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三娘子,钊郎君,县廨的人护送玉奴娘子回来了”
“啊”
玉瑶一下子如释重负,甚至顾不上杨钊,就这么急匆匆跑了出去。而杨钊想到杨蛞真的按照自己的话带了玉奴去见杜士仪,其后赶去蜀州之时,又放心大胆地把玉奴留在了县廨,而且小丫头还耽搁到这时候方才回来,不禁暗自称奇。等他追着杨玉瑶到了门口的院子,就只见其正拉着玉奴问东问西,而玉奴那高高兴兴的声音,里里外外全都能听得见。
“师傅可好了,他教我怎么拨弦,怎么揉弦,我还弹出了很好听的曲子呢
听小丫头满口都在说杜士仪的好话,杨玉瑶忍不住眼眸微闪,一时盘算过后便下定了决心。下次她一定要跟着玉奴一块去,见见那位赫赫有名的京兆杜十九郎究竟是何等人物不过,那杜十九郎这么喜爱玉奴,那这桩官司无论如何,总不至于牵连到杨家才对
〖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412章 胡萝卜+大棒
. .
无论陈宝儿抑或是崔颌,这都是平生第一次呆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而且不是一住一日两日。.
晚间饭后,两人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地跟着杜士仪进了书斋。一个头一回在油灯下头,又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诗经全本,一时如饥似渴地拼命读着,不懂的地方也囫囵吞枣试图死记硬背,奈何他认字是跟着那个自身学识就平平的傅翁学的,读着读着渐渐就有些力不从心。至于另一个尽管杜士仪说过可以随便翻斋中的书,却也不敢真的大肆翻检,随便挑了一册便回到了自己的书案边上,却愕然发现是一卷手抄的《史通》,看着看着就入了神。
而杜士仪自己就着灯火,专心致志地看那长长的一卷赋役表,渐渐有些出神。大唐的官员数量,从开国到如今,历经了一个几何级数的增长过程,而就在不久之前,职事官的俸禄,甚至还是通过官营高利贷也就是公廨本钱的形式来支付的。此前众多大臣提过这一条都没用,此次也还是张说这个最有分量的宰相上奏,李隆基为了体现自己比太宗李世民更体恤百姓,方才免除了这一条弊政。而在此之前,百姓们缴纳的众多赋税解入国库之后,大多数都用来供给天子开销。
所以,当年武后方才能造了大明宫再修洛阳宫,此后中宗睿宗对诸王贵主亦是出手大方,以至于皇族宗室骄奢淫逸,一切的一切都是抽调国库。可站在地方官的角度来说,大唐缴纳的赋税都是实物的形式,而原本在租庸调之外,收纳时本应用于义仓的地税,现如今也早就失却了最初的意义,一层层挪用借调上供,以至于早在中宗神龙年间,天下义仓就已经完完全全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于是州县长官想要做些什么都捉襟见肘,光一个租庸调就已经够劳神了。
而成都之所以胜过众多望县以及上中下县,就是因为这里土地富庶人口众多,距离达官显贵云集的两京又远,所以每年赋税征收和差役的征派都不算太难,可官府真的要做些什么事情,却往往要看各家大户之间推来扯去踢皮球,休想轻巧成事。而且更因为益州大都督府就在同一座城中,长史司马这样层级的高官往往会动辄插手,因而若是腰杆子硬的县令也就罢了,倘若个性稍弱一些的,便是如假包换的应声虫。
“郎君。”
见进来的是赤毕,杜士仪便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而赤毕上前来时,先瞥了陈宝儿一眼,见其目不斜视,反而崔颌飞快抬起头瞥了一眼,和自己眼神对上之后方才慌忙低头继续,他不禁哂然一笑。
来到杜士仪身侧,他弯下腰低声说道:“刚刚得到的消息,李天络身体稍好,连着去见罗家吴家两家的家主,可都被人以各种由头搪塞,而去益州大都督府想求见范使君,亦是被拒之于门外。如今李家上下因为此前恶了郎君,又一时被孤立,恰是惶惶不安。”
“李天络,又或者李家人从前在成都城中风评如何?”
“郎君也看到了李天络那急吼吼的脾气,贪得无厌剥皮抽筋,自然是绝没有什么好名声。传言他这些年来,强抢民女,夺人产业,类似的事情不知道做过多少,而且听人言说还因为贪图行商所携货物之利,坏过别人的性命。只这是没有实证的事,那会儿李家打点了上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赤毕跟着杜士仪已经快五年了,此刻闻弦歌知雅意,便低声问道:“郎君可要我去打听打听,李家其他人对于如今被孤立的李天络是个什么反应?”
听着李天络的劣迹,杜士仪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心中满是厌恶和鄙夷。他特意看了崔颌一眼,见其这会儿专心致志地,再也没有关注这边,这才轻轻叩击着桌案,心底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这个李天络,他让范使君特意而为的张家村之行徒劳无功,因而罗德搪塞他,多半就是范使君的授意了。崔澹如今对我有意交好,自然恨不得躲他这个瘟神远远的,至于吴家那位家主,一看就是不哼不哈极其精明的人,这等时候更不会沾边。此消彼长,李天络众叛亲离,是意料中事。你把此事告诉娘子,她会安排的。顺便告诉她,这样的人渣,无论落得什么下场都是咎由自取!”
赤毕尽管猜测过杜士仪成都之行带上王容的目的,可听到这里,仍是禁不住讶异。等到答应一声出了书房时,他却若有所思地又回头看了崔颌一眼,暗想郎君留下了这崔氏长孙而且说话也不避讳,大约是借此考较这少年的心性,同时亦是在衡量崔家的真正立场。
毕竟,益州长史范承明论品级论资历无不高过杜士仪太多,有这位范使君坐镇成都,无论杜士仪要做些什么,全都越不过此人!笼络本地的大户,本是应有之义。
等到又看了小半个时辰的各种县廨卷宗,杜士仪禁不住打了个呵欠,这才冲着那边的陈宝儿和崔颌道:“已经很晚了,今天晚上就到这儿,你们也回房去睡吧。”
“我还不困……”陈宝儿本能地如此答了一句,随即才陡然之间醒悟过来。抬头看到杜士仪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连忙合上书直起腰来,面上绯红地说道,“谨遵杜师吩咐,我这就回房去。”
而崔颌毕竟分过神,即便刘知几的《史通》写得再好,他也没法全副身心地投入,此刻连忙随之起身。待到和陈宝儿出了书斋,随着一个从者的指引往后头客舍而去,他想起自己竖起耳朵听到的消息,忍不住心里直痒痒,最终不失恭敬客气地向前头那从者问道:“这位大兄,今日我留下实在有些仓促,不知明日可否去我家中送个口讯,让人送些衣物来?”
“崔郎君不用担心,刚刚虽已经晚了,可崔翁已经令人送了你的日常衣物来,满满当当四箱子。”
崔颌一下子被自家祖父的急性子给震懵了。就算冬装再厚实,他素日衣物也确实多,可哪里用得着四箱子这么多?难不成祖父是打定主意让他在县廨安营扎寨,连春装也一块打包送来了?可这位明公实在是太让人捉摸不透了,甚至当着他这个崔家人的面说那样的要紧事,若还有什么别的盘算,平日不涉家族事务的他怎么招架得住?更何况……
他想着想着就扫了一旁连走路都心不在焉,口中念念有词的陈宝儿,心中深深叹了一口气——更何况,杜士仪为什么非要让他和陈宝儿同室而居?
这一晚,平生第一次睡在厚厚丝绵褥子上,盖着锦被,不再冻手冻脚的陈宝儿失眠了,左一个翻身右一个翻身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客舍内用的并不是什么名贵的熏香,可那种和自家屋里弥漫的气息截然不同的馨香,让他竟是很不适应。而他生怕吵醒了室友,原本翻身的动作还很小心轻巧,可等听见对面传来了远比自己更频繁更大声的嘎吱声,他最终忍不住低声问道:“你……也睡不着?”
黑暗之中,崔颌听到这问题,本想装作睡着了没听见,可思来想去,他最终咬咬牙反问道:“没错,我换了地方就容易失眠。你怎么也睡不着?”
“我还是第一次离家。”陈宝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脖子,意识到对方看不见,他方才轻轻吸了吸鼻子说,“我是觉得像做梦。杜师那样了不起的人,竟然愿意收我在门下……崔郎君,你知道么,我这辈子原本最大的梦想,便是能够多攒些钱,多买几本书……”
听着陈宝儿那简单的梦想,崔颌不知不觉怔住了。他是从不太懂事开始就被祖父和父母逼着读书,后来弟弟们大多都受不了那个苦,资质又确实平平,因而这所有压力都压在了他这个所谓读书种子肩头。每每听祖父念叨让他他日一定要科场告捷进士及第,他就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陈宝儿过去是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他从来想不到也不会去想的。听着听着,他突然出声说道:“那你可知道,我从前的日子是什么光景?”
入夜的屋子里,只有一个少年和一个童子的低声交谈,说到兴起时,偶尔还能听到一阵掩不住的笑声。
当次日清晨两个人起床的时候,不免全都是精神不足。结果,还是陈宝儿教了崔颌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用冰凉刺骨的井水洗脸。虽说冷得牙齿都直发抖,但那困意确实一扫而空了。等到听从者说杜士仪去院中练剑,让他们先去书斋晨读,两人对视一眼,结果陈宝儿就禁不住提议道:“我还没看过人练剑呢,崔郎君,我们一块去看看好不好?”
尽管知道不妥,可崔颌自己也好奇得很,禁不住小家伙软磨硬泡,他最终求得那从者允准。等到带着陈宝儿过了几道门,最终进入了成都县廨后院官廨中最大的一个院子,他一下子就被那一道上下纷飞的剑影给吸引住了。
杜士仪舞得并不快,一招一式与其说凌厉,还不如说舒缓,可那腾跃起落之间收放自如的美感,仍然让曾经也练过剑的他看出了神。尤其当杜士仪最终收剑而立,右手却冷不丁打出了一道金光的时候,即便那啪的一声只打落了一条枯枝,可他仍然吓了一跳。
怪不得祖父这么期许他能文武双全!可读书就花费了他太多气力,哪里还有功夫练剑!
杜士仪看着这两个看直了眼睛的小家伙,嘴角流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让出身富贵的崔颌和出身贫贱的陈宝儿在一起,只消短短一段日子,他就有足够的把握收伏了崔颌!至于李家,王容想来不会让他失望的!
〖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413章 撬动
. .
盛唐年间,蜀中饮茶天下最盛,因而,成都城内的茶市,素来也是整个四川茶叶贸易最兴盛的地方之一。.尽管如今还尚未到春茶上市的季节,茶市人头寥寥,但那些专司货卖茶叶的茶行,以及中原之地很少见的茶馆,在西城茶市周边却依旧生意红火,有年底来补货的商人,也有借着远比酒楼饭庄更加雅静的茶馆来商谈事情乃至于生意的。总而言之,一入这条街,就能闻到一股茶香。
茶市中央一家看似门面并不大,招牌也有些新的云山茶行中,这会儿只有小伙计一个人守着。看似门庭冷落,可就在适才,掌柜刚刚毕恭毕敬地引了一行客人进去。内院的上房里,掌柜有些诚惶诚恐地站在主位上那位一身胡服的年轻男子面前,口中的称呼却并非郎君。
“早就知道娘子要来,却没想到竟是岁末年底……”
“年底不是收茶的时候,但这次我来,不单单是为了收茶,更是为了成都县廨刚刚拿下了张家村那八百亩茶园五年出产的茶。这一口气全收,于别家来说兴许吃不下,但于云山茶行来说,却是正好省了功夫。等到了明年三四月间,你就尽早上县廨去,将这一批全都吃下来。”
自从当年和奚族三部谈妥了茶叶买卖之后,杜士仪便托付了王容来经营这一条线,这白掌柜派来成都也不过三年,却是她贴身侍女白姜的叔父。即便如此,在曾经遭遇过掳劫之后,她抵达成都后先借用的是玉真公主的人,等到暗中观察了一阵子,然后方才现身见了对方。见白掌柜先是略略有些吃惊,很快就醒悟了过来,她便欣然笑道:“别人囤货这许多要慢慢货卖,我们却不同,质优量大则是最省事不过。”
“是是,等开春之后,我就早些去县廨谈此事。”
茶叶如今在两京渐渐流行,王容少不得额外嘱咐了一些别的。等到都交待完了,她这才问道:“成都豪族李氏家中人事,你可都清楚?”
白掌柜能坐上总揽蜀中茶叶生意的位子,不但因为他是白姜的叔父,也靠着自己精明的手腕和活络的脑筋,因而这才能够成为茶市的后起之秀,不但完全能够和从前那几家蜀中大茶商分庭抗礼,暗地里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听到主人问这个,他立刻如数家珍地说道:“娘子问这个,却是问对人了。李家人嗜茶,而且还特别爱上等好茶。因为娘子教授的烹茶之法,我倒是常常出入李家
“叔叔,说重点”王容没说话,白姜却听不下去叔父这絮絮叨叨了,当即嗔怒地提醒了一声,“娘子要听的是李家的情形。”
“是是是”白掌柜连忙赔笑点头,整理了一下思绪就沉声说道,“李天络虽是嫡子,却只是次子,他去世的阿爷前头曾经娶过一房,奈何那元配的娘家败落,故而嫡长子李天绎被已经去世的继室给设法夺了继承权,最终只分了小小的三间铺子和几百亩地,而李家大权就落到了李天络头上。李氏族中不少老人对此都颇有微词,奈何去世那位偏袒太甚,李天络又为人刚愎,再加上手段又毒辣,故而别人也就是敢怒不敢言。”
“居然长幼颠倒却这许多年都无人敢吭声,也足可见这李天络淫威了。”王容若有所思地蹙了蹙眉,随即便沉声说道,“李天络的长兄如今可还在?”
“还在,要说李天绎此人也算是心志坚毅,妻室家境不过平平,他却硬生生凭借一己之力把铺子和田产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两个大的儿子已经娶妻,小儿子本想奋以求科场题名,可李天络一手遮天,他连县试贡举都不可得,更不要说进一步了。”
“如此就好,你悄悄去见一见李天绎,告诉他眼下是夺回家业最好的机会
只要他敢赌一赌,你立时悄悄联系李家那些怀有不平的人,先把事情闹起来……这是李家的家务事,既然范使君已经不屑于见李天络,如罗家吴家又是壁上观看笑话,而崔澹更不会管这闲事,把李天络拉下马应该不难。”
听到王容打的竟然是这等主意,白掌柜登时大吃一惊。尽管他一想到能够操控李家这样的地方豪族有多风光,可想到此中风险,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娘子,李家那些人固然对李天络这家主已经颇有不满,可要他们真的倒戈一击,恐怕……”
“李天络只为了八百亩茶园的蝇头小利,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假造地契夺人田产,结果闹得身败名裂,李家人难道就没什么想法?李天络这么多年来一手遮天,甚至于欺凌长兄,族中其他人不敢动,不过是碍于李天络的手段,以及无利不起早罢了。现如今,我可以许给他们更大的茶利”
王容放下手中把玩的那个白瓷茶盅,一字一句地说道:“不但如此,还有另外事关民生的大利。你问问他们,蜀中固然桑蚕遍地,丝锦著称,可倘若我有和丝绵同样保暖,可其价却不过十分之一的更好替代品,如此可以⊥他们不再固守蜀中,他们可有兴趣?”
白掌柜登时自己都觉得怦然心动,旋即连忙应道:“是,我理会得不过,万一他们要见主事人怎么办?这几年我从不曾提过主人翁半个字,如今要是贸贸然说出来,他们恐怕也不会相信。更何况,如今范使君坐镇益州大都督府,主人翁即便是长安富,别人也未必……”
“不能有丝毫话语透出后头是谁,更不能透出阿爷半个字。要知道,得利的是他们,信不信自然也由他们我已经给了这样大的好处,要是他们仍然踯躅不前,那就随他们去。所以,你尽管搪塞,如若他们不松口,那就摆出一拍两散的架势,如此急的必然是他们。再有就是,他们真的要对李天络动手,就必然要钱,之前我积存在你这里的钱,不要吝啬,该用的地方就用,但务必记住要他们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抵押。再有,涉及李天络,乃至于李家其他人的把柄,一定要牢牢握在手中”
除了这些,王容又缜密地吩咐了白掌柜不少其他事,等到其全都记了下来,她方才出门上马,等又回到东城昌化坊那座低调的玉真观,她进屋之后解下身上裹着的氅袄,忍不住轻轻舒了一口气。
在朝中时,杜士仪固然遍地树敌,也到处是亲朋好友,如今孤身在外,要真真正正做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粉饰政绩,又有范承明这样意味不明的上司在卧榻之侧,便需要争取到足够的支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让赤毕捎话,让她设法撬动起李家来
李天绎当初从家中分家出来过的时候,分到的三间铺子位于东城无人问津的偏僻地方,而田庄也都是最初抛荒的山地。然而,知道生父偏心,继母狠毒,他二话不说就搬了出来。
因蜀中丝锦最为有名,他就把三间铺子改成了织绢机作坊,自己亲自带了绢机下乡,凭着便宜公道的价格很快打开了销路。而后又在主家暗中打压之际放出话说,他可以放弃家族承继大权,可谁要是敢断他的生路,他就直接去益州大都督府门前抽刀自尽,到时候两败俱伤正因为如此,哪怕他后来用了一二十年,把三百亩山地改成了茶园,李天络也没有再动过什么歪脑筋,唯一做的就是绝了侄儿的科场之路。
于是,当李天络争地不成反而成了笑话,甚至有消息说,官府要追究其假造地契之罪的时候,李家族中其他人固然深以为耻,可李天绎闻讯之后却反而冷笑连连。到后头祠堂在母亲牌位前上香祭拜之后,想到父亲死后,母亲遗骨险些被继母授意迁出祖坟,他便咬牙切齿,好半晌方才重重磕了个头。
“阿娘,儿子这么多年苦苦熬了过来,直到今天方才看到了一线曙光。三郎辛辛苦苦读书二十载,却连县试这一关都过不去。如今杜明府为成都令,若是三郎再落榜,我一定豁出去闹一场,想来杜明府既然敢打那狗东西的脸,就绝不会再看着他一手遮天……”
“阿爷,阿爷”听到外头这一阵嚷嚷,李天绎回头一看,却见是因为连年县试便被刷下来,性情越沉默寡言的幼子李季琥,他不禁颇为诧异。但转瞬之间李季琥往旁边一让,露出了后头那白苍苍的老者,他立时为之眼睛一亮,“五叔”
“这地方我多少年没来了……”老者冲着李天绎微微一笑,目光倏然流露出了毫不掩饰的锋芒,“小四,当年你阿爷瞎了眼睛,方才把家业交给了小六那个刚愎自用的败家子,现如今天赐良机,你可愿意尽全力一搏,把家主之位夺下来?”
见李天绎神情大变,额头上青筋都一根根暴露了出来,老者不由得轻叹了一声:“我知道这风险极大,可我并不单单是因为李天络这次从面子丢到里子,赫然失去了外援才来劝你的。就因为我曾经帮你说过一句公道话,他就打压得我儿子孙子透不过气来,其余那些人也一样。可现如今,有人抛出了示好之意,但使能够把小六拉下来,就予以蜀茶之利,而且,还能令李家真正走出蜀中这李家的真正主人,舍你其谁?”
〖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414章 易主
. .
范承明拒而不见,罗德避而不见,吴家家主吴琦则是躲了个干干净净,至于崔澹,只看人往成都县廨走动得无以复加的殷勤,李天络就根本不指望此人会对自己施以援手。.
那一日气急昏厥,后来又吐过一口血,他从前就被酒色掏空了的身体顿时支撑不住,这好些天都是浑浑噩噩过的。奈何好消息没有,坏消息却接连不断,继此前得知鲜于仲通竟是慨然捐钱相助县廨引渠取水,而后成都城内好些富户闻风捐出了各自不等的钱,他竟又得知,杜士仪授意县廨中的县尉武志明,就他之前诬告以及假造地契一事,不日另行查问。
“落井下石个个就知道落井下石!”
恨得咬牙切齿的李天络已经没力气砸东西泄愤了,因为床榻边上够得着的东西早已一样都不剩。而那些往日在他面前献媚的婢妾,这些天也因为他越来越大的脾气而躲得远远的。若非他知道只要自己还是李家家主,迟早就还能收拾她们,他恨不得奋起最后力气提着鞭子去给这些贱人一顿狠的!此时此刻,他靠在厚实的靠枕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心中思量着应该如何扭转如今的困境。
一切都是因为他太贪婪了一些,既然如此,只要他现在肯割舍出足以让人心动的大利,范承明这位益州长史应该不会一直无动于衷的。比如说,杜士仪既然以那样的理由让他输了官司,那么,他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正当他想得眼神闪烁,渐渐流露出了一丝阴恻恻的冷笑时,突然只听大门嘎吱一声,竟是有人既不敲门也不通报,大大咧咧径直闯了进来!
“谁!”
李天络又惊又怒,喝问了一声后,眼睛立时直了。率先进来的白发老者他记得很清楚,那是自己的五叔,曾经在族中颇有威望,可却因为支持长兄李天绎,被母亲挑唆了父亲先是冷落,继而边缘化,至于自己掌管李家之后,更是干脆连其子孙一块打压,记得很久都没有声息了。而这样一个人竟然在这种时候出现,而且还是打头第一个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那简直不言而喻!
果然,下一刻,他就看到五叔背后还跟着更多或熟悉,或他几乎淡忘了的面孔。而等到最后一个人进了门时,他更是瞳孔猛地一收缩。那张脸尽管他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了,他一度以为自己再见兴许不会想起来,可此时此刻一打照面他就知道,这个人的面孔刻骨铭心到他一见就会立时想起那些不痛快的回忆。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他便用沙哑的嗓音凶狠地喝道:“你们这是想干什么?打算造反?”
“造反?小六,你也太看得起你自己了,真的以为你在李家便是土皇帝不成!”李家五叔尽管一大把年纪了,但却是倔脾气暴脾气,此刻厉声一喝,竟是把病歪歪的李天络那声音给压了下去,“你阿娘不过是继室续娶,却打压嫡长子,糊弄得我那大兄直接乱了长幼先后,把李家交到了你手里,以至于咱们家竟是成了成都城上下的笑柄!事到如今,我也不和你说废话,你把家主的位子让出来,这原本就不是你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