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在这两拨人的压力下,岛津光久和岛津家的一票重臣们,全都被逼上了绝路!
谁要敢公开提出降伏,一准让人给天诛了......
就在岛津光久努力装出一副无所畏惧模样的时候,鹿儿岛城迎来了江户来客。
来人是岛津光久的女儿岛津吉乃,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不过长得很小,五官非常精致,眼眸很大,睫毛修长,肌肤雪白,看着就跟个瓷娃娃似的——这女孩是光久在江户时和一个花魁生下的私生女,长相随她妈,极为较小可爱。本来已经许配人家,要嫁给大友家(大友义统的后代,俸禄1000石的高家)的继承人,可是因为岛津家被指为朝敌遭到退婚。
因为准备要嫁入大友家,所以岛津吉乃这两年都住在江户的萨摩藩邸当中,在岛津家被指为朝敌后,就和其他的岛津家人和家臣一起被幕府软禁。
不过幕府并没有为难被软禁的岛津家人,一切供应如常,还驳回了岛津纲久的“切腹请求”,之后还让岛津吉乃和几个不值钱的岛津家人返回鹿儿岛城,去向岛津光久报平安。
而且岛津吉乃还带来了因为在长崎受阻,已经返回江户的德川光国的亲笔信。
光国在信中代表将军承诺,只要岛津家愿意降伏,就可以得到转封——幕府可以把备中国高松城和备中国高梁川以东的领地大约十三万石交给岛津家。
十三万石啊!
而且还可以存活下去......
岛津光国当然心动了,他的敌人可不止一个幕府,而是八国联军!打赢的可能微乎其微,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去新西班牙流亡,怎么都不如十三万石的藩主好过吧?
“主公,德川家欺人太甚!”
“主公,岛津家决不能向逆贼德川屈服!”
岛津光久美好的愿望立即就被他的两个好弟弟,伊集院久国和桦山久尚给打碎了!
原来今天和他一起在城中听岛津吉乃讲述江户藩邸状况的还有岛津家一门的祢寝清雄、镰田政胜、伊集院久国、伊势贞昭、桦山久尚等人,这几位虽然都不姓岛津,但都是岛津光久的亲兄弟——光久的爸爸忠恒超级能生,有十四个儿子!
为了安置这些好儿子,他就黑了良心把其中的七个儿子塞给外姓重臣当养子——那些外姓重臣并不是没有儿子(没儿子还有侄子呢),而是被迫给岛津家的儿子当好爸爸的!实际上就是岛津家用养子继承的方式夺取家臣的家业......
而岛津光久的这些拥有几千石家业的好弟弟和好侄子,当然都坚决反对岛津家屈服了......岛津家现在有七十二万五千石的所领,他们几个也就区区几千石,如果领地削减到十三万石,他们怎么办?岂不是只剩下几百上千石家禄了?这几百上千石他们自己一家花用是够了,可他们下面还有家臣呢!
日本的封建是层层封建,所领几千石的高级武士下面都有一堆中低级武士要养活!
如果一下减到几百石,不知道多少人要失去家业,他们这些本来就是被岛津忠恒强行安排下去夺人家业的,现在还要大裁员,还不得让人砍成肉酱?岛津光久身边好歹有一群谱代藩士可以拼死护驾,他们都是空降下去的,身边都是外人,分分秒秒送命!
岛津光久叹了口气,冲自己的女儿挥挥手,示意她告退。
打发了女儿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心腹家老祢寝清雄。
“主公,”祢寝清雄是光久的侄子,当然也反对岛津家降伏,“您不必担心,因为我方也有八国联军!”
“是吗?”岛津光久的眼眸中燃起了一点希望,“哪八国?”
“有西班牙国,神圣罗马国,大顺国、大蒙古国、满洲国、天竺国、罗刹国和我们萨摩藩!”祢寝清雄掰着手指头道,“一样也是八个国!”
“真的吗?”岛津光久一想又觉得不对,“怎么还有满洲国?难道大明的安定都护府准备起兵造反了?那样的话,朝鲜国应该站在咱们一边啊!”
“臣刚刚得到的可靠消息,”祢寝清雄说,“大明安定大都护金多多病重将死,安定大都护一职将会由其长子金多尼继承。而这位金多尼和其父金多多不同,不愿意以安定大都护之名成为大明的内属,而是想当满洲国王,成为大明的外藩......为此金多尼一直和西班牙人保持密切往来,暗中练兵备战,准备在大明拒绝承认满洲国的时候举兵反抗!而大明承认满洲国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
全本
抢救大明朝 第977章 什么?还有东清国!(求订阅)
兴凯湖畔,建州城。
这座正在施工的,以建州为名的大型棱堡是由来自西班牙的工程师在研究了北京攻防战的战例后进行设计的。使用的原材料还是兴凯湖南岸平原上最常见的木料、泥土和就近烧造的红色砖头。
堡垒是洪兴九年春正式开工的,数万名朝鲜劳工在西班牙工程师的指挥下,在满洲兵丁的督促下,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到冬天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城堡的六边形外墙,十二座实心出堡也堆出了一个轮廓,堡垒外围的壕沟也挖掘得差不多了。而在堡垒内部,依着堡垒北面的一堵高墙,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西式楼房,也用最快的速度建成了,现在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而在堡垒周围,大片的森林也被砍伐,超过十万亩肥沃的黑土地已经平整完毕,灌溉的引水渠也已经开始挖掘。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那么多的工程量,当然是多铎的孝子多尼努力督促的结果。而多尼之所以那么着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的父亲多铎在洪兴八年冬天染病,而且病情发展极快,到了今年夏天的时候已经入了膏肓!
为了完成父亲最后的心愿——回到祖先崛起之地重建建州城,也为了在父亲去世后拥有一块抗拒大明天朝的基地。实际执掌安东都护府的多尼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日夜赶工,在靠近昔日建州卫第一座卫城所在的兴凯湖边,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建州城!
而兴凯湖周围,北起完达山,南至双城卫,东起锡霍特山,西至长白山余脉之间的平原,则被多尼看中,成为了他梦想中满洲藩国的龙兴虎卧之地。
多尼虽然想在关外建国称王,但他也不是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真以为自己可以据守辽河平原、辽西走廊、辽东半岛对抗大明天朝——实际上,如果大明天朝真的允许安东都护府占有上述的地盘,他还闹什么满洲国啊?当个都护王爷,稳稳当当的不好吗?
可是随着黄得功的大宁军进驻燕山东北麓和卓索图盟的牧场,开始将喀喇沁蒙古诸部纳入麾下,以及隶属河北省的永平府、蓟州府相继设立。多尼和整个安东满洲集团,都感觉到了压力。
而且在多铎病重之后,被大明朝廷派到汉阳探病的使者还透露了朝廷要在多铎去世后分割安东都护府,设立辽阳省和黑龙江都护府的意图——其中辽阳是直省,将由朝廷直辖。而多铎的子嗣只能领有安东都护府和黑龙江都护府......但是两个大都护不能由一人兼领。
对于交出辽河流域、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多尼和安东满洲集团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早在努尔哈赤执政末期和皇太极执政的初期,明清双方就多次进行过秘密的议和,在这些议和活动中,明朝方面都坚持要求恢复辽东都司的全部辖区。
在当时,明弱金(清)强态势明显,而且在辽东总兵辖区外也没怎么开发,根本没有立国的基础。所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根本不可能同意。
但是现在的明廷之强,早就不是沦为安东都护府的清朝残余势力可以对抗的。而且随着太平洋毛皮、珍珠贸易的开展和黑龙江流域的开发,到了多铎病重期间,安东满洲集团就有了放弃辽东都司去原来的奴尔干都司的地盘上建国的可能。
所以以多尼为首的安东满洲集团的头脑们就有了放弃辽东总兵辖区,然后将安东都护府的剩余部分变成满洲藩国的设想。
在他们看来,这个设想就是早年明清和议中明朝目标的完全实现!
而且满洲藩国依旧是天朝外藩,而非独立之国......
可是没想到,大明朝廷的要价比他们想象中狠得多!
不仅要收回辽东都司辖区,而且还要分割安东都护府的剩余辖区为安东、黑龙江两个都护府......这不就是历史上唐朝削弱强镇的分镇之法吗?
安东都护府如果接受分镇,恐怕再过些年,安东省、黑龙江省都会冒出来了吧?
而为了对抗大明朝廷的分镇要求,多尼就加快了建立满洲藩国的步伐。而为了加强自家的声势,新国家的名称当然也不能叫满洲藩国,那样一听就底气不足啊!
所以考虑再三后,多尼准备用“东清”来为自己所创之国命名,以显示国家乃是大清之后继。
多尼为自己准备的旗号不小,看着好像要和大明一决雌雄,但是他为自己选择的根本之地,却有点躲着大明过日子的意思。不仅放弃了沈阳城,甚至也不在努尔哈赤立国时候的都城赫图阿拉,而是退缩到了永乐年间建州卫初设时候的所在兴凯湖畔,而且还将兴凯湖平原当成了自己的大后方进行建设。
从洪兴九年春开始,就开始伐木造田,兴修水利。而且早在清朝灭亡之前,统治关外的多铎就设法从尼布楚城的罗刹人那里买来了能够适应寒冷气候的黑麦,开始在黑龙江流域、兴凯湖周围和海参崴附近试种,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别看这些地盘气候寒冷,但是土地却异常肥沃,全都是肥得出油的黑土地,一旦找到了耐寒作物,就能有相当让人满意的收成。
所以退居到建州城的多尼,是不愁没有黑面包,不,应该黑面疙瘩吃的!
刚刚在城外视察完几个关内移民开办的种植黑麦的农场,查看了几十个满满当当的粮垛,还吃了一顿黑面疙瘩汤(汤是羊肉汤)的多尼已经在一群满洲骑士的护卫下,飞马进了建州城,一路奔驰到了那栋红色的砖木楼房前。看着楼房红色的外墙,多尼却感觉到了几许凄凉。因为他的父亲多铎在秋天的时候就拖着病体,从朝鲜转移到了建州城——按照多铎的话,就是死也要死在祖宗的地盘上!
多尼心里知道,老爹这么干,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建州建都计划”张声势——兴凯湖畔再好,也不能和辽东、辽西的熟地相比。有多少人肯弃了家园,跟着过来?
多铎养病的楼房内非常安静,都有点像灵堂了,只穿着袜子的朝鲜女仆无声的来回穿行,更增添了几许沉重的气氛。多尼快步的向位于二楼父亲的寝室走去,才上了二楼,就看见鳌拜站在那里叹息。
鳌拜本来在喀尔喀蒙古当鳌拜斯基,但是多铎病重后就派人将他召回——多铎现在急切的想要知道喀尔喀蒙古的战事还能维持多久?
另外,多铎还希望鳌拜能够在自己死后去主持黑龙江流域的局面。
一个兴凯湖,一个黑龙江,就是东清国将来的根本之地了。
“奴才鳌拜给小王爷请安了。”鳌拜看见多尼上楼,连忙行礼。
多尼忙扶他起来,然后就问:“见过老爷子了?”
“见了......”鳌拜道,“今儿王爷气色不错......”
气色是不错是不可能的......多铎也不知得了什么恶疾,几个月里面就瘦得没了人形,而且还这里疼那里疼的,吃什么都不香了。在汉阳的时候就让大明朝、朝鲜国和西班牙人的大夫都瞧了,都说不长久了......能熬过洪兴九年就不错了!
多铎不死没什么,可他一咽气,大明和满洲之间的短暂和平,也就要到头了!
抢救大明朝 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镇之乱?(求订阅)
多铎寝室的门开了,在幽暗的光线下面。年仅43岁的多铎并没躺在床上,而是坐在一张圈椅上,身上穿着件显大的面庞,瘦得皮包骨头的大脸盘子仍然显得威严不可冒犯,关外王者的气度,并没有因为患病而有所衰减。
如果要问老山宫内的大明中兴之主最为忌惮之人是谁?毫无疑问就是眼前这位病入膏肓的多铎了!
多铎虽然输掉了入关之战,但是却保存了实力。他的关外王国仍然拥有两三百万人口,仍然可以随时拉出五六万人的精兵。如果加上依附多铎的科尔沁蒙古和昭乌达蒙古的人马,再加上朝鲜王国的精兵,没准都能拉出十几万大军!
除了军队人数不少,多铎的地盘上还拥有海参崴港、釜山浦港这两个重要的“太平洋贸易港”,而且还出产珍贵的毛皮和珍珠。
白山黑水之间出产的毛皮、东珠通过太平洋航线运去新西班牙,再由新西班牙转运去欧洲,可以为多铎的军队换来产自欧洲大陆的原装火枪、火炮和火药!还能为多铎请来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军事顾问!
所以多铎的军队所拥有的装备、战术和训练水平,甚至比历史同期的大清天兵都要好!
如果历史上清兵遇上现在的关外军团,毫无疑问会被吊起来暴打!
当然了,多铎的关外军团依旧没有实力和朱慈烺的明军新军正面开打——明军新军已经发展到了向火绳枪向燧发枪过渡的阶段(因为现在的火枪还是个手工活儿,所以产量不能和工业化时代相比,所以向燧发枪过渡的时期会比较长),而且还拥有全世界独一份的木托开花弹!
不过多铎手中这支战斗力还算强大的军队加上他的另一张王牌,却能让南京的天子感到非常头疼。
这张王牌就是关外及其辽阔的地域!
现在可没有谁能逼着多铎签订割让外东北的不平等条约!凭着多铎手头这支吸收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先进军事技术的新军,别说罗刹国在西伯利亚那点哥萨克打不赢,就是再从莫斯科调集个两三万“圣诞老人兵”过来,一样是送死。
所以多铎手头的关外之地是包括了外东北和库页岛的,总面积有两百四五十万平方公里!
而且,因为黑龙江水师和太平洋水师的存在,多铎对这两百四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掌握还是非常实在的——驻扎在兴凯湖平原的军队,可以通过乌苏里江或是太平洋水路(鞑靼海),迅速的,大量的调往黑龙江前线。
同样的,黑龙江的军队,包括退到呼伦贝尔草原的科尔沁部蒙古军队,也能利用黑龙江——乌苏里江水运,迅速的向兴凯湖平原或海参崴调动。
而以兴凯湖平原为根本的关外军团,也就有了足够的战略迂回空间。可以很容易的用持久战应付大明朝廷的讨伐。
另外,现在可是小冰河期!关外一入冬就冰天雪地,冷得跟什么似的,来自南方的明军根本适应不了。
所以,多铎的关外军只要守住兴凯湖平原的根本,然后依靠黑龙江方面的支援,怎么都能把战争拖到冬季......
也正因为多铎不容易对付,所以在击败了关内的清王朝后,并没有乘胜追击去关外,而是止步于山海关前。哪怕在多铎进兵朝鲜的时候,也选择了息事宁人,承认了朝鲜的以金代李。
朱慈烺的“姑息”当然不是怕了多铎,而是他需要时间消化灭清之战的胜利果实。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省西部的大片土地需要时间整理和分配,年久失修的黄河大坝需要大修,淤塞的运河河道需要清理,萧条的商业城市需要恢复,北京城堡需要修缮,还有大宁、北平、安北、朔方四镇需要时间打理,另外还要在漠北设立两个蒙古藩国......一大堆的麻烦事儿,全都得真金白银砸出来!
而且为了进新大陆又怼上了西班牙,还入了法国、英国的伙,一起去咬那个自以为是地球之王的腓力四世。
因此就只能把多铎扔在一边了......如果可以让朱皇帝来选择多铎的寿命,他倒是很想让多铎再活个十年八年的。因为多铎不死,安东都护府就没有继承和分拆的问题——都护府是内属藩镇,不是外藩藩国。根据大明的内属之法,除非得到大明的恩准,否则内属藩镇之主是不能久任和世袭的。
而朱慈烺也从来没有同意安东藩镇的首领世袭,只是恩准多铎久任安东——安东藩镇的面积有两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占据着肥沃的东北和外东北,朱慈烺怎么可能容许安东藩和安西藩一样搞世袭?
多铎也不能和吴三桂比啊!吴三桂是吴三妹的二哥,吴家将门是大明第一外戚,还是新军辽系的首领,多铎是什么人?他是大明的敌人!
所以让吴三桂世袭安西对大明的稳定和统一是有利的——安西还那么穷,又靠近天方教统治的中亚。吴家将门在安西的统治是极度依赖中央王朝的,根本没有闹独立的可能性......
安东镇就不一样了,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要是几代人置于中央政权之外,不闹独立才怪了——现在大明的十个大藩镇,安东、北庭、安西、河西、安北、朔方、北平、大宁、金瓯、静海之中,最有可能闹独立的就是安东镇,其次是北庭镇,其余八个镇其实都闹不起来的。
而大明朝廷本身就有分拆北庭镇为准格尔汗国和北庭藩镇的打算,但是对安东镇却没有任何让步的余地。
因此多铎活着,朱慈烺只是忌惮和提防,而多铎一死,朱皇帝就得面对一场让他头疼的藩镇之乱了!
“多尼,鳌拜,你们都坐!”
多尼和鳌拜一块儿进了多铎的寝室,刚才鳌拜就给多铎请过安,多铎则让他在外面等多尼,多尼回来后再一块儿来见——因为多铎现在精力很差,得多养养。
看见多尼和鳌拜行完了礼,都恭恭敬敬的坐在了绣墩,多铎就轻轻一叹,道:“都是天意啊......本来还以为可以替你们遮挡风雨,没想到天要收我了!”
“王爷......”
“阿玛......”
多铎一挥手,阻止了两人的肉麻话,然后接着道:“这些日子我算是想明白了......老天爷不仅要收我多铎,而且也在找朱慈烺的麻烦!
因为我不死,安东都护府的现状就能维持下去!这也是姓朱的最想看到的局面。我不死,战与不战,就握在姓朱的手里。
而我一死,战与不战的主动权,就到了你们手中了!朱慈烺是不能容忍安东镇世袭的......多尼你今年才二十一岁,一旦袭了大都护,那可就长久了!朱慈烺怎么能容忍关外在咱家手头再那几十年?所以他一定会在安东镇继承的问题上发难!
你们要是不服气,那就是一场藩镇之乱!我看现在的大明,最怕的也许就是藩镇之乱了!十大藩镇啊!一个摆不平,剩下的九个都会动割据自雄的心思......他要是一味姑息,将来的大明就是大唐了!而且他现在又在和西班牙打仗,又在蒙古开仗,又想干涉日本国内的乱子,暹罗那边还要去救,忙得很啊!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抢救大明朝 第979章 怎么能放过多铎呢?(求订阅)
“我的陛下,您今天看上去有些忧愁啊!是遇到什么烦心事儿了?”
玛丽.曼奇尼在老山马场见到皱着眉头的朱皇帝从马背上下来的时候,先是拎起裙摆行了个屈膝礼,然后就用关切的语气打听起来了。
她现在是个处在热恋中的少女了,因为她已经爱上那个非常无趣的东方大皇帝了——因为大皇帝是她见过的长得最帅的君王,没有之一!
比朱慈烺长得帅的大有人在,但那些都不是皇帝、国王、大公,甚至连亲王和公爵都不是!也没那么多钱......
近亲结婚这种事情对17世纪欧洲顶级权贵阶层的颜值真的是杀伤力巨大......简直毁掉了几届国王和女王啊!
反正,在玛丽.曼奇尼能够接触到的欧洲顶级权贵之中,没有谁长得比朱慈烺更帅了。
而且这帮顶级权贵的权力和财富,也不能和朱慈烺比......朱慈烺是大明最富啊!
另外,让这位意大利少女喜出望外的是,朱慈烺的年纪还很轻,今年只有28岁,正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年龄。
而且多年节制的生活和体育锻炼,还有来自崇祯上皇的遗传,让朱慈烺拥有了修长而又不失健壮的体魄,再加上他的一脸修剪得非常整洁的大胡子,绝对是17世纪标准的美男子。
17世纪全世界第一号高富帅无疑就是朱慈烺了!
虽然这个高富帅有点无趣,过分严肃,也不喜欢文艺,还有点财迷,还有点凶残......但是这些都不足以阻止玛丽.曼奇尼坠入爱河。
而朱慈烺对于一个十六七岁,长相绝美,充满异国情调的意大利美女,当然也没多少抵抗力了。
坠入爱河是谈不上的,一个手握天下之权十二三年的男人,早就炼出了铁石一样的心肠。但他还是很愿意和玛丽.曼奇内约会,并且假装谈一场恋爱。这件事情让他非常愉快,而且还能放松精神。
不过老山宫这里没有什么适合约会的地方,也就是到马场一块儿骑个马,或者一起去登个山,或者去滁河划个船。
哦,还有个温泉挺不错的,不过朱慈烺和玛丽还没发展那个程度......他们俩就是牵个手,没有别的,真的没有!
“有个老熟人要死了!”朱慈烺说完这话,就把缰绳丢给一个侍卫,然后上前去吻了一下玛丽的脸颊——他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吻玛丽的手,因为皇帝不能轻易弯腰。
被朱慈烺亲了一口的玛丽脸颊一热,然后就露出幸福的笑容,还主动挽着朱慈烺的胳膊。两个人一起向一处打造得非常精致的楼阁走去——玛丽带来的法国厨娘已经在那里为两人准备好了一顿17世纪的法国大餐。两人会在那里共进午餐,然后再一块儿骑马......好像还是挺浪漫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