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一为浮意,一志在功名。挥手从兹去,萧萧斑马鸣。
来送行的卫阳、许英朗、刘国山、张四水、柳逸尘几人都是沉默不语,目送着马车远去。大师兄和罗君子的选择,给众人的触动都很大。
…
…
送别友人后,贾环并没有立即前往翰林院报到,而是罕见的在贾府中悠闲度日。
此时,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还是礼部左侍郎彭仕鄂,贾环没兴趣将自己送上门去给彭侍郎整。他在等方先生出狱。
据说,方先生在都察院里闹脾气“我不出去。朝廷说我无罪,我就没有罪名吗?还是要查清楚为好。我泄题嘛!”怨气非同一般。身为礼部尚书,士林领袖,给庙堂诸公一个难堪,还是有资格的。
刘国山、柳逸尘、张四水几人组建了一个情报分析机构。招了几个闻道书院的童生分析邸报、打探京城中的消息。重是关于贾环的消息。现在还是星星之火的状态,并没有大的作用,但假以时日,定会起到大作用。
贾环人虽然在贾府里放松,但偶尔有同年朱鸿飞、石赋上门拜访,又有上官昶等交好的士子来访,贾蓉、贾蔷、冯紫英、卫若兰、陈也俊时不时的来走动,他的消息很灵通。
各种关于赵星辰舞弊的案子的消息传来。此时,他已经从礼部转到了刑部。问题似乎变得有些严重了。形势还在酝酿中。
四月七日下午,已经有酷暑的气息。贾环在屋里和前来玩耍的香菱说话。他和宝姐姐之间的沟通,基本靠香菱传话。这蛋疼的封建礼教规定。
“香菱,我上午让晴雯给宝姐姐送的蓝莓碧雪膏,宝姐姐吃的如何?”
贾环笑着喝口茶,看着香菱安静的吃信丰号最近推出的“冰激凌”,心里有些难言的感觉。看一个容颜如花的明净少女小口、安静的吃着甜品,确实是一种极佳的视觉享受。
香菱今天穿着淡粉色的长衫,容貌标致,眉间的红痣倍添她难画的神韵,十五六岁的年纪,青春色彩正浓。心思纯净的如同白纸。想着她坎坷的身世,让人心生爱惜。
香菱拿着冰激凌,明眸看着贾环,道“姑娘说谢环兄弟,挺好吃的。”忽而见,心中有些娇羞的感觉涌起。三爷待她和别人不同。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府里已经有传言,三爷和姑娘的婚事就要定下来了。她昨日和莺儿在蘅芜苑陪着姑娘时,说起这个话题,姑娘脸都红透了,却没有反驳。而她呢?要陪嫁的。
贾环笑着头,指指香菱的嘴角,“有奶油。”
二月二十二日,贾府的姑娘们和宝玉便住进大观园中。此时,园子里很热闹。这两日,宝钗便是在大观园中居住,贾环不想扫她的兴,去园子里逛的少。
当然,殿试结果出来后的这些天,他和黛玉、探春、迎春、惜春、李纨都见过。
大观园中尼姑庵里的妙玉,金陵十二钗之一,他从门前过,并没有进去游览。一个过度洁癖症患者,他想着就算了。交往什么的,还是只有大脸宝那种肯在女人身上花功夫的人才谈的来。
香菱俏脸微红,有一种难言的少女妩媚感,拿洁白的手帕擦了嘴,还傻傻的问贾环“三爷,干净了吗?”
贾环禁不住失笑。喂,这种无言的诱惑很要命的啊。香菱哟…。等她跟着宝姐姐到他屋里来,倒是真要让她早学诗。早见到那个钟灵毓秀的诗国女儿。
正说笑着,彩霞跟在鸳鸯后面进来。鸳鸯身姿高挑、修长,穿着一身淡青色的衣衫,肌肤白皙,笑道“嗳哟,香菱也在。我真好要问你,你们姑娘在哪里?三爷,老太太找你去面前回话。”
香菱起身给鸳鸯打个招呼,道“我们姑娘这会应该去三姑娘那里了。”
和鸳鸯寒暄了几句,贾环好奇的道“鸳鸯姐姐,回什么话?”
温柔可亲的笑容在鸳鸯俏丽的鹅蛋脸上绽放开,催促道“三爷只管快去,去了就知道、”
贾环越发的奇怪。以鸳鸯的口齿,说话都是说的非常明白的。这样藏头露尾的话,很少见。起身,带着彩霞前往贾母上房。
…
…
初夏之时,大观园中风景优美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黛玉午睡起来,去找姐妹们顽笑、解闷,到秋爽斋中,听丫鬟们说探春几人都在怡红院中,便带着紫鹃往怡红院中而来。
刚进门,就见几个丫鬟正在舀水给画眉洗澡。几个丫鬟齐声问好道“林姑娘来了。”
如今阖府上下,谁不知道三爷正宠着林姑娘。连宝二爷惹林姑娘不快,都要吃排头。她们那里敢怠慢?三爷现在是探花了。比以前更厉害。
黛玉便一头,听的屋里有笑声,便走进屋里。精美、华贵的怡红院正房中,李纨、王熙凤、宝钗、探春、迎春、惜春都在,正在听宝玉说笑。
黛玉好奇的笑着道“今儿齐全,这是谁下的帖子啊?”
见黛玉进来,宝玉更来了精神,笑道“好妹妹,你快坐吧。这大热天的,累你走一趟。我不过是装病请假。”他今天装病逃学,正好大家都来看他。
黛玉莫名其妙,她根本就不知道宝玉今天装病,她上午还在潇湘馆里看环哥给她画的她的全身像呢。前两日环哥有瑕时,在潇湘馆里给她画的。不过,她何其聪明,宝玉一说就明白前因后果。含糊的“嗯”了一声。
宝玉一迭声的吩咐媚人、茜雪给黛玉端茶送座,笑说道“妹妹,我们自二月仲春搬进这园子里来,至此已经是夏时,我写了两首佳作,请妹妹看看。”
众人都是笑。
宝玉对黛玉那心思,她们自是都知道。这并不仅仅是青梅竹马的感情。不过,都看的明白,只怕没什么结果。黛玉心里的人,住在望月居中。
探春笑着将手里的诗稿递给黛玉,打趣道“这是二哥哥近日的心血之作。林姐姐快给他一个评语,免得他老要我们夸他。”
黛玉接过诗稿,就见上面写到春夜即事。霞绡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再一首,夏夜即事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黛玉在读诗时,王熙凤笑着道“宝兄弟见林姑娘,都把我们给忘了。你们要评诗且缓一会儿,我一会就走。正有诗找林姑娘呢。”说着,对黛玉道“前儿送给你的新茶,尝了可还好?”眼角余光瞥过端庄、娴雅的宝钗。
她是真有事找黛玉。前儿,听说贾芸那个混账东西,说她唆使琏二爷派贾芹管理家庙里和尚、尼姑,将这事捅到贾环面前去了。听说,贾环极度不满,准备撤了贾芹。
管理家庙多大子事?贾芹求到她面前来了。她就在她家里的爷们面前说了一声。想当初,贵妃省亲时,贾环还要她放手做事,这是当她是夜壶啊,用完就扔。
她想请黛玉帮她缓和几句。其实,请宝钗说更好。但是宝钗看着话少,却很精明,她倒不好在宝钗面前开这个口。黛玉性子孤傲,但这两句话,怕还是肯帮她说的。
王熙凤自嘲的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李纨一身素色的衣衫,身姿婀娜,曲线起伏,秀雅的少妇风情流泻,对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我们又哪里评诗了?”
探春喜欢黛玉的诗风,推许她的才情。李纨却喜欢宝钗的诗风,以她为诸姐妹第一。
宝钗微笑着头,端庄的闺秀韵味,道“不过是我们姐妹顽笑的话。”
黛玉没理会一脸渴望的宝玉,先回答王熙凤的话,道“嗯,新茶吃的还好。”
王熙凤正待说话时,外头王夫人身边的丫鬟金钏儿、玉钏儿进来道“舅太太来了,请奶奶、姑娘们出去呢。”
一干人便匆匆说了几句话,收了话头,都往贾母处而去。
宝玉借故生病,懒洋洋的没出去。
…
…
贾环抵达贾母上房处时,就见贾母、王夫人、何夫人、薛姨妈都在,气氛很好,便先行了礼。
殿试结果当天,贾母又派鸳鸯来请他过去说话。到现在,表面关系维持的很融洽。
贾母坐在居中的塌椅上,拄着拐杖,满头银发,很有福气的老太太模样,笑呵呵的道“环哥儿,舅太太来了,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我说叫你过来听一下。”
贾环心里微微一动,明白是什么事了。
贾母看向王夫人,王夫人难得的笑着道“环哥儿,我与舅太太、姨妈商量好了,你和宝丫头的婚事,定的日子近了,赶不及,诸事未妥当。便定在六月二十八日。”
这是咨询贾环的意见的意思。
贾环对日期到没什么意见,他总不能说我希望过两日就和宝姐姐成亲吧?拱手道“谢母亲和舅太太操持。”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实,他和宝姐姐的感情、默契,未必就到了可以现代社会里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宝姐姐那大家闺秀的端庄性子,再和她继续深入的谈恋爱,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和她成亲之后,才有继续感情升温的可能。
当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他和宝姐姐这样的感情,在婚前是很少见的。确实也可以算的上水到渠成。
即便心里知道他中进士之后,便是迎娶宝钗之时,但贾环在亲口同意婚期后,心中还是禁不住升起期待、喜悦的感触。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王夫人与何夫人便都笑起来。
消息,随后在贾府内传开。在贾环之前,自大观园里出来见过何夫人的宝钗、李纨、探春等人才明白何夫人今天突然来贾府是为了什么事。
贾府之内,一片欢腾,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是恭喜之声。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些话
殿试已过,贾环得中探花,即将进入仕途,成为清贵的翰苑词臣。贾环这个翰林修撰(从六品),可不是贾赦一个空头世袭一等将军(正一品)能比的。也不是贾政的通政司右参议(正五品)能比的。词臣,就是如此的清贵。
以贾环如今在贾府里的地位,贾母、王夫人对他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心里怎么想的且不论,至少表面上很融洽。
因而,贾环和薛宝钗的婚事定在两个多月后的六月二十八日的消息,很快便传遍贾府。接着,再传向四大家族,贾府的门生、故旧、世交府上。但凡听到消息的人都会恭喜几句。
即便是薛蟠傍晚回梨香院吃饭时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冷笑、骂人、发癫,而是沉默半响。
他倒不是要对贾环服软,而是因为要嫁的是他妹妹。当然,薛霸王内心里还很怕贾环的,嘴上不肯服贾环。但是,他能说妹妹这门亲事不好?这良心他还是有的,不会去搅黄妹妹的好事。
贾环现在是什么前途、地位,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已经超越了嫡庶之分的界限。
薛蟠吃了饭,对母亲和妹妹道“妈、妹妹,你们坐吧。我回屋里了。”说着,抬脚就回去闷头睡觉。他还在伤心贾环把香菱给抢去了的事。
梨香院的正厅中,烛光明亮,桌椅、画幅、对联、条桌、钟等陈设雅致。初夏的夜里,微风习习,蛙鸣阵阵传来。
坐在椅子上吃茶的薛姨妈没好气的道“这个孽障,你大喜的事,他也不知道恭喜一声。”语气虽然责怪,但是难掩宠爱。薛蟠自幼丧父,给教育成如今的骄横跋扈、荒淫无耻的呆霸王模样,薛姨妈的宠爱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要说薛姨妈此时的心情,大约和她姐姐(王夫人)差不多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贾母或许还真为贾府后辈出了个人才,有几分真心的高兴。王夫人心里就是贾环越出色,她越猜忌、疑虑以及小心。要知道,贾环隐晦的警告过王夫人他把彩霞从王夫人身边要走了。只要不牵扯到宝玉,王夫人现在对贾环不会“搞事”。有智商的人,不可能给打了好几遍脸之后,还不吸取教训。
至于,薛姨妈,她是很不喜欢贾环对她儿子下重手啊,但是她能怎么办?现在都要变成她女婿了。她姐姐是嫡母都压不住,她岳母能压的住?
她心里早没别的想法。准备重新调整和贾环的关系。她日后未必没有求她这个姑爷的时候。
薛宝钗穿着一身粉白色的衣衫,梳着少女高髻,头戴金钗、凤簪,明雅、秀丽的大家闺秀。肌肤雪白,身姿丰盈,在明烛的照射下,宛若神女,
宝钗体贴的道“妈,哥哥一向是这样,想一出是一出,你不要骂他了。”
薛姨妈感叹的道“我的儿,还是你贴心。不是你,我这些年要多操多少心。”又道“你和环哥儿的婚期既然定下来,针线活儿可都做好?”
古代女子出嫁,嫁衣都是需要自己缝制。也有母亲和丫鬟帮忙制作的。薛姨妈是怕女儿的针线没做完,所以问一声。
黛玉是常年不拿针线,只拿笔。她一个荷包要做半年。宝钗固然要好一些,但她一样的要读书、写字,还要帮衬薛姨妈处理家务,外头店面上的事,针线上头的时间,比其他姑娘自是少些。
即便是母亲问,宝钗还是俏脸微红,羞涩的低下头,轻声道“妈,都缝的差不多了。”
薛姨妈就愣了下,随即明白女儿的心思。又感慨又是笑。心里终于接受一个事实她女儿长大了,将要出嫁。
…
…
宝钗神情羞涩的和薛姨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莺儿和香菱两人跟着进来。莺儿站在和宝钗说话,笑着道“姑娘,我今儿还和府里的丫鬟们说起三爷接绣球的事呢。都说三爷对姑娘一片真心。”
那天夸官游街,新科状元接了好几个绣球。不少女子从街上的二楼中丢绣球砸三爷,三爷一个都没接。
这个时代,你要是敢接了人家姑娘的绣球、信物,不上门提亲,信不信人家姑娘死给你看?贾环那天是挨了好几下,有几个小娘子秀色可餐,但他没接绣球。
宝钗白皙、秀丽的俏脸上浮起明艳的红霞,嗔道“就你话多,还不去倒茶来吃?”
环兄弟对她是不是一片真心,她心中能不清楚?
莺儿笑嘻嘻的去倒茶。香菱看得就有想笑。宝钗吩咐道“香菱,去把我那件嫁衣拿出来,我还有个针脚没缝好。”
宝钗的东西,香菱作为她的丫鬟自是知道,转身去墙角的大柜子中,将崭新、鲜红的红妆取出来,放在铺着柔软桌布的方桌上。看着这鲜艳的大红色,她心里为她家的姑娘高兴。
三爷人很好,有能干。姑娘也是极好的。成亲后,肯定会琴瑟和谐。
宝钗说是要做针线,其实并没有立即去拿扳指、针,而是站在桌子前,遐思飘飞。她和环兄弟的婚期定了。
其实,自订婚之日起,她便在准备着新婚的嫁衣。她相信环兄弟即便是去江南,一定会如约的返回京城来娶她。金榜题名,便是履行婚约时。
他给她写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但,她并不想做水中中央的伊人,而只是想做依附在乔木上的丝萝。
他去江南前给她说过宝姐姐,我们的婚事不会有变故。等着我!。
她如何会不放心?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她如何忘却,第一次的相见,那黄昏之时?她如何忘却,那一声声的宝姐姐,看到她时,失神的爱慕眼神?她如何忘却,自江南传回来的明月几时有,兼怀宝钗,她听到时的心情?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她又如何忘却,那一副惟肖惟妙,作为她十五岁生日礼物送给她的那张画,印在他脑海中,她的身影。
她怎能不情思涌起?他日共剪西窗之烛,再话今时明月。
而今天,婚期定下来了。对婚后的生活的期待、遐想,对他的情意,在此刻间,填满心间。
环兄弟啊,有些话,我说不出口,但心里想着的。
…
…
贾府里,梨香院与望月居不过几步路,数十米的距离。一夜明月,两人相看。
四月八日的上午,贾环去赵姨娘小院里去见赵姨娘。从礼法上,他的婚事,由嫡母王夫人决定、操办。但感情上,他还是要亲口去赵姨娘说这件事。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五十五章 还在等待的初夏。
干燥的阳光斜斜的从院子里的树梢透下来。贾环带着如意、彩霞到赵姨娘的小院时,春雨、夏荷两个丫鬟正在带着人在晾晒被子。
两人笑道“三爷来了呢。”说着话,领着贾环到屋里。赵姨娘正在和一个传得花里胡哨,有些妖气的中年妇女在说话,两人正说的眉飞色舞。
赵姨娘见丫鬟连禀报一声都不说就进来了,很是不满,见是贾环跟着进来,心里的火消了些,但还有正说的兴起被打断的郁闷,道“环哥儿来了。”又喊小鹊、小吉祥进来倒茶。
有外人在,贾环沉稳的头。
那中年妇女便起身,笑道“姨奶奶千万记得,保管有效。”说着,笑吟吟的走了。
贾环心中疑惑,问道“娘,这是谁?往日并没有见她来府里走动?”
赵姨娘不耐烦的道“是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常来府里走动。你见得少,自然忘了。我往日都是托她在菩萨面前供银子。”
贾环眼睛眯了一下,心中极度的反感。他虽然经历了最不可解释的事情穿越,但在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对搞那些什么香油、供奉很不感冒。
红楼原书里,马道婆和赵姨娘倒是做了件“大事”,给宝玉、王熙凤下蛊扎纸人诅咒,学术名称厌胜之术。当然,书中有些神话色彩。现在,有没有效果另说。
不过,这种巫术历来都会出现在皇宫斗争当中,可谓“源远流长”。民间确实是有这些做派。
贾环和赵姨娘说了和宝钗婚事的事,又说了两句闲话,便告辞出来,在院子里吩咐从出来的小鹊道“小鹊,你把我娘看着些,她若是再和马道婆偷偷的说话,你留意着。”
他不喜欢马道婆这样的神棍,但是贾母、王夫人等人未必不信,还是宝玉的挂名干娘,常来贾府里的走动。他是要把这些鬼魅魍魉都给清理一遍了,搞得家里乌烟瘴气。
不过,他这会儿还没功夫来理顺贾府里的事情。他现在等在贾府里,其实是在关注着赵星辰舞弊案子出结果,还有朝廷给方先生一个交代。贸然挑起内宅斗争,并不合适。
还得等等。
小鹊忙头,应下来,“三爷,你放心呢。”赵姨娘的银钱,小鹊都有数。
对于小鹊同志的告密技能,贾环还是放心的,笑着头,去大观园里见黛玉、探春。
前两天,贾芸告诉他,王熙凤通过贾琏把贾芹派出去管贾府的家庙铁槛寺里的和尚、尼姑。他心中很是不满。王凤姐就是欠敲打,过两天就得意忘形。
贾环心中嘱意让他的三姐姐探春来管理大观园。缩小王熙凤的权限。贾芹那边,他自是会和贾政说,将其撤掉。
话说,殿试之后,他主导贾府之后,贾府里确实需要好好的梳理一下啊。等他在翰林院的工作稳定下来后吧!要再好好的搞一搞整风运动。
…
…
大太监陈赋言小跑着从凤藻宫外进来,脸上喜气洋洋。贾贵妃正在园圃里浇花解闷,见自己宫里的大总管过来,笑着道“都送去了。”
陈太监跪地道“回贵妃娘娘,赏赐都送到了。”
贾府的贾环和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的嫡女成亲,婚期定在今年六月二十八日。贵妃派他带着赏赐去庆贺。这是明面上的理由,私下里,则是为贾环摆脱会试舞弊的漩涡,得中探花而庆贺。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贾元春微微一笑,一笑倾城。她的庶弟的确是有九卿之才啊。从宫外贾蓉带进来的话,让她得以说服天子。这件事的影响很大。连她舅舅都专门让母亲进宫探望时带话非是当时不救贾环,实在是无从救起,只有贵妃能影响天子的看法。
有些事情,她也不想非要一清二楚。难得糊涂。
会试污蔑她弟弟贾环的流言,有那几方,现在基本都浮出水面。第一,和家里有旧怨的汝阳侯。他受谁指使,还没说。
第二,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彭仕鄂惦记着礼部尚书的位置,攻击方望。
第三,宫中的吴贵妃。她自得到天子的恩宠之后,与吴贵妃的关系就变的势同水火。听说,吴贵妃曾经在天子面前下眼药。
想着宫中的事,元春将手里水壶放下,洗了手,回自己的房间里稍作休息,一边走,一边问着自己的丫鬟抱琴,“可知陛下在哪里传膳?”
抱琴犹豫了下,低声道“娘娘,陛下上午带着杨妃前往大明宫避暑了。”
娴雅沉静、花容月貌的贾元春微怔,停下脚步,脸色平静,让人看不出她心中在想什么。
抱琴再补充一句,道“只带了杨妃几人,周贵妃、吴贵妃都在宫中。”
许久之后,贾元春缓缓的头,脚步微微有些沉重。
…
…
同一时间,景仁宫中,吴贵妃坐在华美的床榻上吃着荔枝,听着亲近的太监、宫女逗趣,喜笑颜开。时不时的掩嘴轻笑,“咯咯,咯咯。”书卷气息十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