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场日斯巴尼亚内部的乱子一闹就是十来年,到现在还没平息呢!

    基吉心想:内部的乱子还没有平息,和葡萄牙人(葡萄牙的乱子也可以看成是日斯巴尼亚的内乱)、法国人的战争还在继续,这个腓力四世一定是超级缺钱吧

    想到这里,他就对腓力四世说:“陛下,东方的大清蒙古(大清国又多一国号)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都拥有惊人的财富,特别是莫卧儿的财富多到了让整个欧洲垂涎的地步。如果日斯巴尼亚王国可以和这两国缔结同盟,一定会给全欧洲的放贷人以极大的信心......到时候日斯巴尼亚王国就能以较低的利率借到一大笔钱了!”

    “真的能借到一大笔钱”腓力四世一下来了兴趣,其实他并不在乎利息——打算还的才在乎利息,他又没打算还。现在日斯巴尼亚面临的问题也不是还债,而是很难借到新债了。

    “当然了!”基吉重重点头,“在意大利没有任何一个放贷人希望看到日斯巴尼亚王国再一次破产......只要王国有希望从东方赚到大笔利润,他们一定愿意提供更多的贷款。”

    “怎么才能从东方赚到大笔的利润”腓力四世问。

    “当然是成立印度贸易公司和太平洋贸易公司了,”基吉说,“如果能允许意大利的放贷人们入股,那么借到一千万埃斯库多金币是不成问题的!”

    一枚埃斯库多金币约等于1.4两白银,一千万埃斯库多金币就是1400万两白银。

    这么一大笔钱就算是大明的海商行、盐商行加一块儿都很难一下拿出来,但是意大利的金融家们却可以轻易拿出这样的巨款。可见意大利商人的富有!

    而意大利的商人愿意借贷给债台高筑的日斯巴尼亚王国也不是没道理的。实际上,日斯巴尼亚这个世界帝国既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又没有发达的金融业,有的只是辽阔的殖民地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而日斯巴尼亚世界帝国所需要的手工业品、金融服务和国际贸易,全部是由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掌握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日斯巴尼亚就是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的经济殖民地!脏活、累活日斯巴尼亚人去干,油水都是意大利人和德意志人的。

    正因为存在这种共生共荣的情况,所以意大利的金融家们(德意志的金融家大部分是新教徒)明知道借给日斯巴尼亚的债很难要回来,但还是愿意借出。久久看书

    而意大利奸商对日斯巴尼亚王国最大的不满还不在讨债难上面,而在于日斯巴尼亚王国在开拓海外贸易航线和据点上的无能。

    不仅自己无能,而且也不向英国、荷兰他们学习开办特许贸易公司,让商人们自己去打拼。

    作为意大利商人的代言人,基吉大主教当然要为自己的老乡们争取在太平洋和印度进行垄断贸易的机会了。

    腓力四世想了想,“如果能有1000万,那好吧,我可以同意设立股份制的印度贸易公司和太平洋贸易公司。

    不过太平洋贸易公司不得从事生丝和其他丝绸类制品的进口,所属的船只也不得进入大明的港口。”

    生丝是大帆船贸易的重要商品,日斯巴尼亚从明朝输入生丝,然后一部分在美洲殖民地加工,一部分转给意大利商人。其中的利益链条已经形成,不能随便去改动。

    “如您所愿,”基吉主教笑了起来,“您的决定一定会非常有利于主的福音向东方传播的。

    国王陛下,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可以代表普世教会去塞维利亚和大清蒙古的代表谈判传教问题。”

    “当然可以,”腓力四世说,“那是您的权力!您就和纳瓦尔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一起去吧,您可以住在塞维利亚的王宫内。”

    “非常感谢,国王陛下。”

    ......

    在塞维利亚的王宫,纳瓦尔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和基吉大主教首先见到的并不是“蒙古的大臣们”,而是一手促成这次“日蒙建交”的卡瓦列罗。

    外交大臣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首先向卡瓦列罗宣布了国王将要册封他为马尼拉子爵的好消息,然后才问起了“蒙古人”的情况。

    “法官,你为什么要将清国包装成大蒙古国”

    因为多明我会和耶稣会的报告,教廷和日斯巴尼亚的宫廷还是能分清出大清、大蒙古之间的区别的。

    “从法理上说,”卡瓦列罗说,“大清就是大蒙古国的继承人......现在的大清国皇帝曾经在草原和北京两次登基,前者继承了大蒙古国的法统,成为蒙古大汗。后者则以中国法统的继承者自居,是为大清皇帝。

    但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大明依旧存在,而且还统治着中国绝大部分的土地,还统治着一亿三千万人口......比大清治下的人口多10倍!在这种情况下,大清对于中国的所有权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在蒙古方面,无论是东蒙古、西蒙古、蒙古本部,现在都臣服大清,并且承认大清皇帝为蒙古大汗。而且印度的帖木儿帝国现在也承认了大清皇帝的大蒙古大汗的地位。

    现在只剩下一两个金帐汗系统的小国还没有承认大清皇帝的汗位,但是他们也没有向汗位发起挑战的意思。所以大清就是大蒙古国法统的合法继承人!”

    到底是当法官的,在法理问题上可真是搞得非常分明啊!

    “好吧,”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点点头,“那你对谈判有什么建议吗”

    “有,公爵,我已经和大清使臣进行了几个月的磋商,并且拟定好了《日蒙协约》的草案,现在带来请您过目。”




第744章 大明到底有多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卡瓦列罗将他准备好的《日蒙协约》拿出给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和基吉一看,两人都忍不住要叫好了。

    这个《协约》定得太高明了!

    首先,《协约》完美的避开了腓力四世和教廷的宗教红线,也就是印度斯坦的帖木儿帝国的宗教问题。日斯巴尼亚可不是法兰西,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顾教皇的反对去和天主教的敌人奥斯曼帝国结盟。

    所以印度斯坦帖木儿帝国的天方教信仰,对腓力四世而言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而“国际法专家”卡瓦列罗却用了一个印度斯坦帖木儿帝国附属于大汗帝国的概念,让大蒙古国在外交上代表印度斯坦帖木儿帝国。也就是把印度斯坦帖木儿帝国当成了大蒙古国的一部分。

    索尼等五大臣出国转了一圈,不仅把国号改了,连国土都大不一样了,莫名其妙多一印度!

    如果现在画一幅国际公认的大清全图,多尔衮都不认识了——上面那个国真的是大清吗

    索尼这些人那叫一个忐忑啊!也不知道回去以后能不能交代

    不过腓力四世和教廷那边倒是能蒙混过去了,大蒙古也好,大清也罢,都不拿天方教当国教,这样就行了,政治上正确啊!

    其次,《协约》在天主教的传教问题上,处理的也相当高明!

    不是自由传教,而是不自由传教!

    “蒙古人不答应给天主教自由传播的权力”基吉主教皱着眉头问。

    “不,他们答应的,是我不答应。”卡瓦列罗的回答让人吃了一惊。

    “为什么”基吉问。

    卡瓦列罗笑道:“因为自由传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大蒙古国可以在欧洲这里代表莫卧儿,可并不等于真的能保护教会在莫卧儿的土地上自由传播主的福音。

    另外,大清的藩国朝鲜对天主教也是相当排斥的!

    而且在大清本土也有一些问题......儒学和佛教在那里有很大的影响力,占据主流。一旦教会得以自由发展,一定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到时候以大清皇父摄政王的脾气,很可能会下诏禁止,说不定还会杀戮教徒,这样反而不利。”

    在天主教不占主流的地方自由传教当然是大公教会追求的目标,但这是“最高要求”而非底线,底线则是不禁天主教。

    而以卡瓦列罗对清朝和教廷还有日斯巴尼亚国的了解,如果先自由传教,那么以后一定会因为传教、禁教的事情翻脸。

    与其将来为了一点小事翻脸,不如把传教的事情严格限制起来,别现在好得跟新婚夫妻似的,没几年就成杀父仇人了!

    卡瓦列罗说:“所以我在《协约》上制定了由教廷驻大清国的大使和大清朝廷协商传教事宜的条款......这些事情,还是好好商量吧!”

    纳瓦尔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无所谓,他只是扭头看了看基吉,基吉是个非常开明的红衣主教,笑着对卡瓦列罗说:“**官,你干得不错,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他顿了顿,“现在还有一些对双方,哦,应该是对三方都有利的贸易问题要和蒙古人商量。国王陛下已经同意开设太平洋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和大清的毛皮交易,以及开设印度贸易公司负责和莫卧儿进行贸易......你看这两个公司能开得出来吗”

    卡瓦列罗想了想,道:“太平洋上的毛皮贸易没有问题,但是印度的贸易恐怕会触犯荷兰、葡萄牙和英国的利益,需要认真考虑。”

    基吉想了想,点点头:“那好,那就先做太平洋的贸易吧......也许我们还能利用大清的支持敲开日本的国门,那样可就能赚到大钱了!”04小说

    ......

    就在伪装成蒙古人的大清使团在塞维利亚和日斯巴尼亚以及教廷的使者展开谈判的时候,刚刚把孔代、李少游和居尔居送走的纪坤,终于在新挂牌的大明驻巴黎大使馆中见到了荷兰人的代表范.迪门。

    对了,马萨林首相最后并没有离开马赛港!他虽然和孔代、李少游、居尔居一块儿登上了驶往亚历山大港的一艘法国战舰,但是却因为将法国安娜王太后送给大明上皇皇后的礼物遗忘在了旅馆,不得不下船去取,而为了不惊动大家,他又是化妆成自己的随从下船的......

    耽误了船期的马萨林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返回圣日耳曼城堡,勉为其难的再次接过法兰西首相的职位。

    就在他接过首相职位后的几天,荷兰那边终于派人来欢迎纪坤了——荷兰这个国家挺有意思的,好好一个欧罗巴海陆双霸,却在打败西班牙获得国家独立后自己把自己给弄散架了。

    面子上还是一国,但是里子却分成了七份,不仅海陆军都分了七份,由七个省各自管辖,凡是上点台面的事情也得七省议会全部通过才能实行。

    所以回到国内的范.迪门这些日子就在七个省的议会和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之间来回跑,向一大堆人说明现在东方世界发生的剧变。跑了几个月,还回答了一堆莫名其妙的问题,一直忙乎到1651年的2月,总算才从七省议会议长德.维特那里得到了一个准信儿和一个问题。

    准信是联省共和国欢迎大明使团的到来!

    问题是大明帝国到底有多大这的确是个难题,纪坤也不知道,因为在不同的标准下大明帝国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同一个标准下,大明帝国的面积也在不停变化。

    “迪门大使,你们的七省议会到底想知道什么”

    在巴黎城内,一所三层楼的西式大楼内,纪坤正在会见范.迪门,他当然知道七省议会的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

    范.迪门笑着解释道:“七省议会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明帝国宣称拥有的领土有多少

    二是大明帝国目前实际控制的土地有多少

    三是大明帝国的本土有多少所谓本土,就是不包括外藩的所宣称拥有的领土。”

    迪门的话说完了,可是纪坤却目光炯炯地看着范.迪门,“迪门大使,继续说!”

    范.迪门耸耸肩,笑道:“好吧,我再说明一下。七省议会想知道大明是否想统一中国还想知道大明在南洋方向上的领土索求”

    纪坤笑了起来:“大明当然要一统中华!但是大明朝廷在南洋方面的领土索求,本使也不知道!”

    不知道不能乱说啊!

    而且纪坤已经知道荷兰人吃错了药,自己把一支非常强大的陆军给解散了。

    虽然荷兰海军依旧强大,但是没有了强大的陆军,荷兰也没有能力在南洋占太多地盘了。

    另外,大明现在还有了法兰西和奥斯曼两个“好朋友”——对于同荷兰、英格兰这两个欧洲海上强国的斗争,在欧洲这边有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要不然大明就很容易让人家闷在东方大陆上,一点换手力气都没有,也出不去。

    而有了法兰西和奥斯曼,大明帝国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能收买法国去威胁没有陆军的荷兰本土!

    纪坤顿了顿,反问道:“本使也想知道,你们荷兰人在南洋一带的领土索求有多少也许咱们两国再带上葡萄牙国和英吉利国,可以一起签订一个《四方条约》,共同保障南洋一带的安定和自由贸易。”



抢救大明朝第745章 英吉利,你快来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范.迪门听了纪坤的建议,脸色都阴下去了。

    什么叫四方共同保障南洋一带的安定和自由贸易

    哪儿有四方明明只有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三方!

    你们大明虽然拿下了安南、暹罗两个藩属国,真腊估计也没跑。可是从严格意义上说,那里不是南洋,那里没有洋,那是大陆。明朝虽然从海路过去,但也就沿着海岸线航行,根本没有多少船可以下远洋。

    现在也就是东宁郑家能派出少量的帆船远航到巴达维亚和马六甲,但是在马六甲和东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一带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

    至于英格兰......那可是荷兰的心腹大患,你们还想让他们进南洋你们想干什么

    另外,西班牙呢西班牙上哪儿去了这就给排除出去了虽然荷兰和西班牙斗了80年,但是现在已经讲和了,他们在菲律宾群岛的利益,荷兰也是承认的,不能说排除就排除啊!

    “迪门先生,”纪坤笑着说,“西班牙的贸易路线是不经过马六甲的,这个菲律宾群岛除了作为太平洋贸易的中转站,就没有其他的利益了。所以南洋四方不带西班牙也行......至于英格兰,那可是海上的强国啊!过去因为自家闹乱子,才没怎么在南洋活动。

    现在他们自家的乱子完了,通过南洋到咱中华来贸易不过是时间问题。其实现在就有一些英格兰的船在大明沿海活动啊!难道咱们不应该拉上英格兰,好好商量一下怎么保障南洋地方的平静”

    纪坤拉英国入局其实是自作主张,朱慈烺的海洋政策是“亲荷反英”。

    但是这年头没电报,没网络的,纪坤这个“全权钦差”那真的是大权在手的——朱慈烺也知道这年头真是外交家可以尽情发挥的时代,所以不会把访欧使团框起来,而是给了他们足够大的授权。

1...222223224225226...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