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从日本入手?”杨锐问道:“你是说,派人打进到日本那边去吗?”
“不是的。”刘伯渊摇头,道:“我的意思能不能从宫崎寅藏那边着手。他追随孙汶多年,孙汶对他也极为信任,如果能获取他的信任,那么事情就好办了。不过,这需要一些钱就是。”
“这倒是个办法。”杨锐点头。孙汶现在最是缺的就是钱了,要是能能有一个人手上有成千上万的钱,而且对革命异常热衷,那在宫崎寅藏的推荐下,很有可能孙汶会把他当成嫡系看待。“那就尽快去办吧。另外,就是这段时间让我们的人密切注意孙汶会不会在福建,或是广东惠州、潮州一带发动起义。我感觉,日本人是要再来一次惠州起义了。”
杨锐的感觉很是准确,此时在日本的孙汶就是正和黄兴商谈闽广交界之地的起义。在河口起义之后,孙汶虽然表面上仍想再举行一次举义,但在心里其实是力不从心了,其中除了资金筹措困难,更重要的是自去年布加卑鼓动中国革命,被满清抓住把柄之后,法国人对他的支持就在不断减少,而后镇南关失败之后,工商界人士便不再接见他了。不过,柳暗花明的是,因为日本和满清在南满失和,现在日本人又不像以前一样把他扫地出门了,而是委婉的邀请他再赴日本,昨天犬养毅也表示将继续支持他的共和革命,为此,日本人将提供枪械钱款。如果革命成功,那么日本当局则会提供外交支持,这不得不让他兴奋起来。
不过,和孙汶的心情相比,黄兴的情绪却很低落。“逸仙,我们接连举义,可是却接连失败,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而且每一次举义粮饷都是不足,没有粮饷,那么会党是不愿意冲锋打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举义,而是应该重新思考革命的策略和办法。我提议,运动新军的工作要放到同盟会日程上来。”
微笑的看着黄兴发言,孙汶待黄兴说完后才道:“克强,你说的我都很明白,毕竟,镇南关举义的时候,我亲自参与过。知道在前线打仗极为不容易,克强你能坚持到现在,让我很惊讶,也让所有人,包括日本人都很惊讶。你说的要重新思考革命的策略和方法呢,我也很赞同,我们不能老指望着依靠会党革命就能成功,新军那边是一定要运动的。不过,也不能为了运动新军,就把会党给丢了嘛。再说,只有不断的起义,让满清朝廷疲于奔命,造成更大的声势,革命才能早日成功啊。克强,举义是失败了很多次,但和初次举义将比,我现在是乐观百倍啊!”
“逸仙,可广西云南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为什么现在我们又要转向福建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福建没有基础啊,现在会员里面,只有方君瑛、方声涛、林时爽几个福建人,当地的情况也很不熟悉,缺弹少饷,贸然举义一定还是会失败的。”黄兴不太明白日本人那边的事情,只是单纯的从起义的观点来看福建这边的事情。
“如果福建不行,那我们就在潮州发动起义。”孙汶也感觉直接去福建并不保险,所以想着把起义地点放在靠在临近的潮州。孙汶是说变就变,但是黄兴之前可是在潮州领导过起义的,他听闻孙汶说到潮州,脸色顿时变的怪异起来,孙汶见此忙道:“克强,这一次举义绝不会像上一次一样,筹划不密。走漏风声,筹款我也会抓紧。现在我已经说服了一个日籍华商,他愿意出买枪械的钱,我们要负责的只是会党的粮饷而已。还有。同盟会的骨干。这次都会抽调回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把这一次举义准备好、发动好!”
孙汶的决心如此之大。并没有让黄兴放心多少,因为每一次督促举义他都是这么说。不过听到有日籍华商愿意出买枪械的钱,黄兴下意识的问道:“这个日籍华商愿意买多少枪械?”
“二千支步枪!”孙汶利落的伸出两根手指,“每把枪配四百发子弹。克强。这么多枪械举义完全足够了吧。”
“问题是他买的是什么枪啊?要是买早先那种黑火药的日本旧步枪,那……”黄兴听闻有两千支枪心里跳了一下,而后又怕人家贪便宜只拿一些破枪来凑数。
“我以前上过当了,这一次问的很清楚。现在日本正在出售一些日俄战争时缴获俄国的步枪,那种枪比现在日本军队用制式步枪还好,我们就准备买这种枪。”犬养毅许诺的东西被孙汶换了一个说法说出来,只把黄兴心里那残存的一点点的热血又激活了。他忙道:“可只有枪械还是不行啊,两千支步枪,当地的会党也有不少火器,这样加起来有六七千人。这么多人。一人十块钱,那就要七八万块钱,这次举事,当要筹措十万元不止。如果这些钱没有着落,那么起义难以成功。”
“是啊。非要十万元巨款不止啊。”孙汶说到这里自己的劲头也停歇了下去,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啊。他沉默片刻,再道:“我明日再去想想办法,看看米国那边是不是能筹集到一些钱。”他说到这里又想起复兴会来:“现在我们捐款的地方,复兴会也在捐款,可他们只捐款又不革命,只知道窝着深山老林子里面,这是革命吗,这是占山为匪。”
蔡元培被俘后,复兴会和同盟会的短暂蜜月就结束了,之前的合并设想也破灭了,这些都让孙汶很不高兴。因为当时他正在和美国人谈判,正在关键的时候,复兴会却申明复兴会和同盟会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使得美国人马上中止了谈判。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杭州被满清攻陷,孙汶到后来才发现杭州失陷居然有同盟会一些人的因素在里面。虽然这件事情并不是他下令的,但是陈其美的所作所为却很和他的胃口,他对革命的理解明显比身边的其他人深一层。正因为如此,才有杨竟成之事,才有杭州之事,才有章太炎之事。不过这里面只有杭州这件事做成了,其他的都没有成功。
孙汶想着去年以来同盟会和复兴会种种,只觉得同盟会再不奋起,这革命当真就要由复兴会来领导了,真要如此,他实在是不甘心的很。孙汶脸上阴晴不定,黄兴想的就没有这么复杂了,河口那边狼狈而退之后,他便想再也不依靠会党举事了,不但费钱,而且战斗力也很不好,最重要的是,举事前还常常走漏详细,举事时更是不听指挥,这样的部队,要想他们打仗,非得一边好言哄着,一边银子诱着才行。
“逸仙,这一次举事能不能让复兴会也加入进来。即使不加入,他们派几个人来指挥也是可以的。”黄兴想着这几次举义的状况,只觉得靠自己是无法正在指挥好一只近万人的军队的,特别是这支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它只是会党,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不行!”这一次举事和之前那些完全不一样,便是自己举事的人孙汶心里也在斟酌着人选,因为涉及太多的机密,一个不好那后果就会难以预料。“复兴会现在四处在挤占我们的捐款,更可气的是,他们还宣称什么中国非集权而不能富强。我们虽然都是革命党,但是两会宗旨不合,无法走到一起,便是走到一起,日后也是会分道扬镳的。这一次举义,就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没有必要让他们参加。”
孙汶说的东西,黄兴亦有所耳闻,当下也是叹气道:“为什么都是革命党,却又走不到一起呢?难道对我们双方来说,最大的地方敌人不是满清朝廷吗?”
“这其实还是复兴会杨竟成的原因,他一直对同盟会都很排斥。复兴会的蔡鹤卿先生,我当时在沪上是见过的,他完全赞同在革命成功之后,建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可惜他现在已做楚囚,会中的事情无法过问,要不然我们两会不会是这样的关系。鹤卿先生的被俘,使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最少推后了五年。”孙汶想起蔡元培就觉得一阵可惜,如果一切都如意的话,那现在复兴会已经不存在了,并且自己在广西云贵等地已经建立起了共和国。届时只要法国人一同意,那么旌旗北指,大军从广西出发,先伐湖南、再据武昌、东克南京,最后在直捣黄龙,共和伟业由此定鼎。可惜啊!哎,真是太可惜了!
.全部章节
清末英雄 丁卷 第三十七章 额度
. .
在孙汶的极力说服下,黄兴终于同意在潮州发动第二次起义。.只是鉴于上一次都督太多,不好管理,黄兴又要求孙汶明确指挥权利归属。上一次潮州举事的时候,许雪秋被任命为中华国民军东军大都督,但他在起义时因为信息不畅,只是滞留香港并未到达潮州,这一次再在潮州举事,那么这个东军大都督一定是会在军中的,黄兴就怕到时候又像河口一样,弄个主次不分,指挥不力那就不好了。
黄兴想法是好,不过他的要求孙汶并没有完全答应,而是承诺在起义发动之前,指挥权一定会明确,而现在是要先征求许雪秋的意见,毕竟之前他已经被任命为东军大都督,如果贸然撤换,那对起义的筹备和进行都是不利的。
孙汶说的信誓旦旦,黄兴闻言后却闷声闷气了,东军、西军、南军,就差一个北军了,自己的名头向来是‘xx国民军总司令’,只有节制诸军的权力,并不具备完全指挥战斗的权力,他只有在黄明堂那些大都督们扶不上架的时候,才有机会站出来指挥战斗。上一次钦州起义,便是孙汶被法国驱逐出境后,他直接在安南组建军队越境发动的,两百多人在钦州一地转战四十余日,击败上万清军,比以往任何一次起义坚持都久,战果都大,这势必已经让一些人忌讳了,后面派他去河口收拾河口的残局,又不给军饷。究竟是为什么他清楚的很。不过,太平天国内乱导致覆灭的教训他可是记得很牢的,是以只能是闷声闷气了。
孙汶在说服黄兴之后。又去找了内田良平要求增加援助,不过去的路上,他却碰到了一个人,于是他让马车停了下来,看着那人道:“英士,你来。”说着便对他招招手。
他喊的人是陈其美,去年他在沪上组织刺杀杨锐之后。就一直没有见到尸体,寻觅之间不断地和复兴会特科的人发生冲突,虽然应桂馨和租界当局联手压制。但也不能压制其分毫,后面他又说服青帮兴武六帮忙打压,但最终的结果便是兴武六从上到下被全灭,兴武四也大受损失。他自己在华界那边的那点人马就更不要说了。经此一役全化乌有。
陈其美向来以‘四捷’著称,为口齿捷、主义捷、手段捷、行动捷,看到斧头帮气势汹汹,洋人都有些弹压不住的势头,便立马进行收尾工作,从德福里天宝客栈撤到高昌庙桂野里的东亚同文学院,而后在天宝客栈被复兴会侦破后,再退到了东京。复兴会虽然把他在沪上布置的那一切都摧毁了。但是因为他当时用的是日本化名,使得复兴会以为是黑龙会组织了这一切。他总算是全身而退了。
“总理好。”陈其美恭敬的道,他虽然干了好几件大事,但在同盟会中还只是实行部的一员,不过孙汶专门给他写过信,言辞间对他多有表扬。
“来,英士,上来吧。”孙汶在马车上把车门打开了,他这次虽然是被日本邀请,但是也不能太露行踪,是以犬养毅那边给了他这辆马车。
陈其美看着孙汶和蔼的对着自己笑,便马上上去了。车厢里除了孙汶之外,还有他个卫士,不过他目光从那人脸上扫过却不看了,只是拘谨的坐在一角,等着孙汶问话,他相信就这么叫他上来,那是一定有事情的。
“英士啊,沪上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果然,孙汶笑过之后脸上便开始冷峻下来,马车前行中,直接问了他关心的问题。
“沪上那边早前的机关都被破坏了,但是其美还是留了几个人在。现在斧头帮已经控制了整个沪上,英法美租界,还有华界都是他们的人在操纵一切。”陈其美在沪上根本没有留什么人,硬说要有,那估计那些和帮会相熟的青楼女子倒还认识几个,这些人认识的人极多,三流九教的,打听消息还是不错的。
“他们的势力发展这么快?”听闻整个沪上都被复兴会控制,孙汶很是吃惊,“他们之前都没能这样啊。”
“总理,其美想来这应该是出事之后的反应吧,毕竟……连续出事,那他们是要做反击的,之前之所以不动,估计是怕引起洋人的反对。”陈其美说到‘连续出事’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因为这车厢里还是有外人的。
“哦……”孙汶沉吟着,他刚才忽然看见陈其美,除了想问问沪上的情况,其他则是因为这人一个得力干将,很通他的心思,虽然不好立即委以重任,但言语上的关切还是要的。“这么说来,那江浙那边的革命就不好开展了。”
“总理,还是可以开展的。”陈其美到东京已经一年了,无时不刻不想着回到沪上去,不过人去是不行的,还必须得有钱才行。他之前就把这件事情向同盟会的庶务宋教仁、刘揆一等人汇报过,但是同盟会这一年来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两广地区发动起义,不要说给钱给他派他去沪上活动,便是东京总部这边都难以维持,民报也停办了好几期,所以他提议被一推再推。
“只要能有少量的经费,沪上以及江浙那边的工作还是可以开展起来的。特别是沪上,富绅众多,如果能说服其入会,那么不管是捐款还是对于支持革命来说都极为有利的。”陈其美实在是不想在东京闲呆着,很想回都沪上去。
“大概要多少钱?”孙汶问道。“还有,你再去沪上的话,那自身的安全怎么办?”
“其美算下来,要想在那边活动,开办费少也要有一千元。至于安全,其美打算先去湖州、宁波等地活动,这两地商绅极多。估计还是能筹到一些钱啊。再说沪上那边虽然被他们占住,但江苏那边还是有徐宝山等青帮的,其美会想办法让他们入会。”陈其美本想说要两千元。但是想来会中经费如此紧张,只好要了一千。
钱是一切的关键,孙汶想到沪上江浙一带确实是极为要紧,复兴会可以派人去南洋瞎闹一通,为什么江浙这边自己就不能去闹一闹呢,想到此孙汶道:“英士,我尽量想办法吧。现在啊。会中的经费极为困难,举义也常常因为粮饷不足而失败。所以啊,最近我都是在想办法筹款。你先回去吧。如果有消息,我会尽快把钱送过来的。”
看着孙汶微白的鬓角,陈其美心里一阵感动,先生为了革命日夜操劳。还要四处筹饷。实在是太辛苦了。他包含着敬意的下了车,站在路边只看着马车消失不见才走。
陈其美下车,而孙汶却想到镇南关失败之后,黄兴送自己离开河内的时候说的那句法国名帅拿破仑的箴言:战争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多次举事都表明,有钱革命就能成功,如果没钱。那么打下的炮台也会被丢弃,可怎么才能弄到更多的钱呢?
孙汶感叹缺钱。杨锐则感叹缺人。
在离开东北的当天早上,他参观了通化军工厂,负责人徐家保带着他在车间里转的时候,则抱怨熟练的工人太少,制造枪械很多工序是要用车床的,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一学就会,是要通过时间慢慢的磨出来。杨锐对于军工生产一窍不通,又看了看从沪上调过来的生产管事,这个人士专门从天字号抽调过来的,他虽然不是军工出身的,但是生产管理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无非是数字、流程及工艺管理。此人虽然不知道杨锐是谁,但是看他询问的看向自己,也是点点头道:“是的,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磨练是要花时间的。”
军工厂车间的五s做的极好,工人的士气也极高,厂区转了一圈,到现在杨锐的白手套都没有半点灰尘,他闻言也相信他们的话,这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技能的问题。“看来这事情是急不来的,那我们就先培养人吧。不过,技术那边还是想办法,看看那些比较难的工艺是不是能简化一下。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军工厂啊,工人这边还是要多培养一些才好。”
徐家保、容觐槐几个保密级别都很高,所以杨锐敢和他们说这件事,只是地点在哪却是保密的。杨锐一说不可能只有一个军工厂,他们几人的眼睛就亮了起来,虽然诸人都不知道复兴会军队的规模有多大,但是就军工厂目前的产量来看,便是一年也才只有两万多杆枪,两万多人明显是太少了,而且工厂地处关外深山之中,即便是原材料不缺,那成品运输出去也是不便。如果再建一座军工厂,那么还是设在关内的好。
杨锐说了军工厂不可能只有一个之后,就看到几人的精神似乎振奋了起来,他不好再往下说,而是道:“工人要抓紧,还有整个工厂应该怎么样设计,需要买什么设备,你们都要做一个全面的总结规划。明年、最迟后年,我们就要开建第二座军工厂的。”
杨锐话说完,便和诸人告辞了。此时天色正好大亮,工厂里下晚班的时候到了,下班的钟声一响,车间里的机器和电灯开始陆续的熄灭。杨锐在小火车看着树工厂的正门越来越远,忽然很期待第二座军工厂建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很显然,它应该是在安徽,规模将更加大些,而且机器也将是全新的,产量要超过汉阳……
一路无话,杨锐回到沪上已经是十一月底,此时美国那边的收网行动已经结束,靠着信托公司破产拍卖、银行低价抛售抵押股票等手段,纽约那边收回了大概九百万美元的股票,当然,这个九百万美元只是在恐慌发生前的,现在的价值绝对不会超过三百万美元。只是,钱不可能一个人赚的,谢韬甫估计下来这一次的盈利是在五百万左右,其他的钱的还是要打点法官和银行的一些要员。除了赚钱,他在一次的感叹洋人的水太深,认为以后不能再这么的冒险。杨锐看到他的电报很是搞笑。洋人水不深还叫洋人吗,再说,这种机会几十年才有一次。要等下一回那就要到二十多年后了。
“先生……程姑娘那边好像是给谁汇钱了。”杨锐刚一回来穆湘瑶就报告。程小姐是以后的师母,不管于公于私她都是要保护的,汇钱因为不是大事情,所以他才等杨锐回来才汇报。
“能查到给谁汇的吗?”杨锐闻言第一反应就是她又和同盟会的人勾搭上了,心中暗恨,更不知道她哪里弄来的钱。
“是从汇丰银行汇的,那边管的比较严。我们一时间还没有查到。”穆湘瑶说道。
“不要查了。”杨锐一听说是汇丰银行心里就有底了,如果是汇到日本,那一定是去横滨金正;汇檀香山。那便应该去花旗;现在去了汇丰,不是汇到了香港,就是汇到了新加坡南洋等地。杨锐想着她幸好没有汇到东京去,不过在南洋有谁呢?
杨锐带着这样的问题回到寓所的。不过他没有见到程莐。留守的人说她出去了,至于去了哪里,估计应该是去了中国女报报馆。
中国女报是为了让秋瑾有事情可干才设立的,当时秋瑾是想马上去严州根据地,为革命出一份力,但现在那边全面封锁,而且战事不断,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送她进去的。至于用飞艇。那先不说秋瑾的保密级别问题,万一飞艇出事。后世的女英雄这样牺牲可就不好了。想来想去,最好还是觉得办报纸最好。
按照复兴会的统计,不管是复兴会还是同盟会,参加革命的女会员大多是逃婚的女子,或者是一些寡妇,还有则是一些被家里当作赔钱货的女子。她们在原先的社会已经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只有礼教道德束缚着她们。所以这些人对革命都是激烈都很,对于女性解放、女权保障同样热衷,秋瑾虽然有些不同——她是庚子年在北京看到人间惨剧,才决心革命的——但不去革命,那就去解救全天下的受苦女子也是她期望的事情,所以一说办女报,秋瑾就不再提去严州的事情了。
杨锐在寓所无聊的时候,只好拿起严州那边战报来看。此时围着根据地的还是第八镇和第六镇以及一些巡防队,第八镇统制官张彪,第六镇统制官则不再是早前的荫昌,而是新来的一个满人,叫良弼,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之前的荫昌已经入京去编练禁卫军了。这两个镇不像关外的第三、第四两镇那般懈怠,都是使足了劲进攻严州,不过严州这边因为第四镇放水,以及空中补给线建立,他们不但毫无战果,而且还损兵折将。第八镇损失了一个标,而第六镇更惨,七个营三千多人伤亡,现在两个镇都打不动了。不过按照线报现在满清正在调集安徽、福建、江苏、江西的新军一起开到严州会剿,这些兵力加起来大概有五到六万多新军,三万多的巡防队,加起来近十万人。
兵力虽多,但是在严州那地方却难以摆开,而且满清新军学日本学的太深入了,一切都依照操典行事,所以只会在山地战当中处处受挫。山地战,如不能做到像后世对越反击战那样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致推进,并且一击即退,那就会变成美军在越南的遭遇,掉入一个战争的泥潭。而且山地战完全是连长和连长,排长和排长之间的战斗,满清的那些营管带、标统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但是队长(连长)、排长却未必如此,差一点是武备学堂毕业的,好一点的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更有些是塞了银子买来的,素质不高,指挥能力极差。
军官有差距,编制也很有问题,满清新军一镇兵丁一万零四百余人,辎重及后勤加起来只有一千三百余人,除去留守大营,真正派出去的辎重后勤人员,一个营估计都没有三十人。山地作战,望山跑死马,没有足够的辎重队,根本没办法打战。即便满清是在外围,补给通畅,但这只是从外面运送到大营而已,要从大营补给到每一支作战部队就难了。要防备革命军伏击,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军携带辎重,可随军携带,又让士兵行动不便,影响作战,若是四处抓丁,到时候一遇袭又会逃散,搞得每次围剿最后的结果就是随军的干粮快吃完就不得不撤退,这时候要么就是让革命军跑了,要么就是被革命军反戈一击。
人员、编制、战术、武器,各个方面革命军都占优,满清新军除了凑在一起靠着兵多自保之外,没占到什么便宜。就像现在,在空中补给线建立之后,子弹充足、扔着装填的手榴弹、偶尔来几发迫击炮的革命军,打得围剿的清军一退再退。到这个月为之,去年严州丢失的根据地大部分都夺回来了,现在第八镇退守到徽州境内,第六镇退到桐庐县城,而后只能坐以待援了;而革命军那边则在休整队伍,总结战法,积蓄力量,等待第三次更大规模围剿的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