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不过现在,换成了马车,这里也不是官道,而是平坦无比的洋灰路,速度提上来的,还平稳,甚至在马车微微的摇晃之中,他有一种睡意。
在蒋百里刚刚准备睡觉的时候,巨大轰鸣声传来,蔡锷还没多少反应,蒋百里和张孝淮几乎是跳了起来,这个声音太熟悉了,正是火车高速运行的声音,这在德国,他们听的很多,德国的火车,已经不是什么高端的东西,是真正的走入民间的,老百姓的出行,大多数就是依靠火车。
包头真的有火车么,顺着车床看过去,三条整齐的铁路,并排的向前延伸,太原到包头的铁路,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跟的公路齐平,要在60公里之后,才会有一节跟公路平行。
现在包头,经过了系统的调整,特别是众多的火车头生产出来,铁路的密度已经相当的高了,10分钟左右的间隔,已经让铁路线异常的繁忙了,当火车以100公里左右的时速,呼啸的开过去的时候,带来的气势是非常惊人的。
马车的速度,保持在40公里左右,这个速度,对于一般人而言,已经足够的快速了,可是火车以明显高出了一大截的速度,迅速的从后方超过了马车,然后慢慢的绝尘而去。
三人的表情是愕然的,特别是张孝淮,有些懊恼的说道:“早知道不如坐火车了,包头不但有火车,还速度这么快,真的能够4小时之内抵达包头!”
“当然是真的了!”插话的依然是那个中年地主,肯定了火车速度之后,又打消了他们的想法,原来,即便他们想坐火车,也坐不上,因为火车的车票相当的紧张,基本上要提前两三天,才能够买到,他也是在买不到火车票的情况之下,这才不得已,选择了马车出行,想不说时间上面,就说舒适度,马车也比不上火车。
这下子,张孝淮的心才放下,原来即便去了,也买不到票,他不知道的是,火车站方面,有专人在等候,出于照顾三杰的情绪,没有进行贴身的跟随,但是三个人的照片已经通过铁路局发放下去,保证他们进入到火车站就会被发现。
本身比较清晰的行程,在太原这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报传来,真的是鸡飞狗跳的,甚至直接上达到了杨元钊这里,耗费了好一阵的时间,才通过询问,知道他们是乘坐马车前往包头的,有了确定的车次和抵达的时间,这才是松了一口气。
每一个公路收费站,都被通知,要关注这个马车,当然了是悄悄的,随时给包头这边,汇总关于这个马车的运行情况,这一点,三杰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宽敞的公路上面,缓缓的行进,偶尔,还会看一看呼啸而来的火车。
中午,马车不停,只是在路过一处驿站的时候,拿上来的一些干粮,是煎饼大葱,但是味道着实不错,还有一壶清泉,差不多到了晚上6点左右,当夜幕彻底的降落下来,洋灰路上,还有灯光,可以让马车在夜里疾行,可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选择在驿站休息。
驿站非常的干净,客房都是一样的,分成单人,双人,三人和大通铺,蔡锷等人,都是军人,没有选择大通铺,当然也没有选择单间,他们选择了一个三人间,简单的梳洗之后,就住了进去的。
“百里,看来,我们真的小看了包头的实力,只是这个洋灰路,投资的额度就非常的大,这个投入,整个中国,都未必有人能够投入下来,要知道,现在新军一个镇,每年的投入,也不够是几十万而已,一条几百公里的洋灰路,投入足以装备十来个镇了!”蔡锷郑重的说道,包头之前成立一个协,在蔡锷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当这一条洋灰路摆在了他们的面前的时候,他们相信,最起码,包头在经济实力之上的已经非常强横了,有实力支撑一个协的投入。
三人都有留学的背景,特别是蒋百里和张孝淮,他们在日本留学之后,就去到了德国实习,德国的陆军,算的上是世界上最强横的,但是这个强横,是需要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和重工业实力作为支撑的,在中国,要想要建立一个强横的陆军,恐怕也只有包头这边有办法。
到了绥远,这是十字路口,在绥远这边,新修的公路,向着张家口方向延伸,三个人都是军人,还是资深的军官,他们对于地理方面,非常的熟悉,很清楚哪个方向是什么,张家口,包头修路不止一条,他们不但联通了太原,也联通了张家口,这个因为京张铁路修通了之后,成为了一个的重要的商埠的地方,包头的所图,绝对不小。
怀着憧憬和期望的心情,三杰开始了接下来的行程,他们万万都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不是一个协,更不是一个镇,是10万武装到了牙齿,最少也经过了1年,最多经过了3年多训练的职业陆军,包头的陆军,从来都不是跟中国,乃至亚洲的军队相比的,他们对比的目标,永远都是德国陆军。(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四百零七章 异样风采
第二天一大早,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的三人,重新的登上马车,继续的前行,只有3个小时的路程了,马车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从天还没有完全的亮起开始,慢慢的天亮了,终于,到了8点左右,到达了包头。
越是接近包头,马车就越发的密集了,无论是从包头出发的众多马车,还是从外界进入到包头的,现在的包头,每天的吞吐量非常的惊人,包头可以生产众多的产品,大部分的产品的原料,都需要进口,在西部,在整个中部和东北,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人跟它竞争,最多是外国的洋行,晋商家族和包头,在这个方面上面,有这天然的优势,大量的原料都注入到了包头,然后在包头的加工之下,变成了一个个工业产品,为了包头,一步步的挣得了大量的利益。
马车上面的人,开始收拾东西了,他们来到包头这边,基本上,都是购买商品的,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的到达包头,当踏上包头的这条路开始,一些急于下车的,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他们会在特定的路口下车。
“这就是包头,这也太发达了吧!”蔡锷诧异无比,几乎脱口而出的说道,他没有来过包头,可是却知道,包头在地理之上,连个县都不是,他只是一个村发展而成的镇,不是跟蒙古的毛皮生意,它的名声一点都穿不出来,跟很多西部的镇一样,只是一片住宅的集合地,但是现在,他却发现了一片片整齐的城市。没错,就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城市。
杨元钊对于包头这边的规划,直接的选取了后世的工业区的规模,包头能够兴建的企业众多,为每一个企业流出来的土地。也非常的而庞大,现在的各个企业,经过了扩充和发展,已经变得非常的完备了,扩建的土地,基本上应用起来。现在的包头工业区不是原来,稀疏的工业区,到处都是一片筹建的感觉,现在的包头到处都是工厂,兴建之中的。和建设好的,密集而整齐。
8点的时刻,正是工人上班的时刻,一个个穿着者整齐的衣服,蓝色衣服,或者骑着自行车,或者的是步行,或者是坐着电车。前往工厂,立刻把宽广的水泥路给占住了,到处一片兴旺的景象。
“这!”蒋百里和张孝淮一片的感慨。他们在这个包头的身上,一定程度上面,感觉到了不是中国感觉,他甚至有一种到了德国,到了工业区的感觉,如果把这些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换成外国的人的话,他甚至有一种在鲁尔的感觉。
鲁尔是什么地方。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德意志的骄傲。整个德国的大部分工业,都源自于鲁尔,鲁尔在一定程度上面,是整个德国的脊梁,现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居然有了这么庞大的工人人群,一定程度上面,代表着包头的实力,别的不说,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工人,这代表着一个个财富的创造者。
马车里面,除了蒋百里等三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习以为常了,包头这边的景象,一定程度之上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会吃惊一些,对于经常来到包头的人而言,早就习以为常了,这些工人,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产品,而产品,伴随着从包头回到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就回化为财富,这才是他们关注的地方的,越快的拿到产品,越快的完成交易的过程,才是真正让他们重视的。
“三位,你们在那里下车!”马车上的人,一个个的都走了,大部分都有明确的方向,包头这边,也有车站,对于这个包太快速马车而言,有义务把每一个人,都送到地点。
“去新军营地吧!”蔡锷的突然说道。
“新军营地?”蒋百里诧异了一下,然后了然了,从包太公路,到现在的包头,他们见识到了包头的实力,整体的实力是非常强横的,有这个基础,有这个实力,才能够支撑起强横的军队,一年多的训练之下,新军会怎么样的变化,这才是他们关注的,强横的物质基础,只是基础而已,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军队,这更多的需要指挥员的训练,整个中国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学习日本,中国的留学生,留日的特别的多,他们三人也都有留日的经历,但是蒋百里见识到了德国陆军之后,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天下强军,他不要求多的,一定程度之上,有一个成为天下强军的基础,剩下的,他们会来做。
马车夫有些诧异的看着三人,这时候,他才注意到,三个人,的脊梁,都是笔直笔直的,看起来训练有素,原来是军人,军人在包头的地位非常的高,在包头的新军刚刚成立的时候,一场马匪的入侵,让包头的人民知道了武器,知道了新军的好处,没有一个强横的军队作为后盾,包头的财富,包头现在的发展,绝对不会如同现在这么的发达,这么的安稳。
马车车夫和售票员,多多少少的有些为难,他看着三位说道:“新军营地并不在包头城区,他在另外一个方向,我们马车并不过去,但是有电车线路!”
电车,中国早在几十年前,就有电车了,日本和德国也非常常见,蔡锷三人对视了一眼,由最稳重的张孝淮说道:“送我们到电车站!”
“好嘞!”车夫挥动着长鞭,前方,正好是一片空荡荡的,马车快速的转过了一个弯,前往不远处的电车站,那是附近最大的电车站。
“坐上19路电车,到终点站就可以了!”
马车离开了,三人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车站的前方,看着周围,一排排穿着整齐工装的工人,正在前往工厂,而每个人的身上,都是神采飞扬的,蔡锷的叹息一声说道:“应该早过来的!”
“松坡早就接到邀请了!”
蔡锷点点头,道:“一年多之前吧,当时我还在江西,几乎跟广西的邀请差不多同时接到的,我当时在想,西北有什么,不就是倾向僻壤么,再不是就是受到北洋的影响,我就没有多想!”
“松坡说的对,如果不是他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恐怕也不会来!”张孝淮也跟着感慨的说道,包头跟他们所料想的完全不一样,之前他们或许在心中嘀咕,中国有一个可以支撑现代化陆军的地方么,但是眼前的事实证明了,不但有,而且这里就是。
“看那边!”蔡锷突然的说道,在街道的另一端,走过来一群人,虽然他们没有穿着军装,但是军人的作风,让老于行伍的众人,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军人,而且是受到过严格训练的军人,甚至他们在气势上面的表达,只在少数专业军人或者出色的军人身上看到,整齐,彪悍,威猛。
他们的身上,没有老军痞那种匪气,眼神清亮,且聚集而不散,特别是走在路上,严格的按照规范,没有骚扰百姓,这一点,即便是蔡锷,在几年的带兵里程之中,也几乎没有多见。
“这些会不会是军官!”张孝淮有些试探的问道。
“军官,应该是吧,包头的新军才成立多长时间!”蔡锷也感慨的说道,可是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确定。
正在这个时候,电车独有的铃声响起,眼尖的蔡锷,注意到了上面大大的19字样,这就是19路电车,不知道包头为什么有这么多路的电车,上海都没有,可是人们匆匆的上车,他们也跟着上去。
电车上面人不少,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军人,整齐的风格和笔挺的坐姿,无不展露着他们的身份,似乎便装较多,似乎没有军营里面那么的严密,彼此之前的话语也多了起来,蔡锷等人才发现,原来整个车上,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军人,其中最短的,才加入新军不超过3个月,是刚刚完成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这才有一天的假期,回去探望父母的。
三人的脸上,满是愕然,三个月的训练,就拥有如此完美的军容风貌,这样的练兵水准,即便是蒋百里也佩服万分,而且听话语之中的番号,大多数是师和团,听到的师最少有4个了,团也有十来个,师和团,这个蒋百里和张孝淮熟悉,欧洲的陆军,都是以师为单位的,小师在一定程度上面,比较适合战场指挥,可是他们知道的情报,包头的新军,不过是54混编协,是两个标的编制,怎么多出来这么多的师。
“难道是私自扩编!”张孝淮不经意间,似乎道出了包头新军的实质,蔡锷两人对视了一眼,没有多说话,这都到地头了,新军营地也在电车的最后一站,有什么事情,到地方再说,不过从进入到包头地界,包头就给他们一次次的惊喜,或许,这个新军就是更大的惊喜了。
蔡锷跟蒋百里两人不一样,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启程之前的那种想法了,什么云南,什么讲武学堂,只要包头的新军,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都是这么的一个状态,不用多,只要有两个标的满编,他就留下来,哪怕当个标统都乐意。(未完待续)
ps:第一章送上,第二章正在努力写,8点半左右送上!
钢铁时代 第四百零八章 新军风貌
电车的速度不快,大概保持了30公里左右的时速,新军的营地,没有在包头工业区,他是在包头的郊外,其中有洋灰路联通起来,30公里左右的时速过去,需要一个钟头。
特别在离开了市区范围之后,仅有的几个市民也都下车了,留在车里的都是军人,这对于老于行伍的三人而言,感觉比较的舒服,其中过了几站,上来了更多的军人,车内略显拥挤,可是整齐的站姿和坐姿之下,让这个电车,跟考察团一样的整齐,完全没有之前感觉的挤成一团。
三杰看着这些士兵,士兵们也好奇的打量着三杰,不过包头的士兵和军官,来自于四面八方,很多的军官也是,虽然造成了少许的矛盾,却也让大家了解,这些或许是来到包头的新晋军官吧。
电车终于到达了终点,这里距离军营,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三杰甚至不用问路,直接跟着这些疑似军人的走就行了,不过,大概走了十来分钟,,这些军人都大部分的进入到了一个不小的房间之中,这里看起来不像是军营,一个个的小房间,似乎有专门穿着军装的在管理。
三个人不约而同,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不过很快的,他们就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了,似乎是一个更衣室,包头似乎不允许军人穿着军装进入城市,所以在军营的外侧,建设了这么一个庞大的更衣室,军人们会在这里更换服装,之前在电车上,他们看到的军人手中的小包。不是装的买来的东西,而全部是军服,此时,通过换装之后,整齐的军装一穿。属于是军人的风采,顿时扑面而来。
“果然是一只钢铁的军队啊,不知道这样的精锐战士,到底有多少!”蔡锷感慨的说道。
军人,是暴力机器,是国家机器。不管你愿不愿意,当穿上军装,所有人都整齐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顿时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之前。三杰只是感慨包头练兵练的好,此时,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兵真的是训练有素,包头几乎把纪律性和训练,刻画到了每一个士兵的骨子里面,一旦穿上了军装。士兵们的精气神和气质,就完全完全的不一样了。
军服还是北洋军的样子,不过肩章似乎稍稍的有些不同。三杰也没有在意,反正早晚是要知道,一路跟着前行,不多时,停在了一个巨大的军营面前,蔡锷三人首先就审视着这个的营地。整个营地是半永固式的营地,四面有10个巨大的炮楼。哨兵们分别在炮楼之上,炮楼之上。分别有四挺重机枪,他们枪管,都专注对着四面八方,等待着可能出现的敌人,在营地外侧,差不多100米的地方,一层层的铁丝网,拉了四五层,最关键的是,除了炮楼之外,还有一个个的战壕,负责执勤的士兵也是在那里严密的戒备,整个军营,都防护的非常严密。
“很好,这恐怕是中国,防护最严密的军营了!”蔡锷走过了不少的新军,甚至也见识过了北洋军六镇,可是没有多少军营,拥有足够的防护,他们还是旧式军营的那种样子,内部混乱不堪,外面只是几个哨兵防护,甚至连八大胡同里面的姑娘,都能够顺利的进入军营,全部都是筛子。
最关键的时,蒋百里注意到了,只是在军营的外部,就又超过60挺的马克沁,马克沁机枪,这是去德国最大的收获,留日的时候,注重的时单兵作战能力,注重的是勇气,注重的时白刃战,这种作战的思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中国从1894年甲午之后,很多方面都在学日本,也造就了,在民国混战的时期,各地的军阀基本上都是这么打的。
去了德国,这不一样,机械化,炮火和机枪,代替了白刃战,代替的勇气,面对着科技生产的钢铁产物,没有什么人,能够在马克沁的弹幕之中,进入到战线,更别说是重炮了,155的重炮,一炮下来,一丈甚至是几丈的方圆,毫无死角的死无葬身之地,这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挡的。
“这个协的马克沁真多啊!”蔡锷叹了一口气,没有怎么的在意,一直留在国内,他对于马克沁的认识不多,马克沁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一把委员会1888,不过是45元,配上子弹,也就是五六十,可是一把马克沁价格最少也在700元以上,如果加上1000发子弹,价格还要更高,要到800,对于手里面没钱的各地新军而言,用这个,还不如多买20把步枪呢,同样的火力投射能力,甚至更多。
对于蔡锷的想法,蒋百里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不是本质的问题,是没有见到的问题,德国有他先进的地方,中国却也有中国的实际情况,打仗就是打钱,可中国恰恰是缺钱,同样的装备,德国陆军购买是一个价格,运输到中国,又是另外的一个价格,自己制造不出来,就只能够接受别人的盘剥,落后就要挨打,而且是越来越落后。
当蔡锷三人走到军营的前方的时候,蔡锷注意到,最少有按个炮楼的机枪,都瞄准了他们,如果有任何的异动,恐怕的这些火力,会迅速的把他们撕成碎片,这时候,是傻子,都不会前进一步了。
蔡锷也就没有准备冲击军营,他只是想要来看看,对着哨兵报道:“我们是应邀来参观!”
“请先生留下的名字!”蔡锷三人,按照哨兵的指示来到了旁边的登记室,哨兵让他留下了名字,他们也留下来了,甚至写明了来历。
陆士毕业,哨兵多看了他们两眼,陆士在中国的军方,还是很硬的牌子,包头也一样,仅有的几个陆士毕业生,都是高层,这样的人,说不定就是长官的故旧,所以对他们也客客气气的,进去汇报时候,还嘱咐人把他们请入到房间休息。
“看似热情,警惕性非常高,这个哨兵是个好兵!”坐在休息室里,张孝淮有些感慨的说道。
“不止啊,松坡,你注意到了没有,无论是炮楼上的士兵,还有在战壕之中,执勤的士兵,他们都是保持着全部警惕,这么长的时间都是一动不动,这样的素质,必须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个新军训练的不错,很有看头!”
三个人都是军官,而且蒋百里和张孝淮更是在德国陆军之中实习,在杨元钊的帮助下,他们不但在基层连队之中实习,甚至进入到了团,师这样的指挥机构,如果有可能,杨元钊甚至想让他们进入到最高统帅部,可惜那是不可能的,那可是德*队的最高荣耀之所,即便是差一点德国人,都不能够走进,一个外国人,更是不可能,即便哈比的影响力再强也不可能。
即便这样,蒋百里和张孝淮,也受到了极佳的锻炼,见识和眼里,远不是3年前,刚刚从陆士毕业的时候能够相比的,蔡锷就更不用说了,见过了松松垮垮的新军,看着这里的军队,怎么看,怎么舒服。
蒋百里的目光终于从士兵的身上松下来,他开始观察起连绵不绝的军营了起来,看着看着,似乎注意到了什么,仔细的数了数,有些愕然,又站起来仔细的看看,这才说道:“孝淮,松坡,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军营有些大。”
“大,军营不就都这样么?”蔡锷愣了一下,想到蒋百里不会心口开河,用审视的角度把军营看了一圈,豁然的说道:“是啊,如果从一个标来说,也就是三四千人,这还是满员,不吃空饷的情况之下,眼下的这个军营,占地最少是上百亩,这里面还不都是平房,全部都是三四层的楼房,就算是按照相对比较稀疏的布置,这个军营最少也能够让容纳一个镇。”
“难道,包头的新军,不是一个协,而是一个镇!”张孝淮失声的说道,镇跟协之间的差别,三人都非常清楚,整个新军以北洋为主,北方都是以镇为单位,镇也就相当于日军或者德军的师团或者是师,一般会有1万6-2万3千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军队,至于协一般而言,不会超过5000人,包头报请批复的是新军一个协,而不是一个镇,如果真的是以镇为单位的话,这个新军的战斗力,恐怕真的是可怕的异常啊。
“看来,所有人都低估了包头了,如果是一个镇的话,以他们的军事素质,加上人员,恐怕不比北洋六镇要差。”张孝淮也跟着说道,就现有看到的军容风貌,如果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整体的话,这个新军真的不比北洋六镇差,甚至更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