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朱慈烺问:“为何”
堵胤锡道:“因为计口均田!”
朱慈烺沉默不语。这个问题在武昌行宫这边争执了不少时间,到现在也没最后的结论。
堵胤锡说,“绅商本是一体,绅亡则商不存!如果殿下想要尽
第542章 这不是赎买式土改吗?
对于湖北的土地问题,朱慈烺已经有了决断,不需要听取黄宗羲和纪坤的意见。不过整个湖广地域广阔,情况复杂,还有赶蛮拓业的后遗症,一刀切是不行的。所以他才把比较有想法纪坤和黄宗羲召来武汉,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臣以为万事都要讲大义,定名分,堂堂正正,如此才能通顺兴旺,上下和谐,中外欢悦。本朝所失者,就是重大义而轻名分,有封而无建,因而上有天子,下无封君,无封君则无封臣,则卫所之封,名不正,实则烂......”
正在讲大义名分的人是纪坤!他是讼棍加酷吏的人设,自然重视法度。同时他又是军籍出身,祖上也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给封在了扬州卫。
在他看来,朱元璋搞得卫所制其实就是个半封建半官僚!而半封建半官僚就是卫所制的败笔。
如果是完全版的封建......那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卫,既不需要,也控制不了,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君主直辖领地的封建。
所谓封建,其实就是管得了的地方直营,管不住的地方发包。
以明朝的情况,最多在国土周边地区封上几十个藩镇,或以诸王镇守,或以功臣为君。余下的地方,还是得由官僚政府直接管理了。
这样外藩内官,互相牵制,保持压力,也容易保持活力。
另外,封在边境上的外藩如果没有造反的实力,就只能往外发展,去折腾蛮夷鞑虏了。
当然,内官外藩玩砸了也是有可能的!大明立国之初的九塞藩王就有点内官外藩的雏形。不过九塞王的体制也是半封建半官僚,没有堂堂正正的法度可以约束上下,各种变扭就不断了。
如果是完全版的官僚统治,那就和赵宋差不多了......
“以臣之愚见,国家大事,就应该有名有实,堂堂正正。藩镇者藩镇之,官府者官府之,公田者公田之,私属者私属之。”
纪坤接着说道:“如今东南之名实稍正,因而为政比之以往大为通达,百姓稍安,朝廷所入也增加不少,可以勉强维持二三十万之新军。然而湖广、巴蜀、山东、云贵之地,名难符实之事重多。譬如实为藩镇,但名为巡抚、总督、团练大臣者有之;实为封臣,名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者亦有之;名为军屯官田,实为封臣私邑者更有之。
朝廷如欲长治大安,就应该先正名分,再固根本,以强干御强枝!”
他的话似乎有点离题了,不过明朝土地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封建体系的混乱!
“如何正名实呢”朱慈烺问。
纪坤道:“可官府者官府之,可官田者官田之。”
他的意思能拿在手里的,那就别客气了......朱太子的为人谁不知道但是拿不了的,也没办法啊!
大明现在只是在东南稍安,要收拾的对手还多的很,怎么可能在湖广这里和一帮赶蛮拓业历练出来的土军头打烂仗
湖广的平原地带当然好搞,但是湖广西部、南部还有大片的山地,原始森林那是接地连天的,真要扫平没有十年八年就别想了。
纪坤又道:“不可官府者,当行封建,立法度,君君臣臣,各尽其责。”
如果说人话,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没有办法直辖的,也不能放任,而要堂堂正正的封建。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法度,让封君封臣们各自尽职,为朝廷出人出力。
别以为封建主一定会反抗中央,在历史上的大明末世之中为朝廷辛辛苦苦打了那么多年的秦良玉老太太不就是个封建主嘛!她是石柱土司的“老太后”啊,她的白杆兵就是土司家兵。论起功劳苦劳,京营都比不过他们。
朱慈烺不置可否,又将目光投向了黄宗羲。黄宗羲也当了年余的“酷吏”,整个人看上去都有点阴沉了。
“太子殿下,”黄宗羲沉吟着道,“您到底想将湖北之田当成官田还是民田”
朱慈烺看着黄宗羲,“黄卿以为呢”
黄宗羲道:“计口所均之田理应是官田。均田是为了抑兼并,弥贫
第543章 路在何方?
大明崇祯十九年六月中旬的时候,李自成还在继续装活,李过则已经夺了巫县,开始攻打夔门险要瞿塘关。高一功和罗虎则已经从另一个方向突入夔州,占据了太平县,还推进到了通川江畔。而大西国老万岁张献忠则大掠成都之后北上而去,准备走阳平关——大散关这一路去实现他的关陇之梦了。
而位于长江汉水结合部和长江中游,控扼着九省通衢之地的大武汉府,现在正是百废待兴,元气渐渐恢复的时候儿。
设立江都武汉府的令旨,是在几日前的六月初十那天,由远在南京的内阁府和大元帅府共同发布,并昭告天下的。
朱慈烺的令旨之所以由内阁府和大元帅府共同发布,是因为现在的大明朝政又恢复到了洪武初年宰相辅弼君王的模式了,而且更加成熟了。中书省的名号并没有恢复,而是用了内阁府的名称。
因为第一任内阁首辅魏藻德兼任吏部尚书,为了方便管理,内阁府和吏部就合二为一,以后的内阁首辅也将会兼任吏部尚书。除了吏部这一摊之外,内阁府下还设有左通政司、钱业司和条例司等三司。
其中左通政司管辖的是诏令、奏章和行文的传递,凡是大明民政体系内的诏令、奏章、行文,一律由左通政司负责传递。
另外,大元帅府下还有一个右通政司,管辖的是军事体系内的命令、军报和文书传递。
由六部之中的兵部现在是由大元帅府和内阁府双重管辖的部,所以和兵部有关的诏令、奏章和行文,也都由右通政传递。
钱业司则是一个类似银监会和中央银行的衙门,负责监管银行业和钱币铸造。其中钱币铸造又分为官铸和官督商铸两种,前者由钱业司自营的铸钱厂负责铸造。后者则授权给海商银行、盐商银行铸造,但是只限银元,不能私铸铜钱。
条例司则是一个筹划国家经济,改变旧法,制定新法的机构。类似宋朝的制置三司条例司。但是条例司本身不具备颁布法令的权力,所有民政方面的法令,必须以令旨加内阁府会联署的形式发布。而涉及军事的法令,则视情况(是否涉及民政),以令旨加大元帅府联署,或令旨加内阁、大元帅府双重联署的形式发布。
譬如设立江都武汉府,并同时撤销凤阳府中都地位的令旨,就因为涉及军事民政,所以就有两府联署并且发布。
从崇祯十九年六月中旬开始,大明的南北二京(或者是南中北三京),就正式变成了东西二都了。
虽然在许多立志恢复的仁人志士们看来,朱大太子改南北二京为东西二都的做法,很有一点要偏安东南的意思。但是被朱大太子召集到武汉府的湖广官员、士绅们,却非常分明的感觉到了一种天威迫近的压力。
从现在开始,大明朝廷可就不是远在两三千里之外,而是直接压在湖广士绅官员头顶上了。
大家伙儿的逍遥日子,恐怕要一去不返了......
而在这道令旨正式发布之后,朱大太子就登上了东下的官船。因为武汉已经是江都了,所以再过不久,他还会回到这里。
六月中旬,进入盛夏的武昌府的连着下了几日的暴雨,不仅将暑气冲刷得干干净净,还让这座大明新都之中的人们感到夏日少有的阴凉。
在武昌城西南文昌门的门洞里面,正有几辆马车,一队兵将在躲避暴雨。守着马车的兵将都伸长着脖子,焦急的等带着这突然降下的暴雨过去,好继续走完这最后一程,把刚刚为抚军太子送完行的两位大老爷,安安稳稳的护送到大明西都武汉府城内宅邸去。
只是这暴雨如织,何时方休啊
而在这个时候,其中一辆特别宽大的马车上,两个已经换上了宽大单薄的道袍的大老爷却正谈得兴起,一点都不着急。
“咱们这位抚军太子,怕是在打着以外治内,以贼治绅的主意吧南京的这一闹腾,倒是给了他一个台阶。”
说话之人赫然是湖南省的一把手,封疆一方的何腾蛟。在他看来,朱慈烺即便没有力量大举入川,也应该把荆州府西部的夷陵州、归州、宜都县、长阳县、巴东县和兴山县一共两州四县的山区地盘给拿下啊!
怎么能让好几万分田分地,免债免息的流贼盘踞在那里这是什么意思啊
&n
第544章 不好,资本主义来了!
笔趣阁 ,最快更新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将会让抚军朱太子为难的事情多着呢,其中最麻烦的还不是钱粮,而是一只洪水猛兽,名叫资本主义!
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个万恶的东西,其实已经被朱慈烺放出了笼子,就连始作俑者朱慈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哦,对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广泛存在于东南的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和松江的丝棉手工工场,以及出现在广东佛山的铁器工场,都可以看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
但是这种萌芽在中国发展的十分缓慢,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哪怕朱慈烺在东南的一系列运作,比如开设盐商银行、海商银行;比如开放上海、宁波、泉州、广州、登州五口商埠;比如同荷兰、葡萄牙殖民者交往,推动大明进入大航海时代等等,都没有真正触及困住大明资本主义萌芽的牢笼——被士绅特权所统治的小农经济!
道理很简单,当一亿多人口的南明开始走上万恶的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都会以极快的速度成长。
也就是说,南明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大幅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以较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足以满足手工业(工业)生产和城市人口的农产品。
而且一旦南明社会进入邪恶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
现在是一亿几千万,而将来很有可能是两亿、三亿,乃至更多!
要为那么多人口提供足以果腹的食品,同时还要为庞大的工场手工业体系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南明的农业就必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即便南明在朱慈烺的领导下,可以在海外获得一些盛产的稻米的殖民地,也必须用资本主义的办法去开发,去开办资本主义农场,才能为国内市场提供足够的初级产品。
要不然尽是一些生产效率低下的封建采邑,能指望它们产出多少大米而且去水真腊(湄公河平原)或暹罗的土地上开拓,是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的。封建领主哪儿有那么多的资本他们哪儿会管理海外农场
当封建主靠得是砍人的手艺高,又不是靠经营农业上台的,让他们去办农场能行
所以要把南洋的富饶土地变成大明的粮仓,还是需要许多大明的农业资本家去南洋办农场才行啊!
可大明本土如果没有大量的资本主义农场,南洋的农业资本家又从哪儿来
根据后世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大明的第一批农业资本家就出现在崇祯十九年的湖北汉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
而他们的出现,其实是李自成和朱慈烺合力促成的!
李自成对荆州、承天、德安和汉阳四府的进攻,以及在荆州、承天、德安,汉阳四府推行的均田,还有之前在襄阳、陨阳二府执行的圈地授田,都惨重打击,甚至可以说是摧毁了士绅阶级在这几府乡村的统治。
当崇祯十九年的盛夏到来的时候,湖北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士绅地主的存在了。
当然了,李自成只是摧毁了支持明朝的士绅阶级在湖北农村的统治,他并没有把资本主义这只猛虎从牢笼中放出来,而是换了一只更加坚固的牢笼——就是翻身圈地的大顺老营兵!
只要假以时日,他们就会成长为军事贵族,代替原来的士绅阶级,成为小农经济的坚决捍卫者!
可是朱慈烺和他的克难新军,又让李自成的“牢笼”来不及成型,就全面瓦解了。
不过朱慈烺并不打算恢复旧有的秩序,所以在他离开武昌返回南京之前,推出了一个“赎买式土改”的湖北善后方案。
这个方案的细则,在朱慈烺离开武昌前的几日,就制定完毕,并且在朱慈烺离开的次日,张贴在了武昌城各处城门口立起来的告示栏上。
出乎朱慈烺本人的预料,这个“赎买式土改方案”,将会把资本主义这个吃人的怪物,带到湖北富饶的乡村。而这只怪物一旦在湖北乡村站稳脚跟,很快就会凭借自身的高效率席卷东南农村......资本主义就要来了!
..
第545章 果然是无商不奸啊!
他疯了
一定是疯了!
又疯了一个......
姚大桥的狂喜,换来的是几道同情的目光。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看着他的员外打扮就知道这是一个奸商。奸商一般都把土地寄在德高望重的士绅名下逃税,所以他们是没有田契的。
没有田契,就不能得到补偿!
而且得到补偿的士绅一律要放弃功名,落籍武汉,而且不得在原籍置业,在原籍的房产、店铺,也一律要放弃!
这就意味奸商们在地方上的保护伞也没有了,没有了保护伞,他们放出去的高利贷自然也收不回。
损失之大,足以让不少家底有限的奸商倾家荡产......发疯都是轻的,想不开去跳长江的估计也不会少!
叶家鑫看着姚大桥的样子也害怕——这位可是他在武昌的衣食父母啊,可别真的发疯了......于是赶紧拖着他就往汉阳门里面去,想着把他拉过去让嫂夫人们好好安慰一下。
姚大桥被他那么一拖,也只能踉踉跄跄跟着走。叶家鑫一个大富农,浑身都是力气啊,姚奸商虽然胖,可那是虚胖,怎么挣得脱
两人到了汉阳门内,姚大桥才找到机会把胳膊抽出来,一边揉一边埋怨:“干什么呢你急什么呢告示还没看见呢......这可是发财的机会!”
“发财”叶家鑫欲哭无泪,“发什么财全都没了......”
他的土地都是寄存在别人名下的,手里没有田契,也就没得补偿。
姚大桥拍了拍胸脯,“有我呢!我还有本钱......你跟我来,咱找个吃酒的馆子,哥哥我高兴,咱们一边喝一边说!”
叶家鑫看着不像是疯了,就只能跟着他找了个小酒馆,随便要了点酒菜,就开始边喝边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