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抢救大明朝 第1068章 多尼,多尼,你快来!(求订阅)
枪声炮声再一次沉寂了下来,接着就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
鹅毛般的大雪再一次飘落了下来,在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焦黑的过火痕迹的赵家庄的中心,青年近卫军的士兵顶着风雪再次猛扑而上。白刃闪烁着寒光,令人丧胆!
张诚再一次冲在最前面,他也端起了一支上了刺刀,填了子弹的燧发枪,也不开火,只是蒙着头冲锋。
因为风雪大起和之前滥射造成的故障,现在清军的火绳枪全都哑了火,他们的3磅炮也损失殆尽。所以现在能对冲锋的明军构成威胁的,就只剩下少数老满洲手中的弓箭了。不过在这个风雪天中,弓箭的威力也狠打了一个折扣,而且明军少年兵都配备了坚固的胸甲和头盔。除非近距离直瞄,否则箭镞很难命中他们身上没有被盔甲牢牢保护起来的部分。至于用密集的箭镞进行覆盖,尼堪部下的清军又没那么多的弓箭手——现在这支清军的主体已经是关外耕种的农民了,他们即便会射箭,也射不太准,而且也拉不了硬弓。
所以尼堪就只能抽调出一些箭术出众的老满洲和老汉奸,让他们埋伏在残垣断壁后面,等明军靠近后突然窜出来用射箭。
这一招在天色刚刚放亮的时候还射伤射杀了不少明军少年兵,但是明军很快就拿出了对策。他们只是端着上了弹药的火枪猛冲,不到清军十步之内或者没看见突然冒出来射箭的清军弓箭手绝不开火。
一个披着白色棉甲的老满洲勇士突然从一堵低矮的土墙后面窜了出来,然后迅猛的拉开手中的一张八力弓,瞄准了张诚就要射出箭镞。但是几声清脆的枪声却先响了起来,那名白甲满洲勇士身上顿时冒出了几缕青烟,整个人好像触了电一样,颤抖着就扑倒在地,虽然他在倒下去之前勉强把羽箭射了出去,但是完全没了准头,不知飞哪儿去了。
张诚松了口气,继续举着燧发枪嗷嗷叫着带头冲锋,一二百个持着用不知什么木板改造的木盾的农夫兵,被老满洲老汉奸们逼着从躲藏的土墙或房屋后面走了出来。这些人个个都是一张哭脸,因为对手的凶残程度早就超过了他们的想像!这些明军少年兵的枪法明明都很不错,可是却偏偏喜欢在冲锋之前往枪膛中填一发弹药,然后憋住不射,一直冲到对手的十步之内,再来一发必杀!
在这个距离上,燧发滑膛枪射出的铅弹不仅可以百发百中,而且也不是任何铠甲或是盾牌可以抵挡的。但是被逼上战场的农夫兵们还是尽可能给自己配上了一张临时打造的木盾,哪怕没有用,也能安慰一下自己脆弱的心灵。
呯呯呯呯......
当双方士兵间的距离缩短到十步之内的时候,明军少年兵们手中的燧发枪就陆续开火了,六年无休的“997”练出来的少年兵在这个距离上当然不存在射偏的可能。那些持着盾牌的清军农夫兵顿时就倒下一片,剩下的人也都精神崩溃,扭头就跑。
可是后面督战的满洲兵不答应了,从一处矮墙后面窜出几十个人,人手一把关东大扫子,站成一排,杀气腾腾的就挡住了农夫们的退路。
可关东大扫子哪有会喷射夺命铅弹的燧发枪可怕?被逼上绝路的农夫兵们举着木盾就猛冲上去,居然一下就把几十个满洲兵撞得东倒西歪,然后夺路而逃了。这群被冲散的满洲兵正想跳着脚大骂的时候,张诚带领的明军少年兵就嗷嗷叫着杀了上来,先是一阵稀疏但是非常致命的枪击,接着才是白刃突击!
因为有之前的炮击和较远距离的枪击,已经近距离的枪击打底,早就将这群满洲兵的士气打光了,所以等到白刃相交的时候,满洲兵们自然是一触即溃。
“窝囊废!都是窝囊废!把祖宗的脸都丢干净了......”又爬上一处屋顶督战的尼堪看见前面的满洲兵和农夫兵又是一触即溃,气得直跳脚,也不知道是不是跳得太用力,喀嚓一声还在屋顶上踩出个窟窿,一只脚丫子陷了进去,整个人失去了平衡,一屁股坐在屋顶上了。
他身边的几个亲兵赶忙上前去搀扶尼堪,尼堪用力一甩胳膊,自己就站了起来,拔出了那只脚丫子,然后一瘸一拐的到了屋檐边上,顺着梯子就下到了地面上。
几个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看见他一副要吃人的模样,赶忙上前拦住他。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下面的人已经尽力了......”
“王爷,现在军心惶惶,只能安抚,不能催逼了!”
尼堪怒吼道:“尽力?狗屁!打都没打就跑了......想当年的明军都没那么怂!这帮龟孙子都把祖宗的脸丢干净了!”
就在这时,哐当一声发响,一个白衣白甲都被硝烟熏成了黑色的“黑人”撞开大门,进了院长,众人扭头一看,原来是那个甲喇章京邓肯。之前轮到他督军抵御明军,现在看来是大败亏输了。
尼堪看见那人,气就不大一处来,一瘸一拐的上去就给邓肯一个大耳刮子,觉得不过瘾又扇一个,然后才骂道:“你个不中用的东西,你这样对得起祖宗吗?”
他都气糊涂了,邓肯不是满洲人,他祖宗不过辽东的农夫。
“王爷,王爷别打了......”邓肯捂着脸,哭哭啼啼的说:“明军就快打到这儿了,王爷赶紧移驾吧!”
“移驾?”尼堪的脸色一下就铁青起来了,“从昨晚上到现在都移了八回了,再移就出了赵家庄了!”
“那,那也得移啊!”邓肯道,“再不移王爷就要薨逝了......”
仿佛是为了证明他的话说的没错,明军少年兵的喊杀声已经一阵阵的传来了!
“保大明,卫君王,杀东虏......”
尼堪的脸色又白了......吓白了!
他怔了怔,眼泪都下来了,“我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祖宗了......”
对不起祖宗的意思就是可以跑路了!
围在尼堪周遭的人都吐了口气——这下可以继续转移战场了!
不过尼堪的人马也没什么地方可以转移了,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他已经转移到了赵家庄北部边缘,但是他又不愿意放弃赵家庄跑路。因为多尼的信使在天亮前已经到了,还带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多尼和岳乐已经率领大军赶来了......只要尼堪再坚持一下,援兵就能到达了!
所以尼堪只好一咬牙,带着部下退到了赵家庄北面的一处破庙里面,然后将还在他控制当中的五六千人(剩下的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布署在了赵家庄北部的几十个院子当中,以及赵家庄北部的一段栅栏和壕沟后面,死死守住。
可是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再一次出乎了尼堪的预料,多尼和岳乐的援兵明明距离赵家庄没多远,但就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从清晨一直等到中午,再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也没等到多尼。
而攻打赵家庄的明军似乎也在等,他们从当日上午开始就停止了攻势,开始在夺取的大半个赵家庄内外整修工事,布署守备了......
抢救大明朝 第1069章 看在祖宗的份上!(求订阅)
“呯呯呯......”
又是一连串的枪声从白茫茫一片的雪原上传来,传到了正在一座废弃的村子里面干着急的多尼的耳朵里面。
“是燧发枪!”
“至少有几百支......”
“不是说登陆辽河口的明军没有骑兵吗?”
“应该不是从辽河口来的......”
“难道是从金州过来的?”
“这可如何是好?”
多尼身边的满洲将领们纷纷议论起来了,他们议论一件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明军的大股援兵好像到了!
就在多尼和岳乐汇合,开始向赵家庄挺进后没多久,在大军周遭警戒的骑兵就遭遇了众多的明军黑骑兵分队的攻击!
这下多尼和岳乐的大军一下陷入进退维谷当中了,尼堪的军队离他们并没有多远,似乎一抬腿就能到了。可是这一抬腿之间,似乎就是鬼门关内外了。
因为尼堪的军队已经被明军打得快不行了——尼堪两万多人,还有一个赵家庄可以依托,可是顶了不到一天就丢了大半个庄子,手下的兵丁也伤亡大半,求救的传骑流水似的往多尼这边跑。还好现在没电话什么的,要不然尼堪一定会拿着电话机子对多尼大喊:“看在祖宗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可问题是多尼派出去的骁骑营的骑兵尽挨黑枪了,可尼堪派出了求救的骑兵怎么都能完好无损的到达多尼军中呢?
明军的黑枪兵摆明了看人打靶啊!他们是故意放尼堪的人来求救......这就是围点打援啊!
多尼现在都能想像出一个明军的口袋阵在前面摆开了等他去钻了!
钻进去就是死路一条!
可不往里钻,尼堪就死了!而尼堪一死,大清的人心就彻底散完了......连尼堪这样的亲王带着两万多军队,多尼都能见死不救,别人还有什么指望?这说明多尼根本就是个靠不住的摄政王啊!
可是要去救......多尼现在都恨不得让尼堪马上死了算了。
他要是死了,多尼就能马上带着兵马往沈阳逃跑!
其实就算是马上逃跑,多尼都没多少把握能把手头的三万多人完完整整的带回沈阳去了。因为明军的黑枪骑兵就在多尼大军的周围......而且还有一些从明军的枪口下逃生的骁骑营的勇士回报说自己遇上了更加可怕的明军洋马兵!
遇上黑枪兵还能跑,遇上洋马兵,那可真是上天入地都无门了!
另外,明军的洋马兵数量不多,非常精贵,向来是跟随主力行动,在决战中冲当一锤定音的突击骑兵用的。
现在他们出现在多尼的大军周围,就说明大股的明军主力已经从金州方向开过来了。
“摄政王,”岳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多尼身边,压低声音道,“明军的主力即便没有到达,离得也不远了,所以咱们多留一时,就多一分全军覆没的危险!”
多尼低声道:“可是这一走,人心就散了......”
“那也得走......”岳乐说,“只要退到建州城,咱们就有继续和明朝周旋下去的可能,实在不行还能远走高飞!”
还能远走高飞啊!
岳乐的话真是说到多尼心坎里去了。他这次是造反......而且和朝鲜王多尔博的性质还不一样。多尔博严格来说并不是反,而是不奉诏,属于藩国王违约,而且还有一多半是被东莪格格陷害的。所以朱慈烺不能搞得太难看,得给多尔博留点体面,免得其他藩国心寒。
而多尼是内藩造反!
而且还公开打出了大清的旗号,还把不知道猫在哪里的顺治皇帝抬了出来......造反的罪名是无论如何都没得跑,这要落在朱慈烺手里就得凌迟了!
看现在的情形,打胜的可能已经没有了,即便多尼能把尼堪救出来,一块儿退往沈阳,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能够坚持个三年五年的,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多尼想要活得久一点,就得准备好远走高飞。
而要远走高飞,就得有出海口!
所以多尼不能在辽东久留,得退往黑龙江或是建州,这样才能进退自如......
“可是尼堪怎么办?”多尼的声音很轻,似乎是不想让他所在的破烂祠堂里面的其他人听见,可是刚刚还吵吵嚷嚷的祠堂里面,却瞬间安静了下来。
多尼顿时有些尴尬,脸孔都有微微点发烫了——他可是勇敢王的儿子,这样实在太丢人了!
“没有尼堪牵制明军的主力,咱们怎么走得了?”岳乐的脸皮厚多了,干脆提高了嗓门,“尼堪是太祖皇帝嫡长子的儿子,自然是一心一意为大清的,哪怕粉身碎骨,也不会有怨言的。他现在一个人钉在赵家庄,牵制了几万明军,不就是为了让摄政王和咱们这些人能逃出升天吗?咱们要是坐失良机,能对得起尼堪,对得起祖宗吗?
摄政王,大清国的存亡,就在您一年之间啊!”
说到这里,岳乐噗通一下就矮半截——给多尼跪了下来,同时口中大声喊道:“摄政王,看在祖宗的份上,您千万别辜负了尼堪的一边忠心啊!”
这个破烂祠堂里面的人也跟着一起给多尼跪了,齐声呼喊:“摄政王......看在祖宗的份上,您可千万得以大清江山为重啊!”
又是祖宗,又是大清江山,又是自己情愿堵枪眼的尼堪,多尼也只有一声长叹了:“也罢,也罢,总是要对得起祖宗才好!至于尼堪......真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子孙,我多尼佩服他的一片忠心,回头到了沈阳,一定奏明圣上,为他求一个忠字谥号!”
“摄政王圣明!”
“敬谨忠亲王可以瞑目了......”
好嘛,尼堪还没死呢,就变成敬谨忠亲王了,这都可以往牌位上写了。
“摄政王,”岳乐已经爬起来了,对多尼说,“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收拾一下差不多就天黑了......天黑了正好走人,而且还有风雪掩护,明军多是南人,一定受不住严寒,咱们一定可以安然而退的。”
多尼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岳乐在说瞎话了。现在怎么可能安然而退?明军的洋马兵也许受不住严寒,可是他们的黑骑兵本来就是游骑夜不收,这点风雪算什么呀?
“行......”多尼点点头,“都下去准备一下!天一黑就拔营,步军在前,铁骑居后,咱们回盛京去吧!”
“喳!”
多尼的大军距离尼堪所在的赵家庄其实没有多远,也就五六里地,真要走的话,一会儿就到了。如果没有什么遮挡,尼堪都能看见多尼的大军。可是能看见是一回事,能够得着又是一回事了。
因为在多尼的大军和赵家庄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大群大群的明军骑兵!一部分是持着燧发枪的黑骑兵。还有一部分更可怕,骑着高大的战马,穿着铁甲,持着长枪,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冲击队形,就散布在雪原之上。
尼堪就在一座破庙的屋顶上站了一个下午,眼睁睁看着自己派出去求救的骑兵不断进入多尼的军中,可是就不见多尼的大军动弹......终于到了天黑的时候,风雪也小了一些,多尼的军中突然点起了无数的火把,星星点点的好像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这是要来救我了?尼堪心里一阵激动,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将他的希望完全给浇灭了——由无数火把组成的火龙居然向北而去了!
抢救大明朝 第1070章 请王爷薨(求订阅)
错了!错了!走错了......怎么往北走了?
尼堪看见多尼的大军往北走了,急的差点从破庙屋顶上跌下去了。
这个多尼也太不靠谱了吧?现在可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候,拼了老命打都不一定能赢,你还临阵脱逃了......你以为你能跑得了?你以为明军的骑兵很弱?到时候让人尾衔追击一路追到沈阳,身边的三四万大军能有三四千回去就不错了!
即便算上鳌拜之前带回去的万余骑,再加上留守黑龙江和建州的兵马。大清还能剩下两万能打的就不错了!
这个数可比当年皇玛法在萨尔浒之战时的兵力都少多了......这可如何是好?
尼堪已经完全懵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那个破庙顶上下来的,反正等他那个走丢的魂在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坐在庙里面了,身边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各种章京,跟前还站着一个刚刚被明军放回了的新满洲达旦章京,正吞吞吐吐说着明军的招降的条件。
“大,大,大明天兵说了,只,只要王爷薨了,其他人都,都可以不死,也不用去美洲府,可以去朝鲜......”
秦明涛这个狠人也有发善心的时候啊!居然给这群汉奸和东虏开了恩,不必去美利坚了,可以去朝鲜......多好的条件啊!
这下可是人人心动了,除了尼堪。
他也是读书太少,一时没明白什么是“薨”,还问呢,“哄?哄什么呀?本王那么大人了,还用得着哄吗?”
是啊,都那么大了,哄不好了......
“王爷,薨不是哄......”那个“黑人”邓肯有文化,知道薨是什么意思,“根据《尔雅》的解释,薨,死也!”
“《尔雅》?死也......”尼堪一下就跳起来了,这事儿可不能答应啊!
尼堪吼道:“什么?凭什么?凭什么让本王死啊!本王可是阿吉格和东莪那俩丫头的堂哥,大明的堂国舅啊!”
锵......
一片拔刀的声音,破庙里面的这群章京都把刀子拔出来了!
尼堪重重点头,“这就对了!咱们一起杀出去!”
说着话他也要拔刀,一摸,刀没了!
他还嚷嚷呢,“刀呢?本王的宝刀呢!”
站在他身后的邓肯应了一声:“王爷,您的宝刀在这儿!”
说着就用手中的利刃猛刺尼堪的后背,尼堪并没有披甲,结果就被一把钢刀捅了个透心凉。
他临了还不甘心,低着头,瞪着眼珠子打量着胸前突出来的刀尖,还没整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听见有人在大喊:“王爷自尽了......王爷宁死不降大明,已经自尽了!”
尼堪的身子已经瘫软下去,心里却还在琢磨:“我是自尽的?可我什么时候拿刀扎后背来着?”
......
大雪仍然在飘飘扬扬的下着,比起昨天晚上,变得更大更急。北风夹着鹅毛一样的大雪,一阵一阵的,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刮过一样。
大队大队的清军,就在这一片风雪当中,翻滚着前行。官道上积雪越来越厚,走在前面的步军并没有足以御寒的皮靴,在雪地中行了一夜之后,许多人的脚趾都冻掉了,根本走不了路,只能拄着武器,一步一跌的前行,有的摔倒了就再爬不起来!
后面的骑兵也好不到哪儿去,明军的黑骑兵和枪骑兵(洋马兵),还有四五千骑马骑骡子进军的少年兵(他们都会骑马骑骡子)就咬在这群清军骁骑屁股后面,一会儿打黑枪一会儿发动冲击,不断消耗他们的兵力和士气。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满洲勇士以为自己很厉害,还敢拍马舞枪去交战。结果被明军的黑枪一打,枪骑一冲,全都成了一堆烂肉。到了这时,这帮弓马无敌的满洲勇士才发现,自己的那点本事根本就没用武之地了。
现在的风雪太大,箭镞射出去让风一吹就大失准头,根本奈何不了披甲的敌人。而明军的燧发枪不怎么受风雪天的影响,照样可以枪响人绝!
而满洲勇士的骑马冲击又被明军的枪骑兵克制,不是他们的马背功夫不如对方,而是战马差了太多。满洲勇士的蒙古马当然也有优点,能够吃苦耐劳,如果能在这个风雪天中和明军再对抗个十天半个月,他们的蒙古马也许就能战胜明军枪骑兵的阿拉伯马和折耳马了。
可是现在,那些阿拉伯马和折耳马还没有丧失体力,依旧可以奋力冲杀!
至于满洲勇士们最自信的肉搏,现在也不灵光了......那些骑马行进的少年兵不仅凶悍勇武,而且善于配合,会以班为单位,合力杀死一个或几个满洲勇士。勇士们单打独斗也许能赢,但是对上十支多半填了子弹的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实在也没了胆气。肉搏拼的不仅是武艺,也要拼胆气,胆气一泄,武功再高也发挥不出来了,何况明军的少年兵也善于肉搏。
所以满洲勇士突然发现了一个让他们胆寒的事实——他们连白刃近战都远比不过明军了......
远射不如对手,骑马冲锋不如对手,连白刃战也被吊打,除了三十六计中的那个上计,他们还有什么办法?
所以原本有序的撤退,很快就变成一场不可收拾的溃退。在可怕的明军黑枪兵、洋马兵、少年兵的轮番驱赶下,骑马行军的老满洲无路可逃,只好去驱赶前面的步兵。那些脚足都冻伤的步兵又实在走不了路,大群大群的拥挤在一起,死死堵住了官道。
而官道两边的麦田因为没有收割,现在又被大雪覆盖,全部冻死,但是又没冻成坚冰,全都烂在土里,变得泥泞难行。那些老满洲骑兵都知道不能让马腿陷进去,所以就开始挥鞭驱赶前面的步兵。往日驯服的新满洲步兵现在也不干,挨了马鞭之后,就愤然挺枪还击,长枪一下刺穿了不少老满洲的胸膛。这些老满洲都骄横惯了,哪会放过行凶的新满洲?于是新老满洲竟然在撤退的途中发生了械斗。
多尼和岳乐只好硬着头皮出面,又是安抚又是弹压,勉强让部队继续前行。
可是后面的追兵还在,没多久又逼得后队的老满洲骑兵走头无路,开始冲撞前面的步军,结果又是一阵混乱......
不过追击的明军显然也不急于吃掉这股还有点战斗力的清军——有什么好急的?现在的战场距离辽阳一百多里,距离沈阳还有二百多里,一路追杀过去多爽啊!
而到了大军退到哈喇河堡的时候,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尾随而来的明军中有人拿了根丈八长枪,挑着大清敬谨忠亲王的人头来叫阵了。
现在大清这边宿将凋零,如尼堪之猛着以所剩无几,尼堪被斩,哈喇河堡的清军人人胆寒。
多尼这回已经顾不得退到哈喇河堡的一万多的新满洲步兵,不再让宝贵的骁骑营骑兵掩护他们,而是带着骑兵和新满洲步兵中的满洲军官夺路而逃。
不过追击的明军也没放过他们的意思,一路尾衔追杀,直到将多尼驱赶到了沈阳府境内才因为天气太冷和鳌拜出兵接应而不得不收了追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