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鳌拜的哥哥瓜尔佳.卓布泰也能讲一口流利的蒙古话,马上就接过话题,也开始忽悠:“蒙古满洲本来就是一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中原的好像处,咱们一块儿均分共享!”

    “这可真是太好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汗万岁!”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哲里木盟的首领,也是顺治的岳父,布木布泰的兄长,当然得提顺治当托了。

    反正到了中州,顺治皇帝也不会科尔沁的勇士去当明军黑枪靶子的......

    顺治点点头:“你们都跟着朕,一起去中原发财吧!”

    “大汗万岁!”

    “愿为大汗之先锋!”

    “大汗,大汗......”

    一群蒙古王公全都欢呼了起来了!

    ......

    老山,燕山宫。朱大皇帝这个时候正在一间被布置成作战室的大屋子里,和一群将军还有军事顾问们商量中州战局的事儿。

    黄小宝走了进来,给朱慈烺递上了一份朔方进奏院送来的急报。

    朱皇帝打开奏报一看就愣了愣,然后笑了起来:“顺治去了河套草原......他这是铁了心要当蒙古大汗了”

    “陛下,”军师李岩笑着道,“他要真的肯去草原上称王称霸也好,要是虚晃一枪想麻痹咱们也没什么......反正咱们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肯定能在顺治从草原上回来以前拿下清军的河南大营!”

    朱慈烺点点头:“好!那咱们就选个吉日,去接收建宁公主的嫁妆吧!”

    和上一回北伐一样,这一次朱慈烺还是要御驾亲征,北伐中原......当然了,还得带上一个法兰西的孔代王爷!




第821章 多铎稳坐钓鱼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小皇帝准备把蒙古人拉去中原了”多铎低声问了一句身边的人,大家都默默点头。虽然没有人笑出声,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表情。

    多铎把眼光转向了绰尔济,他是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父亲是蒙古科尔沁兀鲁特部的贝勒明安。万历二十一年的九部联军之战就有绰尔济的父亲明安的份,当时明安是九部之一,在九部联军之战中惨败,后来就倒向了努尔哈赤,还把女儿献给了努尔哈赤当了侧福晋。这个明安在顺治初年去世,留下了几个儿子都是八旗蒙古里面的大人物。

    在碣石山大战中,明安的几个儿子两头下注,绰尔济投了多铎,绰尔济的弟弟纳穆生格则跟着阿济格打酱油。

    因为观望投机抱大腿的水平一流,所以纳穆生格在战后也没挨什么处分,而是被顺治重用,当了内大臣兼怯薛营统领。

    而绰尔济则跟着多铎,也身居要职,管辖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等东蒙古三盟招募来的蒙古骑兵——在碣石山大战后,多铎已经发现枪骑兵好用了,所以就开始扩张枪骑兵的数目。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东蒙古三盟招募勇士进行训练了。

    由于和纳穆生格还有科尔沁部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所以绰尔济很清楚河套战场上的情况。

    现在看到了多铎的目光,就笑道:“皇上果如皇太叔所料,见到齐集河套的蒙古骑兵就动了将他们用于中原的心思。再加上河套之战打得不顺,所以上上下下都起了转用兵力于中原的心思。”

    “河套之战打过了”多铎一愣。

    他也算是消息灵通的,却一点不知道河套发生了大战。

    “没有大打,就是小打小闹。”绰尔济说,“朔方镇的明军骑兵学了咱们前锋营的办法,把火枪和骑兵凑在一起,而且还会打埋伏打黑枪,打得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和喀尔喀三汗王的勇士损失惨重。”

    “打埋伏打黑枪”多铎的眉头皱了起来,他这个级别的军事家,而且又玩了那么久的火枪骑兵,当然已经意识到火枪加上骑兵是有许多种玩法的!

    而且他也推演出了火枪加上骑兵的玩法,对大清和满洲是极为不利的!

    因为满洲骑兵的那点本事,什么骑马射箭,下马射箭、下马肉搏的,在“一支可以高速运动”的火枪面前,都没有什么大用。

    当然了,大清的前锋营骑兵在堂堂之阵中还是可以击溃明军的火枪骑兵的......可问题是,除了两军对圆打阵战,散在广阔战场上游动的骑兵是很少会堂堂正正对决的。游骑嘛,当然是游击的!

    虽然清军前锋营骑兵也有火枪,也会埋伏、奇袭、游击这些招数,可问题是他们玩这些阴招的本事不会比汉人更高。

    一个珍奇动物一样宝贵的满洲勇士如果没有什么可以压倒数量多到以千万计的汉人战士的真本事,只好靠火枪对射加上大家都能玩的阴招......后果不堪设想啊!

    心里面什么都清楚,但是多铎的面子上还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

    “好啊!一切都在预料当中,也都在掌握当中!”多铎笑着,“中州之战我方利于速,而明朝利于久......若无河南、河北大营的掘河之危,朱慈烺必然和咱们打持久战。只要拖延数年,我军将士在前线无所得,家中的土地又无人耕,必然会耗尽资产,一无所有,自然也不可能负担兵役。到时候就要不败而败了!笔趣阁k

    幸好小皇帝还是肯听人劝了,立黄河南北而营以逼迫朱慈烺打速决之战。现在又诓骗了数万蒙古勇士去扫荡中原......如此必然能让明军进退皆难,不得不冒险长驱而进,以求速决。这就是松锦大战的局面啊!”

    “皇太叔,”多铎麾下的头号大将尼堪问,“咱们要准备出兵吗”

    “当然!”多铎笑道,“秋后点集八万大军,准备再定中州之鼎!”

    ......

    徐州城现在已经是一个兵山兵海的城市了,早在五年前朱慈烺和大清朝订停战之约的时候,这里就被预定为将来北伐的本据之城了。

    选徐州为本据,当然是为了方便沿着黄河水到西进了。现在的黄河说实话并不适合航运,春夏水急,容易泛滥(大明境内的河段不大会泛滥,但是清朝境内的河道很烂),秋季水浅,大船无法通航。而且险滩、浅滩很多,一不留神就会翻船。

    但是内陆作战的情况下,有一条水道可以运输粮草辎重,总比没有河道完全靠骡马拖拽要强啊!

    现在运河的淮北段已经无法通航了(运河的淮南、江南段则维护的极好,每年还能赚到大量的通行费),所以朱皇帝也就只能尽可能利用黄河了。

    而要利用黄河展开水运,当然就得用好徐州这个交通枢纽了。虽然徐州和淮河直接已经没有运河连接了,但是真正需要用到陆路运输的也就是洪泽湖到宿迁骆马湖之间不足100里的路段。为了加强运输的效率,朱皇帝命人扩建了道路,还用条石铺路,还从上海沈车采购了许多可以用四匹驴骡拖拽的四轮马车,还在徐州修建了大量的仓库,以存放和平时期陆续运抵的物资。

    除了在徐州境内修建道路、仓库,大量的军营、码头、船厂和一座能够铸造和修理大炮的兵工厂,也在过去的几年间陆续建设起来。

    为了能让徐州负担起重任,并且自身不受黄河的威胁,朱慈烺还在徐州城池和黄河大坝上下了血本。

    另外,朱慈烺还下令海军司和造船司在徐州建立了一所黄河造船厂,设计和建造了一批可以在黄河上航行的小型沙船,并且组建了黄河水师!

    五年的备战,不计其数的投入,现在终于到了万事俱备,只欠出兵的时候了。

    从洪兴六年夏开始,明军的野战部队——模范新军,就开始以团为单位,从四面八方向徐州开进而来了。

    模范新军步兵的编制,五年来并没发生太大的变化,绝大部分的步兵团还在沿用莫里斯方阵战术,所装备的武器还是长枪和洪兴三年式火绳枪,只有极少数的部队得到了刚刚定型并且开始大量生产的洪兴六年式燧发枪——装备洪兴六年式燧发枪的部队只有一个团,这个团取消了长枪兵的编制,采取了全火枪的配置!

    在编制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模范新军步兵团的数量倒是大大增加了,达到了150个之多,在满员(2500人)的情况下,模范新军的野战步兵人数就能达到37.5万之多!

    新军骑兵的人数,也在过去的五年内大大增加了。在和平情况下,明军新军的骑兵是营为基础编制的(也有骑兵团,数量不多),由于西北战马的大量引入和火枪骑兵的出现,使得明军骑兵的规模终于得以大幅度扩张,现在终于达到了50个营(包括骑马步兵),总兵力达到了两万几千,装备的马匹和骡子总共超过了五万头!

    这等规模的骑兵(骑马步兵)虽然不能和清军骑兵相比数量,但是八旗老满洲又何尝敢和明军比人多呢



第822章 十年北伐三步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在大明洪兴六年九月初,朱慈烺已经带着一精简的“小朝廷”和一个“参谋部”抵达了徐州城外的运龙山行宫。这里的主人是高杰,相当不错的一座园子,地势也很高,根本不怕水淹......如果黄河真的会在未来几个会内失去控制的话!

    现在他正在接见史可法、高杰、黄得功、李成栋等四人。这四位现在可都本事见涨了!朱慈烺的崛起给了他们更多的历练机会,而孔代亲王的到来,也让他们有机会通过研究三十年战争中的诸多战例,彻底掌握“火枪方阵”时代的战役组织方法。

    如果现在要摆开来打,他们四可不会再怕什么鞑子了!

    哪怕勇敢王来了,只要兵力相差不太多,他们也有信心击败对手——其实也不用击败,打几个平局就能把多铎手里的老满洲消耗干净了。

    另外,史可法早就不是藩镇了,手头的“曲阜军”已经被改编成了大明新军。他自己则当了好几年的山东、辽东总督,开府登州。

    而高杰、黄得功、李成栋等三人虽然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是他们的军队也都“标准化”了。

    其中高杰的徐海军被改编成了8个步兵团、2个骑兵营和2个野战炮兵连,步兵团都是“莫里斯化”的团队,而骑兵营则是“黑枪骑兵”。炮兵连的装备3磅炮,2个连总共装备12门3磅火炮。

    黄得功所部的淮北军编制和徐海军完全一样,也是8团2营2连的步、骑、炮合成部队。

    李成栋的军队被调去了辽东半岛,守着旅顺,他本人也得了个辽东节度使的官职。不过他这个节度使并不是割据一方的藩主,仅仅是辽东旅顺的军政长官而已。手中掌握的兵力也有限,还没有高杰、黄得功的兵马多,总共就是4团2连——4个步兵团加2个炮兵连,一万出头的兵力,也没有骑兵,因为根本没有“用马之地”。万余辽东兵的任务就是守着金州长墙罢了,所以辽东军的步兵团是全火枪部队,没有装备长枪。

    他们拥有放炮的壁垒,几丈宽的壕沟,还有可以独立坚守的城堡(在壁垒沿线),而且驻守的防线也没多宽,自然就不需要考虑野战的问题了......

    “清军这几年的变化也不小了,因为碣石山大战和内部的分裂,老满洲凋零的厉害,正绿旗的力量也在衰退。倒是关外新满洲在蒸蒸日上,不过新满洲还是不能和老满洲相比。新满洲主力是步兵,不过是火枪加上长枪、刀牌......还没达到早期西班牙方阵的水平,根本打不过咱们的。在欧洲那边的三十年战争之中,步兵间的交战,通常情况就是靠火力决出,火枪的数量越多,赢面就越大。所以多铎可以倚仗的,还是骑兵和堡垒。

    呵呵,昔日咱们靠筑城建堡守辽东,如今多铎得靠城堡保全自己的家国了......不过咱们只要有决心打下去,以关外新满洲的兵农合一之法终究是会被拖垮的!”

    正在分析形势的是军师李岩。

    朱慈烺的这次北伐,是兵分三路的!

    主力一路当然是他自己指挥的徐州大军了,将会沿黄河向西推进,目标是收复归德府和开封府。

    西路军是湖北、河南总督吴三辅在指挥,他的任务是切断河南府、开封府之间的联络,同时夺取河南府的外围,孤立洛阳,最终迫使洛阳清军北撤。

    东路军就是史可法这个辽东、山东总督主持了。任务有两个,一是牵制关外的新满洲军;二是夺取东昌府、济北府、兖州府的失地,收复山东全境。

    朱慈烺在军师府的帮助下,定了一个10年灭清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又被拆分成了几个阶段计划加以贯彻。

    其中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收复、消化山东全境和河南大部——根据计划,朱慈烺的军队将用一年半时间,也就是到明年年底彻底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不仅要收复,而且还要完成初步的消化。

    而第二阶段目标,则是收复不包括大同、宣府在内的关内和长城以南地盘——也就是要收复北京、太原两大堡垒!

    这一阶段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电子书屋

    可不能把自己当成英法联军,把顺治年的大清当咸丰年的大清......

    第三阶段的目标,则是关外和蒙古的辽阔地盘!

    没有个五六年的,怎么可能收复那么大的地盘,走一圈一年都不一定够!

    “史军门,”朱慈烺接过了话题,对史可法说,“你现在也是宿将了,山东、辽东之事,就全权委托给你了!徐海、淮北、辽东三军,还有驻防山东、辽东的新军四个师以及北洋水师,都交给辽东、山东总督衙门节制了!”

    朱皇帝交给史可法的军队并不算多,总数不到12万人,但是战斗力堪称强悍!

    朱慈烺目光灼灼,看着史可法、高杰、黄得功、李成栋,“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

    史可法早就有了成算,道:“放心,现在山东方面只有聊城和德州是坚城,其中德州又是北直隶门户,欲取之就有可能引发决战。

    臣的想法是先佯攻德州,引东虏主力东来,然后后退至大清河以南,寻求决战的机会。”

    朱慈烺轻轻点头,史可法的计划看似简单,但是却能极大的迷惑清军,有力的策应朱慈烺的中路军进军河南大营——掘黄河只可能在南岸掘,掘北岸是淹没自己,所以只要拿下或包围河南大营,黄河的危机就解除了。

    他又望着高杰、黄得功、李成栋。

    高杰笑道:“臣没什么意见......攻城稍微难一些,臣等没有巨炮,但是野战是有把握的!不算辽东军,咱们在山东方面就有16个步兵团、6个骑兵营和8个炮兵连,万无一失了!”

    黄得功也道:“对,万无一失!”

    李成栋则说:“金州长墙,也万无一失......东虏要想打破,就得死伤个三万五万的!”

    朱慈烺笑了笑:“既然如此,就由山东方面先动手吧!朕就先向聊城派出军使吧......告诉那个老牛吃嫩草的范文程,朕在南京为他准备了公府。他如果肯归顺大明,当不失郡公之位。如果冥顽不灵,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朱慈烺不是那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君,他还是愿意给点好处,收买一下鞑虏上层,换一个兵不血刃的。

    不过他能给的正绿旗定南王这一系的,也就是一个郡公,几个侯爵、伯爵......其他人那就对不起了!

    要是人人都能保住自己原来的利益,那么朱皇帝还北伐干什么
1...260261262263264...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