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陛下所言极是,臣糊涂,臣真的糊涂......”魏藻德的声音又想了起来,“臣有罪,臣只求......”
“停停,你是喝醉了吧?”朱慈烺一抬手,又阻止了魏藻德,“朕说过你有罪吗?朕让人查你了?”
“没有......”
朱慈烺一瞪眼:“那你有什么罪?你就是真有罪,朕也得包庇啊!你是朕所用的第一个宰相,而且一干十三年,怎么能有罪?”
魏藻德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这皇上太好了,自己怎么就一时没忍住当了贪官了呢?
朱慈烺看见魏藻德哭了,连忙开口:“别哭,别哭......还是想想怎么善后吧!首相不能当了,去当巡抚和总督也不合适。魏通州,得给你找个地方去避避风头了。”
魏藻德心想:不当总督不当巡抚......难道当知府?
朱慈烺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要不你替朕出一趟国吧!”
“出国?去哪儿?”魏藻德可怜巴巴看着朱皇帝,心想:还是流放了......就不知道去哪儿?
朱慈烺想了想,“先去日本,日本这次派了德川光国来访......又向咱们提抗议了!还威胁要取消咱们的舰船停靠浦贺港的权力,咱们总得去个够分量的人物解释一下。”
是得好好解释,说不定还得道歉——天朝帝国也不能不讲道理啊!现在大明海军天天打着日本旗在日本国周围海域和打着蒙古海军旗号的西班牙人打水战,这算哪门子事儿?
“陛下放心,臣一定和日本人好好解释。”魏藻德松了口气——日本国不算远,去去就能回来了。
朱慈烺却又给他加价了,“去完日本后再去新大陆逛一圈......在新大陆西北找个地方建立据点,然后就在那里避风头吧!”
这就去太平洋对岸了!
魏藻德傻了。
朱皇帝看他不言语,就知道他已经同意了,接着又道:“在新大陆西北建立据点的花费你来出吧!
所建立的据点就算是朕给你的内藩,藩主就给你家世袭三代。你以后别当通国公了......西洋人管新大陆叫美利坚洲,那么你就当个克难美国公吧!”
以后魏藻德就是明属美利坚总督,克难美国公了!这可名垂青史的好差事!
不过在洪兴九年,这个处置怎么看都是变相流放了!





抢救大明朝 第934章 飞翔吧,河南号(求订阅)
去新大陆探险的事情已经准备了好多年了,早在飞翔号抵达中国的时候,朱皇帝就命令大元帅府的海军司和造船司秘密准备远航的事儿了。
之所以要秘密准备,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新大陆西海岸基本上还在新西班牙的牢牢控制下。对于非西班牙的船只,新西班牙一概报以敌对态度,甚至还会加以击沉——这年头可没什么电报、卫星的,一条帆船在太平洋东岸没了,谁也不能把责任往新西班牙当局头上扣啊!新西班牙当局两手一摊说不知道,谁还能拿神经西班牙怎么样?
如果在大西洋沿岸,倒还有人可以治一治神经西班牙,可是在太平洋这边,就是荷兰人拿他们也没什么招儿。
所以朱皇帝的新大陆计划必须得保密!
除了保密之外,就是建造一艘大型探险战船了!
因为新西班牙当局的敌对立场,小型帆船是不适合充当探险船的,而且航速较慢的中式帆船也不合适。
而从荷兰开来的飞翔号就很适合往太平洋西岸溜达,因为这条船根本不是什么探险船,也不是什么武装商船,而是一艘荷兰海军的战船!在这个时代,荷兰海军才是世界第一啊!
而且这条飞翔号的战斗力搁在欧洲也不算弱,虽然不如西班牙的皇家旗舰号,也不如英格兰的海上君权号,但是八百吨的载重吨也够得上准一流了,四十门火炮的武备也堪称威猛。而这艘飞翔号的航速在当时全欧洲的大中型战舰中可以排得上前三名!
按照飞翔号船长戴维.琼斯的话说,跑得比飞翔号快的战舰,一定打不过飞翔号。而火力比飞翔号强的战舰,一定追不上飞翔号......
另外,这艘战船是为了高海况的北大西洋设计的,所以非常坚固,能够在狂风暴雨中航行,所以也很适合充当跨越太平洋的探险船。
不过朱皇帝并没有马上让飞翔号投入太平洋上的探险,而是让造船司的大匠在荷兰请来的洋匠帮助下,对飞翔号进行仿造。
因为纪坤和李少游买了飞翔号的全套图纸,所以仿造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到洪兴七年的时候,飞翔号的仿造品,载重八百吨的河南号战舰终于完成了适航交付给了大明海军。
而在河南号交付并且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它的原版飞翔号则一直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成为了打着蒙古旗号的西班牙海军远东舰队的劲敌。
虽然西班牙海军在所有方面都比正宗的大明海军要强大,但是飞翔号上挑大梁的都是荷兰人,而且还在荷兰海军历练过,他们的水准明显高过西班牙同行。
而且飞翔号本身的战斗力也要强于西班牙人在远东的任何一条战舰。所以在这几年的海上交锋中,飞翔号就成为了大明海军的顶梁柱,前前后后击沉或俘虏了至少三条西班牙人的中小型号的盖伦船。
而它姊妹舰河南号在完工后却一直都没有正式露面,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
这条船并不是在南京或上海的船厂建造的,而是在保密程度极高的福建石井船厂(这是郑家拥有的船厂,同时也是大明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船厂)建造的。交付后,就一直由曾经担任过飞翔号大副的海军学堂一期毕业的陈上川指挥,挂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在南中国海一带活动。
直到洪兴九年的四月,才秘密驶入了大明海军东洋舰队的母港定海军港待命。
当河南号抵达定海的消息传到南京,已经将首辅职位交给了路振飞的魏藻德就和海军司使郑建功一起,被召到了朱皇帝所在的老山宫。
两人抵达老山宫的皇极殿时,朱慈烺正在和内阁开会。今天朱皇帝要同内阁讨论的是发放北国土地证和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事儿。
根据史可法和已经到任的沈廷扬遣使送来的奏章,目前可以确定的北国没官和无主农田约有一亿亩。另外还有价值比较高的林场、草场、煤矿、铁矿等资产,也可以折算成土地证——也就是将这些“国有资产”证券化,然后发放给有功的将士和追随朱皇帝南下的义民(义民都是登记在册的),再通过市场进行合理的配置,顺便把证券市场也鼓捣出来......
这么一大摊子事儿如果成了,那么北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就算上了康庄大道了!
资本主义这档子事儿,在朱慈烺看来,无非就是让资本来为生产力负责——如果农场亏了,你们这些资本家就哭去吧!后世天朝的社会主义改革初期不也拿“为自己干活”来给工人农民鼓劲儿?工人农民是为自己干活,资本家是为自己经营,朱慈烺是为自己当皇帝,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啦!
为自己当皇帝的朱慈烺永远都是干劲十足的,内阁会议一完事儿,就借着吃午饭的时候继续召见魏藻德和郑建功。
即将成为华夏开拓新大陆第一人的魏大航海家现在看上去非常萎靡,人也老了不少,才四十多岁的年纪都有白胡子了。
郑建功看上去也不开心——他为了新大陆远航忙活多少年了!事到临头居然让魏藻德给抢了个现成,这事儿太闹心了。
“坐,都坐下吧......”朱皇帝笑着冲两人招了招手。
“谢陛下!”
“臣谢坐!”
两人都不和朱皇帝客气,大模大样的就坐了。
朱慈烺笑着吩咐左右,“加两双碗筷!”他又对魏藻德和郑建功说,“一起吃点吧。”
他顿了顿,“河南号什么时候可以出发?安排了几艘随行的武装商船?准备带多少物资?”
“陛下,”郑建功道,“河南号随时可以出发。不过这条船是咱们的底牌,不能轻易示人,臣建议通州侯先乘坐飞翔号去日本的浦贺港。等完成在日本国的使命,再换成河南号东行。”
“东行有风险吗?”朱慈烺一副关爱臣下的表情,“可不能让通州侯有一点闪失。”
“陛下,海上之事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郑建功笑道,“如果陛下不放心,臣可以代通州侯走一遭。”
朱慈烺笑着摆摆手:“厦门伯等下回吧......朕还知道和好去处,下回安排厦门伯去。不过要去那里,先得在新大陆打个钉子!”
安排给郑建功的好去处是澳大利亚!
探索澳洲的计划也在推进当中,不过这事儿的难度不小,得先搞定美洲——去澳洲得经过美洲!听着很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这么搞笑。
这个路线和海上的风向、洋流有关。想要从东亚去澳洲的东海岸湿润地区,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路线是走日本暖流和太平洋暖流到北美西海岸附近,再转向南方借助加利福尼亚寒流南下,然后再走北赤道暖流西进——当然不能一路西进,否则就回到菲律宾附近了,而是要在西进一段时间后利用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南下进入赤道逆流,再往东漂流,寻找可以利用南下的海风。
因为赤道逆流正处于赤道无风带,所以乘风南下有点难度,但也不是等不着,就算等不着也可以漂回美洲。因为赤道逆流在南美洲沿海附近会向南转向,就能帮助航船驶出无风区,之后就能借助秘鲁寒流再次西行,再借助南赤道暖流西行,就能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了......




抢救大明朝 第935章 明西必有一战(求订阅)
“陛下,早先荷兰人没有绕道新大陆,也到达过南方大陆,咱们或许可以先找找看,等发现了合适的殖民地点,再找寻最好的航线。”
郑建功也参与了探索南方大陆的准备工作,他现在是海军司使嘛,相当于海军参谋长,海军的事情都有他一份儿,所以他知道可以通过赤道无风带抵达南方大陆。因为早在1605年荷兰航海家威廉.简士就从爪哇岛出发,沿着新几内亚南部沿海航行,最后横渡托雷斯海峡,在南方大陆的北部登陆,并且将南方大陆命名为新荷兰。
在1642年——1644年之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长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又奉命对南方大陆进行了考察。不过他并没有走赤道无风带去南方大陆的北部,而是在印度洋上绕了一圈,找到西风漂流带,然后再一路向东。在离开爪哇三个月后,为了要躲避寒流而改变航向相北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稍后又发现了新西兰、汤加、斐济诸岛。但是他并没有发现真正的南方大陆,也就是澳大利亚。
因为塔斯曼发现的岛屿都很难抵达,而且看着也没什么特产,所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去占领和开发。
而这位塔斯曼本人现在就在上海,他在1653年从东印度公司退休,稍后就接受了郑建功的邀请,出任了上海水师学堂的副堂长,任职至今。
由于东印度公司对塔斯马尼亚岛(当时叫范.迪门地)、新西兰、汤加等地毫无兴趣,所以塔斯曼并没有隐瞒他在1642年——1644年之间的发现。而且他也参与了大明的南方大陆探索计划。
在最初的方案中,走印度洋,然后找到西风漂流带向东航行一段时间后向北,也就是复制塔斯曼在1642年——1644年间所走的路线是首选。但是这个方案却被朱慈烺给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方案必须从荷兰人牢牢掌握的海域和岛屿间通过。
除非大明可以拿下爪哇岛和马六甲,否则根本无法实行。
而在这之后,塔斯曼又提出了从葡萄牙人控制的帝汶岛出发,通过赤道无风带向南航行,寻找南方大陆的计划。也就是复制威廉.简士的路线。
但是这个方案也被朱皇帝给否了。因为走无风带航行速度太慢,而且这一带的洋流是向西的,探索船必须走微风加逆流的路线,虽然沿途有许多岛屿方便补给,但是速度还是太慢,很难通过这条路线抵达富饶的澳洲东海岸。
即便强行抵达,后续的移民也很难跟进。因为这条路线还是从荷兰人的眼皮底下过了,而且还要经过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成摇钱树的香料群岛......当然,最主要的困难还是航速太慢了!
探索船不怕慢,因为船上的人员少,相对补给品就多了,可以坚持的时间很长。而移民船或商船就不行了,船员多、货物多,补给品相对就少,可以在海上维持的时间也就短了。
如果要多装补给少带人少拉货,那么移民的成本又太高——澳大利亚的好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现在不过17世纪,哪儿能为300年后的利益不惜一切投资?所以殖民澳大利亚也得考虑成本问题。
而且一旦大明的探索船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并且开始向那里殖民,欧洲人也有可能会跟进!
由于欧洲人掌控着印度洋——西风漂流带航线,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向澳大利亚东海岸输送移民,所以大明在澳洲的高成本殖民很可能会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朱慈烺虽然早就想得到澳洲,但并没有急于出手投资,而是在耐心等待开辟太平洋航道的机会。
因为他知道,只有太平洋航线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是有可能被大明掌握的。目前掌控太平洋航线的不过是已经没落的西班牙,大明还是有可能打败太平洋上的西班牙海军的。
而要走印度洋和西风漂流带,那就得挑战强大的荷兰海军和英国海军了,这是没有胜算的!
“不要走荷兰人走过的路,”朱慈烺再一次否决了郑建功的提议,“西班牙人的海图上已经标明了东行的赤道逆流和西行的南赤道洋流,应该是可行的。咱们在新大陆西岸站稳脚跟后,就试着探索一下。如果简士船长在1606年的发现属实,我们一定会有所发现。如果不行,就去寻找塔斯曼船长在1645年发现的纽西兰岛。那座岛上既然有许多强悍的土著,没准有些价值,有可能就拿下来。”
朱皇帝又笑着对一脸忧郁的魏藻德道:“通州侯,你不要担心,朕不会让你久留新大陆的。你如果实在害怕,就在日本的浦贺港呆着,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和日本方面接洽,并负责向东探索的供应。等到河南号携带的探险队在新大陆站稳了脚跟,你再跟随第二批殖民船队进入新大陆,建立美洲都护府。等美洲都护府建成后,就由令郎忠成继任,你再以大明钦差特使的名义,借道新西班牙去访欧洲,最后再东返大明......这可就是环球旅行了!
通州侯如能完成这样的壮举,谁还会在意那几十万两家财如何而来的?到时候朕又可以重用你,让你再任首辅了!”
还能再当首辅?
魏藻德听见朱慈烺的承诺,眼睛都亮了,整个人看着就精神了不少,马上就起身向朱大皇帝拜了拜,“陛下大恩,臣永世难忘,臣此行必不辱使命!”
“坐,坐!”朱慈烺向他招招手,“有通州侯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朕素来言出必行,到时候一定再让你当首辅!”
替代魏藻德出任首辅的路振飞年纪太大,都六十六了,身体也不好,而且也没魏藻德那么乖巧,所以朱大皇帝用得很不舒服,已经有点想念“赛诸葛”魏藻德了。
“陛下,”郑建功再开口的时候已经有点忧心忡忡了,“西班牙人素来将新大陆西海岸看成自家的禁脔,如果咱们真的在新大陆西北设立了都护府,只怕会引发两国之间的大战啊!
现在西班牙人在日本列岛周围和咱们的交锋,归根结底也是为了阻止咱们东行越过太平洋。
如果咱们真的上了新大陆,那么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能不能赢?”朱慈烺问。
“这个......”郑建功沉吟着说,“陆地上臣不敢说,但是在海上,优势还是在西班牙一边的!他们有不少一千吨级的大盖伦,咱们的八百吨战船是打不过的!而且,咱们的海军官兵还是差了一些。”
“打不赢吗?”朱慈烺眉头一拧。
在得到了鳌拜送来的西班牙人的海图后,朱慈烺已经知道西班牙人的美洲帝国在西北角上缺了一大块。新西班牙的北部边境大致就是后世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的分界线一带。新西班牙以北现在都是无主之地!
估计大明军队上去建好了城堡、港口、农场,西班牙国王都不一定知道!
而且经过十几年明清战争锤炼的明军,现在已经很会堆棱堡了,火炮技术也突飞猛进,还有了相当可靠的开花弹,应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北美西北部的基地。
所以朱皇帝不想再拖,而是想尽快在北美西北部打个钉子进去!
只要钉子打进去了,他相信西班牙人是拔不掉的。如果这事儿一直拖着,就怕西班牙人先下手,把美洲西北部的缺口堵上......




抢救大明朝 第936章 小日本,还是跟着大明混吧!(求订阅)
“陛下,”郑建功思索着说,“臣以为明西两国在海上交锋的重心,依旧是日本国沿海而非南方之菲律宾沿海。所以日本国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能拥有极大的优势!
日本,将是明西之战胜负的关键!”
“不能攻占菲律宾吗?”朱慈烺追问,“苏禄国一直都想投靠天朝,有苏禄国提供后勤,咱们的大军应该能上吕宋岛,围攻圣地亚哥堡垒也不是什么问题......北京可比圣地亚哥堡垒难打多了!”
打棱堡就是道数学题,况且朱皇帝现在还有了可靠的开花弹,所以圣地亚哥堡不是问题了。
“陆军能不能打下圣地亚哥堡垒臣不好说,但就算打下了圣地亚哥堡垒,把西班牙人赶出了菲律宾,他们就会放开了让咱们去新大陆?”郑建功顿了顿,摇摇头自答道,“臣以为这是不可能的!”
是啊!现在的矛盾不是菲律宾,而是新大陆!
现在神经西班牙麻烦一大堆,在欧洲那边还和法兰西、葡萄牙在交战,打得难解难分,怎么可能为了个破菲律宾和天朝帝国死战?
如果大明真打下了圣地亚哥堡垒,西班牙多半也就放弃了。
而朱慈烺也不是那种头脑发热的天朝帝王,同样不会为了半个菲律宾(苏禄国并没有灭亡,所以西班牙只有半个菲律宾)去和西班牙帝国打一场大战。
“半个菲律宾”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而且西班牙的衰退不过是时间问题,半个菲律宾一直在那儿,又不会长脚跑了,朱皇帝根本不着急,让西班牙人多开发个三四十年的有什么不好?
但是事关新大陆和澳洲,朱皇帝和西班牙的腓力四世谁都不可能退让,所以菲律宾在这场战争中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朱慈烺不会因为夺取了菲律宾就放弃新大陆,腓力四世更不会因为丢了菲律宾就放明军进入新大陆。
“厦门侯,”魏藻德问,“西班牙人难道不能在新大陆沿海设防?”
“防不住的。”郑建功摇摇头,“西班牙人在新大陆的力量也比较有限,而且从他们的本土到新大陆西北实在太远。而且从海图上看,又新大陆南端北上,一过赤道就是逆风逆流,所以很难沿着海岸线抵达新大陆西北角。也许他们沿着新大陆西海岸北上所需要的时间,比走太平上绕一圈更久。”
风帆时代走海路得看风向和洋流,风向、洋流都顺了,一个小时能走十个八个海里,一天就是二百几十海里,一万海里最多俩月也到了。
可要是逆风逆流可就慢了......虽然大航海时代的帆船一般都有逆风航行的能力,通过改变船帆的角度和走之字形航线,帆船也可以逆风航行。但是逆风航行走得慢啊,顺风一天两三百海里,逆风最多几十海里......如果遇上无风和逆流(在赤道无风带航行),那就只能用桨划水了。
所以西班牙人在发现了“黑潮”(日本暖流)和太平洋暖流后,就放弃了走赤道逆流返回新大陆的航线,转而走日本沿海兜大圈子了,哪怕日本人闭关锁国,不让西班牙人的船只进港贸易,西班牙人也没改变航线。
从这一点,就能想象出日本国在未来明西战争中的重要性了!
郑建功又言道:“如果咱们的舰船可以从日本出发顺风东行,过太平洋不过一万多里,且是笔直向东的航线,少则一个月,多则五十日,就能走完了。据说这条线路风向、洋流都很顺,风浪也不算大,用大鸟船应该也能走个单程......现在万石鸟船的造价不过一万两,有个四五十船员就能操纵了。哪怕一条船只走一个单程,船员返回时乘坐河南号这样的盖伦船,一石货物从日本运到新大陆的成本也就在二三两之间,加上上海到日本的费用,估计也超不过四两。
这是非常之低的花销,这就是咱们的胜算!”
郑建功这个“海军参谋长”从根本上说,也是个奸商,所以没打仗先算账。
明西太平洋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他看来就是比运输成本!就看双方将军队、装备、补给物资、移民运到北美西北角战场的成本。
如果大明运一石货物去新大陆西北的成本仅仅是四五两白银,那么这一战就有的打了。
哪怕西班牙人的千吨级盖伦战船来了太平洋,大明也有一定的成算。
因为这种千吨级战舰用于海上破交的效率并不高,开得不快,本身的数量也不多,根本无法切断日本——新大陆的海上补给线,最多就提升一些明朝的运输成本。
但绝对不可能让成本涨到大明无法承担的地步!
大明一旦在北美新大陆西北角站稳了脚跟,修筑了棱堡,开垦了农庄,设置了都护府,发现了美洲貂......那么西班牙人就只能劳师远征,派出他们的陆军去进攻了。
1...30630730830931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