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到时候大明不来进攻,缅甸也要元气大伤了。

    所以莽白才接受了北上抱大腿的使命,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使团和礼物向北方大顺帝国的首都重庆进发了。

    而当莽白进入云南,然后一路向北,往重庆而去的途中,这位历史上对永历君臣极为凶残的缅甸王子,却是更感到恐惧了。

    因为他见到的是一个初兴始建的唐式封建国家,到处都洋溢着尚武好战的气息。从北方南下的授田府兵全都朴实敢战,而且装备看上去也非常精良。所以莽白使团一路上遇到的每一队大顺军,全都是杀气腾腾的,而且不畏艰苦。

    至于他们的装备也不算差,步兵的披甲率很高,几乎大部分府兵(正兵)都有一身护体的甲胄。他们的武器主要就是长枪、刀牌、弓箭和火铳。持有这四种兵器的士兵组成了花队,每百人中约有40名长枪兵,20名刀牌手,30名弓箭手和10名铳手。

    莽白还发现,这些大顺铳手持有的火铳都是西洋式的,就是那种汉人称为斑鸠脚火铳的重型火绳枪——这些火铳的质量其实不大好,都是不专业的四川铁匠胡乱打造的,只是外观看着唬人。为了避免炸膛,不得不减少装药,所以斑鸠脚铳只能打出鸟枪的威力。

    不过莽白是看不出火铳的质量有问题的!

    此外,莽白还注意到一些开进中的大部队还会携带青铜火炮,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这种可以有战马拖拽着行军的火炮,对依赖大象进行冲击的缅甸军还是极有威胁的......

    而今天莽白抵达了大顺帝国的首都重庆,更是见识到了一座充满杀气,而且相当严肃的首都。

    这座首都没有一点富贵安乐的气氛,走在大街上连个商铺都看不见!大街两边都是高墙,沿着高墙还笔直站立着大顺皇帝的金吾军——他们持有火铳的比例更高,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都是长枪在手,腰间还悬着手刀,一看就知道很能打啊!

    另外,还有大队的骑兵出现,全都是披甲的枪骑兵,队列整齐的立在大顺皇帝居住的城堡入口处。

    莽白跟着出重庆城迎接他的大顺左辅牛金星,大军师宋献策一块儿下了马,然后步行通过了皇城南门朝天门(朝天门搬家了)外的木桥,又从列成两个方阵的骑兵当中通过,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

    进了朝天门,莽白发现里面还是一片杀气腾腾的,没有啥装饰,房子都朴素得很,但是防御设施一应俱全!

    皇城里面也看不到什么宫女太监,还是一队队顶盔贯甲,扛着长枪火铳的士兵。

    莽白都有点怀疑,大顺朝的皇帝晚上是不是搂着盔甲睡觉啊

    好不容易进了个“聚义厅”,就是李过的勤政殿,不过没有皇宫大殿派头,面积小,装修得也差,就是椅子特别多,一共十把椅子。李过一把,李来亨一把,共治八王一人一把。

    其**治八王的椅子有两张空着,李定国和袁宗第都不在重庆。所以现在要八个坐在椅子上,而且全都是一水蓝色袍子!

    莽白看着有点懵逼,那么多人坐着,衣服都差不多,那该给谁磕头不会每一个都要磕吧

    “谁是皇帝”他回头问,“我应该给谁磕头”

    有通事跟着,把他的话翻译成汉语。

    坐在御座上的李过听了哈哈大笑,说着:“额这里是皇帝垂拱,八王共治,还有一位抚军太子,不过有两个王不在。照规矩你得一个个磕头的!不过额给你免了......赐座!”

    还好,听了通事的翻译,莽白大松口气。现在有八个人要拜,一人磕仨头都得磕二十四下,非磕晕了不可!宝来

    看到莽白落座,李过又问:“那个二军师,条约准备好了吗”

    “皇爷,已经准备好了。”顾君恩手里就捧着不平等条约的文本。

    李过一挥手,“那就念一下吧。”

    “臣领旨。”

    顾君恩领了圣旨,就开始宣读不平等条约了。

    条约的内容当然也是“格式化”的,这不是天朝惯例吗

    大顺提出要求也是那么几条,首先,大顺是宗主,缅甸是外藩,缅甸新王登基要经过大顺册封这道手续。

    其次,大顺要保护缅甸。

    再次,缅甸要在军事、外交上服从大顺的指挥。

    第四,大顺要在缅甸的沿海租用一处海港屯兵。

    第五,大顺要在屯兵海港附近再圈块土地屯田养兵。

    第六,大顺要在云南——所租用海港沿途设馆,保护通商。

    第七,缅甸不得向大顺官商征税,不得阻挠大顺官商的货运。

    第八,缅甸要保护大顺儒士在缅甸土地上开设的书院。

    第九,大顺臣民在缅甸犯法,要交给大顺租借地的总督府审判。

    一共就这么九条,也不是照抄大明的格式条款,不过大致上差不多。就是明确宗主、藩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而且是不平等条约!

    废话,宗主和藩国怎么平等?

    从法理上说,藩国的部分主权是属于宗主国的,当然不能平等了!

    “你们,你们怎么和大明一样”莽白听完通事的翻译,脸色都青了。

    “这是天朝惯例!”孙可望沉着声道。“王子,你给额说,哪一条不该啊”

    莽白道:“屯兵没有必要吧”

    孙可望哼了一声:“你个王子看着挺机灵,脑子怎么那么糊涂呢你来额们这里干什么不就是求额大顺保护吗不屯兵怎么保护”

    好像是这么回事啊!没有兵怎么保护空口白话管屁用!

    “那圈地......”

    “屯兵得吃饭啊!额们都不要你们供,圈块地自己种能算过分”

    不过分啊!不给饭吃谁肯来啊!

    “这个通商......”

    “就是借个道!”孙可望说,“你们还要向上国收税”

    “不敢不敢......”莽白还真说不出哪一条不应该了。

    孙可望笑道:“既然都该,那就赶紧签了吧!签了,额们大顺就马上派兵5000,去保护你们缅甸国了。”




第730章 到蒙古帝国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就在大明和大顺两家忙着“瓜分”中南半岛的时候,载着大清国使团的一艘西班牙帆船,已经抵达了蒙古帝国最大的港口苏拉特港。

    这是一座内河港,位于一条名叫塔普蒂河的河口右岸,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物产也非常丰富的港口城市。

    身为访欧五大臣之一的索尼,这个时候正站在帆船的前艏楼上,看着眼前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用生硬的日语(日斯巴尼亚语)问身边的卡瓦列罗:“**官,我们这是到欧洲了”

    他已经在海上漂了好几个月了!

    西班牙这个世界帝国仇人太多,如果走太平洋还好点,那里暂时没有其他欧洲列强的势力。可是卡瓦列罗却偏偏安排大清的五大臣走马六甲入印度洋,一路上都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据点。一艘西班牙船可得小心一点,要不然就有可能被黑心的荷兰人、葡萄牙人给打沉了。

    所以他们这一路都没靠过几次岸,而且靠岸后也不敢久留,补充了淡水、食物后就继续上路。

    没有这么出过海的五大臣都吃了苦头啦,最惨的是范永斗,他已经是个老头子了,身子骨哪儿经得起折腾现在已经躺平不动,快要断气了!

    索尼想到老范,就是一声叹息:不过还好,总算是到了......

    “不,不,这里不是欧洲。”卡瓦列罗说,“这里是蒙古帝国的苏拉特港。”

    “蒙古帝国......”索尼一愣,“日语”都不说了,“蒙古你说蒙古”

    卡瓦列罗这一路也跟着索尼学汉语,也会说一点了,点点头道:“是啊,是蒙古!”

    “成吉思汗的蒙古”

    “对,对,就是这个蒙古!”卡瓦列罗认真的点头,“我们到蒙古了!”

    完了!索尼心说:这个日斯巴尼亚人晕船晕得疯了......蒙古哪儿来的海啊

    “这里真的是蒙古帝国!”卡瓦列罗看着索尼脸上的表情,笑着说,“如果不是为了来蒙古帝国,我就让这艘帆船走太平洋了。

    索大臣,你以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蒙古吗”

    索尼愣愣的,“难道还有第二个蒙古”

    卡瓦列罗点点头,一指眼前的繁忙港口:“这里就是第二蒙古!是帖木尔大帝的六世孙巴布尔大帝在一百二十年前征服印度西北部后所建立的。这巴布尔大帝为自己所建立的国家起名蒙古帝国!”

    索尼他们到了被后世称为莫卧儿帝国的国度了......不过“莫卧儿”其实就波斯语的蒙古,所以莫卧儿帝国的正确名称就是蒙古帝国!

    只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印度的这个蒙古帝国和大蒙古国,用了莫卧儿帝国的名称。

    但是卡瓦列罗却故意突出了莫卧儿帝国的“蒙古概念”,原因很简单,顺治皇帝就是蒙古的额耶尔札萨克汗!

    而索尼等五大臣,也就是蒙古大汗派出使团了。

    现在蒙古大汗的使者到了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皇帝沙.贾汗能不好好招待

    顺治是蒙古大汗,沙.贾汗是蒙古皇帝,大家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嘛,是亲戚。那么远的蒙古亲戚派人来了,沙.贾汗皇帝得多高兴啊!

    而两个蒙古之间,是不是应该建立友好互助的关系呢你就不看真主的面子,也得看成吉思汗的面子啊!

    一旦两个蒙古友好了,那么在两个蒙古之间牵线搭桥的西班牙帝国,当然也能收获两个朋友了......如果能再进一步,促成西班牙帝国、蒙古帝国、大清帝国的三帝国同盟,那么西班牙衰退的势头也许就可以扭转了。

    索尼也明白了,“**官,你是让咱以蒙古大汗使者的名义去拜见天竺国的蒙古皇帝”无错小说

    卡瓦列罗笑道:“大清的皇帝不就是蒙古大汗吗在西方,两个国家是可以共君的......我想您应该以大蒙古额耶尔札萨克汗兼大清皇帝使臣的名义去见印度的蒙古人。”

    “对,对,对,再用蒙古语写个国书!”卡瓦列罗道,“索大臣,您懂蒙古语吗”

    “懂,当然懂了!”

    ......

    索尼的学问是很大的,精通满、汉、蒙、藏、日等五种语言!用蒙古语写个国书什么的,当然是小菜一碟了。

    可问题是印度这里的蒙古帝国皇帝沙.贾汗不认识蒙古文字......

    印度蒙古帝国首都,阿格拉,雄伟而富丽的贾汗吉尔.玛哈尔宫中,蒙古帝国皇帝兼真主在人间的影子沙.贾汗,正透过一扇窗户凝视着尚未完工的泰姬陵,洁白而雍容的陵墓就矗立在距离贾汗吉尔.玛哈尔宫不远的平原上。

    自从来自波斯的泰姬.玛哈尔因为产褥热而死去,沙.贾汗便时常守在可以望见泰姬陵工地的窗户前,亲眼看着这座据说是全世界最豪华的陵墓一点一点被建造起来。

    当然了,他只是痴情,并没有因此荒废政务、军务。

    泰姬.玛哈尔在1631年就去世了,至今已经有19个年头,沙.贾汗在这19年中继续着他穷兵黩武的军事扩张。不仅在印度扩张地盘,不断打击印度教王公的势力,而且还在阿富汗和伊朗萨法维王朝进行长期的拉锯战,并且在1638年夺取坎大哈。在1646年,他甚至发了疯一样的发动了对乌兹别克汗国的战争,先后夺取了乌兹别克汗国在阿富汗北部的巴达赫尚和巴尔赫,随后他又派自己的三子奥朗则布继续统军北进,进入了荒凉的中亚山区和草原——沙.贾汗的目标是自己祖先在中亚的故土撒马尔罕和布哈拉。

    不过这场战争最后还在1648年时因为陷入僵持而无法维持后勤供应,而遭受惨败。

    随后,伊朗的萨法维王朝趁机反攻,在印度蒙古帝国新败之际夺回了坎大哈。

    遭受失败的沙.贾汗并不死心,在1649年发动了一场对坎大哈的反攻,但是又一次兵败。

    不甘心失败的沙.贾汗,现在正在准备第二次对坎大哈的反攻......

    “父亲!父亲!蒙古国使臣到了苏拉特。”

    沙.贾汗的耳边忽然响起了儿子穆拉德.巴克什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就看见自己的四子,在苏拉特担任海军总督(蒙古帝国海军司令)的穆拉德.巴克什正风尘仆仆的站在自己身后,手上还拿着一个丝绸卷轴。

    “你说什么”沙.贾汗问。

    “蒙古国使臣抵达了苏拉特。”

    “蒙古国那不是别人对我们的错误称呼”

    穆拉德.巴克什笑着说:“不是我们,是北方草原上的大蒙古国!大蒙古国的大汗听说在印度还有一个蒙古帝国,所以不远万里派来了使臣。”

    “大蒙古国不是已经......”沙.贾汗有些不大确定。

    “父亲,大蒙古国的使臣说,大蒙古国已经复兴,还在六年前重新攻入了大都,现在统治了小半个中国、东蒙古、蒙古本部和西蒙古。”

    “这是真的”沙.贾汗有点难以置信,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有点傻乎乎的,比较好骗,于是就问,“你不会被人骗了吧”

    “不会,”穆拉德.巴克什说,“他们还送来了国书,我已经看过了,是用蒙古文字写的。”

    沙.贾汗一愣,“你认识蒙古文字”

    “认识一点......十九个字母我都认识。”



第731章 如假包换真蒙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索尼是真有学问啊!

    他是用四百多年前创造的旧蒙古文给印度蒙古帝国的皇帝写的国书,别说沙.贾汗和他那个当蒙古帝国海军司令的儿子看不懂,就是阿格拉城中为沙.贾汗服务的学者,也看不大懂。因为莫卧儿王朝从来都没用过蒙古文字,他们最正式的官方文字是察合台文,这是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文字,一度通行于察合台汗国故地,后来又被帖木儿定为帝国的官方语言。而创立莫卧儿帝国的巴布尔大帝就是帖木儿的子孙,以帖木儿帝国的正统自居。
1...215216217218219...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