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众将齐齐领命。
齐驰轻飘飘的一句话,数万人生死议定。
中国之土,华夏之民,自古就是天朝上国。蕞尔小国,胆敢作乱犯境,杀!
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告别一切广告。)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九十七章 溃败
流血漂橹,千里无人烟。.『.拓土千里,设三县。
八月十一日凌晨,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自南方回京师。军国大事,自是飞报天子,不得有半点耽搁。
大明宫中,凌晨时分,夜宿在贺贵人处的雍治皇帝起身,赶到勤政殿后的书房中,拿着大太监许彦呈上来的捷报,再仔细的遍又一遍。
明亮的宫灯之下,一身明黄色龙袍的雍治皇帝还略有些没睡醒的样子,而后,白胖的天子,仰天大笑,“哈哈,齐驰真是本朝名臣。这封捷报来的好!”
八月十二日非常朝日。雍治天子回去补了一个回笼觉之后,于上午在大明宫勤政殿中召集群臣。而此时,来自云南的捷报已经传变整个朝廷。
无论是在家里休息的官员,还是在六部三法司坐衙的官员,还是城内外办事的官员,或者在大明宫中随驾的官员,全部都得到消息。西南大胜,拓土千里。可以献俘于午门前。
勤政殿中,正五品及以上的京官全部汇聚于此。翰林科道方阵亦汇聚于此。
山--西道掌道御史赵俊博担任监察御史,在大殿之中纠察风仪,敢有喧哗失礼者,必定被他纠正弹劾。
已经销假重新“上班”的贾环,此时也跟着在青色的官袍,站靠前的翰林方阵之中。韩林在名义上词臣,属于天子近臣,方阵比较靠前。其实,这也是翰林清贵地位的一种体现。
然而,相比于大殿之中的兴奋之情,翰林方阵之中,气氛微微有些压抑。
翰林院,全部都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而且,都是文官中的精英。在八月初这段时间和天子僵持对持中,翰林院人人都上了奏章。当然,贾环除外。
百善孝为先。他不上奏章,并没有人会当面指责他。当然,背后都要嘀咕几句。
此时,翰林方阵的风暴眼,就是站在距离贾环不远处的翁宗道身上。他这些天很出彩,俨然舆论领袖人物。但是,西南大捷,和天子僵持的文官集团精英们,都已经预料到他们的失败。
天子之功,文治武功。文治,向来是不好评定。但是武功就非常好确定了。西南大胜,拓土千里,拿下三县之地,这是国朝近二十年以来的大胜。大涨国朝的威风士气。
现在,舆论再骂雍治皇帝,就很难形成合力。君不见,当年明太祖明成祖将文人大臣杀的上朝之前要给家人告别——生死离别,但根本不损两位皇帝的英明。
翁宗道表情严肃。
贾环则是神情沉静。让人他是心情。在想什么。
而同为翰林院新人,一科的榜眼,周慎行却是微笑着。他的计谋得逞了。现在,状元翁宗道要倒霉,探花贾环名望一落千丈,那么,今科的进士领袖,非他莫属了。哈哈!
…
…
天子御座下方,为的是四位宰辅大学士。往下数便是文武重臣。顺亲王吴王北静王成国公,魏其候等王公大臣都在武臣序列中。文官大臣则是亲一色的绯袍,六部九卿齐聚。
北静王打量了一下对面的文臣,英俊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四王八公等旧武勋并没有在其核心人物之一贾政遭受弹劾时声。此时,自然不用说什么。
天子威望大涨之际,要做什么不能?
而其他武将,就要笑的要放肆的多。给何大学士当面训斥过的魏其候就是一脸的笑意,笑眯眯的在都察院六科的方阵中扫来扫去,这等会将是重灾区啊!
通政司的方阵之中,贾政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喜意。在今天来大明宫的路上,他的庶子已经给他分析过:文官集团大败。败于这个来自西南的捷报。真是造化弄人。而他去福建当提学的任命,则必然会通过。
净鞭响过后。大学士谢旋出列奏道:“云贵总督右都御史齐驰于西南大胜,开疆拓土,臣为陛下贺。”谢旋为领班军机大臣,正式的捷报现在在他手上。
谢大学士开口就拍雍治皇帝的马屁。而在如今的舆论氛围下,整个朝堂,并没有人出列骂他。开疆拓土之功,太大。
御座之上的雍治天子心情极佳的开口道:“非独朕一人之功。军机处运筹,兵部供应,齐驰指挥,前方将士用命,方才由此大胜。”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魏其候出列,奏道:“圣天子临朝,才有此大胜。天佑我皇周。臣奏请陛下,封赏齐驰前方将士。”
前文说过,兵部在此时只是个后勤机构。掌管武官升迁任命的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已经带领大军出征,征讨西域。现在五军都督府当家的,就是右都督魏其候。
即便是,齐驰是文臣,指挥军队,立下如此大功,魏其候一样要开口给将士们请功。再者,文臣和勋贵,不是不可以互换的嘛!
雍治天子哈哈一笑,道:“齐卿立此大功,朕何惜封赏?封齐驰为安南伯,令其酌情灭掉骠国。蕞尔小国!其余将士封赏,由五军都督府拟定执行。”
云贵总督齐驰立下如此大功,天子封侯,满朝官员无人有异议。这是应当的。正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南数十州。请君且上凌烟阁,做个书生万户侯!
当即,便有谢大学士带头,满朝文武都是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
雍治天子极其畅快的大笑几声。一连十几天和文官们较劲的憋屈一扫而过。
这时,以善于揣摩天子心意著称的光禄寺少卿袁壕出列,高声奏道:“臣闻四海升平,必是圣主当国。敌酋枭,必有名臣。齐总督,国之名臣。世所公认。则陛下为圣主,臣等何敢再疑?”
这完完全全的是拍天子马屁的话。满朝君子,还没来得及劝谏,就有三名朝臣抢出班列,对天子歌功颂德。他们和袁壕是同一条线上的人。在朝廷这个江湖中,隶属于天子面前红人派。
雍治天子笑道:“卿等言过其实。当罚俸禄三月。”
户部尚书卫弘出列,道:“臣遵旨。”
袁壕几人笑呵呵的,并不以为意,不少人都骂这几个家伙无耻,不要脸。
雍治天子收敛笑意,朗声道:“贾政何在?”
位于勤政殿末端通政司方阵中的贾政出列,“臣在。”
雍治天子道:“贾卿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朕所深知。擢升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提督学道。”
之前,天子特简政老爹的是正五品的佥事,提督学道,现在就是官升两级,跳到正四品的提刑按察副使。这是明显的报复行为。
雍治天子说完,环视众臣,“卿等刻有异议?”目光落在文官集团的领袖何大学士身上。
朝廷的领班军机大臣谢大学士并非科举出身,他是杂官,浊流出身,因深受当今天子信任,才升任到如今的位置。
何大学士心里叹口气,出列道:“臣无异议。”
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文官集团已经输了。再和天子硬抗,只会死的很难官当国,这是一个长期斗争妥协的过程。不是输一场,就要玩完了。
何大学士都说了没有异议,一众文臣自然没有意见。任命通过。
雍治天子骄矜的一笑,让身边的太监总管许彦宣读他的最新旨意,贬乙卯状元翁宗道为云南罗平州知州贬庶吉士四人。再贬科道言官十二人。全部都是最近跳的比较厉害的文官。
锦衣卫指挥使毛鲲嘴角翘起来。名单,当然是他收集起来,呈送给天子的。
何大学士的脸色变得非常难个文官集团遭受重创。这些人,都是文官集团的菁华。不是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敢顶着天子的意愿玩命的!
而他低估了天子的心性。在他认输的情况下,天子痛下杀手,穷追不舍,将文官集团的中坚分子全部贬官。唉…,在这一刻,何大学士心中充满了苦涩。
被贬的官员纷纷出列,叩拜退出勤政殿中。气氛凄惨。没有人可以躲,御史盯着的。翁宗道面无表情的走出翰林方阵,对天子叩拜之后,退出。
刘大学士己的得意门生,禁不住在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求仁得仁!总算天子如今爱惜羽毛,没有杀文臣。
接着,天子又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补充了新的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人选是由谢大学士提供。
…
…
朝会结束,雍治皇帝一系列的手法,让朝臣们惊讶。毫无疑问,之前,略显颓势的谢大学士再次恢复领班军机大臣高高在上的地位,而何大学士遭受重创。
贾政喜气洋洋的和和北静王等人说话。而贾环沉默的跟着翰林院的同僚一起走出勤政殿,在午后的秋日中,回头眼大臣络绎不绝走出的大殿。
心中充满了压抑!
没错,在这一波朝政风波中,他其实是大有收获。大姐姐贾元春成功刷的天子的好感。父亲贾政官升两级,出任科举强省福建的提学大宗师。舅舅王子腾,属于谢大学士一系,势力增长。
但是,贾环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感觉很压抑。
满清将文臣杀的骨头都软了,杀的他们不敢说话,然后呢?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圣主,不是在吹捧中吹出来的。比如我大清的康麻子,就是不要脸至极。
圣主明君应该是做出来的,行动出来的,批评出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内心的最深处,贾环是将他自己当做文官。
公告:玉米小说
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九十八章 余波、友人、小贾
大明宫清夏斋中。┡Ω『. m喜气洋洋。贺喜声不断。贵妃的金册印玺已经送到清夏斋中。
已经怀孕的杨妃含笑的倚坐在床榻上,一身暗青色的长衫遮住身形,风姿出众。下面,来自皇宫各妃嫔处的太监宫女都送来贺喜的礼物。
杨贵妃微笑着道:“你们都去吧。谢你们的主子。”
昨日天子在朝堂中大胜,今天,她的贵妃册封就下来了。但是,天子为她贬谪那么多朝臣,她于心难安。她担不起这么多朝臣的怨恨。天子护不住她一辈子。
但,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
…
因为要准备午门献俘,雍治皇帝便从大明宫中搬回到皇宫里。这天下午,雍治皇帝轻车简从,带着身边的大太监许彦,悄然的来到宁寿宫中居此地的太上皇。
太上皇已经年过七十,形容枯槁,坐在殿外的一处庭院里晒太阳。天子前来,他。
被儿子武力政变赶下台,他心中岂能不恨?父子关系早就破裂。
雍治皇帝行了一礼,神情略有些得意,道:“父皇,前日齐弛在西南大胜,拓土千里。朕命其伺机灭骠国。另有五万大军出征西域,想来不日便会取胜。将西域诸国收入我朝版图之中。”
天子这是炫耀的意思了。
任何时候,能开疆拓土的帝王,都可以称的上是雄主。为后世帝王所仰慕。且在朝廷天下,威信大增。
太上皇子一眼,冷哼一声,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雍治皇帝嘿的笑了一声,敷衍的道:“朕记住了。”转身离开。他到这里来,不是来和父皇做辩论的,而是要告诉父皇,用事实告诉父皇,他这十几年来的执政成就,比他高,比他好。
他政变夺位,是对的!
…
…
贾府之中,气氛喜乐。政老爹已经拿到礼部的告身,定于八月二十日启程出。
正五品到正四品,连升两级。要知道,到正四品,就可以穿绯袍官服。这是中高级官员的层级。
贾政已经向贾母说明情况。贾府上下,都在准备着贾政离开的事宜。贾府故旧门生都上门贺喜。或者,有故旧想为子弟在贾政身边谋个差事。连日里,荣宁两府里都招待着宾客吃酒。
贾环心中郁郁,将事情丢给贾蓉贾琏白师爷,八月十八日中午,应同年朱鸿飞的邀请,到正阳门大街的西江月茶楼听曲,吃酒。
西江月茶楼原本是林家的产业,后来给晋商吕承基趁林家受户部侍郎案子的牵连,低价买下来。
林芝韵极度讨厌吕承基就在此处:他是先和她兄长林心远假意结交,然后趁火打劫,低价大量吃入林家的资产。
如今,林心远在东庄镇的茶楼做的不错生意红火,在妹妹的支持下重新将西江月茶楼买回来经营,主要以说书大鼓相声唱曲等曲艺儿为主在,招徕生意。
当然,吕承基肯将茶楼卖回给林家,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贾环的因素,那就自有他自己知道。
此时已经八月中,中秋节都已经过去,秋天的阳光显得柔和,中午时,茶楼二楼雅间中,阳光透进来,十分舒适。贾环靠在椅子上,他和朱鸿飞的交情,不比矫情拘束。
这次上书风波。贾环早给朱鸿飞等几名亲近的同年打了招呼,建议他们不要出风头。上书当然是要上的。这是立场问题,但是没有必要高调出风头。枪打出头鸟。
朱鸿飞听了他的意见。至于是给贾环面子,还是真的听进去了,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朱鸿飞今天请贾环喝茶,未尝没有感谢的意思。科道是天子此次清洗的重点。他却躲过一劫。
楼下的曲声传来。朱鸿飞黑黒的,衣衫半旧,拿起茶杯喝茶,道:“贾兄,现在翁兆震被贬云南,你蛰伏。周玉绳春风得意,俨然我们今科士子的领袖。嘿,我呸!”
贾环摆摆手,道:“雁阳,不用给我脸上贴金。我的名声最近不大好,和臭豆腐差不多。至于,周玉绳,呵,谁又是傻子?”
朱鸿飞拍手一笑,“正是这个道理。”他早周玉绳是个小人。
贾环点点头。今科的榜眼周慎行想要当领袖,是想多了。聪明人谁来?要让别人佩服你,不是搞掉竞争对手就可以,而是要自己立身持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实,今科士子领袖这种东西,贾环并不太没什么用。一呼百应,是话语权,是权利。但是,在政治斗争中,真正有用的,还是利益编织的关系网。或者,是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的政治团队。比如,这次文官集团集体反对天子的意志。
他这样的原因名声跌落,其实日后可以补回来。毕竟前头有一个“孝”字在挡着。
聊了一会儿,贾环心中郁郁的心情要好了一些。朱鸿飞的性子还是嫉恶如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朋友都是些正人,而不是像周慎行那样的小人。
现在整个朝堂之中的情况,就是正人君子去了大半。但是,大环境如此,贾环亦无可奈何。
他内心之中,隐隐有些猜测,这可能一场朝政大风暴即将来临的先兆。权力在制衡的状态,才是最平稳的。各方相安无事,而现在朝中被贬了这么多朝臣,平衡已经被打破。他不知道,问题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太阳渐渐的斜去。贾环站起来,道:“雁阳,朋友有通财之谊,你要是手头周转不开,可以开口。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千万不要去借官债。”
贾环这是很委婉的提醒了。官债只是小事。他要提醒的是:不要收黑钱,到时候身不由己。
御史,是有话语权的。朱鸿飞现在于下层来说,也是颇有权势的大人物。大把的商人商人集团会奉承他,或者买他开口在朝堂中帮忙说话声。
很显然,贾环来,他的用度有点不对劲。朱鸿飞讪讪的笑了一下,道:“有困难的时候,我会说的。”
贾环笑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和朱鸿飞道别离开。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
十八日,朝廷沐休。大臣们休息,天子也休息。下午时分,雍治皇帝到凤藻宫中见元妃。
四周宫女太监环视。雍治皇帝和贾元春在花园里漫步。跟在后面不远处的抱琴陈太监高兴的肩膀都微微有些抖。这是天子时隔多月,第一次来凤藻宫中。
雍治皇帝边花容月貌的女子,问道:“元妃送礼给燕燕,为什么不亲自去大明宫中?”
他早前的三位贵妃,周贵妃不去大明宫他能理解。而贾贵妃竟然不去大明宫中争宠,这让他有些好奇,同时又有些微微的失落,他是九五之尊。
不得不说,皇帝,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
贾元春温和的笑一笑,道:“陛下,臣妾为杨姐姐高兴,也很羡慕。但若是人去了大明宫,彼时倒不方便她调养。”
这是一句“真话”。因为贾元春为贵妃,她要去大明宫,当时还是妃子的杨妃就必须得以贾元春为尊。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贵妃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但是,如果这样,天子会高兴吗?贵妃的待遇就知道。
雍治皇帝哈哈一笑,挽着身边光采照人的美人的玉手,道:“爱妃的弟弟很不错。朕要赏他一个好差事。”
哄的元春心情大好,语笑嫣然,美丽无端。雍治皇帝和贾元春愉快的闲聊说话时,外头的太监来报:“陛下,户部尚书卫弘兵部尚书高国对求见。”
“让他们去西苑候着。朕一会就要去那里。”雍治皇帝本来是打算出宫去西苑的,到凤藻宫这里坐一坐,没想到元妃如此“有趣”可人,他多留了一会,道:“爱妃要和朕一起去西苑吗?”
贾元春道:“臣妾就不打扰陛下处理国事。”
雍治皇帝笑一笑,心中满意至极。倒是有些后悔之前因为元妃的家事疏远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是一个无情的女人,他还宠着干吗?
…
...
雍治皇帝摆驾西苑。吴王早早的南海的一处明轩中候着,等着天子过来鉴赏书画。
这时,天子进来,吴王忙行礼,“臣弟见过陛下。”
雍治皇帝摆摆手,招呼吴王坐下来喝茶,笑道:“叫皇弟今天过来,倒是有办法解决皇弟世子的教育问题。本朝的贾探花给你的世子当老师如何?小贾还是很不错的。”
小贾当然很不错,所有的人都在骂皇帝,他没有骂啊!锦衣卫的监控显示,他在私下里都没有骂。这一点,让大获全胜的雍治皇帝心里很舒服。
当然,贾环在私下里骂没有骂,锦衣卫哪里知道?贾府里的暗桩早被清了。再派过去的,根本接近不了贾府核心区域。但是,锦衣卫有脸对外说吗?
吴王笑道:“陛下说好,那一定就是极好的。我听过贾探花的事,他在家里搞族学,办的非常不错,远近闻名。京西闻道书院,他亦贡献了很多良策。”
雍治皇帝微笑着点点头,让户部尚书卫弘兵部尚书高国对进来。两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高国对代表武臣和卫弘打官司,要封赏的银钱绢匹。这是天子在勤政殿上金口玉言。但是卫弘一口咬定,国库没钱,最多出5万两银子。事情闹到天子面前来。
雍治皇帝皱皱眉,但他知道卫弘是能臣,并不苛责。因为,朝廷正在对西域用兵,这是耗费钱粮的大户。问高国对,“高卿,还差多少缺额?”
高国对道:“回陛下,按照齐总督报上来的军功,封赏前方将士,还需要3o万两。”
雍治皇帝就是一笑,挥挥手,道:“这差多少?从朕的内努出吧。”天子的金花银,一年有万两。
高国对欲言又止,王。吴王也是欲言又止。吴王是内务府总管,管着皇帝的内努使用。
雍治皇帝的笑容慢慢的淡了,沉着脸,厉声问道:“怎么回事?”
吴王和高国对都跪下来。吴王艰涩的道:“陛下,前者甄家所欠内库两百万两白银,而今还没有上交。本来是规定分数年还清。现在只交了5万两上来。”
雍治皇帝眼神骤然的冷下来。
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告别一切广告。)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九十九章 贾府家宴
甄家的家主甄应嘉于雍治十一年被调离金陵,卸任内务府江南织造郎中一职,“升任”广东布政司右布政使。自此江南第一世家,烟消散。
而内务府相当于秦汉的少府,是天子的私库。甄家因为接驾,在江南织造任上亏空两百万两白银,实际上是欠天子的钱。
因为甄家的大姑娘是太子妃。甄家老封君与太上皇关系密切。天子还是给甄家留了面子。当时在追查、清欠的大背景下,只是将甄应嘉调离,命令甄家分期还款。
雍治天子还惦记着甄家每年贩运私盐数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肯定可以还清欠款。但,到如今已经有两年的时间,甄家欠天子的内帑的钱还没有还。
这是几个意思?
雍治皇帝如何能不怒?
“查!”
天子罢甄应嘉的官职,查抄甄家的命令很快就传到军机处,继而传变整个朝堂、京师。
国库因供应西征大军,没有多余的余力去奖赏西南开疆拓土的将士。天子的内帑,却因为甄家还差200万两白银,刨除各种支出,其实没剩多少。天子收入高,花销也大。
现在,差不多就等着抄甄家的家产来弥补窟窿。
第二天上午,锦衣卫缇骑带着圣旨,出京城,南下金陵。要论抄家,锦衣卫才是个中好手。不少人仿佛看见前明时、国朝初年的特务统治时期:缇骑四出!
整个朝堂十分安静,对此没有异议。不久前,敢于直言,维护道统、规矩、礼法的硬骨头的正人君子、言官们都被清扫一空。现在,谁会为甄家冒头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