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设置中转站,搞一站一站的接力运输,就能在运输过程中不断减少民伕和牲口——粮食少了,运粮的人畜当然要及时减少,要不然就浪费了。
如果能在中转站附近开垦屯田,解决民伕和牲口的口粮,那么运输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但是这样一来,运粮和开垦的民伕就得长期服役,家里面可就顾不上了......而且,多铎也不能让那些民伕带上家眷啊,因为家眷也是要吃喝的!
所以这些民伕的家人恐怕就得挨饿了,家乡的土地也得抛荒,因此多铎不能让关外的九旗丁壮去干,只能用朝鲜人!
多铎又说:“另外,关外军出征时还要带上一批随军的民伕,如果出兵五万,随军民壮的数量不能少于三万。关外驱马耕田的旗民(其实都是汉人)一丁至少可种五十亩田,如果发三万丁壮随军,就得抛荒150万亩,减收数百万石......不到万不得已,咱们不能过分动用关外的人力,所以就得用朝鲜人了。
所以关东的兵马,首先得应付朝鲜那边的乱子!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年内应该就能有了了解。”
也就是说,关内和准格尔那边的乱子,多铎暂时管不了啦......
顺治皇帝开口问:“皇太叔,您说准格尔部的乱子怎么办还管不管了”
“当然得管!”多铎笑道,“要不管......漠南蒙古和喀尔喀蒙古早晚乱套!”
“怎么管”顺治又问,“由谁出兵,从哪儿出兵”
“这是蒙古人的事情,当然由蒙古人出兵了!”多铎笑道,“皇上您不是蒙古大汗吗那就给科尔沁部和喀尔喀三汗部下诏,命他们出兵攻打明朝的榆林镇......咱们再调几个红夷大炮牛录去助战,这样就行了。”
“能打下来”顺治不大确定。
“肯定打不下来!”多铎笑道,“不过没有关系,榆林镇长城有一千五百里,那个代王朱慈炯手头才多少人怎么守得过来只要打破一段边墙,那些蒙古人就能进去抢一把了!
朱慈炯如果应付不过来,那么朱慈烺就得出兵去帮忙,不管出多少,总归能减轻中州方面的压力。
至于中州之战和十四格格出嫁的事儿......皇上的安排就挺好啊!中州三藩的地盘名义上就给格格当嫁妆,但实际上得让三藩守城以抗!
与此同时,皇上已经集结兵力于开封府境内的黄河两岸,设立河南大营和河北大营!”
“设这两个大营有什么用”顺治问。
多铎笑道:“当然是为了在必要时候扒开黄河大坝,水淹明朝诸军啊!”
顺治一惊:“十五叔,咱们要这样干,十四格格还能活吗”
第809章 太平洋上的巴图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多铎的路数的确是把即将出嫁的十四格格往死路上推了!
中州三藩的地盘名义上算她的嫁妆,可是当明朝去收地的时候,三藩却拒绝交割土地。而当朱皇帝发兵去自取的时候,清军再突然扒开黄河大坝......不仅水淹明军,还让黄河南岸的大片土地化为泽国!
这十四格格不就成了清军诱敌的香饵到时候还能有好果子吃顺治心想:如果有人用个小美人这样坑了自己,自己一准把这小美人千刀万剐了!
可是他又不能为了个妹子坏个多铎的毒计——因为他也知道这计策够狠也够妙!朱皇帝十有**得中招......如果能把朱皇帝淹死了,大清朝可就走运了!
顺治皇帝虽然不大看重这个漂亮妹子,可真要把她往死路上推,也真有那么一点不忍心......所以从俭陵返回北京之后,就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当他去慈宁宫向布木布泰请安的时候,才一进门,一个身穿着大红锦衣的少女就一阵风般冲过来,说道:“皇帝哥哥,你总算回来了,我和额娘这些日子都担心死了。”
顺治见这少女十三四岁年纪,一张瓜子脸儿,薄薄的嘴唇,大大的眼眸,弯弯的美貌,身材颇是高挑,亭亭玉立,真是个少有的美人儿。
这小美人儿正是顺治的十四妹,十四格格阿吉格!
顺治看着妹子,只是勉强一笑:“这不是回来了吧”
布木布泰看见儿子全须全尾的回来了,也算是大松了口气儿——顺治可是去俭陵和皇太叔多铎见面的......
顺治上去几步给布木布泰行了个礼:“儿臣给额娘请安了!”
“回来了就好,过来,过来,让额娘看看。”布木布泰冲着儿子招了招手。
顺治站起身,到了布木布泰的跟前,阿吉格也蹦蹦跳跳跟在他后面。
布木布泰指着阿吉格对顺治说:“这些日子你不在,就是这丫头陪着我......还真像是我的亲闺女,不如就封她一个固伦公主吧。”
固伦公主是清朝嫡出皇女的封号,阿吉格是庶出,所以封了和硕公主。现在布木布泰说要封她当固伦公主,意思就是要收她当闺女了。
“女儿谢额娘!”阿吉格忙给布木布泰跪拜叩谢。
布木布泰笑着挥挥手:“好好好,就这么着了......回头就让你皇帝哥哥下旨。今儿我还有些话和皇帝说,你先回去吧。”
布木布泰多会察言观色啊!当然知道儿子心里头有事儿,所以就把阿吉格打发了,又给伺候的宫女太监打了眼色,让他们全都退了出去。
“怎么了”布木布泰问,“你十五叔也没招了”
“他有招......还是个狠招!”顺治说,“他要以水代兵,扒了黄河大坝!”
“哦......”布木布泰点点头,“有用”
“应该是有用的!”顺治说,“儿臣回京的途中和索尼、苏克萨哈他们商量过,都说有用,至少可以迟滞明军的行动。明军在河南陷得越久,咱们的赢面就越大。”
“那不就行了!”布木布泰笑了起来,“你愁眉苦脸的干什么”
顺治道:“河南百姓就苦了......而且阿吉格也没好果子吃。”
布木布泰一皱眉,“你这孩子哪儿学来的菩萨心肠河南百姓苦那是命......投胎当了老百姓本就命苦了,还生在乱世,不苦才怪!至于阿吉格,哼,那也是命!
养在帝王家是她的命好,嫁给敌国的皇帝是她命苦......即便给人杀了,也得认命!”
顺治叹了口气。
布木布泰一摆手:“你也别叹气了......赶紧的,风风光光把阿吉格送出去吧!”
......豆豆盒
“奴才鳌拜,给皇太叔请安了!”
“奴才巴图鲁.德贝拉斯科,给皇太叔请安了......”
大清皇太叔多铎这个时候也已经回到盛京了,才一回宫就把鳌拜和卡瓦列罗帮着请来的太平洋水师副提督德贝拉斯科都找来了。
两人都是一样的打扮,大清朝的一品武官服穿在身上,脖子上还挂着朝珠,脑袋上顶戴花翎,顶戴一摘,就是俩大光头!鳌拜的大光头后面还拖着根金钱鼠辫子,德贝拉斯科脑后没有辫子,就是一光头。
两人都自称是奴才,说明他们都是旗人了。鳌拜当然是镶黄旗满洲,而德贝拉斯科则是正蓝旗欧罗巴,还有世袭的前程阿达哈哈番......所以他就是奴才德贝拉斯科了。
至于巴图鲁,则是多铎赐给德贝拉斯科的称号。还不是一般的巴图鲁,而是太平洋第一巴图鲁!
也就太平洋第一勇士!这个比鳌拜的满洲第一巴图鲁还牛逼啊!
太平洋上的第一勇!真是勇冠太平洋......
不过他这个旗人不会说满语,只会说一点不大流利的汉语——当然了,在关外这边能说满语的旗人也不多了,都是上点年纪的老满洲才能说一点。所以德贝拉斯科这个正蓝旗欧罗巴人不能说也是很正常的。
“起来吧!”多铎笑着一挥手,让两人起身回话。
只能站着,不给座儿。
“说吧,有几条船了”多铎问。
鳌拜回答道:“回皇太叔,咱的太平洋水师已经凑齐了10条大海船了,其中有5条是日斯巴尼亚国的大帆船,其余都是鸟船、沙船。”
“还有5条鸟船、沙船哪儿来的”多铎问。
“招安来的,”鳌拜道,“朝鲜近海是有水寇的,听说咱大清要办水师就来投靠了。”
这年头海上最多的就是海贼了!大明近海有贼,朝鲜近海当然也有贼了。
“哦,”多铎点点头,“都抬了旗”
“抬了,”鳌拜说,“都照着您的令旨抬了正蓝旗欧罗巴和正白旗欧罗巴了。”
原来多铎在离开盛京去俭陵前下了令旨,凡是跟着租借船只或自行驾船投靠而来的水手一律抬旗,抬入正蓝旗的欧罗巴甲喇和正白旗的欧罗巴甲喇......也不管他们是什么肤色,长得啥模样,以后在大清国这里就是欧洲旗人了!
“水师健锐营呢”
多铎问的就是“海军陆战队”,是鳌拜亲自训练出来的勇士,是用来攻打对马岛的。
对了,鳌拜现在是大蒙古太平洋水师提督,也就是巴图鲁.德贝拉斯科的顶头上司了。
“皇太叔,”鳌拜回答道,“奴才亲自选了1000名勇士,训练了三个多月,现在个个都有了下海捉鳖的本事了。有奴才领着他们,日本国对马岛上的倭寇一定不是对手。”
对马岛上的倭寇也是冤枉啊!没招谁没惹谁的,就莫名其妙成了“寇”,而且很快就要遇上满洲第一勇士和太平洋第一勇士了!
“对马岛倭寇的情况查明了”
“查明了。”鳌拜道,“对马岛的倭寇头目姓宗,叫宗义成。他手下有500精兵,还有几条能往来朝鲜和日本的商船。在朝鲜釜山的豆毛浦拥有一座通商倭馆,不过这座倭管在日本入侵釜山后就撤空了,估计是怕咱们反攻过去吧!”
“呵呵,”多铎冷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咱可不是明朝,只会在沿海打打倭寇,咱直接打倭寇老巢里去!鳌拜,你可得好好打,一准得叫对马岛的倭寇知道咱大清和大蒙古勇士的厉害!最好把那个倭寇头目宗义成给我捉来!”
“喳!”
第810章 元寇来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鳌拜这次是抓不到倭寇头目宗义成的,因为宗义成不在对马岛,而是在江户城。
他本来就是江户人,在江户出生,在江户长大,在江户即位为对马府中藩藩主,只是偶尔回藩里面去看看。
不过在釜山的豆毛浦倭馆的“倭寇”都跑回对马的时候,他正巧在家。得知了日本国联合舰队入侵朝鲜的惊人消息后,宗义成立即就启程回江户向德川幕府报告去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
日本国联合舰队都来了......而且司令长官还姓宇喜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八丈岛跑路的那一位
所以他必须得去江户报告釜山发生的剧变。
当然了,去了江户也见不着“笨公方”德川家纲,家纲今年才13岁,还在和《小学算学》较劲儿呢!
而且他也不管什么事儿。
由于这一届的公方比较笨,所以辅政的叔父保科正之和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松平乘寿、酒井忠清等人就想出一个帮助将军执政的好办法。
就是在将军大人专心致志掰着手指头做乘法和除法的时候,由几位老中通报政务——这些政务都由老中们商量好了处理办法,一起报给将军大人听,只要将军大人不提出反对意见,就说明认可了老中们的决定。下面人就照着去办......
所以公方再笨都没关系,别说话就行了——这个办法从家纲时代开始,一直用到德川幕府关门。除了少数几个脑瓜子好使的将军,其他将军对于政务也就是听过拉倒。
更夸张的是,有时候老中或是侧用人为了节省时间,会同时报告几件政务。就是几个人一起报告......几个人一起说话,报告不同的事情!这样将军根本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也就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了。
许多人喜欢说明朝内阁立宪什么的,可是和德川家将军们一比,天启皇帝都算是管事儿比较多的!
不过宗义成这回报告的事情别说笨公方不明白,就连保科正之、松平信纲、阿部忠秋、松平乘寿、酒井忠清这些聪明绝顶的老中也糊涂了。所以只好一连几天开会商量,还把水户藩主德川赖房也请来一起商量。
“一定是岛津家在捣鬼!”英明睿智的德川赖房听完宗义成的报告,马上就有了结论!
坏事都是岛津干的......德川幕府的大人物们向来把萨摩岛津当坏蛋的!
“这件事情恐怕不是萨摩人能办成的!”保科正之提出了不同意见,“根据豆毛浦商馆的人报告,入侵釜山浦的所谓日本联合舰队一共有20条大型中国沙船.....每条沙船上至少有200人,20条沙船就4000大军啊!如果萨摩人动员那么多人,我们是不会不知道的。”
“有道理!”德川赖房点点头,“看来毛利家也有份......他们贼心不死,总是想着要倒幕!”
岛津是坏蛋,毛利当然也不是好人了!
关原之战的时候就没安好心,如果不是东照神君太厉害,这伙人一定会扑上来灭亡德川家的。
而在关原之战后,毛利家的领地大减,从120万石减少到30万石(检地后为37万石),可谓元气大伤。毛利家也因此记恨上了德川,一心想要倒幕。
“可是他们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松平信纲问。
他刚从萨摩藩回来没多久——他是去萨摩藩调查宇喜多秀家逃脱事件的,当然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只好让岛津家的当主岛津光久隐居了事儿。
因为光久的儿子纲久的嫌疑更大(宇喜多秀家出逃时光久在江户生活,纲久在萨摩主政),所以直接让纲久的儿子延久即位。
“也许是对幕府的锁国政策不满吧”新近才成为老中的酒井忠清说,“最近因为明国的大开国,武士和浪人当中出现了反对锁国的呼声。”
日本的锁国实际上不是追随中国而实行的,这个国家从中国的五代十国时就开始玩锁国,锁国针对的目标其实就是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