易等朱皇帝当完了孝子,魏藻德才把手里的奏章递上。
再任首辅的魏藻德这段时间有了一些“大权在握”的苗头,因为朱慈烺最近有点“疏于政务”。自打他回了老山宫,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儿就特别多。
一是给崇祯上皇操办五十大寿,这可是个粉饰太平的好机会,当然得大办一下,搞个万国来贺,好让大家都知道现在大明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什么?四川、云南还有反贼几十万?那些都是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二是修建皇陵!
北京是不回去了,所以天寿山的陵区就不能用了,就得另外找地方修皇陵了。在平定关外后,朱慈烺就下旨让宫内府派人四下寻找风水宝地了,结果就在靠近老山的滁州找到片山地,可以给朱家的皇帝和王爷们埋骨了——现在朱慈烺把大部分王爷都圈到应天府了,所以他们将来就得埋在皇帝老子隔壁了!
要埋的人多了,工程也就大了,而且又是宫内府掏钱,所以朱皇帝一定得看紧点!
三是推进新洲合众国的“业务”。
新洲合众国是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这个国家并不是大明朝廷所设立的藩国,而是一个挂靠在大明名下,由大明皇帝本人发起并担任大股东的股份制国家。相当于朱慈烺这个大明皇帝出面拉了一帮投资人新立了一个国。这种事情别说在中国了,就是在世界上好像也很稀罕了。
因为太独特,所以也没有什么成例可循。朱慈烺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就只能亲历亲为,隔三岔五就召开“股东会”(合众国议政会议),讨论合众国的投资开发事宜,还要亲自向目前还在应天府的合众国执政府下达各种指令。
在过去的几年间,合众国募股的事情推进得非常顺利,实际募得(实缴)的资金已经有两千多万两了!
那么大笔钱要管好了,还要用到实处,那可是很不容易的!
而这一次朱慈烺从武汉返回应天府后,对合众国投资的高峰期差不多也开始了。向美洲运送人员物资的规模越来越大,美洲府下的县、市、屯等行政单位也开始大量出现,可供分配(分给股东或移民)的地产也越来越多......这里面涉及到的各种重大的利益分配,各种巨大的资本支出,各种影响深远的关键决策,都得朱慈烺亲自过问。
另外,朱慈烺还得亲自主持针对合众国财务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各种审查——腐败问题不仅存在于官僚衙门,同样也存在于皇家商会和合众国这样公司化或半公司化的机构当中。
为了管好这两个“公司”,朱慈烺甚至动用了皇帝的权力,颁布了《商行法》,将商行内部腐败等同欺诈,列入刑责——这位朱皇帝从来就不是最佳雇主!
四是从日本募集武士军队的事情。
这事儿同样不能托付他人——日本武士军队的募集、组织、训练、功赏和使用,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定,丝毫不能马虎。
一大堆的事情压了过来,而朱皇帝的精力又有限,也不能把龙体累坏了......所以就只能荒废一下朝政了!
毕竟朝政已经上了轨道,朱皇帝只要管好了首辅、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大元帅府军师、锦衣卫指挥使、左右都御史这几个关键职位的人选,就出不了大纰漏了。
朱皇帝扮完了孝子,这才汇到御座上端坐,伸手从魏藻德手里接过了奏章,翻开起来,才看了几眼,当下就哼[ ]了一声:“该死的荷兰人!”
魏藻德知道朱慈烺恼怒的原因,因为李少游在奏章上报告了他同荷兰将要开辟太平洋航线和在新大陆战争中的“中立”立场,以及荷兰在南洋方面的立场。
而且还给出了一个相当令人震惊的分析结论——荷兰极有可能向西班牙提供了一笔巨额借款,以支持西班牙在新大陆发动战争!
魏藻德知道李少游是精通西洋事务的,所以认为他给出的分析结论多半是准确的。
这意味着新洲合众国将要面临一场事关生死的考验!
另外,大明在南洋方向上的前进脚步,也要稍稍放慢一些了。
“陛下,”魏藻德说,“美洲府事关国家将来之兴衰,必须全力应付......朝廷是不是应该拨备一笔军费?准备3000万两可够吗?美洲府的现役之兵太少,只有区区3000,必须要尽快增加。是否应该调整运输方略,多运兵士过洋?
另外,荷兰人胆敢支援西班牙,是和我天朝为敌,是否应该从重制裁?请陛下明示。”
现在的美洲府知府是魏藻德的儿子!他能不着急?不过朱慈烺却还沉得住气,骂过之后,脸色已经和缓了下来。
“师令,新洲合众国的账和大明天朝的账是要分开算的......这3000万两怎么能让朝廷出?这个先例一开,以后新洲合众国和大明算怎么回事儿?朕应该往哪里派国王,还是向哪里派总督?”
魏藻德听朱慈烺这么一说,虽然很不理解,但也不敢质疑什么,于是就道:“陛下,臣知道这个合众国是挂靠在大明的,但是咱们大明的长治久安也赖着合众国......事情紧急,总可以特事特办一下吧?”
朱慈烺摇摇头,“还没到这个时候......师令,你回头和李岩碰个面,商量一下出兵的预算。商量好以后,再拿到合众国议政会议上来说。”
抢救大明朝 第1126章 ??要打仗,先圈钱(求订阅)
老山,汤泉镇,新洲合众国执议政衙门。
这处衙门的主楼也是半中半西的大楼,高四层,长五六十丈,宽十一二丈,气派非凡。此间原本是要给皇家商会当总部的,建成后正赶上新洲合众国开张,需要一个气派体面的大楼当总部,所以就把这处大楼租了下来,挂上了合众国的金子招牌——真正包金的大招牌,看着就有实力啊!
新洲合众国的执政府和议政会议,现在都摆在里面,所以就称执议政衙门了。
在这个执议政衙门的大会堂里面,这个时候正召开股东大会,不对,应该是议政大会。
与会的议员们都是不同凡响,不是勋贵功臣,就是富甲东南。勋贵们莽袍乌纱,气度昂扬,自不用。还有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泉州、广州、宁波这些大都市的议员,全都是一方巨富,人人都有百万家私,都穿带着御赐的大红官袍和乌纱官帽。勋贵和豪商本来应该是贵贱分明的两类人,私下怎么勾结另,但是明面上怎么都不该堂而皇之的在一个屋檐下分头落座——在一群勋贵跟前,哪儿有巨富的座儿?
可是朱慈烺偏偏搞了这么一个认钱不认饶合众国,让一群公侯伯子和一伙家资百万、千万的大富翁开开心心的坐在一起议事,这种事情要早个几年都没人相信,可朱皇帝就是能办成,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了。
而朱慈烺的办法出来也简单,就是搞了两轮“风投”,第一轮给勋贵,第二轮给大富豪。
现在勋贵们手里拿着的合众国股份,都打折的,不是打八折九折,而是直接打了个一折!
一百万两一大股,先是出了五万两,后来又出了五万两,前前后后就出了十万两。包括朱皇帝认购的三十大股在内,合众国的大股总共发行了一百股,实际募集的资金只有一千万两。
在这一千万两到位后,朱慈烺就主持召开了合众国议政会议,通过决议,将勋贵手中的“大股”变成了不可转让的特别股(可以继承,不可转让)。又来了个一拆十,就是一股大股拆成十股特别股。
同时规定持有这批“未缴足股本金的特别股”的股东,可以延后50年再缴清全部应缴股金!
在这之后,合众国就开始募集需要全额缴纳认股金的特别股(同样是可以继承,不可转让),一股十万两,总共募集了一百股,筹资一千万两。
而这一轮募股的对象就不限定为勋贵了,只要能拿出十万两银子就行了。
十万两不是钱啊!
虽然大明现在富豪很多,但是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要把这些钱圈进来也不大容易。
好在朱慈烺就是个圈钱业的资深专家——老本行啊!能不熟悉吗?
而朱皇帝的办法也是挺有创造性的,并不是利用二级市场的高溢价来圈钱,十万两一股的股票能有什么流动性?朱皇帝给合众国股份定出这样的票面价值,就是希望投资者可以长期持有,并且参与合众国建设发展的......所以朱慈烺的办法是给合众国的特别股附加了几种特殊权益。
第一是持有一股特别股就能得到一个合众国的男爵,持有三股就能得到一个合众国子爵,持有五股就能得到一个合众国的伯爵,持有十股就可以得到一个合众国的侯爵。每个爵位,都会附送土地若干。
当然了,这些爵位和土地不是马上就能兑现的,而是要在合众国执议政会议及国王全部迁入美洲府后才能兑现。但是在兑现之前,凡是持有合众国特别股一股者(未缴足股金的特别股,每十股才能推荐一名议员),都可以拥有合众国议政会议员职位和合众国勋贵称号。
第二,由于目前合众国的国王由朱慈烺兼任,所以持有股份的豪商们就获得了“面君”和“上奏”的权力。
可别看这两项权力,朱慈烺不怎么喜欢召见芝麻绿豆官,六品以下的文官连大朝会都没资格参加,虽然理论上可以请见,但是基本上是见不着皇帝的.....
拥影上奏权”的官员倒是多一点,理论上是要是个官都可以上奏,但是除了极少数拥有密奏权的官员外,其他官员的奏章都是由通政司发有司。如果有司认为需要上传,就会送到内阁府、大元帅府、都察院、宫内府、国子监等拥有面君上奏权的衙门,然后再往朱皇帝那里送。
而合众国议政会的议员也和大明议政会议的议员一样,拥有面君上奏的权力!
当然了,这个面君上奏权也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议员联名,并且有总量控制......因为朱慈烺也不喜欢看太多的奏章。
第三,拥有合众国议政会议员职位的富豪,还有推荐才子入学权(大明议政会议议员也有这样的权力),他们可以推荐一定数量的“才子”进入大明最好的学、中学和大学!
当然了,举贤不避亲嘛!举荐自己的儿子、孙子入学也是可以的......不过名额有限,请谨慎推荐!
有了这三大附加权益,十万两银子还是问题吗?
十万两银子买的不是股份,而是一张进入大明顶级权贵圈子的门票!
进了这个圈子,也许会被真正的顶级权贵欺负,但是地方上的芝麻绿豆是不敢再惹你了。
而且朱慈烺的信用度是很高的,素来言出必行,也比较讲理,所以掏钱买票的富豪都不担心被他当肥猪宰了。
至于那些真权贵,对于挤进来的这100个“新人”,看不起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至于把他们踢出去。因为这个合众国现在还在烧钱,得指着大明朝的富豪们继续出钱,合众国才能办下去。
要是把他们一脚踢开,合众国的买卖可就要黄了——这些权贵们家里都有不争气的纨绔子弟等着合众国的爵位的土地呢!
而今的议政大会要议论的事情,则是继续圈钱!
合众国执政府的执政是郑芝龙的侄子郑彩,用一口闽难官话和大家伙了增兵美洲府的预算,然后就提出邻三期募股计划。
这次要募集的是一千两面值的普通股,计划募集三万股,也就是要圈三千万两!
普通股本身的权益相当于百分之一的特别股——也就是一百股普通股等于一股特别股,和可继承但不可转让的特别股不同,这批普通股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
不过普通股并不拥影特别权益”,持有普通股的股东是不能直接进入议政会议的,也没有合众国勋贵的头衔,也不能举荐才子入学。
当然了,合众国也会回报普通股的股东,回报方式有两种,一是支付土地赎回股份;二是支付固定的股息。
一千两面值的合众国普通股,在新洲共和国境内可以兑换一千亩位于平坦地区的可耕种土地或三千亩草场。凭借股票取得可耕地和草场后,还可以得到为期5年的免税(指田赋)优惠。
如果持有合众国普通股的股东不愿意兑换土地,那么当他们可以从洪兴十五年起,每年从合众国执政府那里取得一股60两的固定股息......回报不算丰厚,和藩债的利息差不多。
抢救大明朝 第1127章 ???大庄家(求订阅)
“一千两才能拿60两的息,还要从洪兴十五年计息......这个股怕是发不出去吧?”
“是啊,这个新大陆的土地也不值什么钱吧?不是说空着手去都能领到一份土地吗?”
“执政,领议政,要不咱们一块儿给陛下递个奏章,再改一改?”
“对对对,再改改,要不多给点土地,要不多发点利息?”
新洲合众国的议政会大厅里面,听完郑彩说完增发新股的条件,议员们就开始发表不同意见了。
当然不能随便发言,得举手发言,就跟小学生上课似的——朱皇帝对议会的事情不熟,所以就搞了个“小学生会议”,要发言先举手,点着名才能起立说话。
而这帮“大股东”也真是好心肠,居然为小股东的利益在说话......在一个隔间里面听政的朱皇帝也有点哭笑不得了,这个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股东原来也是初级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
想到这里,朱慈烺就对同在隔间内的黄小宝打了个眼色,让他出去喊“皇帝驾到”。
朱慈烺的“隔间听政”是从奥斯曼帝国学来的,人家的苏丹就是这么玩的。朱皇帝听人说了以后,觉得非常不错,于是就拿到议政会议上去使用了——他老人家是一代雄主,多大的威慑力啊!要往御座上一坐,那可是威加海内的气势,谁还敢畅所欲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