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谁要死了?”玛丽问。
“安东大都护多铎!”朱慈烺的语气中没有一点悲伤,“朕其实没见过他本人......因为他是朕的敌人!”
“敌人死了不应该是好事吗?”玛丽有惊讶的看着朱慈烺,眨了眨大眼睛,忽然道,“哦,我知道了......他一定是个非常可恶,犯下过累累罪行的坏人,所以你希望他接收正义的制裁,而不是在没有收到制裁的情况下死去。”
朱慈烺听完玛丽的话,突然停下了脚步,扭头看着玛丽,眼珠子转了转,然后就笑了起来:“好!玛丽,你帮朕解决了一个特大的难题......说吧,想要什么奖励?”
解决了难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玛丽.曼奇尼瞪大了那双本来就很大的眼眸,愣愣的看着朱大皇帝,似乎正在考虑向这位醒掌天下权的男人要点什么?
玛丽心想:这个男人拥有一切,不过一开始还是别显得太贪婪了......就要一栋汤泉镇上的房产吧!
汤泉镇上的房产并不便宜,但是朱皇帝恰好是大明最大的地产商,那些昂贵的地产,其实都是皇家商会下属的地产行开发建设的......所以送出了一栋地段有点偏僻的独门独院的西式住宅的朱慈烺,一点儿都不觉得心疼,第二天更心情愉悦的在皇极殿召开了两府御前会议。
参加会议的文武大臣们却显得有点忧愁,最近大明朝的麻烦有点多啊!
虽然大明现在的国力和财力都达到了鼎盛,但是大明的敌人好像也和国力、财力一样在增长!
本来就是一流寇,一东虏。现在流寇变成了大顺国,东虏变成了安东镇......安东镇暂时被压制住了,但是还没灭亡呢!
而大顺国又在南边挑事儿,打完了缅甸打暹罗,大明朝不能再无视了,要不然好不容易才恢复的天朝体系都要瓦解了。
后来又多了蒙古喀尔喀是三部,又多了万里之外的西班牙和罗刹国——这两国一从海上来,一从冰天雪地中来,都和大明过不去!
接着日本国那边又闹了起来,什么萨摩藩的居然反对幕府向大明称臣,还因此勾结了西班牙一起倒幕!
所以摆在大明面前必须要打的战争就有四场了——一场是在喀尔喀蒙古打罗刹国和蒙古三部,一场是在海上和西班牙打,一场是支援日本幕府打鹿儿岛,一场是援助暹罗。
现在安东镇那边眼看着又要因为多铎之死闹起来了......
大明的军力和财力虽然强大,但是那么多场战争一起上来,好像也应付不过来啊!
大明皇帝朱慈烺突然嗯咳了一声,打断了一群愁眉苦脸的大臣们的思绪,所有人都抬头看着大皇帝。
朱慈烺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似乎很快就要发怒了——也不知道天子之怒会落到谁的头上。
“朕接到锦衣卫密奏,说喀尔喀蒙古战场上出现的红衣罗刹兵都是安东大都护金王多铎用重金聘来的......多铎过去罪大恶极,杀戮我无数军民,累犯我大明天威。如果在到宽恕之后,还不知悔改,勾结罗刹,犯我边陲,卖国求荣,那就是罪不可赦了!”
什么意思?
皇帝想干什么?
这是要趁着多铎没死出兵讨伐?
可是关外那么大,没个三年五载的根本平不了啊!
“陛下,”大元帅府军师吴三辅连忙上奏,“锦衣卫密奏之事未必属实,朝廷不能以一面之言而给重臣定罪!”
“也有道理!”朱慈烺哼了一声,“朕不会不给多铎说话的机会......朕要下旨召多铎入朝对质!”
对质?
多铎都快死了,还怎么入朝啊?装在棺材里送来?
“陛下,”兵部尚书李若琏道,“多铎几个月前就已经病入膏肓,朝廷也派御医去看过了,也说病情沉重,难以医治......只怕难以入朝了。”
“那个御医是庸医!”朱慈烺哼了一声,“根本说不清多铎得了什么病?所以他的话不足信。”
其实朱慈烺一听就知道多铎得了什么病......多半是得癌症了!这年头得癌就是等死,没救了!
不过朱慈烺不会因为多铎没救了就放过他!
他是多铎,大明朝最危险,最凶恶的敌人!朱慈烺怎么可能放过多铎呢?
“多铎一定是心怀鬼胎,不敢入朝参觐,所以才装病的!此等雕虫小技,怎么能骗得了朕?”朱慈烺历声道,“传朕旨意,召多铎入朝!”





抢救大明朝 第980章 什么?顺治还活着?(求订阅)
召多铎入朝觐见的圣旨,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直到大明洪兴十年正月时,才辗转送到了远在兴凯湖边的建州城堡。
而此时的建州城堡内外,则是一片雪白!白的不仅是雪,还有到处张挂的白幡白布,还有城内猫冬的官员白姓身上披着的白麻孝衣。整个建州城,都在为正月初五去世的关外和朝鲜之主多铎披麻戴孝。
二十二岁的多尼也是一身重孝,这个时候正在给舒舒服服躺在一口上等楠木大棺内的多铎守灵。
在他对面的一张蒲团上还跪坐着两个高僧,其中一个是多铎的兄弟通用大和尚阿济格,他在明军抵达碣石山的多尔衮陵墓前就急急忙忙护着从地下挖出来的多尔衮的棺椁跑路到了关外,依附多铎过日子。
多铎也没为难这位已经失去了权势的哥哥,还在靠近兴凯湖的长白山的一处山谷中,修建一座名为极乐寺的寺庙,专攻阿济格居住。却没料到极乐寺尚未建成,多铎自己却已经撒手人寰了!
另外一位高僧的来头就更大了,是山西五台山清凉寺来的大和尚,名叫索尼!就是那位和福临一起消失的索尼。
福临原来没有死,而是避祸出家,当了大和尚,但是他依旧没有忘记复辟大清。所以躲到朱皇帝奏凯南下,北地局势稍安,就派出心腹联络故旧,准备要伺机而动了。
他联络的旧部主要是两拨人,一拨是原本盘踞大同的济尔哈朗、常阿代所部,他们在北京之战后就让出大同,去了土默川,建立了依附安北都护府的归化军。由济尔哈朗出任归化军镇守使,常阿代出任土默川营田使。归化军在册的兵将编制则是2000人,并不占用安北军的编制,军费也不需要安北军提供。不过在安北都护府需要调动归化军兵将的时候,还是需要按照归化军和安北军、大明朝廷三方所签订的契约支付费用——被朱慈烺重新打造的朱明王朝,现在是非常讲究契约精神,合同无处不在!
根据这份合同,归化军镇守使和土默川营田使两个职位将会由济尔哈朗、常阿代二人的子孙世袭三代,三代之后归化军的人事权将由大明朝廷掌握。
因为确定了三代世袭的特权,而且归化军镇又在朔方和安北两个强镇的包夹当中,所以济尔哈朗和常阿代都不敢想什么复辟大清的事儿——归化军的军队编制只有2000人,实数也差不多就这些。
而朔方、安北两军都有十二团、四营、一司的大编制,十二个团算上辅兵就有三万之众。外加两个炮兵营和两个工兵营,还有一个都护司,总兵力都在三万三千左右。朔方、安北两军相加,就是六万六千大军,翻了归化军三十几倍!
而且朔方、安北两军为了应付草原作战,还各自编练了四个团的火枪骑兵(黑枪骡子兵)和一个骑炮营,用于机动作战。其余各团,则以营、连为单位分驻险要。
另外朔方、安北两军还各有一个要塞炮兵营,以连为单位驻守在宁夏、五原、九原、灵州、东胜、大同、玉林、集宁等八处。其中宁夏、灵州、大同三城是旧有的城堡,而五原、九原、东胜、玉林、集宁都是新建或复建的城堡。
其中五原属于朔方军,位于河套地区黄河的南北两河之间,朔方军在那里建立了营田司和群牧司。
九原城则位于母纳山脚下,也就是后世的包头市一带。朔方军在那里设立了营田司,计划在母纳山和黄河之间开垦屯田。
东胜城则是复建在黄河和黑灰河交汇处原来明初的东胜卫城所在,属于安北军所有。
玉林城也是一座复建的城堡,位于兔毛川北岸,靠近大同镇长城,始建于明初,在明朝中期被放弃,安北军则从大明洪兴九年开始复建玉林城堡。
集宁城则是一座新建的城堡,位于大同镇长城北面的集宁海子附近,安北军从大同九年春季开始在那里筑城。
这几处新建或复建的城堡都是用沙袋、泥土和木材修建起来的“简易棱堡”,不过现在的“简易棱堡”和十来年前刚刚出现的简易棱堡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它们的设计样图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的改进,哪怕只有一个步兵营和一个要塞炮兵连(通常有16门火炮)守御,也不是归化军和草原上的蒙古人能啃得下来的。
此外,黄得功的大宁镇、高杰的北平镇,现在也有了和朔方、安北两镇相同的兵力编制,而且也规划了八座镇城级的城堡。分别是属于北平军的宣府、开平、张家口、盘古镇;属于大宁军的承德、大宁、红山、全宁。
也就是说,负责大明北国安泰的朔方、安北、北平、大宁四镇一共拥有16座镇城和十三万两千人的在籍将士——北方藩军的在籍将士又被分成军户和兵募两种,负责戍守城堡、据点的步军士兵都是军户兵,而四镇拥有的16团骑兵和所有的炮兵、工兵和军司直属,都属于兵募,是随时可以调用的常备军。
四镇常备的数量虽然不多,仅有五万多人,但是因为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强,又是长期在营的职业军队,所以战斗力还是非常靠谱的。对草原上的蒙古人和东北的安东军来说,都构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被福临派去联络归化军的使者,直接给人以“妖言惑众之徒”的名义剁了脑袋......
不过索尼的脑袋是安全的,因为多尼知道自己不容于大明朝廷!
明朝不仅不会放过他这个安东军留后,甚至连已经躺到棺材中的多铎也不放过。
啪的一声,一份从山海关辗转而来的圣旨被多尼丢在了远道而来的索尼跟前。
“看看,看看......明朝皇帝居然,居然要先父入朝听参!人都没了,他都不放过,真是欺人太甚!”
索尼连忙捡起圣旨,展开一看,然后就习惯性的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皇太叔都驾鹤而去了,这旨意应该也不作数了吧?总不能让您把棺材送去南京?”
一旁阿济格道:“当然不算数了......棺材送去南京有什么用?他们还和向一口棺材对质?”
阿济格想了想,又道:“现在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继承安东大都护之职了......”
多尼听了这话,心脏就是一抽。
他阿玛多铎临了给他的遗命就是在朝廷拒绝他继承大都护一职后,在建州城举兵,并且拥立诈死逃亡的大清顺治皇帝福临复辟——多铎当然知道顺治诈死,他已经派出心腹调查过了,发现在顺治死前,索额图、明珠等人早就不知所终,然后是皇后孟古青无故被逐,而且随即也下落不明,最后索尼、苏克萨哈、班布尔善等顺治皇帝的心腹,全都同时失踪......这个不是诈死,什么是诈死?
所以多铎就让儿子在必要的时候把顺治推出来当罪魁祸首!
现在索尼自己送上门来,那可真是遂了多尼的心愿了。
但是多尼也不愿意轻易走出这最后一步......因为他还巴望着朱慈烺可以封他当大都护,只要安东都护府的辖区继续归他统治,他也就不反了。
这事儿本来没什么指望,但是现在......索尼不是送上门来了?




抢救大明朝 第981章 多铎,你就是在装死!(求订阅)
多尼还是很机灵的,心思一转,已经有了主张,于是就咬着牙对索尼说:“朱皇帝欺人太甚,可是我满洲、朝鲜十数万将士又岂会任凭这暴君欺凌?
况且明朝如今四面开衅,北方战蒙古,西北斗罗刹,尚可喜、孔廷训二则又在青海同和硕特汗国开战,西南还有大顺国在和明朝争斗,东南海上又有西班牙舰队,现在朱皇帝还打算跨海攻打日本国,简直穷兵黩武之极!
自古恃其强而滥用其兵者可以持久的,而明朝不过是重症初愈之国,不仅外强中干,而且还有盘踞四川云南的流寇没有铲除,内患未平,就急急忙忙的四处用武,多线开战,实在是自取灭亡之道......如果我满洲勇士再趁机而起,昔日萨尔浒和松锦之役的大胜还是可期的。
不过我不过是大清豫王的世子,身份不显,没有号召满洲、蒙古的威望,即便举起义旗,也不会有太多的忠勇之士追随。如果皇上可以前来满洲,再登大宝,那么散落四方的大清遗忠一定会群起响应,即便不能再入山海关,也能在关外称雄!”
索尼听了多尼的表态,心头好一阵激动,大清这是复兴有望了?
不过他也没完全丧失警惕——他可没告诉多尼、阿济格他们,自己是从五台山清凉寺来的,这可是秘密!
“好!好......”索尼连连点头,“只要世子在关外举兵,皇上一定星夜前来!”
老狐狸!
多尼心里骂了一句。
他要是真的举了兵,还要顺治跑来干什么?顺治就是一面旗号,可以拿来举一举,但是不能拿在手里。一旦拿在手里,那关外就是大明重点攻击的对象了!
“索中堂,”多尼思索着道,“我真要在关外举了兵,明军一定会牢牢封锁道路......现在皇上在哪儿?能过来吗?”
皇上在哪儿是不能说的......不过一旦关外战事再起,顺治的确很难出关了。
索尼细细一想,道:“不如这样吧......等明朝皇帝拒绝封世子为关外之主后,奴才再保着皇上潜出山海关。如何啊?”
索尼到底是当过中堂的,考虑问题就是周到。
他知道多尼只要有关外之王当,多半就不会造反了,说不定还会出卖顺治皇帝......
多尼看着索尼,沉默了半晌,最后还是点点头:“好!一言为定!”他顿了顿,“如果明朝皇帝还把关外满洲之地给我,那么我就暂时不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朱慈烺的穷兵黩武,海内虚耗只是早晚而已,到时候再举大兵,当可一举复辟大清。所以请皇上多多保重,以待来日!
若朱慈烺想要夺了我们满洲的根本之地,那么我也不怕......满洲辽阔,气候寒冷,又有黑龙江、太平洋水师可倚,还有长白山、完达山的险要,明军只要敢来,保管他们有来无回!”
多尼的话都是他爸爸多铎死前告诉他的——勇敢王干别的事不行,打仗还是一把好手!
当然知道关外之战的重点在哪儿?多尼只要照着他的遗命布署,朱皇帝想要在关外速胜是不可能的。
而大明现在的确是多线开战,兵力、财力虽然没有用到极致,但是也不宽裕。如果在地形特别辽阔的关外再开一局,再陷入持久,那可就真有点吃紧了。
“好!”索尼也是一副大受鼓舞的样子,“奴才就预祝王爷旗开得胜了!”
......
“陛下,金王殿下已经在正月初三薨逝了,呜呜......这是王爷的遗表,这是安东都护府留后,金王世子的奏表......”
洪兴十年二月初十,老山宫的皇极殿内来了一个身穿麻衣,头顶白帽,哭哭啼啼的安东军报丧使尚可爱。
尚可爱一边哭着报丧,一边在心里面念阿弥陀佛。他知道自己的差事不好办——给多铎报丧没什么,但是多铎的遗表上推荐多尼为新一任的都护,而多尼则在上给朱皇帝的奏表中自称“安东都护留后”,这可就不对了。
朱慈烺从来没恩准过安东都护府世袭,现在多铎推荐儿子接班,多尼自称留后,就是要达成世袭的目的啊!
而朱皇帝怎么可能容忍安东镇世袭?安东镇太大了,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而人口增长迅速,如果容许世袭,最多二三十年,就得尾大不掉了。
所以朱慈烺一定会利用多铎之死整治安东,起码是一个分而治之......
而朱皇帝一旦决定对安东用兵,尚可爱这个使臣还不得给逮去大牢里面押着?
“哼!”
朱皇帝一声冷哼,尚可爱当下就是一抖,噗通一下就跪了。
“好一个多铎!”朱慈烺历声道,“朕召他入朝他不来,而且还敢诈死!”
什么?
诈死?
这下尚可爱完全愣住了,多铎怎么是诈死?他倒是想诈死来着,可是老天爷不让啊!都死得不能再死了......
“陛下,陛下,金王爷真的死了......”尚可爱赶紧解释,“奴才,臣,臣亲眼所见,死得直挺挺的!而且是久病而亡,安东军上下无人不知,怎么可能是诈死?”
啪的一声,大明皇帝已经拍桌子了,这是帝王之怒啊!
尚可爱当时就给吓出一脑门子的冷汗,整个人都发抖了。
朱慈烺语调阴沉,“尚可爱,你可知道锦衣卫北镇抚司?”
“臣,臣,臣......”尚可爱话都说不出来了。
“哼!”朱慈烺沉着脸色,“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你刚才说的都是谎话!”
是啊,不撒谎你紧张什么?
“臣,臣所言句句属......”
“属什么?”朱慈烺瞪着眼睛,“锦衣卫!锦衣卫安在?”
哪儿有什么锦衣卫啊!
这里是皇极殿,又不是镇抚司,除了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会来,别的锦衣卫都不会来这里的。而且今天是单独召对,现场只有负责记录和拟旨的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以及几个御前侍卫,根本没有负责抓人的锦衣卫缇骑。
不过尚可爱禁不住吓唬,朱慈烺是什么人呢?那可是一代雄主,大清朝那么凶残都被他打没了,尚可爱还敢冒犯龙威?
“陛下,陛下,臣,臣老实交代!”尚可爱连忙改口,“多铎活着,多铎在装死......”
“这还差不多!”朱慈烺点了点头,这就是他从玛丽.曼奇尼那里得来的启发——不能让多铎这个坏人在没有得到正义制裁的情况下舒舒服服的死去!
没有本皇帝的批准,多铎怎么可以死?所以多铎一定是装死......他之所以装死,当然是不想入朝觐见,这样的雕虫小技是瞒不过皇帝的。
朱慈烺拿起已经被人摆到桌面上的多铎的遗表和多尼的奏章,猛地丢在了尚可爱的脚下,“尚可爱,既然你老实交代了,朕就不抓你去锦衣卫镇抚司了......这两本满纸荒唐的奏章你也拿回去!多铎既然没死,朕也不能接受他的遗表,多尼的奏本,朕也不看。你都拿回去,告诉多铎,马上入朝,不得有误!”
什么?还要入朝?怎么入啊?装在棺材里入朝?朝廷这里接收吗?
“陛,陛下......”尚可爱结结巴巴,“您要的金王爷是活的还是死的?”
“混账!”朱慈烺又怒了,“朕当然要活的多铎!你让他赶紧入朝!”




抢救大明朝 第982章 敌人要一个个打(求订阅)
尚可爱来了又走了,来的时候是报丧使,披麻戴孝,哭得跟死了亲爹似的。走的时候麻也不给披了,孝也不能戴了,更不敢哭鼻子了,因为多铎“死而复活”,他这个报丧使也就无丧可报了......
这事儿乍一看荒谬得不行,但是尚可爱冷静下来后,却很快明白了朱皇帝的意图——朱慈烺是想将解决关外问题的时间往后推迟一段时间!
现在大明朝的敌人有点多了,要多线开战,无论是国力、兵力都有点吃紧。所以朱皇帝就只能让敌人们排队挨打,一个个消灭。而关外的大清余孽在那么敌人当中算是比较难对付的,而且眼下还没和大明撕破脸。所以在朱皇帝需要消灭或打败的敌人当中,大清余孽的排名是靠后的。
但是排名靠后,并不等于永远都轮不到。
而朱慈烺之所以用“不承认多铎已死”的借口来推迟关外战争,是因为他要维护自己一直以来言而有信的金字招牌。
因为朱慈烺是守信用的,所以一旦册封多尼为关外之主,就不能随便找个借口撤了他的职,再派兵讨伐——欲加之罪,的确不患无词,但是封建领主和封建官僚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如果朱慈烺失信与多尼,那么其他人会怎么想?哪怕他们面子上依旧恭顺,但是心里面一定会有疙瘩。朱皇帝和下面的官僚和封建军阀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像现在怎么和谐了——现在朱皇帝下面的节度使、大都护、宣慰使、镇守使等等的,不仅没有异心,而且对大明朝廷还非常信任。
除了多铎,其他人只要一道圣旨召唤,就会立即入朝觐见,谁都不会担心有去无回......
这种中央政府和割据势力的和谐关系,对于朱皇帝的庞大帝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太大,不可能全都搞流官,所以皇帝和封臣之间的和睦信任,就决定了帝国可以走多远。
至于削藩问题,朱慈烺也是有安排的,但并不是用阴谋权术去削藩,而是用契约精神来削藩——他和下面大多数的节度使、大都护、宣慰使之间都签了契约,规定了他们的任期和世袭代数。
其中吴三桂的安西镇是世袭罔替——也就是一代一代往下传,大都护都姓吴!
同样由吴三桂领有的河西镇则是终身所领——吴三桂一到点,朝廷就会另行委派节度使。
由唐王朱聿键领有的朔方镇也是一代而终——朱聿键一大把年纪都没有儿子,也就不存在节度使世袭的问题了。
1...321322323324325...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