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惨了,惨了......
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宗义真听着两个蒙古魔头说话,精神都快崩溃了,现在听见要“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了,再也忍不住了,就用流利的汉语嚷嚷起来了。
“冤枉啊!我的,不是倭寇的干活!我的,大大的好人,不是倭寇......我的是朝鲜王的藩臣啊!”
鳌拜和尚可爱互相看了看,都笑了起来,他们俩在演戏呢!
他们是带着曾经来过对马岛的朝鲜外交官一起来的,还不知道对马宗家是干什么的
尚可爱笑道:“你既然是好人,那你就说说侵略朝鲜国的日本国联合舰队是怎么回事吧可别说不知道啊!本官和鳌大帅不是傻子,没那么好糊弄的!”
宗义真心里面那个苦啊,看来还得挨揍......
......
尚可爱就是打死宗义真,他也是交待不出什么的,因为他压根不知道啊!不过他的家老佐须盛家,却在对马府中城沦陷的次日到了巨济岛的玉浦港。
但是佐须盛家并没有在日本国联合舰队的老营母港中见到一个人日本人......杂贺普他们这个时候并不在玉浦港,而是去巨济岛的其他地方讨伐“山贼”,其实就是反抗倭寇殖民统治的朝鲜人去了。
而佐须盛家见到的玉浦港,已经被建设成了一座从海上和陆地都很难攻破的要塞了。
在玉浦港的入口处,两个“看门”的半岛上已经用沙袋和木桩垒起了两座炮台,分别以“南炮台”、“北炮台”命名,两座炮台上各安放了16门12磅青铜长炮。两个半岛之间的水面,还有铁索船加以封堵。
而在玉蒲港背后的陆地上,沿着山势还修建了一道长达26里的土木城墙和13个土木堡垒。土木城墙直接和南北两炮台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安全的屯兵泊船之地,称为玉蒲城和玉蒲水城。
当佐须盛家被押到玉浦港区内,紧挨着码头修建的一座营寨内的时候,玉蒲城内已经驻扎了2个团的明军新军官兵(陆军),还有数百名海军陆战兵。而玉蒲水城内(就是海湾军港)则停泊着二三十艘中西式样的战船。
这些战船前些日子刚大举出动过一次,是去攻击集中在九龙浦港口中的蒙古舰队的(就是鳌拜的舰队),但是却扑了个空,昨天晚上鳌拜打进对马府中城的时候刚刚回港。
郑建功和“飞翔”号的戴维.琼斯,还有副提督郑彩,以及沈廷扬派出的北洋水师的一个副总兵沈啸风刚刚休息了一晚上,正聚集到玉蒲堡城内的提督衙门,准备商量下一步去哪儿找“蒙古舰队”踪影的时候,佐须盛家就被押过来了。
抓住佐须盛家的是沈啸风的手下,他们不会说日语,但是都认得日本人的装扮,就把他和他的家臣当成倭寇给逮了。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像是大倭寇,就送到正在开会的郑建功等人跟前了。
郑建功看了看佐须盛家,张口就用日语问:“你们这几个倭寇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
佐须盛家当然已经认出玉蒲港这里是“倭寇”都是大明水师假扮的了——看军服和旗号就知道了!
现在听这个会说日语的明国大官一问,气儿就不大一处来,哼哼着道:“我们是对马府中藩的藩士,听闻朝鲜国巨济岛上有来历不明的海贼冒充我日本国的水师,因此前来查看!”
郑建功在日本呆过许多年,当然知道对马府中藩的情况,当下就笑道:“原来是宗义成的家臣啊!你回去和宗义成说,我们是明朝的水师,之所以打出日本国的旗帜,是为了迷惑敌人......绝不是想和日本国为敌。”
佐须盛家摇摇头,一脸的义愤:“我不会回去的!”
“为什么”郑建功一愣。
佐须盛家道:“因为对马府中城已经被蒙古人占领了!”
第813章 西班牙人的大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蒙古人
郑建功听了佐须盛家的话,都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了!
不过他还是很快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
“是西班牙和清国干的!”郑建功摇摇头,笑道,“西班牙人拉上清国和我们大明为敌,但是却不愿意打出自己的招牌,所以就用了蒙古国的名义......清国的皇帝有一点蒙古黄金家族的血统,漠南、漠北的蒙古部落又送了个大汗尊号给清国皇帝,说起来也有点关系吧。”
佐须盛家问:“那么你们大明为什么要借用我们日本国的名义去和清国、西班牙人战斗呢”
郑建功笑道:“我们借用日本的名义是为了和西班牙人交战......至于原因嘛,当然和西班牙人借用蒙古国的名义是一样的。”
“这为什么呢”佐须盛家还是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干”
郑建功道:“当然是为了避免一场全面战争了......大明和西班牙都是非常强大而且辽阔的国家,两国都无法占领对方的本土。而且两国之间不仅存在必须要打上一场战争的利益冲突,也存在需要维持表面和平的共同利益。为了双方的利益,所以大明和西班牙就只能在太平洋上打一场冒牌战争了。”
郑建功也进步了!
这些日子他也在补课,不过不是参加孔代亲王的补习班,而是由“飞翔”号舰长戴维.琼斯替他和一群大明海军的中高级军官补课,不仅补航海和战术,也要补西方的国际形势和关心。
战争的政治的延续,而大海连通着全世界,不了解世界和国际政治形势,是当不好一个海军将领的。
所以郑建功现在知道西班牙为什么要插足明清战争,同时又要极力避免和大明的全面战争了。
因为插足明清战争可以延缓大明的崛起,也能从和清国的毛皮、珍珠、军火贸易中获取高额利润。
而大明又是西洋列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现在东西方的贸易,主要就是依靠丝绸、瓷器、香料、棉布支撑起来的。而贸易线其实是一个循环的圈,其中的任何一环出问题,参与这个“圈”的其他各方都要蒙受损失。
所以在东西方贸易中获取高额利润的荷兰、葡萄牙、英国都不会允许西班牙全面封锁大明的对外贸易。甚至站在西班牙世界帝国背后的意大利商人和德意志商人,也不会支持切断贸易——因为他们需要从西班牙从中国进口的生丝!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西班牙是不会和大明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
而大明......同样不想打全面战争。
原因很简单,陆上够不着,海上打不过!
在大明海军真正成长起来前,大明朝廷必须要控制和西班牙进行的战争的规模。要真惹恼了腓力四世,扔两条1000吨级的大船来西太平洋,那么大明海军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佐须家老,”郑建功笑道,“你先在玉蒲城住一段时间,等本官请了旨再派人护送你返回日本吧。”
什么这事儿还要请旨
佐须盛家有些着急了,“府中城那里......”
“佐须家老,你不要着急,本官自会亲率舰队去驱逐那里的蒙古舰队。”芦竹林小说
说完这话,郑建功就吩咐左右护送佐须盛家去休息了......哪儿都不许去,就好好休息吧!
......
“琼副提督,”郑建功将佐须报告的情况用汉语说了一遍,然后就问戴维.琼斯道,“西班牙人在对马岛的严原町港......这是个非常狭窄的港口,入口只有一里左右,而且没有大型炮台掩护。我们可以先封锁,再用火船进行攻击!”
戴维.琼斯是个身材高大,长着一头看着有点邋遢的红头发的荷兰人,他的面目有点狰狞,两眼总是放着凶光,很喜欢打骂船员,“飞翔”号上所有的西洋人都不喜欢他。
不过他却是个非常优秀的船长,知识渊博,航海技术高超,海战的能力也非常过硬。而且只要给够了钱,他也很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郑建功这样的中国学生......另外,他的语言天赋很不错,到中国的时间也不算太久,已经能说一点中国话了。
“先堵住西班牙人再说吧!”戴维.琼斯笑着回答道,“有‘飞翔’号在,打败西班牙人不是问题,但是他们的海军提督也不是傻瓜,所以要抓住他们很不容易......这次我们出动‘飞翔’号、‘定远’号、‘镇远’号、‘宁远’号、‘平远’号、‘致远’号、‘安远’号等七艘软帆战舰去碰碰运气吧。就算抓不到也没关系,就当练兵了。
海战这种事情,在课堂上是学不精的,必须得出海去历经风浪,得和敌人在海上追逐,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成长!”
这个资深的海军军官说的不错,这年头优秀的海军军官都是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课堂上学的东西就是个入门而已。
......
“鳌提督,我们得离开了对马岛了!”
就在大明海军的七条风帆舰驶出玉蒲港的同时,太平洋第一巴图鲁德贝拉斯科就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不是他能未卜先知,而是他知道自己的舰队时时刻刻处在危险当中!
大明海军的“飞翔”号在西太平洋上简直是个怪物——这是一艘载重800吨的军舰,在加入大明海军前还是荷兰省海军的现役战舰。而且还有不少荷兰海军的军官和资深水手被大明雇用来操纵这条“飞翔”号......毫不夸张的说,就凭这一艘“飞翔”号,就足够干掉蒙古国海军的五条武装盖伦船了!后者不过是中型武装商船,根本不是800吨级的军舰的对手。
所以德贝拉斯科得知“飞翔”号的存在后,就向马德里的印度事务院写去了求援信,希望得到一艘同样级别的军舰。
否则的话,西班牙在这场“冒牌太平洋战争”中只能处于下风。
“好,”鳌拜笑着点头,“本官这就让人把财货都搬上船!”
“来不及了,”德贝拉斯科摇头道,“可以让尚副提督带着半数健锐营留守在府中城吧。我们带500人乘坐5条软帆船走......那几条鸟船、沙船也留在对马,可以去南北岛之间的水域躲一躲。”
“有那么紧急”鳌拜笑道,“这个府中城非常坚固,外面的港口也狭窄,只要在入口附近的炮台上摆几门大炮,就能万无一失了。”
“不行......”德贝拉斯科马上摇头道,“严原港根本守不住,应该把有限的力量都集中到府中城。不过我们必须离开,不能让舰队去冒险......再把那个宗义真也带上吧。我们要环绕日本航行,顺便把宗义真送回江户。”
“把宗义真送回江户”鳌拜一下没明白,“为什么呀”
“当然是要推动日本开国了!”德贝拉斯科对鳌拜说,“这是我们日斯巴尼亚朝廷的命令......我们的国王认为推动日本开国有利于传播天主的福音。
而且鉴于日本国在50多年前的野心,一旦开国,就会很快成为大明在东方海上的一个强劲对手!”
原来西班牙人也是会下大棋的,只是不知道德川幕府会这么看待天主教传播和开国这两个令人头疼的难题了
第814章 大汗来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在大明洪兴六年踏进夏天的日子里,中原的政局正处在一种诡异的融洽和谐当中。先是大清国的固伦公主阿吉格远嫁南京,好一场风光大葬,不对,是风光大嫁!大明朝也很给面子,给了阿吉格极高的礼遇,甚至比当年东莪格格到来的时候还要风光。
而且双方都好像实现商量好了一样,在阿吉格出嫁的过程中,谁也不提“阿吉格嫁妆”的事儿,仿佛根本就没有中州土地转让的事儿。
当然了,今年只有13岁的阿吉格也不可能马上入朱慈烺的后宫。她也和当年的东莪格格一样,被安排住进了老山宫,开始接受为其四年的再教育,然后才会正式入宫......
而在阿吉格抵达老山宫的同时,朱皇帝也一改过往“不甚好女色”的作风,开始了他掌权后的第一次“选秀”。
似乎这个大明朝少有的明君,准备往荒淫无道的路子上发展一下了。
除了迎娶阿吉格和选秀,洪兴六年的头几个月还发生了两件大事儿,一件是郑茶姑在年初的时候又为朱皇帝生了个儿子,取名和增。现在朱慈烺已经有了和壕、和垧、和堔、和幸、和增一共五个儿子,看来不愁没有人接班了......
另一件大事儿则是大明户部成功发行了面值2000万两银子的10年期债票,票息只有区区五分(年息)。
那么低的利息,那么长的期限,居然发出了一个“供不应求”,不到一个月就发售一空!
而这时在中原的西北面,原本平静的形势突然出现了剧变。喀尔喀蒙古三汗王和漠南蒙古十五部联军,开始陆陆续续开到了榆林镇长城外的河套草原上。
这可是漠南、漠北蒙古难得的联合出兵了!据依附代王朱慈炯的伊克昭盟派来的密使报告,目前在河套草原北部集结的蒙古大军总人数很可能超过了10万!
而且很快还会有一个蒙古大汗率领他的“怯薛军”从大都赶来,最后云集河套的蒙古大军将会达到12万之众!
一个蒙古大汗,十二万蒙古大军......这事儿看着也有点穿越时空的味道。
不过榆林镇城内的代王朱慈炯却不敢掉以轻心。
虽然榆林这里已经有许多年不怕蒙古人了,但是这回来的是一个蒙古大汗啊!而且手底下的兵力多达12万,听上去有点威慑力。
“蒙古大汗老额,那该是你亲戚吧”
“远亲,很远很远的亲戚......倒是和王爷您是亲戚关系挺近的。”
“什么和本王是亲戚那是......”
“是额耶尔札萨克汗啊,就是您大哥的妻舅。”
“原来是福临啊!”
榆林城内的代王府里面,朱慈炯这个时候正和一个蒙古老头子在说话,这老头胖乎乎,乐呵呵的,看着就没啥威慑力,身边还跟着个长得跟他有那么几分相似的蒙古小丫头,正低着头,红着脸,还不住偷眼打量朱慈炯这个“三太子”呢!
这蒙古老头有点来历,姓孛儿只斤,名额麟臣,是“小王子”达延汗的后裔,正经的黄金家族后裔,当蒙古大汗都是够资格的。快眼123
不过他的实力却不行,手里就是一个鄂尔多斯万户,号称“济农”,也就是亲王的意思。在天聪九年(1635年)的时候就投降了清朝,封了鄂尔多斯部济农。
后来朱慈炯又从山西跑了过来,刚来的时候这个额麟臣还觉得朱三太子好欺负,一度发兵进犯,结果被吕梁山和大同府杀出来的一帮凶人打得满地找牙,也不当大清的“济农”了,改当三太子的“济公”了。朱慈烺自己是王,当然不能给下面的人封王了,所以就为额麟臣保了个鄂尔多斯郡公——现在的大明没有郡公这个爵,不过朱慈炯上了表,朱慈烺也就顺手批了。
而这次额麟臣是带着自己的孙女萨仁来给朱慈炯当侧妃的,顺便探一下朱三太子的底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