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说完他忍不住反驳,“我大宋在真宗年间,曾遣使前往占城,寻回占城稻,先在福建试种,然后取种三万斛传往各地,如今占城稻已在江南一带广为耕种。”
“我记得此事是真宗自己提起的吧可没听说那位文官上书说过此事,也未曾听闻有那位因为此事而升官,这足以说明你们儒家还是不重视这些;我倒是觉得,要是那位官员能引进占城稻,再广为种植成功,这般大功再怎么厚赏都不为过。”沈隆笑道。盗墓
王安石父子无言以对,沈隆再次发问,“介甫、元泽可知道我说来之后世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粮食么”
不等他俩回答,沈隆直接亮出了大杀器,放了张袁大德鲁伊在丰收的试验田里的图片,“这块土地,亩产换算成大宋的斤两,约莫有两千斤!”
宋代一斤差不多600克,袁隆平创造世界记录的亩产是一千两百公斤多点,放到大宋刚好是两千斤,宋代一石约莫一百斤,三石就是三百斤出头,两千斤比三百斤,这一亩地的产出差了将近七倍。
“亩产两千斤!”王安石父子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来,直冲到墙边,眼睛死死盯着墙上的水稻图片,若是大宋也能有这般产出,天下百姓那还会担心饥饿啊。
“看过了水稻的,我们再来看看小麦的。”沈隆放出了河北省永年县广府东街村硅谷肥业小麦试验基地创造产量记录的图片,“小麦产量要比水稻低一些,不过种得好的话一亩地也能到一千六百多斤。”
这个记录是974公斤,换算成600克一斤的宋斤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了,水稻只能在南方水田栽种,小麦却是在北方都可以耕种,其中的意义又有不同。
“这是亩产八千斤的!”墙上图片再变,地上堆满了白色的块状根茎,堆得像小山一般。
“这算什么还有亩产上万斤的呢!”不等王安石父子惊呼,沈隆又换了张图片,只见这次地上的小山变成了红色块状根茎组成,这座山比刚才那个还大。
“道长,这又是什么仙种”王安石父子直接被刺激地木了,亩产万斤这要是放在大宋,绝对算是天大的祥瑞啊。
“刚才那个叫土豆,现在看的这个叫红薯,红薯亩产虽然高,可不如水稻好吃,也不如水稻管饱,顶多也就当当辅食罢了,当不得主粮,土豆却是能当主粮的。”沈隆不在意地说道,“你们要种子我也有,我这还有其他高产的种子,只是恐怕你们种不出这么高的产量来,增产可不仅仅是种子的问题。”
“我替天下百姓多谢道长了。”王安石一撩袍子,郑重其事的跪倒在地,对沈隆叩首,王雱也赶紧跟上。
沈隆坦然受了一拜,然后才把他俩扶起来,“这就是我说的做饼了,介甫以为按照儒家的学识可能做到这些”
第480章 三代之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王安石父子受的刺激有点大,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沈隆也不催促,等了一会儿方才继续问道,“介甫可知道儒家的问题根源在哪里”
“还请道长指教。”看到那些亩产丰硕的图片,王安石细细回想了下自己所学,觉得圣人经典中全无这方面的记载,也就西汉时候的《氾胜之书》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两本农书略有涉及,但是这些可不是儒家的著作,他们的作者或许是儒生,可写的东西却和儒家经典大为不同。
沈隆在那个书本模样的物件上按了按,幕布上出现一个圆圈,他指着这个圆圈说道,“我觉得儒家就像是这个圆圈,圣人经典就好比这个圆圈的外环,周公孔孟等人将这个圆圈框得死死的,后世儒者只能在圈内做文章。”
“也可以这么说,后世儒者认为圣人已经将大道阐述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管是修身齐心也好,治国平天下也罢,只要领会了圣人的意思,就肯定没问题,介甫以为如何”这就相当于将圣人经典视为不可动摇的圭皋。
王安石沉吟片刻,以前从未有人这么分析过儒家,但王安石细细想来,似乎历朝历代的儒者都是这么做的,他也将其视为正理,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于是点头应道然后反问,“诚然如此,这有何不妥”
“若是天下只有中原一隅,又若是世间万物自战国秦汉之后维持不变,倒也没什么不妥的;然而天下之大介甫也曾见识过,中原不过天下之一角而已;时移世易,世间万物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世事变幻而儒家一直未变,终究会跟不上脚步啊!”沈隆叹道。
“今时之儒和汉唐时之儒亦有区别,不能说儒家一直未变。”王雱忍不住反驳道。
“呵呵,就算再怎么变化,也依旧是在圈内做文章罢了,说好听点是查漏补缺,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螺狮壳里做道场了,这又能有什么出息”沈隆嗤笑道,“而且,你们将圣人经典视为铁律,但是圣人经典就真得毫无错漏么”
听到这个,王安石父子有些激动,立刻就想反驳,沈隆抬手将他们制止,然后又换了张画面,“《礼记》是儒家经典吧二位当记得其中有‘腐草化萤’的字样。”
“此句出自《礼记-月令》,其文曰:‘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王雱脱口而出,这有什么不对的么
“腐草化萤是说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是不是这个意思”沈隆问道,王安石父子二人点头。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墙上的画面动了起来,向王安石父子清晰地展示了萤火虫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变成虫的全过程,“萤火虫只是将卵产在水草处,小萤火虫是从虫卵中生出来的,却不是腐草变成的。”
这是韩大锤用来怼儒家的话,沈隆对此印象深刻,刚好拿来用上,借此指出圣人经典并非完美无缺,“介甫若是不信,可去萤火虫多的地方观察,或者干脆在院子里养一些萤火虫,就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了。”看书窝
“纵使如此,这也只是小小疏漏而已。”王雱还是不能接受。
“好吧,就当这是小事,我们再来说说更重要的,儒家一直推崇三代之治,并一直将复兴三代视为最高理想,可对否”沈隆又问道。
“然也,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逮也,而有志焉。’”王安石点头附和,孟子言必称三代,而王安石一向推崇孟子,所以他对三代之治的推崇远在一般儒者之上。
这又有什么问题么王安石父子顿时开始提心吊胆,刚才“腐草化萤”之说就算不对也只是小疏漏,而三代之治可是儒家的根基啊。
“后世有一门学问叫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沈隆的话有些绕口,王安石父子还是勉强听懂了。
“儒者尽皆称颂三代之治,然真正知晓三代时候天下究竟是何等模样的又有多少就算是孔圣出生时,也是在春秋末期了,孔圣也未能亲眼目睹三代之真相,只能根据一些粗陋的史书加以猜测。”
“然而三代时留下的不仅有史书,还有当年的城池,有刻着当年文字和钟鼎龟甲,城池的布局能推测出当时的社会风貌,钟鼎龟甲上的文字是三代时之人刻下的,可信度比后世的史书要高。”这也是那本小说里的内容,沈隆觉得这个的冲击力肯定更大。
画面刷地一变,换成了安阳殷墟遗址,沈隆指着上面说到,“此乃后世挖掘出来的殷商都城,商王盘庚迁都于此,此后两百余年,殷商就一直以此地为都城;通过对此地遗址的发掘,发现了殷商的宫殿、宗庙,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殷商时的文字!”
一具龟壳出现在画面上,龟壳上布满古朴的文字,“殷人敬重鬼神,每逢大事必用龟甲牛骨占卜,卜官在它们的边缘部位刻写上记述这些甲骨的来源和保管情况的记事文字,称记事刻辞,若能解读这些龟甲上的文字,三代时究竟是何等模样就一清二楚了!”
“后世将这些龟甲牛骨上的文字称之为甲骨文,经过多年研究,已经解读出来不少,可以说后世对三代的研究要远胜于大宋。”沈隆看着呆如木鸡的王安石父子,决定再给他们一点儿刺激的。
“此地就在相州,宫殿、宗庙或许难以发掘,但若是派人去相州收购龟甲,或许能找到刻有文字的龟甲,介甫不妨派人去相州走一趟!或许也能解读出来些许文字。”
我就不信了,在儒家心中,奴隶社会还能比封建社会好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第481章 另辟蹊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当真如此!”王安石的眼睛都红了,能亲眼目睹三代时的真实史料,这对一名儒者来说是何等的诱惑啊!
“开封距离相州不远,些许时日即可往返,介甫派人去找就知道了。”沈隆说道,相州到开封也就几百里地而已。
“父亲,此事孩儿亲自去办。”王雱立刻请命,这种大事那能放心托付给其它人,非得自己亲自去一趟不可,要不是王安石地位崇高,说不得他都想去了。
“去的时候多找找药铺,后世这些龟甲就是在药铺中被发现的,数百年后一位叫王懿荣的国子监祭酒看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似乎有文字,于是就潜心研究,方才让甲骨文重现于世;或许如今相州的药铺里也有这味药。”沈隆提醒道。
“此等稀世珍宝竟然被用来入药,简直是暴殄天物。”一听到这个,王雱直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到相州。
“今日时辰已晚,元泽明早再动身不迟,只是等解读出来这些文字,二位不要太过激动啊。”儒家的三代之治就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都是哲学家臆想出来的理想国家形态,如果他们看到殷商真实的一面,搞不好会信念崩溃啊。
王安石觉得自己今天受到的刺激实在是有点太多了,索性多受一点儿,于是在吩咐王雱做好明日出行的准备之后,又问道,“听道长的意思,后世学说和儒家颇有不同不知道又是什么学问”
“的确大有不同,我们还是用刚才的圆圈举例子吧!”画面再次回到那个圆圈,只是这次圆圈中间出现了一个箭头,从圆心直指圆圈边缘,箭头渐渐生长,慢慢触及圆圈边缘,然后在边缘顶出了一个小小的凸起。
“儒家认为圣人画出来的圈是不可逾越的,只能在圈内做文章;后世的学说却认为,圈里面是已知的学识,圈外面是未知的学识,懂得越多,未知的学识就越多,有人就像这个箭头一样,终其一生终于突破了未知,获取了更多的学识。”
画面再变,无数箭头从圆心指向四面八方,不断在圆圈边缘顶出小小凸起,圆圈不一会儿就变大了一轮,“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像这样做得人多了,人们所掌握的学识就越来越多。”
“就好比我刚才给介甫看得水稻、小麦,这些并非一日之功,有人先把水稻的产量从三石提升到四石、五石,他的继承者再从五石,提升到六石、七石……如此往复不止,方才有了亩产两千斤的成就。”
“饼就是这样越做越大,天下能供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千年以后在中原已经几乎很少听到有人冻饿而死了,三代之时恐怕也做不到吧”虽然说沈隆所来的时代还有种种问题,可填饱肚子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一点放在大宋连想都不敢想。
“人人皆得温饱,此乃盛世也。”听到这些,王安石心中再生波澜,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也莫过于让大宋人人皆得温饱,不受契丹、党项之欺凌了,但是这种事情历朝历代无数贤明都没有做到,他也没多少信心。
最多能让大宋少饿死、冻死一些人,现在听闻竟然有人真得实现了这一切,再联想到沈隆刚才所说的那些,心中出现了一丝微小的动摇。67小说
“好了,今日说得有些多,就先到此为止吧!介甫回去慢慢想想这些,至于方才说得种子,介甫可让人先整理出几块地来,到时候我帮忙种上。”沈隆说到这儿就停了,今天说得这些已经够王安石消化好一阵儿了,再多说也没啥效果,刚看他有些恍惚,今天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王安石刚进来的时候,只是想沈隆帮他出出主意,看看怎么样才能制定出更好的策略,压制文彦博、司马光等旧党,将自己的新政推行下去,没想到沈隆却给了他这样的回答,惊心动魄之余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沈隆也是当过官管过几千万人的人,他深知道官场有多难混,更别说做出一番成绩来,司马光、文彦博他们个个是人精,想要和他们在朝堂上玩花样绝对是费力不讨好。
这就好比在网上和煞笔吵架,煞笔总能将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个水平线,然后运用丰富的经验战胜你,去朝堂上和司马光、文彦博他们玩政斗,简直就和这一样。
沈隆既然通晓历史发展方向,又有这么丰富的资源,何必再去干这种事情完全可以另辟蹊径用更好的方式进行处理么。
“今日听了这些,却是有些心乱如麻!”王安石实话实说,“车马已经准备好了,明日一早元泽就去相州;至于耕地,我也会让管家在附近买一些,明日等道长睡醒,我就让他过来请教,看看购置什么样的土地最好。”
开封周围地价高昂,而且地主大多都不愿意出售,不过那要看想买的人是谁,若是王安石家的人出面,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卖这个面子。
“在下要花些时日想想今天道长所说的这些,若是有什么疑问,还望道长不吝赐教。”王安石又说道。
“介甫不用客气,此乃应有之意;我准备在开封城外修个小院儿,把我的房子也搬过去,到时候介甫可以去看看书房中另一面墙上的书。”沈隆说道。
他那间书房,一面墙摆着经史子集等文科类的著作,另一面则是摆着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理科类的著作,不知道王安石看了这些又会是什么反应。
“可是在下招待不周”要不然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啊王安石有些担心。
“城中人多嘴杂,我那房里却是有好多东西不方便被人看到,想必介甫能领会吧”沈隆笑着安慰道,“去了城外能清静些,哦,到时候让元泽也跟着我过去住些日子吧!”
王安石官职太高不好走开,王雱官小,多请点假应该没啥问题。
第482章 我在北宋当农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道长,学士已经吩咐过了,小人已经约好了中人,今日就可去城外看看。”第二天醒来,刚用过午饭,王安石的管家就找过来了。
“如此甚好,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沈隆出来,上了马车,跟着官家和中人一起向城外行去,一路上中人不断给沈隆介绍着这几处地方的情况。
“天下土地,以开封城中最贵,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已久;城外耕地则依水旱肥瘦分为数等,第一等的赤淤地每亩两贯五到三贯不等,第二等的花淤地每亩两贯到两贯五,最下等的瘦地就只要三五百文!若是连片土地,价格就要更贵。”
“小人听闻是道长要买地,可是把最好的赤淤地都拿出来了,一大片约莫有两顷地,而且还带这个庄子,道长若是在城中住厌了,来城外欣赏一番田园风光倒也不错。”中人殷勤地说道,这都是冲着王安石家的声望来得,如若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拿出最好的土地。
“休要糊弄我等,道长可是学士的贵客,区区两顷地如何拿得出手”宋代一顷地差不多一百亩,这一出手就是两百亩,放到日后沈隆要是能在开封旁边拿到两百亩土地,要是搞房地产开发还不知道要赚多少。
“道长勿用担心,学士这些年也有些积蓄,区区几顷地不在话下。”斥责完中人,管家又对沈隆说道,他早就把买地的钱备好了。
“用不着那么大面积,也用不着那么好的地,用好地种出再多的粮食也显不出我的本事,买些最下等的地就好!”沈隆说道,眼下是四月份,这个季节种植玉米、红薯、花生最合适,这些大宋没有的高产作物对土地的要求可是和时下流行的水稻、小麦不同。
“这可如何使得!”管家一听顿时急了,这些天沈隆住在王安石家里,王安石父子对他百般尊敬,现在让自己买地,沈隆却只要下等地,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被人笑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