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哎哟,这什么呀”被砸着的是个女人,就是顺治的老婆孟古青。

    顺治循着声音抬头看去,就看见自己那个珠圆玉润的老婆俯身弯腰把枪给捡起来了。

    看到老婆,他就想起了多尔衮,本来是狠意浓浓,恨不得把孟古青吊起来打一顿出气。

    可现在是真想!

    皇阿玛虽然擅权揽政,还睡了他妈布木布泰,可他毕竟能替顺治遮风挡雨。现在换了多铎......这家伙倒是没篡位,却把自己扔在北京一个空城里面等在朱慈烺发兵来杀!

    自己驾崩了,他这个皇太叔正好即位当皇帝!

    自己要是拼了命守住了,他就带兵过来捡现成的胜利果实......乱臣贼子当到他这样,自古以来都少有啊!

    顺治正想到这里,他额娘布木布泰也走进来了,她是和孟古青一起来的,老远就听见顺治在骂索尼,因为担心儿子杀人行凶,所以就让孟古青走快点,去拦一下,却让孟古青“挨了一枪”。

    “儿臣给额娘请安。”

    “奴才索尼恭请皇太后圣安。”

    “奴才等恭请......”

    众人一一给皇太后请安。大妈倒是一副心宽体胖乐呵呵的模样,找了把椅子就自给儿坐了,然后一挥手:“起来,起来,都起来吧......今儿的情况还算不错,不错啊!”

    顺治皇帝闻言真是哭笑不得,“额娘,咱们都快死了!”

    “怎么就死了这话我可不爱听,我身体好好的,吃嘛嘛香的,可得好好活呢!”

    大妈虽然胖,但是身体很好,没有三高什么的,历史上享年75岁,现在才40出头,还有三十几年的大鱼大肉可以享用呢!

    “额娘,活不了啦!”顺治跺了跺脚,“那逆贼自己躲去关外,还把精兵强将都带走了,就让儿臣留在北京城等死......儿臣死了,他这个皇太叔正好即位!”

    “怎么就一北京城了”大妈一愣,“我怎么听说多铎把大半个直隶都留给咱们了索尼,有这么回事儿吗”

    “回太后的话,”索尼道,“除了大名府、宣府和永平府的山海卫,其余直隶的地盘,现在都是朝廷,也就是皇上直辖的。

    另外,河南省的彰德、卫辉、怀庆三府,山西省的泽州、辽州、沁州、璐安府等四个州府也是皇上直辖的。”

    多铎从关内撤退的力度不小,预备拉走的旗人和包衣有三十多万。如果不算两绿旗、老八旗汉军和包衣奴才,还剩下的旗人就只有两黄旗一部,镶白旗一部,镶蓝旗大部,正红旗大部,总共就七十几个牛录,即便算上反复注水的汉军,牛录的数字也不过一百零几个,许多牛录还存在人丁不足的情况,能拉出来的壮丁不足两万。

    虽然还有正绿旗的走狗可以驱使,但是在核心武装不足的情况下,走狗还能发挥出多大的战斗力,实在是非常可疑的。

    在这种情况下,收缩防守就成了唯一现实的选择。

    而在收缩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大量地盘无法被镶蓝、镶白、正红、正绿等旗控制的局面。

    这些地盘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朝廷的直辖地盘。百汇小说

    而镶蓝、镶白、正红等旗的旗主和入八分王公也要各回各家,去经营自家的地盘了。所以顺治小皇帝在直隶以及直隶附近的地盘上就成了“真皇帝”了!

    “皇儿,”布木布泰对顺治说,“你不是天天唠叨着要搞新政,要跟朱慈烺学习......现在那么多州府都是你的了,你怎么就在北京等死了”

    “可,可是儿臣一没钱,二没兵的,怎么搞新政啊”

    布木布泰扭头看索尼,索尼倒是胸有成竹,笑道:“皇上说差了,皇上现在也不是特别没钱......那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日斯巴尼亚不仅国库空空,而且还在外面拉了一屁股高利贷,折成白银有三四亿两之巨。皇上和日斯巴尼亚的国王比,还是有钱的。

    至于兵......那就更好办了,咱们两黄旗好歹还剩下二十二个牛录,苏克萨哈的前锋营,鄂硕的火器营的骨干也留在咱们这边儿了。奴才计算过了,五六千精兵还是有的!

    如果皇上觉得不够,还可以去招募一些。”

    “招募”顺治苦笑,“有钱吗你是内大臣,你说说朕的内帑银子还有多少”

    “十几万两还是有的,是少了一点。”索尼笑道,“不过没关系,您还有土地啊!

    现在北京城内也就剩下二十二个牛录,不到4000旗丁,自是用不着2000多万亩旗地了......250亩招一兵,也能为皇上拉出8万之众啊!”

    8万之众啊!其中老满洲有4000......这事儿能靠谱吗

    顺治低声问:“以四千御八万”

    索尼笑道:“怎么就四千御八万事到如今,皇上还能分满汉皇上如果不分满汉,只是以土地募壮丁......长久如何不说,十年之内,是不用担心的。”

    “对,对,对......”顺治抚着额头,“朕真是糊涂了!如今不是计较长远的时候,能活一阵算一阵吧!”

    “皇上圣明!”索尼恭维了顺治一句。

    终于圣明一回的顺治顿时就觉得信心满满,猛一拍巴掌:“朕要改革,朕要行新政,朕要......要怎么改”

    他平时总爱唠叨什么改革的,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居然不知道要怎么改了

    “皇上,”索尼提醒道,“如今的当务之急有几条,一是宣布满汉一家,不分彼此......要不然多铎、济尔哈朗他们一走,就靠咱手头的五六千人,只怕连直隶地面都镇压不住!”

    “对,对,对......那第二呢”

    “第二是开科取士啊!”索尼道,“汉人最喜欢考科举了,得让他们考......北京城周围的2000万亩旗地不能全用来募兵,还可以拿出几百万亩当职田,这样就能养两三千官员,有了他们,才有人能替皇上当差办事啊!”

    “对,对,对......第三是什么”

    “第三当然是整理土地,奖励耕种!”索尼道,“咱们地盘其实也不太小,有大片的平地,如果能好好整理一番,6000万亩都有......扣掉2000万亩职田,还剩下至少4000万亩,一亩能收半斗面粉,一年也有200万石了!”

    “好,好,200万石虽然不多,但是比没有要来的强!还有吗”

    “有啊!第四是开办工坊,造枪造炮......咱们不比南朝,不能指望商办,只能是官办,可以把两黄旗中专门负责打造兵器的包衣集中起来,办个兵工厂,再请日斯巴尼亚的良匠来指导。”

    “太好了,太好了......还有吗”

    “还有一条!”索尼说,“咱们得答应朱慈烺求娶十四格格的条件!”

    “什么条件”

    索尼道:“当然是以中州之地为嫁妆的条件了!”




第788章 平三藩,取嫁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什么答应割地这怎么能行”

    顺治小皇帝刚得了活路,就觉得自己的腰杆子挺得直直的,不同意把中州的几个州府给妹妹阿吉格当嫁妆了。

    “皇上,”索尼看着顺治着急上火的模样,笑吟吟道,“您别着急啊......这可不是割地。”

    “怎么不是割地”顺治道,“朱慈烺可是狮子大开口,要拿走咱们六七个州府呢!”

    “皇上,那不是咱们的......”索尼说,“咱们手头只有顺天府、永平府、河间府、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璐安府、泽州、沁州、辽州、保安州、延庆州等十府五州之地。能把这十五个州府拿好了,就非常不易了。”

    “可咱们也不能把中州的土地拿去资敌啊!”顺治还是摇头。

    “怎么是资敌呢”索尼笑道,“皇太叔不是应该封了劳亲、耿继茂、范文程等三藩镇守中州吗咱们可以答应割地,但是却做不了三藩的主,朱慈烺想要拿到十四格格的嫁妆,得发兵自取。”

    “那咱们割不割地的,又有什么意义”顺治一头雾水。

    “当然有意义了!”索尼道,“咱们不答应割地,那打得可就是明清两朝之间的生死之战了。如果咱们答应了割地,那么接下去要打得就是平三藩之战了......是大明和劳亲、耿继茂、范文程等三藩之间的战争。”

    这是平三藩吗

    顺治心里怎么想怎么不对啊!大清的三藩凭什么让大明去平要平也得大清朝自己去啊!让大明去平算咋回事儿大清的藩臣让大明随便收拾以后谁还跟着大清国混啊

    不对,也别以后了,眼下就没人跟着混啊!

    “这样怕是不行吧”顺治摇摇头,“咱们要是割了三藩的地,劳亲、耿继茂、范文程没准就得投降明朝,为朱慈烺的前驱了。”

    “降不了的,”索尼摇摇头,笑道,“劳亲是大清的英亲王,他阿玛是阿济格,怎么可能投降明朝

    至于耿继茂、范文程两藩,哼哼,奴才最知道他们这些当汉奸的,一个个都贪得无厌,一有机会就占房圈地蓄奴,恨不能把天下间的财富都搬自己家去。只要给他们一年半载完成移镇,保管会贪成肥羊。到时候还怎么投降投过去挨宰吗”

    会有这样的事情

    顺治皇帝也是将信将疑,一旁的胖大妈布木布泰却已经有了主张,笑着插话道:“我看就照索尼的办法来吧......要不还能怎么着咱们不答应把中州的几个府州当成嫁妆割给南明,朱皇帝就不派兵来打了

    咱们答应割地,他也许还留点余地,不会派兵走水路攻打直隶,咱还有时间可以整顿直隶的州府。

    要不然大军兵临城下,北京城许就是咱娘俩的死地了!”

    大妈说得不错,顺治答不答应割地,朱慈烺都会出兵。但是他答应了,朱皇帝很有可能会留有余地,先取中州,然后巩固一段时间,再打北直隶和山西——现在的北京城已经不是大清国真正的权力中心了,就算打死了顺治和布木布泰大妈,大清朝也不会崩溃。多铎这个皇太叔正好即位!

    所以想要以北京为饵,吸引清军主力进行决战的目标,其实是很难达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登陆直隶还不如稳扎稳打,先吞了中州,再图燕赵之地。

    万一中州之战没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朱皇帝还可以在取得“嫁妆”后选择休战,等消化了中州土地后,再进行第四次北伐......19楼文学

    布木布泰琢磨一下,又问索尼道:“祖可法还在北京吧”

    “还在呢,”索尼道,“多铎也没兴趣和他谈十四格格的婚嫁,所以他只能等着和咱们谈。”

    “好!”布木布泰道,“索尼,你去谈......割地的事情先别一口答应,可以和他们讨价还价,拖上一阵子。”

    索尼应道:“奴才有数的......太后,皇上,奴才建议可以把汝宁府和南阳府的几个县让出去应付一下。”

    布木布泰点点头:“行,就这么办!”

    祖可法和黄大宝这一次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碣石山大战爆发前他们俩就刚到阿济格的俭陵大营,所以正好赶上看打仗——两军开打的时候,他们俩就登上了碣石山北麓的一个山头,用望远镜目睹了两军交战的大致过程。

    祖可法还拿着个本子一边看一边记——这可是宝贵的一手资料啊!把这记录带回去,功劳就已经不小了!

    所以祖可法和黄大宝也没兴趣在北京滞留,得了索尼的“报价”,也就马上走大沽口的海路返回了。他们离开大沽口的时候已经是秋风乍起的日子了,所以一路顺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前两天,就回到南京城了。这个时候,孔代补习班的第一期已经快结束了。

    朱皇帝正在准备补习班的“毕业考试”。除了吴三桂和朱慈炯之外,别人要考不好,那可没好果子吃,轻则降职,重则退出现任——也就是降级退养,领个闲职回家养老吧!

    考试的方式则是组团和孔代亲王的团队玩兵棋推演,模拟几万人到十几万人规模的实战。

    而祖可法带回来的战场记录,则正好可以作为考试的参考资料。

    八月十四,就在紫禁城奉天殿西暖阁内的地图房中,祖可法、黄大宝两人就非常详细的向朱慈烺、孔代亲王、石瑞恩、徐尔默、阎应元等人,讲解了碣石山大战中“东军”的布阵和部队的装备情况。

    “亲王,您觉得怎么样清军的进步是不是非常显著”

    祖可法和黄大宝讲完之后,朱慈烺就开始征求孔代亲王的意见了。

    孔代亲王这些日子也在研究清军的战术,在他看来,清军的阵战不值一提,但是战役机动和战役反机动的能力非常强大,打破这种能力就是将来的北伐之战取得胜利的关键。

    不过碣石山大战中清军的表现,还是让他感到了一些惊讶。

    “对!”孔代亲王点点头,“他们的进步非常大......进步主要体现在炮兵和骑兵两方面。他东军的炮兵运用得很好,所以才取得了石河村激战的胜利。

    另外,他们的骑兵真的很不错......需要认真对待!”

    “他们的步兵呢”朱慈烺问,“他们的步兵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不怎么样,”孔代摇摇头,“长枪、剑盾和弓箭手还是太多,火枪手太少,如果遇上火力强大的敌人,很容易在枪战中被击溃。根据欧洲战场的经验,在枪战中落败的一方,是很难组织起进攻......在炮击中落败还能进攻,但是在枪战中落败就只能撤退了。

    所以燧发枪加上您发明的套筒刺刀和纸壳弹药,应该是今后一个时候步兵的主要装备了......除了相同配备的部队,唯一能击败他们的,也就是一支强大的冲击骑兵了。”

    “我们需要组织一支使用燧发枪和刺刀的步兵吗”朱慈烺接着问,“我们刚刚和荷兰、英格兰、葡萄牙达成了一个《南洋通航条约》,进口燧发枪的渠道更加畅通了。而且仿造也有了一些进展,明年秋天以前,应该会有两万到三万支燧发枪装备部队!”



第789章 最大的金手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燧发枪在中国称为自生火铳,早在崇祯八年刊印的《军器图说》中就已经出现了。而在朱慈烺执掌大权的时候,广东的佛山和福建的安平,已经能够少量生产自生火铳和转轮打火铳了。

    不过大明自产的自生火铳和转轮打火铳并不是一种成熟的装备——燧发枪是16世纪末由法国工匠马汉发明的,而到了30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燧发枪的时代才刚刚来到。
1...244245246247248...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