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这下王安石父子的脸色就更白了,他们可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啊,在大宋处于各阶级之上,没想到到了蒙元成了底层。

    “终元一代,各地起义不断,蒙元立朝不过百年,就有淮右布衣朱元璋揭竿而起,将蒙元逐出中原,恢复华夏旧土,以区区一名乞丐的身份成就帝王霸业,纵观华夏历朝历代,得国之正者无有出朱元璋之右者!”

    按道理说,听闻华夏江山恢复,王安石父子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可看到沈隆脸上那似笑非笑的笑容,他们俩又高兴不起来。

    没办法,谁让他们大宋的开国太祖赵匡胤是靠着欺负寡妇幼子方才篡位成功,要说起得国之正,大宋怕是在历朝历代里都要排在倒数的位置。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儿吧,之后的事情和你们的关系不大就不用听了吧!”说完沈隆关闭了画面,重新开灯,屋子里恢复了光亮。

    灯光亮起,只见王安石父子胸口的衣服已经被泪水湿透了,眼睛遍布血丝,实在是被沈隆刚才透露出来的信息打击的够呛。

    忽然,他父子二人郑重其事的向沈隆跪倒,“沈道长,还请救救大宋吧!”




第474章 大宋当自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你要我如何去救”沈隆没有去扶他们,而是反问道,“若只是击溃金国或者蒙古,此事倒不难办,我直接飞到东北杀死完颜打骨打的祖先,再去蒙古草原撒些药,让他们的牛马死光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就能阻止大宋灭亡了么”

    “没有女真、蒙古,还会有其它异族崛起,说不定因为少了女真和蒙古的牵制,契丹转而对大宋产生觊觎之心,立刻挥兵南下了呢要是契丹人和党项人从北面和西面两面夹击,大宋可能抵挡得住”沈隆说了这么半天,口也有些干了,拿起一瓶黑褐色的饮料喝了起来。

    “既然洪道长可以灭了蒙古和女真,理应也能解决契丹和党项吧”王雱抬起头来问道。

    “我可没说能灭了蒙古和女真,只是能杀死女真人的首领,让他们无力统一;毒死蒙古人的牛马,冻死饿死上一批人罢了。”沈隆摇头道,“固然,我也可以去西夏的兴庆府,杀死梁太后和秉常,找到耶律洪基的捺钵,把他也杀死,但是杀死他们之后呢”

    “若是梁太后和耶律洪基突然暴毙,西夏和辽国必然大乱、烽烟四起!我大宋可借此机会北伐燕云、收复灵州......”王雱刚说了两句就停嘴了。

    “北伐燕云、收复灵州,凭借大宋现在的军队怕是不行。”王安石对大宋的认识要比王雱深刻的多,他知道大宋现在也就是西北的西军因为常年和西夏作战还有一定的实力,河北路和开封的禁军完全不堪一战。

    而且西军中的精锐多为当地将门所有,比如府州折家、麟州杨家、姚家、种家等等,就算能够纠结西军的力量扫平燕云、收复灵夏,这些家族也会在战争中不断壮大,到那个时候他们还会和现在一样听大宋的话可不好说。

    “西夏、辽国一乱,又会是烽烟四起,大宋既然没有这个能力平定战乱,就只有坐看其它雄主重整旗鼓了,等北方和西北重新安定下来,介甫说他们还会不会只甘心每年收些许岁币而放着南边的大好江山不顾”沈隆叹了口气,“打铁还得自身硬,大宋自己兵力不强,迟早都会亡与异族之手。”

    “二位快起来吧。”说了这么多,沈隆总算抽出手来把王安石父子二人扶起,“不过这样是没办法的事,你大宋得国不正,自从太祖开始就一直防备武将乱国,武人毫无身份地位,好男儿都奔着东华门外唱名去了,军力又怎么会强呢。”

    “可以文驭武乃是朝廷祖制......”而且还是祖制之中最不可动摇的部分,就算王安石说过“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话,也顶多敢弄出保甲法这样小打小闹的动静来,再大他可就不敢了。

    “文官政治是对的,军人干政必然会导致政局动荡,但是这并不是让你们将武将视为仇寇走狗,须知武人也是国之干城啊!若是没有武人,大宋的边境谁来守护韩琦杀焦用斥狄青,你们大宋的读书人将此事广为炫耀,却不知寒了多少武人的心!”591看

    “韩琦又打过什么胜仗我倒是听说好水川大败之后张元题诗云‘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将韩琦耻笑的体无完肤。”说到这儿,沈隆也有些丧气,显然这种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

    “哎,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了;文人是应该遏制武将的野心,但却不是该如此遏制的;近日说了这些有些厌了,就说到这儿吧。”说完沈隆准备起身送他们出去。

    可现在这种情况,王安石父子那还能安心回去睡觉啊,直拉着沈隆的衣袖不肯离开,“还请洪道长教我该如何挽救大宋。”

    “呵呵,我一个外人,不过是看了几页史书方才知道这些,那有介甫、元泽对大宋了解的透彻该如何挽救大宋,还得介甫你们自己想办法啊!介甫力主变法是对的,但是实施变法的手段还有变法的内容都值得商榷,我去找找神宗年间的实录还有史书,再找几本后人对介甫变法的评价,你们先拿回去看看吧。”说着沈隆把手伸到袖子里摸索起来,实际上却是在随身空间里找东西。

    这袖子虽然宽大,但看起来好像没装什么东西,可沈隆却能不断地从里面掏出书来,不一会就堆满了书桌,这些书封面上写着《神宗实录》、《宋史》、《王安石变法史》等字样。

    “《宋史》是蒙元的宰相脱脱编纂的,多有疏漏;而实录是依据档册及起居注等原始资料修撰而成,可不管是起居注还是档册都不敢保证和事实一模一样,这些介甫能明白吧”沈隆指着这些书说道,“至于那些关于介甫变法的评价,间隔的时间就更久了,著书之人对大宋的了解或有出入,看法也是根据他当时所处的环境给出的判断,就比如苏老泉写的《六国论》一般,这些当做参考资料没问题,切不可完全当真。”

    苏老泉就是苏轼、苏辙二人的父亲苏洵,他在《六国论》里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用意却是讽刺大宋给西夏和辽国的岁币。

    “在下明白。”王安石当然知道档册和起居注也会有人刻意修改,流传到后世的资料和当时的真实情况肯定有区别;而史论他自己也写过不少,很清楚里面的门道,毕竟后世之人和当世之人的看法不一样,后世之人的建议可以当做判断问题的一个角度,原样照搬来做那就是刻舟求剑了。

    就比如让苏洵回到战国,他就算力主六国不可赂秦,怕也是没用,秦国的兵力就摆在那儿,只要六国打不赢秦国,就必须得割地。

    “对了,介甫应该看完《商鞅传》了吧不知有何想法”不等王安石回答,沈隆又从袖子里抽出一本书来,“切不急作答,这本书和《商鞅传》类似,介甫也可以看看。”

    王安石接过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张居正传》四个大字。



第475章 大宋风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这莫不是后世那位的传记”王安石猜测道,或许这位是一位商君般的人物。

    “正是,淮右布衣朱元璋建国两百年后,大明所面临的局势和大宋如今的情况颇有相似,张居正也像介甫一样试图力挽狂澜。”沈隆答道,“商君变法法家的痕迹重了些,介甫或许不喜,张居正却是科举出身的儒门中人,介甫或可借鉴一二。”

    “当然,大明和大宋的制度不同,就像大宋的制度和大唐又有不同一样,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介甫不可照猫画虎。”沈隆继续说道,一条鞭法放在大宋估计并不合适。

    “在下知晓,多谢沈道长。”王安石深深一揖,“今日多有叨扰,等在下回去读完这些书再来找道长商议。”

    “去吧,也不可太过辛苦,免得伤了身子,我看介甫今日的气色却是有些差了,若是介甫不嫌弃,不如我帮你诊诊脉吧哦,刚好,也借此机会帮元泽诊治一番,争取把病根给去了。”王雱的病可还没有开始治呢。

    光是王安石自己,他或许还有些抗拒,觉得自己的身体并没有问题,但史书上可是清清楚楚写着自己儿子英年早逝,王安石自然不愿看到这一幕,于是客客气气答应下来。

    沈隆重新打开窗户,拿出脉枕、银针,以及一个不知道干什么用的、银饼状的东西挂在脖子上,开始替王安石诊治起来,先是诊脉,然后又拿着那个银饼伸到王安石衣服里面按来按去,冰凉凉的让王安石觉得很是别扭。

    不一会儿,沈隆收回银饼,开口说道,“介甫身子还算康健,只是这些日子忧虑过甚、用眼过多,只需要放宽心,稍微休息些日子就行了,读书每天最好也不要超过三个时辰。”

    王安石摇头苦笑,“看了道长给的那些史料,再听道长说了我大宋的下场,在下那还能心安啊”但凡有点信念的,听到大宋下场这么惨,恐怕都没办法淡定吧

    “介甫勿忧,就算再差我也能给契丹和党项制造点乱子,让大宋多延续几年;如今大宋安危系于介甫一人之身,若是介甫病到,谁还能只手挽天倾”沈隆安慰道,“就算为了大宋,介甫也应该保重身体才是啊。”

    沈隆招呼王雱,“这样吧,我口述个食补的方子,元泽记下拿给家中管事,让他们每日按照方子上所写给介甫安排饮食,总归能好一些;我倒是不怎么会写毛笔字,就不露丑了。”

    咦,看这位的样子,不像是没进过学读过书的,为何不会写毛笔字王安石父子又好奇起来,莫不是日后连笔墨纸砚这些也改了

    房中本来就有笔墨纸砚,王雱连忙磨墨润笔,铺开纸张,按照沈隆所说飞快地将方子记下;王雱并不以书法闻名,但是就算沈隆这个外行人也能看出他的字写得非常好,这又让他产生了新的想法,反正王安石看完这些资料还要一些时间,那么不如趁着这段时间……西西

    “好了,就是这些,先就这样吃一段时间吧,若是介甫的情况有所好转,我再调整方子;现在轮到元泽了,你坐下把手伸过来。”然后沈隆开始给王雱诊脉,一旁的王安石明显比刚才紧张许多,王雱刚三十出头就英年早逝,莫不是有什么隐疾不成

    诊脉之后,沈隆又拿出来一个奇奇怪怪的铁盒子,盒子里面是一根琉璃般的透明管子,管子里装的似乎是水印,铁盒子连着一根非金非木、不知是何材质做的管子,管子又连着一块厚布,沈隆将厚布包裹在王雱大臂上,按了几下旁边的小球,厚布就鼓起来将大臂紧紧包住,铁盒中的水银立刻开始上升。

    “元泽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而出现头痛、头晕、易怒等症状……”沈隆诊断一番后得出了结论,王雱有点高血压的症状,还好发现的早,并不严重,“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元泽今后在饮食方面须要慎重才行,另外要戒嗔戒怒,同样不可大悲大喜,否则一旦发作恐有性命之忧。”

    沈隆又让王雱自己记录药方以及饮食方面的禁忌,“好了,只需要多服用几回药,平日多注意饮食,控制情绪,过段时间病情就可缓解。”

    “多谢沈道长救命之恩。”王安石父子再次拜谢,这一番手段看得他俩眼花缭乱;王安石甚至想起了宫中的官家,官家的身子骨似乎也不怎么好,是不是可以请沈道长进宫帮忙诊治一番

    可沈道长身份实在太特殊了,而为官家诊病又兹事体大,王安石一时间还没办法下这个决心,只能暂且告退,“如今天色已晚,就不打扰道长了,道长好生休息。”

    “介甫和元泽也不要太过辛苦,时间还长着呢,今日也早点休息吧。”沈隆说道。

    这个时间还长又是指什么是说大宋距离亡国的时间还长,不必急于求成,还是说他留在开封的时间还长王安石忍不住琢磨起来。

    “哦,对了,明日元泽好像不用上朝不止可否陪我出去一趟”沈隆问道,大宋每十天休息一日,是为休沐日,另外还有寒食、上元、天圣等诸多假期,一年到头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多天的休息日。

    “正是,明日四月初一,乃是天祺节。”王雱应道,天祺节是宋真宗赵恒所设,据说他在位期间某年四月初一,有天书降于皇宫,这可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儿啊,于是就定为天祺节给大家放假。

    实际上却不过是为了在澶渊之盟后挽回面子的手段而已,利用天书让天下百姓认为天命依旧在宋,只是这天书下凡的次数有点多,光是假期就增加了好几个。

    “不知道长明日想去那儿在下也好早做准备。”王雱心下琢磨,该不会又要去青楼吧

    “明日我想去见识一番大宋文采风华,还望元泽帮忙引荐几位。”沈隆说道。



第476章 这都是国宝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全文免费阅读 ”查找最新章节!

    “大宋除了宋词称绝后世之外,书画名家也多如繁星,既然来了,不领略一番实在是太可惜了;介甫、元泽,来看看这个。”沈隆又拿出了那个书本模样的东西,在上面划拉几下,出现一幅长卷,“喏,这就是李公麟在元丰年间所画的《西园雅集图》。”

    “王诜曾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倭国圆通大师等当代十六位文人名士在此游园聚会,会后李公麟作《西园雅集图》,米芾书写了《西园雅集图记》;此乃千年难得一遇的文采盛事,堪比昔日造就了《兰亭序帖》的山阴之会。”沈隆重新关上窗户,将图投在幕布上给他们看。

    “此画的确堪称无上妙品,但似乎和龙眠居士之笔法颇有不同啊莫不是此后几年,李龙眠的画技又有改变不成”王雱颇为疑惑地问道,龙眠居士是李公麟的号,他是当世书画大家,王雱对他也比较了解。

    “李公麟的原作后世早已失传,这是马远的摹本,马远乃河中马氏之后。”沈隆说道,马远出身于书画世家,历代先祖多有书画名家。

    “河中马氏果然家学渊源。”王雱点头道,他也听过这个书画世家的名号,顺便也猜出了沈隆的用意,“道长莫不是想寻几位书画名家来聚会也造就一幅这样的绝世精品若是如此,明日恐怕来不及。”

    “明日若有机会,可以先见一两位,等日后又暇,再召集更多人聚会。”沈隆明白王雱的意思,请客聚会这种事情都是要提前好久商量的,临时请也太失礼了。

    “如此甚好,郭熙如今正在图画院,明日我们就先去郭家拜访,然后请他邀请崔白、米芾等京中名家,黄庭坚如今在国子监当教授、苏轼刚刚丁忧还朝,李公麟却是与家父交好,眼下正在京中备考,可邀他明日一起去郭家,他同苏轼、王诜等人交好,有他在,这些人不会不来。”王雱细细数了一遍京中的名家,很快就订好了方案。

    “若是空口相邀,恐这些大家不愿意过来,我这有些好酒,不如每家送去几瓶,到时候咱们寻一处风景名胜,品酒论词作画岂不美哉”沈隆从柜子里拿出一箱酒交给王雱,这些日子他时常出没青楼,对宋代人的口味也有所了解,选出来的都是很对他们口味的果酒、黄酒还有葡萄酒,他们应该会喜欢。

    王安石父子告辞离去,第二日一早,王雱就如约来到沈隆门口等候,沈隆邀他进来用过早餐之后,就一起出门找到李公麟,品尝了沈隆送过来的美酒,李公麟赞不绝口,当即就答应下来,和他们一起前往郭熙家拜访。

    郭熙乃是当今山水大家,他早年风格较工巧,后取法李成,画艺大进,到晚年落笔益壮,能自放胸臆,炉火纯青,如今正在巅峰;他刚被召入画院,正想一展身手,听闻有此盛事,马上就答应下来,并主动提出去邀请画院的同僚前往。

    从郭家出来,沈隆和王雱、李公麟又去拜会了米芾、苏轼、黄庭坚等书画大家,众人尽皆应允,并对沈隆的好酒赞不绝口。

    过了些日子,又到了休沐日,众人乘着车马出城,来到郊外一处园林当中,品酒论词、鼓瑟吹笙,好不痛快。

    沈隆虽然不懂书画,可见识广博,交谈之后这些人也不敢小看与他;王雱更热衷建功立业,可纵然如此,他二人还是被现场气氛所感染,屡屡举杯和这些人痛饮。新世界小说

    “道长何处得来的这般好酒今日痛饮之后,怕是连潘楼的美酒也入不了口喽!”生性放达、为人豪迈的苏轼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

    “东坡先生若是喜欢,稍后我让人多送些过去就是。”沈隆笑道,他那套别墅里可是有专门的酒窖,里面的美酒多得是。

    “道长可不能厚此薄彼。”米芾人称米癫,更是好酒,一听这话立马盯上了旁边放的酒瓶,大有不同意我就过去抢的架势。
1...168169170171172...324
猜你喜欢